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字来源于易经说的一个证明

对汉字来源于易经说的一个证明

我们研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着的二进制文字。 每个汉字都是“太极”

从太极图来看,我们祖先最早揭示出了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外边是一个完美的圆,内部是两个相反的图形,一黑一白相互交替进行变化(见下图)。

汉字是方块字,这个方块实质上表示的是圆形,这就是著名的汉字“以方代圆”法则。从宏观上看,汉字是以黑与白来表现这个世界的。从微观上看,汉字内部的黑白在不停地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白相间,黑白交替。

汉字“太极”生汉字“两仪”。

汉字是一种图形,一种只有黑白两色的图形。在电脑中,这是很容易表示的。将画有很多个细小方格的透明纸放在汉字上,在有笔画的方格上标出数字1,在无笔画的方格上标出数字0,就这么简单。因此,汉字是由“0”和“1”所构成的二进制方块点阵。

我们在电脑上造字时,只需将有笔画的方格涂黑就可以了,这些数量众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就是汉字“两仪”,汉字由此派生出了许许多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见下图)。因此,黑白两色就是汉字“两仪”,其中黑色对应《易经》中的阳,白色对应《易经》中的阴。

事实上,不仅汉字能够派生出许许多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英文字母、法文字母、俄文字母、日文字母,还有数字符号、标点符号等,也能够派生出许许多多黑白两色小方块(见下图)。所以说,汉字“太极”生汉字“两仪”并不是汉字所特有的现象。

汉字“两仪”生汉字“四象”

每个黑色小方块就是汉字平面图形中的一个点,若干个相邻的点集合起来就形成一条线段。在汉字中,这些线段只有4种,这就是“横”“竖”“撇”“捺”,这些线段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被称为汉字基因。所以说,“横”“竖”“撇”“捺”是汉字的“四象”,是由

汉字两仪——黑白小方块生成的。这是汉字所特有的现象。因为其他文字字母,还有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等,除了“横”“竖”“撇”“捺”之外,还有“圆”“圆弧”以及各种曲线,不止4种线段(见下图)。

汉字“四象”——“横”“竖”“撇”“捺”是要区分阴阳的。怎么区分呢?让我们来看用于汉字描红书写的米字格吧。

在上图米字格中,直线都是实线,斜线都是虚线。写“米”字时,“横”“竖”都是一笔贯通,而“撇”“捺”则分成了两笔。在易经中,阳爻是实线,也是一笔贯通的,阴爻是虚线,也是分成两笔的。由此推论,在汉字“四象”中,“横”“竖”是阳,“撇”“捺”是阴。由此构成了汉字“四象”的第一爻(见下图)。

若用奇数“1”来表示阳,用偶数“0”来表示阴,那么,汉字“四象”中的“横”“竖”表示为“1”,“撇”“捺”表示为“0”。

在“横”“竖”“撇”“捺”这一自然序列中,“横”“撇”处在奇数位,所以应将“横”“撇”视为阳;“竖”“捺”处于偶数位,所以应将“竖”“捺”视为阴。就是说,在直线段中,“横”是阳,用奇数“1”来表示,“竖”就是阴,用偶数“0”来表示;同理,在斜线段中,“撇”是阳,用奇数“1”来表示,“捺”就是阴,用偶数“0”来表示。由此构成了汉字“四象”的第二爻(见上图)。

将汉字“四象”第一爻、第二爻的阴阳表达和二进制表达并列起来,便获得汉字“四象”的卦象图表达和二进制表达(见下图)。

由图可见,在汉字“四象”中,“横”“竖”“撇”“捺”分别代表着易经中的“太阳”“少阳”“少阴”“太阴”。

汉字“四象”生汉字“八卦”

汉字“四象”,即汉字基因“横”“竖”“撇”“捺”,既能够组合成一画字母中的各种折,

又能够组合成全部两画字母。一画字母有四种,两画字母也有四种,这八种汉字字母就是由汉字“四象”产生出的汉字“八卦”。

一画字母分为一画横、一画竖、一画撇、一画捺;两画字母分为“两画横”“两画竖”“两画撇”“两画捺”。将“一画”表达为阳爻,表达为数字“1”,因为“一画”为奇数画;将“两画”表达为阴爻,表达为数字“0”,因为“两画”为偶数画。那么,我们就由此获得了汉字“八卦”的二进制表达和卦象图表达(见下图)。

