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摘 要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命的源泉。考古研究表明,人类自古就是逐水而徙,择水而居,因水而兴。人类法杖史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水是农业之本。水是世间各种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中,水更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是工业的血液。从电力、煤炭、石油、钢铁生产,到造纸、纺织、酿造、食品等行业,各种工业产品均需要大量的水。在某些工业生产中,水是不可替代的物质。据2000年统计,世界各国工业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0.25。水是自然生态的美容师。地球上由于水的存在、运动和变化而形成了许多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如变化莫测的彩虹、雾凇、海市蜃楼;因雨水冲淤而成的奇沟险壑、九曲黄河;水在地下的运动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从而有了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等美景。另外,水的流动与自然地貌相结合形成了潺潺细流的小溪、波涛汹涌的江河、美丽无比的湖泊、奔流直下的瀑布等,这些自然景观,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活。

关键词:水资源 大坝 水电站 水泵站 水土保持 水闸 工程施工

引言:

春秋时期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前645) 对于治国必先治理自然灾害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何谓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疾病) 一害也,虫一害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可见水旱灾害自古以来就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威胁最大的灾种。怎样减轻水旱灾害呢? 古代有许多应对办法,例如储备。由于灾害的发生难以逆料,“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 ”一般备荒要有三年的储备粮,所以说:“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此之谓国备。”又例如,使农作物品种多样化。汉代人认为,“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这是由于不同品种作物生长季节不同,耐水旱能力也不同,而水旱多为季节性灾害。杂种五谷可以做到这种作物不收,收其他作物;这季不收,收下季,以减轻灾害对社会的损害。当然,抗御水旱灾害的积极办法首先是兴修水利。所以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都匠水工”) 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可见,在古代,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建设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是显著的。一方面,水利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大禹

治水。那时社会已进入原始公社末期’主要经济形式由狩猎、畜牧向农耕过渡,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必然由丘陵向平原转移。而在黄河等大江大河下游平原生产和生活首先遇到的是洪水的威胁’在一次范围广大的洪水之后,发生了可歌可泣的史诗一一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治水是各部族大规模的集体行动,禹由于指挥成功,使他具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力,在当时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禅让制遂转变为世袭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治水活动在这次社会变革中,起着某种催化剂的作用。

1水资源情况

一般来讲,当前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且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在一地区能够长期满足某种用途的并可循环再生的水源称为水资源。水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1)再生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在自然界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即太阳辐射到海洋、湖泊水面,将部分水汽蒸发到空中。水汽随风漂流上升,遇冷空气后,则以雨、雪、霜等形式降落到地表。降水形成径流,在重力作用下又流回到海洋、湖泊,年复一年的循环。因此,一般认为水循环是每年一次。(2)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地球表面,受经度、气候、地表高程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如热带雨林和干旱沙漠、赤道两侧与南北两极、海洋和内地差距很大。在年内和年际之间,水资源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度冬季和夏季,降雨量变化很大。另外,往往丰水年形成洪水泛滥而枯水年则干旱成灾。(3)水资源的稀缺性: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但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工农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不断的膨胀,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再加之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使某些地区的水资源日趋紧张。(4)水的利、害双面性:自古以来,水用于灌溉、航运、动力、发电等,为人类造福,为生活、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暴雨及洪水也可能冲毁农田、淹没家园、夺人生命,如果对水的利用、管理不当,还会造成土地的盐碱化、污染水体、破坏自然环境等,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1000km2以上的约有1500多条。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流分布很不均匀,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国有1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个,总面积7187km2,约占国土面积的0.8%;湖水总储量约为7088亿m3,其中淡水量占32%。我国还有丰富的冰川资源,共有冰川43000余条,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总面积58700km2,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总贮量约52000亿m3。我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1889亿m3,平均降水深648.4mm ,年均河川径流量27115亿m3,合径流深284.1mm 。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由冰川补给的只有500亿m3左右。我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8287.6亿m3。

根据分析计算,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7115和8288亿m3,扣除二者间的重复量7279亿m3后,则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

2水工建筑物——大坝

2.1、大坝概念

挡水建筑物的代表形式就叫坝。可分为土坝、重力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拱坝。 堤坝式水电站中的主要壅水建筑物,又称拦河坝。其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形成上游调节水库。坝的高度取决于枢纽地形、地质条件,淹没范围,人口迁移,上、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关系以及动能指标等。截至1989年,中国大陆水电站最高的大坝的

高度为178米, 世界上最高的大坝的高度为 325米(土石坝)。大坝的安全极其重要,所以应加强对大坝安全的监测。建坝过程中及建坝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充分考虑。大坝可分为混凝土坝和土石坝两大类。大坝的类型根据坝址的自然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场地、导流、工期、造价等综合比较选定。 2.2、大坝的分类

混泥土坝分为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3种类型。

①重力坝:依靠坝体自重与基础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水的推力维持稳定。 重力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耐久性好,适宜于在岩基上进行高坝建筑,便于设置泄水建筑物。但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强度未能利用。 ②拱坝:为一空间壳体结构,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游,利用拱的作用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变为轴向压力传至两岸基岩,两岸拱座支撑坝体,保持坝体稳定。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拱坝对地基和两岸岩石要求较高,施工上亦较重力坝难度大。在两岸岩基坚硬完整的狭窄河谷坝址, 特别适于建造拱坝。一般把坝底厚度T 与最大坝高H 的比值(T/H)小于0.1 的称为薄拱坝; 在0.1~0.3间的称为拱坝;在 0.4~0.6间的称为重力拱坝。若T/H 值更大时, 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于重力坝。

③支墩坝:由倾斜的盖面和支墩组成。支墩支撑着盖面,水压力由盖面传给支墩,再由支墩传给地基。支墩坝是最经济可靠的坝型之一,与重力坝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地基的能力较强等优点。按盖面形式,支墩坝主要可分为3种:盖面为平板状的称为平板坝;盖面为拱形的称为连拱坝;盖面由支墩上游端加厚形成的称为大头坝。支墩坝一般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重力坝比较,支墩坝具有如下特点:上游盖面常做成倾斜状,盖面上水重可帮助稳定坝体;支墩坝构件单薄,内部应力均匀,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支墩的侧向刚度较小,设计时应对侧向地震时支墩的工作条件进行验算;支墩坝对地基条件的要求较重力坝高。

土石坝包括土坝、堆石坝、土石混合坝等,又统称为当地材料坝。它具有就地取材、节约水泥、对坝址地基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一般当地材料坝由坝体、防渗体、排水体、护坡等4部分组成。

①坝体:坝的主要组成部分。坝体在水压力与自重下主要靠坝体自重维持稳定。 ②防渗体:主要作用是减少自上游向下游的渗透水量,一般有心墙、斜墙、铺盖。 ③排水体:主要作用是引走由上游渗向下游的渗透水,增强下游护坡的稳定性。 ④护坡:防止波浪、冰层、温度变化和雨水径流等对坝体的破坏。

3水电站与水泵站

3.1、水电站

3.1.1水电站的类型

根据集中水头方式的不同,水电站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 水力发电原理:水能→水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输变线路→用户

水轮机概念:水流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3.1.2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工作水头H

1)定义 :水轮机进口断面和出口断面之间单位重量水流能量的差值。

设计水头Hr 、最大水头Hmax 、最小水头Hmin

2)公式:水能由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组成。

图1-1 立式水轮机的水头示意图

⎛P αⅠV Ⅰ2ⅠH =E Ⅰ-E Ⅱ= Z Ⅰ+γ+2g ⎝

式中 E ——单位重量水体的能量,m ; 2⎫⎛P αⅡV ⅡⅡ⎪- Z Ⅱ++⎪ γ2g ⎭⎝⎫⎪⎪⎭ (1-1)

