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泥石流悲剧频频,预警无力回天-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甘肃泥石流悲剧频频,预警无力回天

作者:张洁平

来源:《亚洲周刊》二〇一〇年第三十三期

来源日期:2010-8-15

本站发布时间:2010-8-15 11:51:53

阅读量:272次

甘肃舟曲县爆发中国近年来最惨烈泥石流灾难,三个村庄被吞没,三分之二的县城被浊水浸泡,数千人死亡与失踪。泥石流灾难背后,有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的影响,也跟人口密度增加、县城规划不合理有关,既有地质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八年,甘肃及深圳媒体两度警告该地危险,但言论不受重视,当局未建立预警及应急机制,终酿悲剧,事发后还将网上报道删掉。

这可能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惨烈的泥石流灾难:八月八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暴雨引致的泥石流吞没村庄、冲毁县城,死亡与失踪人数达数千人。

八月七日深夜十时左右,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甘肃省南部的小县城舟曲。暴雨持续了四十多分钟,在舟曲县东北部的山区,雨量接近平时约三个月的总和。大约一小时后,县城北面的三眼峪、罗家峪发生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一路冲向县城。滚滚泥流席卷了房屋、树木、车辆等一切目所能及的物体,伴随隆隆巨响,不断翻过阻挡物,吞没了沿路的三个村庄(月圆村、三眼峪村、北街村),进而横穿整个县城,一直冲入白龙江。巨大的泥石流体阻断了江水,引发白龙江回水,江水又回淹进县城,至少三分之二的县城浸泡于浊水之中。

官方通报的灾情显示,此次罕见的泥石流整体长约五千米,平均宽三百米、厚五米,总体积七百五十万立方米,流经区域全部被夷为平地。

月圆村受灾最惨烈,整体被掩埋,三眼峪村和北街村也几乎看不到完整的建筑,周围的罗家峪村、春场等其它数个村庄也损毁严重。截止发稿,灾情还未能完全统计,现有官方数字显示,已确认死亡一千一百一十七人,失踪六百二十七人,重伤六十四人。

那个名唤月圆的村子,让到达现场的很多人难以释怀。村子背靠翠峰山、北山、东山,三眼峪水沟穿过,常年流着汩汩清水。流动的水被村民视为吉祥,所以村里房子多沿沟而建,一排排两层小楼,灾难到来之前,景致怡然。

然而这个深夜,水沟里席卷而来的是暴虐的泥石流。

在高处目睹了整个村庄被湮没的村民赵峰对媒体说,只用了几秒钟,这个有两千多人的村庄就不见了。许多村民都在熟睡中,轰隆隆的巨响里,甚至连惨叫都没有听见一声,就恢复平静了。第二天,远方的亲人从各地赶回来,在已经微微硬结的泥石流里,挖出的大多只是尸体。

八月九日下午,赶到现场的媒体记者王和岩描述,站在废墟上,就可以闻到尸体的臭味。「从现场情况来看,这里的救援生还几率太小了,和地震不同,泥石流掩埋的东西,完全没有什么生存缝隙。」

截至发稿,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官兵成功救出的人数是一千零四十三人。这个数字,从八月九日到八月十日,只增加了一个人。

从下雨到覆灭,一切都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发生。熟睡的人们还来不及醒来,已被泥沙和巨石掩埋;救援的队伍还来不及到达,伤亡已难以挽回;幸存的人们还来不及反应,脚下的地面已经被裹着房屋、尸体的厚厚泥沙堆起了两三层楼高,水也淹到了窗户边缘……

舟曲县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民占居民的三分之一。当地的僧侣也组织起来,为在泥石流中遇难的群众祈祷。他们来自宾格寺、黑峪寺、八棱寺、吾别寺。

八月八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身影出现在舟曲县城。八月九日上午,他再次跋涉至此次泥石流的罪魁之地三眼峪,并探望了受伤的灾民。

据王和岩说,前往灾区的道路非常难行,「路整个被增高两三米,到处都是泥和巨大的石头,还有歪斜或者倒塌的房屋。从县城东北走到位于中心的县委县政府,平时十几分钟的路,现在要走一个多小时,连走带爬」。