现在,我们来还原汉字字母所表征的宇宙自然元素之顺序。

如果将宇宙自然元素视为“实象”的话,那么,汉字字母就应视为“虚像”。如同照镜子一样,镜子中的“虚像”与现实中的“实像”是左右颠倒的。要将汉字字母顺序还原为宇宙自然元素顺序,就需要将汉字字母二进制表达中的“0”和“1”进行互换,将汉字字母卦象图表达中的“阳爻”和“阴爻”进行互换(见下图)。

再将互换后的汉字字母二进制表达转换为十进制表达(见下图)。

观察上图发现,汉字字母的这一十进制表达序列与我们通常采用的十进制表达序列不一样,它不是以“1”打头,而是以“0”打头。现将每个汉字字母十进制表达都加上“1”,使其成为常规形式的十进制表达序列。这就是汉字字母表中的数字表达符(见下图)。

最初我们所作的基于汉字拼形方案的各种应用方案,都是基于9个汉字字母的。之所以一直不敢基于8个汉字字母,主要考虑到,虽然9个汉字字母与8个汉字字母之间只相差1个汉字字母,然而,由它们所构成的特征字母组合数量却相差很多。以由四个特征字母组合为例,9个汉字字母会产生出6561个(9×9×9×9)不同组合形态,8个汉字字母只产生出4096(8×8×8×8)个不同组合形态,后者只有前者的62.43%,或者说,后者比前者少了37.57%的字母组合空间。我们一直很担心,以8个汉字字母来替换9个汉字字母,由于字母组合空间的大量压缩,原来的神奇效果是否会随着重码现象的大量增加而不复存在。

后来我们作了替换,将第9个字母分解为其他8个字母,结果发现,除了中容量词语集的重码率有所增加之外,小容量词语集的重码率或者增加极少,或者维持不变,几乎不影响基于小容量词语集的各种应用方案。我们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惊讶:汉字字母原本就应该是8个,而不应该是9个,第9个字母是我们强加给汉字的。当然,第9个字母也不是完全多余的,当涉及到大容量词语集、尤其是超大容量词语集时,采用9个汉字字母的应用方案明显优越于采用8个汉字字母的应用方案。

汉字“六十四卦”

汉字字母包括汉字基因及其最简组合两个部分。汉字基因的最简组合就是两笔字母,两笔字母有64种形态,汉字基因最简组合就有64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我们将汉字基因最简组合的这64种形态称之为汉字“六十四卦”。

汉字基因最简组合每一形态的二进制表达对应着三组数字:第一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一个笔形,第二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一笔和第二笔之间的位置关系(笔位),第三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二个笔形。

汉字笔形有“横”“竖”“撇”“捺”四种,其二进制表达如下图所示:

汉字笔位有“接”“离”“连”“交”四种,仿照汉字笔形同样原理,其二进制表达如下图所示:

将两笔字母二进制表达中的数字“1”变换为阳爻,数字“0”变换为阴爻,我们便获得汉字“六十四卦”的卦象图表达(见下图)。

《易经》以高度抽象的卦象形式,高度概括地事物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特点规律及其各种变化形态。例如,六十四卦表征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无论是细胞的分裂,还是原子核的裂变,都严格地遵循着这一数量关系。下图为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由DNA 三联体组成64个排列顺序,64个密码惊奇地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相吻合。

如今发现了汉字结构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由汉字基因组成64个排列顺序,64个密码惊奇地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相吻合。这个发现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汉字是对宇宙万物的全息描述。发现了汉字结构密码,那只是进一步发现了事物在本质上具有同构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抽象是什么?抽象就是简化,一个石头和一根棍子都是一,具体的属性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抽象。数学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数字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易经》卦象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易经》卦象的普适价值远远超越了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000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一再被最新的基因生物学、原子物理学、汉字工程学所证实。

上述分析表明,汉字基因、基因构形、汉字字母的数字表达均呈2的次幂形式。这说明汉字内在结构是井然有序的,其有序性均表现为二进制特征。所以,汉字创造演进既与宇宙万物同构,又与《易经》思想同源。将这一序性表示为数字,汉字字母转换为汉字数码。用数字有规则地表示事物,本来是件极其复杂的的事情,然而,通过汉字的全息描述和汉字数码的转换作用,就极其简单地将整个宇宙数字化了。汉字、数字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神奇美妙而又和谐统一,构成了一个无比清晰可视可传可控的宇宙语言图境(见下图)。

汉字基因构形变幻莫测、无限丰富,然而,英文字母却只取其中26种,抹掉了字母中所蕴含的二进制基因,只能以字母表的方式强制使其有序化,也只能以人为硬性规定的方式强制使其数字化。英文字母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系统。汉字系统则采取了完全开放的姿态,以壁立千仞的气势,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基因组合的任意变化,将宇宙世态万象浓缩到一个方块之中,带来触目惊心的神奇效果和发人深省的心理触动。

