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不一样的得意忘形

12、不一样的得意忘形

【原文】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常、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强与弱奚其择焉?失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1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译文】有人说:“秦昭王的问话有失误,左右侍从和中期的回答也有过错。凡是明白的君主治理国家,就是承担起自己的权势,自己的权势受不到侵害,那么即使强大的各国联盟对我也无可奈何,何况是孟尝君、芒卯、韩国、魏国能把我怎么样呢?自己的权势如果受到侵害,那么即使无能得像如耳、魏齐以及现在的韩国、魏国也能侵害我。然而受到侵害还是不受到侵害,在于有自信心而已,还问什么呢?自信自己不可能被侵害,对于强大与弱小还挑选什么呢?失误在于对自己没有自信心,而还问敌人能把我怎么样,他不被侵害实在是很侥幸的了。申子说:“失误于方法而想求得诚信,那么就会疑惑的。”这说的就是昭王吧。智伯没有分寸,让韩康子、魏宣子跟着自己还在谋划用河水去灌灭他们的封邑,这就是智伯国灭身死,头骨被做成酒杯的缘故啊。如今秦昭王却问起目前的韩国、魏国和当初的韩国、魏国哪个强大,难道是害怕用水淹灌韩、魏而反使自己国灭身死的祸患吗?他身边虽然有左右侍从,但却不是韩康子和魏宣子,怎么会有肘与足相碰暗中勾结的事呢?而中期说“不要看得太容易”,这是不切实际的话。况且中期所掌管的,是琴瑟。琴弦没有调好,曲调没有弹清楚,是中期的责任,这是中期之所以侍奉昭王的原因。中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没有使昭王感到不满,却谈论起他不懂的事情,怎能不荒谬呢?左右侍从回答的“比建国时衰”与“比不上”倒是可以的,但说“很对”那就是在阿谀奉承了。申子说:“处理事情不超越自己的职责,即使知道的也不说。”如今中期不知道的也要发表意见。所以说:秦昭王的询问有失误,左右侍从及中期的回答都有过错。

【说明】韩非的这段评议很对,很客观,秦昭王确实没有必要去问左右侍从,即使要问,也应该去问大臣。秦昭王之所以去问左右侍从,显然地表现出他的踌躇满志、得意忘形了。而中期确实也不应该插嘴答话,他研究的是乐曲、乐谱、乐器,对于国家大事、天下形势不一定了解。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原因是你没有站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不可能懂得那个位置上的一切事情。中期即使看不惯秦昭王的得意忘形,也不能用智伯的故事来比喻,因为秦昭王身边并没有韩康子、魏宣子之类的人。不错,智伯也是因为得意忘形而导致国灭身死,但智伯与韩、魏是联军,联合作战,而秦昭王却是独领秦军,这是很不一样的。

——————————————————

【注释】1.慊:(qian欠)《孟子·公孙丑上》:“行有不慊于心。”《礼记·坊记》:“贵不慊于上。”《淮南子·齐俗》:“衣若县衰而意不慊。”这里用为满足之意。

12、不一样的得意忘形

【原文】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常、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强与弱奚其择焉?失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1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译文】有人说:“秦昭王的问话有失误,左右侍从和中期的回答也有过错。凡是明白的君主治理国家,就是承担起自己的权势,自己的权势受不到侵害,那么即使强大的各国联盟对我也无可奈何,何况是孟尝君、芒卯、韩国、魏国能把我怎么样呢?自己的权势如果受到侵害,那么即使无能得像如耳、魏齐以及现在的韩国、魏国也能侵害我。然而受到侵害还是不受到侵害,在于有自信心而已,还问什么呢?自信自己不可能被侵害,对于强大与弱小还挑选什么呢?失误在于对自己没有自信心,而还问敌人能把我怎么样,他不被侵害实在是很侥幸的了。申子说:“失误于方法而想求得诚信,那么就会疑惑的。”这说的就是昭王吧。智伯没有分寸,让韩康子、魏宣子跟着自己还在谋划用河水去灌灭他们的封邑,这就是智伯国灭身死,头骨被做成酒杯的缘故啊。如今秦昭王却问起目前的韩国、魏国和当初的韩国、魏国哪个强大,难道是害怕用水淹灌韩、魏而反使自己国灭身死的祸患吗?他身边虽然有左右侍从,但却不是韩康子和魏宣子,怎么会有肘与足相碰暗中勾结的事呢?而中期说“不要看得太容易”,这是不切实际的话。况且中期所掌管的,是琴瑟。琴弦没有调好,曲调没有弹清楚,是中期的责任,这是中期之所以侍奉昭王的原因。中期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没有使昭王感到不满,却谈论起他不懂的事情,怎能不荒谬呢?左右侍从回答的“比建国时衰”与“比不上”倒是可以的,但说“很对”那就是在阿谀奉承了。申子说:“处理事情不超越自己的职责,即使知道的也不说。”如今中期不知道的也要发表意见。所以说:秦昭王的询问有失误,左右侍从及中期的回答都有过错。