灾难已然发生,危险仍未消除。由于泥石流冲入白龙江,形成江水回淹的堰塞湖会给白龙江下游的舟曲县以及陇南市造成巨大安全隐患,除了救人之外,现场救援最大的任务便是疏通堰塞湖。八月九日下午至八月十日,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在对舟曲泄洪口实施了至少八次定点爆破。但甘肃省水利厅厅长魏宝君介绍说,堰塞湖的疏导进展不大。需调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淤泥,才可能有阶段性成果。

八月九日晚上开始,据现场消息,大部分居民已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或附近亲属家,舟曲县城里除了救援部队和媒体记者,已经没有什么人。未来几日的天气预报显示,舟曲可能还将面临三次左右的降雨,专家特别警示,由于灾区已经堆积了大量的泥石流堆积物,如果遭遇强降雨,还有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

舟曲,藏语意指白龙江,是个因水得名的县城。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水系在舟曲境内有四十多条支流,加之遍布高山峡谷,又地处白龙江断裂带,舟曲的地质环境一直都相当脆弱。

去过舟曲的人,都难忘那里的地名:锁儿头、泄流坡、三眼峪、罗家峪、谢家坡……它们正是一些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危险滑坡地带。洪水、小型山体滑坡、泥石流,在山高沟险的舟曲县,并不算新鲜事。甘肃省地质灾害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向亚洲周刊介绍,过去一百年间就在这里发生过九次白龙江被堵的地质灾害。

上世纪八十年代,舟曲被国家定为泥石流易爆发区;二零零三年,被地矿部门认定为中国三个典型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

二零零五年,甘肃媒体《兰州晨报》曾有环境报道对舟曲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系统警示。记者写下这样的观察:「这里的山体常年蠕动,土质像豆腐一样松软,不断有碎土块从山上滑落下来。省道三一三线从坡前穿过,过往车辆路过此处时全部加速行驶,一刻也不敢停留。县上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此处每天都有大量的碎土块滑落在路面上,每天早晨都要用推土机清理路面。」

这篇报道中称:到二零零五年,舟曲县已有滑坡隐患点四十三处,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八十六处,遍布全县二十二个乡的一百一十六个村社,而舟曲城区则是滑坡与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仅两河口至县城十七公里的路段两侧就分布着十三处灾害性滑坡、十二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寨子沟、硝水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高频泥石流沟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

三眼峪沟,就是这次酿成数千人伤亡的特大泥石流的发源。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活动震碎了四川,距离震中汶川县直线距离仅两百多公里的甘肃省舟曲县,也是甘南的重灾区。当时,舟曲录的震级有里氏七点五级,强震后,舟曲境内外发生了六十三处山体滑坡。

王得楷向亚洲周刊介绍:「舟曲县地处白龙江断裂带,历经几次造山运动,山体原本就比较破碎。五一二地震后,这里的山体松动得厉害,岩体更加破碎,滑坡的情况很多,一下雨,洪水冲下滑坡就形成泥石流。」

地震后,舟曲的地质险情也引起了甘肃乃至全国地质专家的警惕。

北京国土资源局的调查组在舟曲全境的排查发现,全县的滑坡隐患点已经增加到六十多处。震后山体被震松,而且震后比震前滑坡的位移速度多五倍,如遇大雨或暴雨,发生山体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灾区重建方案中,地质灾害治理,一直是舟曲重建的重点。

深圳是援建甘肃省舟曲县的对口城市。在二零零八年接受《深圳特区报》访问时,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早已意识到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但他为重建规划无法落实叫苦不已:「甘南灾后重建,最缺的有两样,一是资金,二是水土治理的专家」。他表示,舟曲一边在积极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商谈白龙江上游水土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项目,希望从长远上稳固这里的水土保持,另一边,也希望将处于危险边坡的村庄整体迁出,但数千万的安置费用,数亿元的倒塌危房重建,和复杂的移民工作,让这个计划仅仅停留在纸上。

泥石流不是从天而降,预警从未停歇,地震之后,那警笛长鸣摧人心肺,似乎所有人都已经感觉到危险了,可脆弱而贫瘠的舟曲县,就是无力面对。

宣传系统下达禁令

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后,二零零五年《兰州晨报》关于舟曲地质隐患的报道和零八年《深圳特区报》关于舟曲震后地质险境的报道立刻引起舆论关注。然而,仅仅流传一天之后,这两篇报道就在各大网站被强制?除。而且,截至发稿,宣传系统连下禁令,要求各媒体从舟曲撤回记者,一律使用新华社通稿。

