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概述及主要历史遗迹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

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

南京主要历史遗迹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地

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告结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由于朱元璋妻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

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此处为古代采石场。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阳山开凿了巨石作碑材,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碑材分碑额、碑身、碑座三块。碑座位于最南端,三面均已凿成,高13米,长30.4米,厚13米。碑额与碑座相距百米,椭圆形,其侧面有14个凸出的石芽,备雕龙首、龙爪之用,高10.7米,长20.3,厚8.4米。碑身体积最大,像一堵横卧的巨形石壁,表面凿刻平整,离地留有三处,连接碑身作为支撑,东端连接山体,还未凿开,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碑材总高约73米。三块石材表层留有累累人工钎痕。

鼓楼

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心的鼓楼岗。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筑分两层,下层为台座,砖石砌筑,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8.9米。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台面,梯孔之上建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上层为楼,与台座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登楼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原殿内设大鼓2面、小鼓24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等,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散失。清初,此楼坍塌,残存台座。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台座上建楼、立碑,改称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东路东段。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皇家威仪。东起东华门,西至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宫仍留原有建制。清为驻防城,咸丰三年(1853)原有建筑毁于兵火。现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门、东安门、西华门(三门墩台)、内外五龙桥、石壁、碑刻、石柱础等。在原三大殿遗址范围内的地下,埋有300余个大小石柱础。现以午朝门为主体进行修整,并拟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南京人化石地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掘时,于洞中发现猿人头骨化石2具、牙齿化石1枚和一些动物化石。南京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进行了科学发掘。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演化的直立人阶段。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

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

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江宁县方山北麓。占地面积10平方米。定林寺与塔同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现寺已毁塔犹存。塔于明、清时期曾大修过。塔为八面七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顶已残,现高约12米。塔身各面均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坊、斗拱、门框与佛龛,二层以上每层围有叠涩砖出跳的腰檐、平座,檐角以石做角梁。塔现向北倾斜,其原因初探为塔基坐落于火山喷岩之上,由于岩石缓慢密集运动导致。现塔基已处于稳定状态。

夫子庙遗迹

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宋仁宗景 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庙东侧建乡试场所贡院。两处历代均有修整、扩建。贡院至清同治年间扩建后,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全国各省之冠。明清期间夫子庙地区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业十分繁荣。现存夫子庙主体建筑大部分为1984年逐步修复的,只有100米长的照壁为明代遗物,且为全国保存最大的照壁。泮池边的石栏、大殿后的明伦堂、贡院的明远楼为清代建筑。贡院内保存的明、清时期碑刻22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

在江宁区东善乡祖堂山南麓的“太子墩”,距中华门23公里。为南唐烈祖李升与皇后宋氏合葬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皇后钟氏合葬的顺陵。钦陵偏西9°,顺陵偏东5°,两陵相距50米,均从北朝南。陵除起坟外,地面已无建筑遗存。 钦陵规模较大,陵墓上部为一圆形土墩,高约5米,直径30米。墓门外有石灰粉饰的八字砖墙,中为拱形墓门,表面涂朱。墓室分前、中、后3个主室,都仿地面木结构房屋式样,在壁面上砌出柱、梁、斗拱等,平面呈长方形。前、中两室为砖结构穹窿顶,东西各有砖砌侧室1间;后室墓穴为石结构叠涩顶,东西各有石砌侧室3间,主、侧室3进13间,互有券门贯通。墓室全长21.48米、宽10.45米。前室南北长4.50米、东西宽3.85米、高4.30米,四壁正中各辟券门1;室的四角和券门两侧分别隐出八角形、方形倚柱1根,柱上施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拱承托柱顶枋。所有倚柱、斗拱、立枋等均饰以莲花、牡丹和卷草等图案,采用晕染法绘制。室顶为四壁之上四方合拱而成。地面用砖横列平铺而成。

中室长4.56米、宽4.45米。北壁门楣上有双龙戏珠浮雕,门两侧浮雕守门两武士。建筑形制与前室相似。中、后室之间有长1.90米、宽3米、高2.30米的甬道。后室规模最大,宽5.90米、长6.03米、高4.74米。正门为巨大青石板制成的方形石门。室顶彩绘日月星辰,青石板铺砌的地面刻有江河图案,所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象征帝王所统治的天地。室正中为青石棺床,棺座两侧有6条飞龙棺床平面浅刻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边饰。10间侧室均设有陈放随葬品的砖石台。

