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事迹材料

 赖小涓,女,48岁,文化程度高中,群众,工作单位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赖小涓是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的负责人, 3年前在建设街托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中参与了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的工作,走进了曾经享誉全国的广州“中环地区”的建设街道社区。从此让她走上了义工之路。

  义工之路并非坦途。从开始做义工时的饱受争议到现在人人首肯,从单枪匹马到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及大学生义工队正式成立,赖小涓用了3年多时间。3年多来,她和她的助老员和义工队员们照顾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迹感动了整个社区。

  一、一念之间

  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是一个老城区。渐渐的,赖小涓发现在该地区,她看到了一群为广州建设发展中作出贡献的老建设工人,由于文化素质的缘故,导致了他们生活的条件无法与环境相比,特别是那些一生奉献给国家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影响,激发了她内心的那股怜爱之心,为此,她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无形人生目标——当义工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奉献了前半   

  生的同时,去享受社会给予的关怀,使他们的后半生真正体会到“六个老有”愿望。从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区义务工作事业中去。

  2005年5月的一天,建设街中马路社区一个社工到服务部来找她,要求帮忙照料一对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门一看,“老爷爷头发和胡子又乱又长,大小便到处都是,胡子上还挂着唾液。”赖小涓还记得当年老人的邋遢样,一问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脑血栓下肢瘫痪,老爷爷患老人痴呆症,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搞卫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后,生怕赖小涓她们也会嫌弃不给帮忙,便一个劲儿地央求。赖小涓看着这对可怜的老人,心在流泪,话没多说就开始为老人服务。由于老人的卫生长时间没有搞,赖小涓她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理完。最后赖小涓对老人说:“以后老人有什么需求,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后来,老爷爷去世以后,赖小涓把老太太作为一个重点照顾对象,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这事对赖小涓的触动很大。原来,赖小涓从小就在省民政厅大院长大,自小受到扶贫助弱氛围的熏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级弱智残疾的亲人,从小都需要众人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当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时,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势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难老人的痛苦。从这天起,赖小涓便有了组建一支服务队的想法。

  二、将心比心

  “祺颐居家服务部”是赖小涓为了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工作,而创办的广州市首间非营利的民办单位,她带领了一群“4050”的下岗人员,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员行列,整整3年的时间,她在无报酬的情况下无怨无悔地去为所有服务人员寻找服务对象,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贴身帮助的同时,也使在服务部任职的4050下岗人员从中得到应有的报酬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她设定了长远的目标,她将两群社会底层(低收入老人、失业人员)的人员,通过自己的协调帮助下,形成一个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达到这一和谐目标,她努力地为他们进行了贴心的引导和帮助,为此,她的联络手机每天24小时、整年365天都开着,做到随呼随应、随呼随到,让老人感到有亲人的感觉,她希望自己能为人们抵挡风雨,传递温暖。

  为了建队,赖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游说下岗失业人员加入队伍。可她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动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会主任表明自己的决心,并顺利拿到2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之后每逢雨天,大多数人选择足不出户的日子却成了赖小涓最忙的时候。日子长了,她又主动揽下老人们的家务活。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当初对赖小涓不信任的人们开始转变态度,从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区有需要服务的对象,都愿意到她的服务部。

  在服务部帮助的对象中空巢老人刘佩英,因孤独寂寞,按了平安钟求助,刚好遇到上班时间,其子女无法及时赶到,一个电话,她立即派出助老员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给予了慰籍;其次,在一个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发,拔通她的电话,向她提出了援助请求,她再次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里,免费协助其家属做了妥善的照料处理,确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让老人及其家人体会到社区服务的温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设街辖内社区,除了刘佩英还有20多位老人得到过服务部的帮助,赖小涓和她的助老队员们还会定期到长者服务站,为那里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些老人和赖小涓等助老服务队员的感情深厚。2006年4月,赖小涓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80多岁的黄南柱老人打来的,这是一位从2005年开始,政府设定首批“居家养老”的孤寡服务对象,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痛风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赖小涓她们为老人设定了个性化的定期服务,如搞卫生、谈心,还时常去为老人做饭,并特别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们,让他就把她们作为子女看待,这次他就是感觉自己病痛发作,难以忍耐了,就电话让她们送他上医院,赖小涓一接到电话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医院,送到医院后,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时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几天老人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人世。看着如同子女守在身边一样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满脑子都是和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真的希望时间能够停住,心不甘情不愿地希望老人多呆长些日子。赖小涓说: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苍白的脸上一直留露幸福快乐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边,老人紧紧握住赖小涓的手,不断地说自己真的很幸福,有这样的贴心服务,真不枉此生,在临终的时候还留下了使她难以忘怀的遗言:“你能亲自带我到医院来,我感到无比地高兴,这是一件对我们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这个为老服务工作坚持下去,我们需要你们”。老人的离去,给从未为毫无关系的老人送终的赖小涓来说,这是一件难以解脱的痛苦事件,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情绪十分低落,由于难以抽离痛苦之情,她曾经有过放弃为老服务的念头,但是老人的嘱托不断地在她脑海翻腾,无法消失,这也是一种动力,是她感到了一种使命在呼唤,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再次投身到了为老服务事业中去。

  四、一心为民

  2008年7月,建设新村广场里锣鼓喧天,这一天是建设地区义工服务总队——大学生义工服务队正式挂牌的日子,也是赖小涓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致认可”。这可是她这些年中另一个新的目标,就是将身边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和自己一齐用那无比的爱心投身到社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报效祖国。当天的仪式上,赖小涓作为义工代表宣誓: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一位老人,让社区更和谐、更温馨。

  一周前刚刚加入这支队伍的郑径舟同学说,他在华农学习这些年里,除了学习外总觉得空余的时间很多,在和他们的涓姐(同学们都是这么称呼赖小涓的)相识以来,就深深地被赖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这个队伍,也是希望在学习之余能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赖小涓要求的那样“用年轻人的热情点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为老服务。

  “没想到她一坚持就是3年。”居委会主任雷爱好不无感慨,她们是看着赖小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随着大学生义工服务队的日益发展并渐趋成熟,建设街道办事处经再三考虑,决定为这支民间队伍“正名”。对于队伍建设规划,民生总队认为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我们会予以指导,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

  对赖小涓来说,除了义工服务队挂牌外,还获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评选为“建设地区优秀义工”“居家养老服务优秀管理员”等荣誉。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冲昏赖小涓的头脑,她始终记得2006年黄南柱老人的临终嘱托,“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我必须得坚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断继续地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

  如今,大学生义工服务队在增添新的服务内容上,为配合国家的“为党和政府分忧、帮世上父母解难,替天下子女尽孝”为老服务宗旨同时,在使广州成为“首善之区”的文明建设中努力让自己能尽一份力量,将“用青春的激情去点燃夕阳的活力”的愿望发扬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队伍在赖小涓的集合下,竟然从几十人的小队伍扩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团队,将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区内打造一个全新的义工服务新气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区里的各项服务活动。如:社区老人、残疾、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互帮配对服务,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准备工作配备服务,定期地组织为灾区或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协助困难同学家庭增收助学计划等义工项目。通过这些各项活动,使到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人间温暖和谐的一面,以此让他们融入到社会的义务工作中去自我体现。

  在社区居民眼里,屡获殊荣的赖小涓没有变,她还是当年那个既细心又热心的赖小涓,她以高度地热情将为老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就如她所说:社区服务也要和世界接轨。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于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无法及时照顾她,原本希望劝她进老人院养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负担过重不愿进住,其子女通过社区找到了她,希望她给予帮助,她经过与老人详细的交流,先协助其子女为她安装了平安钟,并主动为她提供一帮一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其独居养老的后顾之忧。

  另外,有一对老人,儿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国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龄了,一个有严重的脑血栓症,一个有痴呆症,当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承诺性地去替其儿女们照顾老人地时候,赖小涓又一次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让其儿女能安心地去过他们的正常生活,脑血栓症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赖小涓亲自临床照顾老人,并抚摸着老人的双手送走了老人,这次赖小涓觉得这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涵义:老人安乐,家人安心。

  这也就是赖小涓所说的与世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海外子女照顾他们早已习惯国内生活的父母创造一个安享晚年的无忧环境。

  细心和热心让赖小涓总也闲不下来,她最苦恼的就是时间不够用,顾不上家庭,自感对不起家人。如今,义工服务占去她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服务部的兄弟姐妹们生计,她不得不挤出时间运用其他的能力挣钱维持祺颐居家服务部的日常开支。

  “我的梦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持下,创建更多的社区服务项目,扩大服务部的业务内容,聘请更多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员,让那些有着一份爱心又愿意参与社区服务的兄弟姐妹们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质,这样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义更深的义工服务中去;让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种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政府倡导的“首善之区”和“打造十分钟养老服务圈” 打下坚实基础。

  赖小涓憧憬着社区服务的美好未来。

崔同碧先进事迹材料

  崔同碧,女 ,73岁,文化程度中专,党员,退休,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崔同碧是诗书街辖区的一名热心老人,她助人为乐,一向热心于义工工作,以无私奉献的义工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积极投身义务工作事业。她出席了2002年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成立时,她正是岭南少年报社义工联集体会员的一份子,她坚持以“倡导义工服务精神、弘扬助人为乐美德”的宗旨,默默地为义工事业作贡献,于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第二届优秀义工。表彰会过后,她以会上的十位优秀义工之星为榜样,继续积极地投身义工事业,她身兼多职:越秀区星光联谊会理事、诗书街义工委委员、温良里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海珠中路小学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诗书街社区文体辅导员和诗书街温良里社区巾帼护卫队队长。越秀区无线电协会会长等。由于她的热心肠,一直都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爱戴,在2008年社区居委换届时,又再次当选为诗书街温良社区第三居民小组组长和社区居委会委员。她热心于义工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论做那份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力求完美完成工作。崔同碧在日常生活或义工工作中,做到尊老爱幼、助残扶弱、扶贫济困,为社区群众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闲不住的热心人”。

  她退休十八年来,严于律己,做到人退休,思想不言退,积极投身义务工作事业,她把关心下一代,支持学校和社区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关心学生在学校内、外的表现,参加少先队员主题会议,协助诗书街团委组织辖区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担任辖区内学校学雷锋征文比赛的评委,亲自审阅千多篇“学雷锋做好事”系列征文稿,评选出各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文章,绘制雷锋精神永驻人间的宣传展板在社区展示;在广州市“创卫”和“创文” 期间,带领学生们为社区街道清洁卫生死角,上街铲“牛皮癣”,积极带同社区义工一起,清扫沟渠,整治路面“六乱”现象。协助社区组织少先队员上街宣传,开展读队报,讲队史,鼓励学生们积极向上。运用生动的知识抢答等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用龙舟说唱和歌曲练唱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习、理解、牢记文明公约及社会公德守则的内容。她关注学生们在学校外的表现,掌握他们在校外的活动情况,把学生在校外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到学校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崔同碧能协助学校和家长处理好。在一次她义务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七株榕小学的吴嘉熙、周锦辉两个同学,因小事发生争执,从原来的好朋友,发展到互不相让,甚至动起手来。崔同碧知道后,与他们进行亲切友好的谈心和劝说,通过教育,使这两个小朋友各自认识到自己的错悟,既促使他们和好如初,又教育了同学们明白了举止文明、团结友爱、和谐共处与相互沟通的重要性。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老师已下班了,海珠中路小学五年级的冯建豪同学和几个同学踢球时跑得过快跌伤了下颚到中医院就医,当时小冯和几位同学都没有带钱,老师和家长又不在,近百元的医药费怎么解决?崔校长路过急诊室见到此情景便马上对医生说:“医生,给他治病,我去交钱”!使冯建豪同学的伤口很快就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事后她还专程到期学校了解他的康复情况,并关心地提醒他要注意预防伤口感染的事项,并提醒他和同学们今后玩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懂得保护自己。崔同碧为了让同学们融入社区,丰富课余生活,她得用寒、暑假和双休日,主动协助社区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让同学们贴近社区,让他们的好品质和社区群众的新风尚互动,营造校园内外的文明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2008年11月崔同碧又再次被评为“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工作者”。

  崔同碧主动把自己融入到社会,把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看作自己为群众服务的机会。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政策宣传,对群众不明白的地方耐心解释,如住房问题、计生问题、低保救济、老人换办老人优惠证IC卡等问题都作耐心的解答,大大减轻了社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好地发挥了居委会委员的作用。她还经常协助居委会编写板报,向群众进行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她还经常把社区的活动信息写成报到,被《越秀区信息网》和《越秀区星光简讯》采用的就有十多篇。

