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的健康之论

周国平的健康之论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

他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人怎样活着才是健康的?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不管你是肢体健全的人也好,还是器官有残疾的人也好,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都希望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健康的。但这种健康是你自己左右不了的,不管是天生的原因还是后天的原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好好的发生地震,有的人在地震当中死亡,有的人残疾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抱侥幸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遇到不幸,身体残疾了,你的生命品质就会不好了吗?我觉得仍然可能是好的,我的看法是,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品质要从整体上衡量。

比如说一个盲人,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他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他对生活仍然充满着热爱。他的眼睛失明了,但是他的其它感官一定会更加敏锐,他比我们没有失明的人更加能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欣赏鸟儿的鸣叫,能够更好地欣赏花的芳香。他的触觉、听觉会更灵敏,而且他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享受这些东西,他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有一份踏实的工作,有宁静的心情。我觉得如果这样,他的生命质量从整体上就是好的,虽然某个器官是残疾的。 一个人哪怕器官是健全的,他的生活状态总体上是不健康的,他热衷于名利。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人生命的品质好不好?我说是不好,他的生命从整体上来说是病态的。所以衡量生命的品质要从整体上衡量,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我对健康问题看的比较通达,一个人太在乎健康就有问题,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养生上就有问题,身体这个东西我们也不要太重视它。我今年66岁,很多人觉得不像,我自己也觉得不像,还是觉得自己精力充沛。有人问我的养生之道是什么?我说熬夜、抽烟,还有游泳,还有步行„„我总体上不是为了养生,就是为了愉快,做了这些以后我的身体感到轻松,我就喜欢。至于一个人到底能够活多长,这是老天决定的,不要为这个问题去忧愁。 柏拉图说过,一个人的寿命其实是注定的,我相信这一点。如果太不注意,可能会缩短,但太注意也延长不了,所以,最关键就是活的愉快就行了。

人和人之间出于自然需要的感情就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也是自然决定的,要有自己相爱的人,要有好的家庭,要有好朋友,这都是很自然的需要,这对生命的健康品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很看重亲情,这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价值。

我去年给我的女儿写了一本书,我的女儿今年13岁,上初中二年级,这本书写她从出生到上小学的故事,主要写她的幼年和童年。迎接一个小生命,我觉得这种人生体验太美好了,她刚生下来时,一个小生命,一个小婴儿就是一个小动物,你要整天伺候她的身体,那个时候你就是一个大动物,就是一个成年兽。你整天要关照她,注意力总是放到她的身上,这虽然很累,但是这种累是非常单纯的累,一下子你的生活变简单了,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好。我很喜欢给孩子洗身体,擦屁股,我觉得这种事情做起来津津有味,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怎样才能把生命照看好?怎样的生命状态才算对头呢?

老天让我们活到这个世界上来,每个人都有一个肉体的生命,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特点,它是有精神有灵魂的。所以说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品质应该有两个东西,要看人生最重要的两个东西的状态对不对头,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老天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生命品质就是高的,我们就是幸福的人。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生命照看好呢?我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单纯,单纯是生命的一种正确的状态。

生命是单纯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按照大自然的要求,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平凡的生活,把平凡的生活过好这个生命的自然品质就是好的。

现代人活得一点不单纯,太复杂了,其实很多的烦恼都来自复杂。生命的自然需要、生理需要和物质欲望是两回事,现代人往往为了满足物质欲望,自然的品质就遭到了遏制。 生命的本身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我们需要食物,需要住房,但是按照自然的眼光来看,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也是应该容易得到满足的,但是超过生命自然需要以上的这些物质欲望,一旦放纵起来是无限的。