除了为舟曲预警外,两篇报道还涉及大量舟曲地质脆弱背后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兰州晨报》的报道,提到舟曲自五十年代以降毁灭性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九十年代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的经济需要,人为工程也部分加剧了地质环境的脆弱这些基本事实。舆论界人士分析,天灾背后是否有人祸成分?——这样的提问,恰恰是灾难之后官方希望竭力回避的视角。

八月九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抢险救灾会议上,将舟曲泥石流灾害归结为五点原因,这被视为官方定调:第一是地质地貌原因;第二是两年前的四川地震震松了山体;第三是气象原因,今年长时间的干旱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形成地质隐患;第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第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今年国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有三分之一是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言之科学,但难以说服所有人,仍有质问不断:天灾背后,有没有人为因素?

第一个问题是泥石流能不能预警?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亚洲周刊说:「泥石流预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一般降雨气象部门是可以准确预测的,当地地质部门有过去数据积累,应该很清楚降雨量与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即使突发的大型降雨无法准确预报,从开始降雨,到泥石流发生,中间还是有时间,可以发出警戒的。」

范晓说:「舟曲这次泥石流,最初报的是十点开始降雨,十二点泥石流下来,这中间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有警报,是能减少生命损失的。」但他也表示,这和是否有相关的应急预案,是否有避难所,是否有一整套的避难机制有关,舟曲这样的重点地质灾害区,理应有,但这样的小镇却往往欠缺这一规划。

有意思的是,国家通讯社最早发出的消息是「夜晚十点当地开始降雨」,而灾难发生第二天晚上,救灾指挥部发出的消息却改成了「十一点开始降雨」,推迟了一小时。范晓对这个变化感到迷惑:「降雨时间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改这个时间。」

另一备受舆论关注的是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是否可能加剧了地质灾害?

舟曲地处陇南,气候不同于西北黄土高原,温暖潮湿,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历史上也是森林茂密之地。然而,大跃进时期开始对森林毁灭式砍伐,让这里的绿色迅速消失。据统计,从一九五二年八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一九九零年,当地累计采伐森林一百八十九点七五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十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据统计,自一九五八年以来,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一千两百四十五平方公里(一百八十六点七五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八点一八万亩。

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曾向媒体叫苦:「我们舟曲过去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的木材,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现在,失去植被的山体逐渐风化流失,每遇狂风暴雨就会出现泥石流甚至塌方。

一九八一年,在舟曲通往陇南的白龙江上曾出现过一次前所未有的山体塌方,垮塌的山体将白龙江拦腰截断,高峡平湖在一夜间出现,直接威胁上游舟曲县城和下游的武都县城。当时军方出动飞机,配合地面的疏通导流,将淤塞的堤坝炸毁,才使白龙江洪峰顺利下泄。这次山体塌方形成了今天的「泄流坡」。如何整治像泄流坡一样的滑坡地带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但是,对甘南地区白龙江流域做过多年实地调查的甘肃省地址灾害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对植被破坏加剧地质灾难这一说法并不认同:「对一个地区,地质因素相对于植被的因素来说要强得多,植被是软影响,地质因素是硬影响。」在学术界,植被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一直存有争议,王得楷说:「如果硬说森林茂密,其实森林茂密对岩石也会产生破坏作用,生物风化的力量可能把岩石崩裂,使岩石疏松,在舟曲这样的滑坡地区,低矮的草灌可能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他也同时提出,治理滑坡和水土保持并不是一个概念,「水土流失是浅层次地质现象。水土保持相对来说是软性的,滑坡则需要硬性加固」。所以,尽管过去甘肃省在水土保持已经投入数千万元,但想对于治理滑坡来说,这仍然是杯水车薪。

地质专家杨勇、范晓以及德国水利专家王维洛都指出,白龙江的梯级开发和过度开发水电项目,也可能是地质灾害生成的隐患。「舟曲县境内的水电开发项目多达四十余个,已经建成的有巴藏水电站等十五座水电站,还有虎家崖等十四座水电站在建」。王维洛认为,「建设水电站壅高水位,容易引起河道里两岸的山坡发生滑坡和泥沙流。建设水电站所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山沟,又为滑坡和泥沙流提供了充分的松散的物质材料」。

王得楷也承认有人为因素加剧了地质灾难,但他认为修路、水电开发影响都不大,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人口密度增加、县城扩张、选址不当,令当地的地质环境不堪重负,亦令灾难发生时根本难以逃生。

