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提纲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 大战前夜的较量

1、 重庆谈判

背景:

(1)人民、共产党: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2)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

(3)美国:扶蒋反共,独霸中国。

目的:

(1)国民党:

①为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

②欺骗民众,掩盖备战阴谋。

(2)共产党: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②揭露国民党假和平内战的阴谋 。

时间:1945.8.28-1945.10.10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焦点: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存在与否。

意义:

①签订《双十协定》。

②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2、 全面内战的爆发

时间:1946.6

标志;蒋介石调集20多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

性质:这是一场美蒋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人民解放战争。

第二课 转入战略进攻

1、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意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作战原则(战略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术:“蘑菇战术”

2、 撤离延安的原因:①敌强我弱

②变被动为主动。

3、 为什么毛泽东留在陕北?

①鼓舞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②牵制敌人,战略上支援其他战场。

③优越的群众条件,陕北高原的有利地形。

4、 孟良崮战役的意义: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华东战局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5、 千里跃进大别山:

时间:1947.6-1947.8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军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6、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

大别山区为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

第三课 战略大决战

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战略大决战奠定了基础。

2、北平解放的作用:

保护了北平作为古都的文物古迹,也保护了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课 国民政权的崩溃

1、渡江战役:

背景(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

时间:1949.4.21-1949.4.23

参战部队:第二、第三野战军

指挥:邓小平

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

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意义:

①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②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2、 为什么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

①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是人心所向。

②党的正确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向全国进军:

战略:大迂回、大包围。

过程: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各部解放了除西南和中南部分以外全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到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的宣告结束,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背景: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新政权。

性质:此会议为各党派协商大会。

目的:为筹建新中国作准备。

内容:

① 大会讨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定之前,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大会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③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政府委员。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意:此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没有确定国徽。

有人说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为什么不改变中国的国歌歌词呢?

为了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具有民族忧患意识。所以不改歌词。、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碑文内容:“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千八百四十年”指民主革命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带给我们的启示:①说明了新中国成立、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今日,发扬烈士精神。

②中国革命胜利的取得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无数人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也不能辜负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发扬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立志报国,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 开国大典

时间:1949.10.1

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

国际意义(拓展):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感受(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救中国。

3、 新民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①党的正确领导,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②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③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对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妥协性。

②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③没有发动群众。(不得人心)

④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4、 解放战争对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放战争的结果+意义

5、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5

关键战役:昌都战役(意义: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

代表:毛泽东、阿沛阿旺晋美

标志: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全部解放,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也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意义补充: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1、 抗美援朝中国为什么必须出兵?

答: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

2、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敌视的表现?

①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公然北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派出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3、“台湾问题”的成因?

①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逃台湾。

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4、抗美援朝:

背景:①国内:百废待兴。

②国际: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延续扶蒋反共。

时间:1950.10-1953.7

结束标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指挥:彭德怀

目的: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

志愿军将士们的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意义: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巩固新中国作出贡献。

认识: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4、 新兵种的组建:

时间及事件: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1949年月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意义: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只有科技强军才能筑起坚固的国防长城。

5、 土地改革: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目的:

①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②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巩固政权。

政策:分批推进

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度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成果:全国大陆地区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①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②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 注意: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而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6、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

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七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

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概述:“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和平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外交口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要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达成共识: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 万隆会议:

时间:1955.4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方针:“求同存异”

精神: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4、“求同存异”同在何处、异在何处?

同: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社会制度。

5、如何理解“求同”“存异”?

求同:寻求共同发展。

存异: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的政策,即保留政策。

6、“求同存异”的意义:

①有力推动了亚非会议取得成功。

②在中国和亚非国家之间播撒下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挫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

7、新中国外交起步的总意义(目的):

打破了列强的封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8、什么是万隆精神?

即为“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八课 迈上社会主义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背景):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政权得到巩固。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意义: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关系,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2、 什么是社会主义?

