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历史教学的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但说句心里话,在这么多优秀老师面前谈“经验”两字确实觉得自己还不够格,一些优秀及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文科的赵淑伟老师,理科的折红伟,张彦喜老师等。我总觉的这次成绩的取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下面我将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探讨一下,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在备课这个环节上,是不分基础科目和常识科目的;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时候,由于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本课,找出了重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了准备好的关于这一课的爱国人物的事迹的资料,让学生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也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

要想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每天在上新课前,至我少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预习的问题达标后,才进行课堂教学。记得在上《辛亥革命》这课之前,学生先进行了预习,但当我检查预习时,发现好多学生都完成的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我又给学生给了十分钟的预习时间,并给学生进行了指导,学生很快的就完成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效果很好,尤其是在理解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作用时,一些学生的见解确实非常独到。这样就很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开学初,我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就对学生说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学好历史对我们大有裨益;比如说可以增长知识,增加见闻;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得失,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多给学生讲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并能体现教学重点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历史很有意思,并且还从中有所收获。记得在上《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讲了谭嗣同说服袁世凯支持光绪帝的经过,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最后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都能说出袁世凯的阳奉阴违和期骗是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好的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历史是常识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历史知识又比较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这些知识,我觉的用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比较好,在黑板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明白就行,不用花大量时间进行叙述,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记忆,然后检查,这样一节课就上完了,在上课前在用少量的时间提问巩固一下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考试前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这样不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节省了教师课余检查督促时间。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最担心的是记不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分析事件的意义,这让我很头疼;最后我想到了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吕珺琴。记得她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一些重要的历史时间及事件编成容易识记的语句,我在教学中也尝试了一下,学生确实不容易忘记。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我就编了一句“看到南京条约我就生气,真想一把把它撕成两瓣。”(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后来我提问学生的时候,学生还开玩笑的回答我编的这句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共同交流探讨历史教学的经验,我感到万分的荣幸。但说句心里话,在这么多优秀老师面前谈“经验”两字确实觉得自己还不够格,一些优秀及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文科的赵淑伟老师,理科的折红伟,张彦喜老师等。我总觉的这次成绩的取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下面我将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探讨一下,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仔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众所周知,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在备课这个环节上,是不分基础科目和常识科目的;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时候,由于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本课,找出了重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了准备好的关于这一课的爱国人物的事迹的资料,让学生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也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

要想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预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每天在上新课前,至我少利用十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预习的问题达标后,才进行课堂教学。记得在上《辛亥革命》这课之前,学生先进行了预习,但当我检查预习时,发现好多学生都完成的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我又给学生给了十分钟的预习时间,并给学生进行了指导,学生很快的就完成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课堂效果很好,尤其是在理解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作用时,一些学生的见解确实非常独到。这样就很快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开学初,我上第一节历史课的时候,就对学生说历史是非常有趣的,学好历史对我们大有裨益;比如说可以增长知识,增加见闻;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得失,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多给学生讲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并能体现教学重点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历史很有意思,并且还从中有所收获。记得在上《戊戌变法》这一课时,我就给学生讲了谭嗣同说服袁世凯支持光绪帝的经过,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最后在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们都能说出袁世凯的阳奉阴违和期骗是这次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堂上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好的方法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历史是常识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但是历史知识又比较繁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这些知识,我觉的用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比较好,在黑板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重点和难点问题,简单地提示一下,学生明白就行,不用花大量时间进行叙述,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记忆,然后检查,这样一节课就上完了,在上课前在用少量的时间提问巩固一下就可以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考试前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复习,这样不但减轻学生的负担,也节省了教师课余检查督促时间。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最担心的是记不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分析事件的意义,这让我很头疼;最后我想到了我的高中历史老师——吕珺琴。记得她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把一些重要的历史时间及事件编成容易识记的语句,我在教学中也尝试了一下,学生确实不容易忘记。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我就编了一句“看到南京条约我就生气,真想一把把它撕成两瓣。”(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后来我提问学生的时候,学生还开玩笑的回答我编的这句话。


相关内容

  • 2015年10月31日[综合应用能力]真题与解析
  • 今天上辅政,明天进政府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 [背景材料] 材料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 ...

  • 话说温州六年级下册全册整本教案
  • 第一章 自然资源(二) 1.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

  • 历史教学论
  • 第一讲 绪 论 一."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演进 1. 历史教授法--"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 (1)历史成为一门课程: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对其研究也成为师范学堂的一门学科: (2) 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授方法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在研究之列: (3) 1 ...

  • 基于辛亥革命内容的三种教学设计
  • 基于辛亥革命内容的三种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引领·历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因此,同样的内容其核心目标就会有所不同.这样,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了解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形式的特点及其运用方法与策略,可以对教学做出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调整. ...

  • 历史教学质量经验交流
  • 历史教学重在赢得课堂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我们辛勤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如满怀期待的农民一样,在开学时播种,到期末时收获.然而,由于气候.土质.种苗.方法等种种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所以为了"多收三五斗",我们只能因地制宜,尽心尽力地在方法措施等方面上下功夫了.在这里,我就向大家 ...

  • 校本实践活动总结
  • 中学历史组校本研修活动总结 一.研修背景 1.从高考层面看:文言文历史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是比较常见的试题类型.在每年高考历史试卷中都会有一定量文言文试题的出现,每年每种卷型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直接涉及文言文材料的题目的出现,无论在选择题还是主观题,文言文材料内容或长或短,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 ...

  •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5
  •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如何寻找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核心内容,是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政治这个首要任务的其中一个环节,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一次至关重要的探索.因此本节内容是中国近代史近代化主题,特别是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主题的重要 ...

  • [精品]话说温州六年级下册全册整本教案
  • 第一章 自然资源(二) 1.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欣赏图片等活动,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概况,激发热爱家乡海洋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亲历活动中,提高搜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温州丰富的海洋资源.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 ...

  • 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
  • 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 纲要 • 课程简介 • 专题讲座 • 思考与活动 • 拓展资源 课程简介 逐条分析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并结合教学案例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还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表述与达成进行了论述.核心问题:理解历史课程目标的内涵,并能够作用于日常的历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