【说明】韩非的这段评议很对,很客观,秦昭王确实没有必要去问左右侍从,即使要问,也应该去问大臣。秦昭王之所以去问左右侍从,显然地表现出他的踌躇满志、得意忘形了。而中期确实也不应该插嘴答话,他研究的是乐曲、乐谱、乐器,对于国家大事、天下形势不一定了解。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原因是你没有站在那个位置上,你就不可能懂得那个位置上的一切事情。中期即使看不惯秦昭王的得意忘形,也不能用智伯的故事来比喻,因为秦昭王身边并没有韩康子、魏宣子之类的人。不错,智伯也是因为得意忘形而导致国灭身死,但智伯与韩、魏是联军,联合作战,而秦昭王却是独领秦军,这是很不一样的。

——————————————————

【注释】1.慊:(qian欠)《孟子·公孙丑上》:“行有不慊于心。”《礼记·坊记》:“贵不慊于上。”《淮南子·齐俗》:“衣若县衰而意不慊。”这里用为满足之意。


相关内容

  • 2015年以羊开头的春节祝福手机短信
  • 1. 羊年来到笑开颜,一生喜乐未羊年.要问为啥贼高兴,笑答我本属相羊.祥瑞羊年本分年,六十寿辰摆盛宴.邀请亲朋齐来贺,弘扬羊年正能量.愿你高寿羊福享,一生都把羊财发! 2. 未羊声声喜讯报,吉祥羊年来报道.摸摸羊首好运照,开个好头欢声叫.喜乐羊羊歌舞蹈,牵着羊头幸福耀.瑞祥羊年女友找,一生恩爱永远笑 ...

  • 09公务员言语理解考试中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 一)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 ...

  • 田华: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
  • 2015年,在某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节目中,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罕见现身,也让无数人心疼落泪和肃然起敬.原来,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过去几年过得特别艰难不易.原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的她,因为老伴儿.两个儿媳和一个儿子接连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不得不疯狂接演出,用自己的努力付出,去换取家人的康复和笑颜.面对几乎所有 ...

  • 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失态
  • 应当像把握健康那样把握命运:当它是好运时就享用:当它是厄运时就忍耐.若非极其必要,决不要做重大改变. --拉罗什富科 有一首流行歌曲里写道:"人生就像江海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人生中有起落沉浮,本来就合乎自然规律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令人奇怪的.古圣先贤们对这一点早就了解得比较清 ...

  • 人生大境界
  • 人生大境界---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jasonwl 老师原创)--值得拜读 非常喜欢"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这两句话,就如喜欢"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一样,一直把它们做为自己寻求平静心态的座右铭.许多时候,在心情浮躁之时,便会静静的坐下来,让这些给人以 ...

  • 常用作贬义的成语
  • 常用作贬义的成语 常用作贬义的成语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 ...

  • 人生哲理的句子:一个人的生死并非命中注定
  • 编辑:意空间    日期:2017-01-21       主编 QQ:172108624 人生哲理的句子:一个人的生死并非命中注定,一个人的富贵取决于钱的多少.有了钱,可以让人化险为夷,可以把人从死亡的危险境地救出来,而失去了钱,高中的人也会变得贫贱,活得好好的人也会被夺去性命. 1.大丈夫对待事 ...

  • 形容心情高兴的成语
  • 形容心情高兴的成语 1.得意忘形: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3.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4.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 ...

  • 2013,12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
  • 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2013年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问卷) 制卷人:胡花 童琅 时量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上. 一 选择题(2分每题,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包裹(guǒ) 晌午(shàng) 告辞(c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