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六大措施

新常态下,要以智能制造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实现重大智能装备和产品的自主可控,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智造跨越式发展。

一是研究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提升

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明确智能制造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方向。研究制定试点示范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试点建设和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设。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期组织实施的两化融合试点区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区域等开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试点,推动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组织体系、政策环境、服务平台建设、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标准规范评估等领域,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总结试点经验,提炼成果,并推广普及。

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应用示范。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先期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分期分批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实现车间级、工厂级的智能化改造。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区)试点建设。基于园区和产业基地,围绕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构建企业间协同高效的智能制造体系和产业生态系统。

二是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工作,为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工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围绕智能制造,以三个指导意见为突破口,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工作。

研究制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成立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工作组织体系,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研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选择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开展有特色的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开展调研。

依托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开展基础研究,广泛交流。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对制约企业融合发展的标准、认证、安全、机制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与国内外先进制造组织进行合作。吸纳更多工业、互联网、IT等行业企业加入联盟,推进典型示范,促进经验交流与扩散。

积极开展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创新行动。组织开展工业云创新试点服务,提炼工业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模式。完善工业云创新服务评价和工作管理机制,整合相关资源,研究制定《工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依托各省市工业云平台、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测平台、行业数据平台等,采集工业企业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总结工业大数据应用典型案例和试点工作成果,开展工业大数据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规划车联网发展措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实施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突破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做好车联网顶层设计工作,完善车联网标准化工作与机制,整合国内车联网行业相关资源,推进汽车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是开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与发展工作,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研究服务型制造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行业和区域试点。充分发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模式的变革作用,以重点行业或领域的新技术应用试点为牵引,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开展制造业新业态培育。适应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以及智能制造转型发展趋势,把服务型制造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作为专项及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研究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典型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支持企业拓展在线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智慧物流、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集成应用。研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制造模式的影响,建立大数据采集共享渠道,在线采集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信息,鼓励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开展面向行业产业集群的工业云试点,编制出台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推动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深度应用,指导各地探索面向不同行业、区域的数据驱动型企业发展模式,支持面向工业大数据核心设备、分析工具和行业应用平台的研发和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发展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开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根据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整合产学研资源,研究建立国家级跨领域、跨地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

完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围绕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在行业的推广应用,指导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创新组织方式,建立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组织,开展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标准推广等服务。组织实施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示范。

五是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占领智能制造发展制高点

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整合国内标准化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占领智能制造发展制高点。

编制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深入分析研究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和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编制智能制造标准化战略和标准化路线图,明确标准化工作的策略、目标以及标准研制重点领域,指导开展标准化工作。

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成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智能制造标准化各部门、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及规划工作,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工作,组织研究国内外智能制造标准化进展,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示范应用。

六是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引导智能制造健康发展

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政策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建立完善的财税金融政策,储备智能制造高端人才,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智能制造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智能制造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增设面向2030年的智能制造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相关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的研究,探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投资基金。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领军人才计划。围绕智能制造细分领域,支持鼓励建设全球领军人才库,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向智能制造倾斜。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应用示范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德国、美国等智能制造相关组织,组织召开国际智能制造大会,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主流论坛,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发出中国声音。

新常态下,要以智能制造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实现重大智能装备和产品的自主可控,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智造跨越式发展。

一是研究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提升

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明确智能制造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方向。研究制定试点示范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试点建设和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设。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期组织实施的两化融合试点区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区域等开展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试点,推动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组织体系、政策环境、服务平台建设、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标准规范评估等领域,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总结试点经验,提炼成果,并推广普及。

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应用示范。研究论证实施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先期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选择钢铁、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围绕推广普及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工厂,分期分批开展试点示范,逐步实现车间级、工厂级的智能化改造。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区)试点建设。基于园区和产业基地,围绕生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构建企业间协同高效的智能制造体系和产业生态系统。

二是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工作,为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工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和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围绕智能制造,以三个指导意见为突破口,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工作。

研究制定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成立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工作组织体系,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研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选择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作开展有特色的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开展调研。

依托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开展基础研究,广泛交流。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对制约企业融合发展的标准、认证、安全、机制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与国内外先进制造组织进行合作。吸纳更多工业、互联网、IT等行业企业加入联盟,推进典型示范,促进经验交流与扩散。