顺陵的形制与钦陵相似,但规摸较小,后室两侧较钦陵各少一间侧室,主、侧室共三进11间,皆用砖砌,无石刻浮雕等装饰。墓室长21.9米、宽10.12米。

二陵曾被盗掘。1950年至1951年,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会同江宁县有关单位进行发掘,出土有陶俑、陶兽、陶禽以及铜铁、漆、木器和玉哀册等文物640余件。二陵的发现,对于研究唐宋之际的建筑、绘画、雕刻、陶瓷、服饰以及帝王陵寝制度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陵为解放后在江南地区最早发掘的帝王陵墓。为加强其保护,1956年,在李升墓后室砌钢筋混凝土梁架,1962年,在二陵内加修下水道排水设备。1981年至1983年,先后建成围墙、双阙、华表式镇墓兽、青石小桥桃以及碑亭、陈列室、接待室等仿唐建筑。1984年成立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举办南唐二陵出土文物陈列,展出文物及有关资料50多件。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

千佛崖,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城东北栖霞山山崖之上。是江苏省唯一留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之子在崖上首镌造无量寿佛和两侧的观音、大势两菩萨,其窟称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1929年遵照孙中山科学建设中华的遗愿,在老一辈天文学家的关心支持下开始筹建,1934年建成。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它的精良装备和人才荟萃,曾获

2.99米。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通高3.56

米。以上3件是明代复制品。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此件是清代复制品。这几件天文仪器,明代置于南京北极阁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1934年运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内。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回我国。至今在圭表上还留有德法军铁锯的槽痕。为更好地展示古代与现代天文仪器,现在旧址上成立了天文博物馆。

中山陵

中山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朝阳门外、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坐北面南,前临平川,背依青嶂,占地8万多平方米。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北京,次年开始在南京建造陵墓,陵墓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工程历时两年余,于1929年建成,当年6月1日,接孙中山遗体归葬南京。中山陵由浑然一体的一组建筑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博爱坊、442米墓道、陵门、碑亭、392级石阶、4183平方米平台、祭堂、墓室等。布局严整,气势雄伟,肃穆庄严,四周松涛起伏,景色秀丽如画。博爱坊上书

静海寺遗迹

静海寺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挹江门外热河路朝月楼。明永乐九年(1411),为表彰郑和下西洋之功,同时供奉郑和带回的佛牙、玉石、药草等珍品,敕建

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浴堂街34号。占地面积278平方米。清末民初为浴室建筑。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工人运动和领导南京地下党活动的场所。1922年,浦镇车辆厂的王荷波、王国珍和王振翼在该处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此后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23年2月9日为声援京

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斗争,党小组领导浦厂工人进行了卧轨斗争,并取得部分胜利。此处现已辟为纪念地供人参观。

矿路学堂遗迹

矿路学堂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283号。占地面积273平方米。矿路学堂附属于江南陆师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六年(1890)奏请创办。鲁迅从江南水师学堂退学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入该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一等第三名毕业,同年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在学堂时,鲁迅开始接受新思想,探索新人生,并写下

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江南水师学堂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北路346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该学堂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堂内开设驾驶、轮机、鱼雷3个班,每期学员120名左右,教员大多为英国人。课程有英语、机械、航海、天文等。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的校风,愤而退学。辛亥革命后,江南水师学堂停办,改为海军部的办公地,后又为海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海军部、海军司令部等单位驻地。今存总办提督楼、英籍教员办公楼和国民政府海军部大门等建筑。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在南京市区堂子街108号。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并定都南京之后,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占地面积4.9万多平方米。明初是汉王府,清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太平军攻进南京后,洪秀全在总督署衙门基础上扩建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府地范围东到黄家塘,南抵四条巷中段,西至碑亭巷,北达浮桥,宫城周围10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殿苑金碧辉煌,雕刻精巧。内城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圣天门、二道门、金龙殿、穿堂、二堂等,两侧有花园,宫后还有后林苑。太平天国失败

后,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清军进城以后仍复建为两江总督署,其规模大为缩小。现只保留有水池和石舫等遗迹,其它建筑如两厢、大殿、穿堂、暖阁等均为清末民初修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此设立了临时大总统府,后为中国民国政府所在地。