Z ——相对某一基准的位置高度,m ;

P ——相对压力,N/m2或Pa ;

V ——断面平均流速,m/s;

α——断面动能不均匀系数;

γ——水的重度,其值为9810N/m3;

g ——重力加速度,m/s2。

2α=α=1, αV 2g 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动能,即比动能ⅠⅡ式(1-1)中,计算常取

(m );P γ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压力势能,即比压能(m );Z 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位置势能,即比位能(m )。αV 2g 、P 与Z 的三项之和为某水流截面水的总比能。

水轮机水头H 又称净水头,是水轮机做功的有效水头。上游水库的水流经过进水口拦污栅、闸门和压力水管进入水轮机,水流通过水轮机做功后,由尾水管排至下游。上、下游水位差值称为水电站的毛水头H g ,其单位为m 。

水轮机的工作水头又可表示为

H =H g -∆h A -1 (1-2) 式中 H g ——水电站毛水头,m ;

∆h ——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中的水力损失,m 。

从式(1-2)可知,水轮机的水头随着水电站的上下水位的变化而改变,常用取几个特征水头表示水轮机水头的范围。特征水头包括最大水头Hmax 、最小水头Hmin 、加权平均水

头Ha 、设计水头Hr 等,这些特征水头由水能计算给出。

最大水头Hmax ,是允许水轮机运行的最大净水头。它对水轮机结构的强度设计有决性的影响。

最小水头Hmin ,是保证水轮机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净水头。

加权平均水头Ha ,是在一定期间内(视水库调节性能而定),所有可能出现的水轮机水头的加权平均值,是水轮机在其附近运行时间最长的净水头。

设计水头Hr ,是水轮机发出额定出力时所需要的最小净水头。

对于冲击式水轮机,卧轴水斗式水轮机为例,净水头H 则为喷嘴进口断面与射流中心线(两者距离为a )跟转轮节圆相切处单位质量水流机械能之差,即

H =(Z 1+a +P 1

γ+α1v 12

2g ) -Z 2 (1-3)

水轮机的水头,表明水轮机利用水流单位机械能的多少,是水轮机最重要的基本工作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水电站的开发方式、机组类型以及电站的经济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

流量Q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流总量(体积)。 单位:m 3/s

转速n

定义:水轮机单位时间内旋转次数。单位:r/min(或rpm)

出力P 和效率η

定义:水轮机出力是水轮机轴端输出的功率,常用符号P 表示,常用单位kW 。

水轮机的输入功率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流的总能量,即水流的出力,常用符号η表示。

水流输入功率:P =γQH =9. 81QH (KW) (1-4)

水轮机的出力可写成 :P =P n ηt =9. 81QH ηt (KW ) (1-5)

3.1.3水轮机的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水轮机分类:根据转轮转换水流能量方式的不同,水轮机分成两大类: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反击式水轮机包括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和贯流式水轮机;冲击式水轮机分为水斗式、斜击式和双击式水轮机。可用如下表示:

利用能量形式:反击型:势能与动能,以压能为主。

冲击型:只有动能。

3.1.4各类水轮机特点及应用范围

反击式水轮机

1)混流式水轮机(又称法兰西斯式水轮机或辐向轴流式水轮)

如图1-2所示,水流从四周沿径向进入转轮,然后近似以轴向流出转轮。

特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比较高,应用最广泛的机型。

应用范围:在25~700m 之间。

图1-2 混流式水轮机 图1-3 轴流式水轮机

2)轴流式水轮机

如图1-3所示,水流在导叶与转轮之间由径向流动转变为轴向流动,而在转轮区内水流保持轴向流动。轴流式水轮机在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轴流转浆式:特点:复杂,有双重调节,适应水头负荷的变化大。

应用范围:3~80m

轴流定浆式:特点:较简单,叶片为固定,有些作成季节性可调节作用叶片,适应于水头负荷的变化不大。否则效率会急剧降低。

应用范围:3~50m

3)斜流式水轮机(新机型-水流经转轮叶片与轴线有一角度)

如图1-4所示,水流在转轮区内沿着与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流动。斜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大多做成可转动的形式,具有较宽的高效率区,适用水头在轴流式与混流式水轮机之间,约为40~200m 。

特点:与ZZ 相似,具有双重调节,外形、性能及适用范围均介于HL 、ZL 之间。 应用范围:40~200m ,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如天荒坪6×30万

KW

图1-4 斜流式水轮机 1-5 贯流式水轮机

4)贯流式水轮机(水流一直贯通)

如图1-5所示,贯流式水轮机是指过流通道呈直线(或S 形)布置的轴流式水轮机。贯流式水轮机为卧轴布置,进水管、转轮室与尾水管为同一中心线,水流在整个水轮机流道中“直贯”而过,故称为贯流式。

特点:与轴流式相似,卧轴,其流道畅通,引排水损失小,过流能力大。

应用范围:<20m ,应用于潮汐电站。

类型:全贯式:发电机转子安装在水轮机转办外缘。

半贯式:常用,有灯泡式、轴伸式、竖井式、虹吸式。

冲击式水轮机

1)切击式水轮机(水斗式,又称培尔顿式水轮机)

水斗式水轮机,亦称切击式水轮机,如图1-6所示。从喷嘴出来的高速自由射流沿转轮圆周切线方向垂直冲击轮叶。这种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特别是当水头超过400m 时,由于结构强度和空化等条件的限制,混流式水轮机已不太适用,则常采用水斗式水轮机。

特点:结构简单。

应用范围:几百米以上甚至上千米,应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电站。是冲击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型。目前水斗式水轮机的最高水头已用到1767m (奥地利莱塞克电站),我国天湖水电站的水斗式水轮机设计水头为1022.4m 。

图1-6 水斗式水轮机

1-水斗;2、4-转轮;3-机壳;5-喷嘴;6-针阀;7-调速手轮;8-压力水管;9-尾水渠

2)斜击式水轮机(小型整机)

如图1-7所示,斜击式水轮机是指转轮叶片呈碗形,且射流中心线与转轮转动平面呈斜射角度的冲击式水轮机。

图1-7 斜击式水轮机

1-机壳;2-转轮;3-挡水盘;4-发电机;5、7-喷嘴6-阀门

特点:与水斗式相比,其过流量较大,但效率较低,射流进口一转轮平面成一角度α=

22.5°。

应用范围:25~300m 。

3)双击式水轮机

图1-8 双击式水轮机

1-尾水渠;2-转轮;3-调节档板;4-压力水管;

如图1-8所示,从喷嘴出来的射流先后两次冲击在转轮叶片上。这种水轮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效率低、转轮叶片强度差,仅适用于单机出力不超过1000kW 的小型水电站。

特点:水流流经转轮两次冲击叶片。

3.2水泵站

3.2.1水泵站简介

水泵站按用途分为灌溉泵站、排水泵站、排灌结合泵站、供水泵站、加压泵站、多功能泵站等;按能源分为电力泵站、内燃机泵站、水力泵站、太阳能泵站、风力泵站等。按能否移动分为固定式泵站、半固定式泵站和移动式泵站(即泵车、泵船) ;按主泵类型分为离心泵站、轴流泵站和混流泵站等;按设计总流量或受益面积分为大、中、小型泵站。水泵站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兴建:采用自流灌排不可能或不经济;需机电提水与自流引水相结合;为城镇供水和解决人畜饮水;采用机压喷灌或滴灌;抽水蓄能和跨流域引水等。中国最大的排灌泵站是江苏省江都排灌站,总抽水流量473米3/秒,扬程7~8米;单级扬程最高的泵站是陕西省关中抽黄(河水)工程东雷二级泵站,扬程215米。乌克兰的卡克霍夫提灌工程 ,总抽水流量为530米3/秒。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德蒙斯顿泵站,净扬程587米,最大抽水流量126米3/秒。