积极开展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创新行动。组织开展工业云创新试点服务,提炼工业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模式。完善工业云创新服务评价和工作管理机制,整合相关资源,研究制定《工业云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依托各省市工业云平台、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测平台、行业数据平台等,采集工业企业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总结工业大数据应用典型案例和试点工作成果,开展工业大数据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规划车联网发展措施,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实施物联网专项行动计划,突破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发;做好车联网顶层设计工作,完善车联网标准化工作与机制,整合国内车联网行业相关资源,推进汽车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是开展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与发展工作,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研究服务型制造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组织开展工业电子商务行业和区域试点。充分发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模式的变革作用,以重点行业或领域的新技术应用试点为牵引,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开展制造业新业态培育。适应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以及智能制造转型发展趋势,把服务型制造发展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作为专项及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研究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典型行业应用示范,积极支持企业拓展在线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智慧物流、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集成应用。研究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制造模式的影响,建立大数据采集共享渠道,在线采集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数据信息,鼓励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开展面向行业产业集群的工业云试点,编制出台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推动大数据在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深度应用,指导各地探索面向不同行业、区域的数据驱动型企业发展模式,支持面向工业大数据核心设备、分析工具和行业应用平台的研发和应用示范,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发展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建设

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此外,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

开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根据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整合产学研资源,研究建立国家级跨领域、跨地区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

完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围绕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在行业的推广应用,指导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创新组织方式,建立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智能制造创新服务组织,开展成果转化、人才培训、标准推广等服务。组织实施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示范。

五是建立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占领智能制造发展制高点

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整合国内标准化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占领智能制造发展制高点。

编制智能制造标准化路线图。深入分析研究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和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编制智能制造标准化战略和标准化路线图,明确标准化工作的策略、目标以及标准研制重点领域,指导开展标准化工作。

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成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智能制造标准化各部门、行业。开展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及规划工作,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工作,组织研究国内外智能制造标准化进展,推进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示范应用。

六是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引导智能制造健康发展

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政策引导、推动和规范作用,建立完善的财税金融政策,储备智能制造高端人才,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智能制造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智能制造财税金融政策。研究增设面向2030年的智能制造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开展智能制造相关税收、财政和金融政策的研究,探索设立智能制造发展投资基金。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领军人才计划。围绕智能制造细分领域,支持鼓励建设全球领军人才库,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向智能制造倾斜。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计划。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应用示范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德国、美国等智能制造相关组织,组织召开国际智能制造大会,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主流论坛,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中发出中国声音。


相关内容

  • 教育部:六大举措吹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号角
  • 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六举措吹响职业教育教改号角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 ...

  • [供给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试卷及参考答案
  • 一. 填空题 1. 投资.出口 2. 全面改革侧 3. 环境承载力:后代人权益 4. 提高供给效率 5. 宏观调控问题 6. 质量:效率 7. 去库存:降成本 8. 产能过剩 9. 创新 10. 相互配合 11. 顶层设计 12. 竞争力 13. 市场化改革 14. 三手合力 15. 革命性转变 二 ...

  • 20150112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安徽工业转型升级
  • 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安徽工业转型升级 2015-01-12 09:22:30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合肥) 0 石象斌 安徽工业经济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在新常态下,安徽工业转型升级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经济 ...

  • 互联网+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互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总论 1.1 "互联网+"概论 中国"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quo ...

  •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 渝府发[2012]84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 三年振兴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 政 ...

  • 让制造更聪明--解读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六大亮点
  • 让制造更聪明--解读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六大亮点 2016年12月07日 18:35:09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 题:让制造更聪明--解读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六大亮点 新华社记者陈刚.杨绍功.潘晔 智能制造应该如何推进?发展方向在何方?需 ...

  • 曾永涛市长在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 (2016年6月17日) 今天下午我们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刚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安顺银监分局.市供电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委. ...

  • 2016年钢铁行业形势和国家政策
  • 一.钢铁行业的形势 ● 国际钢铁协会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23亿吨,较2014年减少2.8%.其中,中国产量约8亿吨,排第一,日本产量约1亿吨.印度产量约8958万吨.美国产量约7892万吨.俄罗斯产量约7111万吨.韩国产量约6967万吨.从市场份额看,中国占50. ...

  • 目标新内涵 发展新理念 行动新举措
  • [摘要] 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创新亮点,主要集中在目标新内涵.发展新理念和行动新举措.目标新内涵包括新设定的硬性指标.新概括的大指标和新拓展的具体指标,发展新理念就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行动新举措包括政策导向新举措.战略工程新举措.计划项目新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