  崔同碧热爱科普事业,热心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她坚持科教育人的宗旨,自筹资金在家创办了越秀区无线电协会,免费辅导前来学习无线电知识的青少年和爱好者,协助诗书街组建起辖内小学121名学生组成的少年通信兵,义务对他们进行无线电科技启蒙教育。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她把科普知识和建设和谐社区紧密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游园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在笑声中获得科普,调动群众参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三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她还自掏腰包印发了3000多份科普资料,活动时发给群众学习,先后绘画制作了350多块图文并茂的小型科普宣传展板,经常在社区内向居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展示,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温良里社区的《科普进社区》被诗书街评为八大和谐事件之一,受到了街道的奖励。这里包含着崔同碧的汗水和辛劳。她为促进科普进社区作出了贡献,当选为广州市“十佳”科普志愿者是实至名归。她的事迹被刊登在2008年《越教松风》上。

  崔同碧已是73岁的退休老人,由于她热心老人公益事业,所以群众推荐她为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诗书街又推荐她担任“越秀区星光联谊会理事”。她懂得为老人着想,经常向社区反映老年朋友的意见,逢年过节,主动对街内的孤寡、独居老人电话问候,或协同街党工委上门慰问。天气转冷嘱咐他们注意保暖,对患病住院的老人不但同社区居委一齐到医院慰问,而且还多次掏钱购买食品去探望,使老人们非常感动。当有着48年党龄的陈锡光老人病逝后,又亲自上门慰问家属廖姨,开解她,为了让她消除失夫的寂寞,让她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使她感到组织的温暖。对特困家庭的残疾人刘嘉辉夫妇,崔同碧也尽自己的能力,在经济上一度支持他们,使他们的儿子完成了学业,为社会服务。对独居老人李英,由于她自己不慎跌伤,崔同碧知道后,马上同社区托老院上门探访,由于她的关系在单位,便马上与市二运退管会联系,要求他们关心独居老人,终使单位及时来探访。平时她爱与社区内的老人聊天,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向老人们解释有关政策工作,使老人知足常乐。协助搞好本街的星光老年之家的文化园地。

  为了让社区的群众有个安宁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崔同碧带领退休妇女积极参与社区的群防群治工作,组建起诗书街温良里社区巾帼护卫队。四年来坚持在社区、学校周边的街巷进行巡逻、守望,多次配合治安人员现场抓获犯罪分子,向有关部门反映了60多条有效信息,为社区的平安做出了贡献,也为学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地铁报等传媒多次对“巾帼护卫队”进行采访宣传报道,“巾帼护卫队”被诗书街评为八大和谐事件之一,获得了“越秀区优秀义工先进集体称号”。崔同碧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广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越秀区群众治安保卫工作积极分子”。2008年3月广州电视台采访了她,并在《情满夕阳》栏目上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为题,两次播放了她的事迹。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人国人民的心,身任无线电协会会长的崔同碧,积极带头献爱心,除了自己多次捐款外,还动员了协会的会员到各个捐款点捐款,合计金额3072元,协会还送出新作业簿50本,学生铅笔230支,教师用笔30支。另外以协会的名义,与“广东老战士自愿救护队”联手发起“爱心捐书”活动,联络了七株榕小学、惠福西路小学、市二十四中学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募捐了500多本书籍和一批笔、簿、慰问信,捐款6000元。这些捐款全部购买了学生书包、文具、文体器材、药品及儿童书籍,合计十二大箱救衣物资,交由受广东红十字会派遣的“广东老战士自愿救护队”的卢红等四位义工,直接带往四川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的红白镇中心小学,该校张校长亲自接收并转送给师生们。从6月至10月,协会又再次联手,募捐衣服、被子、蚊帐、鞋等物,一共6000多件,发运了120箱,该校收到了105箱,其余由当地民政局发给农村的灾民。在这场地震发生后崔同碧特地搜集各大媒体报道的资料,制作了24块展版向社区群众展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部署和全国人民赈灾奉献的热忱,从而使大家更主动支持灾区,关心灾区。

  崔同碧退休18年来,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具有的先进性,甘当义工,乐业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关注着老年人的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首善之区”的建设,努力迈步。

邓国强先进事迹材料

  邓国强,男,37岁,文化程度大专,广州市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广州市延信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秘书处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邓国强,现任广州市延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延信公司(洛杉矶)董事长,民进广州市综合总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6月23日被任命为“民进广州市综合总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5月27日被评为“调研工作积极分子”;2005年12月被评为“广州市民进优秀会员”;2005年9月17日被聘为“民进广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企业经理人,反哺社会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社会的帮助与支持。公司自成立以来,都一直积极支持参与慈善捐款、救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公司的带头人,邓国强先生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公司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并力所能及奉献爱心,为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查阅《信息时报》的“爱心档案”栏目,成了他茶饭之余的一种习惯:2006年6月1日捐款给新运幼儿园智障儿童;2005年5月20日资助百色扶助十名儿童上学一年;2001年资助湖南顺丰县30名儿童,另外分别捐献三台电脑给困难家庭的学生和赠送新药一大批给有需要的病人;2008年期间,资助广州市一名特困学生大学三年的学费,帮助病人做义务诊断、资助广州《信息时报》刊登的困难户生活费等等。

捐款支援抗震救灾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严重的灾情仅仅牵动着广州青年商会会员和支部党员们的心。5月13日,广州市青年商会通过短信平台要求全体会员及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活动。邓国强先生作为商会会员,积极响应商会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捐出10万元作为救灾资金,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不但如此,他身体力行参加救灾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主动组织人力协助越秀区义工协在广州火车东站搬运救灾物资,并发动多场捐资赠物活动。他还组织志愿者,亲自带队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照料在四川地震中受伤的人员,并协同广州电台102.7与新快报共同筹办“黄丝带”行动,救助和关爱四川受灾人民,让这些四川的兄弟姐妹们感受到广州一样有家的温暖和爱。

爱心温暖从化山区

  作为民进委员会会员,2008年1月15日,邓国强先生跟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广州市委主委陈国安,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叶献民,民进广州市委常委周怡和民进广州市委工作人员、广州民进会员代表,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进之友前往广州最边远的山区——从化市吕田镇慰问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众。从化吕田镇是广州最边远的山区镇,也是水源保护区,经济欠发达。在平地村,原本衣食无忧的朱太太不久前因车祸失去丈夫,自己也瘫痪卧床不起,饮食起居全靠未成年的儿子照料,家中还有年迈的家婆和读初中的女儿。看到此情此境,邓先生当即表示愿意承担孩子读书的费用,并且如果朱太太的儿子想出来广州打工的,我都愿意提供帮助。

哪里需要帮助,邓国强先生都会尽自己能力去帮。邓先生表示,虽然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爱心是无限的,做大做小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奉献精神和爱心行动,来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奉献大爱的队伍中。

冯宝衡先进事迹材料

  冯宝衡,男 ,24岁,文化程度本科,群众,工作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办事处,海珠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在风雨中飘摇的平凡人

  冯宝衡,男性、汉族、24岁。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办事处社区专职,2003年开始从事志服务,至今已有6年,服务时数超过30000小时,服务群众多达10000多人。2008年担任广州市海珠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执行总干事一职,现对冯宝衡同志08年义工工作作一个简介:

2008年作为中国年,亦都是一个多事之秋,大从国际大事、国家大事,小从到身边的小事,不下过千。正是这样的环境下,一位默默无闻的义工,一位只懂得付出而不懂得去回报的义工,在服务每一位需要帮忙的群众,他服务的群众跟他说谢谢的时候,他只是笑一笑说:“我是一名义工!”

  年初的寒冷天气,让无数在广东生活想回家外乡人滞留在火车站,无数等待上火车的同志,却由于种种原因被安排在琶州展馆而焦急等待。而他在那个时候都是很主动地服务他们。由于他在街道工作,而街道受到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去琶洲。这个时候他都主动报名参加,希望去服务群众。在琶洲展馆有一位湖南籍的老乡,因为自己的冒失,遗失了钱包。刚好冯宝衡服务那一个区,他知道这样的情况后,即刻做好安抚工作,并通过电话报告了上级领导,由上级领导去处理。那时候刚好中午,他自己掏钱买了一个快餐跟一些饼干还有水给这位老乡解决温饱。上级领导经过一轮工作后,帮这位老乡买了返乡的车票和一堆的方便面。临走的时候,这位湖南籍的老乡跟冯宝衡说:“大哥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回不了家”,冯宝衡只是微笑地说:“我只是一个义工”。

  每一个到火车站或者琶洲值班后的同志都选择回家,但是他并没有这样,而是立刻赶到海珠区民政局帮忙接受救灾物资,那里有他的义工兄弟姐妹,有一个义工问他:“队长!你天天都要往返琶州跟自己单位工作,你这么累?为什么还过来呢”?冯宝衡:“因为,我作为一名义工的队长,一定要对你们负责,你们在这里白天干得很辛苦,那么!晚上让我们一齐跟你们辛苦吧”!说到这里,有一位女义工同志感动地留下一滴眼泪。

  在抗雪救灾的这段期间,他就是这样地工作,但是工作没有给他喘息,因为救灾工作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每天迎春花市开幕,他作为海珠花市护花行动前线工作负责人,共组织200多名义工人次参加活动,开展了维稳工作、招募工作、为残疾老年人送花。还创新了“一杯热水”的新便民服务工作。除了这些以外,大年二十八对花农派发护花倡议书,年三十早上带领孤残服务对象水陆有游海珠花市,见证了五彩海珠的发展。晚上组织50多人次义工开展护花行动,将年花送去荣军医院、何贵荣福利院等地,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受到高度的赞扬。

  二月份进入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冲刺时刻,冯宝衡组织300多人次义工在海珠区海幢、瑞保等街道开展“创卫爱卫”工作,主要对内街巷整治牛皮藓及除四害工作,海珠区海幢街辖区内海幢公园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受检点之一。冯宝衡同志带领50多名义工在海幢公园内及周边做好事情相关准备工作,保持环境优美,海幢公园为此得到检查团专家高度好评。

  五月十二日四川发生大地震,每一个中国人心理都心理难过。消息发布的第二天,单位组织职工向四川受灾地方捐献心意金,冯宝衡捐助了300元,在过两天他出去办事的过程中,见到马路上有流动捐款箱又捐助了300多元。他知道钱是有事情解决不了,例如:血!他身体力行到流动血车捐献了400CC血。作为对四川受灾人民的帮助。每天下班他都会赶去海珠区民政局与他的兄弟姐妹义工们,一齐接受来自社会各届的救灾物资,直到活动结束。

  虽然接收物资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是有一部分四川地震的伤员来到充满温情的广州接受康复自疗,而海珠区义工协会作为负责其中一间医院的单位,他组织100多义工人次,在医院门口值班,让义工去接收那些热心群众的慰问品,此举为了能让四川伤员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加快身体康复。而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动员他女朋友及同事一起到所负责的医院去探望四川的伤员,如发现生活上有困难,都想办法帮其解决,让其他们在异乡亦感受到温暖的情怀,每当一个个伤员康复的时候,他都会带领义工欢送这些来自四川的朋友回家乡,送到上火车厢里,有一位康复的伤员对他说:“同志!多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探望,我这辈子都还没到过广州这个地方,你让我感受到广州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谢谢你啊!”他也只是微笑地说了一句:“因为这里是情义广州,而我是一个义工”。

  8月8日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日子,就是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非主办城市的广州,在这个日子的前夕,由冯宝衡同志组织了多个与奥运会专题的活动,如“迎奥运会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集市”、“迎奥运交通安全人人齐参与”等多个专题活动,共组织300多义工人次参与活动,服务群众多达2000多人次,每位受服务的群众对活动都给予高度赞扬。

  8月中旬到十月作为广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迎检时刻,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冯宝衡同志组织了多个与创文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广大市民知道“广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事情,如开展“文明出行多一份安全少一份危险”、“ 保护环境由你我做起”、“让座行动”等多个活动,涉及参与人数400多人,服务广州市民多达3000多人次。

