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篇一:《我的画》教学反思

《我的画》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喜悦

1、 激发兴趣,自

主读文。

为了能激起学生的

自主读文的兴趣,教学伊始,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想画什么?接着,我就和

学生一起绘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找好伙伴商量,还可

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这样,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认知的激情,就会自主参与,寻

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再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记住了

哪些字,怎样记住的。然后我学着杨昱婷老师的教学生字的方法,把字剪成桂花、苹果、梨、

枫叶的形状,让学生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又增强了识

字、记字的效果。

2、 美读课文,读

中感悟。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想学的内容,多读多想;自主地讨论、

交流,自觉地练习运用在精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探究课文,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

和协作中自读自悟,主动发展。例如:读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后,我问学生:大自然的地毯

怎么画?你则呢知道?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再出示这一段再读,问学生读

后有什么感觉?哪儿最美?学生说:“一抹金黄最美”。“那么什么是一抹金黄呢?”学生都不

理解,我又适当引导:想一想秋天的草坪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是黄色的。”有的说:“是

一半绿一半黄的。”我及时点拨:“一半绿一半黄的草坪就像是染上了一抹金黄。”学生在自己

的发现中完全了解了“一抹金黄”的意思,根本不用老师解释。再如:你还喜欢什么?在课

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有的学生说喜欢星星。我知道了他不明白课文中的“星星”就是成熟的

果子。我就让他读一遍:“课文中说星星在什么地方?”“果林

里。”“果林里有星

星吗?”“没有。“那会是什么?”“那是梨子、苹果熟了。”学生又在我的引导下明白了文中

的“星星”是什么。

二、不足的惋惜

学习完课文内容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讨论:你喜欢秋天

吗?喜欢秋天里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都说喜欢,但却说不出秋天都有什么景色。也许现

在还没有真正到秋天,学生以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我觉得今后要注重引导学生

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学生的评价还显得不够到位,如他读

的声音太小,读的没有感情等。今后应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评一评成功之处,不足在哪里,

并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

趣,使纸面上的静态内容跃出教材,转化为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动态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二: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我

们的画》是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本课口语交际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

的意思,即自己画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内容不

限,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上课时,我先从教

材配图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按顺

序说:如先从整体到部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真热闹啊。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我及时纠正,说得好的给予鼓励。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互相介绍

一下自己的画,也可以评价别人的画,说说好在哪里。同学们特别兴奋,很快拿出自己的画,

争先恐后动机介绍自己的画。

然后,我创设小记

者采访、办画展等情境,并且每一个环节做好示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演,在表演中说,在

交际中学会本领。

但是,一年级的学

生刚开始学口语交际,而且语言表达还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以后慢慢地培养。

七、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

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设计有梯度性,

先课本上,再课外和生活中。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追问一句:你还想在这些花瓶中插花

吗?在完成第二课时,老师就要同学们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

比谁量词用得准确。“游戏”对口令是本课设计较成功之处:先老师跟学生对口令,后由学生

模仿自编题目对口令。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 中感悟知识的

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

神和创新意识。

篇三: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口

语交际----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奇台六小 史雪

口语交际课是“听

话、说话”的发展,与以前的听、说训练不同,“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学生口

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成功之处有:

一、创设氛围,激

趣导入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

小,他们更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起来更容易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所以,我充分运用语文书上的彩图,利用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很快吸引住学生,体现本

次口语交际的主题,采用激励式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学习怎样进行口

语交际。

二、以图激趣,明

确要求

要进行口语交际,

首先就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开始进行口语交际的。所以,我首

先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合作者,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的画,并让孩子们通过比较明确

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样就让孩子们对怎样介绍自己的画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引

导学生进行互动式的口语交际,我紧接着请了几名学生来介绍自己的画,我在一旁给与点拨,

让他说得更清楚、完整,又有针对性地帮助全体学生围绕他的介绍进行评价,明确评价标准,

为下面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打下较好的基础。我还通过小画家介绍自己的画的两段录像,让

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因为有了老师和录像的示范,他们开始有目的性地进行着口语

交际。

三、激情促说,双

向互动

老师的激励,孩子

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还想上台介绍。我顺势推出安排的小

组内互相讲、互相评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能互动起来,要求小朋友们先将自己的作品介绍