南京代表性文化

【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绘画流派。八家为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吉、吴宏、叶欣、胡忄造和谢荪。他们都住在南京,隐居不仕,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且以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画图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较为系统,浅显明了,便于初学参考,所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此书由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王质兄弟等人编绘。分山水谱、兰竹梅菊谱、花卉草虫禽鸟谱三集。每集首列画法浅说和歌诀;次摹诸家画式,附简要说明;最后为名家画谱的仿作。后人又补充了第四集人物画谱。前三集先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年(1701),刻印于芥子园,因以为名。芥子园是清初戏曲家李渔之别墅,位于南京周处台门楼附近,为李渔自原籍浙江迁居金陵后建筑。因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

【南京白话】

南京白话,民间曲艺。用南京方言说相声,所以又名

【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民间曲艺。南京有记载的评话历史很长。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曾长期寓居南京。

【麻雀蹦】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

【花香鼓】

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相传始于明代,清末为鼎盛时期。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

【跳当当】

跳当当,民间舞蹈。又名

【金陵鸭馔】 金陵鸭馔,自古以来,金陵人素以喜食鸭馔而著称,南京有

【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中心,流传于江苏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被称为

【洪山戏】

洪山戏,地方戏曲。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洪山戏受到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扶植,创作演出过许多反映抗日斗争的现代戏。

【沙洲圩水八鲜】

沙洲圩水八鲜,水八鲜是鱼、菱、藕、茭瓜、茨菰、鸡头果、莲蓬、水芹的总称,南京民间一直有

【夫子庙风味小吃】

夫子庙风味小吃,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

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

南京都城史

【范蠡筑越城】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西据石头牵 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

代表人物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取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为平定天下,他注意选用才将,搜罗谋士,秦从龙、刘基、朱升、宋濂、章溢、叶琛等儒士、学者尽入他的帐下。他接受朱升

兴修水利,开通胭脂河。为造就人才,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笼山下建国子监,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有学生9972人,供读书和住宿的

【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丞相、政治家。字安石。河南太康人。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

在清代为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病逝后葬于建康梅岗。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南朝科学家。字文远。祖籍河北涞水县,生于建康(南京)。其先祖、父亲先后在东晋时期的朝廷做官。在宋、齐两朝,祖冲之曾任地方小吏。他在前人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推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近千年后,到1427年,才被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更精确的推算所替代。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祖冲之完成了大明历。

【陶弘景】

陶弘景,(452或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

宰相

【萧衍】

萧衍,(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

【徐熙】

徐熙,生卒年待考。五代南唐画家。南京人。世代南唐为官。擅花木水鸟、虫鱼蔬果,所画禽鸟,形骨十分清秀脱俗,写花木落笔颇重,浓墨粗笔,稍施杂彩,一气呵成,人称为

【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国君,文学家。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嗣位后,怠于朝政,纵情声色,填词作文,高谈佛理。在清凉寺内建德庆堂为避暑行宫。宋开宝八年(975)宋兵攻破金陵后被俘,封违命侯。3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

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留下的诗词虽仅50余首,但多为名篇,传诵至今。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因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出生在江西临川,17岁随父王益迁居江宁,一生先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曾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职。嘉 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主张,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熙宁三年(1070)晋升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力开展变法运动。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法受阻,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再任江宁知府。熙宁八年(1075)奏请神宗批准,泄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民耕种。此年他第二次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遭保守势力抵制及变法派内部矛盾,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再次辞相,三任江宁知府。那期间,他在城东门与钟山的半道上建半山园而居,后来舍宅为报宁禅寺(即半山寺)。元丰九年(1086)去世,葬于金陵钟山。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提出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晚年生活贫困,仅靠卖文和友人周济为生。性情豪爽,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

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而鲁迅说它

山房集》。

【邓廷桢】

邓廷桢,(约1775~1846)清朝大臣。字维周。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通力予以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著。1845年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

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著有《双砚斋诗钞》。

南京历史文化概述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楼岗西北侧的北阴阳营和玄武湖畔、长江岸边开始出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聚居着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带,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众多,文化积淀深厚,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自2470年前建城起,历经朝代更替,曲折坎坷,仅城市名称就有过金陵、秣陵、扬州、丹阳、江乘、湖熟、建业、建康、江宁、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天京等40多次更改,建置演变频繁为国内罕见。其间既有过令人仰止的辉煌,也有过任人宰割的衰败。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越城、金陵邑遗址、六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代城墙等大批历史遗迹,显示出强烈的古都特色。城市风景秀美。东南山峦起伏,西北江水环绕,城内绿树成荫,四十八景风光迷人,民俗风情引人入胜,已成为国家优秀园林城市、旅游城市。