  在日常开展义工工作中,冯宝衡同志协助秘书长处理义工协里多项事情,如人员的招募、培训等工作,并要策划活动,活动后文字写作等工作。但是,作为一名街道社区专职,主要是负责本职工作,冯宝衡同志是一名城管综治专职,主要负责社区内城市管理及综和治理工作,如社区危破房工作、维稳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三防工作、无证照工作、食品安全等多项工作。

  在日常开展本职工作中,冯宝衡亦会主动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社区位处于滨江边,每当台风或大雨的时候都总会水浸。而社区有一位孤寡老人(行动不算十分方便)住在一个在社区内属于低洼地区,每当大雨的时候,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冯宝衡同志总会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中,然后到这位孤寡老人所处察看水浸情况,有几次水浸到这位孤寡老人的屋子里,冯宝衡总会将这位老人家背在身上,送到居委会暂避。在水浸过后,又主动帮这位老人家打扫卫生,甚至有时家里煲了汤,他亦拿上几碗给老人家喝。

  冯宝衡除了照顾这位孤寡老人以外,还一人帮扶5位有困难家庭,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年纪,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生活比较困难。在中秋佳节,冯宝衡对每个家庭都买了一份精美的小礼盒,以作进行慰问。在日常生活中,每月都会到家庭进行探访,如发现有什么需要,可以解决的就现场解决,如个人不能解决的,反映到上级领导处,由上级领导解决。

  一位平凡人,每一天就在做一些很平凡的事。而他就是这样他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回报,只是知道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好人有好报”。而这个平凡的故事,每一天他都在演绎着,他只是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而对他用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一个义工”。

何锦昌先进事迹材料

  何锦昌,男,30岁,文化程度大专,群众,工作单位UPS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同德街委员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一直居住在广州同德地区的何锦昌,早在大约十年以前就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偏远的农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他所做的一切确实并不简单。从家里赶到那些他做志愿者服务的贫困山区,需要近5个小时的路程。针对山区的儿童,何锦昌创办了一个教育辅助项目名为--“越界扶苗行动”。项目开展4年来,他向13所学校筹集到超过1200本字典,发给那些通常要走上几里崎岖山路才能上学的孩子们。这样一来,孩子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就都能用上字典这个重要的学习参考工具了。与此同时,他还在这些山区的学校组织了放映电影等娱乐活动,以此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拉近他们和现代生活的距离。

  不仅如此,何锦昌还在信孚儿童福利院为智障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在那里,他帮助孩子们学习生活技能,帮助脑瘫小朋友做物理康复治疗,教导小朋友做剪纸、绘画等手工劳作及不定期带他们参加一些政府举办的活动。最近,何锦昌的志愿服务亦惠及孤寡老年人,他致力于为他们收集募捐和运送捐赠物资,并经常看望和陪伴他们。

  2008年,何锦昌赢得该公司的最高全球社区服务奖,这是首次有美国本土以外的员工获此殊荣。

  UPS每年都会向旗下42.5万名员工征求提名,从中选出一位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有卓越贡献的员工,颁发“创办人社区服务奖”(Jim Casey Community Service Award)。该奖项旨在表彰杰出社区志愿者服务,同时也体现了UPS的企业文化传统及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在获得UPS社区服务奖之前,何锦昌已经多次获得表彰,他曾被“广州市精神文明办”和“广州团市委”联合评为“雷锋式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并曾收到广东省阳山县青莲镇政府的感谢信。

  全球快递巨头UPS总裁兼CEO斯科特?戴维斯先生说:“何锦昌为有困难的人作出的无私奉献真正体现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也正是我们社区服务奖所提倡的。他对身边的同事甚至所有的人都起着重要的号召作用,他的努力感染和鼓舞着我们大家。”

2008年2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UPS公司管理年会上,斯科特?戴维斯先生亲自为何锦昌颁发了“创办人社区服务奖”。他的事迹被拍成视频在本次会议和该公司各国管理层会议上播放,使与会的公司全球高层管理者深深感动。

关于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

  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Jim Casey Community Service Award),是由UPS基金会颁发,表彰全球范围内对社会公益活动有杰出贡献的UPS员工。自1995年起,UPS每年都会经过层层推荐和筛选,最终在全球选出一位实至名归的杰出志愿者。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以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先生(Jim Casey)命名,这不仅是对UPS那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员工的肯定,更希望借此鼓励UPS全球42.5万员工积极回馈社区。

越界扶苗行动简介

  越界扶苗行动(以下简称“越界行动”),创立于2004年5月。属于非政治、非宗教、非牟利民间义工组织。“越界行动”主旨是为了支持中国基础教育事业,重点帮扶偏远地区(山区)儿童改变传统观念,结合助孤寡、助特困等一系列特色开展志愿服务。创办至今,“越界行动”策划的“一人一字典”、“爱心小剧场”以及“心系莺鸾”敬老院项目直接受惠人群接近5000人次。通过活动捐献书籍约1200册,文教用品约4500套,生活用品及电器设备折合人民币约30000元。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爱心小剧场”已成功播放20场次,受惠人群约1600人次,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越界行动”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和关注。曾与世界500强企业――UPS联合包裹运送服务有限公司、广州青年摄影家协会、广州天姿美容美发培训中心成功合作举办活动。发展至今,得到广外公开学院、中大、广东中医药大学、华师大、仲恺、广商等高校的大力支持。城内媒体《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城市特搜”栏目及广州电台也对“越界行动”作出高度评价。

“越界行动”人事架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几位资深义工组成理事小组。创办以来一直以“大胆开拓、谨慎办事、更新观念、默默奉献”作为主导思想。坚持一步一脚印的务实作风,完善内部管理和服务点开拓。同时,以非主流的志愿服务理念结合特色志愿服务进行尝试,在活动策划方面勇于探索。令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直接感受到“越界行动”真切的理念。共创和谐新局面。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yuejie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0229/14701266.html

(以上链接可了解更多详细情况)

何新威先进事迹材料

  何新威,男,21岁,文化程度本科,党员,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义工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本人自2006年10月加入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并成为注册义工以来,热心义工事业,帮扶弱势群体,服务广大市民,曾参加了多项义工服务项目,如:清明期间前往广州市火葬场参加“和谐清明 环保拜祭”服务,07、08年,每年坚持在清明节前后一个多月的周末在火葬场服务市民,宣传环保拜祭,风雨无阻;“曙光计划”三下乡支教,07、08年的暑假两次深入贫困山区为孩子们扩展眼界,带去知识和希望;广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视障人士,07年起,空余的周末,都会前往广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辅导视障人士学会使用专门的软件上网浏览;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广州站志愿服务,我负责第204号接力点;08年9月开始,在石牌街道的龙口西路口作为“小交警”参加“文明出行 交通执勤”工作,为提倡广州市民文明出行而不懈努力……在这些活动中,我认真工作,坚持平等对待服务对象,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快乐。两年来,我的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超过700小时,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的骨干义工。作为骨干,我参加了由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06年天河区国际义工日庆典活动,并在活动中协助主办方天河区义工协会以及承办方华南农业大学义工协会进行各项组织工作,为庆典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及保障;为了更好的服务残障人士,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学手语,现在已经能够使用手语进行简单的沟通和歌曲表演,并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第四届手语自学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最佳选手奖;积极与广州市的一些学校联系,如乐贤坊小学,东风小学等,为假期支教的贫困山区学生募集文具和课外书籍;我还在广州高校中组织三下乡图片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关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鼓励。

今年,我即将开始在天河区冼村小学帮助那里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小朋友们提高成绩,同时开展图书角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而其他的各项服务工作,我也会继续做下去。

  这十二个字,“做义工 一辈子 我快乐 我奉献”是我一直以来不变的信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服务大家,希望我的付出,能够让大家更快乐,生活的更幸福,而从中,我也能够体会到社会的和谐与温暖,以及助人的快乐。

简艳梅先进事迹材料

  简艳梅,女,53岁,文化程度初中,党员,退休,荔湾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爱在人间

  1998年初,凭着一股热情和一颗真诚为人服务的心,简艳梅同志加入了广州市志愿服务的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十年来,坚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有需要的人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先进志愿者、荔湾区义工服务先进个人、逢源街先进义工,其家庭被评为逢源街十佳家庭义工。

  1998年5月,简艳梅多次参加了荔湾区逢源街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服务中心)的义工培训,培训导师是香港邻舍辅导会的资深社工,以香港先进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及科学的义工工作技巧和手法,讲授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培训志愿者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使简艳梅加强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同时对义工服务过程中的性质、责任及意义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参加中心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交流活动,使简艳梅同志的义工服务技巧得到提升,并在实际的义工服务中得到升华。

  一、投身义工服务,关爱社区长者

  1998年6月开始,简艳梅留意到逢源街社区有比较多的孤寡老人及单亲家庭,便开始探访逢源街辖内有需要的家庭,如孤老、特困、单亲等家庭。在探访过程中,简艳梅表现出专业的志愿服务素质,不但提前向居委了解服务对象的环境、性格、特点等,细心周到地照顾服务对象的需要,并且热情主动与服务对象倾谈,耐心倾听服务对象的心事,并且尽其所能为服务对象解决所遇问题。一次,简艳梅听闻康龄中心一位长者跌伤住院,便主动去探望她,在倾谈过程中,得知其有轻生念头,原来,该长者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但不能帮助子女,还给子女带去不少麻烦,简艳梅了解原因后,向康龄中心的专业社工咨询,每天上门与该长者谈心,漫步人生路,并且与该长者的子女沟通,让其子女多关爱她,令该长者重新衡量自己的存在价值,重新展开笑容。十年来,她还坚持到逢源街托老中心与老人谈心,为他们修剪手指和脚趾甲。

  得知一邻居马姨患有鼻咽癌,生活、心理等方面都遭受严重打击时,简艳梅主动上门关心马姨,并力所能及帮助其解决问题,与其倾谈,十年如一日,支持与鼓励该邻居迎难而上,积极面对生活。当中遭受了无尽无声的拒绝,但是,简艳梅不畏艰难,坚持上门做义工服务,开导马姨,终于感动了马姨,与马姨共同面对挫折,向病魔挑战,在简艳梅同志的帮助与关怀下,马姨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并且主动积极面对生活,成为社区义工的一员。简艳梅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在逢源街各社区都留下了其熟悉的身影,在各社区居民中提起简艳梅,都无一不翘起大拇指夸赞。

  积累了一定的义工服务经验及技巧后,简艳梅同志成为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的社会义工中的一员,协助中心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及大型活动。在开展活动中,简艳梅热心积极,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活动顺利开展。每次活动前后,都上门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以改善下次服务。简艳梅的志愿服务为中心进一步推广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众多会员的称赞。简艳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主动了解工作的意义,帮助活动参加者更好地理解活动,并且经常性探访会员,了解会员的想法,简艳梅在志愿服务中,尽心尽责,热情服务,同时每次服务后,及时与工作者共同检讨,在实践中总结与丰富服务手法。

  二、情系汶川伤员,奉献义工大爱

  2008年5月,作为荔湾区的一名义工,简艳梅同志停止了自己当时的一切活动,投身到汶川大地震伤员来穗治疗的义工服务中。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伤科进出口协助医院疏导前来探访的热心市民及相关的传媒、机构等。貌似简单的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市民与媒体的热情,令汶川伤员的日常生活受到干扰,不能正常疗养。简艳梅同志与其他义工一起,坚守岗位,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连续一个多月,向热心的市民及媒体解释相关情况,使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即使起初仍有许多人误解他们,但是,为了让灾区同胞有个良好的养伤环境,简艳梅耐心做好工作,终于,他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市民的支持,许多市民主动加入了义工服务的行列,协助向热心来访的市民解释。除此之外,简艳梅利用自己服务经验以及简单的辅导技巧,每天与服务对象倾谈,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通过运用相关的辅导技巧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导,使汶川伤员有更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与生活。后来伤员离开广州后简艳梅还与他们保持联系,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一名青年康复后到广州打工,被老板欠薪,又没钱回家,她知道后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二话没说就掏钱帮他买车票,并亲自送他上火车,到家后还打电话资询他是否平安……忙碌的身影令人非常感动,即使曾受到埋怨或轻责,亦无愧于一颗服务他人的火热的心。虽然简艳梅自己能够所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是,简艳梅同志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限的爱心。

  简艳梅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义工,十年的义工服务从未停止过,服务社群,诚信始终不改,简艳梅同志的大爱精神是羊城义工的榜样。她的口头禅是:“付出比得到更快乐,感谢我自己是一名志愿者!”在孜孜不倦为有需要的人士无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的同时,简艳梅同志认为自己的精神生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十年之中,简艳梅同志不但自己全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且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义工行列,共同为社会贡献自我,用行动支援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秉承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相信有他们的存在,有他们的志愿精神的存在,志愿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和谐!