给小组内的伙伴们。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

交际,从而达到本课“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

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目的。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我能

够主动参与其中,对个别学生给与帮助,为他们树立说话的信心。在让每个孩子小

组内充分说的基础上,请每组的代表上台来介绍自己的画。这样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极好

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中反映的

不足之处有:

1、有同学在台前介

绍的时候,下面的同学有的听得不太认真,甚至有人在做小动作。

2、学生说话声音小,

不够大胆。

3、有些环节开展的

不够深入。

4、老师和学生的评

价语不够丰富,准确,这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5、口语交际应当使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由浅到深的交际过程,在这一交际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话说得更好、

更生动,这一点指导的还不够。

在调动孩子们说的欲望时,效果很好,学生积极踊跃,小手如林。但孩子站在讲台上介绍自

己的画时,因为紧张,语不成句,颠三倒四,效果很不好。课下我一直在反思:主要责任在

我,我应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孩子在介绍时有章可依,比着葫芦画瓢,能力强的孩子根

据自己的画特点,加上自己的想法,能说得更好;能力弱的孩子比葫芦画瓢,也能吃饱。第

二,应该给孩子自由练说的时间,学生熟练到脱口而出时,也就不会紧张了。第三,在心中

对一年级孩子还是有些拔高。

篇四:《画一画》教学反思

《画

一画》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本着以下几个要求:

1、 正比例是研究

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2、 知道正比例是

一种怎样的图像。

3、 我们为什么要

认识正比例图像。

我总是在想学生学

了这节课到底干什么用?——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必须让学生在自

己的探索中体会到它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的便利。既然是探索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规律。所以在画图像时,我只提供学生方格纸。具体方法自己去思考。其实画图像并不难,

关键是如何利用图像解决问题,这点往往把学生难住了。我只提示“找到直线上的一点不就

找到了„„嘻嘻”,意犹未尽,既给了同学提示,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在利用图像解决问

题这一环节,我着重让学生利用图像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体会认识正比例图像的好处,从

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篇五:《我的画》教学反思

《秋

天》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最注重体现的两点:

1、 1、

注重让孩子们读,而且都是有目标的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每段的朗读都会有问题

让学生思考,引导

学生读书,不仅让他们把课文读书了,而且关键在于读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注重训练词、

语、句。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优美的词语很多,优美的词语不

仅让学生记住,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会说,会运用,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领悟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也培养了

他们的说话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们在读、写、说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较

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的画》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自主

读文。

为了能激起学生的

自主读文的兴趣,教学伊始,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想画什么?接着,我就和

学生一起绘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找好伙伴商量,还可

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这样,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认知的激情,就会自主参与,寻

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再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记住了

哪些字,怎样记住的。然后我学着杨昱婷老师的教学生字的方法,把字剪成桂花、苹果、梨、

枫叶的形状,让学生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又增强了识

字、记字的效果。

2、美读课文,读中

感悟。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想学的内容,多读多想;自主地讨论、

交流,自觉地练习运用在精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探究课文,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

和协作中自读自悟,主动发展。例如:读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后,我问学生:大自然的地毯

怎么画?你则呢知道?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再出示这一段再读,问学生读

后有什么感觉?哪儿最美?学生说:“一抹金黄最美”。“那么什么是一抹金黄呢?”学生都不

理解,我又适当引导:想一想秋天的草坪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是黄色的。”有的说:“是

一半绿一半黄的。”我及时点拨:“一半绿一半黄的草坪就像是染上了一抹金黄。”学生在自己

的发现中完全了解了“一抹金黄”的意思,根本不用老师解释。再如:你还喜欢什么?在课

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有的学生说喜欢星星。我知道了他不明白课文中的“星星”就是成熟的

果子。我就让他读一遍:“课文中说星星在什么地方?”“果林里。”“果林里有星星吗?”“没

有。“那会是什么?”“那是梨子、苹果熟了。”学生又在我的引导

下明白了文中的“星星”是什么。

二、不足的惋惜

学习完课文内容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讨论:你喜欢秋天

吗?喜欢秋天里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都说喜欢,但却说不出秋天都有什么景色。也许现

