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陕北安塞腰鼓价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安塞腰鼓价值认识,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资料统计法,对安塞腰鼓的价值认识进行阐述,分析了大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程度。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安塞腰鼓体育文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并希望使之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下去。   关键词: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经济价值   安塞腰鼓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支艺术奇葩已为世人所熟知,历史的发展已经将其推上了黄河流域民间舞蹈艺术瑰宝的宝座。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源起和演变,重视它在传统文化流传、承袭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掘安塞腰鼓健身性、娱乐性、民俗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于增添安塞腰鼓的生命活力,使之更加蓬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对宝鸡文理学院2009和2010级共120名大学生(年龄19―24周岁)发放120调查问卷回收115份。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和安塞县志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与安塞腰鼓价值认识相关的研究,为论文提供参考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96%。   (三)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2003软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安塞腰鼓的认识程度。根据对宝鸡文理学院2009和2010级学生进行调查,对安塞腰鼓的认识程度分为三个阶段,了解、基本了解、完全了解。   问卷中可以看出35名同学(占总人数30%)能够了解安塞腰鼓,75名同学(占总人数66%)基本了解的安塞腰鼓,5名同学(占总人数5%)的同学能够完全的了解安塞腰鼓。说明安塞腰鼓已经被很大大学生认识,甚至有的并喜欢上这一民间体育运动。表2告诉我们安塞腰鼓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地融入人们生活中,也成为当地人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和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掌握祖国的兴衰,我们应该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做进一步的了解,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二)学生对安塞腰鼓健身价值的认识。在调查中65名同学(占总人数的57%)认为腰鼓有健身价值,有46名同学(占总人数的40%)认为腰鼓的健身效果只有一点,有4名同学(占总人数的3%)的认为腰鼓没有健身效果。其中97%的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安塞腰鼓有健身价值,有极少部分的同学没有认识腰鼓的健身效果。由于经过调查发现:长期参加练习能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改善体质状况,增加人们自身的协调能力,同时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等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2]。   (三)学生对安塞腰鼓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在问卷中55名同学(占总人数的48%)认为腰鼓有教育价值,38名同学(占总人数的33%)认为腰鼓没有教育价值,22名同学(占总人数19%)认为腰鼓和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其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安塞腰鼓没有教育价值甚至和教育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同学没有能够认识安塞腰鼓的教育性。原因有:我们的同学对安塞腰鼓文化的接触太少,知识面狭隘。所以,要正确的理解安塞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同时,欢庆吉祥的腰鼓表演还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积极进取和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   (四)学生对安塞腰鼓对娱乐价值的认识。问卷中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9%)认为腰鼓可以给人们带来娱乐性,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1%)认为腰鼓不可以给人们带来娱乐性。在调查中99%同学认为安塞腰鼓具有娱乐价值,在大学学习中人们总希望用美来塑造自己,使心灵美和外在美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自我升华。而参加腰鼓运动可以娱乐身心,调节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五)学生对安塞腰鼓对旅游经济价值的认识。根据安塞县着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已初步形成了以“腰鼓为龙头,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同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安塞腰鼓满足了陕北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是自娱和娱人的主要形式,并且带来了经济价值,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5]。我对文理院校2009和2010级进行调查,下表是我所发放的12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   问卷中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8%)认为安塞腰鼓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3名同学(占总人数的2%)认为安塞腰鼓不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中98%的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安塞腰鼓的旅游经济价值,在西部地区的人文景观中,民族传统体育是也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六)保护和弘扬安塞腰鼓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则更能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下表是我对文理学院2009和3010级发放的12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9%)认为我们大学生有必要继续保护和弘扬安塞腰鼓,3名同学认为(占总人数的2%)认为安塞腰鼓没有必要保护和弘扬下去。其中99%的同学认为安塞腰鼓需要加以保护,并进一步是传承下去。因此,从事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提高。相对于以物为载体的物质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则更能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安塞腰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国越来越多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被发现和挖掘,让世界人民去真正了解和欣赏[6]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学生普遍能够认识了解或完全了解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97%都表示认可;48%的学生对安塞腰鼓的教育价值表示赞同,52%的学生认为安塞腰鼓与教育没有关系;99%的同学认为腰鼓有娱乐价值;98%的同学认为安塞腰鼓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98%的同学认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弘扬。   (二)建议   首先,希望学校能够抓紧对安塞腰鼓的挖掘整理。建议由学校体育部门出面成立腰鼓协会挖掘整理,对陕北安塞腰鼓技法、图阵文化广泛的收集、分析,整理出既保留原有安塞腰鼓技术精髓,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安塞腰鼓套路,同时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使安塞腰鼓更具有观赏价值和古典民族艺术价值,并进一步进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以促进安塞腰鼓更为广泛的传播。其次,能够充分发挥腰鼓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优势。希望在学院的大型活动中加入不同地方的民间体育传统的文化。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文化的接触,而且其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和健身性得到提高。最后,希望将腰鼓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安塞腰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而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师灿斌.吴龙,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王岗等,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   [6]师灿斌.吴龙,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摘要: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安塞腰鼓价值认识,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资料统计法,对安塞腰鼓的价值认识进行阐述,分析了大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程度。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安塞腰鼓体育文化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并希望使之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传扬下去。   关键词: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经济价值   安塞腰鼓作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支艺术奇葩已为世人所熟知,历史的发展已经将其推上了黄河流域民间舞蹈艺术瑰宝的宝座。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源起和演变,重视它在传统文化流传、承袭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掘安塞腰鼓健身性、娱乐性、民俗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于增添安塞腰鼓的生命活力,使之更加蓬勃发展,将产生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对宝鸡文理学院2009和2010级共120名大学生(年龄19―24周岁)发放120调查问卷回收115份。