历史人物众多。春秋时代的吴王孙寿梦、越王句践、西汉开国大将韩信、三国吴主孙权、南唐后主李煜、南宋名将岳飞、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等都曾在南京印下深深的历史痕迹。李白的诗歌、李煜的词曲、王安石的美文,吴敬梓的小说等为古城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南京地处辽阔的长江下游平原,濒江近海,

南京主要历史遗迹

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地

明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地。位于南京市东郊中山门外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占地面积170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洪武十六年(1383)完成主要工程,整个陵园建筑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才告结束。朱元璋1368年登基称帝,1398年逝世葬于此。由于朱元璋妻马皇后先葬于此,因皇后谥

阳山碑材

阳山碑材,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25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此处为古代采石场。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建孝陵碑,在阳山开凿了巨石作碑材,因体积太大无法运输而弃之山间。碑材分碑额、碑身、碑座三块。碑座位于最南端,三面均已凿成,高13米,长30.4米,厚13米。碑额与碑座相距百米,椭圆形,其侧面有14个凸出的石芽,备雕龙首、龙爪之用,高10.7米,长20.3,厚8.4米。碑身体积最大,像一堵横卧的巨形石壁,表面凿刻平整,离地留有三处,连接碑身作为支撑,东端连接山体,还未凿开,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碑材总高约73米。三块石材表层留有累累人工钎痕。

鼓楼

鼓楼,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中心的鼓楼岗。建于海拔40米的高岗上,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筑分两层,下层为台座,砖石砌筑,城阙状,东西长44.4米,南北宽22.60米,高8.9米。南北两面各有拱门贯穿前后,中门券高6.5米,宽6.35米;左右二门各券高5.28米,宽4.70米。两边拱门内又各有二藏兵洞,能驻百人,当时御鼓官率兵居此镇守。东西两端各筑青石台梯40级,直达台面,梯孔之上建歇山顶梯宇一座,以防雨水下注台梯,台座横向正中和偏前各开漏窗两口,以供巷道、台梯通风采光。上层为楼,与台座等大,分为中殿与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登楼远眺,全城景色尽收眼底。原殿内设大鼓2面、小鼓24面、云板1面、牙杖4根、点钟1只、铜壶滴漏1架、三眼画角24板等,用于昼夜报时用,后又为迎王选妃送诏书之用,后均散失。清初,此楼坍塌,残存台座。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台座上建楼、立碑,改称

明故宫遗迹

明故宫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东路东段。明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建筑规制与现存的北京故宫相似,规模宏伟,一派皇家威仪。东起东华门,西至西华门,南达洪武门,北抵玄武门,南北纵距2.5公里,东西横距2公里,占地5平方公里。坐北向南,分内宫城和外皇城。曾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达54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明故宫仍留原有建制。清为驻防城,咸丰三年(1853)原有建筑毁于兵火。现存地面文物有午朝门、东安门、西华门(三门墩台)、内外五龙桥、石壁、碑刻、石柱础等。在原三大殿遗址范围内的地下,埋有300余个大小石柱础。现以午朝门为主体进行修整,并拟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

南京人化石地点

汤山葫芦洞古人类化石地点(南京人化石地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东约30公里处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1993年江宁县在对雷公山溶洞进行旅游开发挖掘时,于洞中发现猿人头骨化石2具、牙齿化石1枚和一些动物化石。南京市博物馆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进行了科学发掘。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南京人生活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距今35万年左右,在体质发展阶段上应属于人类演化的直立人阶段。南京人在我国古人类演化序列中的位置,应在北京人时期偏晚的阶段,而早于安徽和县人。南京直立人的出土是我国古人类及旧石器时代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具有重大意义。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建于元至正廿六年(1366),完工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历经21年。原建的宫城、皇城已毁,现存都城城垣和外郭城。原城垣全长34.36公里,高14~21米,宽7~14米,开门13座。现存城垣21.35公里,其中较完整的有19公里,城门4座,水门1座。明南京城