在还没有真正到秋天,学生以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我觉得今后要注重引导学生

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学生的评价还显得不够到位,如他读

的声音太小,读的没有感情等。今后应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评一评成功之处,不足在哪里,

并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

趣,使纸面上的静态内容跃出教材,转化为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动态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

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生动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

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

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

己的语文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境地理解蒲公英宝宝纷纷出发旅

行的场景,我设计了情境,让学生扮演即将出发的蒲公英宝宝,做“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

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样的说话练习。?? 在了解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教

程中,我还让学生根据扮演苍耳和小动物,来表演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们也甚是投入。利

用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合表现欲,将原来有点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也

十分喜欢。

二、培养学生自读

自悟的能力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

的重难点,针对本课图文结合的安排,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这几位植物妈妈是靠什么传播种

子的,并自由说说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在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蒲

公英妈妈的这一段,由句式填空(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孩子离开妈妈)、理解“降落伞纷

纷”等词,掌握“只要?? 就”句式,一直到全体总动员一起表演。一环扣一环的设计,为第

3、4小节的学生自学作好铺垫。这样一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

维能力、认识能力统一发展。

三、拓展延伸,丰富课堂

教材并不是唯一的

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我根据孩子熟悉植物的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

生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然后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

机地结合。在教学时,我把课堂教给学生各自介绍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

言能力。另外,在拓展运用时我还模仿课文自己编了一首小诗,让学生细细品味:只要仔细

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

不过,教学永远是

门遗憾的艺术,在自己精心准备了以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虽然课堂表演的

环节甚是热闹,可是在创设情境中,自己也没有深思熟虑过,让孩子根据表演的自然而坐下,

而不是老师强制性地下令坐下。

2、由于上课内容安

排紧凑,但有些环节还未来得及细致化,缺少评价的环节。

3、在“我会说我会

演”阶段中,学生的表现欲不是很强,没有做到真正的“演”。

4、无论是读书还是

讨论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样学习才会有成效。

我想,作为年轻教

师,自己还未形成熟的教学风格,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也会积极改进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古诗两首》教学

反思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

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

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

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

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

化诗词的形式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点滴收获:

一、提供充足时间,

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

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

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

意。(3)想意境,悟诗情。(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

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五一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

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

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巧妙利用简笔

画,帮助想象意境;

《山行》一诗是一

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

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就在学生初

步交流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来画简笔画,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画

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头,在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

家(画了几座房子)。然后有人经过这里,看到了满山的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

要红(涂上一些深红色的色彩表示枫树),就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讲,很容易地让学生进入当时

的意境。

《识字2》教学反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尴尬或惊喜,用时

下最热门的话来说,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产生的矛盾现象。由于预设

过多过细,而使我们的课堂进入前者“花不开”的困境。反之,如能在预设中留足可生成的

时空,并能很好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点,我们的课堂教学便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时不

时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是一篇描写学生丰富多彩课余生活的三字歌。教学时,

我采用了小卡片的教具,将课文展现在黑板上: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因为“弹”和“养”

是本课中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在学生读通了课文,认识了生字后,为了巩固认字,并练习对

这两字的运用,我按照预设中的安排,用剪刀将“钢琴”和“鸽子”两词从词组中剪下,问

学生,“你们能照样子补一补词语吗?”学生纷纷举手,说出“弹棉花”、“弹琵琶”、“养小狗”、

“养鸽子”等众多词语。看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正准备进入下一预设环节,不料,一位平

时就爱标新立异的小家伙把手高高举起,嘴里还嚷嚷:“我还想说!”我只好点了他的将,看

他又出什么新花招。果然,他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能把‘花草’、‘电脑’这两个词剪下

来说一说吗?我不忍挫伤孩子的积极心,同意他这样做了。于是,“栽树木”、“学儿歌”等词

层出不穷。更带劲的是孩子纷纷要求上黑板剪词说词。很快,黑板上的一张张小卡片上只剩

下:

练 画 下

弹 拉 唱

栽 喂 养

做 学 观

一个个词也不断地

从孩子口中脱口而出:“练嗓子”、“画风景”、“拉小车”?? 孩子们的劲头是前所未有的高,争

先恐后地说出一个个三字词。一把剪刀剪掉了一排字,却给孩子们剪出了一对对想象的翅膀,

一片片想象的空间,孩子们的思路更广阔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说出自己喜欢说也有能力说

的词语,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收获远远超过了我当时预设的“弹”、“养”二字上。也许是说

到兴头上了,另一个孩子向我提出了建议:“老师,我们不如把黑板上的这些字拿掉,贴上刚

才我们剪下的,咱们换一种形式说说。”是呀,学生能运用这些动词了,能不能给词组换一换

动词呢?于是,在孩子门的建议下,黑板上出现的是:

越是新鲜,孩子们

越感兴趣,又一轮抢说开始了:“老师,我会说‘写书法’、‘看图画’、‘买象棋’?? ”“老师,

老师,我还会说‘擦钢琴’、‘藏二胡’、‘听京戏’??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波未平又

一波起。看着孩子们说得如此兴致勃勃,就连平时最不喜欢发言的那个小个子,今天也连着

站起来好几次,脸上再也看不到以往害羞闪烁的眼神,有的只是兴奋和自信。这时我灵机一

动,对孩子们说:“如果咱们把刚才所有的词语全剪下了,你看该怎么办?”聪明的班长拍拍

胸脯说:“别怕,有我们呢,我们自己来编三字歌。”孩子们就在我的指导下,经过小组讨论

后,纷纷编出了不同主题的三字歌,有的是打扫卫生的三字歌:擦黑板、摆桌椅、扫垃圾;

有的是上课的三字歌:读课文、认生字、动脑筋、答问题;有的则是环保三字歌:种花草、

护小苗、清垃圾。真是丰富多彩,津津乐道。

上完这堂课后,我的心里充满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我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振奋,

也为自己的“忍痛割爱”而窃喜。

这节课,我的整个

思路都被孩子们打断了,完全抛弃了自己事先预设的教学方案,而让孩子牵引着变更自己的

教学环节。可就因为这样的突破,孩子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们在课堂上得到了老师的

尊重,有了更为广阔的的思考空间,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

的智慧和才能。如果当时我在那个孩子提出要剪另外一些词语的时候,给予否定,那这一个

个精彩的词语,一段段生动的三字歌将被一遍遍的朗读取而代之。

在孩子们需要处找

到生成点,是这两个教学片段出现高潮的缘由。让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是课堂精彩的

展现。老师创造性地教,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学生创造性地学,更能激发老师创造性

地教,是为教学相长也。课堂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不能一味按着自己的预设

的教学方案赶着孩子,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惑、以及新的需要及时改

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找到新的生成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新的生成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自

主愉快地收获。

篇一:《我的画》教学反思

《我的画》教学反思

一、成功的喜悦

1、 激发兴趣,自

主读文。

为了能激起学生的

自主读文的兴趣,教学伊始,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想画什么?接着,我就和

学生一起绘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找好伙伴商量,还可

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这样,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认知的激情,就会自主参与,寻

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再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记住了

哪些字,怎样记住的。然后我学着杨昱婷老师的教学生字的方法,把字剪成桂花、苹果、梨、

枫叶的形状,让学生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又增强了识

字、记字的效果。

2、 美读课文,读

中感悟。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想学的内容,多读多想;自主地讨论、

交流,自觉地练习运用在精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探究课文,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

和协作中自读自悟,主动发展。例如:读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后,我问学生:大自然的地毯

怎么画?你则呢知道?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再出示这一段再读,问学生读

后有什么感觉?哪儿最美?学生说:“一抹金黄最美”。“那么什么是一抹金黄呢?”学生都不

理解,我又适当引导:想一想秋天的草坪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是黄色的。”有的说:“是

一半绿一半黄的。”我及时点拨:“一半绿一半黄的草坪就像是染上了一抹金黄。”学生在自己

的发现中完全了解了“一抹金黄”的意思,根本不用老师解释。再如:你还喜欢什么?在课

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有的学生说喜欢星星。我知道了他不明白课文中的“星星”就是成熟的