李岸涛先进事迹材料

  李岸涛,女 ,40,文化程度专科,群众,工作单位广州杰健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2001年8月,李岸涛加入了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义工联会,成为服务外来工子弟的彩虹组一员,至今服务时数已经超过了1500小时。她不仅一直坚持参加彩虹组的服务,还尽量抽时间参与青年会的其他服务项目,如长者和特殊儿童服务等。每个周末,她都坚持探访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团康辅导的形式给他们带去欢乐,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5年,由于热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被推选为彩虹组的组长。同时还兼任义工联秘书,协助义工联主席开展宣传工作。在2006至2007年间,她当选义工联联谊组组长,组织了多次的大型义工联谊活动,包括大夫山烧烤、定向越野、化妆晚会、义工羽毛球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加强义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2007年的广州YMCA优秀义工评选活动中,她获得了具有“终生成就奖”之称的杰出义工奖。

  2008年的雪灾和震灾中,她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雪灾发生后,整整10天她都守在现场,帮忙派发物资和维持秩序。四川地震后,她积极发动和组织义卖筹款活动,为灾民们筹集救灾款和物品。她还跟随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团队赴映秀小学,在那里待了44天,与当地灾民同吃同喝,住帐篷,住板屋。这44天里,她给学生们上课,组织他们玩游戏,给孩子们进行课外辅导和心理辅导,尽她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回到广州后,根据在映秀了解到的情况,她又继续发动义卖筹款,为乡村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筹集学习和生活所需用品。她积极向朋友和社区居民宣传赈灾活动的意义,为映秀的孩子们募集到了2万多元的善款和教学资料。9月,映秀小学重新开学,她带着募捐到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回到这里,协助学校的复课工作,以团康辅导手法为孩子上课,与居民共度中秋。11月,她再次踏上映秀的土地,探访山区的孤儿,为山上的长者整理废墟。她以她的真诚和热情服务灾区的人们,为他们送去广州市民的关爱与支持。

  认识李岸涛的人说她是个热心助人,做事认真负责、不遗余力,争取做到最好的人。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她那颗坚持不懈的心。她不仅组织策划义工活动,还尽力发掘身边的资源帮助服务。她从不刻意宣传自己的义工服务,但却感染了身边许多朋友一起支持义工服务。“我一直觉得是否参加义工服务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因此我从不刻意去要求别人,但是我很想感染其他人。当看到朋友们对义工服务从一知半解到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很开心。”

  她对义工服务付出了许多,同样地,义工服务也让她收获不少。“每次组织活动都很辛苦,但很奇怪,印象最深的却是辛苦之后的满足感”,“义工服务使我变得更加乐观,它激励着我向好的方向去想去做,使我感受到自己其实很幸福。而且它也令我的思想开阔了不少,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看待事物时不再那么单一,能考虑到更多。”

作为一名义工,她以最大的热衷参加活动;作为一名义工领袖,她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一直关注着小组的成长;作为朋友,她性情随和,愿意帮助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七年多来一直坚持着参加义工服务,原因也只是一名轻描淡写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而当付出成为习惯时,相信她已是学会去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作为义工,她服务热情周到;作为义工领袖,她经验丰富,极具号召力。多年的服务令她得到了YMCA颁发的多个义工服务奖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她仍然坚持着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寻找新的服务人群,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她不仅坚持着“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丰盛人生”的义工精神,还十分关注义工联的发展,为带领和培养新义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秦兆年先进事迹材料

  秦兆年,男,75岁,文化程度大学,共产党员,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天河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他是我国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职工作期间就学雷锋做好事,早在1979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他一心为电教的事迹;1980年7月10日《解放军报》以“丹心谱”、1981年8月《学科学报》以“一束闪亮的光”、1984年《电化教育》杂志以“坚实的足迹”为题等做了30多次报道;1995退休后坚持13年志愿服务,1999年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于“广东省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分子”称号;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和“抗击非典英雄”钟南山、“烈士英模”冯尚益人一起入选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先后在省、市、县报告30多场次,讲题:“共产党员没有退休那一天”;2002、2003、2007、2008年4次被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08年荣获“广州十佳科普志愿者”称号,被誉为:“50年如一日的老雷锋”、“时代先锋、夕阳更红”。 2008年入选为中国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

  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他在校内外开设4大讲座——《当代大学生成才》导学讲座、《全面提高教师现代综合素质》导教讲座、《科教支农、智力扶贫》科学讲座、《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普讲座,并进行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家庭巡讲展活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次赴西部地区、40多次到贫困和革命老区支教,计在校内外讲学、培训400多场次,听讲者达6万余人,并100多次捐赠各种电教器材、软件6千余件,被誉为:“青年师生的良师益友”、“农民知己、扶贫教授”。 2004年3月15日入选为中国科普志愿者。

  为了用前沿科技传播知识,他和夫人刘达莲一起搞科研,用退休金投入10多万元,购买电脑多媒体设备等,先后研究出13项成果,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4项获奖,后综合为“光动媒”特色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入选国家节约型展览会,多单位用高价收买,他都谢绝,却无私地奉献给社会和灾区学校,被誉为:“科教战线常青树”、“自学成才的电教专家”。

  2002年他倡议组建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科教支农专家服务团”并任常务副团长。2006年底在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组建“老中青科研组”、“老中青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大学生与时俱进地创新用文字、漫画解读、歌曲、图片、VCD影视和电脑软件等编制《青少青成才》综合素质教育系列软件12张光盘,并定为社会公益版赠送给各单位。其中《公民道德》、《荣辱观》两张光盘被省关工委选用,方苞主任还亲赴阳春听讲。《羊城晚报》以“科教支农带出专家下乡团”为题,《广州电视台》以“电教老人---秦兆年”和“科教支农、智力扶贫” 为题做了专题报道。2008年7月1日新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等专门约见汇报志愿服务情况。

  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平衡、宽以待人、笑对人生的心态,每天坚持学习与锻炼,,几十年没有生过病、没住过医院,眼睛既不近视,也不老花,他认为只有健康长寿、又有能力,才能服务社会,多做贡献。他的夫人身体欠佳,但老俩口相互关爱,家庭和睦,子女孝顺,自强自立,并支持老人服务社会的行动,甚至在2003年“非典”期间,老俩口照样支农,子女既理解,又支持。夫妻同奉献的事迹,2004年、2005年两次被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老年人才开发论坛会”,介绍“老年夫妻同奉献,科教兴国创佳绩”的事迹和经验。被誉为:“老年夫妻同奉献,献完花甲献古稀”和“笑对人生的幸福老人”。

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华南师大专门设立[专家学者库模版]秦兆年资料库网页,介绍网址:http://202.116.41.252/qinzaonian/main.asp

邱文智先进事迹材料

  邱文智,男,27岁,文化程度本科,党员,工作单位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荔湾分局,广州市红棉社区志愿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2002年11月,在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登记注册个人会员,自此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服务时间逾900小时。

  自2005年7月开始,先后在越秀区诗书街、洪桥街、流花街,海珠区海幢街、昌岗街,荔湾区龙津街、金花街等参加社区弱势家庭(含低保家庭、残疾患者家庭、单亲家庭等)周末儿童义务助教活动,并透过《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广泛呼吁社会提高对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

  2008年3月23日,经提请义工联同意,组建成立广州市红棉社区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红棉社)并担任会长。

“广慈博爱”是红棉社人的精神。红棉社承办了海珠区海幢街、越秀区白云街等社区逢星期六、日进行的弱势家庭儿童义务助教活动,受惠少年儿童60余人。除致力弱势家庭儿童教育辅导外,还与政府部门、非官方组织及民间机构密切合作,关注未成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与热心人士,让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照顾的弱势家庭得到便利与援助。候选人及红棉社义工团队,本着“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宗旨,长期联系定期或专项志愿服务,并亲身参与其中。

  邱文智同志及红棉社志愿者为社区弱势家庭儿童提供服务,得到了所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与认同。2008年7月1日,中共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委员会授予邱文智同志“优秀志愿者”荣誉,这是对众多默默付出服务的义工劳动成果的肯定。

  曾参加的主要服务项目还有:

  2008年1月24日,参加越秀区洪桥街举办的康园工疗站康复患者迎春活动,担任活动主持人。

  2008年2月12日,与合作伙伴“改装车论坛”等热心人士,一同参加了由白云山管理局、广州樱花文化节组委会、《南方都市报》、广州雕塑公园举办的第一届广州樱花文化节。50多位留穗过年的外来民工,越秀区大新街、海珠区海幢街、荔湾区龙津街等社区接受爱心助教服务的低收入家庭孩子及家长,参加了本次“浪漫樱花爱心之旅”公益活动,候选人作为义工代表,为本次活动致辞。

  2008年4月起,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的学生志愿者团队合作,为越秀区大新街一名血友病患儿健仔及珠光街两名脆骨症患儿莹莹、阿恩(以上涉及未成年人姓名均用化名)提供定期上门补习的服务;并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对其进行帮扶。

  2008年4月12日,应合作伙伴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的邀请,作为其“麓湖户外同乐日”活动的嘉宾,为中学生义工交流志愿服务经验。

  2008年5月17日,与合作伙伴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荔湾分局团委一起,配合其“红盾服务走进新农村”服务计划的实施,组织红棉社持有高级营养师资格的义工,到从化市温泉镇新田村,为农村地区儿童提供专业的营养水平测试服务。

2008年11月9日,由候选人带队,参加合作伙伴广州YMCA义工联会举办的第五届广州市特殊儿童运动会,借此希望提高社会对不幸患有先天疾病(痉挛症、重症地贫、先天性失聪、唐氏综合症等)的儿童的关爱。

  2008年11月18日,带领红棉社义工参加合作伙伴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组织的第十届“11•18”义卖活动,所得利润全数捐赠给二中爱心基金。

  2009年1月24日,带领红棉社义工响应政府号召,前往广州火车站琶洲会展中心临时候车室进行旅客疏导及便民服务。

 赖小涓,女,48岁,文化程度高中,群众,工作单位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赖小涓是越秀区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的负责人, 3年前在建设街托老服务中心工作的她,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无意中参与了广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的工作,走进了曾经享誉全国的广州“中环地区”的建设街道社区。从此让她走上了义工之路。

  义工之路并非坦途。从开始做义工时的饱受争议到现在人人首肯,从单枪匹马到建设街祺颐居家服务部及大学生义工队正式成立,赖小涓用了3年多时间。3年多来,她和她的助老员和义工队员们照顾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迹感动了整个社区。

  一、一念之间

  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是一个老城区。渐渐的,赖小涓发现在该地区,她看到了一群为广州建设发展中作出贡献的老建设工人,由于文化素质的缘故,导致了他们生活的条件无法与环境相比,特别是那些一生奉献给国家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给她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影响,激发了她内心的那股怜爱之心,为此,她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无形人生目标——当义工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奉献了前半   

  生的同时,去享受社会给予的关怀,使他们的后半生真正体会到“六个老有”愿望。从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区义务工作事业中去。

  2005年5月的一天,建设街中马路社区一个社工到服务部来找她,要求帮忙照料一对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门一看,“老爷爷头发和胡子又乱又长,大小便到处都是,胡子上还挂着唾液。”赖小涓还记得当年老人的邋遢样,一问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脑血栓下肢瘫痪,老爷爷患老人痴呆症,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搞卫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后,生怕赖小涓她们也会嫌弃不给帮忙,便一个劲儿地央求。赖小涓看着这对可怜的老人,心在流泪,话没多说就开始为老人服务。由于老人的卫生长时间没有搞,赖小涓她们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理完。最后赖小涓对老人说:“以后老人有什么需求,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后来,老爷爷去世以后,赖小涓把老太太作为一个重点照顾对象,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这事对赖小涓的触动很大。原来,赖小涓从小就在省民政厅大院长大,自小受到扶贫助弱氛围的熏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级弱智残疾的亲人,从小都需要众人的关心和照顾。所以,当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时,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势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难老人的痛苦。从这天起,赖小涓便有了组建一支服务队的想法。

