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着力点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从中可看出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核心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教育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23-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步,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突出问题是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描绘了建设发展蓝图。深刻领会《规划》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才能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有效发展。   一、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规划》提出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从《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1.教育信息化将从学校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教育领域辐射延伸   教育信息化,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家庭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三个层次。因为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所以,教育信息化首要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其次才是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从国家层面讲,无论是关注目标还是经费投入,前期都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和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未来十年,要努力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成果,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辐射延伸,以带动和促进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的发展,为开展国民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学校教育信息化将从高等教育向基础与职业教育拓展引申   我国教育信息化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二十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心基本偏向高等教育,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严重滞后。因此《规划》突出强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如何发挥创新前沿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引和带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全面提质提速,促进教育信息化协调均衡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高等教育信息化将从管理信息化向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   回望前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看,都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方面,从此意义上讲,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教育或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规划》要求,未来十年,要将教育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转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转变实质是教育信息化从IT回归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孰轻孰重,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或信息化理念,即究竟是以“管为本”还是“以学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教学,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教学,而是服务教学。先有教学,后有管理,教学需要管理,管理服务教学。因此,教育信息化的重心从教学管理回归到教学本体,是理性的选择。   4.教学管理信息化将从重视建管理信息系统向重视开发教学资源转变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教育信息化包含路、车、货、人四个核心要素。经过前期建设,路(教育网、校园网)越建越宽了,车(管理信息系统)也越造越多,货(教学资源)却是结构性短缺,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整体偏低。结构性短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99%的人都认为,现有资源中有99%的资源都对教学无用或用处不大。换句话说,名义上教学资源数量不少,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用和好用的并不多。因此,《规划》要求,未来十年,必须把开发应用优质教学资源,摆到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5.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从分散无序化走向综合集成和标准化   目前,各个单位所配置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自行开发或自行购买的,由于开发单位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一致,造成系统互不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管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规划》强调,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没有标准化和综合集成,就没有系统的互联互通,也没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没有管理效率的提升。毫无疑问,集成化、标准化,将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十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着力点。根据《规划》的部署,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或主要抓手是:   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规划》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要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二是要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三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既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加速渗透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规划》对各级各类教育,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其次,对职业教育而言,重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建设仿真实验系统和虚拟实验室;第三,对基础教育而言,重点是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3.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同时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要建立国家和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4.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去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典型示范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三个重大项目工程之一。《规划》强调,要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标准化成片校区或学校。   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信息化,最根本、最关键还是人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因此,《规划》把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作为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到2015年,要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   三、结束语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将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答记者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2]杜占元.信息化需坚持五大原则[J].中国教育网络,2011(4).   (编辑:王晓明)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从中可看出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核心任务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为教育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23-0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进步,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突出问题是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描绘了建设发展蓝图。深刻领会《规划》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着力点,才能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有效发展。   一、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规划》提出的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从《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1.教育信息化将从学校教育向家庭和社会教育领域辐射延伸   教育信息化,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家庭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三个层次。因为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所以,教育信息化首要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其次才是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社会教育信息化。从国家层面讲,无论是关注目标还是经费投入,前期都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可观的效益和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未来十年,要努力将学校教育信息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成果,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辐射延伸,以带动和促进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的发展,为开展国民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2.学校教育信息化将从高等教育向基础与职业教育拓展引申   我国教育信息化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二十年来,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心基本偏向高等教育,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信息化严重滞后。因此《规划》突出强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如何发挥创新前沿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引和带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全面提质提速,促进教育信息化协调均衡发展,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高等教育信息化将从管理信息化向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   回望前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无论从硬件、软件,还是从教育资源方面看,都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方面,从此意义上讲,教育信息化实际上是教育或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规划》要求,未来十年,要将教育信息化投资和建设重点转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的学者认为,这种转变实质是教育信息化从IT回归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教学信息化,孰轻孰重,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或信息化理念,即究竟是以“管为本”还是“以学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教学,是人才培养。教学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教学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教学,而是服务教学。先有教学,后有管理,教学需要管理,管理服务教学。因此,教育信息化的重心从教学管理回归到教学本体,是理性的选择。   4.教学管理信息化将从重视建管理信息系统向重视开发教学资源转变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教育信息化包含路、车、货、人四个核心要素。经过前期建设,路(教育网、校园网)越建越宽了,车(管理信息系统)也越造越多,货(教学资源)却是结构性短缺,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整体偏低。结构性短缺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99%的人都认为,现有资源中有99%的资源都对教学无用或用处不大。换句话说,名义上教学资源数量不少,实际上对教师和学生真正有用和好用的并不多。因此,《规划》要求,未来十年,必须把开发应用优质教学资源,摆到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5.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将从分散无序化走向综合集成和标准化   目前,各个单位所配置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自行开发或自行购买的,由于开发单位不同,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一致,造成系统互不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管理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规划》强调,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而言,没有标准化和综合集成,就没有系统的互联互通,也没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没有管理效率的提升。毫无疑问,集成化、标准化,将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十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着力点。根据《规划》的部署,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或主要抓手是:   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   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规划》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一是要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遴选和开发500个学科工具、应用平台和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二是要建成与各学科门类相配套、动态更新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三是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2.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既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和加速渗透的客观规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规划》对各级各类教育,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其次,对职业教育而言,重点是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建设优质网络课程,建设仿真实验系统和虚拟实验室;第三,对基础教育而言,重点是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3.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实现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的前提和基础。《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形成初步完备的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与编码规范,同时要强化标准的宣贯,推动标准化实施。要建立国家和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开源软件库,实现系统互联与数据互通。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4.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去年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典型示范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三个重大项目工程之一。《规划》强调,要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及推广示范基地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标准化成片校区或学校。   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教育信息化,最根本、最关键还是人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素养。因此,《规划》把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作为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到2015年,要建立1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健全32个省级培训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   三、结束语   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上将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进入“融合创新”发展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抓手,为教育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答记者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   [2]杜占元.信息化需坚持五大原则[J].中国教育网络,2011(4).   (编辑:王晓明)


相关内容

  •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二
  •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二 以"四化两型"推动科学发展 --在发展战略上的认识与实践 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新的形势,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省委.省政府按 ...

  • 2016年微信营销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微信营销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 析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9596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提纲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 教育改革趋势下的教师转型
  • 教育改革趋势下的教师转型 吴双喜 (武汉市新洲区实验高中,湖北武汉 摘要: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一个以培养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教育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教师作为创新教育实施的主体,这种趋势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思辩学者型转变:课堂教学活动的着力点要由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转变到培 ...

  • 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
  • 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电子化,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这给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既带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工艺创新,一些落后的产业也会在日益竞争中淘汰.因此挖掘和发现本国产业的优势和缺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字:生产结 ...

  • 2011考研热点--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10年3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10年3月5日至1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民主.和谐.团结.求实.奋进的盛会. 一.大会概况 全国人大现有代表2981名,广东代表团156名 ...

  • "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
  • 作者:陈伯君 社会科学研究 2007年09期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7)03-0053-05 一.引言 中国城乡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20多年来中国城市迅猛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专家们归纳为城市"生长. ...

  • 中国经济发展史
  • 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 ...

  • 法治引领 改革创新 努力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
  • 法治引领 改革创新 努力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信息来源:广西日报发布日期:2016-08-15字号:[ 大 中 小 ] 自治区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三家联合召开营改增试点启动新闻发布会. 屈 敏/摄 自治区国税局.自治区地税局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