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1课 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 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 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 思考: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 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 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 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 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第3课 小老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教学准备】

1. 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

2. 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老虎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老虎,学生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老虎”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己对自己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共同欣赏简评。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真奇怪、真奇怪”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

第4课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 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

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 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 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

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第5课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第6课 六面怪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

2. 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 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二、探究制作方法

1. 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

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 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 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 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

【百度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

小结: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 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

4. 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五官突出

(2)夸张变形

(3)色彩鲜艳

5. 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六、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第7课 快乐地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 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 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8课 彩点点

教学目标: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 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

牵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

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

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9课 动漫亮相

二、教学目标:

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五、 教学准备:卡纸。

六、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

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

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10课 民间玩具

三、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由于它们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为教学内容,以欣赏山西民间玩具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难点: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山西民间玩具的特色。

六、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书、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的资料和图片或实物。

教师:中国民间玩具的课件或图片、山西民间玩具的实物

七、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实物,对中国民间玩具也有了一点的了解。老师也找了一些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播放中国民间玩具课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玩具,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

(3)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提出问题:

翻开课本,仔细观察,小组讨论:①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③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由各个小组长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

感受阶段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很多,这节课重点欣赏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再次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

(1)出示山西民间玩具各种虎造型的民间玩具课件。

(2)小组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讨论:

A .这些民间玩具以什么动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B .民间玩具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C .民间玩具老虎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

D .你知道民间玩具老虎的寓意吗?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虎造型的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用虎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它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用布、面、土等材料制作,有勇敢、强悍、吉祥之意。

(4)欣赏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出示课件: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师生共同总结山西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山西民间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面、土、布、木、纸,凭籍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山西民间玩具有着深刻的寓意,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

“富贵荣华”的主题。山西民间玩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色彩在山西民间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因此,以它红火、热烈、艳丽的色彩而面世。

发展阶段

欣赏本地的民间玩具(学生带上家长收藏的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教师也可播放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课件)相互欣赏,从材料、造型、色彩、寓意认识本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拓展阶段

欣赏外国民间玩具(课件欣赏)让学生了解、体验外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感受艺术的多元化。

第11课 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目的:

1. 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 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 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 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1. 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 板书课题:蜗牛

3. 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 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 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第12课 打扮相框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 揭示课题。

二、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5)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13课 杂技高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 不倒翁" 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 扳不倒" 的立体造型。

2、 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 不倒翁" ,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 扳不倒" 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一、 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 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 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第14课 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

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

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

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

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

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

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是谁选的。

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

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

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 (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

(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

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 活动时间:21分钟

活动过程:

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15课 四格画

一、教材分析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格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读。本节课创新意识很强,要求学生能用一幅四格画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并且故事要有连贯性,教师需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四格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四格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连环故事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四格画的形式画出来。

四、教学难点:故事要求有连续性。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或者连环画吗?都看过什么?你喜欢哪个形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欣赏四格画

课件播放四格画,请学生起来总结四格画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创作一幅四格画的话,你想选取什么题材?

3 .讲解四格画的创作过程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要创作一幅优秀的四格画要求画面表现强烈,要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且能完整的讲出一个故事来。

4 .学生讨论、交流创作思想

5 .提出要求,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你感兴趣的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四个关键、精彩的画面,并命名。

6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欣赏评价

(三)课后提升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试着创作六格画或者八格画。

第16课 信封娃娃

一、教材分析

信封作为信件的外包装,外形固定(或正方形或长方形)较为呆板,然而经过学生一番巧妙的设计、制作之后。把它变成信封纸偶,就变得生动可爱,富有情趣,再配以表演活动,就使它具有生命力。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小朋友非凡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稚拙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体验了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本课通过剪剪、贴贴、画画,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制作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娃娃的特点及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会简单制作一个信封娃娃玩具。

3、在学习制作信封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能够在信封的合理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孔。

四、教学难点:能制作出表现自己独特喜好的装饰纸偶。

五、教学准备:信封、彩纸、剪刀、胶棒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导入【出示信封娃娃】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师: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刘老师创造出来的,你们知道我是吗?

