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资料3:失地农民创业故事自述

案例资料3:失地农民创业故事自述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导 许正中

创业经历:

我叫汪晓燕,现在是成都利洋食品批发店的老板。但在几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还幻想着能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编织自己的小小幸福。现在我偶尔还会想起在农村的生活:曾经养过的鸡、喂过的兔,规模不大,却倾注了我的心血,每年给我带来不多的经济收入……虽然有些苦,但还挺有乐趣的。 1999年土地被国家征用后,我成了一个失地农民。拿着国家赔偿的钱我很兴奋,马上给新房子安装了水、电、气、防护栏等必须的设施看着装饰一新的房子我的钱也已经所剩无几了。接下来我才意识到生活该怎么办?没有了土地农民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鸡也养不成了、兔也喂不了了。无奈之下,我只好试着出去找工作,但年龄偏大、只有初中文凭的我没什么一技之长,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不仅辛苦钱挣得少更没有多大的自由。我有些失望了。

我又想到做些小生意,但是看到哥哥做生意也很不容易,就不敢去尝试。半年后,哥哥在簇桥西南食品城做起了方便面批发,他感觉这个行业还不错,就把这个商机告诉我。受哥哥曾经失败的影响我始终犹豫不决,担心自己身上不多的积蓄会付之东流。在我瞻前顾后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成华区就业局举办的SYB创业培训班,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鼓励下,我下定了决心,决定抓住这次机遇。于是我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再凑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共七万元在簇桥西南食品城租了一间六、七十平米大的铺面开始了我的创业之旅。

因为我没有任何经历,所以我只能以哥哥的经验为引导开始摸索前进。生意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做,因为食品城做批发的商家很多,他们大多数都比我先开张,而且己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客户也比我们多;在资金方面,我们也存在严重的不足,货品存放少,品种不够齐,不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此我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客户,我非常的苦恼。

我及时把难题反馈给创业协会的后续跟踪(TSA)服务员,听取老师的引导,

改变经营思想,采取主动出击的销售模式,把自己现有的商品品种、特色介绍给客户并送货上门,从中我也了解到小批发商和零散顾客的需求。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选择比较受顾客欢迎的商品进行批发。这样我们的利洋食品经营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产生了利润。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干劲也足了。

但是食品批发竞争也是很大的。当食品城的商家越来越多时,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我们的经营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这种情况下,我又想到了创业培训的教师们,于是我经常抽空参加创业协会组织的沙龙活动,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我及时听取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对我的生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我知道了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什么?做生意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了怎样每天做流水帐、做目标计划,建立了自己的销售体系。在培训班里认识的老师和同学在我的创业路上给予我不小的帮助和建议。

现在的我不单单进行方便面的批发了,我寻找到多个固定、有口碑的供应商,能及时提供广大群众喜欢的美食如:牛肉干、饼干、糕点、豆干、奶茶、QQ糖系列等几百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休闲食品和婚宴小礼包等。品种多了,顾客也多了。

现在我把在创业培训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我实际经营、生活中。主动及时了解批发商客户的相关信息、顾客的需求、市场的动态。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方式,以自己的诚信,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现在合作过的供应商了解自己的信誉度后,都愿意以先发货后付款的形式给我提供产品。就这样市场空间也慢慢扩大,我的利润也增加了。

在这些年的艰苦创业中,我感悟很深,人必须要自信,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善于抓住机遇,勤奋踏实、勤劳苦干、真诚待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变化。也体会到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和创业协会的帮扶

成都市利洋食品经营部创办五年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批发的产品已上百种。我也从一个无一技之长的失地

农民变成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成功女性,为此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创业心得

在这些年的艰苦创业中,我感悟最深的是,人必须要自信,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善于抓住机遇,勤奋踏实、勤劳苦干、真诚待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变化。也体会到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和创业协会的帮扶。

思考题:

1、 请分析当前中国多峰叠加的严峻就业形势,并探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

业的重要意义。

2、 请从公共产品的角度,分析政府提供失地农民创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服务的理论依据。

3、 除本案例中政府提供创业培训班外,政府的创业服务方式还有哪些?

4、 构建“创业园”,系统集成创业政策是实现创业支撑的有效途径。试分析 “创业园”与“培训园”、 “安居园”怎样有效对接以实现“三元互动”。

案例资料3:失地农民创业故事自述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导 许正中

创业经历:

我叫汪晓燕,现在是成都利洋食品批发店的老板。但在几年前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还幻想着能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编织自己的小小幸福。现在我偶尔还会想起在农村的生活:曾经养过的鸡、喂过的兔,规模不大,却倾注了我的心血,每年给我带来不多的经济收入……虽然有些苦,但还挺有乐趣的。 1999年土地被国家征用后,我成了一个失地农民。拿着国家赔偿的钱我很兴奋,马上给新房子安装了水、电、气、防护栏等必须的设施看着装饰一新的房子我的钱也已经所剩无几了。接下来我才意识到生活该怎么办?没有了土地农民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鸡也养不成了、兔也喂不了了。无奈之下,我只好试着出去找工作,但年龄偏大、只有初中文凭的我没什么一技之长,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不仅辛苦钱挣得少更没有多大的自由。我有些失望了。

