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

  摘 要 怎样将幼儿园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使之生活化呢?笔者的做法是: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教育情境化;生活世界数学化;数学环境创设生活化;数学环境童趣化。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育 生活化 情境化 数学化 童趣化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那么怎样将幼儿园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使之生活化呢? 在此,笔者介绍自己的几种做法。   1 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化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指具体的生活内容。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回归到幼儿生活世界中,最终目的是让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例如,对数字的认识,从形上来说,先要想象它象什么,如“1”象小棍;“2”象鸭子;“3”象耳朵等,将数字与幼儿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学起来直观形象容易接受。从量上来说,“1”可以表示一个苹果;“2”可以表示两个碗;“3”可以表示3棵树等,将数与生活中的实物相联系,能更好的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又如《找礼物》一课中,目标是学习按两个特征寻找物品,实际就是按坐标找点。坐标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来说难以理解,我们注重的是幼儿学会其中的方法,会看横排与竖列的标记,寻找表格中的物品。于是将坐标制作成奖票,让幼儿凭奖票找奖品,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探求奖票的含义,最终获得横排与竖列交叉处的奖品,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坐标,但学会了一种方法,为自己的生活积累了经验,又为以后学习坐标奠定了基础。   2 数学教育情境化   情境化是指将数学教育融入生活情境中,引导幼儿将学习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幼儿自己去实践。我们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景,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例如,《5的分合》一课中,设置了超市的情境,发给幼儿象征5元钱的钱币,自己在超市情境中购物,要求一次购买两样物品,并将购买的物品价钱记录下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自己是怎样支配这5元钱的,从中发现5的几种分成方式。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幼儿很快掌握了5的分合,同时又将这种本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帮助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又如在学习《序数》一课中,如果只给幼儿几样实物,数第几第几是比较枯燥的。于是设置了电影院的情境,将小椅子排成生活中电影院的样子,发票让幼儿自己找座位。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将序数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知道了影票上大数字与小数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还能主动帮助找不到座位的小朋友,大家共同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3 生活世界数学化   数学存在于每一个活动中,我们的周围随时都有很多数学教育的契机。请看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例子:①在进餐和吃点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匹配教学:一个小朋友一个杯子,一个小碗一个勺子……;在给孩子到牛奶时可进行测量的教学。②幼儿到盥洗室轮流洗手时,可获得快、慢、顺序(先后、以及第几组、第几个等序数)概念。又例如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我们同样可进行数学教育。①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里“爸爸”“妈妈”分配餐具、食物来练习一一对应、一和许多;在小吃店和超市的游戏中买卖东西,可学习物物的交换等;在医院的游戏中,“病人”要排队就医,“医生”要测体温、听心跳,在这些项目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②建筑区里小小“建筑师”们通过在搭建过程中运用各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的“建筑材料”,可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③户外游戏中,在排队时幼儿可以感知前后、左右;拍球、跳绳时幼儿可以练习顺数;跑步时幼儿可感知速度的变化;我们还有意识地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边玩边创编应用题,如我拍了两下球,又拍了三下球一共是几下球?我手里有五个圈,投了两个圈,我手里还有几个圈?   4 数学环境童趣化   4.1 操作材料童趣化   在实际工作中,我班的操作材料大多数来自幼儿的生活中,如:幼儿带了卡通玩具、玩具汽车、吸管、药瓶、盘子、棍子、糖、书、笔、衣服、毛线……用来排序,幼儿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会思考哪些东西符合要求,首选自己喜欢的材料,不同水平的幼儿所寻找的材料层次也不一样,是适合幼儿自己的水平层次。操作材料的生活化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的去探索,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空间机会。教师从繁重的操作材料的设计制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认识幼儿的需要。   4.2数学活动区布置童趣化   童趣化的数学活动区是为集体活动和将来的数学活动提供前期准备的场所。幼儿自定规则。自由探索,是幼儿活动的天堂。我们把生活中的游戏活动,如:乒乓球、皮球、扑克、围棋、数卡等都引进了活动区。在玩的过程中准许幼儿犯错误,因为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分析、比较、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从幼儿关注的各种生活问题中捕捉数学教育的内容。幼儿经常会遇到自己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例如:倒牛奶时,自己杯子里的和别人一样多吗?谁的个子高?大家的衣服谁大谁小?5元钱能买什么?我们把这些幼儿关注的问题放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如测量用的量杯、尺子等,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启发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不仅感受数学的巨大作用,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生活化”、“情境化”、“数学化”、“童趣化”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连系的素质纽带。“生活化”是基础,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情境化”、“童趣化”是过程,它能激发兴趣,帮助我们去学习,去实践数学知识; “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若干问题。数学教育生活化,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强调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要想使数学教育素质化,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一切教育的契机,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教育素质化。   

