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纪念馆

叶挺纪念馆

叶挺纪念馆坐落在惠阳区淡水镇叶挺东路,卢屋山脚下,1986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1987年动工兴建,并于1991年9月10日在叶挺将军诞辰95周年之际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叶挺纪念馆的建筑风格融民族性和现代风格于一体,正面是三个灰色大理石方形相叠成的梯形状,宛若磐石矗立在绿色的山麓之间;由叶剑英元帅亲手题写的“叶挺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嵌于灰色墙面;馆内展厅作回形布局,中间为园林小品,具有庄重、典雅、宁静的氛围。

整个纪念馆共分为8个展厅,第一个展厅是瞻仰大厅,竖立着一座高达2米的叶挺将军的汉白玉雕像。叶挺将军原名为叶询,字希夷,号西平,是惠阳秋长镇周田乡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兄弟姐妹十一人,其排行第八。其他7个展厅按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分为:

第二展厅: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这里说的是叶挺8岁至28岁时,从一个对封建主义充满着反叛精神的农家子弟,在革命党人的引导下,于1912年从惠州府中学堂毕业以后,考进了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七期学习,翌年初,进入了在武昌南湖的湖北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1917年春天,他继续北上,升入了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追求进步、探索真理,最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北伐,抗击叛军,受到了孙中山的表彰。

第三展厅:赴苏留学,编练新军。说的是1924年叶挺进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主革命斗士变成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回国后,前往广东区委报到。这时,广东区委周恩来等领导人决定在广东筹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以共产党为骨干的革命武装。叶挺在参加了第二次东征战役后受党的派遣随即转赴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部设在广东肇庆市北门外景福围局。1926年1月,该团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叶挺独立团是第一支由我党直接掌握的新型军队。

第四展厅:北伐先锋、保卫武汉。从1925年下半年至1926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叶挺独立团奉命为北伐先锋挥师入湘,取得安仁、渌田之役胜利,连克长沙、株洲直指平江,后又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攻克武昌,每战皆捷,其作战之勇,军纪之佳,牺牲之巨,为北伐之冠,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人们衷心称誉叶挺团为“铁军”,叶挺被群众誉为“北伐名将”。

第五展厅:举旗南昌,再战广州;反映的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事变后,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中共中央决定在九江南昌一带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主持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当参谋长,于8月1日凌晨,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叶挺的名字,作为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永远记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之后,叶挺担任了广州起义军事总指挥,广州起义成功后,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叶挺当先为工农红军总司令。

第六、七、八展厅:主要是反映了叶挺领导抗日的卓著功勋以及皖南浴血、铁窗烈火和不幸遇难的历史情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叶挺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他率领新四军健儿,驰骋大江南北,打得日寇闻风丧胆。毛主席高度评价新四军“抗战有动,驰名中外”。

然而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却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叶挺将军被国民党扣起,从此度过了五年的铁窗生涯。他在重庆渣滓洞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3月4日,叶挺光荣出狱,但他在飞往延安途中时恰遇云浓雾大,飞机撞到了黑茶山而坠毁,叶挺将军与同机人员不幸遇难。

叶挺那光辉而短暂的一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叶挺纪念馆开馆时的题词“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一样,纪念馆用500多件珍贵的文物、文献、照片和图表,再现了一代名将叶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和他的高风亮节。

自1991年9月10日开馆以来,叶挺纪念馆已经接待了海内外观众、游客近30万人次,成为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它也是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叶挺纪念馆

叶挺纪念馆坐落在惠阳区淡水镇叶挺东路,卢屋山脚下,1986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立,1987年动工兴建,并于1991年9月10日在叶挺将军诞辰95周年之际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叶挺纪念馆的建筑风格融民族性和现代风格于一体,正面是三个灰色大理石方形相叠成的梯形状,宛若磐石矗立在绿色的山麓之间;由叶剑英元帅亲手题写的“叶挺纪念馆”五个金色大字嵌于灰色墙面;馆内展厅作回形布局,中间为园林小品,具有庄重、典雅、宁静的氛围。

整个纪念馆共分为8个展厅,第一个展厅是瞻仰大厅,竖立着一座高达2米的叶挺将军的汉白玉雕像。叶挺将军原名为叶询,字希夷,号西平,是惠阳秋长镇周田乡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兄弟姐妹十一人,其排行第八。其他7个展厅按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分为:

第二展厅: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这里说的是叶挺8岁至28岁时,从一个对封建主义充满着反叛精神的农家子弟,在革命党人的引导下,于1912年从惠州府中学堂毕业以后,考进了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七期学习,翌年初,进入了在武昌南湖的湖北陆军第二期预备学校。1917年春天,他继续北上,升入了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读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追求进步、探索真理,最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北伐,抗击叛军,受到了孙中山的表彰。

第三展厅:赴苏留学,编练新军。说的是1924年叶挺进入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主革命斗士变成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回国后,前往广东区委报到。这时,广东区委周恩来等领导人决定在广东筹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以共产党为骨干的革命武装。叶挺在参加了第二次东征战役后受党的派遣随即转赴肇庆,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团部设在广东肇庆市北门外景福围局。1926年1月,该团正式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叶挺独立团是第一支由我党直接掌握的新型军队。

第四展厅:北伐先锋、保卫武汉。从1925年下半年至1926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支持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叶挺独立团奉命为北伐先锋挥师入湘,取得安仁、渌田之役胜利,连克长沙、株洲直指平江,后又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攻克武昌,每战皆捷,其作战之勇,军纪之佳,牺牲之巨,为北伐之冠,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人们衷心称誉叶挺团为“铁军”,叶挺被群众誉为“北伐名将”。

第五展厅:举旗南昌,再战广州;反映的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事变后,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中共中央决定在九江南昌一带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主持成立了“前敌委员会”,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当参谋长,于8月1日凌晨,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叶挺的名字,作为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永远记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上。之后,叶挺担任了广州起义军事总指挥,广州起义成功后,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叶挺当先为工农红军总司令。

第六、七、八展厅:主要是反映了叶挺领导抗日的卓著功勋以及皖南浴血、铁窗烈火和不幸遇难的历史情景。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叶挺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他率领新四军健儿,驰骋大江南北,打得日寇闻风丧胆。毛主席高度评价新四军“抗战有动,驰名中外”。

然而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却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叶挺将军被国民党扣起,从此度过了五年的铁窗生涯。他在重庆渣滓洞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3月4日,叶挺光荣出狱,但他在飞往延安途中时恰遇云浓雾大,飞机撞到了黑茶山而坠毁,叶挺将军与同机人员不幸遇难。

叶挺那光辉而短暂的一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叶挺纪念馆开馆时的题词“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一样,纪念馆用500多件珍贵的文物、文献、照片和图表,再现了一代名将叶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和他的高风亮节。

自1991年9月10日开馆以来,叶挺纪念馆已经接待了海内外观众、游客近30万人次,成为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它也是全国“红色旅游景区”。


相关内容

  • 南昌起义革命先驱使用过的文物
  •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发�恿苏鹁�全国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

  • 阅江楼观后感
  • 肇庆学院11市场营销三班专业林健文 阅江楼观后感 登阅江楼是在今年的春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足肇庆市闻名国内外的阅江楼,久闻 此楼乃肇庆八景之一,那一天风和日丽,天空一片晴朗,在这样的天气下我们兴致高昂,让 我们的阅江楼之旅倍感愉快. 在去阅江楼的路上,因为不是空调车,刚上车的时候车厢里热流滚滚, ...

  • 叶挺与南昌起义
  • 叶挺与南昌起义 文/杨 飞 在83年前的南昌起义中,英雄的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志,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极其辉煌的篇章.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近代中国杰出军事家的叶挺,更是满怀革命必胜的信念,为南昌起义成功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挺的英名已与南 ...

  • 烈士陵园心得
  • xxx学院分党校于xx月xxx号组织了一次到广州烈士陵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烈士英魂的不朽精神. 高中时在历史书就看过毛主席一句话"枪杆里出政权",毛主席虽是一介书生,但由他领导的无产阶级推倒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给人民带来无限希望.抱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我非常渴望能够亲身 ...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坐落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 目录 1历 ...

  • 中国用人名命名的地名有哪些,县级及以上的?
  • 太多了.下面是我找到的资料(从网上搜出来的): 河北省黄骅县:1937年6月析沧县,盐山县置新海设治局,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分区司令员黄骅牺牲于县境内的南赵村,1945年遂命名黄骅县. 河北省宏毅县:1942年10月,中共冀南区党委和冀南行署决定,将临清县.企之县各一个及清河县的一部分划出 ...

  • 关于建军节的作文:八一南昌起义与"八一"建军节
  • 关于建军节的作文:八一南昌起义与"八一"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中国 ...

  • 没有授衔的元帅叶挺
  • 叶挺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被人们称为"没有授衔的元帅".大革命时期,他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是起义的重要领 ...

  •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
  • 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而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耻,永远的奋争,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