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十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⑵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十八、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⑵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⑶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⑷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⑵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⑶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⑷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⑸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⑹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⑺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⑴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⑵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⑶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十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⑵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十八、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⑵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⑶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⑷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⑵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⑶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⑷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⑸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⑹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⑺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⑴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⑵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⑶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相关内容

  • [转]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总结
  • 2013-10-25 13:50:53|  分类:学习指导 |字号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 条件(有利.不利); 影响(正面.负面) 评价(积极.消极):   区位( ...

  • 2013高考文科综合备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 QQ群:200480992 安徽高考资料复习共享 2013高考文科综合备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第一版块 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

  • 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技巧
  • 高考地理问答题答题技巧 (一)明确答题方向 1.特征描述 2.成因问题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 自然环境特点--性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应注意图表中 ...

  • 2017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 2017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技巧 一.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 1.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 ...

  • 高考地理区位问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 高考地理区位问题分析与复习策略 引自"圭臬高考研究中心"/教育教学 地理纵横 成长导航 区位论主要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和社经济会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来探讨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这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

  • 高考地理答案中常出现的问题研究及矫正策略
  • 高考地理答案中常出现的问题研究及矫正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我在新高一的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你喜欢地理吗?为什么?有将近50%的学生不喜欢或者不确定喜不喜欢地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知识繁杂而凌乱2.记不住地名.弄不清位置3.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但表达不清楚4.看了答案就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分析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分析 一. 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分值为44分,而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好选择题至关重要.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注意找出题干中关键指导性词语.如"最多 ...

  • 地理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 地理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高考地理问答题常见失误分析 1.答案欠准确 由于同学们不能很好的审题,或者是没有搞清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因而答案出现偏差,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从而导致失分. 2.答案不"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说:既要回答主要的,也要回答次要的; 既要注意 ...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一.山东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下面将山东省近五年(2007-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 1. 试卷结构及分值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