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第27卷 第1期2004年1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ofBeijingSportUniversity

Vol.27 No.1

Jan.2004

●体育心理学

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漆昌柱1,梁承谋2,徐 培1

(1.武汉体育学院心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采用口语报告法,对20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专家)和2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新手)在6种访谈情景

中的问题表征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结果表明:1)专家较新手有更多的“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从信息加工的方式看,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2)专家具有更多的“条件-行动”概念表征,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具有“产生式”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问题表征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4)01-0035-03

CharacteristicsofRepresentationsofIntuitiveSportThinkingamongEliteAthletes

QIChang2zhu1,LIANGCheng2mou2,XUPei1

(1.DepartmentofPsychology,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Wuhan430079,Hubei2.BeijingSportUniversity,,China)

Abstract: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ofrepresentationsofintuitiveamong20and22noviceswereinvolvedinsimulatedcompetitivedataoftheex2pert-novicerevealedthe:(1)mbasedonmemoryinformationthanthoseofinwereapttoprocessinformationintheway“fromuptodown)”conceptionsthanthoseofnovices.Andexperts’intuitivesportthinkingwasby“”.

Keywordseliteathlete;intuitivesportthinking;representation

  在体育运动中“,专家”与“新手”在运动表现上的差异是

显而易见的[1]。为什么专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较新手做出更有效的反应?对此,许多研究者从运动知觉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Abernethy等人采用时间定格技术和空间定格技术研究了网球运动员的运动知觉专长[2]。但这类研究并没有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专家与新手的差异。Abernethy也认为“新,手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去看手臂和球拍而发展如专家那样的预

[3]

测能力”。知觉选择性与运动思维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知觉选择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运动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布鲁纳认为它是受人类思维的策略性和目的驱动的[4]。优秀运动员所具有的知觉预测能力也是与他们的运动思维相联系的。在以往有关运动思维的研究中,运动员进行预测判断时的思维直觉性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基于知觉研究范式的实验,都从运动思维的敏捷性角度论证了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存在。例如,Dreyfus等人曾以飞机驾驶、汽车驾驶、下棋等大量的活动为证,指出专家的决策行为是直觉的而不是分析的[5]。Jones应用电影定格技术,研究了优秀网球选手和网球初学者对发球落点的预测能力。他让两组被试观看网球发球动作,要被试在球触球拍前1/24s、球触球拍后1/8s和1/3s三种定格条件下预测球的落点。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1/3s的定格条件下预测成绩相同,但在1/8s的定格条件下,优秀网球选手对球落点的预测成绩比初学者要好[6]。这说明优秀网球选手的思维存在着直觉性。韩晨(2000)也采用影像定格技术,对北京棒球队队员和清华大学棒球代表队的大学生对投击球环节判断准确性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验证了优秀棒球选手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存在[7]。

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在运动实践中,采用什么方法来发展运动员的直觉性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一直使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感到困惑。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则认为“:直觉不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现象,而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个体在先前知识经验基础上再认某事物的过程[8]。”这与逻辑思维那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推理相比,直觉是一种直接跳跃至结论的加工,表现为在复杂情景中对熟悉事物进行快速的再认[9]。换句话说,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看来,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是高度“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  直觉性运动思维是否在本质上也与司马贺对直觉思维的论断相一致呢?为此,本研究采用口语报告法对运动员的问题表征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 

投稿日期:2002-10-11

基金项目:入选汉殷第7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作者简介:漆昌柱(1966-),男,土家族,湖北长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3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7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高策略性运动项目,运

