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说课

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自初一上册《生物学》课本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我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其中: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给学生进行调查。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调查课,教师应在调查之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调查,并针对调查时所需的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稍后进行有效调查。在学生调查时,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调查,和学生一起确定调查路线,指定调查计划,在调查中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物,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因此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调查法以及调查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第二课时进行实地调查。

五、下面我将重点谈一下我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通过三个大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驱动性问题,也是情景导入问题: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熟悉,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怎样才能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本环节意在引出科学探究的方法----调查,以及调查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并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如开学对同学们的身高进行了解,这就是一项调查。同时,我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常见的

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对于生物学研究的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对调查法的认知与重视。

(二)核心问题:1、调查的一般步骤?2、调查过程中如何做到如实记录?3、小组内如何分工? 在处理核心问题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实例分析什么是调查、调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并了解调查的一般步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例分析对调查法进行了解。同时,在学习调查法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使学生明确合理分工对于调查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意义。培养学生有效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问题:小明准备调查一下他所居住的社区里的生物种类,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做?注意些什么?在他调查的社区有一些原本常见的生物不见了,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原因。

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比赛的方法完成。学生先独自设计调查方案,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评选,选出设计最合理的方案,并进行完善。最后通过组间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比赛,初步培养学生设计调查方案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并为下节课实地调查做铺垫。

六、评价设计:

1.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调查法的理解。

2. 在调查方案设计比赛中,评价学生对调查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调查活动后的评价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生生互评,让学生根据调查时的认真态度评分;二是教师给调查报告做出评价等级和评语。

七、反思

生物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新课标倡导的是探究性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我始终注意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做题、学会考试,同时还要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所有内容,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选自初一上册《生物学》课本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本次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从宏观到微观,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还带着稚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初一新生,他们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我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能力目标: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其中: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给学生进行调查。但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调查课,教师应在调查之前,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开展调查,并针对调查时所需的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稍后进行有效调查。在学生调查时,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调查,和学生一起确定调查路线,指定调查计划,在调查中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物,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因此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调查法以及调查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第二课时进行实地调查。

五、下面我将重点谈一下我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通过三个大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驱动性问题,也是情景导入问题: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与人类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熟悉,有些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怎样才能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本环节意在引出科学探究的方法----调查,以及调查对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并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首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如开学对同学们的身高进行了解,这就是一项调查。同时,我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常见的

调查方法以及调查对于生物学研究的意义,从而引起学生对调查法的认知与重视。

(二)核心问题:1、调查的一般步骤?2、调查过程中如何做到如实记录?3、小组内如何分工? 在处理核心问题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实例分析什么是调查、调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并了解调查的一般步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实例分析对调查法进行了解。同时,在学习调查法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使学生明确合理分工对于调查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意义。培养学生有效小组合作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问题:小明准备调查一下他所居住的社区里的生物种类,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做?注意些什么?在他调查的社区有一些原本常见的生物不见了,请你帮助分析一下原因。

本环节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比赛的方法完成。学生先独自设计调查方案,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评选,选出设计最合理的方案,并进行完善。最后通过组间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比赛,初步培养学生设计调查方案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并为下节课实地调查做铺垫。

六、评价设计:

1.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调查法的理解。

2. 在调查方案设计比赛中,评价学生对调查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调查活动后的评价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生生互评,让学生根据调查时的认真态度评分;二是教师给调查报告做出评价等级和评语。

七、反思

生物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新课标倡导的是探究性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我始终注意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做题、学会考试,同时还要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以上就是我本次说课的所有内容,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内容

  • 500万平方米年建筑新材料(一期)项目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
  • 500万平方米/年建筑新材料(一期) 项 目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二〇一五年九月 本简本内容由河海大学编制,并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南通有限公司确认同意提供给海洋主管部门作为<500万平方米/年建筑新材料(一期) 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南通有 ...

  •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一期码头(围填海) 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日照岚北港务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编制时间:二○一三年九月 目 1录建设项目情况概述.......................................................... ...

  • 09-海洋环境中塑料污染调查研究
  • 海洋环境中塑料污染调查研究 1 引言 塑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树脂.自赛璐珞(Celluloid,硝化纤维塑料)问世以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已有约120年的历史.由于塑料热塑性好.坚实耐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2013年全球塑料产量高达约3亿t,连续3年的平均 ...

  • 彬村山华侨农场周边水库生态环境调查情况
  •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报告书 题 目:彬村山华侨农场周边水库生态环境调查情况 作 者:刘禄佳 班 级:09数学教育1班 学 号:09110040 指导老师: 2011 年 8 月 31 日 彬村山华侨农场周边水库生态环境调查情况 理工学院09数学教育(1)班 刘禄佳 09110040 摘要;近年 ...

  • 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正式征求意见稿
  • 省级海岛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国家海洋局海岛管理办公室 二○一一年七月 目 录 1 适用范围 ....................................................................................................... ...

  •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2012.4.6
  • 项目申请可行性报告 书 申报课题名称: 花溪水库水源地的保护 申报人姓名: 罗有发 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 环境科学091班 学号: 0908100117 指导教师: 刘方老师 花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可行性报告 一. 项目立项背景及意义 饮用水是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饮用水水源的保护问题是关 ...

  • 环境监测总结报告
  •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 了解水环境监测.生态监测.土壤监测的监测项目与具体监测流程,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及职能: 2. 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 3.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学校学习了环境监测这门课 ...

  • 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衡水市衡水湖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写一段引言:写写大背景.写衡水湖,尽量和河北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调研背景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是衡水市唯一可以做大.做强.做亮的资源.利用衡水湖的环境优势,衡水市成功举办了首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以赛事辐射性带动其他产业的整体发展, ...

  • 初三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