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位于喀什市解放路。大寺规制严整雄伟,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廓环以15个穹形壁窿形楼。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是新疆最大的清真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大寺正门楼以浅绿色为主色,布满精细刻花。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内广场,与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教经堂。礼拜寺面积2600平方米,寺顶由158根凸花雕柱承重 ,柱头多变。天棚藻井,饰彩色花卉,富有伊斯兰教特色。艾提尕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的场所,艾提尕清真寺是一座宏伟壮丽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坐落于喀什市中心的爱提尕广场西侧,是全国最大的古寺之一。艾提尕清真寺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子,拱北,宣礼塔和大门七个部分,其建筑构造是维吾尔建筑艺术与伊斯兰建筑方法相渗透结合的产物。她始建于伊斯兰教历862年(公元1442年)。

  艾提尕大清真寺

艾提尕大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5.22亩,坐落在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广场西侧。这里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节日喜庆的场所,“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因此得名。[1]

  主持讲经座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大寺规制严整雄伟,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廓环以15个穹形壁窿形楼。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是新疆最大的清真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大寺正门楼以浅绿色为主色,布满精细刻花。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内广场,与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教经堂。礼拜寺面积2600平方米,寺顶由158根凸花雕柱承重,柱头多变。天棚藻井,饰彩色花卉,富有伊斯兰教特色。艾提尕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的场所,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广场,进行宗教活动。[2]

  艾提尕尔清真寺

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早已成为喀什噶尔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穿厅,内有一20亩大庭园,南北两侧各有一排18间的经堂,为伊玛目讲经和宗教学生习经之所。园内设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礼拜殿设在寺院西端一个用栅墙隔开的大院落内。礼拜殿又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面阔的大型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164页)。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宏敞齐整、气势雄浑。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玛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3]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建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当时该寺所在地尚属城外一片苇滩,由赛亦德、阿里长子桑尼斯?米尔扎<即“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生父)首先在今礼拜殿内殿址上起建一小清真寺。

1538年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总督吾布里哈德尔伯克将小寺扩修为能在居玛日做礼拜的中型清真寺。

1787年今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女地主祖鲁裴叶海尼姆再度扩建该寺,并在喀什城南郊的帕合太克里村购置上千亩土地捐给寺院作“瓦合甫”地产。

1798年一个名叫古丽拉米娜的外地妇女前往巴基斯坦,途经喀什病故,临终前将其所带财物捐出;拓展旧寺与门楼前空场,并正式定名为“艾提尕大清真寺”。

1809年,清朝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伊斯坎德尔在寺中庭园内开掘水池,栽植树木,并将旧房翻新扩建。

1872年,阿古柏在寺前正式建起寺门塔楼,又增加了许多新设施,才形成今日所见规模。[4]

  艾提尕大清真寺

艾提尕大清真寺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其他还有更多的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建国后,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爱国守法宗教人士,还被各界人士推举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同时又埋头著书立说,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5]

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的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男青年会跳起“萨满”舞,场面十分热闹。该寺最大规模的礼拜,莫过于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当天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数以万计,最多可达10万之众。礼拜之后,群众聚集寺前广场娱乐贺节,大寺门楼上鼓声震响,唢呐奏鸣,人们跳起了传统的"萨满"舞,狂欢可通宵达旦。

位于喀什市解放路。大寺规制严整雄伟,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廓环以15个穹形壁窿形楼。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是新疆最大的清真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大寺正门楼以浅绿色为主色,布满精细刻花。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内广场,与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教经堂。礼拜寺面积2600平方米,寺顶由158根凸花雕柱承重 ,柱头多变。天棚藻井,饰彩色花卉,富有伊斯兰教特色。艾提尕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的场所,艾提尕清真寺是一座宏伟壮丽的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坐落于喀什市中心的爱提尕广场西侧,是全国最大的古寺之一。艾提尕清真寺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子,拱北,宣礼塔和大门七个部分,其建筑构造是维吾尔建筑艺术与伊斯兰建筑方法相渗透结合的产物。她始建于伊斯兰教历862年(公元1442年)。

  艾提尕大清真寺

艾提尕大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全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5.22亩,坐落在喀什市中心艾提尕广场西侧。这里既是宗教圣地,又是节日喜庆的场所,“艾提尕”——“节日礼拜与集会之所”,因此得名。[1]

  主持讲经座

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大寺规制严整雄伟,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廓环以15个穹形壁窿形楼。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是新疆最大的清真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大寺正门楼以浅绿色为主色,布满精细刻花。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内广场,与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教经堂。礼拜寺面积2600平方米,寺顶由158根凸花雕柱承重,柱头多变。天棚藻井,饰彩色花卉,富有伊斯兰教特色。艾提尕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的场所,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广场,进行宗教活动。[2]