  二、将心比心

  “祺颐居家服务部”是赖小涓为了更好地开展为老服务工作,而创办的广州市首间非营利的民办单位,她带领了一群“4050”的下岗人员,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员行列,整整3年的时间,她在无报酬的情况下无怨无悔地去为所有服务人员寻找服务对象,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贴身帮助的同时,也使在服务部任职的4050下岗人员从中得到应有的报酬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她设定了长远的目标,她将两群社会底层(低收入老人、失业人员)的人员,通过自己的协调帮助下,形成一个社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达到这一和谐目标,她努力地为他们进行了贴心的引导和帮助,为此,她的联络手机每天24小时、整年365天都开着,做到随呼随应、随呼随到,让老人感到有亲人的感觉,她希望自己能为人们抵挡风雨,传递温暖。

  为了建队,赖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游说下岗失业人员加入队伍。可她毕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动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会主任表明自己的决心,并顺利拿到20多名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之后每逢雨天,大多数人选择足不出户的日子却成了赖小涓最忙的时候。日子长了,她又主动揽下老人们的家务活。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当初对赖小涓不信任的人们开始转变态度,从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区有需要服务的对象,都愿意到她的服务部。

  在服务部帮助的对象中空巢老人刘佩英,因孤独寂寞,按了平安钟求助,刚好遇到上班时间,其子女无法及时赶到,一个电话,她立即派出助老员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给予了慰籍;其次,在一个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发,拔通她的电话,向她提出了援助请求,她再次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里,免费协助其家属做了妥善的照料处理,确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让老人及其家人体会到社区服务的温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设街辖内社区,除了刘佩英还有20多位老人得到过服务部的帮助,赖小涓和她的助老队员们还会定期到长者服务站,为那里的老人提供服务。这些老人和赖小涓等助老服务队员的感情深厚。2006年4月,赖小涓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80多岁的黄南柱老人打来的,这是一位从2005年开始,政府设定首批“居家养老”的孤寡服务对象,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痛风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赖小涓她们为老人设定了个性化的定期服务,如搞卫生、谈心,还时常去为老人做饭,并特别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们,让他就把她们作为子女看待,这次他就是感觉自己病痛发作,难以忍耐了,就电话让她们送他上医院,赖小涓一接到电话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医院,送到医院后,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时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没过几天老人还是不幸地离开了人世。看着如同子女守在身边一样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满脑子都是和老人相处的点点滴滴,真的希望时间能够停住,心不甘情不愿地希望老人多呆长些日子。赖小涓说:老人在送往医院的路上,苍白的脸上一直留露幸福快乐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边,老人紧紧握住赖小涓的手,不断地说自己真的很幸福,有这样的贴心服务,真不枉此生,在临终的时候还留下了使她难以忘怀的遗言:“你能亲自带我到医院来,我感到无比地高兴,这是一件对我们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这个为老服务工作坚持下去,我们需要你们”。老人的离去,给从未为毫无关系的老人送终的赖小涓来说,这是一件难以解脱的痛苦事件,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情绪十分低落,由于难以抽离痛苦之情,她曾经有过放弃为老服务的念头,但是老人的嘱托不断地在她脑海翻腾,无法消失,这也是一种动力,是她感到了一种使命在呼唤,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再次投身到了为老服务事业中去。

  四、一心为民

  2008年7月,建设新村广场里锣鼓喧天,这一天是建设地区义工服务总队——大学生义工服务队正式挂牌的日子,也是赖小涓最高兴的日子,因为“这几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一致认可”。这可是她这些年中另一个新的目标,就是将身边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和自己一齐用那无比的爱心投身到社会,利用空余的时间报效祖国。当天的仪式上,赖小涓作为义工代表宣誓:贡献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帮助一位老人,让社区更和谐、更温馨。

  一周前刚刚加入这支队伍的郑径舟同学说,他在华农学习这些年里,除了学习外总觉得空余的时间很多,在和他们的涓姐(同学们都是这么称呼赖小涓的)相识以来,就深深地被赖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这个队伍,也是希望在学习之余能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赖小涓要求的那样“用年轻人的热情点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为老服务。

  “没想到她一坚持就是3年。”居委会主任雷爱好不无感慨,她们是看着赖小涓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随着大学生义工服务队的日益发展并渐趋成熟,建设街道办事处经再三考虑,决定为这支民间队伍“正名”。对于队伍建设规划,民生总队认为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我们会予以指导,要做就做出个样子来”。

  对赖小涓来说,除了义工服务队挂牌外,还获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评选为“建设地区优秀义工”“居家养老服务优秀管理员”等荣誉。接踵而来的荣誉并没有冲昏赖小涓的头脑,她始终记得2006年黄南柱老人的临终嘱托,“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而我必须得坚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断继续地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

  如今,大学生义工服务队在增添新的服务内容上,为配合国家的“为党和政府分忧、帮世上父母解难,替天下子女尽孝”为老服务宗旨同时,在使广州成为“首善之区”的文明建设中努力让自己能尽一份力量,将“用青春的激情去点燃夕阳的活力”的愿望发扬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队伍在赖小涓的集合下,竟然从几十人的小队伍扩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团队,将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区内打造一个全新的义工服务新气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区里的各项服务活动。如:社区老人、残疾、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的互帮配对服务,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准备工作配备服务,定期地组织为灾区或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协助困难同学家庭增收助学计划等义工项目。通过这些各项活动,使到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人间温暖和谐的一面,以此让他们融入到社会的义务工作中去自我体现。

  在社区居民眼里,屡获殊荣的赖小涓没有变,她还是当年那个既细心又热心的赖小涓,她以高度地热情将为老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就如她所说:社区服务也要和世界接轨。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于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无法及时照顾她,原本希望劝她进老人院养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负担过重不愿进住,其子女通过社区找到了她,希望她给予帮助,她经过与老人详细的交流,先协助其子女为她安装了平安钟,并主动为她提供一帮一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了其独居养老的后顾之忧。

  另外,有一对老人,儿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国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龄了,一个有严重的脑血栓症,一个有痴呆症,当周围的人都不愿意承诺性地去替其儿女们照顾老人地时候,赖小涓又一次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让其儿女能安心地去过他们的正常生活,脑血栓症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赖小涓亲自临床照顾老人,并抚摸着老人的双手送走了老人,这次赖小涓觉得这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涵义:老人安乐,家人安心。

  这也就是赖小涓所说的与世界接轨:为走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海外子女照顾他们早已习惯国内生活的父母创造一个安享晚年的无忧环境。

  细心和热心让赖小涓总也闲不下来,她最苦恼的就是时间不够用,顾不上家庭,自感对不起家人。如今,义工服务占去她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服务部的兄弟姐妹们生计,她不得不挤出时间运用其他的能力挣钱维持祺颐居家服务部的日常开支。

  “我的梦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持下,创建更多的社区服务项目,扩大服务部的业务内容,聘请更多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员,让那些有着一份爱心又愿意参与社区服务的兄弟姐妹们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质,这样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义更深的义工服务中去;让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种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政府倡导的“首善之区”和“打造十分钟养老服务圈” 打下坚实基础。

  赖小涓憧憬着社区服务的美好未来。

崔同碧先进事迹材料

  崔同碧,女 ,73岁,文化程度中专,党员,退休,越秀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崔同碧是诗书街辖区的一名热心老人,她助人为乐,一向热心于义工工作,以无私奉献的义工精神指导自己的言行,积极投身义务工作事业。她出席了2002年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大会,成立时,她正是岭南少年报社义工联集体会员的一份子,她坚持以“倡导义工服务精神、弘扬助人为乐美德”的宗旨,默默地为义工事业作贡献,于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第二届优秀义工。表彰会过后,她以会上的十位优秀义工之星为榜样,继续积极地投身义工事业,她身兼多职:越秀区星光联谊会理事、诗书街义工委委员、温良里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海珠中路小学少先队志愿辅导员、诗书街社区文体辅导员和诗书街温良里社区巾帼护卫队队长。越秀区无线电协会会长等。由于她的热心肠,一直都得到辖区居民群众的爱戴,在2008年社区居委换届时,又再次当选为诗书街温良社区第三居民小组组长和社区居委会委员。她热心于义工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论做那份工作,都会尽心尽力,力求完美完成工作。崔同碧在日常生活或义工工作中,做到尊老爱幼、助残扶弱、扶贫济困,为社区群众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被居民群众亲切地称“闲不住的热心人”。

  她退休十八年来,严于律己,做到人退休,思想不言退,积极投身义务工作事业,她把关心下一代,支持学校和社区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关心学生在学校内、外的表现,参加少先队员主题会议,协助诗书街团委组织辖区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担任辖区内学校学雷锋征文比赛的评委,亲自审阅千多篇“学雷锋做好事”系列征文稿,评选出各校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文章,绘制雷锋精神永驻人间的宣传展板在社区展示;在广州市“创卫”和“创文” 期间,带领学生们为社区街道清洁卫生死角,上街铲“牛皮癣”,积极带同社区义工一起,清扫沟渠,整治路面“六乱”现象。协助社区组织少先队员上街宣传,开展读队报,讲队史,鼓励学生们积极向上。运用生动的知识抢答等方式对同学们进行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用龙舟说唱和歌曲练唱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习、理解、牢记文明公约及社会公德守则的内容。她关注学生们在学校外的表现,掌握他们在校外的活动情况,把学生在校外的各种表现及时反馈到学校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遇到突发事件,崔同碧能协助学校和家长处理好。在一次她义务组织的少先队活动中,七株榕小学的吴嘉熙、周锦辉两个同学,因小事发生争执,从原来的好朋友,发展到互不相让,甚至动起手来。崔同碧知道后,与他们进行亲切友好的谈心和劝说,通过教育,使这两个小朋友各自认识到自己的错悟,既促使他们和好如初,又教育了同学们明白了举止文明、团结友爱、和谐共处与相互沟通的重要性。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老师已下班了,海珠中路小学五年级的冯建豪同学和几个同学踢球时跑得过快跌伤了下颚到中医院就医,当时小冯和几位同学都没有带钱,老师和家长又不在,近百元的医药费怎么解决?崔校长路过急诊室见到此情景便马上对医生说:“医生,给他治病,我去交钱”!使冯建豪同学的伤口很快就得到了及时的治疗。事后她还专程到期学校了解他的康复情况,并关心地提醒他要注意预防伤口感染的事项,并提醒他和同学们今后玩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懂得保护自己。崔同碧为了让同学们融入社区,丰富课余生活,她得用寒、暑假和双休日,主动协助社区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让同学们贴近社区,让他们的好品质和社区群众的新风尚互动,营造校园内外的文明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2008年11月崔同碧又再次被评为“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工作者”。

  崔同碧主动把自己融入到社会,把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看作自己为群众服务的机会。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政策宣传,对群众不明白的地方耐心解释,如住房问题、计生问题、低保救济、老人换办老人优惠证IC卡等问题都作耐心的解答,大大减轻了社工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好地发挥了居委会委员的作用。她还经常协助居委会编写板报,向群众进行文体、科技、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她还经常把社区的活动信息写成报到,被《越秀区信息网》和《越秀区星光简讯》采用的就有十多篇。

  崔同碧热爱科普事业,热心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她坚持科教育人的宗旨,自筹资金在家创办了越秀区无线电协会,免费辅导前来学习无线电知识的青少年和爱好者,协助诗书街组建起辖内小学121名学生组成的少年通信兵,义务对他们进行无线电科技启蒙教育。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她把科普知识和建设和谐社区紧密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游园方式进行宣传教育,让群众在笑声中获得科普,调动群众参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三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她还自掏腰包印发了3000多份科普资料,活动时发给群众学习,先后绘画制作了350多块图文并茂的小型科普宣传展板,经常在社区内向居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展示,发挥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温良里社区的《科普进社区》被诗书街评为八大和谐事件之一,受到了街道的奖励。这里包含着崔同碧的汗水和辛劳。她为促进科普进社区作出了贡献,当选为广州市“十佳”科普志愿者是实至名归。她的事迹被刊登在2008年《越教松风》上。