这种超过生命本身需要以上的物质欲望,并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并不是大自然所规定的,而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看到人家有,我也要有,以前没有私家车的时候,谁会比这个可现在就不行了,一定是宝马,住房也一定是豪宅„„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人的痛苦根源就是超过自然需求以上的欲望,它是没有满足尽头的,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这就是快乐。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没有一个哲学家认为物质欲望的尽情满足就是快乐。中国的哲学家也强调这一点,尤其是道家提倡人应该“全性保真”,应该保护好你的完整的真实的天性,保护好原初的单纯的生命状态,不要用物质去损害你的生命。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名声、地位,那些都是后来附加到生命上去的,我称为是生命的堆积物。当然人在社会上生活,没有办法不要这种堆积物,但是你要保持一种清醒,你不要一辈子为那些堆积物活着,你应该把你的时间用来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这些堆积物不能取代生命本身的满足。很多人就是这样,为那些名声,地位,财富去活,很少去听听生命本身的声音。我相信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不能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能够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是大自然所规定的永恒的需要,包括对大自然的需要,包括对家庭亲情的需要。 我觉得一个人应该珍惜这些平凡的生活,你可以去争取不平凡,去创造不平凡,但是所有的不平凡都要用对平凡生活的贡献来衡量它的价值,否则你的不平凡是没有价值的。 法国有一个哲学家蒙田,他说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就是人生的重大成就。并不是你去打仗,攻下了别的国家就是重大的成就,并不是有什么传世作品就是重大的成就,你能够过好平凡的生活也是重大的成就。如果说你事业上很辉煌,很有成绩,但是你的家庭很糟糕,那你起码可以说你的人生一半是失败的,你的人生并不成功。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中国老百姓衡量历史上的时代有一个标准,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就是治世;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那就是乱世,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低的标准也是最高的标准,也是最后的标准。

一个人的灵魂怎样才能丰富呢?怎样才算丰富呢?

作为人类,只有外在的生命单纯,内在的生命才真正开启。一个人活得越简单,实际上离神越近,所以人生的觉悟就是透过社会的堆积物去发现自己的自然生命,又透过肉体的生命去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让灵魂敞亮,这样你的人生就有了明灯,有了方向一一有的人称之为精神,有的人叫做灵魂,有的人说是心灵。

人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他是有精神属性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来说,你的生活质量高不高,一个要看你的生命单纯不单纯,另外要看灵魂,我强调灵魂的丰富。

其实人的肉体生命是很脆弱的,人是机器,就像别的机器一样,它会发生故障,它会磨损的,总有一天他会报废的。没有一个人永远能够保持健全,总会不同程度地变成残疾人,某个器官坏掉了,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个人应该更加看重他的内在生命,肉体只是一个躯壳、一个载体,疾病也好,机械力量也好,能损害你的肉体,但是这些却不能损害你的灵魂,人不可能永远做肉体的主人,但是人可以做自己灵魂的主人。

一个人的灵魂,怎么样才能丰富呢,怎么样才算丰富呢?从精神属性来说人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情感和智力,情感就是说人是有感受能力的,智力是说人是有认识能力的,要把这两个能力发展好。

从情感感受能力来说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心丰富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每个人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内心丰富的人看到这个世界也是丰富的世界,内心贫乏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也是一个贫乏的世界,世界是不是丰富,是以每个人内心是否丰富这一点为转移的。

内心丰富的人是不怕孤独的,有的人一定要和别人打交道,和人交际,或者一定要做事情,如果没有人交往就很难受。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可悲,一个人应该喜欢自己,如果内心丰富就不会讨厌自己的,你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会喜欢自己的。那么怎么样做到这点呢?就要积聚精神的财富,也就是心灵、灵魂的财富。

怎么样积累灵魂的财富,我主张多读书。阅读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精神财富,这个精神财富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占有它,如果你不去占有它,它就和你没有关系,就看你是否去读它。我强调读经典名著,包括中国名著和世界名著,因为那些书是有精神含量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够读的书是很少的,应该把精力放在读好书上,实际上是你在跟伟大的灵魂对话,你在和他们交朋友,这个肯定会提升你的灵魂,让你的人生高贵。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还要发展自己天赋的能力,有头脑,能思考问题,能认识这个世界,这是智力,一个人的能力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智力。