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表2 专家-新手在条件概念类型差异分析检验

信息来源外界信息内部信息

被试专家

新手专家新手

MeanRank21.3321.6631.0212.84

29.500

282.500

-4.8740.0003

3

动员在选择动作时的思维活动是研究运动思维的理想“窗口”。为此,本研究选取羽毛球专业选手为专家组(运动水平要求达到1级或以上运动等级);选取选修了羽毛球课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新手组。专家组共有20名被试,其中男8名,女12名,平均年龄21岁;新手组共有被试22名被试,其中,男13名,女9名,平均年龄22岁。专家组被试专业训练平均年限为12年;新手组无专业训练经历。1.2 实验情景 本实验包括6种访谈情景,每种访谈情景都是模拟运动员在赛场上可能出现的赛场情况。针对每1情景有1个问题,要被试回答他在每种情景中想些什么?1)比赛中,你在发球前想些什么?2)比赛中,你在接发球时想些什么?3)比赛中,当你和对手都在网前时,你想些什么?4)比赛中,当你和对手都在底线时,你想些什么?5)比赛中,当你在底线而对手在网前时,你想些什么?6)比赛中,当你在网前而对手在底线时,你想些什么?访谈情景的选取,力求从选手双方站位的角度全面反映羽毛球比赛中的各种情景。同时,尽可能少地对这些情景施加限制条件,以便被试能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在选取这6种模拟比赛情景时,访谈了有关专家,并进行了包括其它情景在内的预备测试和比较。1.3 实验程序 实验时,在计算机上向被试依次逐一呈现访谈指导语(呈现文字的同时,播放声音)和6(模拟情景和问题),1题。被试对每1,出全面的回答,?”或“还有吗?”以鼓励被试作出全面的回答。当被试回答问题时,通过一个微型麦克风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录音。待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录音记录逐字逐句转化成文字记录。根据羽毛球

[10]

“口语记录测量模型”,对专家和新手问题表征的条件概念类型和各种概念间联系进行量化分析。

Mann-WilcoxonWhitneyUW216.500426.500

Z-0.089

P0.929

2.2 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差异比较 概念间联系包括“目标-

行动”“、行动-目标”、“条件-行动”和“行动-条件”4种。

这4种概念间的联系是根据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分析与测量,强调概念的语义联系。在羽毛球专家与新手的问题表征中,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表3)。

表3 专家-新手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平均数、标准差

概念间联系条件-行动行动-条件行动-目标目标-行动

平均数标准差

8.454.152.200.90

4.633.121.471.02

平均数标准差

4.092.361.680.86

2.991.870.990.83

  (表4)4-专家

新手

行动-条件专家

新手

行动-目标专家

新手

目标-行动专家

新手

27.4216.1125.0518.2723.8019.4121.2721.70

215.500425.500

-0.121

0.904

174.000427.000

-1.191

0.234

149.000402.000

-1.816

0.069

-WilcoxonWhitneyUW101.500354.500

Z-2.995

P0.003

2 研究结果

2.1 条件概念的类型差异比较 条件概念类型包括“基于外

  由表4可知,羽毛球专家与新手仅在“条件-行动”这种

概念间联系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界信息的条件”和“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两种。条件概念的

类型区分主要是依据在条件的认知中对个体的知识经验的依存性和条件信息的间接性程度。对过去的知识经验的依存性大或信息间接性程度高的条件,为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而主要依赖于对外部信息的直接感知的条件为基于外界信息的条件。专家和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进行问题表征时,各种类型条件概念的数量(表1)。

表1 专家-新手各种条件概念的平均数、标准差

M

SD3.423.71

M4.951.05

3 讨 论

  从条件概念的信息源来看,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基于外

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上羽毛球专家与新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羽毛球专家和新手在选择行动或确定目标时,虽然都将基于外部的感知信息作为他们选择行动的依据之一;但羽毛球专家在选择行动时还较新手更多地依赖于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

这说明,在运动动作的选择过程中,羽毛球专家不仅对基于外界感知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也对基于内部记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也可以说羽毛球专家对外部条件信息的加工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的。但羽毛球新手在选择运动动作时,主要是对基于外部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加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自下

[10]

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一般强调的是如何觉察孤立的客体,

SD3.231.91

基于外界信息基于内部信息

4.906.00

  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条件概念类型上的差异分析检验(表2)。  由表2可知,在条件的类型方面,羽毛球专家与新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专家更多的是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羽毛球专家和新手在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类型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第1期 漆昌柱,等: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37・