生:„„

师:没错,同学们真棒!我原本只是一张普通的信封,人们有什么要说的话就装在里面,邮递员在帮它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现在有了电话、电脑,我就下岗了。还好刘老师有办法,帮我打扮了一下,你瞧,我漂亮吗?(得意地笑笑) 并取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信封娃娃。板书课题:信封娃娃

[设计意图:出示信封娃娃, 导入课题. 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2、观察,思考:

老师把信封装扮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那小朋友可以用信封做怎样的纸娃娃呢? (学生讨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人物„„) 【引导欣赏更多信封娃娃作品:】

师:是的,信封娃娃的家族可大了,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几位别的纸偶朋友。 师: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信封娃娃呢?那就让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信封娃娃吧。

3.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a 将信封对折剪一个圆(教师注意讲解位置)

b 画好想画的图案(教师注意提醒画大)

c 对准对折线,张贴

d 装饰这样信封娃娃就做好了,试试你的信封娃娃会说话吗。

4. 表演添趣,欣赏展评

(1)创作故事:

师:刘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制作的一个个美丽可爱信封娃娃,我想这些娃娃肯定有许多话要和我们说,如果几个信封娃娃走到一起的话,那肯定会发生动人的故事,现在小朋友4人一组合作,让你们的信封娃娃见面,为你们组所做的信封娃娃们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2)表演故事:请小组上台表演你们组信封娃娃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评评哪些信封娃娃制作得好,我们要评出最佳制作小能手。

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信封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成漂亮可爱的娃娃?课后动手做一做吧!

第17课 影子大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活点。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

2 .捉影游戏

(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

(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

(3)小结。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3 .影子探秘

(1)观察影子的变化。(变化多端)

(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4 .完成添画

(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

(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5 .学生创作

(1)室内创作。(2)指导构图。(3)修改完善。

6. 欣赏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2)学生互评。(3)教师点评。

7 .当堂作业

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三)课后提升

试着做一些有趣的影子,课后交流讨论。

第18课 听听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导阶段:

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 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 、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 、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 、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5 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

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第19课 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2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3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 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五、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

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 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 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2 .观察. 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 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

(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

(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a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b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 .观察. 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 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 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小结动物. 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4. 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

(1)创设作业情境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3)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

a 设计纸弹簧

b 用绘画. 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c 玩具形象生动有趣. 新颖独特

(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

(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 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 蹦跳表演等)

(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 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三)课后提升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

(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第20课 小泥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五、教学准备:课件,彩泥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入

(1)课件出示泥人图片

师:同学们看那,我们教室里来了群泥人朋友,猜猜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生:做游戏?跳舞?做操?„„

师:多么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啊!你们想不想也捏个泥人玩玩呢?

(2)揭示课题《小泥人》

2 .做个泥人试试

(1)想一想 提问:“人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

生:人由头、身子、四肢这几大部分组成。

(2)尝试:请同学们根据人的基本结构随意的捏个小人试试。

(3)展示、调整

(4)教师示范讲解

① 捏制时可用揉、捏的方法,头可以似圆非圆,人可随意夸张变形。

② 捏制身躯时可以整块泥捏制,也可分躯干、手、脚捏制拼接,拼接处可用牙签连接。

3 .“捏捏泥人”动一动

(1)看看课本上的小泥人,提问:“这些小泥人都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踢球,还有的在钓鱼。

生:我们是从他们不同的动作上看出来的。

(2)怎样让我们的小泥人也动起来呢?谁上来试试?

(3)学生上台给小泥人摆动作

4 .美化泥人

(1)欣赏彩泥作品(课件出示作品《西游记》《望梅止渴》《青蛙王子》)

(2)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小泥人漂亮吗?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3)教师边小结边示范

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搭配在一起,再运用添加、刻画的方法对人物的表情、穿戴、饰物进行美化,注意不要太复杂,面部表情要夸张、有趣。

5 .作业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

(2)各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跑步、打球、跳舞、演奏等,做出不同

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

(3)做好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介绍。

6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7 .展示评价

(1)小组展示介绍

(2)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一组小泥人,并说出理由

8. 欣赏迁移

(1)课件出示小泥人简介

(2)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解了小泥人,并学习、捏制了生动

有趣的小泥人,希望他们能给你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三)课后提升

粘土除了可以捏人还可以捏小动物噢,神奇吗?赶紧试一试吧!