汉字是一种二进制文字,计算机是一种二进制机器,二者基于同一原理。因此,汉字有着比世界上其他文字更先进、更适合于计算机原理的内在规律性。汉字这种独有的、任何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化特征,在当今信息社会,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将显示出它的强大而且旺盛的生命力。

文字的发展是先表意后表音。倘若汉字再往前走一步,很可能成为表音文字。然而,我们的祖先却转向了以形声为主导的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体系。直到今天,我们才明白这是最明智的选择、最伟大的创新。他们好像预见到几千年后将要出现的数字化浪潮,将汉字的数字基因保存下来,为汉字数字化作了完美的铺垫,使得汉字数字化成为了一件非常简单而又十分自然的事情。

(本文由中国汉字工程院提供)

对汉字来源于易经说的一个证明

我们研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着的二进制文字。 每个汉字都是“太极”

从太极图来看,我们祖先最早揭示出了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外边是一个完美的圆,内部是两个相反的图形,一黑一白相互交替进行变化(见下图)。

汉字是方块字,这个方块实质上表示的是圆形,这就是著名的汉字“以方代圆”法则。从宏观上看,汉字是以黑与白来表现这个世界的。从微观上看,汉字内部的黑白在不停地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白中有黑,黑中有白,黑白相间,黑白交替。

汉字“太极”生汉字“两仪”。

汉字是一种图形,一种只有黑白两色的图形。在电脑中,这是很容易表示的。将画有很多个细小方格的透明纸放在汉字上,在有笔画的方格上标出数字1,在无笔画的方格上标出数字0,就这么简单。因此,汉字是由“0”和“1”所构成的二进制方块点阵。

我们在电脑上造字时,只需将有笔画的方格涂黑就可以了,这些数量众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就是汉字“两仪”,汉字由此派生出了许许多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见下图)。因此,黑白两色就是汉字“两仪”,其中黑色对应《易经》中的阳,白色对应《易经》中的阴。

事实上,不仅汉字能够派生出许许多多的黑白两色小方块,英文字母、法文字母、俄文字母、日文字母,还有数字符号、标点符号等,也能够派生出许许多多黑白两色小方块(见下图)。所以说,汉字“太极”生汉字“两仪”并不是汉字所特有的现象。

汉字“两仪”生汉字“四象”

每个黑色小方块就是汉字平面图形中的一个点,若干个相邻的点集合起来就形成一条线段。在汉字中,这些线段只有4种,这就是“横”“竖”“撇”“捺”,这些线段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被称为汉字基因。所以说,“横”“竖”“撇”“捺”是汉字的“四象”,是由

汉字两仪——黑白小方块生成的。这是汉字所特有的现象。因为其他文字字母,还有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等,除了“横”“竖”“撇”“捺”之外,还有“圆”“圆弧”以及各种曲线,不止4种线段(见下图)。

汉字“四象”——“横”“竖”“撇”“捺”是要区分阴阳的。怎么区分呢?让我们来看用于汉字描红书写的米字格吧。

在上图米字格中,直线都是实线,斜线都是虚线。写“米”字时,“横”“竖”都是一笔贯通,而“撇”“捺”则分成了两笔。在易经中,阳爻是实线,也是一笔贯通的,阴爻是虚线,也是分成两笔的。由此推论,在汉字“四象”中,“横”“竖”是阳,“撇”“捺”是阴。由此构成了汉字“四象”的第一爻(见下图)。

若用奇数“1”来表示阳,用偶数“0”来表示阴,那么,汉字“四象”中的“横”“竖”表示为“1”,“撇”“捺”表示为“0”。

在“横”“竖”“撇”“捺”这一自然序列中,“横”“撇”处在奇数位,所以应将“横”“撇”视为阳;“竖”“捺”处于偶数位,所以应将“竖”“捺”视为阴。就是说,在直线段中,“横”是阳,用奇数“1”来表示,“竖”就是阴,用偶数“0”来表示;同理,在斜线段中,“撇”是阳,用奇数“1”来表示,“捺”就是阴,用偶数“0”来表示。由此构成了汉字“四象”的第二爻(见上图)。

将汉字“四象”第一爻、第二爻的阴阳表达和二进制表达并列起来,便获得汉字“四象”的卦象图表达和二进制表达(见下图)。

由图可见,在汉字“四象”中,“横”“竖”“撇”“捺”分别代表着易经中的“太阳”“少阳”“少阴”“太阴”。

汉字“四象”生汉字“八卦”

