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2

李白的诗歌大家都很熟悉,最先接触到应该是一首与夜月相关的诗《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一篇李白极具浪漫风格且与夜月相关的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板书课题、作 者)

相信大家下去都有预习课文,对于文章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下。

一、 齐读第一段并思考---缘由

1、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 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二、诵读并分析第二段---历程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

板书: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2、由现实入梦的句子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我欲因之梦吴越。过渡的作用

3、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 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1、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3、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 没有留意到: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 他被唐玄宗召入长安,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有过短暂的得意,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是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小结: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板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缘由→ 历程 → 梦醒 蔑 傲 大胆的夸张

剡溪 山中 洞外 洞中 视 岸

清幽 壮美恐怖 仙乐权 不 贵 屈 奇特的想象

李白的诗歌大家都很熟悉,最先接触到应该是一首与夜月相关的诗《静夜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天,我们同样要学习一篇李白极具浪漫风格且与夜月相关的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板书课题、作 者)

相信大家下去都有预习课文,对于文章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下。

一、 齐读第一段并思考---缘由

1、 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 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二、诵读并分析第二段---历程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

板书: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2、由现实入梦的句子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我欲因之梦吴越。过渡的作用

3、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 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1、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3、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此种理解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理解,允许百家争鸣。不知同学们有 没有留意到: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不在其中” 的仙人盛会呢?

老师可插入相关背景帮助理解。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 但他不屑于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而是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 他被唐玄宗召入长安,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有过短暂的得意,在长安仅住 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逐出京城。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李白亲 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败,宫廷生活的残酷斗争。第二年,李白借离开东鲁,南游 吴越之际, 写下了这首“留别”诗 ,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与 宫廷生活彻底绝裂的态度。

因而我们亦可以把作者的梦境理解为是对他一年前的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 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介布衣一跃而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是那么美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等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 酷 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 却无法与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总之,无论是把梦境理解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是理解为作者摒弃的宫廷生活,他 们所表现的主旨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小结: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板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缘由→ 历程 → 梦醒 蔑 傲 大胆的夸张

剡溪 山中 洞外 洞中 视 岸

清幽 壮美恐怖 仙乐权 不 贵 屈 奇特的想象


相关内容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技能目标: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3.情感目标: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重点难点 1.鉴赏雄奇瑰丽.变幻莫测的梦境以及深层含义. 2.感悟李白蔑视权贵.追 ...

  • 梦游天吟留别情景式默写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 ...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生卷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 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 ...

  •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 梦游天姥吟留别知识点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本课重点字词 ◆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失向来之烟霞:代上文神异的景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 ◆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 夭矫离奇 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2011-09-16 已有154人阅读 作者:肖旭 李杜是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家.明代胡应麟在评论他们各自的特色时说:"阖辟纵横,变幻超忽,疾雷震霆,凄风急用,歌也: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行也.太白多近歌,少陵多近 ...

  • 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配画
  •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 内容:(绘画待续)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1]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2]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3]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4] 湖月照我影,送我 ...

  •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情景名句及答案
  • 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情景名句 1. <将进酒>悲叹时光如水,人生易老" , ." 2.<将进酒>借曹植痛饮的例子,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 , ."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 ...

  •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品赏析(人教版)
  •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特色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诗作于天宝四年.诗人于天宝三年被排挤出长安后,经梁.宋,到达齐.鲁.当他由东鲁又要南下吴.越时,写了这首诗留别山东的朋友.所以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梦游天姥吟"是 ...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文档(3)
  •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高二语文组 唐景彦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 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