第21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第22课 剪纸动物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3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第1课 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 剪刀添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 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 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 思考: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 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 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 欣赏作品: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 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第3课 小老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教学准备】

1. 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

2. 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老虎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老虎,学生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老虎”分别取名:《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己对自己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师生共同欣赏简评。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真奇怪、真奇怪”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

第4课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 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 形、圆

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兔子:圆形头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狐狸: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牛: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 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 为什么?(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

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第5课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第6课 六面怪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师问: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

2. 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3. 问: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揭示课题:六面怪脸)

二、探究制作方法

1. 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

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 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 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 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

【百度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

小结: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 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

4. 对比欣赏作品。(课件出示: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五官突出

(2)夸张变形

(3)色彩鲜艳

5. 说一说: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 要求: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六、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第7课 快乐地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 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 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生:好!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生:挺好的!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生观察、记忆)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生:能!

8、生作画。

第二课时

一、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生1:他们的画上画有舞台!

生2:还有观众!

„„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生:能!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二、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师: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怎样画跳舞的人!

生:我学会了速写!

„„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第8课 彩点点

教学目标: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难点: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 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

牵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

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

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第9课 动漫亮相

二、教学目标:

欣赏优秀的卡通片,提高学生对卡通片的鉴赏能力。

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创作可爱的有个性的卡通形象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以及简单的制作过程。

五、 教学准备:卡纸。

六、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内涵很丰富,并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根据当地条件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灵活地处理教材。一般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

活动一:欣赏感受——分析评述——掌握特点——设计表现——探讨研究——课外延伸

活动二:了解方法——确定思路——创作表现——交流欣赏。

活动一可将欣赏和创作结合起来,首先给学生欣赏几个经典的、积极向上的中外动画片片段,美美地饱览卡通明星的多姿风采。然后再让学生讲讲最喜欢其中的那一个卡通形象,为什么?接着从片段中抽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卡通形象来分析评述其艺术特点。在分析时可采用直观的方法,如:讲解分析“唐老鸭”的形象特点时,将唐老鸭和生活中的鸭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区别在哪儿?并让他们自己总结,抓住生活原形的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简练、鲜明对比等一些卡通形象的基本的艺术特点,为自己喜爱的小故事中的主角设计形象。

在让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动起来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图,自己探索制作方法。然后教师就一些难点问题提示后,利用课外做出来。

在这一阶段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简单了解卡通片的制作过程、方法;2、对优秀的卡通片有基本的鉴别能力;3、掌握运用卡通形象的艺术特点、造型规律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

活动二可由欣赏一本卡通连环画入手,来了解创作卡通连环画的简单方法。创作过程如下:

1、根据故事情节,将故事分为若干个场景(策划文字脚本)。

2、根据每一个场景构思画面。注意每一副画面都要清楚地表达出故事情节。

3、创作绘制出每一副画面。注意:构图饱满,主要的形象要突出;同一个角色在不同画面中形象不能差别太大。

4、整理装订。最后同学们将做好的连环画互相交流观看,并评出最优秀的卡通连环画。在这一阶段应让学生将在动画片中所学到的简明、概括、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连环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的创作绘制中去。

作业要求:

活动一:设计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并试着让它动起来。

活动二;将你熟悉的小故事改编成连环画形式画出来。

第10课 民间玩具

三、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玩具源远流长,分布地域广阔,它的种类、材料、造型都各不相同。由于它们是相互借鉴与传承的共性艺术,因而具有稳定的传统式样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课以了解中国民间玩具为教学内容,以欣赏山西民间玩具为切入点,开展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玩具和民间艺术的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民间玩具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难点: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山西民间玩具的特色。

六、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书、课前收集中国民间玩具的资料和图片或实物。

教师:中国民间玩具的课件或图片、山西民间玩具的实物

七、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实物,对中国民间玩具也有了一点的了解。老师也找了一些中国民间玩具的图片,想看吗?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

(2)播放中国民间玩具课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玩具,了解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

(3)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作品,提出问题:

翻开课本,仔细观察,小组讨论:①图片有什么民间玩具?你见过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这些民间玩具的共同点?③它们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点?

由各个小组长汇报,师生共同总结:中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废物利用。

感受阶段

中国的民间玩具种类很多,这节课重点欣赏富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再次出示课题:中国民间玩具──山西民间玩具)

(1)出示山西民间玩具各种虎造型的民间玩具课件。

(2)小组围绕以下4个问题展开讨论:

A .这些民间玩具以什么动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

B .民间玩具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C .民间玩具老虎选用什么材料进行制作?