我又想到做些小生意,但是看到哥哥做生意也很不容易,就不敢去尝试。半年后,哥哥在簇桥西南食品城做起了方便面批发,他感觉这个行业还不错,就把这个商机告诉我。受哥哥曾经失败的影响我始终犹豫不决,担心自己身上不多的积蓄会付之东流。在我瞻前顾后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成华区就业局举办的SYB创业培训班,在教师的帮助和同学的鼓励下,我下定了决心,决定抓住这次机遇。于是我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再凑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共七万元在簇桥西南食品城租了一间六、七十平米大的铺面开始了我的创业之旅。

因为我没有任何经历,所以我只能以哥哥的经验为引导开始摸索前进。生意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做,因为食品城做批发的商家很多,他们大多数都比我先开张,而且己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客户也比我们多;在资金方面,我们也存在严重的不足,货品存放少,品种不够齐,不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此我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客户,我非常的苦恼。

我及时把难题反馈给创业协会的后续跟踪(TSA)服务员,听取老师的引导,

改变经营思想,采取主动出击的销售模式,把自己现有的商品品种、特色介绍给客户并送货上门,从中我也了解到小批发商和零散顾客的需求。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调整产品结构,选择比较受顾客欢迎的商品进行批发。这样我们的利洋食品经营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产生了利润。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干劲也足了。

但是食品批发竞争也是很大的。当食品城的商家越来越多时,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我们的经营部面临着更大的威胁。这种情况下,我又想到了创业培训的教师们,于是我经常抽空参加创业协会组织的沙龙活动,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我及时听取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对我的生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中我知道了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是什么?做生意诚信的重要性,学会了怎样每天做流水帐、做目标计划,建立了自己的销售体系。在培训班里认识的老师和同学在我的创业路上给予我不小的帮助和建议。

现在的我不单单进行方便面的批发了,我寻找到多个固定、有口碑的供应商,能及时提供广大群众喜欢的美食如:牛肉干、饼干、糕点、豆干、奶茶、QQ糖系列等几百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休闲食品和婚宴小礼包等。品种多了,顾客也多了。

现在我把在创业培训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我实际经营、生活中。主动及时了解批发商客户的相关信息、顾客的需求、市场的动态。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方式,以自己的诚信,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现在合作过的供应商了解自己的信誉度后,都愿意以先发货后付款的形式给我提供产品。就这样市场空间也慢慢扩大,我的利润也增加了。

在这些年的艰苦创业中,我感悟很深,人必须要自信,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善于抓住机遇,勤奋踏实、勤劳苦干、真诚待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变化。也体会到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和创业协会的帮扶

成都市利洋食品经营部创办五年以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帮助,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批发的产品已上百种。我也从一个无一技之长的失地

农民变成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成功女性,为此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创业心得

在这些年的艰苦创业中,我感悟最深的是,人必须要自信,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善于抓住机遇,勤奋踏实、勤劳苦干、真诚待人。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一切变化。也体会到企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政府和创业协会的帮扶。

思考题:

1、 请分析当前中国多峰叠加的严峻就业形势,并探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

业的重要意义。

2、 请从公共产品的角度,分析政府提供失地农民创业、大学生创业、农民工创业服务的理论依据。

3、 除本案例中政府提供创业培训班外,政府的创业服务方式还有哪些?

4、 构建“创业园”,系统集成创业政策是实现创业支撑的有效途径。试分析 “创业园”与“培训园”、 “安居园”怎样有效对接以实现“三元互动”。


相关内容

  • 刍议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 依法履行人大职权 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刍议加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已达4000 ...

  • 社会调研调研报告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政府经济学>调研报告 题 目: 专 业: 小 组: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某区为例 行政管理专业 第五小组 戚 璨 冯妍椒 张汉清 杨良钊 刘新路 尚三浩 周云圣 2011年12月26日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 乡镇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总结
  •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一个优先,五个重点"的重大举措,让xx镇青年农民能谋得一计之长,引导部分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参与创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提高青年自身素质,帮助青年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全力支持新县城的建设,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根据统一安排,团县委结合 ...

  • 劳动就业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提高,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深入了解我区劳动就业工作情况,监督区人民政府切实抓好该项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常委会副主任岳xx 任组长,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参加的视察组,于2014年8月29日对xx 区劳动就业工作情况进行了视 ...

  • 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民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民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框架--DFID 模型为研究基础,以农民的生计资本为框架核心,通过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二元Logistic 模型,对襄阳市襄州区失地农民的生计资本与其自主创业意愿的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其农户生计资本现 ...

  • 社区再就业工作总结
  • 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失地农民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扶持更多的失地农民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使社区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为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了良 ...

  • 毕业论文一稿
  • 摘要:当前我国在大力推广城镇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农用地要被征收转为建设用地,因此会产生一部分失地农民的,如何合理公平地解决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大难题.当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存在以下问题:1.经济补偿的标准过低,不足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2.经济补偿分配没 ...

  • 廖家启 魏东: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考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8-26 内容提要: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更是农民的的生存保障.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安置的政策障碍,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益分配取向.提高征收土地补偿标准.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创新征地安置保障模式.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构想,并从法制.机制.体制上提出了建 ...

  • 暑假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法学院 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前 言 xx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升为国家战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华诞.为响应xx向青年学生发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全面领悟xx给北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