在一般的智力品质发育良好的前提下,能够把自己最好的能力运用发展到一个特定的领域,你去找到它,你去做这些事儿,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人生最快乐的。

什么叫事业,你找到这个领域,能够把你最好的能力得到最好的运用,一方面过程中你感到莫大的快乐,另一方面你的价值也得到实现了。

生命的品质,一个是外在生命的品质,肉体生命的品质。我强调的是单纯:一个是内在灵魂的品质,精神世界的品质,我强调的是丰富。一个人只要能在这两个方面有好的品质,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幸福的。

更多相关文章请参阅http://www.dcxpsc.com。

周国平的健康之论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等。

他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地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人怎样活着才是健康的?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不管你是肢体健全的人也好,还是器官有残疾的人也好,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都希望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健康的。但这种健康是你自己左右不了的,不管是天生的原因还是后天的原因,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残疾人,好好的发生地震,有的人在地震当中死亡,有的人残疾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都不能抱侥幸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遇到不幸,身体残疾了,你的生命品质就会不好了吗?我觉得仍然可能是好的,我的看法是,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品质要从整体上衡量。

比如说一个盲人,虽然双目失明,但是他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他对生活仍然充满着热爱。他的眼睛失明了,但是他的其它感官一定会更加敏锐,他比我们没有失明的人更加能欣赏大自然的声音,欣赏鸟儿的鸣叫,能够更好地欣赏花的芳香。他的触觉、听觉会更灵敏,而且他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去享受这些东西,他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有一份踏实的工作,有宁静的心情。我觉得如果这样,他的生命质量从整体上就是好的,虽然某个器官是残疾的。 一个人哪怕器官是健全的,他的生活状态总体上是不健康的,他热衷于名利。没有时间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人生命的品质好不好?我说是不好,他的生命从整体上来说是病态的。所以衡量生命的品质要从整体上衡量,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我对健康问题看的比较通达,一个人太在乎健康就有问题,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养生上就有问题,身体这个东西我们也不要太重视它。我今年66岁,很多人觉得不像,我自己也觉得不像,还是觉得自己精力充沛。有人问我的养生之道是什么?我说熬夜、抽烟,还有游泳,还有步行„„我总体上不是为了养生,就是为了愉快,做了这些以后我的身体感到轻松,我就喜欢。至于一个人到底能够活多长,这是老天决定的,不要为这个问题去忧愁。 柏拉图说过,一个人的寿命其实是注定的,我相信这一点。如果太不注意,可能会缩短,但太注意也延长不了,所以,最关键就是活的愉快就行了。

人和人之间出于自然需要的感情就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也是自然决定的,要有自己相爱的人,要有好的家庭,要有好朋友,这都是很自然的需要,这对生命的健康品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很看重亲情,这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价值。

我去年给我的女儿写了一本书,我的女儿今年13岁,上初中二年级,这本书写她从出生到上小学的故事,主要写她的幼年和童年。迎接一个小生命,我觉得这种人生体验太美好了,她刚生下来时,一个小生命,一个小婴儿就是一个小动物,你要整天伺候她的身体,那个时候你就是一个大动物,就是一个成年兽。你整天要关照她,注意力总是放到她的身上,这虽然很累,但是这种累是非常单纯的累,一下子你的生活变简单了,我觉得那种感觉特别好。我很喜欢给孩子洗身体,擦屁股,我觉得这种事情做起来津津有味,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怎样才能把生命照看好?怎样的生命状态才算对头呢?