强调了刺激本身在认知加工中的重要性。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来自感受器,这些信息触发了模式识别过程。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的加工,强调概念和高水平过程对模式识别的影响。

羽毛球新手所表征的条件概念的信息源表明,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他们主要是通过外界的刺激特征,来建构比赛情景的心理图式。而专家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他们是用已有的问题解决图式来指导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寻找提取某一心理图式的情景依据。即专家是在已有解决问题的心理图式的基础上来加工条件信息;而新手是在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图式的情况下,通过条件信息的加工来建构问题情景心理图式和问题解决的心理图式。专家所具有的问题解决心理图式是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可以说,这种问题解决的心理图式就是他们所拥有的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库。

羽毛球专家较新手更多地利用内部存储的条件信息,也会增强他们对外部信息进行感知的理解性,提高感知的效率和预测性。而这种准确的预测,可以大大缩小做出决定时的搜索范围,使运动员可以在复杂的赛场环境中按简单反应的原则采取行动。

在所测量的各种概念联系中,专家“条件-行动”联系的数量与新手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其它3种联系上,专家与新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了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思维发展水平上的不同,并从1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

-概念,“产生式系统”。,“产生式”是指以“如果……,那么……”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这种规则也就是“条件-行动”对[11]。优秀运动员在这种认知技能水平上解决问题时,就不再需要进行“手段-目的分析”,而是从问题情景中再认熟悉的线索,激活“产生式”,提取相应的操作来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产生式”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羽毛球专家的运动知识库中,包括怎么做某事情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程序性知识可能是以“产生式”的规则来表示的。每一规则都包括一些条件和应采取的具体行动。专家在解决问题上的优势可能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预先贮存的产生系统,因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取和匹配正确的产生系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这与前面提出的羽毛球专家是基于已有的心理图式来搜索条件的假设是一致的。这种“心理图式”从其本质上来看,也就是“产生式系统”,即“如果……那么……”规则集。

这一研究结果与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和Chi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他们发现,随着专长的获得,个体的知识从复杂程度较低的表述性知识(如原则,专业词汇,规则)发展到更复杂的程序性知识;或者说,他的规则系统是由与解决问题的目标或分目标相联系的条件-动作系列所组成[12,13]。

但McPherson在关于网球运动专长形成的研究中,没有证实网球专家用“条件-动作规则”解决问题替代了”手段-目标”的问题解决方式[14]。这与本研究中对专家是采用条件-动作规则解决问题的结果相矛盾。导致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中,选择专家的标准不一样。

比较羽毛球专家-新手在问题表征中所表现出来的概念间联系的差异及条件概念信息源的差异,可以看到,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实质就在于专家是在已建立起来的心理图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产生式”的思维。这与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对直觉的解释是一致的。

“产生式”思维不仅是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所在,而且这一特点也可以作为在运动实践中加强运动员思维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思维直觉性的训练指导原则。在羽毛球这类高策略运动中,可引导运动员进行“产生式”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式的动作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高效率地获得顺向推理的问题解决技能,达到直觉水平。

4 结 论

  1)专家较新手具有更多的“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从信息加工的方式看,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2)羽毛球专家具有更多的“条件-行动”概念表征。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具有”产生式”思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Pei.ParadigminSport

].,1999(专辑):350-].effectsofageandexpertiseuponperceptualskilldeve

lopmentinaracquetsport[J].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1988,59:210-221.

[3]Abernethy,B..VisualSearchStratetiesandDecision-MakinginSport

[J].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Psychology,1991,22:189-210.[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

版社,1986.376.

[5]Abernethy,B.,Thomas,K.T.,Thomas,J.T..Strategiesforimproving

understandingofmotorexpertise[C].InJ.L.starkesandF.Allard(Eds.),cognitiveissuesinmotorexpertise.Amsterdam:ElsevierSci2encePublishers,1993.pp.317-355.

[6]Jones,S.K..AModularApproachtoIndividualDifferencesinSkilland

Coordination[C].InJ.L.starkesandF.Allard(Eds.),cognitiveissuesinmotorexpertise.Amsterdam: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1993.pp.273-293.