3.2.2水泵的类型、原理、用途 水泵的定义: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 , 即把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目的的机器统称为泵。

水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 利用工作腔容积周期变化来输送液体。

叶片泵: 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

泵的具体用途:泵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输送液体介质,不同的流量、扬程的范围,因此,它的结构形式当然也不一样,

材料也不同,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

1 、城市供水 2 、污水系统 3 、土木、建筑系统 4 、农业水利系统

5、化工系统 6 、石油工业系统 7 、矿山冶金系统 8 、轻工业系统

4水土保持工程

4.1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4.2水土保持特点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4.3 水土保持意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

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十、百、千" 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 十、百、千" 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3.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5水闸

5.1水闸类型

水闸,按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可分为:节制闸、 进水闸、 冲沙闸、分洪闸、挡潮闸、排水闸等。按闸室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胸墙式和涵洞式(图1)。开敞式水闸当闸门全开时过闸水流通畅,适用于有泄洪、排冰、过木或排漂浮物等任务要求的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常用这种形式。胸墙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适用于闸上水位变幅较大或挡水位高于闸孔设计水位,即闸的孔径按低水位通过设计流量进行设计的情况。胸墙式的闸室结构与开敞式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闸门和工作桥的高度或为控制下泄单宽流量而设胸墙代替部分闸门挡水,挡潮闸、进水闸、泄水闸常用这种形式。如中国葛洲坝泄水闸采用12m×12m活动平板门胸墙,其下为12m×12m弧形工作门,以适应必要时宣泄大流量的需要。涵洞式水闸多用于穿堤引(排) 水,闸室结构为封闭的涵洞,在进口或出口设闸门,洞顶填土与闸两侧堤顶平接即可作为路基而不需另设交通桥,排水闸多用这种形式。

5.2水闸组成

水闸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是水闸的主体, 设有底板、 闸门、 启闭机、闸墩、胸墙、工作桥、交通桥等。底板是闸室的基础,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向地基传递,兼有防渗和防冲的作用。闸室分别与上下游连接段和两岸或其他建筑物连接。

水闸

在河床设置的防冲槽、护底及铺盖,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水流冲刷,并与闸室共同组成足够长度的渗径,确保渗透水流沿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下游连接段,由护坦、 海漫、 防冲槽、两岸翼墙、护坡等组成,用以引导出闸水流向下游均匀扩散,减缓流速,消除过闸水流剩余动能,防止水流对河床及两岸的冲刷。

5.3水闸工作特点和设计要求

水闸关门挡水时,闸室将承受上下游水位差所产生的水平推力,使闸室有可能向下游滑动。闸室的设计,须保证有足够的抗滑稳定性。同时在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下,水将从上游沿闸基和绕过两岸连接建筑物向下游渗透,产生渗透压力,对闸基和两岸连接建筑物的稳定不利,尤其是对建于土基上的水闸,由于土的抗渗稳定性差,有可能产生渗透变形,危及工程安全,故需综合考虑闸址地质条件、上下游水位差、闸室和两岸连接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分别在闸室上下游设置完整的防渗和排水系统,确保闸基和两岸的抗渗稳定性。开门泄水时,闸室的总净宽度须保证能通过设计流量。闸的孔径,需按使用要求、闸门形式及考虑工程投资等因素选定。由于过闸水流形态复杂,流速较大,两岸及河床易遭水流冲刷,需采取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对两岸连接建筑物的布置需使水流进出闸孔有良好的收缩与扩散条件。建于平原地区的水闸地基多为较松软的土基,承载力小,压缩性大,在水闸自重与外荷载作用下将会产

生沉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闸室或翼墙等下沉、倾斜,甚至引起结构断裂而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对闸室和翼墙等的结构形式、布置和基础尺寸的设计,需与地基条件相适应,尽量使地基受力均匀,并控制地基承载力在允许范围以内,必要时应对地基进行妥善处理。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需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陷的影响,并尽量减少相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陷。此外,对水闸的设计还要求做到结构简单、经济合理、造形美观、管理,以及有利于环境绿化等。

5.4水闸设计

水闸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闸址和闸槛高程的选择 根据水闸所负担的任务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 地质、 水流、泥沙、施工、管理和其他方面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闸址一般设于水流平顺、 河床及岸坡稳定、 地基坚硬密实、抗渗稳定性好、场地开阔的河段。闸槛高程的选定,应与过闸单宽流量相适应。在水利枢纽中,应根据枢纽工程的性质及综合利用要求,统一考虑水闸与枢纽其他建筑物的合理布置,确定闸址高程。 水力设计 根据水闸运用方式和过闸水流形态,按水力学公式计算过流能力,确定闸孔总净宽度。结合闸下水位及河床地质条件,选定消能方式。水闸多用水跃消能,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消能防冲设施的尺度和布置。估算判断水闸投入运用后,由于闸上下游河床可能发生冲淤变化,引起上下游水位变动,从而对过水能力和消能防冲设施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型水闸的水力设计,应做水力模型试验验证。

防渗排水设计 根据闸上下游最大水位差和地基条件, 并参考工程实践经验, 确定地下轮廓线(即由防渗设施与不透水底板共同组成渗流区域的上部不透水边界)布置,

须满足沿地下轮廓线的渗流平均坡降和出逸坡降在允许范围以内,并进行渗透水压力和抗渗稳定性计算。在渗流出逸面上应铺设反滤层和设置排水沟槽(或减压井),尽快地、安全地将渗水排至下游。两岸的防渗排水设计与闸基的基本相同。

结构设计 根据运用要求和地质条件,选定闸室结构和闸门形式,妥善布置闸室上部结构。分析作用于水闸上的荷载及其组合,进行闸室和翼墙等的抗滑稳定计算、地基应力和沉陷计算,必要时,应结合地质条件和结构特点研究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对组成水闸的各部建筑物(包括闸门),根据其工作特点,进行结构计算。

6水利工程施工

6.1土石坝施工技术

利用土、砂、石等当地材料填筑堤坝,有着悠久的历史,施工经验也相当丰富。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很多,应用最早,采用最广泛的是分层压实法(见图),以后又相继应用水力冲填法筑坝、振动碾压法筑坝以及定向爆破筑坝等。由于岩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工程从料场开采、运输、上坝到铺散、压实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联合作业,上坝强度高,用人少,工期短,填筑质量可以保证;②筑坝材料使用范围扩大,重型压实机具的采用使劣质当地材料得到合理利用;③充分利用溢洪道、水工隧洞等开挖出来的土石料筑坝, 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降低造价;④高土石坝的比重逐步上升。20世纪70年代,在新建的高度超过100m 的高坝当中,土石坝占65%。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土石坝为苏联的罗贡坝。该坝坝高335m ,坝体方量7550万m3。修建比较快的为美国奥罗维尔斜心墙土石坝,坝高235m ,坝体方量5960万m3,施工人数500人,工期4年(1963~1967),日上坝6.1~7.6万m3,最高年上坝1728万m3。 中国土石坝的发展不均衡。在已建的水库中,土石坝居大多数,但截至1982年坝高超过100m 的19座高坝中,土石坝仅有5座。由于施工机械不配套,用人较多, 工期较长,加上其他因素,造价较高。中国的最大体积土坝为岳城水库土坝,坝体方量2600万m3;最高的土石坝为台湾的曾文坝,坝高133m ;填筑较快是密云水库粘土斜墙土坝,坝高66.4m ,主副坝坝体方量2012万m3, 两年建成(1958~1960),最高月上坝235.5万m3, 最高日上坝11.8万m3。60年代南水水电站采用定向爆破法施工修建粘土斜墙堆石坝, 坝高81.3m 。80年代关门山水库和西北口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分别为58.5m 和95m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具有竞争力的坝型。 中国水利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大多处于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开发水电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越来越差。土石坝较易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能就地取材, 节约水泥,且减少场外运输, 降低工程造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①深覆盖层的处理;②施工导流及渡汛措施;③大流量、高流速的泄洪设施;④在缺乏粘土或多雨地区,采用混凝土面板或沥青混凝土等防渗措施。