舟曲县城总人口十三万五千人,居住密度居甘肃各县之首,几乎与省城兰州相当。而舟曲人口,有相当一部分就住在过去的泥石流堆积扇上。王得楷说:「舟曲县城,过去被泥石流湮没了好多次,都是淹没区。人口密度增加以后,没地方盖房子了,也没科学规划,人们也不知道,好多人都住在危险区。」

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怀录也对媒体表示,应对地质灾害,舟曲县城的最佳方案只有搬迁,「当地的恶劣地质条件,即使做好了防治措施,也很难阻挡大规模的泥石流爆发。因此,最佳方案还是搬迁」。

巨资治理,还是巨资移民?专家的建议并没有被及时采纳,因为无论哪一项,对西部山区的落后县城舟曲来说,似乎都是天大的难题。明知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仍坐等灾难降临,这恐怕正是舟曲泥石流最大的悲剧。

3票

12票

推荐到抽屉

• 中国要警惕下一个舟曲

• 甘肃泥石流悲剧频频,预警无力回天

• 哀悼日 那些不能忘却的声音

• 全国哀悼比抗战胜利日纪念更重要

• 国务院:15日全国哀悼舟曲遇难同胞

甘肃泥石流悲剧频频,预警无力回天

作者:张洁平

来源:《亚洲周刊》二〇一〇年第三十三期

来源日期:2010-8-15

本站发布时间:2010-8-15 11:51:53

阅读量:272次

甘肃舟曲县爆发中国近年来最惨烈泥石流灾难,三个村庄被吞没,三分之二的县城被浊水浸泡,数千人死亡与失踪。泥石流灾难背后,有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的影响,也跟人口密度增加、县城规划不合理有关,既有地质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八年,甘肃及深圳媒体两度警告该地危险,但言论不受重视,当局未建立预警及应急机制,终酿悲剧,事发后还将网上报道删掉。

这可能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惨烈的泥石流灾难:八月八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暴雨引致的泥石流吞没村庄、冲毁县城,死亡与失踪人数达数千人。

八月七日深夜十时左右,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甘肃省南部的小县城舟曲。暴雨持续了四十多分钟,在舟曲县东北部的山区,雨量接近平时约三个月的总和。大约一小时后,县城北面的三眼峪、罗家峪发生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一路冲向县城。滚滚泥流席卷了房屋、树木、车辆等一切目所能及的物体,伴随隆隆巨响,不断翻过阻挡物,吞没了沿路的三个村庄(月圆村、三眼峪村、北街村),进而横穿整个县城,一直冲入白龙江。巨大的泥石流体阻断了江水,引发白龙江回水,江水又回淹进县城,至少三分之二的县城浸泡于浊水之中。

官方通报的灾情显示,此次罕见的泥石流整体长约五千米,平均宽三百米、厚五米,总体积七百五十万立方米,流经区域全部被夷为平地。

月圆村受灾最惨烈,整体被掩埋,三眼峪村和北街村也几乎看不到完整的建筑,周围的罗家峪村、春场等其它数个村庄也损毁严重。截止发稿,灾情还未能完全统计,现有官方数字显示,已确认死亡一千一百一十七人,失踪六百二十七人,重伤六十四人。

那个名唤月圆的村子,让到达现场的很多人难以释怀。村子背靠翠峰山、北山、东山,三眼峪水沟穿过,常年流着汩汩清水。流动的水被村民视为吉祥,所以村里房子多沿沟而建,一排排两层小楼,灾难到来之前,景致怡然。

然而这个深夜,水沟里席卷而来的是暴虐的泥石流。

在高处目睹了整个村庄被湮没的村民赵峰对媒体说,只用了几秒钟,这个有两千多人的村庄就不见了。许多村民都在熟睡中,轰隆隆的巨响里,甚至连惨叫都没有听见一声,就恢复平静了。第二天,远方的亲人从各地赶回来,在已经微微硬结的泥石流里,挖出的大多只是尸体。

八月九日下午,赶到现场的媒体记者王和岩描述,站在废墟上,就可以闻到尸体的臭味。「从现场情况来看,这里的救援生还几率太小了,和地震不同,泥石流掩埋的东西,完全没有什么生存缝隙。」