D .你知道民间玩具老虎的寓意吗?

(3)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虎造型的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用虎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它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用布、面、土等材料制作,有勇敢、强悍、吉祥之意。

(4)欣赏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出示课件:各种山西民间玩具),师生共同总结山西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山西民间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民间艺人采取最简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价的面、土、布、木、纸,凭籍灵巧的技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传授美的艺术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美与实用的和谐。山西民间玩具有着深刻的寓意,借助虎、鸡、鱼、龙、凤,这些人们喜爱的、有特定审美内涵的形象,巧妙地表达“吉祥如意”、

“富贵荣华”的主题。山西民间玩具有造型粗犷、质朴、生动优美,注重装饰性,大胆取舍细节,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色彩在山西民间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因此,以它红火、热烈、艳丽的色彩而面世。

发展阶段

欣赏本地的民间玩具(学生带上家长收藏的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教师也可播放本地民间玩具的图片课件)相互欣赏,从材料、造型、色彩、寓意认识本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

拓展阶段

欣赏外国民间玩具(课件欣赏)让学生了解、体验外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感受艺术的多元化。

第11课 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目的:

1. 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 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 :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 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 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

1. 导语 :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 板书课题:蜗牛

3. 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

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

画法步骤(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

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

(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

抬头的

向前爬的

后爬的

低头的

(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

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

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

(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

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 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

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 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 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课外作业 :

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6. 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第12课 打扮相框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 揭示课题。

二、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5)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13课 杂技高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民间玩具" 不倒翁" 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运用平面或立体材料,设计一个" 扳不倒" 的立体造型。

2、 过程与方法:①在“玩”中感受民间玩具“不倒翁”的科学性和趣味性;②在欣赏中感受“不倒翁”民间玩具的装饰色彩、造型特点;③在探究中,解决材料妙用和组构“扳不倒”杂质小演员的立体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民间玩具" 不倒翁" ,感受其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运用纸材设计制作" 扳不倒" 的杂技小演员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材料妙用;设计制作美观有趣的“扳不倒”造型。

兴趣点:玩“不倒翁”;想像杂技小演员有趣的动态。

观察点:“不倒翁”的造型色彩、花纹。

教具准备:不倒翁玩具,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一、 欣赏玩具,导入新课。

二、 出示“七品芝麻官”玩具,猜一猜:它是谁?

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不倒翁的底部是圆的,较重,色彩鲜艳,形象滑稽、有趣------)想一想:小博士的话对不对?

试一试:出示道具,找一些能滚动的东西,放一些橡皮在瓶盖里边,再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制作一个能滚动的立体造型并在上面设计一个动态美的杂技演员。(教师示范)

三、进入游戏,设计制作。

1、 我们班要组建杂技团,每人制作一个小演员来参加表演,看谁能被选上,只要符合下列标准就可以:造型美、人物动态美、色彩美、扳不倒。

2、学生设计制作。

三、评价展示,表演。

玩一玩,评一评:看谁的杂技表演最有趣?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使我意识到,自主探索,反而让学生放开手脚,这节课老师没有作讲解,完全是学生观察,思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演员形象稍显粗糙。

第14课 男生女生

教学目标:

1、观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绘出不同的形象。

2、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术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活动一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嗓门大。

活动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强男孩、女孩之间友情,导入新课。 活动时间:3分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哨声组织学生按男、女站好队

师:吹哨。

师:有的同学很奇怪,怎么美术课老师吹起哨儿了呢?今天上课呀,老师用哨声来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咱们先来赛一赛、比一比谁的嗓门儿大,好不好?

生:好。

师:教师哨声一响,男女同学各站一队,男同学右,女同学左,看男同学快还是女同学快。

师:吹哨。

生:排队。

2、男、女同学互相问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处

师:男同学向左转,女同学向右转,男同学喊:“女同学好!”,女同学喊:“男同学好!”,我喊一、二就开始。

师: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齐喊。

师:同学们喊得都很卖力气,那到底谁的声音大呀?

