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第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高中历史

>>教师中心>>高考专栏>>高考复习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②影响: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战争

条约

影响

侵华特征

实质

影响(对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

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第二次鸦片

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四、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1.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

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2.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形成与结束

(1)形成: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

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

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

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典例剖析】

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剖析】世界史观是近年高考设计的重要问题,是近年高考的方向。本题以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的言论为问题情境,考查提取材料获取信息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廉价商

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

【剖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

事件虽然在题目中没有直接叙述,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与中国的史实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高考考查角度不拘泥于教材,而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由材料中的“可卡因合法化”和“战争赔款”两个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D

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

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

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剖析】从英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商业战争;从中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文

明史观的角度看,是指两种不同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

【答案】B

4.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③④B.①③C.②④

③.②D

【剖析】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其他列强可以享受这一特权,故B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破坏的是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B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

交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外

【剖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

【答案】A

6.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剖析】明确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从对抗到和好、再到对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回答。

【答案】(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利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危及到清朝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列强要侵略中国,只有“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才能达到目的,而清政府要维护其反动统治也需要借列强的力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故二者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3)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曲折,使中国人民不得不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启示:反帝的同时必须反封建;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当时的中国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高考真题】

1.(2010·江苏卷)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2009·广东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2009.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击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响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

4.(2009·广东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丑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

5.(2009·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

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

国联军侵华时期D.八

6.(2009·上海卷)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牌单,回答问题。

日期

拍卖行

拍卖品描述

1861.7

佳士得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1862.6

佳士得

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1864.7

佳士得

36件表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高考真题】

1.【解析】A.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正确答案为A。

2.【解析】A.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

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侵略本质。

3.【解析】B.本题借助《天津条约》的内容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从材料中“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4.【解析】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是因为《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和赎辽费。

5.【解析】B.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

6.【解析】(1)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难度较低。(1)从材料中所提供的时间可以看出所列拍卖清单都是发生在第二

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而且所有物品均来自中国,全还是皇家专用,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拍卖品当时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京后掠夺所得。(2)考查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较大。只要能够结合国际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相关原则,证明上述战争是违背了这些国际原则的就能说明战争的侵略性。(3)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中等。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2)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

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

则,所以是侵略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3)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

该的。

第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高中历史

>>教师中心>>高考专栏>>高考复习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国市场,取得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性质:侵略性的殖民掠夺战争。

(2)扩大:①战争进程: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多→四年之久;侵略区域: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②影响: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②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③都曾建立过殖民统治机构;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2)不同点: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者是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侵略利益。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

战争

条约

影响

侵华特征

实质

影响(对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

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

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

第二次鸦片

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

四、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1.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国家。

(2)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

展壮大,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2.形成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形成与结束

(1)形成:①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到东北沿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和掀起瓜分中国高潮的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2)结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理解为:①不完全的或者是部分的

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社会;②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③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④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

结构上看的;⑤从社会发展形态而言,中国

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则是历史的进步;⑥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⑦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深刻内涵;等等。

(2)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正确理解为:①中国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一半是封建社会;②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在经济上是半封建的;③中国沿海地区是殖民地社会,内陆地区是封建社会;④中国是封建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社会;⑤中国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⑥中国已经由过去的闭关锁国变成开放状态;等等。其中,①②③犯了形式主义错误;④⑤缺乏整体观念,割裂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因而犯了片面性错误。

【典例剖析】

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

【剖析】世界史观是近年高考设计的重要问题,是近年高考的方向。本题以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的言论为问题情境,考查提取材料获取信息和阐释问题的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廉价商

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

【答案】B

2.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

【剖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辨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

事件虽然在题目中没有直接叙述,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与中国的史实有密切的联系,体现了高考考查角度不拘泥于教材,而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由材料中的“可卡因合法化”和“战争赔款”两个信息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D

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

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

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剖析】从英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商业战争;从中国史学观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其认为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文

明史观的角度看,是指两种不同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冲突。

【答案】B

4.1896年,英商在杭州合法设厂的依据有()

①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②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③《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④《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①③④B.①③C.②④

③.②D

【剖析】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其他列强可以享受这一特权,故B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破坏的是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B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

交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自主权D.外

【剖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

【答案】A

6.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悲凉的三部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呈现了四部曲,即从对抗到和好、再到抵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2)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为什么会呈现出上述变化趋势?