6.2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20世纪初开始用混凝土修建重力坝。到30年代美国修建胡佛坝时发展起来的混凝土坝施工方法,为各国广泛采用,并经逐步改进,形成一套常规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内容是:①采用柱状浇筑法; ②采用低热水泥、 降低水泥用量、 预冷骨料、加冰拌和、通水冷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等一系列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③根据坝体各部位工作和受力特点,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④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施工缝需凿毛冲洗处理,并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或细骨料混凝土;纵缝和横缝设键槽,待坝体温度降到稳定温度后进行接缝灌浆;⑤采用四级配或三级配骨料拌制混凝土,用平仓机平仓和强力振捣器或振捣器组振捣;⑥发展钢悬臂模板和预制混凝土模板,70年代初又发展自升式模板。常规的施工方法由于受到分缝分块、温度控制措施和接缝灌浆等影响,在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方面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有的工程混凝土年浇筑强度达到200~300万m3的较高水平,但平均每月坝体升高速度一般仅4~5m, 少数超过6m 。60~70年代,各国陆续对常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取消纵缝、通仓浇筑、取消接缝灌浆、严格温控措施、采用薄层浇筑以及采用高速缆机等高效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等。例如:1973年建成的美国德沃夏克坝, 坝高219m, 采用通仓浇筑,自升模板,高速缆机等措施, 在56个月内浇筑混凝土512万m3, 月最大浇筑强度18.4万m3,年最大浇筑强度221万m3,施工人数1200人, 大坝月平均上升4m 。1983年第一台70万kW 水轮发电机组开始运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坝高180m, 月最大浇筑强度34.8万m3,年最大浇筑强度303万m3,大坝月平均上升5.1~6.6m 。60年代以来, 拱坝增多。70年代后期,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兴起, 即用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修筑混凝土坝。1980年日本建成坝高90m 的岛地川坝, 坝体方量31.7万m3;1982年美国建成坝高49m 的威洛克里克坝, 坝体方量30.7万m3。

中国绝大部分混凝土坝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沿袭30年代的柱状浇筑法,只是在部分工艺上有所进展,如:①在混凝土内掺粉煤灰和外加剂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②使用组合钢模板,减少木材用量和减少模板安装工时;③人工生产砂石骨料,优化混凝土级配;④引进和研制混凝土施工专用设备(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泵车、平仓振捣机等)。在中国混凝土坝施工中,投产较快的是新安江水电站,坝高105m ,坝体方量175m3, 从开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仅用3年时间(1957~1960); 浇筑强度最大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 年最大浇筑强度203万m3,最高月浇26万m3。1986年在福建修建的坑口坝,是中国第一座全碾压式混凝土坝,坝高56.8m 。对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部分坝段以及围堰采用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6.3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各项工序进行组织、检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其目的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使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投入生产, 发挥效益。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计划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阶段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计划,通

过施工调度,开展工作,以保证任务如期完成。②技术管理, 其中心内容是通过技术革新, 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为保证质量和安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③物资设备管理,指按质、 按量、 按施工进度供应所需的物资和机械设备,并改进物资设备的运输、保管和使用,以节约资金。④劳动工资管理,指合理安排人员编制、劳动组织、职工培训、 劳动保护、 工资奖励等工作。⑤工程定额管理,即对人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控制。它是计划管理的基础,通过计时观测和调查研究,掌握现行定额执行情况,并为制定新定额提供原始资料,不断提高定额水平。⑥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减少建设费用,合理使用资金,从经济上控制施工全过程,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准备、主体工程施工及工程完建投入生产等各个阶段。70年代末期,中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80年代初期,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开始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6.4水利工程施工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水利工程不断发展, 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加以一些条件优越的地点已经开发, 将来许多高坝大库只能修建在人烟稀少的高山峡谷地区,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和交通不便等情况。由此带来一系列施工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复杂地基处理、抗高速水流冲刷磨蚀、高坝快速施工、大跨度地下工程和长隧洞的快速掘进等。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①采用大容量、高效率并且配套的施工机械;②广泛采用新技术(如液压、电子、激光、声波等技术) 、新材料(如高分子合成材料)和新工艺(如振动碾压、高压喷射、锚喷支护、快速掘进等),并不断发展;③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水,是万物之源。她孕育了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她滋润了万物,使世界中的一切生机盎然;她哺育了世界,使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欢乐。不过,当人类尝着自己不爱护水资源所造成的苦果时,人类早已泣不成声,那是世界最后一滴水。

参考文献:

1)金文良 毛建平主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土石坝工程出版社:黄河水利水电出版社 125页

2)钟汉华主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100页

3)钟汉华主编 水利工程施工及概预算 泵站施工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9页

4)张四维主编 水利工程施工 水工建筑物施工和施工组织与管理出 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8页

摘 要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世界上所有生物的生命的源泉。考古研究表明,人类自古就是逐水而徙,择水而居,因水而兴。人类法杖史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水是农业之本。水是世间各种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在农业生产中,水更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水是工业的血液。从电力、煤炭、石油、钢铁生产,到造纸、纺织、酿造、食品等行业,各种工业产品均需要大量的水。在某些工业生产中,水是不可替代的物质。据2000年统计,世界各国工业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0.25。水是自然生态的美容师。地球上由于水的存在、运动和变化而形成了许多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如变化莫测的彩虹、雾凇、海市蜃楼;因雨水冲淤而成的奇沟险壑、九曲黄河;水在地下的运动作用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从而有了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等美景。另外,水的流动与自然地貌相结合形成了潺潺细流的小溪、波涛汹涌的江河、美丽无比的湖泊、奔流直下的瀑布等,这些自然景观,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活。

关键词:水资源 大坝 水电站 水泵站 水土保持 水闸 工程施工

引言:

春秋时期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前645) 对于治国必先治理自然灾害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何谓五害? “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疾病) 一害也,虫一害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可见水旱灾害自古以来就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威胁最大的灾种。怎样减轻水旱灾害呢? 古代有许多应对办法,例如储备。由于灾害的发生难以逆料,“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 ”一般备荒要有三年的储备粮,所以说:“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此之谓国备。”又例如,使农作物品种多样化。汉代人认为,“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这是由于不同品种作物生长季节不同,耐水旱能力也不同,而水旱多为季节性灾害。杂种五谷可以做到这种作物不收,收其他作物;这季不收,收下季,以减轻灾害对社会的损害。当然,抗御水旱灾害的积极办法首先是兴修水利。所以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都匠水工”) 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可见,在古代,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建设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是显著的。一方面,水利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大禹