[7]韩晨.问题情境及技术等级对运动员直觉性思维的影响———对棒

球运动员投-击球判断准确性和时间的实验[M].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8]司马贺.人类的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0]漆昌柱.羽毛球专家-亲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

动思维特征[M].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1]Best,J.B.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0.

[12]Anderson,J.R..Acquisitionofcognitiveskill[J].PsychologicalRe2

view,1982,89:369-406.

[13]Chi,M.T.H..Representingknowledgeandmeta-knowledge:Impli2

cationsforinterpretingmeta-memaoryresearch[C].InF.E.Weinart&R.H.Kluwe(Eds.).Metacognition,motivation,andun2derstand-ing.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87.239-266.[14]McPherson,S.L..Expert-NoviceDifferencesinPlanningStrategies

DuringCollegiateSinglesTennisCompetition[J].JournalofSport&Ex2ercisePsychology,2000,22:39-62.

第27卷 第1期2004年1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ofBeijingSportUniversity

Vol.27 No.1

Jan.2004

●体育心理学

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漆昌柱1,梁承谋2,徐 培1

(1.武汉体育学院心理教研室,湖北武汉 43007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采用口语报告法,对20名优秀羽毛球运动员(专家)和2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新手)在6种访谈情景

中的问题表征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结果表明:1)专家较新手有更多的“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从信息加工的方式看,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2)专家具有更多的“条件-行动”概念表征,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具有“产生式”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问题表征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4)01-0035-03

CharacteristicsofRepresentationsofIntuitiveSportThinkingamongEliteAthletes

QIChang2zhu1,LIANGCheng2mou2,XUPei1

(1.DepartmentofPsychology,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Wuhan430079,Hubei2.BeijingSportUniversity,,China)

Abstract: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ofrepresentationsofintuitiveamong20and22noviceswereinvolvedinsimulatedcompetitivedataoftheex2pert-novicerevealedthe:(1)mbasedonmemoryinformationthanthoseofinwereapttoprocessinformationintheway“fromuptodown)”conceptionsthanthoseofnovices.Andexperts’intuitivesportthinkingwasby“”.

Keywordseliteathlete;intuitivesportthinking;representation

  在体育运动中“,专家”与“新手”在运动表现上的差异是

显而易见的[1]。为什么专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较新手做出更有效的反应?对此,许多研究者从运动知觉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Abernethy等人采用时间定格技术和空间定格技术研究了网球运动员的运动知觉专长[2]。但这类研究并没有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专家与新手的差异。Abernethy也认为“新,手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去看手臂和球拍而发展如专家那样的预

[3]

测能力”。知觉选择性与运动思维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知觉选择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运动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布鲁纳认为它是受人类思维的策略性和目的驱动的[4]。优秀运动员所具有的知觉预测能力也是与他们的运动思维相联系的。在以往有关运动思维的研究中,运动员进行预测判断时的思维直觉性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基于知觉研究范式的实验,都从运动思维的敏捷性角度论证了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存在。例如,Dreyfus等人曾以飞机驾驶、汽车驾驶、下棋等大量的活动为证,指出专家的决策行为是直觉的而不是分析的[5]。Jones应用电影定格技术,研究了优秀网球选手和网球初学者对发球落点的预测能力。他让两组被试观看网球发球动作,要被试在球触球拍前1/24s、球触球拍后1/8s和1/3s三种定格条件下预测球的落点。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1/3s的定格条件下预测成绩相同,但在1/8s的定格条件下,优秀网球选手对球落点的预测成绩比初学者要好[6]。这说明优秀网球选手的思维存在着直觉性。韩晨(2000)也采用影像定格技术,对北京棒球队队员和清华大学棒球代表队的大学生对投击球环节判断准确性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验证了优秀棒球选手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存在[7]。