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

②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

3、 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①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②严峻的周边环境,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防现代化需要工业建设。

③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4、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① 重工业

② 交通运输业

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有何意义?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6、为什么“一五计划”能取得成功?

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

③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有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⑤苏联的帮助。

7、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环境:政权得到巩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时间:1954.9

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点:北京

内容: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宪法的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9、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0、为什么说这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 过渡时期:

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

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三到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三大改造:

根本目的:发展经济、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服务。

农民个体私有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14、农业合作化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意义:社会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新中国的成立)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资料公有制。

16、新宪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

新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保障,三大改造为“一五” 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经济基础,有力的推动了、保证了“一五” 计划的顺利实施,三大改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

17、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确立的作用

消灭了剥削。

第九课 历史影片欣赏——活动与探究之一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十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

1、 中央八大

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我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目的: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根本任务。

时间:1956.9

内容:①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中共八大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的特点:片面追求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

错误的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错误的原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等。

后果: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启示(认识):①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艰难、复杂曲折的。

②必须新生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③经济建设要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④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国民经济的调整:

原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到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逐步协调起来,企业有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十一课 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

1、 石油战线上的“铁人”

事迹:经济困难期间王进喜同其他石油工人忘我劳动、艰苦工作。一次工地发生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跳入泥浆池,同其他队员用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

评价:王进喜以忘我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称他是“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忘我劳动、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 “县委书记的榜样”

事迹:焦裕禄在兰考与其他成员治理当地“三害”。顶着狂风,冒着暴雨,扛着标尺,考察各地情况。最终研究制定了治理“三害”的计划。

评价:焦裕禄襟怀坦荡,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3、 雷锋之歌

事迹:积极投入祖国建设,时刻想着为国分忧解难,努力为国家节约开支,生活简朴,捐钱以支援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

评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十二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 文化大革命

时间:1966-1976

导火线:姚文元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开始标志: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攻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危害:①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摧残。

②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学习与生活秩序遭到期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③大中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造成成生国文盲和半文盲数大大增加,我国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④我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结束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教训(启示):①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安定团结至关重要。

②发展经济是立国之本,经济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③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各项基本权利。

2、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根本:“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具体:毛泽东对国内形势错误估计,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十三课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1、 “两弹”震惊世界(国防科技)

事件:

①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并在预定地点上空试爆成功,实现了导弹和核弹头的结合。

意义:它对于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2、 太空响起“东方红”(空间技术)

事件: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离开发射架,带着“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直冲云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意义: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 写在大地上的辉煌(农业科技)

事件:

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在全国性协作攻关的基础上,袁隆平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经小面积试种,它普遍获得了亩产超过500千克的高产。随后,籼型杂交水稻在国内迅速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增产效益。

意义: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卓越的贡献。

4、 工业方面的成就

事件:

1963年底,大庆油田建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石油自给。

总:

1) 启示:

①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① 国家独立(前提)

② 经济的发展(前提)

③ 党和政府重视(条件)

④ 科学家的努力(主观)

⑤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客观)

3) 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邓稼先、袁隆平。

我们应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科学事业、为振兴中华忘我拼搏、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第十四课 登上国际舞台

1、 登上国际舞台的根本原因:

综合国力提高。

2、 中国外交的两大突破标志:

①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② 中国重返联合国。

3、 跨越大洋的握手

事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①中苏关系恶化②美国霸权地位摇摇欲坠)和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1971年初,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被称为“乒乓外交”,它获得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效果,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随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经过会谈,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它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美国方面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两国经过多次谈判,双方发表了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意义:

① 直接推动建交高潮的出现,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② 改善了美国在争霸中的不利地位。

③ 利于两国经济发展;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 重返联合国

事件: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对“两阿提案”进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两阿提案”。从此,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的旗杆上高高飘扬。

恢复地位的原因:

①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③ 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意义:

①提高了我国国际力量: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的大舞台。

②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

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5、 走向建交高潮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它对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我国同许多西方国家先后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的一个建交高潮期。

6、 外交突破的影响:

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系列活动使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7、 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

① 国家利益。

②实力的变化。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外交家的个人魅力等。

8、 认识:

①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良好的外交关系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十五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大转折的起点

事件: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①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启示:

① 从国情出发。

② 实事求是。

2 、 农村的改革之路

目的: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和国民生产力。

原因:

①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② 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农村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

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事件:

1978年,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实行“放宽政策的方针”,两省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超过了90%。

意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村制度的改变:

③ 土地改革。

④ 农业合作化。

⑤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启示:

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⑧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3、 国门从这里打开

事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后,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不久,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中央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层层推选,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原因:

① 学习世界文明成果。

②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特区作用:

① 经济特区是改革的“实验田”,积累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

贡献。

② 经济特区是开放的“窗口”,有利于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吸引外资,也有利于世界了

解中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六课 改革的全面推进

一、民主法制建设

事件: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新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大法

成就: 1、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 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3、 人民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

4、 扩大了基层民主。

意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启示:1、我国的民主法制是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2、 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历史的必然。

3、 只有加强民主法制,才能有效维护人民利益。

二、教育的春天

事件:1、1977年,国家恢复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十多年之久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2、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

3、 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4、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规模历史性变化

意义: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三、追踪高科技

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

目的:增强国家竞争力

事件:1、1986年,国家正式制定和实施“863计划”。

2、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吴文俊、袁隆平

意义: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十七课 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文艺繁荣的原因:

① 提出双百方针和文学艺术的方向。

② 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③ 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者焕发出创作的激情。

体育事业繁荣的原因:

① 党和国家的重视。

② 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 我国体育健儿的努力。

④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第五单元 昂首迈入新世纪

第十九课 春潮再起

背景:国际: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

国内:对社会主本质认识不足,对改革开放心存疑虑。

事件:1、邓小平视察南方

视察内容:判断革命成败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

2、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路线:从农村到城市

改革的作用:经济改革全面推进了政治、教育、科技改革。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结果:改革是国有企业赢得了发展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要不断深化改革。

3、中共十五大

大会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历史性理论成果。

(上述也是邓、毛思想的共同点:即从实际出发。不同点则为:毛思想针对于中国革命问题,而邓思想针对于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中心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成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3、南方谈话成熟了邓小平理论。

第二十课 变革中的社会

原因(背景):

① 改革开放的深入。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就业制度的变迁

过程:

①“低工资、高就业”、“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

②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最大变化)。(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

③个人择业为主,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意义:就业制度的改变,是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动力市场初具规模,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前靠国家,现在靠市场)的主要力量。会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如经济适用房)、社会救济(如承建学校)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作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3、信息技术融入生活

内容及意义:

①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

改善社会信息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②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变化。

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③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逐渐普及。

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十一课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目的:为了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港澳台问题出现原因:

①台湾: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与第二国家无关。

②港澳:是列强对中国侵略结果(港:英国、澳:葡萄牙),属于外交问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

时代背景:历史给中国留下了台湾问题(美国干涉内战的结果)和港澳问题(港:《南京条约》:香港岛。《北京条约》:香港九龙。“瓜分狂潮”:新界。澳:葡萄牙明朝时侵占澳门)。

内容: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9条方针政策中,台湾可保留军队是大陆对台湾的最优惠政策。之后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是在港澳地区成功实践。),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在会谈时强调: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即谈怎么回,而不谈回不回。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一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实施对象)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制)。

两“特”概念辨析:

①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实行资本主义。

②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优先改革开放。

注意:台湾无外交权,否则视为不坚持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个中国),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启示: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2、香港、澳门回归

原因:

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基础)。

② 中国政府收回主权态度坚决(前提)。

③ 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正确办法)。

④ 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回归祖国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人心所向)。 内容: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也如期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