截至发稿,官方公布的数字显示,官兵成功救出的人数是一千零四十三人。这个数字,从八月九日到八月十日,只增加了一个人。

从下雨到覆灭,一切都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发生。熟睡的人们还来不及醒来,已被泥沙和巨石掩埋;救援的队伍还来不及到达,伤亡已难以挽回;幸存的人们还来不及反应,脚下的地面已经被裹着房屋、尸体的厚厚泥沙堆起了两三层楼高,水也淹到了窗户边缘……

舟曲县属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民占居民的三分之一。当地的僧侣也组织起来,为在泥石流中遇难的群众祈祷。他们来自宾格寺、黑峪寺、八棱寺、吾别寺。

八月八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身影出现在舟曲县城。八月九日上午,他再次跋涉至此次泥石流的罪魁之地三眼峪,并探望了受伤的灾民。

据王和岩说,前往灾区的道路非常难行,「路整个被增高两三米,到处都是泥和巨大的石头,还有歪斜或者倒塌的房屋。从县城东北走到位于中心的县委县政府,平时十几分钟的路,现在要走一个多小时,连走带爬」。

灾难已然发生,危险仍未消除。由于泥石流冲入白龙江,形成江水回淹的堰塞湖会给白龙江下游的舟曲县以及陇南市造成巨大安全隐患,除了救人之外,现场救援最大的任务便是疏通堰塞湖。八月九日下午至八月十日,兰州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在对舟曲泄洪口实施了至少八次定点爆破。但甘肃省水利厅厅长魏宝君介绍说,堰塞湖的疏导进展不大。需调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淤泥,才可能有阶段性成果。

八月九日晚上开始,据现场消息,大部分居民已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或附近亲属家,舟曲县城里除了救援部队和媒体记者,已经没有什么人。未来几日的天气预报显示,舟曲可能还将面临三次左右的降雨,专家特别警示,由于灾区已经堆积了大量的泥石流堆积物,如果遭遇强降雨,还有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

舟曲,藏语意指白龙江,是个因水得名的县城。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水系在舟曲境内有四十多条支流,加之遍布高山峡谷,又地处白龙江断裂带,舟曲的地质环境一直都相当脆弱。

去过舟曲的人,都难忘那里的地名:锁儿头、泄流坡、三眼峪、罗家峪、谢家坡……它们正是一些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大危险滑坡地带。洪水、小型山体滑坡、泥石流,在山高沟险的舟曲县,并不算新鲜事。甘肃省地质灾害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向亚洲周刊介绍,过去一百年间就在这里发生过九次白龙江被堵的地质灾害。

上世纪八十年代,舟曲被国家定为泥石流易爆发区;二零零三年,被地矿部门认定为中国三个典型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

二零零五年,甘肃媒体《兰州晨报》曾有环境报道对舟曲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系统警示。记者写下这样的观察:「这里的山体常年蠕动,土质像豆腐一样松软,不断有碎土块从山上滑落下来。省道三一三线从坡前穿过,过往车辆路过此处时全部加速行驶,一刻也不敢停留。县上有关领导告诉记者,此处每天都有大量的碎土块滑落在路面上,每天早晨都要用推土机清理路面。」

这篇报道中称:到二零零五年,舟曲县已有滑坡隐患点四十三处,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八十六处,遍布全县二十二个乡的一百一十六个村社,而舟曲城区则是滑坡与泥石流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仅两河口至县城十七公里的路段两侧就分布着十三处灾害性滑坡、十二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寨子沟、硝水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高频泥石流沟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

三眼峪沟,就是这次酿成数千人伤亡的特大泥石流的发源。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活动震碎了四川,距离震中汶川县直线距离仅两百多公里的甘肃省舟曲县,也是甘南的重灾区。当时,舟曲录的震级有里氏七点五级,强震后,舟曲境内外发生了六十三处山体滑坡。

王得楷向亚洲周刊介绍:「舟曲县地处白龙江断裂带,历经几次造山运动,山体原本就比较破碎。五一二地震后,这里的山体松动得厉害,岩体更加破碎,滑坡的情况很多,一下雨,洪水冲下滑坡就形成泥石流。」

地震后,舟曲的地质险情也引起了甘肃乃至全国地质专家的警惕。

北京国土资源局的调查组在舟曲全境的排查发现,全县的滑坡隐患点已经增加到六十多处。震后山体被震松,而且震后比震前滑坡的位移速度多五倍,如遇大雨或暴雨,发生山体塌陷和大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灾区重建方案中,地质灾害治理,一直是舟曲重建的重点。