治水。那时社会已进入原始公社末期’主要经济形式由狩猎、畜牧向农耕过渡,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必然由丘陵向平原转移。而在黄河等大江大河下游平原生产和生活首先遇到的是洪水的威胁’在一次范围广大的洪水之后,发生了可歌可泣的史诗一一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治水是各部族大规模的集体行动,禹由于指挥成功,使他具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力,在当时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禅让制遂转变为世袭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治水活动在这次社会变革中,起着某种催化剂的作用。

1水资源情况

一般来讲,当前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且有一定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在一地区能够长期满足某种用途的并可循环再生的水源称为水资源。水资源的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1)再生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在自然界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即太阳辐射到海洋、湖泊水面,将部分水汽蒸发到空中。水汽随风漂流上升,遇冷空气后,则以雨、雪、霜等形式降落到地表。降水形成径流,在重力作用下又流回到海洋、湖泊,年复一年的循环。因此,一般认为水循环是每年一次。(2)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地球表面,受经度、气候、地表高程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如热带雨林和干旱沙漠、赤道两侧与南北两极、海洋和内地差距很大。在年内和年际之间,水资源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度冬季和夏季,降雨量变化很大。另外,往往丰水年形成洪水泛滥而枯水年则干旱成灾。(3)水资源的稀缺性: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但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工农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不断的膨胀,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加。再加之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使某些地区的水资源日趋紧张。(4)水的利、害双面性:自古以来,水用于灌溉、航运、动力、发电等,为人类造福,为生活、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暴雨及洪水也可能冲毁农田、淹没家园、夺人生命,如果对水的利用、管理不当,还会造成土地的盐碱化、污染水体、破坏自然环境等,也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国江河众多,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1000km2以上的约有1500多条。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流分布很不均匀,绝大部分河流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多雨的季风区,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河流很少。

我国有1km2以上的湖泊2300多个,总面积7187km2,约占国土面积的0.8%;湖水总储量约为7088亿m3,其中淡水量占32%。我国还有丰富的冰川资源,共有冰川43000余条,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总面积58700km2,占亚洲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总贮量约52000亿m3。我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1889亿m3,平均降水深648.4mm ,年均河川径流量27115亿m3,合径流深284.1mm 。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由冰川补给的只有500亿m3左右。我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为8287.6亿m3。

根据分析计算,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量分别为27115和8288亿m3,扣除二者间的重复量7279亿m3后,则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

2水工建筑物——大坝

2.1、大坝概念

挡水建筑物的代表形式就叫坝。可分为土坝、重力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拱坝。 堤坝式水电站中的主要壅水建筑物,又称拦河坝。其作用是抬高河流水位,形成上游调节水库。坝的高度取决于枢纽地形、地质条件,淹没范围,人口迁移,上、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关系以及动能指标等。截至1989年,中国大陆水电站最高的大坝的

高度为178米, 世界上最高的大坝的高度为 325米(土石坝)。大坝的安全极其重要,所以应加强对大坝安全的监测。建坝过程中及建坝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充分考虑。大坝可分为混凝土坝和土石坝两大类。大坝的类型根据坝址的自然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场地、导流、工期、造价等综合比较选定。 2.2、大坝的分类

混泥土坝分为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3种类型。

①重力坝:依靠坝体自重与基础间产生的摩擦力来承受水的推力维持稳定。 重力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较容易,耐久性好,适宜于在岩基上进行高坝建筑,便于设置泄水建筑物。但重力坝体积大,水泥用量多,材料强度未能利用。 ②拱坝:为一空间壳体结构,平面上呈拱形,凸向上游,利用拱的作用将所承受的水平载荷变为轴向压力传至两岸基岩,两岸拱座支撑坝体,保持坝体稳定。拱坝具有较高的超载能力。拱坝对地基和两岸岩石要求较高,施工上亦较重力坝难度大。在两岸岩基坚硬完整的狭窄河谷坝址, 特别适于建造拱坝。一般把坝底厚度T 与最大坝高H 的比值(T/H)小于0.1 的称为薄拱坝; 在0.1~0.3间的称为拱坝;在 0.4~0.6间的称为重力拱坝。若T/H 值更大时, 拱的作用已很小,即近于重力坝。

③支墩坝:由倾斜的盖面和支墩组成。支墩支撑着盖面,水压力由盖面传给支墩,再由支墩传给地基。支墩坝是最经济可靠的坝型之一,与重力坝相比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适应地基的能力较强等优点。按盖面形式,支墩坝主要可分为3种:盖面为平板状的称为平板坝;盖面为拱形的称为连拱坝;盖面由支墩上游端加厚形成的称为大头坝。支墩坝一般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重力坝比较,支墩坝具有如下特点:上游盖面常做成倾斜状,盖面上水重可帮助稳定坝体;支墩坝构件单薄,内部应力均匀,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支墩的侧向刚度较小,设计时应对侧向地震时支墩的工作条件进行验算;支墩坝对地基条件的要求较重力坝高。

土石坝包括土坝、堆石坝、土石混合坝等,又统称为当地材料坝。它具有就地取材、节约水泥、对坝址地基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一般当地材料坝由坝体、防渗体、排水体、护坡等4部分组成。

①坝体:坝的主要组成部分。坝体在水压力与自重下主要靠坝体自重维持稳定。 ②防渗体:主要作用是减少自上游向下游的渗透水量,一般有心墙、斜墙、铺盖。 ③排水体:主要作用是引走由上游渗向下游的渗透水,增强下游护坡的稳定性。 ④护坡:防止波浪、冰层、温度变化和雨水径流等对坝体的破坏。

3水电站与水泵站

3.1、水电站

3.1.1水电站的类型

根据集中水头方式的不同,水电站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 水力发电原理:水能→水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输变线路→用户

水轮机概念:水流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3.1.2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工作水头H

1)定义 :水轮机进口断面和出口断面之间单位重量水流能量的差值。

设计水头Hr 、最大水头Hmax 、最小水头Hmin

2)公式:水能由位置水头、压力水头、速度水头组成。

图1-1 立式水轮机的水头示意图

⎛P αⅠV Ⅰ2ⅠH =E Ⅰ-E Ⅱ= Z Ⅰ+γ+2g ⎝

式中 E ——单位重量水体的能量,m ; 2⎫⎛P αⅡV ⅡⅡ⎪- Z Ⅱ++⎪ γ2g ⎭⎝⎫⎪⎪⎭ (1-1)

Z ——相对某一基准的位置高度,m ;

P ——相对压力,N/m2或Pa ;

V ——断面平均流速,m/s;

α——断面动能不均匀系数;

γ——水的重度,其值为9810N/m3;

g ——重力加速度,m/s2。

2α=α=1, αV 2g 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动能,即比动能ⅠⅡ式(1-1)中,计算常取

(m );P γ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压力势能,即比压能(m );Z 称为某截面的水流单位位置势能,即比位能(m )。αV 2g 、P 与Z 的三项之和为某水流截面水的总比能。

水轮机水头H 又称净水头,是水轮机做功的有效水头。上游水库的水流经过进水口拦污栅、闸门和压力水管进入水轮机,水流通过水轮机做功后,由尾水管排至下游。上、下游水位差值称为水电站的毛水头H g ,其单位为m 。

水轮机的工作水头又可表示为

H =H g -∆h A -1 (1-2) 式中 H g ——水电站毛水头,m ;

∆h ——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中的水力损失,m 。

从式(1-2)可知,水轮机的水头随着水电站的上下水位的变化而改变,常用取几个特征水头表示水轮机水头的范围。特征水头包括最大水头Hmax 、最小水头Hmin 、加权平均水

