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如果基础科研工作者失去了科研机会--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在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从事基础性科研工作的人,除了做科研,还能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当然,引起这个思考的是受近几年那些因为学术不端或者道德败坏造成的身败名裂的科研工作者的启发。对于这些人,科学网上的态度是很复杂的,痛恨、鄙视、惋惜、同情皆有之。譬如段振豪事件,具体的细节过程不再赘述,我关心的是像段教授这么大牌的人物被开除了现在在做什么?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基础科研的人,他失去了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他们还能做什么?当然,对于道德败坏、学术不端的事件,我们还是要大张旗鼓的反对。

从事基础研究的生活最大的乐趣在于探索,但通过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总体来说,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应该有几类:

第一类,把科研当成一种乐趣。这类人关注的是自己某个领域内的关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条件下,做出一种自认为合理的判断,然后锲而不舍的坚持做下去。经过长时间的验证,最终提出一种颠覆性的理论,最后得到诺贝尔奖评审专家的青睐,当然,前提是他们所在的环境对他有足够的耐心。

很显然,这类人在中国是活不下去的,因为研究所和高校都没有耐心去支持一个长期从事没有看得出产出的人的。而且更可悲的是,这类人一旦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也许他们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这种人生在中国,还从事科研工作,是最大的不幸。这也是中国短期之内难以产生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的原因。

第二类,把科研当成一份工作,对科研还有一些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从事科研是饭碗,不管你对你从事的事情有没有兴趣,你都要做它,因为它是你的饭碗。对待科研与对待其他的一样,也是认认真真的做,但是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也能有一些科研成果,发一些论文,申请一些基金,但是得到的最大的乐趣关注于发表论文的篇数,申请基金的金额,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一些利益,而不顾及这些论文本身对于领域内科学问题的解决的真正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论文大多是重复别人的思想,验证别人的假说,对科学问题的进展没有推动作用。

这类人应该是当下中国浮躁的评价体制下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人一般不会失去科研工作的机会,因为顺应了时代,但是一旦失去了科研的机会,他们可以很华丽的转身,因为本身自己兴趣就不太大,能把科研工作当成工作做好,其他的工作也能做得不错。

第三类,把科研当成一种跳板。这类人目的很明确,科研对有些人甚至毫无探索的乐趣,只是敛财的工具。因为你发了好的论文,你就有机会拿到经费,拿到经费之后就能再发论文,发了论文就能再申请经费,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凭各类奖,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最后就可以名利双收,遵循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之后就从此走上行政的道路。他们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是自己愿意的,因为本身目标就不在科研上,可以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类就是集大成者,自己对科研有一股热爱,工作也比较敬业,宁愿做科学家不愿从政,至少不愿从事与科研工作无关的政,从政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资源。早期的时候有自己的学术理想,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所以非常务实的按照第二类人的作法,获得一些资源,然后从这些资源里抽出一部分,坚持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暂时没有得到支持的工作,最后在自己获取资源的领域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更多的学术成果是来源于自己坚持的方向,因为基金和各类项目向来都是优中选优,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这类人只要不出现学术不端、道德败坏,永远都不会失去科研的工作,很多国内的院士级别的大科学家应该都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几个方向就是一开始就受到很大支持。

反观自己,现在还是很喜欢科研工作的,暂时没有生活压力的我还属于第一类。既有些兴趣,也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做一个普通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不过不管您喜不喜欢,我都是很欣赏第一类,很尊重第二类,很鄙视第三类,很仰慕第四类。

(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作者:吴耿)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在国内相当长一段时间从事基础性科研工作的人,除了做科研,还能做其他的什么事情?当然,引起这个思考的是受近几年那些因为学术不端或者道德败坏造成的身败名裂的科研工作者的启发。对于这些人,科学网上的态度是很复杂的,痛恨、鄙视、惋惜、同情皆有之。譬如段振豪事件,具体的细节过程不再赘述,我关心的是像段教授这么大牌的人物被开除了现在在做什么?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基础科研的人,他失去了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他们还能做什么?当然,对于道德败坏、学术不端的事件,我们还是要大张旗鼓的反对。

从事基础研究的生活最大的乐趣在于探索,但通过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总体来说,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应该有几类:

第一类,把科研当成一种乐趣。这类人关注的是自己某个领域内的关键问题,在自己的知识积累的条件下,做出一种自认为合理的判断,然后锲而不舍的坚持做下去。经过长时间的验证,最终提出一种颠覆性的理论,最后得到诺贝尔奖评审专家的青睐,当然,前提是他们所在的环境对他有足够的耐心。