深圳是援建甘肃省舟曲县的对口城市。在二零零八年接受《深圳特区报》访问时,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早已意识到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但他为重建规划无法落实叫苦不已:「甘南灾后重建,最缺的有两样,一是资金,二是水土治理的专家」。他表示,舟曲一边在积极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商谈白龙江上游水土治理与生态保护的项目,希望从长远上稳固这里的水土保持,另一边,也希望将处于危险边坡的村庄整体迁出,但数千万的安置费用,数亿元的倒塌危房重建,和复杂的移民工作,让这个计划仅仅停留在纸上。

泥石流不是从天而降,预警从未停歇,地震之后,那警笛长鸣摧人心肺,似乎所有人都已经感觉到危险了,可脆弱而贫瘠的舟曲县,就是无力面对。

宣传系统下达禁令

舟曲泥石流灾难发生后,二零零五年《兰州晨报》关于舟曲地质隐患的报道和零八年《深圳特区报》关于舟曲震后地质险境的报道立刻引起舆论关注。然而,仅仅流传一天之后,这两篇报道就在各大网站被强制?除。而且,截至发稿,宣传系统连下禁令,要求各媒体从舟曲撤回记者,一律使用新华社通稿。

除了为舟曲预警外,两篇报道还涉及大量舟曲地质脆弱背后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兰州晨报》的报道,提到舟曲自五十年代以降毁灭性砍伐森林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九十年代之后随着西部开发的经济需要,人为工程也部分加剧了地质环境的脆弱这些基本事实。舆论界人士分析,天灾背后是否有人祸成分?——这样的提问,恰恰是灾难之后官方希望竭力回避的视角。

八月九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抢险救灾会议上,将舟曲泥石流灾害归结为五点原因,这被视为官方定调:第一是地质地貌原因;第二是两年前的四川地震震松了山体;第三是气象原因,今年长时间的干旱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形成地质隐患;第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第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今年国内发生的地质灾害有三分之一是监控点以外发生的,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一旦成灾,损失很大。」

言之科学,但难以说服所有人,仍有质问不断:天灾背后,有没有人为因素?

第一个问题是泥石流能不能预警?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亚洲周刊说:「泥石流预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一般降雨气象部门是可以准确预测的,当地地质部门有过去数据积累,应该很清楚降雨量与泥石流之间的关系。即使突发的大型降雨无法准确预报,从开始降雨,到泥石流发生,中间还是有时间,可以发出警戒的。」

范晓说:「舟曲这次泥石流,最初报的是十点开始降雨,十二点泥石流下来,这中间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能有警报,是能减少生命损失的。」但他也表示,这和是否有相关的应急预案,是否有避难所,是否有一整套的避难机制有关,舟曲这样的重点地质灾害区,理应有,但这样的小镇却往往欠缺这一规划。

有意思的是,国家通讯社最早发出的消息是「夜晚十点当地开始降雨」,而灾难发生第二天晚上,救灾指挥部发出的消息却改成了「十一点开始降雨」,推迟了一小时。范晓对这个变化感到迷惑:「降雨时间应该是很清楚的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改这个时间。」

另一备受舆论关注的是当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是否可能加剧了地质灾害?

舟曲地处陇南,气候不同于西北黄土高原,温暖潮湿,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历史上也是森林茂密之地。然而,大跃进时期开始对森林毁灭式砍伐,让这里的绿色迅速消失。据统计,从一九五二年八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一九九零年,当地累计采伐森林一百八十九点七五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十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据统计,自一九五八年以来,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恶性变化,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一千两百四十五平方公里(一百八十六点七五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二,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八点一八万亩。

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曾向媒体叫苦:「我们舟曲过去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的木材,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现在,失去植被的山体逐渐风化流失,每遇狂风暴雨就会出现泥石流甚至塌方。

一九八一年,在舟曲通往陇南的白龙江上曾出现过一次前所未有的山体塌方,垮塌的山体将白龙江拦腰截断,高峡平湖在一夜间出现,直接威胁上游舟曲县城和下游的武都县城。当时军方出动飞机,配合地面的疏通导流,将淤塞的堤坝炸毁,才使白龙江洪峰顺利下泄。这次山体塌方形成了今天的「泄流坡」。如何整治像泄流坡一样的滑坡地带已经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但是,对甘南地区白龙江流域做过多年实地调查的甘肃省地址灾害研究所所长王得楷对植被破坏加剧地质灾难这一说法并不认同:「对一个地区,地质因素相对于植被的因素来说要强得多,植被是软影响,地质因素是硬影响。」在学术界,植被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一直存有争议,王得楷说:「如果硬说森林茂密,其实森林茂密对岩石也会产生破坏作用,生物风化的力量可能把岩石崩裂,使岩石疏松,在舟曲这样的滑坡地区,低矮的草灌可能更有利于水土保持。」