墙在建筑设计时就一改以往都城墙取方矩之古制,而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呈不规则多边形,

定林寺塔

定林寺塔,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江宁县方山北麓。占地面积10平方米。定林寺与塔同建于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现寺已毁塔犹存。塔于明、清时期曾大修过。塔为八面七级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顶已残,现高约12米。塔身各面均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坊、斗拱、门框与佛龛,二层以上每层围有叠涩砖出跳的腰檐、平座,檐角以石做角梁。塔现向北倾斜,其原因初探为塔基坐落于火山喷岩之上,由于岩石缓慢密集运动导致。现塔基已处于稳定状态。

夫子庙遗迹

夫子庙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秦淮河畔贡院西街。宋仁宗景 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为建康府学。宋乾道四年(1168)在夫子庙东侧建乡试场所贡院。两处历代均有修整、扩建。贡院至清同治年间扩建后,考棚号舍有2万余间,居全国各省之冠。明清期间夫子庙地区为文人墨客聚集地,故商业十分繁荣。现存夫子庙主体建筑大部分为1984年逐步修复的,只有100米长的照壁为明代遗物,且为全国保存最大的照壁。泮池边的石栏、大殿后的明伦堂、贡院的明远楼为清代建筑。贡院内保存的明、清时期碑刻22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

在江宁区东善乡祖堂山南麓的“太子墩”,距中华门23公里。为南唐烈祖李升与皇后宋氏合葬的钦陵和中主李璟与皇后钟氏合葬的顺陵。钦陵偏西9°,顺陵偏东5°,两陵相距50米,均从北朝南。陵除起坟外,地面已无建筑遗存。 钦陵规模较大,陵墓上部为一圆形土墩,高约5米,直径30米。墓门外有石灰粉饰的八字砖墙,中为拱形墓门,表面涂朱。墓室分前、中、后3个主室,都仿地面木结构房屋式样,在壁面上砌出柱、梁、斗拱等,平面呈长方形。前、中两室为砖结构穹窿顶,东西各有砖砌侧室1间;后室墓穴为石结构叠涩顶,东西各有石砌侧室3间,主、侧室3进13间,互有券门贯通。墓室全长21.48米、宽10.45米。前室南北长4.50米、东西宽3.85米、高4.30米,四壁正中各辟券门1;室的四角和券门两侧分别隐出八角形、方形倚柱1根,柱上施以一斗三升式斗拱,拱承托柱顶枋。所有倚柱、斗拱、立枋等均饰以莲花、牡丹和卷草等图案,采用晕染法绘制。室顶为四壁之上四方合拱而成。地面用砖横列平铺而成。

中室长4.56米、宽4.45米。北壁门楣上有双龙戏珠浮雕,门两侧浮雕守门两武士。建筑形制与前室相似。中、后室之间有长1.90米、宽3米、高2.30米的甬道。后室规模最大,宽5.90米、长6.03米、高4.74米。正门为巨大青石板制成的方形石门。室顶彩绘日月星辰,青石板铺砌的地面刻有江河图案,所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象征帝王所统治的天地。室正中为青石棺床,棺座两侧有6条飞龙棺床平面浅刻卷草和海石榴花纹作边饰。10间侧室均设有陈放随葬品的砖石台。

顺陵的形制与钦陵相似,但规摸较小,后室两侧较钦陵各少一间侧室,主、侧室共三进11间,皆用砖砌,无石刻浮雕等装饰。墓室长21.9米、宽10.12米。

二陵曾被盗掘。1950年至1951年,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会同江宁县有关单位进行发掘,出土有陶俑、陶兽、陶禽以及铜铁、漆、木器和玉哀册等文物640余件。二陵的发现,对于研究唐宋之际的建筑、绘画、雕刻、陶瓷、服饰以及帝王陵寝制度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二陵为解放后在江南地区最早发掘的帝王陵墓。为加强其保护,1956年,在李升墓后室砌钢筋混凝土梁架,1962年,在二陵内加修下水道排水设备。1981年至1983年,先后建成围墙、双阙、华表式镇墓兽、青石小桥桃以及碑亭、陈列室、接待室等仿唐建筑。1984年成立南唐二陵文物保管所,举办南唐二陵出土文物陈列,展出文物及有关资料50多件。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