汉字“四象”,即汉字基因“横”“竖”“撇”“捺”,既能够组合成一画字母中的各种折,

又能够组合成全部两画字母。一画字母有四种,两画字母也有四种,这八种汉字字母就是由汉字“四象”产生出的汉字“八卦”。

一画字母分为一画横、一画竖、一画撇、一画捺;两画字母分为“两画横”“两画竖”“两画撇”“两画捺”。将“一画”表达为阳爻,表达为数字“1”,因为“一画”为奇数画;将“两画”表达为阴爻,表达为数字“0”,因为“两画”为偶数画。那么,我们就由此获得了汉字“八卦”的二进制表达和卦象图表达(见下图)。

现在,我们来还原汉字字母所表征的宇宙自然元素之顺序。

如果将宇宙自然元素视为“实象”的话,那么,汉字字母就应视为“虚像”。如同照镜子一样,镜子中的“虚像”与现实中的“实像”是左右颠倒的。要将汉字字母顺序还原为宇宙自然元素顺序,就需要将汉字字母二进制表达中的“0”和“1”进行互换,将汉字字母卦象图表达中的“阳爻”和“阴爻”进行互换(见下图)。

再将互换后的汉字字母二进制表达转换为十进制表达(见下图)。

观察上图发现,汉字字母的这一十进制表达序列与我们通常采用的十进制表达序列不一样,它不是以“1”打头,而是以“0”打头。现将每个汉字字母十进制表达都加上“1”,使其成为常规形式的十进制表达序列。这就是汉字字母表中的数字表达符(见下图)。

最初我们所作的基于汉字拼形方案的各种应用方案,都是基于9个汉字字母的。之所以一直不敢基于8个汉字字母,主要考虑到,虽然9个汉字字母与8个汉字字母之间只相差1个汉字字母,然而,由它们所构成的特征字母组合数量却相差很多。以由四个特征字母组合为例,9个汉字字母会产生出6561个(9×9×9×9)不同组合形态,8个汉字字母只产生出4096(8×8×8×8)个不同组合形态,后者只有前者的62.43%,或者说,后者比前者少了37.57%的字母组合空间。我们一直很担心,以8个汉字字母来替换9个汉字字母,由于字母组合空间的大量压缩,原来的神奇效果是否会随着重码现象的大量增加而不复存在。

后来我们作了替换,将第9个字母分解为其他8个字母,结果发现,除了中容量词语集的重码率有所增加之外,小容量词语集的重码率或者增加极少,或者维持不变,几乎不影响基于小容量词语集的各种应用方案。我们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惊讶:汉字字母原本就应该是8个,而不应该是9个,第9个字母是我们强加给汉字的。当然,第9个字母也不是完全多余的,当涉及到大容量词语集、尤其是超大容量词语集时,采用9个汉字字母的应用方案明显优越于采用8个汉字字母的应用方案。

汉字“六十四卦”

汉字字母包括汉字基因及其最简组合两个部分。汉字基因的最简组合就是两笔字母,两笔字母有64种形态,汉字基因最简组合就有64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我们将汉字基因最简组合的这64种形态称之为汉字“六十四卦”。

汉字基因最简组合每一形态的二进制表达对应着三组数字:第一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一个笔形,第二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一笔和第二笔之间的位置关系(笔位),第三组数字表示两笔字母第二个笔形。

汉字笔形有“横”“竖”“撇”“捺”四种,其二进制表达如下图所示:

汉字笔位有“接”“离”“连”“交”四种,仿照汉字笔形同样原理,其二进制表达如下图所示:

将两笔字母二进制表达中的数字“1”变换为阳爻,数字“0”变换为阴爻,我们便获得汉字“六十四卦”的卦象图表达(见下图)。

《易经》以高度抽象的卦象形式,高度概括地事物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本质特点规律及其各种变化形态。例如,六十四卦表征了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变化。无论是细胞的分裂,还是原子核的裂变,都严格地遵循着这一数量关系。下图为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由DNA 三联体组成64个排列顺序,64个密码惊奇地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相吻合。

如今发现了汉字结构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由汉字基因组成64个排列顺序,64个密码惊奇地与《易经》六十四卦图相吻合。这个发现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汉字是对宇宙万物的全息描述。发现了汉字结构密码,那只是进一步发现了事物在本质上具有同构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抽象是什么?抽象就是简化,一个石头和一根棍子都是一,具体的属性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抽象。数学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自然科学的皇冠。数字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易经》卦象是最抽象的,所以它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易经》卦象的普适价值远远超越了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易经》亘古常新,相延6000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一再被最新的基因生物学、原子物理学、汉字工程学所证实。