意义:国内: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国际:同时,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它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对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3、海峡两岸的交往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交往变化: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海峡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是要统一的,是不可逆的。)

阻碍台湾回归因素:

① 台独势力干扰。

② 美国等反华势力的破坏。

第二十二课 中国走向世界

1、卓有成效的外交

我国外交特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提高。

我国走上世界的成就:

①亚太召开。

②加入世贸组织。

外交特点体现:08奥运会、世博会、亚太经合组织等。

事例:2001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开幕。

为什么亚太召开是中国外交成就的表现: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原因:

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条件),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③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①②为国内,③为国际)

作用:使中国经济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及国际竞争,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引进来),中国加入世贸是对外开放的实践(走出去)。

3、迈进新世纪

对共产党的认识:是中华民族最根本利益的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①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出时间:十六大。

地位: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总:为什么中国可以取得以上成就?

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 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书总结:

改革开放问题汇总:

1、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国内:

①文革结束,国内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渴望改变落后的面貌。 ②70年代外交的突破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③真理标准讨论,解放了人民思想。

国际:

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成为主题。

②周边国家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两个重要标志

① 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关键决策是工作重点的转移)

② 改革开放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其中,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改革)

3、改革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4、改革实质: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开放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6、开放的作用(经济特区的作用):见本提纲P10上。

改革的作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7、改革开放的成就(事件+作用):

a经济

①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书P101)②国有企业改革(书P124)③市场经济的调整(书P124)【改革】(从①至③是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即其的演变过程)

④设立经济特区,形成格局(书P105)⑤加入世贸(使中国融入世界)(书P141)【开放】 作用:即改革开放的作用。

b民主与法制(书P107~P108)

c教育科技(书P110~P111)

(b、c为科教兴国所包括。)

d文化体育(书P113~P116)

e祖国统一大业:

① 提出“一国两制”。

② 港澳回归。

③ 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f外交(书P139)

g社会生活:

① 就业调整。

② 社会保障服务的设立。

③ 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 衣食住行等。

(书P127~P130)

8、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① 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②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 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④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指导。

9、启示:

①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是基本国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一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课 大战前夜的较量

1、 重庆谈判

背景:

(1)人民、共产党: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2)国民党:坚持独裁和内战。

(3)美国:扶蒋反共,独霸中国。

目的:

(1)国民党:

①为进一步赢得备战时间。

②欺骗民众,掩盖备战阴谋。

(2)共产党: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

②揭露国民党假和平内战的阴谋 。

时间:1945.8.28-1945.10.10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焦点: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存在与否。

意义:

①签订《双十协定》。

②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

2、 全面内战的爆发

时间:1946.6

标志;蒋介石调集20多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

性质:这是一场美蒋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人民解放战争。

第二课 转入战略进攻

1、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意义: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结果: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作战原则(战略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战术:“蘑菇战术”

2、 撤离延安的原因:①敌强我弱

②变被动为主动。

3、 为什么毛泽东留在陕北?

①鼓舞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

②牵制敌人,战略上支援其他战场。

③优越的群众条件,陕北高原的有利地形。

4、 孟良崮战役的意义: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华东战局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5、 千里跃进大别山:

时间:1947.6-1947.8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军队: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6、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

大别山区为国民党战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

第三课 战略大决战

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战略大决战奠定了基础。

2、北平解放的作用:

保护了北平作为古都的文物古迹,也保护了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课 国民政权的崩溃

1、渡江战役:

背景(条件):三大战役的胜利。

时间:1949.4.21-1949.4.23

参战部队:第二、第三野战军

指挥:邓小平

战线: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

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意义:

①宣告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覆灭了。

②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2、 为什么能够迅速打败国民党?