果子。我就让他读一遍:“课文中说星星在什么地方?”“果林

里。”“果林里有星

星吗?”“没有。“那会是什么?”“那是梨子、苹果熟了。”学生又在我的引导下明白了文中

的“星星”是什么。

二、不足的惋惜

学习完课文内容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讨论:你喜欢秋天

吗?喜欢秋天里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都说喜欢,但却说不出秋天都有什么景色。也许现

在还没有真正到秋天,学生以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我觉得今后要注重引导学生

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学生的评价还显得不够到位,如他读

的声音太小,读的没有感情等。今后应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评一评成功之处,不足在哪里,

并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

趣,使纸面上的静态内容跃出教材,转化为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动态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二: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我

们的画》是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本课口语交际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

的意思,即自己画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内容不

限,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上课时,我先从教

材配图入手,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按顺

序说:如先从整体到部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真热闹啊。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我及时纠正,说得好的给予鼓励。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互相介绍

一下自己的画,也可以评价别人的画,说说好在哪里。同学们特别兴奋,很快拿出自己的画,

争先恐后动机介绍自己的画。

然后,我创设小记

者采访、办画展等情境,并且每一个环节做好示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演,在表演中说,在

交际中学会本领。

但是,一年级的学

生刚开始学口语交际,而且语言表达还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以后慢慢地培养。

七、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自主、合

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

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课设计有梯度性,

先课本上,再课外和生活中。如在完成第一题时,老师追问一句:你还想在这些花瓶中插花

吗?在完成第二课时,老师就要同学们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

比谁量词用得准确。“游戏”对口令是本课设计较成功之处:先老师跟学生对口令,后由学生

模仿自编题目对口令。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 中感悟知识的

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

神和创新意识。

篇三: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口

语交际----我们的画》教学反思

奇台六小 史雪

口语交际课是“听

话、说话”的发展,与以前的听、说训练不同,“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学生口

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成功之处有:

一、创设氛围,激

趣导入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

小,他们更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起来更容易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所以,我充分运用语文书上的彩图,利用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很快吸引住学生,体现本

次口语交际的主题,采用激励式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学习怎样进行口

语交际。

二、以图激趣,明

确要求

要进行口语交际,

首先就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开始进行口语交际的。所以,我首

先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合作者,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的画,并让孩子们通过比较明确

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样就让孩子们对怎样介绍自己的画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引

导学生进行互动式的口语交际,我紧接着请了几名学生来介绍自己的画,我在一旁给与点拨,

让他说得更清楚、完整,又有针对性地帮助全体学生围绕他的介绍进行评价,明确评价标准,

为下面四人小组内相互交流打下较好的基础。我还通过小画家介绍自己的画的两段录像,让

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因为有了老师和录像的示范,他们开始有目的性地进行着口语

交际。

三、激情促说,双

向互动

老师的激励,孩子

们强烈的表现欲望,使整个课堂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还想上台介绍。我顺势推出安排的小

组内互相讲、互相评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能互动起来,要求小朋友们先将自己的作品介绍

给小组内的伙伴们。这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的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

交际,从而达到本课“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

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目的。在学生小组活动过程中,我能

够主动参与其中,对个别学生给与帮助,为他们树立说话的信心。在让每个孩子小

组内充分说的基础上,请每组的代表上台来介绍自己的画。这样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极好

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中反映的

不足之处有:

1、有同学在台前介

绍的时候,下面的同学有的听得不太认真,甚至有人在做小动作。

2、学生说话声音小,

不够大胆。

3、有些环节开展的

不够深入。

4、老师和学生的评

价语不够丰富,准确,这都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5、口语交际应当使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由浅到深的交际过程,在这一交际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话说得更好、

更生动,这一点指导的还不够。

在调动孩子们说的欲望时,效果很好,学生积极踊跃,小手如林。但孩子站在讲台上介绍自

己的画时,因为紧张,语不成句,颠三倒四,效果很不好。课下我一直在反思:主要责任在

我,我应该先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孩子在介绍时有章可依,比着葫芦画瓢,能力强的孩子根