  崔同碧已是73岁的退休老人,由于她热心老人公益事业,所以群众推荐她为社区老年人协会会长,诗书街又推荐她担任“越秀区星光联谊会理事”。她懂得为老人着想,经常向社区反映老年朋友的意见,逢年过节,主动对街内的孤寡、独居老人电话问候,或协同街党工委上门慰问。天气转冷嘱咐他们注意保暖,对患病住院的老人不但同社区居委一齐到医院慰问,而且还多次掏钱购买食品去探望,使老人们非常感动。当有着48年党龄的陈锡光老人病逝后,又亲自上门慰问家属廖姨,开解她,为了让她消除失夫的寂寞,让她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使她感到组织的温暖。对特困家庭的残疾人刘嘉辉夫妇,崔同碧也尽自己的能力,在经济上一度支持他们,使他们的儿子完成了学业,为社会服务。对独居老人李英,由于她自己不慎跌伤,崔同碧知道后,马上同社区托老院上门探访,由于她的关系在单位,便马上与市二运退管会联系,要求他们关心独居老人,终使单位及时来探访。平时她爱与社区内的老人聊天,倾听老人们的心声,向老人们解释有关政策工作,使老人知足常乐。协助搞好本街的星光老年之家的文化园地。

  为了让社区的群众有个安宁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崔同碧带领退休妇女积极参与社区的群防群治工作,组建起诗书街温良里社区巾帼护卫队。四年来坚持在社区、学校周边的街巷进行巡逻、守望,多次配合治安人员现场抓获犯罪分子,向有关部门反映了60多条有效信息,为社区的平安做出了贡献,也为学校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地铁报等传媒多次对“巾帼护卫队”进行采访宣传报道,“巾帼护卫队”被诗书街评为八大和谐事件之一,获得了“越秀区优秀义工先进集体称号”。崔同碧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广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越秀区群众治安保卫工作积极分子”。2008年3月广州电视台采访了她,并在《情满夕阳》栏目上以《退而不休,老有所为》为题,两次播放了她的事迹。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人国人民的心,身任无线电协会会长的崔同碧,积极带头献爱心,除了自己多次捐款外,还动员了协会的会员到各个捐款点捐款,合计金额3072元,协会还送出新作业簿50本,学生铅笔230支,教师用笔30支。另外以协会的名义,与“广东老战士自愿救护队”联手发起“爱心捐书”活动,联络了七株榕小学、惠福西路小学、市二十四中学及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募捐了500多本书籍和一批笔、簿、慰问信,捐款6000元。这些捐款全部购买了学生书包、文具、文体器材、药品及儿童书籍,合计十二大箱救衣物资,交由受广东红十字会派遣的“广东老战士自愿救护队”的卢红等四位义工,直接带往四川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的红白镇中心小学,该校张校长亲自接收并转送给师生们。从6月至10月,协会又再次联手,募捐衣服、被子、蚊帐、鞋等物,一共6000多件,发运了120箱,该校收到了105箱,其余由当地民政局发给农村的灾民。在这场地震发生后崔同碧特地搜集各大媒体报道的资料,制作了24块展版向社区群众展示,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的部署和全国人民赈灾奉献的热忱,从而使大家更主动支持灾区,关心灾区。

  崔同碧退休18年来,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具有的先进性,甘当义工,乐业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关注着老年人的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首善之区”的建设,努力迈步。

邓国强先进事迹材料

  邓国强,男,37岁,文化程度大专,广州市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任广州市延信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秘书处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邓国强,现任广州市延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延信公司(洛杉矶)董事长,民进广州市综合总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6月23日被任命为“民进广州市综合总支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5月27日被评为“调研工作积极分子”;2005年12月被评为“广州市民进优秀会员”;2005年9月17日被聘为“民进广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企业经理人,反哺社会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公司的发展也得益于社会的帮助与支持。公司自成立以来,都一直积极支持参与慈善捐款、救助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公司的带头人,邓国强先生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公司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并力所能及奉献爱心,为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查阅《信息时报》的“爱心档案”栏目,成了他茶饭之余的一种习惯:2006年6月1日捐款给新运幼儿园智障儿童;2005年5月20日资助百色扶助十名儿童上学一年;2001年资助湖南顺丰县30名儿童,另外分别捐献三台电脑给困难家庭的学生和赠送新药一大批给有需要的病人;2008年期间,资助广州市一名特困学生大学三年的学费,帮助病人做义务诊断、资助广州《信息时报》刊登的困难户生活费等等。

捐款支援抗震救灾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严重的灾情仅仅牵动着广州青年商会会员和支部党员们的心。5月13日,广州市青年商会通过短信平台要求全体会员及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活动。邓国强先生作为商会会员,积极响应商会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并捐出10万元作为救灾资金,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不但如此,他身体力行参加救灾活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主动组织人力协助越秀区义工协在广州火车东站搬运救灾物资,并发动多场捐资赠物活动。他还组织志愿者,亲自带队到广东省人民医院照料在四川地震中受伤的人员,并协同广州电台102.7与新快报共同筹办“黄丝带”行动,救助和关爱四川受灾人民,让这些四川的兄弟姐妹们感受到广州一样有家的温暖和爱。

爱心温暖从化山区

  作为民进委员会会员,2008年1月15日,邓国强先生跟随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广州市委主委陈国安,民进广州市委副主委叶献民,民进广州市委常委周怡和民进广州市委工作人员、广州民进会员代表,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进之友前往广州最边远的山区——从化市吕田镇慰问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众。从化吕田镇是广州最边远的山区镇,也是水源保护区,经济欠发达。在平地村,原本衣食无忧的朱太太不久前因车祸失去丈夫,自己也瘫痪卧床不起,饮食起居全靠未成年的儿子照料,家中还有年迈的家婆和读初中的女儿。看到此情此境,邓先生当即表示愿意承担孩子读书的费用,并且如果朱太太的儿子想出来广州打工的,我都愿意提供帮助。

哪里需要帮助,邓国强先生都会尽自己能力去帮。邓先生表示,虽然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爱心是无限的,做大做小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奉献精神和爱心行动,来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奉献大爱的队伍中。

冯宝衡先进事迹材料

  冯宝衡,男 ,24岁,文化程度本科,群众,工作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办事处,海珠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在风雨中飘摇的平凡人

  冯宝衡,男性、汉族、24岁。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道办事处社区专职,2003年开始从事志服务,至今已有6年,服务时数超过30000小时,服务群众多达10000多人。2008年担任广州市海珠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执行总干事一职,现对冯宝衡同志08年义工工作作一个简介:

2008年作为中国年,亦都是一个多事之秋,大从国际大事、国家大事,小从到身边的小事,不下过千。正是这样的环境下,一位默默无闻的义工,一位只懂得付出而不懂得去回报的义工,在服务每一位需要帮忙的群众,他服务的群众跟他说谢谢的时候,他只是笑一笑说:“我是一名义工!”

  年初的寒冷天气,让无数在广东生活想回家外乡人滞留在火车站,无数等待上火车的同志,却由于种种原因被安排在琶州展馆而焦急等待。而他在那个时候都是很主动地服务他们。由于他在街道工作,而街道受到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去琶洲。这个时候他都主动报名参加,希望去服务群众。在琶洲展馆有一位湖南籍的老乡,因为自己的冒失,遗失了钱包。刚好冯宝衡服务那一个区,他知道这样的情况后,即刻做好安抚工作,并通过电话报告了上级领导,由上级领导去处理。那时候刚好中午,他自己掏钱买了一个快餐跟一些饼干还有水给这位老乡解决温饱。上级领导经过一轮工作后,帮这位老乡买了返乡的车票和一堆的方便面。临走的时候,这位湖南籍的老乡跟冯宝衡说:“大哥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回不了家”,冯宝衡只是微笑地说:“我只是一个义工”。

  每一个到火车站或者琶洲值班后的同志都选择回家,但是他并没有这样,而是立刻赶到海珠区民政局帮忙接受救灾物资,那里有他的义工兄弟姐妹,有一个义工问他:“队长!你天天都要往返琶州跟自己单位工作,你这么累?为什么还过来呢”?冯宝衡:“因为,我作为一名义工的队长,一定要对你们负责,你们在这里白天干得很辛苦,那么!晚上让我们一齐跟你们辛苦吧”!说到这里,有一位女义工同志感动地留下一滴眼泪。

  在抗雪救灾的这段期间,他就是这样地工作,但是工作没有给他喘息,因为救灾工作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每天迎春花市开幕,他作为海珠花市护花行动前线工作负责人,共组织200多名义工人次参加活动,开展了维稳工作、招募工作、为残疾老年人送花。还创新了“一杯热水”的新便民服务工作。除了这些以外,大年二十八对花农派发护花倡议书,年三十早上带领孤残服务对象水陆有游海珠花市,见证了五彩海珠的发展。晚上组织50多人次义工开展护花行动,将年花送去荣军医院、何贵荣福利院等地,按质按量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受到高度的赞扬。

  二月份进入广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冲刺时刻,冯宝衡组织300多人次义工在海珠区海幢、瑞保等街道开展“创卫爱卫”工作,主要对内街巷整治牛皮藓及除四害工作,海珠区海幢街辖区内海幢公园作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受检点之一。冯宝衡同志带领50多名义工在海幢公园内及周边做好事情相关准备工作,保持环境优美,海幢公园为此得到检查团专家高度好评。

  五月十二日四川发生大地震,每一个中国人心理都心理难过。消息发布的第二天,单位组织职工向四川受灾地方捐献心意金,冯宝衡捐助了300元,在过两天他出去办事的过程中,见到马路上有流动捐款箱又捐助了300多元。他知道钱是有事情解决不了,例如:血!他身体力行到流动血车捐献了400CC血。作为对四川受灾人民的帮助。每天下班他都会赶去海珠区民政局与他的兄弟姐妹义工们,一齐接受来自社会各届的救灾物资,直到活动结束。

  虽然接收物资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是有一部分四川地震的伤员来到充满温情的广州接受康复自疗,而海珠区义工协会作为负责其中一间医院的单位,他组织100多义工人次,在医院门口值班,让义工去接收那些热心群众的慰问品,此举为了能让四川伤员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加快身体康复。而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动员他女朋友及同事一起到所负责的医院去探望四川的伤员,如发现生活上有困难,都想办法帮其解决,让其他们在异乡亦感受到温暖的情怀,每当一个个伤员康复的时候,他都会带领义工欢送这些来自四川的朋友回家乡,送到上火车厢里,有一位康复的伤员对他说:“同志!多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探望,我这辈子都还没到过广州这个地方,你让我感受到广州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谢谢你啊!”他也只是微笑地说了一句:“因为这里是情义广州,而我是一个义工”。

  8月8日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自豪的日子,就是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作为非主办城市的广州,在这个日子的前夕,由冯宝衡同志组织了多个与奥运会专题的活动,如“迎奥运会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集市”、“迎奥运交通安全人人齐参与”等多个专题活动,共组织300多义工人次参与活动,服务群众多达2000多人次,每位受服务的群众对活动都给予高度赞扬。

  8月中旬到十月作为广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迎检时刻,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冯宝衡同志组织了多个与创文息息相关的活动,让广大市民知道“广州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事情,如开展“文明出行多一份安全少一份危险”、“ 保护环境由你我做起”、“让座行动”等多个活动,涉及参与人数400多人,服务广州市民多达3000多人次。

  在日常开展义工工作中,冯宝衡同志协助秘书长处理义工协里多项事情,如人员的招募、培训等工作,并要策划活动,活动后文字写作等工作。但是,作为一名街道社区专职,主要是负责本职工作,冯宝衡同志是一名城管综治专职,主要负责社区内城市管理及综和治理工作,如社区危破房工作、维稳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三防工作、无证照工作、食品安全等多项工作。

  在日常开展本职工作中,冯宝衡亦会主动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社区位处于滨江边,每当台风或大雨的时候都总会水浸。而社区有一位孤寡老人(行动不算十分方便)住在一个在社区内属于低洼地区,每当大雨的时候,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冯宝衡同志总会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中,然后到这位孤寡老人所处察看水浸情况,有几次水浸到这位孤寡老人的屋子里,冯宝衡总会将这位老人家背在身上,送到居委会暂避。在水浸过后,又主动帮这位老人家打扫卫生,甚至有时家里煲了汤,他亦拿上几碗给老人家喝。

  冯宝衡除了照顾这位孤寡老人以外,还一人帮扶5位有困难家庭,他们都来自不同的年纪,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生活比较困难。在中秋佳节,冯宝衡对每个家庭都买了一份精美的小礼盒,以作进行慰问。在日常生活中,每月都会到家庭进行探访,如发现有什么需要,可以解决的就现场解决,如个人不能解决的,反映到上级领导处,由上级领导解决。