千佛崖,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南京城东北栖霞山山崖之上。是江苏省唯一留存的南朝佛教石窟。南齐永明年间明僧绍之子在崖上首镌造无量寿佛和两侧的观音、大势两菩萨,其窟称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

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1929年遵照孙中山科学建设中华的遗愿,在老一辈天文学家的关心支持下开始筹建,1934年建成。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的融东、西方特色的现代天文台。它的精良装备和人才荟萃,曾获

2.99米。圭表,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测天仪,由一卧圭、一立表组成,通高3.56

米。以上3件是明代复制品。天体仪,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球仪,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体运行情况。此件是清代复制品。这几件天文仪器,明代置于南京北极阁山上观象台内,清代运到北京,1934年运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内。这批珍贵的古天文仪器,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后,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归回我国。至今在圭表上还留有德法军铁锯的槽痕。为更好地展示古代与现代天文仪器,现在旧址上成立了天文博物馆。

中山陵

中山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朝阳门外、紫金山中部小茅山南坡,坐北面南,前临平川,背依青嶂,占地8万多平方米。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北京,次年开始在南京建造陵墓,陵墓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工程历时两年余,于1929年建成,当年6月1日,接孙中山遗体归葬南京。中山陵由浑然一体的一组建筑组成,从下至上依次为博爱坊、442米墓道、陵门、碑亭、392级石阶、4183平方米平台、祭堂、墓室等。布局严整,气势雄伟,肃穆庄严,四周松涛起伏,景色秀丽如画。博爱坊上书

静海寺遗迹

静海寺遗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挹江门外热河路朝月楼。明永乐九年(1411),为表彰郑和下西洋之功,同时供奉郑和带回的佛牙、玉石、药草等珍品,敕建

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

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浴堂街34号。占地面积278平方米。清末民初为浴室建筑。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工人运动和领导南京地下党活动的场所。1922年,浦镇车辆厂的王荷波、王国珍和王振翼在该处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小组--浦口党小组,此后组织领导工人群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1923年2月9日为声援京

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斗争,党小组领导浦厂工人进行了卧轨斗争,并取得部分胜利。此处现已辟为纪念地供人参观。

矿路学堂遗迹

矿路学堂遗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中山北路283号。占地面积273平方米。矿路学堂附属于江南陆师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六年(1890)奏请创办。鲁迅从江南水师学堂退学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入该学堂,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一等第三名毕业,同年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在学堂时,鲁迅开始接受新思想,探索新人生,并写下

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江南水师学堂遗址,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区中山北路346号。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该学堂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堂内开设驾驶、轮机、鱼雷3个班,每期学员120名左右,教员大多为英国人。课程有英语、机械、航海、天文等。1898年4月,18岁的鲁迅考入该学堂的轮机班就读,同年11月因不满该校乌烟瘴气的校风,愤而退学。辛亥革命后,江南水师学堂停办,改为海军部的办公地,后又为海军军官学校、国民政府海军部、海军司令部等单位驻地。今存总办提督楼、英籍教员办公楼和国民政府海军部大门等建筑。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在南京市区堂子街108号。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并定都南京之后,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占地面积4.9万多平方米。明初是汉王府,清为两江总督署衙门。1853年太平军攻进南京后,洪秀全在总督署衙门基础上扩建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府地范围东到黄家塘,南抵四条巷中段,西至碑亭巷,北达浮桥,宫城周围10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殿苑金碧辉煌,雕刻精巧。内城中轴线主要建筑有圣天门、二道门、金龙殿、穿堂、二堂等,两侧有花园,宫后还有后林苑。太平天国失败

后,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清军进城以后仍复建为两江总督署,其规模大为缩小。现只保留有水池和石舫等遗迹,其它建筑如两厢、大殿、穿堂、暖阁等均为清末民初修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此设立了临时大总统府,后为中国民国政府所在地。

南京代表性文化

【解表】

解表,祭祀性舞蹈,又名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绘画流派。八家为龚贤、樊圻、高岑、邹吉吉、吴宏、叶欣、胡忄造和谢荪。他们都住在南京,隐居不仕,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且以