据自己的画特点,加上自己的想法,能说得更好;能力弱的孩子比葫芦画瓢,也能吃饱。第

二,应该给孩子自由练说的时间,学生熟练到脱口而出时,也就不会紧张了。第三,在心中

对一年级孩子还是有些拔高。

篇四:《画一画》教学反思

《画

一画》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我本着以下几个要求:

1、 正比例是研究

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2、 知道正比例是

一种怎样的图像。

3、 我们为什么要

认识正比例图像。

我总是在想学生学

了这节课到底干什么用?——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必须让学生在自

己的探索中体会到它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的便利。既然是探索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规律。所以在画图像时,我只提供学生方格纸。具体方法自己去思考。其实画图像并不难,

关键是如何利用图像解决问题,这点往往把学生难住了。我只提示“找到直线上的一点不就

找到了„„嘻嘻”,意犹未尽,既给了同学提示,又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在利用图像解决问

题这一环节,我着重让学生利用图像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体会认识正比例图像的好处,从

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篇五:《我的画》教学反思

《秋

天》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最注重体现的两点:

1、 1、

注重让孩子们读,而且都是有目标的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每段的朗读都会有问题

让学生思考,引导

学生读书,不仅让他们把课文读书了,而且关键在于读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注重训练词、

语、句。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中优美的词语很多,优美的词语不

仅让学生记住,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会说,会运用,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领悟和运用词语的能力,也培养了

他们的说话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们在读、写、说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较

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我的画》教学反思

1、激发兴趣,自主

读文。

为了能激起学生的

自主读文的兴趣,教学伊始,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想画什么?接着,我就和

学生一起绘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秋天里走一走、看一看。学生兴趣盎然。

接着让学生用自已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可以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找好伙伴商量,还可

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这样,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

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读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生有了认知的激情,就会自主参与,寻

求新知,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再让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记住了

哪些字,怎样记住的。然后我学着杨昱婷老师的教学生字的方法,把字剪成桂花、苹果、梨、

枫叶的形状,让学生贴到相应的位置上,这样既增加了学生识字、记字的兴趣,又增强了识

字、记字的效果。

2、美读课文,读中

感悟。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感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已想学的内容,多读多想;自主地讨论、

交流,自觉地练习运用在精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探究课文,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

和协作中自读自悟,主动发展。例如:读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后,我问学生:大自然的地毯

怎么画?你则呢知道?在课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画一画。然后再出示这一段再读,问学生读

后有什么感觉?哪儿最美?学生说:“一抹金黄最美”。“那么什么是一抹金黄呢?”学生都不

理解,我又适当引导:想一想秋天的草坪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是黄色的。”有的说:“是

一半绿一半黄的。”我及时点拨:“一半绿一半黄的草坪就像是染上了一抹金黄。”学生在自己

的发现中完全了解了“一抹金黄”的意思,根本不用老师解释。再如:你还喜欢什么?在课

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有的学生说喜欢星星。我知道了他不明白课文中的“星星”就是成熟的

果子。我就让他读一遍:“课文中说星星在什么地方?”“果林里。”“果林里有星星吗?”“没

有。“那会是什么?”“那是梨子、苹果熟了。”学生又在我的引导

下明白了文中的“星星”是什么。

二、不足的惋惜

学习完课文内容后,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我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讨论:你喜欢秋天

吗?喜欢秋天里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都说喜欢,但却说不出秋天都有什么景色。也许现

在还没有真正到秋天,学生以往没有注意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我觉得今后要注重引导学生

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学生的评价还显得不够到位,如他读

的声音太小,读的没有感情等。今后应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评一评成功之处,不足在哪里,

并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高审美情

趣,使纸面上的静态内容跃出教材,转化为符合儿童个性特点的动态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

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生动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

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

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

己的语文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境地理解蒲公英宝宝纷纷出发旅

行的场景,我设计了情境,让学生扮演即将出发的蒲公英宝宝,做“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

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样的说话练习。?? 在了解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教

程中,我还让学生根据扮演苍耳和小动物,来表演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们也甚是投入。利

用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合表现欲,将原来有点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也

十分喜欢。

二、培养学生自读

自悟的能力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

的重难点,针对本课图文结合的安排,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这几位植物妈妈是靠什么传播种

子的,并自由说说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在学习课文时,我重点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蒲