  一位平凡人,每一天就在做一些很平凡的事。而他就是这样他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回报,只是知道妈妈曾经说过一句话:“好人有好报”。而这个平凡的故事,每一天他都在演绎着,他只是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而对他用自己的话来说:“我只是一个义工”。

何锦昌先进事迹材料

  何锦昌,男,30岁,文化程度大专,群众,工作单位UPS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同德街委员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一直居住在广州同德地区的何锦昌,早在大约十年以前就开始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偏远的农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他所做的一切确实并不简单。从家里赶到那些他做志愿者服务的贫困山区,需要近5个小时的路程。针对山区的儿童,何锦昌创办了一个教育辅助项目名为--“越界扶苗行动”。项目开展4年来,他向13所学校筹集到超过1200本字典,发给那些通常要走上几里崎岖山路才能上学的孩子们。这样一来,孩子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就都能用上字典这个重要的学习参考工具了。与此同时,他还在这些山区的学校组织了放映电影等娱乐活动,以此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拉近他们和现代生活的距离。

  不仅如此,何锦昌还在信孚儿童福利院为智障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在那里,他帮助孩子们学习生活技能,帮助脑瘫小朋友做物理康复治疗,教导小朋友做剪纸、绘画等手工劳作及不定期带他们参加一些政府举办的活动。最近,何锦昌的志愿服务亦惠及孤寡老年人,他致力于为他们收集募捐和运送捐赠物资,并经常看望和陪伴他们。

  2008年,何锦昌赢得该公司的最高全球社区服务奖,这是首次有美国本土以外的员工获此殊荣。

  UPS每年都会向旗下42.5万名员工征求提名,从中选出一位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有卓越贡献的员工,颁发“创办人社区服务奖”(Jim Casey Community Service Award)。该奖项旨在表彰杰出社区志愿者服务,同时也体现了UPS的企业文化传统及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在获得UPS社区服务奖之前,何锦昌已经多次获得表彰,他曾被“广州市精神文明办”和“广州团市委”联合评为“雷锋式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并曾收到广东省阳山县青莲镇政府的感谢信。

  全球快递巨头UPS总裁兼CEO斯科特?戴维斯先生说:“何锦昌为有困难的人作出的无私奉献真正体现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也正是我们社区服务奖所提倡的。他对身边的同事甚至所有的人都起着重要的号召作用,他的努力感染和鼓舞着我们大家。”

2008年2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的UPS公司管理年会上,斯科特?戴维斯先生亲自为何锦昌颁发了“创办人社区服务奖”。他的事迹被拍成视频在本次会议和该公司各国管理层会议上播放,使与会的公司全球高层管理者深深感动。

关于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

  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Jim Casey Community Service Award),是由UPS基金会颁发,表彰全球范围内对社会公益活动有杰出贡献的UPS员工。自1995年起,UPS每年都会经过层层推荐和筛选,最终在全球选出一位实至名归的杰出志愿者。UPS创始人社区服务奖以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先生(Jim Casey)命名,这不仅是对UPS那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员工的肯定,更希望借此鼓励UPS全球42.5万员工积极回馈社区。

越界扶苗行动简介

  越界扶苗行动(以下简称“越界行动”),创立于2004年5月。属于非政治、非宗教、非牟利民间义工组织。“越界行动”主旨是为了支持中国基础教育事业,重点帮扶偏远地区(山区)儿童改变传统观念,结合助孤寡、助特困等一系列特色开展志愿服务。创办至今,“越界行动”策划的“一人一字典”、“爱心小剧场”以及“心系莺鸾”敬老院项目直接受惠人群接近5000人次。通过活动捐献书籍约1200册,文教用品约4500套,生活用品及电器设备折合人民币约30000元。更令人感到自豪的是“爱心小剧场”已成功播放20场次,受惠人群约1600人次,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越界行动”自创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和关注。曾与世界500强企业――UPS联合包裹运送服务有限公司、广州青年摄影家协会、广州天姿美容美发培训中心成功合作举办活动。发展至今,得到广外公开学院、中大、广东中医药大学、华师大、仲恺、广商等高校的大力支持。城内媒体《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城市特搜”栏目及广州电台也对“越界行动”作出高度评价。

“越界行动”人事架构比较简单。主要由几位资深义工组成理事小组。创办以来一直以“大胆开拓、谨慎办事、更新观念、默默奉献”作为主导思想。坚持一步一脚印的务实作风,完善内部管理和服务点开拓。同时,以非主流的志愿服务理念结合特色志愿服务进行尝试,在活动策划方面勇于探索。令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直接感受到“越界行动”真切的理念。共创和谐新局面。

http://so.youku.com/search_video/q_yuejie

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80229/14701266.html

(以上链接可了解更多详细情况)

何新威先进事迹材料

  何新威,男,21岁,文化程度本科,党员,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义工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本人自2006年10月加入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并成为注册义工以来,热心义工事业,帮扶弱势群体,服务广大市民,曾参加了多项义工服务项目,如:清明期间前往广州市火葬场参加“和谐清明 环保拜祭”服务,07、08年,每年坚持在清明节前后一个多月的周末在火葬场服务市民,宣传环保拜祭,风雨无阻;“曙光计划”三下乡支教,07、08年的暑假两次深入贫困山区为孩子们扩展眼界,带去知识和希望;广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视障人士,07年起,空余的周末,都会前往广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辅导视障人士学会使用专门的软件上网浏览;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广州站志愿服务,我负责第204号接力点;08年9月开始,在石牌街道的龙口西路口作为“小交警”参加“文明出行 交通执勤”工作,为提倡广州市民文明出行而不懈努力……在这些活动中,我认真工作,坚持平等对待服务对象,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快乐。两年来,我的累计服务时间已经超过700小时,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的骨干义工。作为骨干,我参加了由华南农业大学义务工作者协会承办的2006年天河区国际义工日庆典活动,并在活动中协助主办方天河区义工协会以及承办方华南农业大学义工协会进行各项组织工作,为庆典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及保障;为了更好的服务残障人士,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自学手语,现在已经能够使用手语进行简单的沟通和歌曲表演,并参加了华南农业大学第四届手语自学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时获得了最佳选手奖;积极与广州市的一些学校联系,如乐贤坊小学,东风小学等,为假期支教的贫困山区学生募集文具和课外书籍;我还在广州高校中组织三下乡图片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关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鼓励。

今年,我即将开始在天河区冼村小学帮助那里学习困难、成绩落后的小朋友们提高成绩,同时开展图书角等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而其他的各项服务工作,我也会继续做下去。

  这十二个字,“做义工 一辈子 我快乐 我奉献”是我一直以来不变的信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服务大家,希望我的付出,能够让大家更快乐,生活的更幸福,而从中,我也能够体会到社会的和谐与温暖,以及助人的快乐。

简艳梅先进事迹材料

  简艳梅,女,53岁,文化程度初中,党员,退休,荔湾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爱在人间

  1998年初,凭着一股热情和一颗真诚为人服务的心,简艳梅同志加入了广州市志愿服务的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十年来,坚持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有需要的人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先进志愿者、荔湾区义工服务先进个人、逢源街先进义工,其家庭被评为逢源街十佳家庭义工。

  1998年5月,简艳梅多次参加了荔湾区逢源街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服务中心)的义工培训,培训导师是香港邻舍辅导会的资深社工,以香港先进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及科学的义工工作技巧和手法,讲授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培训志愿者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使简艳梅加强了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同时对义工服务过程中的性质、责任及意义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通过参加中心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交流活动,使简艳梅同志的义工服务技巧得到提升,并在实际的义工服务中得到升华。

  一、投身义工服务,关爱社区长者

  1998年6月开始,简艳梅留意到逢源街社区有比较多的孤寡老人及单亲家庭,便开始探访逢源街辖内有需要的家庭,如孤老、特困、单亲等家庭。在探访过程中,简艳梅表现出专业的志愿服务素质,不但提前向居委了解服务对象的环境、性格、特点等,细心周到地照顾服务对象的需要,并且热情主动与服务对象倾谈,耐心倾听服务对象的心事,并且尽其所能为服务对象解决所遇问题。一次,简艳梅听闻康龄中心一位长者跌伤住院,便主动去探望她,在倾谈过程中,得知其有轻生念头,原来,该长者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但不能帮助子女,还给子女带去不少麻烦,简艳梅了解原因后,向康龄中心的专业社工咨询,每天上门与该长者谈心,漫步人生路,并且与该长者的子女沟通,让其子女多关爱她,令该长者重新衡量自己的存在价值,重新展开笑容。十年来,她还坚持到逢源街托老中心与老人谈心,为他们修剪手指和脚趾甲。

  得知一邻居马姨患有鼻咽癌,生活、心理等方面都遭受严重打击时,简艳梅主动上门关心马姨,并力所能及帮助其解决问题,与其倾谈,十年如一日,支持与鼓励该邻居迎难而上,积极面对生活。当中遭受了无尽无声的拒绝,但是,简艳梅不畏艰难,坚持上门做义工服务,开导马姨,终于感动了马姨,与马姨共同面对挫折,向病魔挑战,在简艳梅同志的帮助与关怀下,马姨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并且主动积极面对生活,成为社区义工的一员。简艳梅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在逢源街各社区都留下了其熟悉的身影,在各社区居民中提起简艳梅,都无一不翘起大拇指夸赞。

  积累了一定的义工服务经验及技巧后,简艳梅同志成为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的社会义工中的一员,协助中心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及大型活动。在开展活动中,简艳梅热心积极,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每一项工作,使活动顺利开展。每次活动前后,都上门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以改善下次服务。简艳梅的志愿服务为中心进一步推广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众多会员的称赞。简艳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主动了解工作的意义,帮助活动参加者更好地理解活动,并且经常性探访会员,了解会员的想法,简艳梅在志愿服务中,尽心尽责,热情服务,同时每次服务后,及时与工作者共同检讨,在实践中总结与丰富服务手法。

  二、情系汶川伤员,奉献义工大爱

  2008年5月,作为荔湾区的一名义工,简艳梅同志停止了自己当时的一切活动,投身到汶川大地震伤员来穗治疗的义工服务中。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伤科进出口协助医院疏导前来探访的热心市民及相关的传媒、机构等。貌似简单的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市民与媒体的热情,令汶川伤员的日常生活受到干扰,不能正常疗养。简艳梅同志与其他义工一起,坚守岗位,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连续一个多月,向热心的市民及媒体解释相关情况,使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即使起初仍有许多人误解他们,但是,为了让灾区同胞有个良好的养伤环境,简艳梅耐心做好工作,终于,他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市民的支持,许多市民主动加入了义工服务的行列,协助向热心来访的市民解释。除此之外,简艳梅利用自己服务经验以及简单的辅导技巧,每天与服务对象倾谈,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通过运用相关的辅导技巧对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导,使汶川伤员有更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与生活。后来伤员离开广州后简艳梅还与他们保持联系,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一名青年康复后到广州打工,被老板欠薪,又没钱回家,她知道后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二话没说就掏钱帮他买车票,并亲自送他上火车,到家后还打电话资询他是否平安……忙碌的身影令人非常感动,即使曾受到埋怨或轻责,亦无愧于一颗服务他人的火热的心。虽然简艳梅自己能够所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是,简艳梅同志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无限的爱心。

  简艳梅同志是一名优秀的义工,十年的义工服务从未停止过,服务社群,诚信始终不改,简艳梅同志的大爱精神是羊城义工的榜样。她的口头禅是:“付出比得到更快乐,感谢我自己是一名志愿者!”在孜孜不倦为有需要的人士无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的同时,简艳梅同志认为自己的精神生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十年之中,简艳梅同志不但自己全心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并且邀请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义工行列,共同为社会贡献自我,用行动支援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秉承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相信有他们的存在,有他们的志愿精神的存在,志愿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和谐!