他也同时提出,治理滑坡和水土保持并不是一个概念,「水土流失是浅层次地质现象。水土保持相对来说是软性的,滑坡则需要硬性加固」。所以,尽管过去甘肃省在水土保持已经投入数千万元,但想对于治理滑坡来说,这仍然是杯水车薪。

地质专家杨勇、范晓以及德国水利专家王维洛都指出,白龙江的梯级开发和过度开发水电项目,也可能是地质灾害生成的隐患。「舟曲县境内的水电开发项目多达四十余个,已经建成的有巴藏水电站等十五座水电站,还有虎家崖等十四座水电站在建」。王维洛认为,「建设水电站壅高水位,容易引起河道里两岸的山坡发生滑坡和泥沙流。建设水电站所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山沟,又为滑坡和泥沙流提供了充分的松散的物质材料」。

王得楷也承认有人为因素加剧了地质灾难,但他认为修路、水电开发影响都不大,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人口密度增加、县城扩张、选址不当,令当地的地质环境不堪重负,亦令灾难发生时根本难以逃生。

舟曲县城总人口十三万五千人,居住密度居甘肃各县之首,几乎与省城兰州相当。而舟曲人口,有相当一部分就住在过去的泥石流堆积扇上。王得楷说:「舟曲县城,过去被泥石流湮没了好多次,都是淹没区。人口密度增加以后,没地方盖房子了,也没科学规划,人们也不知道,好多人都住在危险区。」

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怀录也对媒体表示,应对地质灾害,舟曲县城的最佳方案只有搬迁,「当地的恶劣地质条件,即使做好了防治措施,也很难阻挡大规模的泥石流爆发。因此,最佳方案还是搬迁」。

巨资治理,还是巨资移民?专家的建议并没有被及时采纳,因为无论哪一项,对西部山区的落后县城舟曲来说,似乎都是天大的难题。明知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仍坐等灾难降临,这恐怕正是舟曲泥石流最大的悲剧。

3票

12票

推荐到抽屉

• 中国要警惕下一个舟曲

• 甘肃泥石流悲剧频频,预警无力回天

• 哀悼日 那些不能忘却的声音

• 全国哀悼比抗战胜利日纪念更重要

• 国务院:15日全国哀悼舟曲遇难同胞


相关内容

  • 舟曲泥石流论文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论地质工程灾害调查技术及防治措施>,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资料均已明确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 ...

  • 舟曲泥石流的成因与防治
  • 科 毕 业 论 舟曲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刘敬旭 专 业: 铁道工程技术1101 学 号: 201120419 指导教师: 张国奇 文 专 舟曲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Zhouqu mud-rock flow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刘敬旭 Liu Jingxu 兰 ...

  •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甘肃省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 甘肃省"十二五"应急体系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 ...

  •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问题 孟冬冬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农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有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规划措施不系统和产权制度不健全.针对农村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应采 ...

  • 党的光辉旗帜演讲稿
  • <党的光辉旗帜演讲稿><演讲稿> 关于<演讲稿>的文章<党的光辉旗帜演讲稿>正文开始>> - - - 记得,一位诗人曾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他使我们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有了一 ...

  • 矿山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矿山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刘同有 (金川集团公司 甘肃金昌 737100) 一.矿山企业的特殊性 (1)矿产资源储量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2)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3)矿山投资的高风险性 (4)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递减性 (5)矿山企业基建投资的连续性 (6)矿业作业场所的移动性带来开采条件的复杂 ...

  • 云南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特征与防治对策
  • 第22卷增刊 2013年12月 CHINAMININGMAGAZINE 中 国 矿 业 Vol.22,Suppl 云南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特征与防治对策 程先锋1,2,徐 俊1,马宏杰3,张 博2 (1.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1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3.浙江省 ...

  • 陈雷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开拓进取 全面做好"十二五"防汛抗旱工作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0年12月7日) 同志们: 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对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回良玉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