【芥子园画传】

芥子园画传,亦称《芥子园画谱》,为中国画图谱。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较为系统,浅显明了,便于初学参考,所以至今仍被广泛采用。此书由李渔女婿沈心友请王概、王质兄弟等人编绘。分山水谱、兰竹梅菊谱、花卉草虫禽鸟谱三集。每集首列画法浅说和歌诀;次摹诸家画式,附简要说明;最后为名家画谱的仿作。后人又补充了第四集人物画谱。前三集先后于康熙十八年(1679)、四十年(1701),刻印于芥子园,因以为名。芥子园是清初戏曲家李渔之别墅,位于南京周处台门楼附近,为李渔自原籍浙江迁居金陵后建筑。因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民间曲艺。始自明代织锦工人用南京方言演唱俗曲、小调、民歌以自娱,逐步发展成为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

【南京白话】

南京白话,民间曲艺。用南京方言说相声,所以又名

【南京评话】

南京评话,民间曲艺。南京有记载的评话历史很长。明末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曾长期寓居南京。

【麻雀蹦】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

【花香鼓】

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相传始于明代,清末为鼎盛时期。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

【跳当当】

跳当当,民间舞蹈。又名

【金陵鸭馔】 金陵鸭馔,自古以来,金陵人素以喜食鸭馔而著称,南京有

【高淳阳腔目连戏】

高淳阳腔目连戏,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南京市高淳县为中心,流传于江苏的溧水、溧阳、宜兴、江宁、句容和安徽的郎溪、广德、宣城、当涂等地。被称为

【洪山戏】

洪山戏,地方戏曲。起源于南京市六合县,流传于江苏的仪征、江宁、句容和安徽的天长、来安、盱眙。又名香火戏、童子戏,由洪山香火神会发展演变而成。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有专业戏班。抗日战争时期,洪山戏受到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扶植,创作演出过许多反映抗日斗争的现代戏。

【沙洲圩水八鲜】

沙洲圩水八鲜,水八鲜是鱼、菱、藕、茭瓜、茨菰、鸡头果、莲蓬、水芹的总称,南京民间一直有

【夫子庙风味小吃】

夫子庙风味小吃,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小吃的发源地,早在六朝时期,

就成了全市的小吃中心。明清及至民国政府时期,随着秦淮灯船的兴起而更加繁华,小小的夫子庙地区,大大小小有20家小吃店,成了南京小吃集大成之地。名店有

南京都城史

【范蠡筑越城】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西据石头牵 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

代表人物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末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取集庆路(今南京),改为应天府,自称吴国公。为平定天下,他注意选用才将,搜罗谋士,秦从龙、刘基、朱升、宋濂、章溢、叶琛等儒士、学者尽入他的帐下。他接受朱升

兴修水利,开通胭脂河。为造就人才,洪武十四年(1381)在鸡笼山下建国子监,到永乐二十年(1422)已有学生9972人,供读书和住宿的

【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丞相、政治家。字安石。河南太康人。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

在清代为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病逝后葬于建康梅岗。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南朝科学家。字文远。祖籍河北涞水县,生于建康(南京)。其先祖、父亲先后在东晋时期的朝廷做官。在宋、齐两朝,祖冲之曾任地方小吏。他在前人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基础上,运用开密法,推算出圆周率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近千年后,到1427年,才被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更精确的推算所替代。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祖冲之完成了大明历。

【陶弘景】

陶弘景,(452或456~536)南朝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南京人。出身士族,平生好学。10岁时读《神仙传》即有养生之志。南朝宋末曾为诸王侍读,入齐任左卫殿中将军。29岁时师事孙游岳,遍历名山,寻访仙药,并受符图经法。33岁初游茅山。齐武帝永明十年(492)上表辞官,归隐茅山。梁武帝萧衍非常敬重陶弘景,常去山中咨询朝廷大事,因而有

宰相

【萧衍】

萧衍,(464~549)南朝梁的建立者。字叔达,小字练儿。祖籍江苏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自幼勤奋,博学多通,才华横溢。年轻时常与社会贤达交往,与文坛新秀沈约等7人共游,号称

【徐熙】

徐熙,生卒年待考。五代南唐画家。南京人。世代南唐为官。擅花木水鸟、虫鱼蔬果,所画禽鸟,形骨十分清秀脱俗,写花木落笔颇重,浓墨粗笔,稍施杂彩,一气呵成,人称为

【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国君,文学家。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嗣位后,怠于朝政,纵情声色,填词作文,高谈佛理。在清凉寺内建德庆堂为避暑行宫。宋开宝八年(975)宋兵攻破金陵后被俘,封违命侯。3年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