生:一齐回答。

师:好了,老师觉得男同学的声音很宏亮,女同学的声音很清脆、悦耳。(通过刚才的比赛,让同学们潜意识感到男孩和女孩在声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区别的)

活动二

活动内容:比比谁收集的图片好。

活动目的:资源共享,拓展认识。

活动时间:6分钟

活动过程:

1、贴图片

师:在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图片贴在展板上。

生:贴图片。

2、观察、描述、介绍、分析图片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可真丰富,你们最喜欢哪个形象,同学们选一选,然后放在讲桌上。

生:任意选择。

师:同学们选的都很认真,我们一起欣赏这几幅。

师:老师发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图片,同学们看看是什么。

师:拿一张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这是谁选的。

生:我。

师:你说说选他的理由,再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小朋友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就服装、动作等谈看法)

师:这还有一幅,你们觉得怎样?

生:好。

个别生:不喜欢。

师:你说说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活动三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想法、做法好

活动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启发练习基本方法。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过程:

1、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师:刚才咱们共同欣赏了许多的图片,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老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他们一个是女孩叫丽丽,一个是男孩叫亮亮,他们非常想和大家见见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生:回答。

(老师出示展板,两个人体轮廓。)

师:咦,怎么变这样了,老师都分不出来哪个是丽丽、哪个是亮亮了。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吗?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张展板,展板贴有各种服饰、造型。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材料,谁来给他们两个打扮一下,让我们大家一下就能看出来哪个是男孩、哪个是女孩?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装扮工作,深化对男、女孩的认识。 (选四名同学到展板前)

师:你们两个人一组,每组装饰一个人物。你们商量一下,哪个组装扮男孩、哪个组装扮女孩,怎么来分工?(同学进行装饰)

师:咱们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看看哪组装饰得又好又快。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男、女生的不同之处。

(学生装饰完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是丽丽、谁是亮亮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现在能看出来,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女孩有小辫,喜欢穿裙子;男孩短头发,不穿裙子)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女孩子喜欢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师我也穿过裙子。

师:是吗?什么时候穿过?(生回答小时候)那你现在为什么不穿了?

生:现在长大了,所以不穿了。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就要穿男子汉的衣服了,是吗?(生回答)

在这环节学生还会问一些其他问题,教师灵活处理。

活动四

活动内容:比比谁画的或制作的生动有趣。

活动目的:体验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工具、材料进行创作练习的乐趣。 活动时间:21分钟

活动过程:

1、激趣创作。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区别。现在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图片,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幻灯片展示有用绘画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师: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生回答)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来绘画或制作一个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师: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纸盒、瓶子、水果、挂历、报纸、布头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拿。

2、学生创作,老师指导。

学生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观看,选择一些绘画作品和制作的作品从不同角度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自评或互评。

4、集思广益,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给咱这节课起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学生发言)同学们起的名字可真有创意。

5、谈话总结,提出希望

这节课你们感到高兴吗?(学生回答)老师觉得也很高兴。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男女同学各自发挥出自身的优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第15课 四格画

一、教材分析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格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读。本节课创新意识很强,要求学生能用一幅四格画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并且故事要有连贯性,教师需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四格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四格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连环故事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四格画的形式画出来。

四、教学难点:故事要求有连续性。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或者连环画吗?都看过什么?你喜欢哪个形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欣赏四格画

课件播放四格画,请学生起来总结四格画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创作一幅四格画的话,你想选取什么题材?

3 .讲解四格画的创作过程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要创作一幅优秀的四格画要求画面表现强烈,要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且能完整的讲出一个故事来。

4 .学生讨论、交流创作思想

5 .提出要求,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你感兴趣的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四个关键、精彩的画面,并命名。

6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欣赏评价

(三)课后提升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试着创作六格画或者八格画。

第16课 信封娃娃

一、教材分析

信封作为信件的外包装,外形固定(或正方形或长方形)较为呆板,然而经过学生一番巧妙的设计、制作之后。把它变成信封纸偶,就变得生动可爱,富有情趣,再配以表演活动,就使它具有生命力。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小朋友非凡的创造力、巧妙的构思、稚拙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他们体验了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本课通过剪剪、贴贴、画画,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制作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封娃娃的特点及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会简单制作一个信封娃娃玩具。

3、在学习制作信封娃娃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能够在信封的合理位置剪出伸手指的小孔。

四、教学难点:能制作出表现自己独特喜好的装饰纸偶。

五、教学准备:信封、彩纸、剪刀、胶棒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导入【出示信封娃娃】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师: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刘老师创造出来的,你们知道我是吗?

