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     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 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教学目标 :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     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 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相关内容

  • 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蕙质兰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团队来陈述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首先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次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去体悟文本,你才能真正走进文本 ...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课型:精读课型 教 学 目标 :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了解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对通感修辞手法的掌握.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利用 ...

  • 荷塘月色 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 6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板书<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 我对 ...

  •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 [课题] <荷塘月色> 第1课时 [备课时间]2014年4月 [课型] 讲读课 [目标] 1.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重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难点] 体味作者的匠心. [教法] 朗读 ...

  • 从[荷塘月色]中挖掘写作资源
  • "观千曲而后晓声",在观中积累,内化,感悟,从而达到"后晓"精通.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其中名篇的写作引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下面试从<荷塘月色>教学中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散文的写作. 言之有理,取材――源于生活 ...

  •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⒈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⒉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⒈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

  • 荷塘月色教案(优质课教案)
  •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课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 一.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一)学习散文语言运用,掌握通感修辞方法. (二)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高雅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习文章第4.5自然段 (二 ...

  • 荷塘月色 文档
  •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 ...

  • [荷塘月色]说课稿3
  •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