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留下的诗词虽仅50余首,但多为名篇,传诵至今。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王导】

王导,(276~339)东晋丞相、政治家。字茂弘。山东临沂人。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往甚密。南渡来建业后,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土著,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王导历三朝为宰辅,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因曾被封为荆国公,死后谥文公,故又称王荆公、王文公。出生在江西临川,17岁随父王益迁居江宁,一生先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曾任鄞县知县、常州知府等职。嘉 三年(1058)向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主张,未被采纳。神宗继位后,熙宁三年(1070)晋升为同平章事(宰相),大力开展变法运动。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新法受阻,熙宁七年(1074)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再任江宁知府。熙宁八年(1075)奏请神宗批准,泄玄武湖水,得田200余顷,分给贫民耕种。此年他第二次拜相,继续推行新法,因遭保守势力抵制及变法派内部矛盾,于熙宁九年(1076)十月再次辞相,三任江宁知府。那期间,他在城东门与钟山的半道上建半山园而居,后来舍宅为报宁禅寺(即半山寺)。元丰九年(1086)去世,葬于金陵钟山。王安石反对因循守旧,提出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家,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门贵族,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抚赵国麟举荐他应博学鸿词科试,他以病谢辞。晚年生活贫困,仅靠卖文和友人周济为生。性情豪爽,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

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在结构方法上,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而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因而鲁迅说它

山房集》。

【邓廷桢】

邓廷桢,(约1775~1846)清朝大臣。字维周。南京人。嘉庆进士,先后任延安知府、湖北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安徽巡抚。在任期间颇有政名,尤善断冤狱,常为时人称道。道光十五年(1835)升任两广总督,其时正值鸦片泛滥之际,目睹鸦片之危害,邓廷桢逐步由主张弛禁转为严禁。1839年春,林则徐奉旨抵广州禁烟,他通力予以协作,取得虎门销烟的胜利。并加紧海防,多次击退英舰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继续加强缉私与海防,同年10月,遭诬陷而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旋即授甘肃布政使,期间勘察荒地招民开垦,成效显著。1845年升任陕西巡抚,1846年卒于任上,

归葬南京。诗文颇有成就,尤精音韵,著有《双砚斋诗钞》。


相关内容

  • 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 21012公选课------旅游文化作 业 南京民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专题---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现 状·难点·策略 11级艺术系工业设计 1103101027 邹正超 南京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专题 ----11级艺术系工业设计 1103101027 邹正超 目录 1.南京民 ...

  • 旅游资源分类表
  •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A 地 文 景 观 AA综合自然 旅游地 AAA山丘型旅游地 AAB谷地型旅游地 AAC沙砾石地型地AAD滩地型旅游地 AAE奇异自然现象 AAF自然标志地 AAG垂直自然地带 AB沉积与 构造 ABA断层景观 ABB褶曲景观 ABC节理景观 ABD地层剖面 ABE钙华与泉华 ...

  • 南京夫子庙导游词
  •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南京夫子庙。夫子庙地处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是新兴的文化、商业、游览中心和庙市合一的繁华之地。 夫子庙,又叫孔庙、文庙,是祭祀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孔子在古代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故其庙宇俗称“夫子庙 ...

  • 概述河南有那些风景名胜
  • 概述河南有那些风景名胜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河南省较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并把这些风景名胜分为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河南主要的风景名胜.接下来是对我的家乡--商丘市--的风景名胜的较为详细的介绍.以使读者对商丘有更多的了解,借此也表达我对家乡的热爱. 一.前言 河南 ...

  •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
  • Yunnan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 Foreign Language <中国历史文化> 课 程 标 准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教务处 <中国历史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不加书名号)中国历史文化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学时 ...

  • 初中历史新课标(全)
  •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 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 ...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专题一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10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简史,并掌握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古代帝王服饰.饮食.医疗.祭祀活动.国号 难点:帝王祭扫活动:大祀 中祀 群祀 ...

  • 景观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 第14卷 第6期环 境 科 学 研 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 ol. 14,N o. 6,2001 景观资源的评价与保护 毛文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 100012) 摘要:景观资源是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战略性资源.景观资源是 ...

  • 城市推广策划书
  • 南京城市推广策划书 南京城市推广策划书 一.前言 南京,是一个彰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都风貌与滨江风光融为一体的国际历史文化名城.它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正逐步扩大,是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公关推广活动,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