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史

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史 摘要: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它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对我国古代社会兴衰胜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会对中国选官制度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中国 选官制度 变化

引言: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进程。其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汉代以来的征召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以及到现在的公务员制度,共约3000多年。

正文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军功授爵:秦国时期,统治者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激励更多的有才能之人为国所用,壮大势力,统一天下。

3.察举制: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极为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

5.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4 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结语: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但我们当看到历代选官制度的利弊,有的甚至对人才发展是一种摧残!在当今国家对公务人员的选拔中,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任人唯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严防“走后门”,让真正的人才得到发挥才干的作用。 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纵横谈[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

【3】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史 摘要: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它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 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对我国古代社会兴衰胜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将会对中国选官制度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中国 选官制度 变化

引言: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历史悠久,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而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进程。其主要经历了从先秦时期的“王位世袭”、“世卿世禄”制到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汉代以来的征召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科举制被废除,以及到现在的公务员制度,共约3000多年。

正文

一、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军功授爵:秦国时期,统治者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激励更多的有才能之人为国所用,壮大势力,统一天下。

3.察举制: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4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极为注重门第出身。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因此当士族没落以后,九品中正制也被彻底废除了。

5.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4 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结语: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但我们当看到历代选官制度的利弊,有的甚至对人才发展是一种摧残!在当今国家对公务人员的选拔中,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任人唯才。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严防“走后门”,让真正的人才得到发挥才干的作用。 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2】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纵横谈[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

【3】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内容

  • 学者观察:中国制度何以自信
  • 学者观察:中国制度何以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简称"中国制度")之所以自信,在于它具有独特优势,具有活力潜力,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取得显著制度绩效,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有着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围绕这一观点,本版的几篇文章从不 ...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中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述评
  • 内容摘要:胡锦涛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命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和深刻.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确立的重大意义.内涵.特征和优势以及如何坚持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 2013-09-05 14:16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我有话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 ...

  • [十八大党章学习讲座]笫五讲
  • 笫五讲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 ...

  • 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三重审视_依据_内涵和意义_黄洁
  • 政治 <实事求是> 2013年第2期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重审视: 依据.内涵和意义 黄 洁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 ...

  • 世界贸易组织前行的制度摩擦力
  • 作者:崔新健 <国际经贸探索> 2001年01期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在西雅图召开的第三届部长会议经过4天艰苦磋商,仍未能就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共识,导致这一"千年回合"不得不无果而终,从而成为WTO诞生以来第一次没有通过宣言的部长会议.农业问题.履行协议 ...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 建国60周年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9年10月 北京大学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制度建构 (上海财经大学 赵晓雷 王昉) 内容摘要: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决定经济体制框架的形成.其他经济关系及上层建筑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社会的所有制及其结构,它决定着或影响着 ...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十八大总结
  • 报告辑要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13:00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我要评论 大会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