老天让我们活到这个世界上来,每个人都有一个肉体的生命,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特点,它是有精神有灵魂的。所以说衡量一个人的生命品质应该有两个东西,要看人生最重要的两个东西的状态对不对头,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老天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我们的使命就是要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生命品质就是高的,我们就是幸福的人。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生命照看好呢?我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单纯,单纯是生命的一种正确的状态。

生命是单纯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大自然给予的,按照大自然的要求,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平凡的生活,把平凡的生活过好这个生命的自然品质就是好的。

现代人活得一点不单纯,太复杂了,其实很多的烦恼都来自复杂。生命的自然需要、生理需要和物质欲望是两回事,现代人往往为了满足物质欲望,自然的品质就遭到了遏制。 生命的本身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我们需要食物,需要住房,但是按照自然的眼光来看,人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也是应该容易得到满足的,但是超过生命自然需要以上的这些物质欲望,一旦放纵起来是无限的。

这种超过生命本身需要以上的物质欲望,并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并不是大自然所规定的,而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看到人家有,我也要有,以前没有私家车的时候,谁会比这个可现在就不行了,一定是宝马,住房也一定是豪宅„„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人的痛苦根源就是超过自然需求以上的欲望,它是没有满足尽头的,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伊壁鸠鲁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这就是快乐。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没有一个哲学家认为物质欲望的尽情满足就是快乐。中国的哲学家也强调这一点,尤其是道家提倡人应该“全性保真”,应该保护好你的完整的真实的天性,保护好原初的单纯的生命状态,不要用物质去损害你的生命。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没有名声、地位,那些都是后来附加到生命上去的,我称为是生命的堆积物。当然人在社会上生活,没有办法不要这种堆积物,但是你要保持一种清醒,你不要一辈子为那些堆积物活着,你应该把你的时间用来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这些堆积物不能取代生命本身的满足。很多人就是这样,为那些名声,地位,财富去活,很少去听听生命本身的声音。我相信这些东西从根本上来说不能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能够满足生命本身的需要是大自然所规定的永恒的需要,包括对大自然的需要,包括对家庭亲情的需要。 我觉得一个人应该珍惜这些平凡的生活,你可以去争取不平凡,去创造不平凡,但是所有的不平凡都要用对平凡生活的贡献来衡量它的价值,否则你的不平凡是没有价值的。 法国有一个哲学家蒙田,他说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就是人生的重大成就。并不是你去打仗,攻下了别的国家就是重大的成就,并不是有什么传世作品就是重大的成就,你能够过好平凡的生活也是重大的成就。如果说你事业上很辉煌,很有成绩,但是你的家庭很糟糕,那你起码可以说你的人生一半是失败的,你的人生并不成功。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也是这样,中国老百姓衡量历史上的时代有一个标准,那个时代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就是治世;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那就是乱世,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低的标准也是最高的标准,也是最后的标准。

一个人的灵魂怎样才能丰富呢?怎样才算丰富呢?

作为人类,只有外在的生命单纯,内在的生命才真正开启。一个人活得越简单,实际上离神越近,所以人生的觉悟就是透过社会的堆积物去发现自己的自然生命,又透过肉体的生命去发现自己的内在生命,让灵魂敞亮,这样你的人生就有了明灯,有了方向一一有的人称之为精神,有的人叫做灵魂,有的人说是心灵。

人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人和其他生物的区别在于,他是有精神属性的,所以作为一个人来说,你的生活质量高不高,一个要看你的生命单纯不单纯,另外要看灵魂,我强调灵魂的丰富。

其实人的肉体生命是很脆弱的,人是机器,就像别的机器一样,它会发生故障,它会磨损的,总有一天他会报废的。没有一个人永远能够保持健全,总会不同程度地变成残疾人,某个器官坏掉了,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个人应该更加看重他的内在生命,肉体只是一个躯壳、一个载体,疾病也好,机械力量也好,能损害你的肉体,但是这些却不能损害你的灵魂,人不可能永远做肉体的主人,但是人可以做自己灵魂的主人。

一个人的灵魂,怎么样才能丰富呢,怎么样才算丰富呢?从精神属性来说人有两个很重要的东西——情感和智力,情感就是说人是有感受能力的,智力是说人是有认识能力的,要把这两个能力发展好。

从情感感受能力来说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心丰富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每个人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内心丰富的人看到这个世界也是丰富的世界,内心贫乏的人,他看到的世界也是一个贫乏的世界,世界是不是丰富,是以每个人内心是否丰富这一点为转移的。