李岸涛先进事迹材料

  李岸涛,女 ,40,文化程度专科,群众,工作单位广州杰健服饰有限公司,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2001年8月,李岸涛加入了广州基督教青年会义工联会,成为服务外来工子弟的彩虹组一员,至今服务时数已经超过了1500小时。她不仅一直坚持参加彩虹组的服务,还尽量抽时间参与青年会的其他服务项目,如长者和特殊儿童服务等。每个周末,她都坚持探访不同的服务对象,以团康辅导的形式给他们带去欢乐,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05年,由于热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她被推选为彩虹组的组长。同时还兼任义工联秘书,协助义工联主席开展宣传工作。在2006至2007年间,她当选义工联联谊组组长,组织了多次的大型义工联谊活动,包括大夫山烧烤、定向越野、化妆晚会、义工羽毛球比赛等等。这些活动,对于加强义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2007年的广州YMCA优秀义工评选活动中,她获得了具有“终生成就奖”之称的杰出义工奖。

  2008年的雪灾和震灾中,她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雪灾发生后,整整10天她都守在现场,帮忙派发物资和维持秩序。四川地震后,她积极发动和组织义卖筹款活动,为灾民们筹集救灾款和物品。她还跟随广州市民政局社工团队赴映秀小学,在那里待了44天,与当地灾民同吃同喝,住帐篷,住板屋。这44天里,她给学生们上课,组织他们玩游戏,给孩子们进行课外辅导和心理辅导,尽她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们重拾生活的信心。回到广州后,根据在映秀了解到的情况,她又继续发动义卖筹款,为乡村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筹集学习和生活所需用品。她积极向朋友和社区居民宣传赈灾活动的意义,为映秀的孩子们募集到了2万多元的善款和教学资料。9月,映秀小学重新开学,她带着募捐到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回到这里,协助学校的复课工作,以团康辅导手法为孩子上课,与居民共度中秋。11月,她再次踏上映秀的土地,探访山区的孤儿,为山上的长者整理废墟。她以她的真诚和热情服务灾区的人们,为他们送去广州市民的关爱与支持。

  认识李岸涛的人说她是个热心助人,做事认真负责、不遗余力,争取做到最好的人。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她那颗坚持不懈的心。她不仅组织策划义工活动,还尽力发掘身边的资源帮助服务。她从不刻意宣传自己的义工服务,但却感染了身边许多朋友一起支持义工服务。“我一直觉得是否参加义工服务完全是个人的选择,因此我从不刻意去要求别人,但是我很想感染其他人。当看到朋友们对义工服务从一知半解到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很开心。”

  她对义工服务付出了许多,同样地,义工服务也让她收获不少。“每次组织活动都很辛苦,但很奇怪,印象最深的却是辛苦之后的满足感”,“义工服务使我变得更加乐观,它激励着我向好的方向去想去做,使我感受到自己其实很幸福。而且它也令我的思想开阔了不少,可以更好地理解别人,看待事物时不再那么单一,能考虑到更多。”

作为一名义工,她以最大的热衷参加活动;作为一名义工领袖,她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一直关注着小组的成长;作为朋友,她性情随和,愿意帮助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七年多来一直坚持着参加义工服务,原因也只是一名轻描淡写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而当付出成为习惯时,相信她已是学会去享受其中的乐趣了。

  作为义工,她服务热情周到;作为义工领袖,她经验丰富,极具号召力。多年的服务令她得到了YMCA颁发的多个义工服务奖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她仍然坚持着拓展新的服务项目,寻找新的服务人群,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她不仅坚持着“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丰盛人生”的义工精神,还十分关注义工联的发展,为带领和培养新义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秦兆年先进事迹材料

  秦兆年,男,75岁,文化程度大学,共产党员,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天河区义务工作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他是我国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职工作期间就学雷锋做好事,早在1979年4月25日《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他一心为电教的事迹;1980年7月10日《解放军报》以“丹心谱”、1981年8月《学科学报》以“一束闪亮的光”、1984年《电化教育》杂志以“坚实的足迹”为题等做了30多次报道;1995退休后坚持13年志愿服务,1999年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于“广东省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积极分子”称号;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和“抗击非典英雄”钟南山、“烈士英模”冯尚益人一起入选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先后在省、市、县报告30多场次,讲题:“共产党员没有退休那一天”;2002、2003、2007、2008年4次被表彰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08年荣获“广州十佳科普志愿者”称号,被誉为:“50年如一日的老雷锋”、“时代先锋、夕阳更红”。 2008年入选为中国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

  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他在校内外开设4大讲座——《当代大学生成才》导学讲座、《全面提高教师现代综合素质》导教讲座、《科教支农、智力扶贫》科学讲座、《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普讲座,并进行科普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家庭巡讲展活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次赴西部地区、40多次到贫困和革命老区支教,计在校内外讲学、培训400多场次,听讲者达6万余人,并100多次捐赠各种电教器材、软件6千余件,被誉为:“青年师生的良师益友”、“农民知己、扶贫教授”。 2004年3月15日入选为中国科普志愿者。

  为了用前沿科技传播知识,他和夫人刘达莲一起搞科研,用退休金投入10多万元,购买电脑多媒体设备等,先后研究出13项成果,其中3项获国家专利,4项获奖,后综合为“光动媒”特色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入选国家节约型展览会,多单位用高价收买,他都谢绝,却无私地奉献给社会和灾区学校,被誉为:“科教战线常青树”、“自学成才的电教专家”。

  2002年他倡议组建广东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科教支农专家服务团”并任常务副团长。2006年底在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组建“老中青科研组”、“老中青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大学生与时俱进地创新用文字、漫画解读、歌曲、图片、VCD影视和电脑软件等编制《青少青成才》综合素质教育系列软件12张光盘,并定为社会公益版赠送给各单位。其中《公民道德》、《荣辱观》两张光盘被省关工委选用,方苞主任还亲赴阳春听讲。《羊城晚报》以“科教支农带出专家下乡团”为题,《广州电视台》以“电教老人---秦兆年”和“科教支农、智力扶贫” 为题做了专题报道。2008年7月1日新任省关工委主任张帼英等专门约见汇报志愿服务情况。

  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平衡、宽以待人、笑对人生的心态,每天坚持学习与锻炼,,几十年没有生过病、没住过医院,眼睛既不近视,也不老花,他认为只有健康长寿、又有能力,才能服务社会,多做贡献。他的夫人身体欠佳,但老俩口相互关爱,家庭和睦,子女孝顺,自强自立,并支持老人服务社会的行动,甚至在2003年“非典”期间,老俩口照样支农,子女既理解,又支持。夫妻同奉献的事迹,2004年、2005年两次被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老年人才开发论坛会”,介绍“老年夫妻同奉献,科教兴国创佳绩”的事迹和经验。被誉为:“老年夫妻同奉献,献完花甲献古稀”和“笑对人生的幸福老人”。

为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华南师大专门设立[专家学者库模版]秦兆年资料库网页,介绍网址:http://202.116.41.252/qinzaonian/main.asp

邱文智先进事迹材料

  邱文智,男,27岁,文化程度本科,党员,工作单位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荔湾分局,广州市红棉社区志愿者协会推荐,其先进事迹如下:

  2002年11月,在广州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登记注册个人会员,自此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服务时间逾900小时。

  自2005年7月开始,先后在越秀区诗书街、洪桥街、流花街,海珠区海幢街、昌岗街,荔湾区龙津街、金花街等参加社区弱势家庭(含低保家庭、残疾患者家庭、单亲家庭等)周末儿童义务助教活动,并透过《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广泛呼吁社会提高对弱势群体的重视程度。

  2008年3月23日,经提请义工联同意,组建成立广州市红棉社区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红棉社)并担任会长。

“广慈博爱”是红棉社人的精神。红棉社承办了海珠区海幢街、越秀区白云街等社区逢星期六、日进行的弱势家庭儿童义务助教活动,受惠少年儿童60余人。除致力弱势家庭儿童教育辅导外,还与政府部门、非官方组织及民间机构密切合作,关注未成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积极联系社会资源与热心人士,让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照顾的弱势家庭得到便利与援助。候选人及红棉社义工团队,本着“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宗旨,长期联系定期或专项志愿服务,并亲身参与其中。

  邱文智同志及红棉社志愿者为社区弱势家庭儿童提供服务,得到了所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与认同。2008年7月1日,中共广州市海珠区海幢街委员会授予邱文智同志“优秀志愿者”荣誉,这是对众多默默付出服务的义工劳动成果的肯定。

  曾参加的主要服务项目还有:

  2008年1月24日,参加越秀区洪桥街举办的康园工疗站康复患者迎春活动,担任活动主持人。

  2008年2月12日,与合作伙伴“改装车论坛”等热心人士,一同参加了由白云山管理局、广州樱花文化节组委会、《南方都市报》、广州雕塑公园举办的第一届广州樱花文化节。50多位留穗过年的外来民工,越秀区大新街、海珠区海幢街、荔湾区龙津街等社区接受爱心助教服务的低收入家庭孩子及家长,参加了本次“浪漫樱花爱心之旅”公益活动,候选人作为义工代表,为本次活动致辞。

  2008年4月起,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的学生志愿者团队合作,为越秀区大新街一名血友病患儿健仔及珠光街两名脆骨症患儿莹莹、阿恩(以上涉及未成年人姓名均用化名)提供定期上门补习的服务;并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对其进行帮扶。

  2008年4月12日,应合作伙伴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的邀请,作为其“麓湖户外同乐日”活动的嘉宾,为中学生义工交流志愿服务经验。

  2008年5月17日,与合作伙伴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荔湾分局团委一起,配合其“红盾服务走进新农村”服务计划的实施,组织红棉社持有高级营养师资格的义工,到从化市温泉镇新田村,为农村地区儿童提供专业的营养水平测试服务。

2008年11月9日,由候选人带队,参加合作伙伴广州YMCA义工联会举办的第五届广州市特殊儿童运动会,借此希望提高社会对不幸患有先天疾病(痉挛症、重症地贫、先天性失聪、唐氏综合症等)的儿童的关爱。

  2008年11月18日,带领红棉社义工参加合作伙伴广州市第二中学爱心援助委员会组织的第十届“11•18”义卖活动,所得利润全数捐赠给二中爱心基金。

  2009年1月24日,带领红棉社义工响应政府号召,前往广州火车站琶洲会展中心临时候车室进行旅客疏导及便民服务。


相关内容

  • 社区巾帼志愿者先进事迹材料--
  • 新盛社区巾帼志愿者 先进事迹材料 某某,女,1982年12月出生,内蒙人,2007年12月加入共产党,本科学历.现任社区副书记兼妇联主席. 她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爱岗敬业,处处弘扬女性"四自"精神.最初进入社区时,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妇联工作,面对这项工作不知所措 ...

  • 社区居民自治事迹材料
  • 长虹社区居民自治事迹材料 长虹社区位于呼玛镇中心地段,辖区面积7.17平方公里,有居民住户3172户,9241人,我们从构建和谐社区出发,积极探索工作思路,选取工作能力强.计生工作扎实的工作人员参加协会组织,社区计生协会组织依法建章立制,让居民参与作主人,建立居民自治工作新机制,引导广大育龄群众自我 ...

  • 优秀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材料
  • 我是xxx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热忱地投身青年自愿者行动,热心公益、 扶贫济困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先将个人情况汇报如下: 在思想方面,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作为学 ...

  • 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 学雷锋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记朝重社区文化娱乐党支部书记王雅君 王雅君同志是我社区的一名普通党员,今年71岁,虽然已经退休10年了,但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没有减,在平凡的生活中散发着点点的光和热,他用一颗热忱的心投身到无私奉献.为民服务中来,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传递在每位居民心间. 王雅君同志时刻不忘 ...

  • 社区干部事迹材料
  • 社区干部事迹材料 她是**社区一名普通的干部,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她的心里始终装着社区群众.她就是居民心中的亲人--**. 帮助困难群众 播撒爱的阳光 **街道办事处**社区是个老居民区,有不少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众.**以帮助困难群众为己任,播撒着爱的阳光. 社区居民袁某是一名下岗 ...

  • 文档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事迹材料
  • 连云港市高级技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是近一年来,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 践行社会主义 ...

  • 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 我是**大学一名大一的学生.虽然到大学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过去的半时间年里,我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热忱地投身青年自愿者行动,热心公益.扶贫济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先将个人情况汇报如下:在思想方面,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积极学习"三个代表 ...

  • 读书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 读书辅导员先进事迹材料 描绘青春坐标 引领学生成长 近年来,在伊春区委、伊春区关工委、伊春区教育局在号召下,《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在全区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使学生接受生动活泼的读书教育,以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工作出发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伊春区第0中 ...

  • 街道办事处文明小区创先争优事迹材料
  • 大街办事处服务里社区居委会现有居民住户多户,居民多人,属物业管理的杂居区。社区规划及各项配套设施比较齐全,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在服务群众,加强文明教育和文化建设、维护小区治安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省、市评为“明星小区”“花园小区”和“市容市貌五星级小区”。一、加强组织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