  摘 要 怎样将幼儿园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使之生活化呢?笔者的做法是: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教育情境化;生活世界数学化;数学环境创设生活化;数学环境童趣化。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育 生活化 情境化 数学化 童趣化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那么怎样将幼儿园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使之生活化呢? 在此,笔者介绍自己的几种做法。   1 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化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指具体的生活内容。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数学知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数学知识的获得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回归到幼儿生活世界中,最终目的是让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例如,对数字的认识,从形上来说,先要想象它象什么,如“1”象小棍;“2”象鸭子;“3”象耳朵等,将数字与幼儿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学起来直观形象容易接受。从量上来说,“1”可以表示一个苹果;“2”可以表示两个碗;“3”可以表示3棵树等,将数与生活中的实物相联系,能更好的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又如《找礼物》一课中,目标是学习按两个特征寻找物品,实际就是按坐标找点。坐标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来说难以理解,我们注重的是幼儿学会其中的方法,会看横排与竖列的标记,寻找表格中的物品。于是将坐标制作成奖票,让幼儿凭奖票找奖品,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探求奖票的含义,最终获得横排与竖列交叉处的奖品,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坐标,但学会了一种方法,为自己的生活积累了经验,又为以后学习坐标奠定了基础。   2 数学教育情境化   情境化是指将数学教育融入生活情境中,引导幼儿将学习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鼓励幼儿自己去实践。我们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景,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例如,《5的分合》一课中,设置了超市的情境,发给幼儿象征5元钱的钱币,自己在超市情境中购物,要求一次购买两样物品,并将购买的物品价钱记录下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自己是怎样支配这5元钱的,从中发现5的几种分成方式。在这样的生活情境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幼儿很快掌握了5的分合,同时又将这种本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帮助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又如在学习《序数》一课中,如果只给幼儿几样实物,数第几第几是比较枯燥的。于是设置了电影院的情境,将小椅子排成生活中电影院的样子,发票让幼儿自己找座位。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将序数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时知道了影票上大数字与小数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还能主动帮助找不到座位的小朋友,大家共同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3 生活世界数学化   数学存在于每一个活动中,我们的周围随时都有很多数学教育的契机。请看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例子:①在进餐和吃点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匹配教学:一个小朋友一个杯子,一个小碗一个勺子……;在给孩子到牛奶时可进行测量的教学。②幼儿到盥洗室轮流洗手时,可获得快、慢、顺序(先后、以及第几组、第几个等序数)概念。又例如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我们同样可进行数学教育。①在角色游戏中:“娃娃家”里“爸爸”“妈妈”分配餐具、食物来练习一一对应、一和许多;在小吃店和超市的游戏中买卖东西,可学习物物的交换等;在医院的游戏中,“病人”要排队就医,“医生”要测体温、听心跳,在这些项目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②建筑区里小小“建筑师”们通过在搭建过程中运用各种形状(三角形、正方形……)的“建筑材料”,可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③户外游戏中,在排队时幼儿可以感知前后、左右;拍球、跳绳时幼儿可以练习顺数;跑步时幼儿可感知速度的变化;我们还有意识地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边玩边创编应用题,如我拍了两下球,又拍了三下球一共是几下球?我手里有五个圈,投了两个圈,我手里还有几个圈?   4 数学环境童趣化   4.1 操作材料童趣化   在实际工作中,我班的操作材料大多数来自幼儿的生活中,如:幼儿带了卡通玩具、玩具汽车、吸管、药瓶、盘子、棍子、糖、书、笔、衣服、毛线……用来排序,幼儿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会思考哪些东西符合要求,首选自己喜欢的材料,不同水平的幼儿所寻找的材料层次也不一样,是适合幼儿自己的水平层次。操作材料的生活化使幼儿变被动为主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的去探索,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空间机会。教师从繁重的操作材料的设计制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认识幼儿的需要。   4.2数学活动区布置童趣化   童趣化的数学活动区是为集体活动和将来的数学活动提供前期准备的场所。幼儿自定规则。自由探索,是幼儿活动的天堂。我们把生活中的游戏活动,如:乒乓球、皮球、扑克、围棋、数卡等都引进了活动区。在玩的过程中准许幼儿犯错误,因为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分析、比较、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从幼儿关注的各种生活问题中捕捉数学教育的内容。幼儿经常会遇到自己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例如:倒牛奶时,自己杯子里的和别人一样多吗?谁的个子高?大家的衣服谁大谁小?5元钱能买什么?我们把这些幼儿关注的问题放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如测量用的量杯、尺子等,引导孩子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启发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不仅感受数学的巨大作用,也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生活化”、“情境化”、“数学化”、“童趣化”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相连系的素质纽带。“生活化”是基础,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情境化”、“童趣化”是过程,它能激发兴趣,帮助我们去学习,去实践数学知识; “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若干问题。数学教育生活化,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及探究能力,强调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的教师,要想使数学教育素质化,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把握一切教育的契机,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教育素质化。   