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在运动实践中,采用什么方法来发展运动员的直觉性思维能力?这些问题一直使理论家和实践工作者感到困惑。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则认为“:直觉不是神秘的、不可解释的现象,而是一个熟悉的过程———个体在先前知识经验基础上再认某事物的过程[8]。”这与逻辑思维那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推理相比,直觉是一种直接跳跃至结论的加工,表现为在复杂情景中对熟悉事物进行快速的再认[9]。换句话说,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逻辑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看来,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是高度“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  直觉性运动思维是否在本质上也与司马贺对直觉思维的论断相一致呢?为此,本研究采用口语报告法对运动员的问题表征特点进行研究,以期揭示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 

投稿日期:2002-10-11

基金项目:入选汉殷第7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作者简介:漆昌柱(1966-),男,土家族,湖北长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36・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7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羽毛球运动作为一种高策略性运动项目,运

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表2 专家-新手在条件概念类型差异分析检验

信息来源外界信息内部信息

被试专家

新手专家新手

MeanRank21.3321.6631.0212.84

29.500

282.500

-4.8740.0003

3

动员在选择动作时的思维活动是研究运动思维的理想“窗口”。为此,本研究选取羽毛球专业选手为专家组(运动水平要求达到1级或以上运动等级);选取选修了羽毛球课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为新手组。专家组共有20名被试,其中男8名,女12名,平均年龄21岁;新手组共有被试22名被试,其中,男13名,女9名,平均年龄22岁。专家组被试专业训练平均年限为12年;新手组无专业训练经历。1.2 实验情景 本实验包括6种访谈情景,每种访谈情景都是模拟运动员在赛场上可能出现的赛场情况。针对每1情景有1个问题,要被试回答他在每种情景中想些什么?1)比赛中,你在发球前想些什么?2)比赛中,你在接发球时想些什么?3)比赛中,当你和对手都在网前时,你想些什么?4)比赛中,当你和对手都在底线时,你想些什么?5)比赛中,当你在底线而对手在网前时,你想些什么?6)比赛中,当你在网前而对手在底线时,你想些什么?访谈情景的选取,力求从选手双方站位的角度全面反映羽毛球比赛中的各种情景。同时,尽可能少地对这些情景施加限制条件,以便被试能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在选取这6种模拟比赛情景时,访谈了有关专家,并进行了包括其它情景在内的预备测试和比较。1.3 实验程序 实验时,在计算机上向被试依次逐一呈现访谈指导语(呈现文字的同时,播放声音)和6(模拟情景和问题),1题。被试对每1,出全面的回答,?”或“还有吗?”以鼓励被试作出全面的回答。当被试回答问题时,通过一个微型麦克风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录音。待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录音记录逐字逐句转化成文字记录。根据羽毛球

[10]

“口语记录测量模型”,对专家和新手问题表征的条件概念类型和各种概念间联系进行量化分析。

Mann-WilcoxonWhitneyUW216.500426.500

Z-0.089

P0.929

2.2 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差异比较 概念间联系包括“目标-

行动”“、行动-目标”、“条件-行动”和“行动-条件”4种。

这4种概念间的联系是根据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分析与测量,强调概念的语义联系。在羽毛球专家与新手的问题表征中,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表3)。

表3 专家-新手各种概念间联系的平均数、标准差

概念间联系条件-行动行动-条件行动-目标目标-行动

平均数标准差

8.454.152.200.90

4.633.121.471.02

平均数标准差

4.092.361.680.86

2.991.870.990.83

  (表4)4-专家

新手

行动-条件专家

新手

行动-目标专家

新手

目标-行动专家

新手

27.4216.1125.0518.2723.8019.4121.2721.70

215.500425.500

-0.121

0.904

174.000427.000

-1.191

0.234

149.000402.000

-1.816

0.069

-WilcoxonWhitneyUW101.500354.500

Z-2.995

P0.003

2 研究结果

2.1 条件概念的类型差异比较 条件概念类型包括“基于外

  由表4可知,羽毛球专家与新手仅在“条件-行动”这种

概念间联系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界信息的条件”和“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两种。条件概念的