上述分析表明,汉字基因、基因构形、汉字字母的数字表达均呈2的次幂形式。这说明汉字内在结构是井然有序的,其有序性均表现为二进制特征。所以,汉字创造演进既与宇宙万物同构,又与《易经》思想同源。将这一序性表示为数字,汉字字母转换为汉字数码。用数字有规则地表示事物,本来是件极其复杂的的事情,然而,通过汉字的全息描述和汉字数码的转换作用,就极其简单地将整个宇宙数字化了。汉字、数字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神奇美妙而又和谐统一,构成了一个无比清晰可视可传可控的宇宙语言图境(见下图)。

汉字基因构形变幻莫测、无限丰富,然而,英文字母却只取其中26种,抹掉了字母中所蕴含的二进制基因,只能以字母表的方式强制使其有序化,也只能以人为硬性规定的方式强制使其数字化。英文字母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系统。汉字系统则采取了完全开放的姿态,以壁立千仞的气势,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基因组合的任意变化,将宇宙世态万象浓缩到一个方块之中,带来触目惊心的神奇效果和发人深省的心理触动。

汉字是一种二进制文字,计算机是一种二进制机器,二者基于同一原理。因此,汉字有着比世界上其他文字更先进、更适合于计算机原理的内在规律性。汉字这种独有的、任何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化特征,在当今信息社会,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将显示出它的强大而且旺盛的生命力。

文字的发展是先表意后表音。倘若汉字再往前走一步,很可能成为表音文字。然而,我们的祖先却转向了以形声为主导的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体系。直到今天,我们才明白这是最明智的选择、最伟大的创新。他们好像预见到几千年后将要出现的数字化浪潮,将汉字的数字基因保存下来,为汉字数字化作了完美的铺垫,使得汉字数字化成为了一件非常简单而又十分自然的事情。

(本文由中国汉字工程院提供)


相关内容

  • 用现代科学说明[易经]是什么?
  • 用现代科学说说<易经>是什么? --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经商不利. --孔子: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曾国藩:各朝文人学者,没有不读<易>的,也没有 ...

  • 历史上的旷世奇才为何大都是道家人物
  • 历史上的旷世奇才为何大都是道家人物 历史上的旷世奇才大都是道家人物 本文所说的道家人物,是指运用太极.阴阳辩证思维的人,是为了与儒家孔孟之道作区别,不是严格界定. 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以及诸葛亮.范蠡等都是道家人物,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杰出的 ...

  • 中华文化简介
  • 中华文化 编辑词条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地区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由于中华文化的高度文明,以及东亚各国国家基于发展的需求,使得东亚各国的受中华文化影响甚深.其中儒家文化尤其受 ...

  • 中国共有20大国粹
  • 中国共有20大国粹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 1.<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经>最早 ...

  • 中国的二十大国粹!
  • 中国的二十大国粹! 古风杏猫网整理提供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 1.<易经>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l ...

  • 计算机专业导论
  • 1 已知:关于 和 的逻辑运算式如下: = ( XOR ) XOR = ( AND ) OR (( XOR ) AND ) 问: 如果 = 1, = 0, = 1,则 , 的值为_____. A. 0,0 B. 0,1 C. 1,0 D. 1,1 2 易经是用0和1符号化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典型案 ...

  • 山西财经大学[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满分答案)
  •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 答案 一.1~10 DDBBC BDCCC 11~20 DDCDB CADCB 21~30 BABAA ADACA 31~40 BACBB CBAAB 41~50 BACCD ABDDC 二.1~10√√×√√ √√××√ 11~20 √×√√× 21~30 × ...

  • 李之乎:论文字的起源和中国文字的起源
  • 李之乎:论文字的起源和中国文字的起源 古书上说: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创造出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我认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这种道理不在于黄帝的雄才伟略和仓颉的睿智,而在于这表明了:文字是在有了政权之后才产生的. 就一个族群来说,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必定有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语言.对 ...

  • 一.必也正名乎-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正统的完整的周易
  • 标签: 周易辩证与象数释疑之一(第一部份) 一.必也正名乎 --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正统的完整的周易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这是前人颂扬孔子的一副对联,很多人都知道.不过当我们细细品味这副对联时,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删述"就是既删节了若干部份,又自己表述了若干部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