①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是人心所向。

②党的正确领导,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

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向全国进军:

战略:大迂回、大包围。

过程: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各部解放了除西南和中南部分以外全国大陆上的大部分地区,到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行动的宣告结束,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背景: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个新政权。

性质:此会议为各党派协商大会。

目的:为筹建新中国作准备。

内容:

① 大会讨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定之前,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大会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人民的大团结。

③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政府委员。

④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意:此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没有确定国徽。

有人说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走向富强,为什么不改变中国的国歌歌词呢?

为了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具有民族忧患意识。所以不改歌词。、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碑文内容:“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千八百四十年”指民主革命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带给我们的启示:①说明了新中国成立、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今日,发扬烈士精神。

②中国革命胜利的取得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无数人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也不能辜负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发扬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立志报国,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 开国大典

时间:1949.10.1

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

国际意义(拓展):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感受(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领导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可以救中国。

3、 新民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①党的正确领导,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②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③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对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妥协性。

②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③没有发动群众。(不得人心)

④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4、 解放战争对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放战争的结果+意义

5、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1951.5

关键战役:昌都战役(意义: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

代表:毛泽东、阿沛阿旺晋美

标志: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全部解放,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也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意义补充: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1、 抗美援朝中国为什么必须出兵?

答: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

2、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敌视的表现?

①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公然北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派出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3、“台湾问题”的成因?

①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逃台湾。

②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4、抗美援朝:

背景:①国内:百废待兴。

②国际: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延续扶蒋反共。

时间:1950.10-1953.7

结束标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指挥:彭德怀

目的: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

志愿军将士们的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意义: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霸权政策,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为巩固新中国作出贡献。

认识: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4、 新兵种的组建:

时间及事件: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1949年月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意义: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国防,只有科技强军才能筑起坚固的国防长城。

5、 土地改革: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目的:

①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②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③巩固政权。

政策:分批推进

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度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成果:全国大陆地区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①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②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发展。 注意: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封建势力对中国的统治,而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制度。

6、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

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第七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

1、“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概述:“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和平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在外交口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要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首次提出:1953年12月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达成共识: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 万隆会议:

时间:1955.4

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特点: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方针:“求同存异”

精神: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

4、“求同存异”同在何处、异在何处?

同: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异:社会制度。

5、如何理解“求同”“存异”?

求同:寻求共同发展。

存异: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社会制度的政策,即保留政策。

6、“求同存异”的意义:

①有力推动了亚非会议取得成功。

②在中国和亚非国家之间播撒下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③挫败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

7、新中国外交起步的总意义(目的):

打破了列强的封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8、什么是万隆精神?

即为“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八课 迈上社会主义

1、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条件(背景):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政权得到巩固。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意义: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关系,是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2、 什么是社会主义?

①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

②政治上人民民主专政。

3、 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①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②严峻的周边环境,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防现代化需要工业建设。

③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4、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① 重工业

② 交通运输业

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有何意义?

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6、为什么“一五计划”能取得成功?

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②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

③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有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⑤苏联的帮助。

7、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环境:政权得到巩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时间:1954.9

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点:北京

内容: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宪法的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保证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9、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0、为什么说这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 过渡时期:

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

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三到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三大改造:

根本目的:发展经济、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服务。

农民个体私有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14、农业合作化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意义:社会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新中国的成立)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资料公有制。

16、新宪法、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之间的关系?

新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法律保障,三大改造为“一五” 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经济基础,有力的推动了、保证了“一五” 计划的顺利实施,三大改造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

17、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确立的作用

消灭了剥削。

第九课 历史影片欣赏——活动与探究之一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十课 建设之路的探索

1、 中央八大

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我国迈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目的: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根本任务。

时间:1956.9

内容:①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由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②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中共八大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的特点:片面追求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

错误的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错误的原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建设经验等。

后果: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启示(认识):①社会主义建设是长期艰难、复杂曲折的。

②必须新生客观经济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③经济建设要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④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⑤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国民经济的调整:

原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结果:到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逐步协调起来,企业有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工业和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十一课 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

1、 石油战线上的“铁人”