  艾提尕尔清真寺

作为大清真寺入口的寺门塔楼,在造型艺术上位列整个建筑之首,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早已成为喀什噶尔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进入寺门是一个八角形穿厅,内有一20亩大庭园,南北两侧各有一排18间的经堂,为伊玛目讲经和宗教学生习经之所。园内设有两个水池,四周白杨参天,桑榆繁茂,虽居闹市中心,内中却格外清静幽雅。礼拜殿设在寺院西端一个用栅墙隔开的大院落内。礼拜殿又分为内、外殿和殿堂入口3部分,均在高出地面一米多的台基之上;南北总长140米,东西进深19米。如此面阔的大型礼拜殿,“不但国内所无,即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第164页)。外殿有140根高达7米的绿色雕花木柱成网格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天棚;宏敞齐整、气势雄浑。寺内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玛日”(星期五)有六七千人;逢节日时在寺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二三万人之多。[3]

  艾提尕尔清真寺

艾提尕清真寺建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家族赛亦德?阿里在喀什统治的时期(1435—1457)。当时该寺所在地尚属城外一片苇滩,由赛亦德、阿里长子桑尼斯?米尔扎<即“喀什噶尔汗国”苏丹阿巴拜克日生父)首先在今礼拜殿内殿址上起建一小清真寺。

1538年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总督吾布里哈德尔伯克将小寺扩修为能在居玛日做礼拜的中型清真寺。

1787年今疏勒县罕南力克乡女地主祖鲁裴叶海尼姆再度扩建该寺,并在喀什城南郊的帕合太克里村购置上千亩土地捐给寺院作“瓦合甫”地产。

1798年一个名叫古丽拉米娜的外地妇女前往巴基斯坦,途经喀什病故,临终前将其所带财物捐出;拓展旧寺与门楼前空场,并正式定名为“艾提尕大清真寺”。

1809年,清朝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伊斯坎德尔在寺中庭园内开掘水池,栽植树木,并将旧房翻新扩建。

1872年,阿古柏在寺前正式建起寺门塔楼,又增加了许多新设施,才形成今日所见规模。[4]

  艾提尕大清真寺

艾提尕大清真寺不仅是新疆地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亚地区许多教阶较高的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和学者都从这里毕业,其他还有更多的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早年也在此受过严格的学业培训。建国后,寺内一些德高望重的爱国守法宗教人士,还被各界人士推举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同时又埋头著书立说,为新疆的历史与宗教研究贡献力量。[5]

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的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男青年会跳起“萨满”舞,场面十分热闹。该寺最大规模的礼拜,莫过于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当天前来礼拜的穆斯林数以万计,最多可达10万之众。礼拜之后,群众聚集寺前广场娱乐贺节,大寺门楼上鼓声震响,唢呐奏鸣,人们跳起了传统的"萨满"舞,狂欢可通宵达旦。


相关内容

  • 疏勒国故地--喀什地区
  • 中国沿边沿海风物系列 喀什地区,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自治区西南部,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为邻,边境线总长888公里.喀什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449万,其中维吾尔族人口约占92%. 行政区划 喀什地区下辖一市十一县,即喀什 ...

  • 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
  • 作者:胡振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年06期 我国学术界通常使用"中国伊斯兰文化"这一术语,它指的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伊斯兰文化逐渐中国化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我在这里使用的是"中国伊斯兰教民族文化"这样一个 ...

  • 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民俗文化的影响
  • 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民俗文化的影响 摘要:宗教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都是分不开的.伊斯兰教自十世纪传入新疆后,逐步深入到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于维吾尔文化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伊斯兰教对整 ...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专题一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并掌握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 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 中祀 群祀 ...

  • 中国伊斯兰教派分类
  • 中国伊斯兰教派分类 中国伊斯兰教派分类 逊尼派 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伊斯兰教的正统教派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尊称他们是"四大配贤".在教律教法方面,他们都遵行大伊玛目阿布·哈尼法的"买孜亥布"(教法) ...

  • 前伊协副主席:信奉瓦哈比是一种消极反抗
  • 前伊协副主席:信奉瓦哈比是一种消极反抗 原标题:一位阿吉先生的宗教观 口述/阿布杜热依木•伊明阿吉 采访整理/<凤凰周刊>记者张弛 编者按: 81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布杜热依木•伊明先生去过10次麦加.沙特尊称朝觐超过7次的穆斯林为"阿吉先生",因此阿布杜热依木也被尊称 ...

  • 喀什传统建筑构造特征
  • 新疆传统建筑的构造特点 -以喀什地区民居为例 摘要:建筑文化也是当地社会文化构成的主要因素,任何建筑都是一定的营造技术与某种文化结合的产物,即使处于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不同地区也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是在同一国家中,地理位置.历史传统.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也会导致文化上的巨大差别.历史上遗留下来 ...

  • 维.回族简介
  • 民族概况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 ...

  • 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阿拉伯语"伊斯兰"意为顺从, 该教要求信徒 (称为"穆斯林") 以"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为已任.一般而言, 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和思想以下列四项准则为基础: <古兰经>:逊奈 (圣训) :公议 (集体一致意见) :伊智提哈德 (个人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