很显然,这类人在中国是活不下去的,因为研究所和高校都没有耐心去支持一个长期从事没有看得出产出的人的。而且更可悲的是,这类人一旦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的时候,也许他们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这种人生在中国,还从事科研工作,是最大的不幸。这也是中国短期之内难以产生这种级别的科研成果的原因。

第二类,把科研当成一份工作,对科研还有一些兴趣,但更重要的是从事科研是饭碗,不管你对你从事的事情有没有兴趣,你都要做它,因为它是你的饭碗。对待科研与对待其他的一样,也是认认真真的做,但是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也能有一些科研成果,发一些论文,申请一些基金,但是得到的最大的乐趣关注于发表论文的篇数,申请基金的金额,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一些利益,而不顾及这些论文本身对于领域内科学问题的解决的真正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论文大多是重复别人的思想,验证别人的假说,对科学问题的进展没有推动作用。

这类人应该是当下中国浮躁的评价体制下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人一般不会失去科研工作的机会,因为顺应了时代,但是一旦失去了科研的机会,他们可以很华丽的转身,因为本身自己兴趣就不太大,能把科研工作当成工作做好,其他的工作也能做得不错。

第三类,把科研当成一种跳板。这类人目的很明确,科研对有些人甚至毫无探索的乐趣,只是敛财的工具。因为你发了好的论文,你就有机会拿到经费,拿到经费之后就能再发论文,发了论文就能再申请经费,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凭各类奖,入选各类人才计划,最后就可以名利双收,遵循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之后就从此走上行政的道路。他们失去从事科研的机会,是自己愿意的,因为本身目标就不在科研上,可以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四类就是集大成者,自己对科研有一股热爱,工作也比较敬业,宁愿做科学家不愿从政,至少不愿从事与科研工作无关的政,从政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资源。早期的时候有自己的学术理想,但是不得不面对现实,所以非常务实的按照第二类人的作法,获得一些资源,然后从这些资源里抽出一部分,坚持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暂时没有得到支持的工作,最后在自己获取资源的领域获得了一些成就,但更多的学术成果是来源于自己坚持的方向,因为基金和各类项目向来都是优中选优,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这类人只要不出现学术不端、道德败坏,永远都不会失去科研的工作,很多国内的院士级别的大科学家应该都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几个方向就是一开始就受到很大支持。

反观自己,现在还是很喜欢科研工作的,暂时没有生活压力的我还属于第一类。既有些兴趣,也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做一个普通的基础科研工作者。不过不管您喜不喜欢,我都是很欣赏第一类,很尊重第二类,很鄙视第三类,很仰慕第四类。

(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作者:吴耿)


相关内容

  • 硕士研究生学习计划
  •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 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 ...

  • 农村幼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现状及对策
  • 农村幼儿教师 对教育科研的认识现状及对策 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南沙河幼儿园 李玉萍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本县一线农村幼儿园教师关于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进行访谈.调查,主要了解农村一线幼儿园教师对什么是教育科研,为什么进行教育科研,怎样进行教育科研三方面的认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们将教育科研 ...

  • 主题人物阅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主题人物阅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 沂水一中高三语文组 魏继国编写 [人物事略] 屠呦呦,药学家,浙江宁波人,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 ...

  • 研究生规划
  •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所研究领域的方方面 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 3)学会写论文:写论 ...

  •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 ...

  • 科研和教书哪个更重要?
  • 科研和教书哪个更重要? 高校中,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川大讲师周鼎的"自白书"在网上发布后,再度引起人们对这个经典话题的热烈讨论. 澎湃新闻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国内外众多高校"青椒"(青年教师)们,诸位学界中人立马展现了强大的思辨能力,全方位.多立场地剖析这一 ...

  • 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 经过三年多在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进修学习,作为访问学者的王劲柏老师于xx年底回到环境学院.在这段经历之前,从1995年初至1999年底,王老师还在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系担任过研究助理,并攻读了博士学位,而更早一些,他在国内的工作则是以本科教学为主.进取之心是王老师不断努力,勇于挑战性的动力; ...

  • 基于网络背景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基于网络背景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蒋金崇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07期 教研组是教师学校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的性质是"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然而,近年来教研组的作用与功能正日益淡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教研组的主要任务为传达 ...

  • 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实证论析_孙晓娥
  • 2012年5月 第32卷第3期(总113期)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May 2012 Vol.32(Sum No.113) 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实证论析 孙晓娥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