事迹:经济困难期间王进喜同其他石油工人忘我劳动、艰苦工作。一次工地发生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跳入泥浆池,同其他队员用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

评价:王进喜以忘我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称他是“铁人”。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忘我劳动、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

2、 “县委书记的榜样”

事迹:焦裕禄在兰考与其他成员治理当地“三害”。顶着狂风,冒着暴雨,扛着标尺,考察各地情况。最终研究制定了治理“三害”的计划。

评价:焦裕禄襟怀坦荡,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3、 雷锋之歌

事迹:积极投入祖国建设,时刻想着为国分忧解难,努力为国家节约开支,生活简朴,捐钱以支援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

评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十二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 文化大革命

时间:1966-1976

导火线:姚文元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开始标志: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攻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危害:①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摧残。

②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学习与生活秩序遭到期严重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③大中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造成成生国文盲和半文盲数大大增加,我国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④我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 结束标志: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教训(启示):①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安定团结至关重要。

②发展经济是立国之本,经济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③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各项基本权利。

2、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

根本:“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具体:毛泽东对国内形势错误估计,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十三课 共和国的科技丰碑

1、 “两弹”震惊世界(国防科技)

事件:

①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并在预定地点上空试爆成功,实现了导弹和核弹头的结合。

意义:它对于打破核垄断,战胜核讹诈,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争取世界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2、 太空响起“东方红”(空间技术)

事件: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离开发射架,带着“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直冲云霄,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意义: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 写在大地上的辉煌(农业科技)

事件:

1972年,杂交水稻被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在全国性协作攻关的基础上,袁隆平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经小面积试种,它普遍获得了亩产超过500千克的高产。随后,籼型杂交水稻在国内迅速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增产效益。

意义: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卓越的贡献。

4、 工业方面的成就

事件:

1963年底,大庆油田建成。

意义: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石油自给。

总:

1) 启示:

①知识是最大的财富,也证实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① 国家独立(前提)

② 经济的发展(前提)

③ 党和政府重视(条件)

④ 科学家的努力(主观)

⑤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客观)

3) 杰出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邓稼先、袁隆平。

我们应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科学事业、为振兴中华忘我拼搏、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第十四课 登上国际舞台

1、 登上国际舞台的根本原因:

综合国力提高。

2、 中国外交的两大突破标志:

① 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② 中国重返联合国。

3、 跨越大洋的握手

事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①中苏关系恶化②美国霸权地位摇摇欲坠)和中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1971年初,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在国际上引起巨大轰动,被称为“乒乓外交”,它获得了“小球转动大球的效果,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随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经过会谈,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它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美国方面表示,它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12月,中美两国经过多次谈判,双方发表了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意义:

① 直接推动建交高潮的出现,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② 改善了美国在争霸中的不利地位。

③ 利于两国经济发展;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 重返联合国

事件: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对“两阿提案”进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两阿提案”。从此,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的旗杆上高高飘扬。

恢复地位的原因:

①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③ 国际格局的变化(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意义:

①提高了我国国际力量: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登上国际政治的大舞台。

②有利于打破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

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5、 走向建交高潮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它对于两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我国同许多西方国家先后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我国外交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的一个建交高潮期。

6、 外交突破的影响:

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系列活动使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赢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7、 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

① 国家利益。

②实力的变化。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外交家的个人魅力等。

8、 认识:

①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

③良好的外交关系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四单元 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十五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大转折的起点

事件: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①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全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后,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启示:

① 从国情出发。

② 实事求是。

2 、 农村的改革之路

目的: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和国民生产力。

原因:

①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② 在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农村的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

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事件:

1978年,中共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实行“放宽政策的方针”,两省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超过了90%。

意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村制度的改变:

③ 土地改革。

④ 农业合作化。

⑤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启示:

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⑧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3、 国门从这里打开

事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后,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不久,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起,中央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层层推选,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原因:

① 学习世界文明成果。

②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特区作用:

① 经济特区是改革的“实验田”,积累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做出了巨大

贡献。

② 经济特区是开放的“窗口”,有利于我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吸引外资,也有利于世界了

解中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六课 改革的全面推进

一、民主法制建设

事件: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

新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大法

成就: 1、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2、 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3、 人民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

4、 扩大了基层民主。

意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启示:1、我国的民主法制是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

2、 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历史的必然。

3、 只有加强民主法制,才能有效维护人民利益。

二、教育的春天

事件:1、1977年,国家恢复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十多年之久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2、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

3、 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4、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规模历史性变化

意义: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三、追踪高科技

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

目的:增强国家竞争力

事件:1、1986年,国家正式制定和实施“863计划”。

2、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吴文俊、袁隆平

意义: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十七课 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文艺繁荣的原因:

① 提出双百方针和文学艺术的方向。

② 新中国的诞生,使人民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③ 中华民族的独立,使作者焕发出创作的激情。

体育事业繁荣的原因:

① 党和国家的重视。

② 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 我国体育健儿的努力。

④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第五单元 昂首迈入新世纪

第十九课 春潮再起

背景:国际: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

国内:对社会主本质认识不足,对改革开放心存疑虑。

事件:1、邓小平视察南方

视察内容:判断革命成败标准、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

2、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路线:从农村到城市

改革的作用:经济改革全面推进了政治、教育、科技改革。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结果:改革是国有企业赢得了发展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认识:改革是强国之路,要不断深化改革。

3、中共十五大

大会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历史性理论成果。

(上述也是邓、毛思想的共同点:即从实际出发。不同点则为:毛思想针对于中国革命问题,而邓思想针对于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中心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邓小平理论的地位:成为指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3、南方谈话成熟了邓小平理论。

第二十课 变革中的社会

原因(背景):

① 改革开放的深入。

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就业制度的变迁

过程:

①“低工资、高就业”、“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

②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最大变化)。(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打破了“铁饭碗”、“大锅饭”)

③个人择业为主,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意义:就业制度的改变,是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动力市场初具规模,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前靠国家,现在靠市场)的主要力量。会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努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社会福利(如经济适用房)、社会救济(如承建学校)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作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3、信息技术融入生活

内容及意义:

①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普及。

改善社会信息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②人们的通讯方式发生了变化。

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③计算机网络教学在逐渐普及。

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第二十一课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目的:为了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港澳台问题出现原因:

①台湾: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与第二国家无关。

②港澳:是列强对中国侵略结果(港:英国、澳:葡萄牙),属于外交问题。

1、“一国两制”的构想

时代背景:历史给中国留下了台湾问题(美国干涉内战的结果)和港澳问题(港:《南京条约》:香港岛。《北京条约》:香港九龙。“瓜分狂潮”:新界。澳:葡萄牙明朝时侵占澳门)。

内容: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9条方针政策中,台湾可保留军队是大陆对台湾的最优惠政策。之后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是在港澳地区成功实践。),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道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在会谈时强调: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即谈怎么回,而不谈回不回。

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一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实施对象)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制)。

两“特”概念辨析:

①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实行资本主义。

②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优先改革开放。

注意:台湾无外交权,否则视为不坚持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一个中国),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启示: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2、香港、澳门回归

原因:

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基础)。

② 中国政府收回主权态度坚决(前提)。

③ 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正确办法)。

④ 中华民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回归祖国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人心所向)。 内容: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在澳门也如期举行了政权交接仪式。

意义:国内: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国际:同时,它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它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运用,对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3、海峡两岸的交往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交往变化: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海峡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不断发展。两岸经济互相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是要统一的,是不可逆的。)

阻碍台湾回归因素:

① 台独势力干扰。

② 美国等反华势力的破坏。

第二十二课 中国走向世界

1、卓有成效的外交

我国外交特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提高。

我国走上世界的成就:

①亚太召开。

②加入世贸组织。

外交特点体现:08奥运会、世博会、亚太经合组织等。

事例:2001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科技馆开幕。

为什么亚太召开是中国外交成就的表现: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原因:

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条件),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③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①②为国内,③为国际)

作用:使中国经济更加密切地融入世界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及国际竞争,也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时期的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的起点(引进来),中国加入世贸是对外开放的实践(走出去)。

3、迈进新世纪

对共产党的认识:是中华民族最根本利益的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①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出时间:十六大。

地位: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总:为什么中国可以取得以上成就?

①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③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 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书总结:

改革开放问题汇总:

1、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条件:

国内:

①文革结束,国内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人民渴望改变落后的面貌。 ②70年代外交的突破为改革开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③真理标准讨论,解放了人民思想。

国际:

①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成为主题。

②周边国家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2、两个重要标志

① 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关键决策是工作重点的转移)

② 改革开放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其中,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改革)

3、改革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4、改革实质: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开放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6、开放的作用(经济特区的作用):见本提纲P10上。

改革的作用: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使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7、改革开放的成就(事件+作用):

a经济

①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书P101)②国有企业改革(书P124)③市场经济的调整(书P124)【改革】(从①至③是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即其的演变过程)

④设立经济特区,形成格局(书P105)⑤加入世贸(使中国融入世界)(书P141)【开放】 作用:即改革开放的作用。

b民主与法制(书P107~P108)

c教育科技(书P110~P111)

(b、c为科教兴国所包括。)

d文化体育(书P113~P116)

e祖国统一大业:

① 提出“一国两制”。

② 港澳回归。

③ 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f外交(书P139)

g社会生活:

① 就业调整。

② 社会保障服务的设立。

③ 信息技术的发展。

④ 衣食住行等。

(书P127~P130)

8、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① 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②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 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④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指导。

9、启示:

①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是基本国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③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1.我国辽阔疆域(P3图5-2) 960万km2,≈欧洲,世界No.3(<俄,加) 234 67.比较黄河.长江(P17 ~P21) 89.我国东西部差异 12345.工业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开发历史悠 ...

  • 常卫东初中历史课小专题研究教学总结11608
  • 初中历史课小专题研究教学总结 惠农区尾闸中学 常卫东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一.问题提出: 作为老师谁都希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地参与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小组讨论时,学生是七嘴 ...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英国走私鸦片:清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 1.林则徐禁烟 鸦片的危害: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措施:令外商交出鸦片:不禁止正当贸易:183 ...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四.红色政权的建立 1.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建军节),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领导人: ...

  • 九年级上历史提纲
  • 年级九历史提纲上 录目 第 单三元 资主义本的兴起----------------2( 第)8课 吹新响代的时角-号---------------(2)第 9课英国 资阶级产命-----革-----------(4 第1)0 课国美立独战争------------------5) 第(11 法国课革 ...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 ◎导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 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化过程中, 各政治派别的救国主张.主要活动及历史作用.影响; 认识到中国学习西方经历的过程.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熟读中考总复习15分钟, 达到即问即答的熟悉程度, 完成以下问题: 1.洋务运动的前期以 口号, 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创办的 ...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阶段特征:侵略与反抗(共5课) 第1课 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1.鸦片战争前夕,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的输入,使中国白银外流.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人民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

  •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表格
  •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义和团运动于1898年在山东兴起,1900年遭绞杀.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说明: 1. 本册课本知识点特别杂乱,要求记忆必须准确. 2. ★1.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距今约 1.神话传说里有 ★2.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分别有: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 址. 3.我国是世界上 ...

  • 八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冀人版)
  • 第一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单元知识结构 1.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 3.揭开进攻序幕: 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时期①辽沈战役 解放东北 (1945-1949 )主力决战②淮海战役 奠定解放长 (第二次分裂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三年内战③平津战役 解放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