头Ha 、设计水头Hr 等,这些特征水头由水能计算给出。

最大水头Hmax ,是允许水轮机运行的最大净水头。它对水轮机结构的强度设计有决性的影响。

最小水头Hmin ,是保证水轮机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小净水头。

加权平均水头Ha ,是在一定期间内(视水库调节性能而定),所有可能出现的水轮机水头的加权平均值,是水轮机在其附近运行时间最长的净水头。

设计水头Hr ,是水轮机发出额定出力时所需要的最小净水头。

对于冲击式水轮机,卧轴水斗式水轮机为例,净水头H 则为喷嘴进口断面与射流中心线(两者距离为a )跟转轮节圆相切处单位质量水流机械能之差,即

H =(Z 1+a +P 1

γ+α1v 12

2g ) -Z 2 (1-3)

水轮机的水头,表明水轮机利用水流单位机械能的多少,是水轮机最重要的基本工作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着水电站的开发方式、机组类型以及电站的经济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

流量Q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流总量(体积)。 单位:m 3/s

转速n

定义:水轮机单位时间内旋转次数。单位:r/min(或rpm)

出力P 和效率η

定义:水轮机出力是水轮机轴端输出的功率,常用符号P 表示,常用单位kW 。

水轮机的输入功率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水流的总能量,即水流的出力,常用符号η表示。

水流输入功率:P =γQH =9. 81QH (KW) (1-4)

水轮机的出力可写成 :P =P n ηt =9. 81QH ηt (KW ) (1-5)

3.1.3水轮机的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水轮机分类:根据转轮转换水流能量方式的不同,水轮机分成两大类:反击式水轮机和冲击式水轮机。反击式水轮机包括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和贯流式水轮机;冲击式水轮机分为水斗式、斜击式和双击式水轮机。可用如下表示:

利用能量形式:反击型:势能与动能,以压能为主。

冲击型:只有动能。

3.1.4各类水轮机特点及应用范围

反击式水轮机

1)混流式水轮机(又称法兰西斯式水轮机或辐向轴流式水轮)

如图1-2所示,水流从四周沿径向进入转轮,然后近似以轴向流出转轮。

特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比较高,应用最广泛的机型。

应用范围:在25~700m 之间。

图1-2 混流式水轮机 图1-3 轴流式水轮机

2)轴流式水轮机

如图1-3所示,水流在导叶与转轮之间由径向流动转变为轴向流动,而在转轮区内水流保持轴向流动。轴流式水轮机在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轴流转浆式:特点:复杂,有双重调节,适应水头负荷的变化大。

应用范围:3~80m

轴流定浆式:特点:较简单,叶片为固定,有些作成季节性可调节作用叶片,适应于水头负荷的变化不大。否则效率会急剧降低。

应用范围:3~50m

3)斜流式水轮机(新机型-水流经转轮叶片与轴线有一角度)

如图1-4所示,水流在转轮区内沿着与主轴成某一角度的方向流动。斜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大多做成可转动的形式,具有较宽的高效率区,适用水头在轴流式与混流式水轮机之间,约为40~200m 。

特点:与ZZ 相似,具有双重调节,外形、性能及适用范围均介于HL 、ZL 之间。 应用范围:40~200m ,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如天荒坪6×30万

KW

图1-4 斜流式水轮机 1-5 贯流式水轮机

4)贯流式水轮机(水流一直贯通)

如图1-5所示,贯流式水轮机是指过流通道呈直线(或S 形)布置的轴流式水轮机。贯流式水轮机为卧轴布置,进水管、转轮室与尾水管为同一中心线,水流在整个水轮机流道中“直贯”而过,故称为贯流式。

特点:与轴流式相似,卧轴,其流道畅通,引排水损失小,过流能力大。

应用范围:<20m ,应用于潮汐电站。

类型:全贯式:发电机转子安装在水轮机转办外缘。

半贯式:常用,有灯泡式、轴伸式、竖井式、虹吸式。

冲击式水轮机

1)切击式水轮机(水斗式,又称培尔顿式水轮机)

水斗式水轮机,亦称切击式水轮机,如图1-6所示。从喷嘴出来的高速自由射流沿转轮圆周切线方向垂直冲击轮叶。这种水轮机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的水电站,特别是当水头超过400m 时,由于结构强度和空化等条件的限制,混流式水轮机已不太适用,则常采用水斗式水轮机。

特点:结构简单。

应用范围:几百米以上甚至上千米,应用于高水头、小流量电站。是冲击式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型。目前水斗式水轮机的最高水头已用到1767m (奥地利莱塞克电站),我国天湖水电站的水斗式水轮机设计水头为1022.4m 。

图1-6 水斗式水轮机

1-水斗;2、4-转轮;3-机壳;5-喷嘴;6-针阀;7-调速手轮;8-压力水管;9-尾水渠

2)斜击式水轮机(小型整机)

如图1-7所示,斜击式水轮机是指转轮叶片呈碗形,且射流中心线与转轮转动平面呈斜射角度的冲击式水轮机。

图1-7 斜击式水轮机

1-机壳;2-转轮;3-挡水盘;4-发电机;5、7-喷嘴6-阀门

特点:与水斗式相比,其过流量较大,但效率较低,射流进口一转轮平面成一角度α=

22.5°。

应用范围:25~300m 。

3)双击式水轮机

图1-8 双击式水轮机

1-尾水渠;2-转轮;3-调节档板;4-压力水管;

如图1-8所示,从喷嘴出来的射流先后两次冲击在转轮叶片上。这种水轮机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效率低、转轮叶片强度差,仅适用于单机出力不超过1000kW 的小型水电站。

特点:水流流经转轮两次冲击叶片。

3.2水泵站

3.2.1水泵站简介

水泵站按用途分为灌溉泵站、排水泵站、排灌结合泵站、供水泵站、加压泵站、多功能泵站等;按能源分为电力泵站、内燃机泵站、水力泵站、太阳能泵站、风力泵站等。按能否移动分为固定式泵站、半固定式泵站和移动式泵站(即泵车、泵船) ;按主泵类型分为离心泵站、轴流泵站和混流泵站等;按设计总流量或受益面积分为大、中、小型泵站。水泵站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兴建:采用自流灌排不可能或不经济;需机电提水与自流引水相结合;为城镇供水和解决人畜饮水;采用机压喷灌或滴灌;抽水蓄能和跨流域引水等。中国最大的排灌泵站是江苏省江都排灌站,总抽水流量473米3/秒,扬程7~8米;单级扬程最高的泵站是陕西省关中抽黄(河水)工程东雷二级泵站,扬程215米。乌克兰的卡克霍夫提灌工程 ,总抽水流量为530米3/秒。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埃德蒙斯顿泵站,净扬程587米,最大抽水流量126米3/秒。

3.2.2水泵的类型、原理、用途 水泵的定义: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 , 即把原动机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从而达到抽送液体目的的机器统称为泵。

水泵的工作原理:

容积式泵: 利用工作腔容积周期变化来输送液体。

叶片泵: 利用叶片和液体相互作用来输送液体。

泵的具体用途:泵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输送液体介质,不同的流量、扬程的范围,因此,它的结构形式当然也不一样,

材料也不同,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

1 、城市供水 2 、污水系统 3 、土木、建筑系统 4 、农业水利系统

5、化工系统 6 、石油工业系统 7 、矿山冶金系统 8 、轻工业系统

4水土保持工程

4.1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4.2水土保持特点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4.3 水土保持意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 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