相关内容

  •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 五家渠幼儿园数学教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张婧 联系电话:[1**********] 年9月 2013 一.研究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时代,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 ...

  •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连串的逻辑思考和串联,必须经过比较分类,归纳找出他们的相关性,借着计算的方法得到理想答案,所以蒙氏数学重点放在思考过程和思考方式上,它采用的方式是提供给幼儿如何接触数学,练习思考及归纳结合的方法. 蒙特梭利由孩子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比以下三方面考察数学 ...

  • 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 <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幼儿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40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理论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幼儿数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学教育的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基本教育理论知识,初步具有 ...

  • 谈幼儿数学教育点滴
  • 数学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培养孩子的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是刺激婴幼儿大脑神经元发展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把以往单列的数学教育纳入了科学教育领域没, 并且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学教学内容是'引导幼儿对 ...

  • 如何有效开展趣味数学游戏
  • 如何有效开展趣味数学游戏 三危中学幼儿园 秦晓芬 上学期我负责班级的数学开放活动,于是大班幼儿对数的理解及如何在班级开展数学活动是我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因为数学是大班幼小衔接的一项重点工作.而我则是完全没有经验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大班幼儿对数的理解是一个关键期,怎样在日常环节中渗透数概念培养,利于幼儿 ...

  •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
  •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对幼儿数学学习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施数学教育的依据.目标的确立可以明示教育活动的方向,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确立教育活动的评价依据等,因此,在数学教育中,目标的确立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有序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系统.从纵向的 ...

  • 幼儿数学教学
  • 浅谈幼儿园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能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现象产生兴趣--"那么,如何在生活环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引起幼儿的注意,在数学活动中联系幼儿的 ...

  • 优质幼儿启蒙数学视频教程
  • 优质幼儿启蒙数学视频教程相关介绍 幼儿在4岁的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此时孩子的数学思维异常活跃.当宝宝开始接触数字时,数字就像一连串抽象的符号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如何让这些符号变成具体的概念,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启蒙者.本站分享的这部幼儿启蒙数学视频教程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教程 ...

  • 第三章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 第三章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