类型区分主要是依据在条件的认知中对个体的知识经验的依存性和条件信息的间接性程度。对过去的知识经验的依存性大或信息间接性程度高的条件,为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而主要依赖于对外部信息的直接感知的条件为基于外界信息的条件。专家和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进行问题表征时,各种类型条件概念的数量(表1)。

表1 专家-新手各种条件概念的平均数、标准差

M

SD3.423.71

M4.951.05

3 讨 论

  从条件概念的信息源来看,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基于外

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在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上羽毛球专家与新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羽毛球专家和新手在选择行动或确定目标时,虽然都将基于外部的感知信息作为他们选择行动的依据之一;但羽毛球专家在选择行动时还较新手更多地依赖于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

这说明,在运动动作的选择过程中,羽毛球专家不仅对基于外界感知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而且也对基于内部记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加工;也可以说羽毛球专家对外部条件信息的加工是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的。但羽毛球新手在选择运动动作时,主要是对基于外部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加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自下

[10]

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又称数据驱动或刺激驱动,一般强调的是如何觉察孤立的客体,

SD3.231.91

基于外界信息基于内部信息

4.906.00

  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条件概念类型上的差异分析检验(表2)。  由表2可知,在条件的类型方面,羽毛球专家与新手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专家更多的是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羽毛球专家和新手在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类型上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

 第1期 漆昌柱,等:优秀运动员直觉性运动思维的表征特点

・37・

强调了刺激本身在认知加工中的重要性。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来自感受器,这些信息触发了模式识别过程。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的加工,强调概念和高水平过程对模式识别的影响。

羽毛球新手所表征的条件概念的信息源表明,他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他们主要是通过外界的刺激特征,来建构比赛情景的心理图式。而专家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他们是用已有的问题解决图式来指导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寻找提取某一心理图式的情景依据。即专家是在已有解决问题的心理图式的基础上来加工条件信息;而新手是在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图式的情况下,通过条件信息的加工来建构问题情景心理图式和问题解决的心理图式。专家所具有的问题解决心理图式是与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的,可以说,这种问题解决的心理图式就是他们所拥有的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库。

羽毛球专家较新手更多地利用内部存储的条件信息,也会增强他们对外部信息进行感知的理解性,提高感知的效率和预测性。而这种准确的预测,可以大大缩小做出决定时的搜索范围,使运动员可以在复杂的赛场环境中按简单反应的原则采取行动。

在所测量的各种概念联系中,专家“条件-行动”联系的数量与新手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其它3种联系上,专家与新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了羽毛球专家与新手在思维发展水平上的不同,并从1运动思维的本质特征。

-概念,“产生式系统”。,“产生式”是指以“如果……,那么……”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这种规则也就是“条件-行动”对[11]。优秀运动员在这种认知技能水平上解决问题时,就不再需要进行“手段-目的分析”,而是从问题情景中再认熟悉的线索,激活“产生式”,提取相应的操作来解决问题。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产生式”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羽毛球专家的运动知识库中,包括怎么做某事情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程序性知识可能是以“产生式”的规则来表示的。每一规则都包括一些条件和应采取的具体行动。专家在解决问题上的优势可能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预先贮存的产生系统,因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取和匹配正确的产生系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这与前面提出的羽毛球专家是基于已有的心理图式来搜索条件的假设是一致的。这种“心理图式”从其本质上来看,也就是“产生式系统”,即“如果……那么……”规则集。

这一研究结果与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和Chi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他们发现,随着专长的获得,个体的知识从复杂程度较低的表述性知识(如原则,专业词汇,规则)发展到更复杂的程序性知识;或者说,他的规则系统是由与解决问题的目标或分目标相联系的条件-动作系列所组成[12,13]。

但McPherson在关于网球运动专长形成的研究中,没有证实网球专家用“条件-动作规则”解决问题替代了”手段-目标”的问题解决方式[14]。这与本研究中对专家是采用条件-动作规则解决问题的结果相矛盾。导致这种不一致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中,选择专家的标准不一样。

比较羽毛球专家-新手在问题表征中所表现出来的概念间联系的差异及条件概念信息源的差异,可以看到,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的实质就在于专家是在已建立起来的心理图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产生式”的思维。这与认知心理学家司马贺对直觉的解释是一致的。