生:„„

师:没错,同学们真棒!我原本只是一张普通的信封,人们有什么要说的话就装在里面,邮递员在帮它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现在有了电话、电脑,我就下岗了。还好刘老师有办法,帮我打扮了一下,你瞧,我漂亮吗?(得意地笑笑) 并取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信封娃娃。板书课题:信封娃娃

[设计意图:出示信封娃娃, 导入课题. 同时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信封及它原有的作用.]

2、观察,思考:

老师把信封装扮了一个漂亮的女娃娃,那小朋友可以用信封做怎样的纸娃娃呢? (学生讨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卡通人物、人物„„) 【引导欣赏更多信封娃娃作品:】

师:是的,信封娃娃的家族可大了,看,老师今天还请来了几位别的纸偶朋友。 师: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信封娃娃呢?那就让大家看看我是怎样制作信封娃娃吧。

3.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示范:

a 将信封对折剪一个圆(教师注意讲解位置)

b 画好想画的图案(教师注意提醒画大)

c 对准对折线,张贴

d 装饰这样信封娃娃就做好了,试试你的信封娃娃会说话吗。

4. 表演添趣,欣赏展评

(1)创作故事:

师:刘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制作的一个个美丽可爱信封娃娃,我想这些娃娃肯定有许多话要和我们说,如果几个信封娃娃走到一起的话,那肯定会发生动人的故事,现在小朋友4人一组合作,让你们的信封娃娃见面,为你们组所做的信封娃娃们创作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吧!

(2)表演故事:请小组上台表演你们组信封娃娃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评评哪些信封娃娃制作得好,我们要评出最佳制作小能手。

师总结:同学们太棒了!(教师及时给予奖励)

(三)课后提升

想一想除了信封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制作成漂亮可爱的娃娃?课后动手做一做吧!

第17课 影子大王

一、教材分析

本课影子大王选用学生颇感好奇的人物影子为题材,作为绘画学习活动的激活点。通过影子大王对自己身影的观察,激发对复杂平面形的兴趣,也对人体的形态留下较深的印象。人物的影子间接地反映人体的形态,因受光的角度和服装影响,影子大王使人形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因而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认识和表现有趣的人影轮廓的同时,更注重自我心中“影子大王”的想象和创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开展“影子”探秘。(认识形态变化);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

2 .捉影游戏

(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

(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

(3)小结。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3 .影子探秘

(1)观察影子的变化。(变化多端)

(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4 .完成添画

(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

(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5 .学生创作

(1)室内创作。(2)指导构图。(3)修改完善。

6. 欣赏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2)学生互评。(3)教师点评。

7 .当堂作业

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三)课后提升

试着做一些有趣的影子,课后交流讨论。

第18课 听听画画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 、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导阶段:

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

3 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 、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 、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 、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

(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5 学生听一听,画一画。

(1)下面还有三首好听的音乐,这回可要听仔细,你喜欢哪一首音乐,怎么才能把它画下来呢?(放音乐)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3)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评,师点评。

(4)小结:美的音乐加上同学们画,美丽极了,你们真是了不起。让我们在美丽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这课,希望大家听着音乐,保持的愉快的心情走出教室,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后提升

创作一副画,配上一首合适的音乐。

第19课 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

本课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2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3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 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五、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

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 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 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2 .观察. 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 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

(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

(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a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b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3 .观察. 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 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 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小结动物. 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4. 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

(1)创设作业情境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3)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

a 设计纸弹簧

b 用绘画. 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c 玩具形象生动有趣. 新颖独特

(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

(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 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 蹦跳表演等)

(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 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三)课后提升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

(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第20课 小泥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古代、现代各地区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 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操,并根据情境作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五、教学准备:课件,彩泥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引入

(1)课件出示泥人图片

师:同学们看那,我们教室里来了群泥人朋友,猜猜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生:做游戏?跳舞?做操?„„

师:多么生动、有趣的小泥人啊!你们想不想也捏个泥人玩玩呢?

(2)揭示课题《小泥人》

2 .做个泥人试试

(1)想一想 提问:“人由哪些基本结构组成的呢?”

生:人由头、身子、四肢这几大部分组成。

(2)尝试:请同学们根据人的基本结构随意的捏个小人试试。

(3)展示、调整

(4)教师示范讲解

① 捏制时可用揉、捏的方法,头可以似圆非圆,人可随意夸张变形。

② 捏制身躯时可以整块泥捏制,也可分躯干、手、脚捏制拼接,拼接处可用牙签连接。

3 .“捏捏泥人”动一动

(1)看看课本上的小泥人,提问:“这些小泥人都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他们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踢球,还有的在钓鱼。

生:我们是从他们不同的动作上看出来的。

(2)怎样让我们的小泥人也动起来呢?谁上来试试?