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从《水土保持法》颁布后的1991年到2002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6万平方公里,全省开展重点治理的903小流域,有426条达到了部颁标准,通过了验收,其中有5个示范县、91条示范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十、百、千" 示范工程(1999年水利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城市、100个县、1000条小流域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简称" 十、百、千" 工程),通过了水利部的验收,被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命名表彰。凡经过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均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20-40%,缓洪拦沙效益达60-80%,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治理区农民农民收入增加30%以上。全省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兴修的各类水利水保工程的总拦洪蓄水能力达3.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拦沙保土1亿吨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5水闸

5.1水闸类型

水闸,按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可分为:节制闸、 进水闸、 冲沙闸、分洪闸、挡潮闸、排水闸等。按闸室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胸墙式和涵洞式(图1)。开敞式水闸当闸门全开时过闸水流通畅,适用于有泄洪、排冰、过木或排漂浮物等任务要求的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常用这种形式。胸墙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适用于闸上水位变幅较大或挡水位高于闸孔设计水位,即闸的孔径按低水位通过设计流量进行设计的情况。胸墙式的闸室结构与开敞式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闸门和工作桥的高度或为控制下泄单宽流量而设胸墙代替部分闸门挡水,挡潮闸、进水闸、泄水闸常用这种形式。如中国葛洲坝泄水闸采用12m×12m活动平板门胸墙,其下为12m×12m弧形工作门,以适应必要时宣泄大流量的需要。涵洞式水闸多用于穿堤引(排) 水,闸室结构为封闭的涵洞,在进口或出口设闸门,洞顶填土与闸两侧堤顶平接即可作为路基而不需另设交通桥,排水闸多用这种形式。

5.2水闸组成

水闸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是水闸的主体, 设有底板、 闸门、 启闭机、闸墩、胸墙、工作桥、交通桥等。底板是闸室的基础,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向地基传递,兼有防渗和防冲的作用。闸室分别与上下游连接段和两岸或其他建筑物连接。

水闸

在河床设置的防冲槽、护底及铺盖,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遭水流冲刷,并与闸室共同组成足够长度的渗径,确保渗透水流沿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下游连接段,由护坦、 海漫、 防冲槽、两岸翼墙、护坡等组成,用以引导出闸水流向下游均匀扩散,减缓流速,消除过闸水流剩余动能,防止水流对河床及两岸的冲刷。

5.3水闸工作特点和设计要求

水闸关门挡水时,闸室将承受上下游水位差所产生的水平推力,使闸室有可能向下游滑动。闸室的设计,须保证有足够的抗滑稳定性。同时在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下,水将从上游沿闸基和绕过两岸连接建筑物向下游渗透,产生渗透压力,对闸基和两岸连接建筑物的稳定不利,尤其是对建于土基上的水闸,由于土的抗渗稳定性差,有可能产生渗透变形,危及工程安全,故需综合考虑闸址地质条件、上下游水位差、闸室和两岸连接建筑物布置等因素,分别在闸室上下游设置完整的防渗和排水系统,确保闸基和两岸的抗渗稳定性。开门泄水时,闸室的总净宽度须保证能通过设计流量。闸的孔径,需按使用要求、闸门形式及考虑工程投资等因素选定。由于过闸水流形态复杂,流速较大,两岸及河床易遭水流冲刷,需采取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对两岸连接建筑物的布置需使水流进出闸孔有良好的收缩与扩散条件。建于平原地区的水闸地基多为较松软的土基,承载力小,压缩性大,在水闸自重与外荷载作用下将会产

生沉陷或不均匀沉陷,导致闸室或翼墙等下沉、倾斜,甚至引起结构断裂而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对闸室和翼墙等的结构形式、布置和基础尺寸的设计,需与地基条件相适应,尽量使地基受力均匀,并控制地基承载力在允许范围以内,必要时应对地基进行妥善处理。对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需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陷的影响,并尽量减少相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陷。此外,对水闸的设计还要求做到结构简单、经济合理、造形美观、管理,以及有利于环境绿化等。

5.4水闸设计

水闸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闸址和闸槛高程的选择 根据水闸所负担的任务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 地质、 水流、泥沙、施工、管理和其他方面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闸址一般设于水流平顺、 河床及岸坡稳定、 地基坚硬密实、抗渗稳定性好、场地开阔的河段。闸槛高程的选定,应与过闸单宽流量相适应。在水利枢纽中,应根据枢纽工程的性质及综合利用要求,统一考虑水闸与枢纽其他建筑物的合理布置,确定闸址高程。 水力设计 根据水闸运用方式和过闸水流形态,按水力学公式计算过流能力,确定闸孔总净宽度。结合闸下水位及河床地质条件,选定消能方式。水闸多用水跃消能,通过水力计算,确定消能防冲设施的尺度和布置。估算判断水闸投入运用后,由于闸上下游河床可能发生冲淤变化,引起上下游水位变动,从而对过水能力和消能防冲设施产生的不利影响。大型水闸的水力设计,应做水力模型试验验证。

防渗排水设计 根据闸上下游最大水位差和地基条件, 并参考工程实践经验, 确定地下轮廓线(即由防渗设施与不透水底板共同组成渗流区域的上部不透水边界)布置,

须满足沿地下轮廓线的渗流平均坡降和出逸坡降在允许范围以内,并进行渗透水压力和抗渗稳定性计算。在渗流出逸面上应铺设反滤层和设置排水沟槽(或减压井),尽快地、安全地将渗水排至下游。两岸的防渗排水设计与闸基的基本相同。

结构设计 根据运用要求和地质条件,选定闸室结构和闸门形式,妥善布置闸室上部结构。分析作用于水闸上的荷载及其组合,进行闸室和翼墙等的抗滑稳定计算、地基应力和沉陷计算,必要时,应结合地质条件和结构特点研究确定地基处理方案。对组成水闸的各部建筑物(包括闸门),根据其工作特点,进行结构计算。

6水利工程施工

6.1土石坝施工技术

利用土、砂、石等当地材料填筑堤坝,有着悠久的历史,施工经验也相当丰富。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很多,应用最早,采用最广泛的是分层压实法(见图),以后又相继应用水力冲填法筑坝、振动碾压法筑坝以及定向爆破筑坝等。由于岩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工程从料场开采、运输、上坝到铺散、压实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联合作业,上坝强度高,用人少,工期短,填筑质量可以保证;②筑坝材料使用范围扩大,重型压实机具的采用使劣质当地材料得到合理利用;③充分利用溢洪道、水工隧洞等开挖出来的土石料筑坝, 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降低造价;④高土石坝的比重逐步上升。20世纪70年代,在新建的高度超过100m 的高坝当中,土石坝占65%。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土石坝为苏联的罗贡坝。该坝坝高335m ,坝体方量7550万m3。修建比较快的为美国奥罗维尔斜心墙土石坝,坝高235m ,坝体方量5960万m3,施工人数500人,工期4年(1963~1967),日上坝6.1~7.6万m3,最高年上坝1728万m3。 中国土石坝的发展不均衡。在已建的水库中,土石坝居大多数,但截至1982年坝高超过100m 的19座高坝中,土石坝仅有5座。由于施工机械不配套,用人较多, 工期较长,加上其他因素,造价较高。中国的最大体积土坝为岳城水库土坝,坝体方量2600万m3;最高的土石坝为台湾的曾文坝,坝高133m ;填筑较快是密云水库粘土斜墙土坝,坝高66.4m ,主副坝坝体方量2012万m3, 两年建成(1958~1960),最高月上坝235.5万m3, 最高日上坝11.8万m3。60年代南水水电站采用定向爆破法施工修建粘土斜墙堆石坝, 坝高81.3m 。80年代关门山水库和西北口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分别为58.5m 和95m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具有竞争力的坝型。 中国水利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大多处于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开发水电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越来越差。土石坝较易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能就地取材, 节约水泥,且减少场外运输, 降低工程造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①深覆盖层的处理;②施工导流及渡汛措施;③大流量、高流速的泄洪设施;④在缺乏粘土或多雨地区,采用混凝土面板或沥青混凝土等防渗措施。