公英妈妈的这一段,由句式填空(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孩子离开妈妈)、理解“降落伞纷

纷”等词,掌握“只要?? 就”句式,一直到全体总动员一起表演。一环扣一环的设计,为第

3、4小节的学生自学作好铺垫。这样一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

维能力、认识能力统一发展。

三、拓展延伸,丰富课堂

教材并不是唯一的

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我根据孩子熟悉植物的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

生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然后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

机地结合。在教学时,我把课堂教给学生各自介绍了解的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语

言能力。另外,在拓展运用时我还模仿课文自己编了一首小诗,让学生细细品味:只要仔细

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

不过,教学永远是

门遗憾的艺术,在自己精心准备了以后,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1、虽然课堂表演的

环节甚是热闹,可是在创设情境中,自己也没有深思熟虑过,让孩子根据表演的自然而坐下,

而不是老师强制性地下令坐下。

2、由于上课内容安

排紧凑,但有些环节还未来得及细致化,缺少评价的环节。

3、在“我会说我会

演”阶段中,学生的表现欲不是很强,没有做到真正的“演”。

4、无论是读书还是

讨论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样学习才会有成效。

我想,作为年轻教

师,自己还未形成熟的教学风格,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也会积极改进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古诗两首》教学

反思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

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

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

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

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

化诗词的形式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以下是我教学本课的点滴收获:

一、提供充足时间,

引导学生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对于古诗文的体

会、感悟,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肯定难以理解。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出示事先抄写

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

意。(3)想意境,悟诗情。(4)背诗文,能默写。然后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杜牧,让学生自己

解释了诗的题意。然后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词语手册理解个别难字,再让学生分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五一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

空间,也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

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二、巧妙利用简笔

画,帮助想象意境;

《山行》一诗是一

篇描写秋天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

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就在学生初

步交流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根据诗意来画简笔画,一座高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画

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伸向深秋时节的山头,在白云升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

家(画了几座房子)。然后有人经过这里,看到了满山的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

要红(涂上一些深红色的色彩表示枫树),就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讲,很容易地让学生进入当时

的意境。

《识字2》教学反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尴尬或惊喜,用时

下最热门的话来说,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产生的矛盾现象。由于预设

过多过细,而使我们的课堂进入前者“花不开”的困境。反之,如能在预设中留足可生成的

时空,并能很好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点,我们的课堂教学便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时不

时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是一篇描写学生丰富多彩课余生活的三字歌。教学时,

我采用了小卡片的教具,将课文展现在黑板上: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

因为“弹”和“养”

是本课中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在学生读通了课文,认识了生字后,为了巩固认字,并练习对

这两字的运用,我按照预设中的安排,用剪刀将“钢琴”和“鸽子”两词从词组中剪下,问

学生,“你们能照样子补一补词语吗?”学生纷纷举手,说出“弹棉花”、“弹琵琶”、“养小狗”、

“养鸽子”等众多词语。看学生说得差不多了,我正准备进入下一预设环节,不料,一位平

时就爱标新立异的小家伙把手高高举起,嘴里还嚷嚷:“我还想说!”我只好点了他的将,看

他又出什么新花招。果然,他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能把‘花草’、‘电脑’这两个词剪下

来说一说吗?我不忍挫伤孩子的积极心,同意他这样做了。于是,“栽树木”、“学儿歌”等词

层出不穷。更带劲的是孩子纷纷要求上黑板剪词说词。很快,黑板上的一张张小卡片上只剩

下:

练 画 下

弹 拉 唱

栽 喂 养

做 学 观

一个个词也不断地

从孩子口中脱口而出:“练嗓子”、“画风景”、“拉小车”?? 孩子们的劲头是前所未有的高,争

先恐后地说出一个个三字词。一把剪刀剪掉了一排字,却给孩子们剪出了一对对想象的翅膀,

一片片想象的空间,孩子们的思路更广阔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说出自己喜欢说也有能力说

的词语,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收获远远超过了我当时预设的“弹”、“养”二字上。也许是说

到兴头上了,另一个孩子向我提出了建议:“老师,我们不如把黑板上的这些字拿掉,贴上刚

才我们剪下的,咱们换一种形式说说。”是呀,学生能运用这些动词了,能不能给词组换一换

动词呢?于是,在孩子门的建议下,黑板上出现的是:

越是新鲜,孩子们

越感兴趣,又一轮抢说开始了:“老师,我会说‘写书法’、‘看图画’、‘买象棋’?? ”“老师,

老师,我还会说‘擦钢琴’、‘藏二胡’、‘听京戏’??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波未平又

一波起。看着孩子们说得如此兴致勃勃,就连平时最不喜欢发言的那个小个子,今天也连着

站起来好几次,脸上再也看不到以往害羞闪烁的眼神,有的只是兴奋和自信。这时我灵机一

动,对孩子们说:“如果咱们把刚才所有的词语全剪下了,你看该怎么办?”聪明的班长拍拍

胸脯说:“别怕,有我们呢,我们自己来编三字歌。”孩子们就在我的指导下,经过小组讨论

后,纷纷编出了不同主题的三字歌,有的是打扫卫生的三字歌:擦黑板、摆桌椅、扫垃圾;

有的是上课的三字歌:读课文、认生字、动脑筋、答问题;有的则是环保三字歌:种花草、

护小苗、清垃圾。真是丰富多彩,津津乐道。

上完这堂课后,我的心里充满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我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振奋,

也为自己的“忍痛割爱”而窃喜。

这节课,我的整个

思路都被孩子们打断了,完全抛弃了自己事先预设的教学方案,而让孩子牵引着变更自己的

教学环节。可就因为这样的突破,孩子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们在课堂上得到了老师的

尊重,有了更为广阔的的思考空间,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

的智慧和才能。如果当时我在那个孩子提出要剪另外一些词语的时候,给予否定,那这一个

个精彩的词语,一段段生动的三字歌将被一遍遍的朗读取而代之。

在孩子们需要处找

到生成点,是这两个教学片段出现高潮的缘由。让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是课堂精彩的

展现。老师创造性地教,必然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学生创造性地学,更能激发老师创造性

地教,是为教学相长也。课堂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不能一味按着自己的预设

的教学方案赶着孩子,而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惑、以及新的需要及时改

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找到新的生成内容,从而使学生在新的生成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自

主愉快地收获。


相关内容

  •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 ln0384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结 题 报 告 申请人姓名 朱占强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结题报告 辽宁省大洼县田庄台学校课题组 负责人:何永 ...

  • 对集体教学活动反思的点滴思考
  • 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对教学活动反思的点滴思考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一幼 糜玲 新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佳场所,但是,由于教师本身素质存在差异,教师要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还必须依 ...

  • 如何写好反思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学反思促我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我站上这个讲台锻炼的宝贵机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有自己的些许体会,还有的来自于借鉴他人的经验.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其实,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跟前辈们比较起 ...

  • 教师多读书的好处
  • 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是坦然的,自信满满的,胸有成竹的.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丰富的教育理念,而读书就是获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记得有一次参加教师培训,有老师就要求年青教师应珍惜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多读书,为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那时我就决定要 ...

  • 新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二.为何写课后教学反思 三.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四.教学反思的类型 五.教学反思的途径 六.课后反思的原则 七.教学反思的内容 八.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怎样写好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

  • 调查报告教学反思
  • 篇一: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报告 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调查报告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星河中学的一名教师,正在进行"有效开展教学反思途径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真实情况.本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回答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 ...

  • 探索教学反思的认识
  • 探索教学反思的认识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 ...

  • 浅谈英语教学课后反思
  • 浅谈英语教学课后反思 河南内黄卜城第三初级中学 马秀英 自从我校实行新课改以来,英语课有很大变化,特别是英语课后反思这一块.课后反思是我们新课改的重要的一部分.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 ...

  • 幼儿园教学反思的论文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宗旨.那么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教学反思对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经过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成长的.但是,深入实际我们会发现一个值 ...

  • 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 亲爱的老师们,反思能力在提升我们教师职业生命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观中外教育集大成者无一不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更新观念,在反思中提高能力,在反思中凝练思想……让我们在“反思”中一起成长!希望这里成为我们共同分享“反思”的精神乐园! 一、理解核心概念 1、反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反思”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