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经典题型归纳解析_根据记数形式,确定近似数精确度

根据记数形式,确定近似数精确度

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36.7 (2)0.035607 (3)10.5万 (4)10.8亿 (5)3.140⨯105

-3(6)3. 140⨯10

解析:

(1)36.7中的最后一个数字7在十分位上,共有三个数字,所以36.7精确到十分位(既精确到0.1)有三个有效数字3,6,7.

(2)0.035607中的最后一个数字7在百万分位上,从左边起第一个不是0数字3起到最后一个数字7止,共有5个数字,所以0.035607精确到百万分位(既精确到0.000001),有五个有效数字3,5,6,0,7.

(3)10.5万是带单位的数,因为10.5万=105000,在数105000中数字5在千位上,而10.5万中的数10.5有三个数字,所以10.5万,精确到千位有三个有效数字1,0,5.

(4)、10.8亿=1080000000,在数1080000000中数字8在千万位上,所以10.8亿精确到千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1,0,8.

(5)这是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判断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精确度,要先把数还原成314000,看数字4后面的第一个数字0在百位上,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3.140⨯10的有效数字则由数3.140确定,所以精确到百位有四个有效数字3,1,4,0.

. 140⨯10=0.003140,在数3. 140⨯10中,数3.140有四个有效数字,所以(6)因为3

3. 140⨯10精确到百万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3,1,4,0. -3-3-35

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15.36 (精确到十分位)

(2)32.4549 (精确到0.01)

(3)35.97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1234560(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解析:

(1) 把15.36精确到十分位,应看它的下一位百分位,因百分位上的数字是6,应向

十分位进1,因此15.36≈15.4

(2) 把32.4549精确到0.01,既精确到百分位,应看它得下一位千分位是否满5,以

决定取舍,与万分位上的9无关,因此32.4549≈32.45

(3) 按要求35.97≈36.0,这里的0不能随便丢掉

(4) 1234560的整数数位有7位,比要求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多,应先把它写成科

学计数法的形式a ⨯10n ,再对a 取近似值,因此

≈1.235⨯10 1234560=1. 234560⨯10

注意:(1):“四舍五入”是对要求数位的下一位而言的,与其它数位无关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的末位数位上的0,不能不写

(3)对整数位数多于要取的有效个数的数N 取近似值,应先把N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n n n N =a ⨯10,再对a 取近似值,a =a ,即N =a ⨯10≈a '⨯10 66

根据记数形式,确定近似数精确度

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36.7 (2)0.035607 (3)10.5万 (4)10.8亿 (5)3.140⨯105

-3(6)3. 140⨯10

解析:

(1)36.7中的最后一个数字7在十分位上,共有三个数字,所以36.7精确到十分位(既精确到0.1)有三个有效数字3,6,7.

(2)0.035607中的最后一个数字7在百万分位上,从左边起第一个不是0数字3起到最后一个数字7止,共有5个数字,所以0.035607精确到百万分位(既精确到0.000001),有五个有效数字3,5,6,0,7.

(3)10.5万是带单位的数,因为10.5万=105000,在数105000中数字5在千位上,而10.5万中的数10.5有三个数字,所以10.5万,精确到千位有三个有效数字1,0,5.

(4)、10.8亿=1080000000,在数1080000000中数字8在千万位上,所以10.8亿精确到千万位有三个有效数字1,0,8.

(5)这是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判断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精确度,要先把数还原成314000,看数字4后面的第一个数字0在百位上,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3.140⨯10的有效数字则由数3.140确定,所以精确到百位有四个有效数字3,1,4,0.

. 140⨯10=0.003140,在数3. 140⨯10中,数3.140有四个有效数字,所以(6)因为3

3. 140⨯10精确到百万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3,1,4,0. -3-3-35

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里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值

(1)15.36 (精确到十分位)

(2)32.4549 (精确到0.01)

(3)35.97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1234560(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解析:

(1) 把15.36精确到十分位,应看它的下一位百分位,因百分位上的数字是6,应向

十分位进1,因此15.36≈15.4

(2) 把32.4549精确到0.01,既精确到百分位,应看它得下一位千分位是否满5,以

决定取舍,与万分位上的9无关,因此32.4549≈32.45

(3) 按要求35.97≈36.0,这里的0不能随便丢掉

(4) 1234560的整数数位有7位,比要求保留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多,应先把它写成科

学计数法的形式a ⨯10n ,再对a 取近似值,因此

≈1.235⨯10 1234560=1. 234560⨯10

注意:(1):“四舍五入”是对要求数位的下一位而言的,与其它数位无关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的末位数位上的0,不能不写

(3)对整数位数多于要取的有效个数的数N 取近似值,应先把N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n n n N =a ⨯10,再对a 取近似值,a =a ,即N =a ⨯10≈a '⨯10 66


相关内容

  • 2014年苏州市初三数学中考复习专题一.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
  • 一.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 张晓东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近四年江苏省十三大市中考数式运算.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的分值与比率](仅供 参考) [新课标要求]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从代数意义.几何意义两方面理解相反数 ...

  • 初中数理化基础知识(适合中考)PDF版共86页
  • 中考 数学 物理 化学 基础 知识 汇编 2013年 更多免费 资料来源:http://zhongxiaoxueziliao.taobao.com/ 此为部分资料 更多免费 资料来源:http://zhongxiaoxueziliao.taobao.com/ 1 中考数学知识点系统总结 专题一 数与 ...

  • 实数知识点及其运算
  • 能力测试点1 实数及其运算 考纲知识解读 1.正确理解实数的有关概念: 2.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会求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4.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并会灵活应用: 5.会用多种方法比较实数的大小. 考纲能力解读 实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 ...

  •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稿
  •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稿 第一章<有理数> 主备人: 孙群保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 ...

  • [备考2014志鸿优化设计]2013版中考数学总复习
  • 第1讲 实数 知识梳理 一.实数的分类 二.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1.数轴 (1)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做数轴: (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 (1)实数a的相反数是____,零的相反数是零: (2)a与b互为相反数a+b=____ ...

  •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一(七年级) 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3-07-08 17:14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 ∙ ∙ [ 标签: 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 ]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 ...

  • 初中有理数小结(附乘方经典习题)
  • 初中有理数小结(附乘方经典习题) 1. 有理数的认识:在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a 和一个非零整数b 的比,例如3/8,通则为a/b,故又称作分数.0也是有理数.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亦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 2. 有理数与无理数: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不是有理数的实数遂 ...

  •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课]考试大纲(代数模块)
  • 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教师专业课>考试范围划分为代数.几何.初中数学教育学三大模块: Ⅰ. 代数模块 (一) 初中代数中的数.式概念及其运算法则.重要公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 (二) 一元函数微分学 1. 极限: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以及函数的连续性. 2. 导数:导数 ...

  • 高一新生物学习方法:勤于思索,善于总结
  • 高一新生物学习方法:勤于思索,善于总结 发布时间:2011-8-18 浏览人数:821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高一新生物学习方法:勤于思索,善于总结 由初中升入高中,每个新生都将面临许多变化,遇到许多困惑,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因为不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以至学习成绩起落很大,甚至过去的尖子生,也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