(3)上述变化趋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从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剖析】明确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从对抗到和好、再到对抗、直至最后屈服的变化趋势是解题的关键,然后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史实回答。

【答案】(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因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矛盾和斗争,又有共同的利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又危及到清朝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列强要侵略中国,只有“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才能达到目的,而清政府要维护其反动统治也需要借列强的力量来镇压人民的反抗,故二者又有共同的利益基础。(3)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使中国革命的任务更加艰巨和曲折,使中国人民不得不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启示:反帝的同时必须反封建;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当时的中国反动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实现民族独立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高考真题】

1.(2010·江苏卷)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2.(2009·广东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2009.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击B.“天朝上国”规制收到冲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响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

4.(2009·广东卷)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丑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

5.(2009·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

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时期

国联军侵华时期D.八

6.(2009·上海卷)阅读下列佳士得拍卖行的拍卖品牌单,回答问题。

日期

拍卖行

拍卖品描述

1861.7

佳士得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样,一批23样。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

1862.6

佳士得

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件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1864.7

佳士得

36件表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1)上述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

(2)依据当时欧洲所遵循的国际法原则,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3)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这种行为?

【高考真题】

1.【解析】A.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正确答案为A。

2.【解析】A.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最现代的

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侵略本质。

3.【解析】B.本题借助《天津条约》的内容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冲击。从材料中“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4.【解析】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是因为《马关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和赎辽费。

5.【解析】B.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火烧圆明园。

6.【解析】(1)考查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难度较低。(1)从材料中所提供的时间可以看出所列拍卖清单都是发生在第二

次鸦片战争之后不久,而且所有物品均来自中国,全还是皇家专用,结合学过的知识可以判断出,拍卖品当时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北京后掠夺所得。(2)考查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较大。只要能够结合国际法: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相关原则,证明上述战争是违背了这些国际原则的就能说明战争的侵略性。(3)考查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的历史阐释能力,难度中等。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2)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

体,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

则,所以是侵略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等原则,第二次鸦片战争违反了国际法的这些原则,所以是侵略战争。(3)在战争中进行掠夺,是对所在主权国家财产权的侵害,把这样的不义之财进行拍卖是不应

该的。


相关内容

  •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备考指要]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 ...

  •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林则徐禁烟 侵略国家:英国 地区:战争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 人物:关天培 重要事件: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条约:<南京条约>(时间.内容) ...

  • 第6课第6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 翠屏中学初二历史集体备课 备课教师班级 课题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7.1 课型 第6课 活动课 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把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划分成四个板块:即列强的侵略.列强的侵华罪行.中国 人民的反抗斗争.结果与原因分析感悟与启示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历史学习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本具备 ...

  •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
  •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新课程历史测试题-中国近代现代史 专题一(近代西方侵华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鸦片战争是英国蓄意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它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 B .割占中国领土 D .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 )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 ...

  • 列强侵华史
  • 列强侵华史(1840~1953) 一.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归纳 列强侵华手段多种多样. (一)军事侵略--发动侵华战争和制造军事侵华事变: 掌握: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标志.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等. 1.发动战争 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 ...

  • 浅谈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本文就近代中国主要矛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国近代史是指1 ...

  • 中国近代史概况
  • 中国近代史概况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1840年, 中 ...

  • 2014-2015专题二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 专题二.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专题导语 本专题围绕两条主线进行讲解: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即屈辱史和抗争史).列强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 第1节.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 ...

  •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
  • 第二单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 [知识线索] 本单元内容涉及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项内容.本阶段可以中法战争为界标,在这之前,列强侵华相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