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重的结果。

读《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读完这本书,我满满的是感慨和忧虑,作为一名中国的学生,感触更是深。

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不是陌生的话题,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数落过,希望过,无奈过,从《师说》到钱学森之问,不说我们是否从洋媚外,我们看看别人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书名叫素质教育在美国,而不说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又为什么是素质教育而不说应试教育?下面说说我的触动和理解。

书的第一章就说到“分数不是教育的中心”,而在中国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绝大部分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我们该理解“应试教育”为贬义词。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简单说,就是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背离,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敢问这样的方式何以培养出“有用之人”?从小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我们父母、老师从思想上就给我们灌输的分数的重要性,不断地强化成绩的重要性,一切以成绩为中心。我们知道代币制的规则常被老师、父母运用于教育之中,虽然说代币制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但我认为,很大情况下老师、父母会以成绩的为结果,从行为上强化了“错误的思想”,我说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不是指不要好成绩,而是忽略了孩子过程的习得和感悟。

书中提到的“有用的人”让我想起白岩松的一段话:“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一看,还真没用。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名分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而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我只能这样理解,有时教育强调的“有用”,是带有目的性和短暂性的。可是古人不是也强调品行,追求高境界的精神世界的吗?我们怎么就变得这么浮躁,鼠目寸光呢?我们有该断然把我们的病态归结为经济的时空压缩理论吗?显然,这个值得我们去斟酌、思考。

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感触最深的,里面提到生活是最大的课题教育。一位我最为尊敬的老师告诉我:“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好学,长本领”,看似平淡简单的一句话,我至今还无法理解那时老师的心境和期望。我认为,中国有个通病: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环境,脱离了老师、父母的监督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和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一样,做着一样的工作,抱怨着同样的事,得过且过,以至于演变成“教育无用论”。可是明明就受过了教育为什么效果没出来?为什么做着和没受过教育的人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是,受过教育也很让人无解。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主要的因素在个人而不在社会的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塑造起来,甚至可以说“教育”未能健全个人的人格。教育未能给一个受教育的人一个内在的动力,那就是失败的,可悲的。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经验,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浅谈一下对我们教育的建议。第一,想让学生主动摘果子,必先让学生尝尝果实的甜。这里的果子是这指好的文化,高尚的思想,暂且可以理解为书本的知识,而甜则是指感受。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高尚、好的文化的美好境界,才能把外在动力转换为内在的动力,让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发现,去生活,而不是为了工作,沦为房奴、车奴。第二,内省的思考不如敬畏的学习。我们常常去思考,我们怎么了,我们教育怎么就出问题了?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已经有去改善,有去改变,可是效果为什么不大?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停留在“我们”这里了,而没有“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缺少开放、分享的心。我们要带着一颗求知、敬畏的心去向每件事情、每个人学习。作为受教育者,首先,要有个谦虚的心,对给予的教育心怀感恩,打心底里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其次,教育是一种洗礼,精神境界才是最终的追求,别把最终追求停留在仅仅是找一份好的、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已,这是不明智的。这会限制你的思维,甚至在找不到心理平衡时会扭曲你的认知,从而背道而驰。

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教育,这是个沉重的思考,但不是个沉重的结果。


相关内容

  • 读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 读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有感 这本书多年前就读过,当时是素质教育提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全民全社会看到现今教育制度,教育体系的严重问题,提出在学校教育中轻分数重素质.这位留美教育学博士写了一系列的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这本是第一部,也是引起很大反响的一部书. 若干年过去了,再看看我们的教育制 ...

  • 读海伦凯勒有感
  • 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 ...

  • 读[虎妈战歌]有感
  • <虎妈战歌>读后感 徐舟峰 有一次在看央视2频道的"对话"栏目,听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华裔蔡美儿的育儿观念并深深被吸引,她的许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她出版的<虎妈战歌>曾在美国引起轰动.利用暑假时 ...

  •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感
  •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感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感 读过很多关于教育的书籍,基本上都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内容,读起来很无趣的.身为一线教师,除了理论作为指导方向,更需要一些实际案例来补充自己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一些缺失.直到看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这是本半自 ...

  • 读[那次,我被他冤枉了]有感(3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读<那次,我被他冤枉了>有感(300字)作文 今天,我读了<那次,我被他冤枉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朱江云和好朋友章吴一起写作时,因走得匆忙,把钢笔留在了朱江云家.三天后,章吴来找他,说朱江云偷了他的钢笔,争吵后,便打了起来.章吴见他的钢笔在书桌上,连拿也没拿 ...

  • 读[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有感
  • 读<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有感 当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的那天起,我就对他的经历充满了好奇,他是如何逆风飞扬,创造出美国的政坛奇迹?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开始了<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这本书的阅读. 这本书是奥巴马在成为<哈佛法律评论>的首 ...

  • 作文 读[爱迪生]有感
  • [作文 读<爱迪生>有感]赞皇县南关小学 杨奕诺 夕阳悄悄地在城市的高楼间转了个身,消失不见了:连最后一抹晚霞也轻盈地拂过天际,渐渐隐退:夜幕张开翅膀无声的扑向大地,作文 读<爱迪生>有感.交错纵横的道路上,路灯齐齐刷刷地亮起了眼睛,来往的汽车相继打亮了车灯:楼房的窗户里,陆 ...

  • 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史观_读_美国艺术史中的三十年_一个欧洲移民的印象_有感
  • 潘诺夫斯基的艺术史观 --读<美国艺术史中的三十年--一个欧洲移民的印象>有感 文/于向东 <美国艺术史中的三十年>是一篇跋文,最初以"艺术史"为题发表于格劳弗尔编辑的<文化移植:美国的欧洲学者>上面①.潘诺夫斯基撰写此文时,已经积累了34年的 ...

  •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
  •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 在读闾丘露薇<我所理解的世界>这本书时,读到这篇<不要去杀死那只知更鸟>,看到文中这段话:'在我能和别人过得去之前,我首先要和自己过得去.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之前小陈就给我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