内心丰富的人是不怕孤独的,有的人一定要和别人打交道,和人交际,或者一定要做事情,如果没有人交往就很难受。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可悲,一个人应该喜欢自己,如果内心丰富就不会讨厌自己的,你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会喜欢自己的。那么怎么样做到这点呢?就要积聚精神的财富,也就是心灵、灵魂的财富。

怎么样积累灵魂的财富,我主张多读书。阅读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精神财富,这个精神财富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占有它,如果你不去占有它,它就和你没有关系,就看你是否去读它。我强调读经典名著,包括中国名著和世界名著,因为那些书是有精神含量的。一个人一辈子能够读的书是很少的,应该把精力放在读好书上,实际上是你在跟伟大的灵魂对话,你在和他们交朋友,这个肯定会提升你的灵魂,让你的人生高贵。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还要发展自己天赋的能力,有头脑,能思考问题,能认识这个世界,这是智力,一个人的能力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智力。

在一般的智力品质发育良好的前提下,能够把自己最好的能力运用发展到一个特定的领域,你去找到它,你去做这些事儿,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人生最快乐的。

什么叫事业,你找到这个领域,能够把你最好的能力得到最好的运用,一方面过程中你感到莫大的快乐,另一方面你的价值也得到实现了。

生命的品质,一个是外在生命的品质,肉体生命的品质。我强调的是单纯:一个是内在灵魂的品质,精神世界的品质,我强调的是丰富。一个人只要能在这两个方面有好的品质,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幸福的。

更多相关文章请参阅http://www.dcxpsc.com。


相关内容

  • 读周国平的论教育
  • 读<周国平论教育>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如何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书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对我最有冲击的是第一节,教育的理念.他总结了其最欣赏的七点教育箴言,与大家分享其中四点. 1.教育即生长 ...

  • 人身权案例
  • 身体权 2004 年 3 月 19 日早上, 河北省某县农村某小学五年一班的学生到校上课. 教师刘某某在上课后, 对学生进行体罚,让全班学生都站着,一直站了一节课.第二节课开始后,刘让前排左边的学生 开始依次伸出手来,自己手持削铅笔的刀子开始在学生的手上划.第一个被划的学生叫赵某,刘 是用刀背划的. ...

  • 周国平论教育
  • <读周国平论教育>有感 <周国平论教育>的作者周国平是研究哲学的,他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针对当今教育发出清醒之声.有几个教育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一.教育要去功利化 现在的学生不仅要学好数理化还要学琴棋书画,他们承载了太多师长的期望."教育的理念"中,作 ...

  • 生命的考问--读周国平先生的[妞妞]有感
  • 2016-06-24马卡龙阅读 3050摇篮曲 - Labi Siffre 往日写文章都是一气呵成,写这一篇读后感,却是断断续续写了半个月,话题有点沉重,不写又不甘心,妞妞的命运震动了我的心灵. 往日写文章都是一气呵成,写这一篇读后感,却是断断续续写了半个月,话题有点沉重,不写又不 往日写文章都是一 ...

  • 周国平先生经典语录
  •  周国平先生经典语录 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 ...

  • 周国平经典语录
  • 1、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 3、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 ...

  • 妞妞读后感
  • 暑假我读了<妞妞>这本书感受到了生命和亲情的可贵,不要任意践踏生命,追求名利,淡薄亲情,等你失去才知道他的可贵.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 ...

  • 周国平: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
  • 作者:周国平 | 2005年08月23日 22:22 | 原始出处: 世纪中国    [内容提要]: 我的感觉是,他仿佛在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人文精神是大学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人文精神的大学是最不负责任的大学,因而不再是真正的大学. 杨振宁先生近日在乌鲁木齐发表谈话,断言中国大学的教育非常成功.此 ...

  • 周国平简介
  • 小天行实习小编 一级|消息|我的百科|我的求助瓶|百度首页|退出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技体育百科合作核心用户9月热词百科核心用户体系上线一周年!请按义项进行编辑周国平添加义项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1.当代著名哲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