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认识到可以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减轻重量或在水里加盐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玩中学”的探究乐趣,并产生课后继续研究相关问题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减轻重量或在水里加盐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教学准备:

学生:橡皮泥

教师:曲别针、橡皮泥、装水水槽、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小棒、泡沫板、泡沫条、气球、线、牛皮筋、小刀、烧杯、凉开水、盐、糖、熟鸡蛋、土豆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万吨巨轮图片。这是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什么材料、运载多少吨等)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3、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万吨巨轮用的材料是在水中会沉的钢铁制成,为什么它还能运怎么多的货物而不沉呢?

二、 探究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橡皮泥实验

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做实验,研究一下。

(1)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怎样?

那怎样才能使它不沉下去浮起来呢?指名上台示范。

能不能使它不仅不沉,还能装载很多的货物呢?请四人小组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2)放曲别针小船载重比赛,并介绍自己的经验。

(3)请前3名将橡皮泥小船放在一起,大家进行对比,为什么它们载重多,有什么规律吗?

2、利用材料制作各种小船

(1)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材料,有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小棒、泡沫板、泡沫条、气球、线、牛皮筋、小刀等,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做小船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要什么材料,怎么做。

(2)自领材料,制作各种小船,并试一试可载重多少块橡皮泥。

(3)上台介绍各自组做的小船,并展示。

(4)讨论为什么它们载重呢?

3、研究潜水艇

(1)教师演示。为什么潜水艇能上能下?

(2)是这样吗?自己动手,并想一想原因。

(3)讨论。

4、研究改变液体浓度后水浮力的变化

(1)老师来做个小魔术:将一样

大小的土豆块放入1号杯中(沉了);放入2号杯中(浮了)。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讨论,可以上台验证。

(3)有的同学通过尝试发现了秘密:浮力大了,因为老师在杯中加了很多的糖。

(4)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备注)

这个故事讲的什么海,有没有人知道?

看书上图画,为什么死海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产生呢?

(死海里的盐占海水的25%--30%,形成的原因是那里的气候炎热,海水的蒸发很快。原来死海的含盐量只有20%--25%,今后随着海水的不断蒸发,含盐量还会加大,科学家估计,过一百年后,死海里就没有水了,就成了一个盐海)

(4)盐水的浮力也会增大,是这样吗?我们来用鸡蛋做做实验。哎,能不能把这个实验变成一个小魔术,回家变给爸爸妈妈看呢?打算怎么做?请人上台演示。

三、思考

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万吨巨轮能载那么多的货物而不沉了吧?

讨论。

板书设计: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改变形状

减轻重量

增加浓度

教后记: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认识到可以从多种角度解决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减轻重量或在水里加盐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玩中学”的探究乐趣,并产生课后继续研究相关问题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减轻重量或在水里加盐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 教学准备:

学生:橡皮泥

教师:曲别针、橡皮泥、装水水槽、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小棒、泡沫板、泡沫条、气球、线、牛皮筋、小刀、烧杯、凉开水、盐、糖、熟鸡蛋、土豆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万吨巨轮图片。这是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什么材料、运载多少吨等)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吗?四人小组讨论。

3、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万吨巨轮用的材料是在水中会沉的钢铁制成,为什么它还能运怎么多的货物而不沉呢?

二、 探究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橡皮泥实验

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做实验,研究一下。

(1)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怎样?

那怎样才能使它不沉下去浮起来呢?指名上台示范。

能不能使它不仅不沉,还能装载很多的货物呢?请四人小组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2)放曲别针小船载重比赛,并介绍自己的经验。

(3)请前3名将橡皮泥小船放在一起,大家进行对比,为什么它们载重多,有什么规律吗?

2、利用材料制作各种小船

(1)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材料,有一次性筷子、吸管、塑料小棒、泡沫板、泡沫条、气球、线、牛皮筋、小刀等,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做小船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要什么材料,怎么做。

(2)自领材料,制作各种小船,并试一试可载重多少块橡皮泥。

(3)上台介绍各自组做的小船,并展示。

(4)讨论为什么它们载重呢?

3、研究潜水艇

(1)教师演示。为什么潜水艇能上能下?

(2)是这样吗?自己动手,并想一想原因。

(3)讨论。

4、研究改变液体浓度后水浮力的变化

(1)老师来做个小魔术:将一样

大小的土豆块放入1号杯中(沉了);放入2号杯中(浮了)。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2)讨论,可以上台验证。

(3)有的同学通过尝试发现了秘密:浮力大了,因为老师在杯中加了很多的糖。

(4)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备注)

这个故事讲的什么海,有没有人知道?

看书上图画,为什么死海会有这么有趣的现象产生呢?

(死海里的盐占海水的25%--30%,形成的原因是那里的气候炎热,海水的蒸发很快。原来死海的含盐量只有20%--25%,今后随着海水的不断蒸发,含盐量还会加大,科学家估计,过一百年后,死海里就没有水了,就成了一个盐海)

(4)盐水的浮力也会增大,是这样吗?我们来用鸡蛋做做实验。哎,能不能把这个实验变成一个小魔术,回家变给爸爸妈妈看呢?打算怎么做?请人上台演示。

三、思考

现在我们明白为什么万吨巨轮能载那么多的货物而不沉了吧?

讨论。

板书设计: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改变形状

减轻重量

增加浓度

教后记:


相关内容

  •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执教者 绩溪县上庄中心小学/张继全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能够找出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改变形状.减轻重量,在水中加盐.以及借助漂浮物 能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的 ...

  • 大眼睛幼儿科学教案:沉下去?还是浮起来?
  • 一.活动目标 1. 对生活中的沉浮现象感兴趣,积累物体沉与浮的经验. 2. 体验并发现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有的物体会沉在水底,并初步了解原因. 3. 能够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或者形状以改变其沉浮状态. 二.活动重点 积极动手动脑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进而发现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 ...

  • 大班科学:会变魔术的水
  • 活动名称:会变魔术的水  大班 主题:有趣的水 设计意图: 在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会发现了很多问题.在一次玩水过程中,一位孩子问道:"老师怎么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我联想到死海上物体漂浮的现象,便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孩子们对实验活动渐渐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 ...

  •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设计
  • 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目标 1.意识到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认识物体更多的性质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意识到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3.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能够 ...

  •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 课题三年级科学 下册过程与方法:第一单元 1. 我们周围的土壤 P2-P31.能到室外亲自观察土壤,能发现土壤中生活的各类"居民",如蚂蚁.教学目标蚯蚓等. 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3.知道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 ...

  • [浮与沉]教学设计与反思
  • <浮与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两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浮沉现象,感知浮力的存在.本课教师把大部分课堂教给学生,重 ...

  •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 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 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 ...

  • 如何进行幼儿手工活动
  • 如何进行幼儿手工活动 单位:化肥厂幼儿园 姓名:董华 性别:女 电话:[1**********] 邮编:030021 [摘要] 本文通过实际手工活动阐述手工活动对幼儿的重要意义.手 工活动能促进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身 心全面发展: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的 ...

  • [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 课例: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教材分析:<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如何运用沉浮原理制造小船和"潜艇"等:教材分为4个课时教学探究,使学生在一系列的科学体验活动中建立起有关沉和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