(3)学生上台给小泥人摆动作

4 .美化泥人

(1)欣赏彩泥作品(课件出示作品《西游记》《望梅止渴》《青蛙王子》)

(2)提问:“同学们看看这些小泥人漂亮吗?说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3)教师边小结边示范

他们用不同颜色的彩泥搭配在一起,再运用添加、刻画的方法对人物的表情、穿戴、饰物进行美化,注意不要太复杂,面部表情要夸张、有趣。

5 .作业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

(2)各组拟定一个主题,如:跑步、打球、跳舞、演奏等,做出不同

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

(3)做好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做介绍。

6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7 .展示评价

(1)小组展示介绍

(2)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的小泥人或一组小泥人,并说出理由

8. 欣赏迁移

(1)课件出示小泥人简介

(2)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解了小泥人,并学习、捏制了生动

有趣的小泥人,希望他们能给你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三)课后提升

粘土除了可以捏人还可以捏小动物噢,神奇吗?赶紧试一试吧!

第21课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第22课 剪纸动物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剪纸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剪纸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怎样剪出来才能像

五、教学准备:软纸,简单,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1 示范作品,激发兴趣

(1)教师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鹊登梅、五谷丰登、北京申奥、动物乐园等)引起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a 你还见到过哪些剪纸作品?

b 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3)教师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及广泛用途。

2 学习实践剪纸方法

教师介绍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纸样)动手剪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交流经验,总结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对折后再剪;锯齿可连续剪。尽量避免断开或走样)。

3 课后搜集资料,加强练习

学生回家搜集一些资料(图书、图样、网上查询、向父母请教等),自己创作设计新图案来剪刻,说出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

1 介绍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外完成的剪彩纸作品;

介绍作品: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你的作品,请你把它介绍出来(创作意图及剪纸方法)。

比较各自的作品:将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2 拓宽思路,想象创作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幅用彩纸随意折叠后剪刻的作品。

学生实践:拿一张正方形彩纸,随意对折、剪裁,可圆可方,打开剪纸,用投影仪放映。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都是对称图形,几乎没有相同的作品)这时,同学们自觉地进入了由模仿到创造的学习氛围中,由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他们的创作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3 交流评价作品

展示学生的新颖作品,教师应给予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全心全意互相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三)课后提升

试着剪一剪别的物体。


相关内容

  • 三年级美术下册 想象中的飞机教案 苏少版 精品
  • 想象中的飞机 一.教材分析 本课要让学生通过观看.收集.研究最新型飞机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目前飞机设计上的不足,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本科融合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现实社会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美术队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利用美术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美术一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 电 子 教 案 科目:美 术 班级:一 年 级 教师:冯 露 江油外国语学校美术教研组 2015年 3 月 1 日 江油外国语学校 一年级下册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一年级美术共19课,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 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 ...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
  •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1 2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3 4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5 6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7 8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9 10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11 12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13 14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 ...

  • 最新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 最新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 学习目标:学习制作课程表. 对课程图标与组合的设计. 重点.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情感 ...

  •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1课[形色协奏曲]教案
  •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1课时 <形色协奏曲>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2课时 <形色协奏曲>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3课时 <俯仰之间>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4课时 <遥远的地平线>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5课时 <壶趣>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6课时 ...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全集 附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合集.rar (61.56 KB) 人教版七年级下教案合集.rar (277.75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教案全集.rar (293.41 KB)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集.rar (221.12 KB)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 小学美术冀美版 一年级下册 第3课[童话中的城堡]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美术冀美版 一年级下册 第3课<童话中的城堡>优 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 感知城堡是一个建筑群组, 具有高低错落.形状各异的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城堡外形和结构的分析,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锻炼概括.分析图 ...

  • 苏少版九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美术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 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 ...

  •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学美术七年级下册写意花卉教案
  • 写意花卉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老师]:王佑应 [课题]:写意花卉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2013年5月9日 [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写意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学习描绘花.叶.茎的初步技能 体验写意花卉的临摹方法.步骤掌握用笔.用墨.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