6.2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20世纪初开始用混凝土修建重力坝。到30年代美国修建胡佛坝时发展起来的混凝土坝施工方法,为各国广泛采用,并经逐步改进,形成一套常规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内容是:①采用柱状浇筑法; ②采用低热水泥、 降低水泥用量、 预冷骨料、加冰拌和、通水冷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等一系列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③根据坝体各部位工作和受力特点,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④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施工缝需凿毛冲洗处理,并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或细骨料混凝土;纵缝和横缝设键槽,待坝体温度降到稳定温度后进行接缝灌浆;⑤采用四级配或三级配骨料拌制混凝土,用平仓机平仓和强力振捣器或振捣器组振捣;⑥发展钢悬臂模板和预制混凝土模板,70年代初又发展自升式模板。常规的施工方法由于受到分缝分块、温度控制措施和接缝灌浆等影响,在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方面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有的工程混凝土年浇筑强度达到200~300万m3的较高水平,但平均每月坝体升高速度一般仅4~5m, 少数超过6m 。60~70年代,各国陆续对常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取消纵缝、通仓浇筑、取消接缝灌浆、严格温控措施、采用薄层浇筑以及采用高速缆机等高效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等。例如:1973年建成的美国德沃夏克坝, 坝高219m, 采用通仓浇筑,自升模板,高速缆机等措施, 在56个月内浇筑混凝土512万m3, 月最大浇筑强度18.4万m3,年最大浇筑强度221万m3,施工人数1200人, 大坝月平均上升4m 。1983年第一台70万kW 水轮发电机组开始运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坝高180m, 月最大浇筑强度34.8万m3,年最大浇筑强度303万m3,大坝月平均上升5.1~6.6m 。60年代以来, 拱坝增多。70年代后期,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兴起, 即用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修筑混凝土坝。1980年日本建成坝高90m 的岛地川坝, 坝体方量31.7万m3;1982年美国建成坝高49m 的威洛克里克坝, 坝体方量30.7万m3。

中国绝大部分混凝土坝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沿袭30年代的柱状浇筑法,只是在部分工艺上有所进展,如:①在混凝土内掺粉煤灰和外加剂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②使用组合钢模板,减少木材用量和减少模板安装工时;③人工生产砂石骨料,优化混凝土级配;④引进和研制混凝土施工专用设备(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泵车、平仓振捣机等)。在中国混凝土坝施工中,投产较快的是新安江水电站,坝高105m ,坝体方量175m3, 从开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仅用3年时间(1957~1960); 浇筑强度最大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 年最大浇筑强度203万m3,最高月浇26万m3。1986年在福建修建的坑口坝,是中国第一座全碾压式混凝土坝,坝高56.8m 。对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部分坝段以及围堰采用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6.3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各项工序进行组织、检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其目的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使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投入生产, 发挥效益。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计划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阶段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计划,通

过施工调度,开展工作,以保证任务如期完成。②技术管理, 其中心内容是通过技术革新, 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为保证质量和安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③物资设备管理,指按质、 按量、 按施工进度供应所需的物资和机械设备,并改进物资设备的运输、保管和使用,以节约资金。④劳动工资管理,指合理安排人员编制、劳动组织、职工培训、 劳动保护、 工资奖励等工作。⑤工程定额管理,即对人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控制。它是计划管理的基础,通过计时观测和调查研究,掌握现行定额执行情况,并为制定新定额提供原始资料,不断提高定额水平。⑥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减少建设费用,合理使用资金,从经济上控制施工全过程,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准备、主体工程施工及工程完建投入生产等各个阶段。70年代末期,中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80年代初期,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开始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6.4水利工程施工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水利工程不断发展, 工程规模越来越大, 加以一些条件优越的地点已经开发, 将来许多高坝大库只能修建在人烟稀少的高山峡谷地区,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和交通不便等情况。由此带来一系列施工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复杂地基处理、抗高速水流冲刷磨蚀、高坝快速施工、大跨度地下工程和长隧洞的快速掘进等。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①采用大容量、高效率并且配套的施工机械;②广泛采用新技术(如液压、电子、激光、声波等技术) 、新材料(如高分子合成材料)和新工艺(如振动碾压、高压喷射、锚喷支护、快速掘进等),并不断发展;③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水,是万物之源。她孕育了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她滋润了万物,使世界中的一切生机盎然;她哺育了世界,使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欢乐。不过,当人类尝着自己不爱护水资源所造成的苦果时,人类早已泣不成声,那是世界最后一滴水。

参考文献:

1)金文良 毛建平主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土石坝工程出版社:黄河水利水电出版社 125页

2)钟汉华主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100页

3)钟汉华主编 水利工程施工及概预算 泵站施工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69页

4)张四维主编 水利工程施工 水工建筑物施工和施工组织与管理出 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98页


相关内容

  •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 土木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本学期考核采取撰写论文的形式,论文主题为: 1.结构工程的昨天和今天 -------- ***未来发展与趋势 2.绿色建筑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3.桥梁工程的昨天与今天 -----***未来发展与趋势 4.道路工程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上述题目中 ...

  • 工业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 工业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一.课程论文题目与内容 论文题目一: 现代工业工程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分析 (一)论文内容(要求不少于5000字) 主要阐述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内容,学科特点,同时收集我国目前制造业等面临的问题,阐述现代工业工程在我国由"中国制造"到"中 ...

  • 交通工程概论-课堂讨论题及期末论文要求
  • 交通工程课堂讨论题 1.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王珂 691188 2.交通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程健力 691217 3.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徐王军 691248 4.公共交通方式和推进公共交通发展的方法 穆森 630727 5.公路乱收费现象及防治方法 李伟 690261 6.停车难问题 ...

  •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培养计划 (110104工程管理专业) 一.学院:管理学院 二.学制:四年 三.专业:工程管理 四.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基本理论,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专门知识,了解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 ...

  • 安全科技概论考查课论文指导书
  • <安全科技概论>考查课论文指导书 一.论文撰写内容 依据<安全科技概论>授课内容进行选择,但不局限于教材所限内容,选题要求和课程相关.可从以下参考题目中选择,也可自拟题目. 1.安全科学之我见 2.我国安全科学教育现状研究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4.人的心理与安全 5.xxx ...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经济贸易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知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拥有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职业 ...

  • 华侨大学本科课程论文封面
  • 课程论文(作业) <岩石隧道挖进机TBM 发施工总结>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 姓 名:陆许哲林 学 号:1412121020 专 业: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任课教师:陈士海 开课时间:第五周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5年 1月9日 课程论文(作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下 ...

  •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由来.发展简史以及土木工程与人类的生存关系和展望.详细的描述了土木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岩土隧道及地下工程.道路与机场工程.轨道交通工程.港口工程.通从过将其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细致的讲解了它们的发展和与人类生存关系的联系.文章最后谈到了土木 ...

  •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
  •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论文 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 作者姓名 ZYK 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 班级 1004 班 学号 U201234567 日期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我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 摘要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简称 BME)是一 门由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学 ...

  • [岩土工程化学概论]论文
  • 学号岩土工程化学概论期末论文岩土工程概论读书报告 学 学 班 成生姓名院级绩徐清银电子与信息工程软件四班 2013年11月20 日 岩土工程概论读书报告徐清银 天津城建大学软件四班11770430 [摘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岩土工程已从土木工程中以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基础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可以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