“产生式”思维不仅是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的本质所在,而且这一特点也可以作为在运动实践中加强运动员思维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思维直觉性的训练指导原则。在羽毛球这类高策略运动中,可引导运动员进行“产生式”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式的动作与条件之间的联系,高效率地获得顺向推理的问题解决技能,达到直觉水平。

4 结 论

  1)专家较新手具有更多的“基于内部信息”的条件概念。从信息加工的方式看,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表现出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2)羽毛球专家具有更多的“条件-行动”概念表征。优秀运动员的直觉性运动思维具有”产生式”思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Pei.ParadigminSport

].,1999(专辑):350-].effectsofageandexpertiseuponperceptualskilldeve

lopmentinaracquetsport[J].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1988,59:210-221.

[3]Abernethy,B..VisualSearchStratetiesandDecision-MakinginSport

[J].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Psychology,1991,22:189-210.[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

版社,1986.376.

[5]Abernethy,B.,Thomas,K.T.,Thomas,J.T..Strategiesforimproving

understandingofmotorexpertise[C].InJ.L.starkesandF.Allard(Eds.),cognitiveissuesinmotorexpertise.Amsterdam:ElsevierSci2encePublishers,1993.pp.317-355.

[6]Jones,S.K..AModularApproachtoIndividualDifferencesinSkilland

Coordination[C].InJ.L.starkesandF.Allard(Eds.),cognitiveissuesinmotorexpertise.Amsterdam:ElsevierSciencePublishers,1993.pp.273-293.

[7]韩晨.问题情境及技术等级对运动员直觉性思维的影响———对棒

球运动员投-击球判断准确性和时间的实验[M].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8]司马贺.人类的认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9]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0]漆昌柱.羽毛球专家-亲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

动思维特征[M].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11]Best,J.B.著,黄希庭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0.

[12]Anderson,J.R..Acquisitionofcognitiveskill[J].PsychologicalRe2

view,1982,89:369-406.

[13]Chi,M.T.H..Representingknowledgeandmeta-knowledge:Impli2

cationsforinterpretingmeta-memaoryresearch[C].InF.E.Weinart&R.H.Kluwe(Eds.).Metacognition,motivation,andun2derstand-ing.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87.239-266.[14]McPherson,S.L..Expert-NoviceDifferencesinPlanningStrategies

DuringCollegiateSinglesTennisCompetition[J].JournalofSport&Ex2ercisePsychology,2000,22:39-62.


相关内容

  •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
  •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摘要]布鲁纳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的结构主义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对我国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改革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形成的一种西方教育思潮,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 ...

  • 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
  • 心理学 2007年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的基本特征. 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进行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2.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44 强调人的所 ...

  •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一直在追寻着人的发展规律.从古代三哲开始就探寻着如何根据人的身体和心理生长变化的规律来教育人. 有关人的科学为我们揭示的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知识可以称之为规律的,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以下的几方面: 第一,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身体方面:先头部后四肢.先中心后边缘: 心理方面:具体 ...

  • 东师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
  • 心理学15秋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包括本科的各校各科新学期复习资料,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45 分.)V 1. 理解问题的第一步是:A. 建立问题空间的内部表征 B. 消除功能固着 C. ...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013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01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1.遗传与环境2.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3.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

  • 数学新编教学论
  • [新编数学教学论] 选择填空 数学活动有三类:1数学研究活动 2数学认识活动 3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活动的想象:1几何想象 2类几何想象 3数觉想象 4心理图像 施瓦布课程四要素:1教师 2学生 3教材 4环境 数学课程论的研究内容: 1数学课程目标 2数学课程内容 3课程编制 4数学课程的实施 5数 ...

  • 表象和想象 表象
  • 表象和想象 表象 表象(representation)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表象有如下特征: 直观性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但表象又与知觉不同,它只是知觉的概略再 ...

  • 学前心理学复习资料
  • 三.简答题 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 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 ...

  •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