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以及图书馆和安塞县志等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与安塞腰鼓价值认识相关的研究,为论文提供参考资料。   (二)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宝鸡文理学院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96%。   (三)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2003软件对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安塞腰鼓的认识程度。根据对宝鸡文理学院2009和2010级学生进行调查,对安塞腰鼓的认识程度分为三个阶段,了解、基本了解、完全了解。   问卷中可以看出35名同学(占总人数30%)能够了解安塞腰鼓,75名同学(占总人数66%)基本了解的安塞腰鼓,5名同学(占总人数5%)的同学能够完全的了解安塞腰鼓。说明安塞腰鼓已经被很大大学生认识,甚至有的并喜欢上这一民间体育运动。表2告诉我们安塞腰鼓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地融入人们生活中,也成为当地人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和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掌握祖国的兴衰,我们应该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做进一步的了解,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   (二)学生对安塞腰鼓健身价值的认识。在调查中65名同学(占总人数的57%)认为腰鼓有健身价值,有46名同学(占总人数的40%)认为腰鼓的健身效果只有一点,有4名同学(占总人数的3%)的认为腰鼓没有健身效果。其中97%的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安塞腰鼓有健身价值,有极少部分的同学没有认识腰鼓的健身效果。由于经过调查发现:长期参加练习能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改善体质状况,增加人们自身的协调能力,同时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等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2]。   (三)学生对安塞腰鼓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在问卷中55名同学(占总人数的48%)认为腰鼓有教育价值,38名同学(占总人数的33%)认为腰鼓没有教育价值,22名同学(占总人数19%)认为腰鼓和教育没有任何关系。其中有一半学生认为安塞腰鼓没有教育价值甚至和教育没有任何关系,这些同学没有能够认识安塞腰鼓的教育性。原因有:我们的同学对安塞腰鼓文化的接触太少,知识面狭隘。所以,要正确的理解安塞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同时,欢庆吉祥的腰鼓表演还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积极进取和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   (四)学生对安塞腰鼓对娱乐价值的认识。问卷中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9%)认为腰鼓可以给人们带来娱乐性,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1%)认为腰鼓不可以给人们带来娱乐性。在调查中99%同学认为安塞腰鼓具有娱乐价值,在大学学习中人们总希望用美来塑造自己,使心灵美和外在美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自我升华。而参加腰鼓运动可以娱乐身心,调节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   (五)学生对安塞腰鼓对旅游经济价值的认识。根据安塞县着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已初步形成了以“腰鼓为龙头,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同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安塞腰鼓满足了陕北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是自娱和娱人的主要形式,并且带来了经济价值,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5]。我对文理院校2009和2010级进行调查,下表是我所发放的12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   问卷中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8%)认为安塞腰鼓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3名同学(占总人数的2%)认为安塞腰鼓不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其中98%的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安塞腰鼓的旅游经济价值,在西部地区的人文景观中,民族传统体育是也具有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六)保护和弘扬安塞腰鼓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则更能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下表是我对文理学院2009和3010级发放的12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11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99%)认为我们大学生有必要继续保护和弘扬安塞腰鼓,3名同学认为(占总人数的2%)认为安塞腰鼓没有必要保护和弘扬下去。其中99%的同学认为安塞腰鼓需要加以保护,并进一步是传承下去。因此,从事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提高。相对于以物为载体的物质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则更能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安塞腰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国越来越多的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被发现和挖掘,让世界人民去真正了解和欣赏[6]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学生普遍能够认识了解或完全了解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97%都表示认可;48%的学生对安塞腰鼓的教育价值表示赞同,52%的学生认为安塞腰鼓与教育没有关系;99%的同学认为腰鼓有娱乐价值;98%的同学认为安塞腰鼓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98%的同学认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弘扬。   (二)建议   首先,希望学校能够抓紧对安塞腰鼓的挖掘整理。建议由学校体育部门出面成立腰鼓协会挖掘整理,对陕北安塞腰鼓技法、图阵文化广泛的收集、分析,整理出既保留原有安塞腰鼓技术精髓,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安塞腰鼓套路,同时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使安塞腰鼓更具有观赏价值和古典民族艺术价值,并进一步进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以促进安塞腰鼓更为广泛的传播。其次,能够充分发挥腰鼓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优势。希望在学院的大型活动中加入不同地方的民间体育传统的文化。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文化的接触,而且其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和健身性得到提高。最后,希望将腰鼓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安塞腰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而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师灿斌.吴龙,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王岗等,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   [6]师灿斌.吴龙,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5).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14.安塞腰鼓的作者介绍(苏教版六年级上)
  • 安塞腰鼓的作者介绍 一.作者简介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二.<我读刘成章>(刘锡庆) 和成章从未谋面,只有不多的书信往来. ...

  • 解读安塞腰鼓
  • 安塞腰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铿锵有力,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 ...

  •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示例
  •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2.知识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3.能力目标: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并把它们运用到平常的写作当中去. 二.学法引导: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 ...

  •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陕北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陕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陕北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占据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位置:陕北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还用厚厚的黄土哺育了中国革命.陕北地区所拥有的积淀深厚.历史悠久.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陕 ...

  • [安塞腰鼓]七下20
  • 文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4.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文字与表演融为一体的 情感目标: 1.品味排比句 ...

  • 安塞腰鼓]教案
  • 安塞腰鼓>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

  • 安塞腰鼓导学案(含答案)
  • <安塞腰鼓>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4.理解西北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理解阳刚之美.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 2.整体感知课文,理 ...

  • 17.安塞腰鼓[1]
  • 17. <安塞腰鼓>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庄勇超 审核: 小组: 内容:<安塞腰鼓> 课型:新授 时间:2012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 ...

  • 安塞腰鼓优秀教案
  •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合英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