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单 位 辽西技师学院 姓 名 徐天一 邮 编 123000

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跟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其中有7个开放实验室和CIMS实验工程中心的研究环境已经建成。在全国的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工艺设计的自动化、产品设计自动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柔性制造技术、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因大部分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都是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的自动化还是十分薄弱的,数控机床由于编程的复杂性,还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将面临着不同方面发展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高产、低能耗、无污染的目标,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先进制造技术,指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业 ;发展方向

目 录

引言 .......................................................... 4

一 机械制造的集成化的组成 ...................................... 5

二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适应性和友好性 .............................. 5

三 敏捷制造指引现代系统的发展方向 .............................. 5

四 虚拟制造增强产品竞争力 ...................................... 6

五 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 6

六 清洁生产 ................................................... 6

结 论 ........................................................ 8

参考文献: .................................................... 9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并且积累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被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机械制造的集成化的组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二、智能制造系统具有适应性和友好性

智能制造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制造指引现代系统的发展方向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四、虚拟制造增强产品竞争力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若从节能、降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角度出发,诸如快速成形技术、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都可纳入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不过目前能将绿色制造技术真正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应用,只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上。如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将“绿色燃料”天然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它的燃料同汽油相比,CO降低70%,非甲烷类降低80%等,同时也消除了铅、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2)采用新设计的加工工艺方面:2000年3月,博世、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公司,发动了“绿色柴油机行动”,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3)适用于环境友好的材料方面:世界上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新材料来替代

以前使用的石棉、汞、铅等有害物质,采用轻型材料——铝材制造车身,使汽车重量减少40%,能耗也降低了。

(4)部件回收在制造方面:从1990年中期,美国仅汽车零件回收、拆卸、翻新、出售一项,每年就可获利数十亿美元。

六、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 论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制造技术是现代技术和工业创新的集成,是国家制造业的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现代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张世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J].机械设计,2001,(4).

[2]李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7).

[3]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4]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5]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

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单 位 辽西技师学院 姓 名 徐天一 邮 编 123000

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 要:20世纪90年代初,跟随着CIMS技术的大力推广,其中有7个开放实验室和CIMS实验工程中心的研究环境已经建成。在全国的范围内,部署了CIMS的若干研究项目,诸如CIMS软件工程与标准化、开放式系统结构与发展战略,CIMS总体与集成技术、工艺设计的自动化、产品设计自动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柔性制造技术、质量保证技术、网络与数据库技术以及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均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是因大部分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都是主要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底层基础的自动化还是十分薄弱的,数控机床由于编程的复杂性,还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凸轮及其机构为基础采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组成的流水式生产线——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将面临着不同方面发展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高产、低能耗、无污染的目标,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先进制造技术,指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制造业 ;发展方向

目 录

引言 .......................................................... 4

一 机械制造的集成化的组成 ...................................... 5

二 智能制造系统具有适应性和友好性 .............................. 5

三 敏捷制造指引现代系统的发展方向 .............................. 5

四 虚拟制造增强产品竞争力 ...................................... 6

五 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 6

六 清洁生产 ................................................... 6

结 论 ........................................................ 8

参考文献: .................................................... 9

引言

机械制造技术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并且积累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被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一、机械制造的集成化的组成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被认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CIMS作为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系统)组成,通常可划分为5部分:

1.工程技术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装设计(CATD)数控程序编制(NCP)等。

2.管理信息分系统(MIS)包括经营管理(BM),生产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财务管理(FM)等。

3.制造自动化分系统(MAS)包括各种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如计算机数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单元(FMS),工业机器人(Robot),自动装配(AA)等。

4.质量信息分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检测(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C),三坐标测量机(CMM)等。

二、智能制造系统具有适应性和友好性

智能制造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由智能机械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该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等。在智能系统中,“智能”主要体现在系统具有极好的“软”特性(适应性和友好性)。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法,使之具有较大的柔性;对于人,智能制造强调安全性和友好性;对于环境,要求作到无污染,省能源和资源充分回收;对于社会,提倡合理协作与竞争。

三、敏捷制造指引现代系统的发展方向

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了达到快速应变能力,虚拟企业的建立是关键技术,其核心是虚拟制造技术,即敏捷制造是以虚拟制造技术为基础的。敏捷制造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从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水平,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方向。

四、虚拟制造增强产品竞争力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五、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及绿色设计

若从节能、降耗、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角度出发,诸如快速成形技术、并行工程及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和网络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都可纳入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范畴。不过目前能将绿色制造技术真正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也是较为成功的应用,只要集中在汽车、家电等支柱产业上。如绿色制造技术在汽车行业上的应用。

(1)节约资源方面:将“绿色燃料”天然气作为汽车的能源,它的燃料同汽油相比,CO降低70%,非甲烷类降低80%等,同时也消除了铅、苯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2)采用新设计的加工工艺方面:2000年3月,博世、康明斯、卡特彼勒等国外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公司,发动了“绿色柴油机行动”,在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的排放。

(3)适用于环境友好的材料方面:世界上著名的汽车生产企业,使用新材料来替代

以前使用的石棉、汞、铅等有害物质,采用轻型材料——铝材制造车身,使汽车重量减少40%,能耗也降低了。

(4)部件回收在制造方面:从1990年中期,美国仅汽车零件回收、拆卸、翻新、出售一项,每年就可获利数十亿美元。

六、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 论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制造技术是现代技术和工业创新的集成,是国家制造业的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国家工业的基础和支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现代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张世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J].机械设计,2001,(4).

[2]李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4,(7).

[3]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4]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5]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


相关内容

  • 节能环保新材料及钢铁企业新发展思路_张维军
  • 2014年第4期(总第103期)2014年4月 节能环保新材料及钢铁企业新发展思路 张 维 军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西晋中032002)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类用于制成生活.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等的材料越来越新颖,为了满足 节能.环保性,现代科技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 ...

  • 吴珏: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 摘要:本文揭示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内在联系, 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及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法新发展 主权经济全球化最早由西方学者西奥多·来维特于198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市场全球化的论文中提出来的.最初是指跨国 ...

  •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 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watermark] 一.科技论文的含义 科学技术论文简称科技论文.它一般包括:报刊科技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又分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 ...

  •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试题答案90分卷
  • 新发展理念公务员读本试题答案90分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题,共60分) 1.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理论建设高度重视,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深化.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智慧结晶.其中邓小 ...

  • 模具现代制造技术概论-模拟题(含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目前国内模具制造精度普遍比发达国家模具制造精度 [ ] A.高 B.低 C.高很多 D.差不多 2.模具研磨抛光的发展方向(或趋势)是 [ ] A.自动化.智能化 B.精密化 C.高速化 D.机械化 3.真空热处理工艺造成的零件变形 [ ] A.很 ...

  • 焊接技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焊接技术毕业论文选题(139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的新发展_姚伟钧
  • 二十一世纪中国饮食文化史 研究的新发展 姚伟钧 罗秋雨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历来以饮食史和饮食民俗为主要视角,进入2仍延1世纪, 提要: 续这一传统,但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深度方面均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介入中国饮食的是从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近2中国饮食人类学研究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和研究 ...

  • 综述的书写格式作者
  • 综述的书写格式作者: 曾丽 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 ...

  • 试论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新技术
  • [摘要]绝缘体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高压设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在电力工作中,要应用绝缘试验检测设备的数据对电气设备运行准确性进行判断.本文通过对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重要性介绍,提出了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方法,分析了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技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