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回伤心事

五、人生几回伤往事

一 古地废墟之于诗人

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诗感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唐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历史就像一条大河,向前奔流不息。逝者已矣,但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叩问却是人类共同且不会消亡的情感。今人对古地的重游和历史还原,对前人的行为经历、思想情感的追寻和探究,对逝去历史事件的想象和重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之中从来都不曾停止,同样在将来也不会停止。只要人类还存在,历史还在绵延,“人世几回伤往事”这一普遍的人生情感就不会消亡。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典籍里关于中国历史的记载就会形成重要的传统,所以时至今日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二十五史》。这仅仅只是到《清史》为止的政史,还不包括那些文人的笔记所记载的野史。总而言之,在中国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传统——重史。重史的传承反应在文学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这类诗歌一般被称之为咏史怀古诗。

如果我们把这些咏史怀古诗它作一个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主题类型:临故地、念昔人、忆往事。本章的内容基本上也会按照这一分类进行探讨。 首先讨论的是人世几回伤往事之临故地。

中国的怀古诗经常会出现古地这些意象,当然这个古地可以包括很多,例如古城、遗迹、遗址等,而对古城、遗迹、遗址等这些废墟的重视,在唐宋时期得到了比较流行乃至繁盛的状态。当然在这些临古地的咏史诗里面,古地的意义并不仅仅单纯地停留在建筑本身,而是融合着历史记忆、民族情感、美学体验、文化共鸣等多方面的意义。为了讨论这个话题,首先得要对废墟为代表的古迹、遗址作一些美学方面的探讨。

此处所谓的“废墟”是个相对性的概念,指向古都城、遗址遗迹等意象。废墟通常具有“时间性”与“瞬间性”两个维度的展示。废墟是往昔建筑的所在,但是建筑物原来的完整形态已经不复存在。即使仅仅存在着残骸,但它破碎的表面仍能够显示出时间的历程。“理想”的废墟要同时满足“时间”和“瞬间”这两个互补维度在其上留下的痕迹。换句话说,废墟在这一瞬间必须具有宏伟的外形显示出往日的辉煌,同时也要经历时间足够的残损以表明辉煌已经逝去。废墟一方面要彰显过往的辉煌和历史的不朽,另外一方面

也要凸显当下和现世的消逝之易,因此废墟能够唤起民族的自豪,恢复往日繁华的雄心,也可以能够带来伤感与忧郁。

在这里就需要进一步去追问,废墟与诗人具有怎样的主题联系?

诗人与废墟的联系是诗人站在废墟的“时间性”和“瞬间性”两个维度交互的节点之上。诗人身处的是一座繁盛不在的城市或宫殿的残垣断壁之中,或面对着历史的消磨所留下来的空无,而诗人所面对的是废墟所代表的整个过去之辉煌。诗人会感到自己直面往昔,既与过去丝丝相连,又与它无望地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之中,历史的遗迹很容易就会激发诗人主体的怀古之情。所以在这里,废墟是以部分指向了整体,而诗人也是以某个残留的废墟片段重构起过去的整体。诗人与废墟之间,大概可以建立这样的联系:

作家意识

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吐露,而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士的心理与怀古暗含着某一种契合宜于怀古情思的迸发。我们经常谈到中国古代的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南史•孔沐源传》选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选段),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润了中国文士的心灵,并且融化进他们的诗歌创作之中。因此诗人在临古地创作的时光里,也会透露出中国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与作家意识,这种作家意识可能会以理性分析或是独抒机杼等面貌呈现。诗人登临古地,对发生在此的历史事件会作客观的叙述,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来启迪当世的人们。在此科举一例。乌江亭是当年项羽兵败之时曾经路过的地方,杜牧和王安石这两个人同样面对乌江亭,他们却发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杜牧有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 杜牧《题乌江亭》

可是王安石却在诗中写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 王安石《乌江亭》

可以发现,身处晚唐和北宋的两个诗人,他们面对乌江亭这同一个废墟却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杜牧肯定了项羽的威猛,而王安石否定了项羽的莽撞。迥然的评价显然包含了诗人自身的作家意识。

政治意识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儒士,救济天下、拯救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通常诗人们会借古迹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热情、不满和警戒。密切关注前朝,尤其是那些短命王朝的政治得失,在探索改朝换代的深层次原因的时候,会作出自己的是非判断,以怀古的方式来参与当下政治与道德的建设。所以着眼于“人事”来查找兴亡成

败的原因,这是古代作家共同的政治历史观,也是诗人在古地创作诗歌作品时最主要的思想倾向。例如刘禹锡的《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在今天南京玄武湖旁,曾经是南朝的皇宫。刘禹锡这首古地怀作的目的就是劝诫今人不要一味的贪图享乐、过度奢侈,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而杜牧的《泊秦淮》中也有类似的劝诫: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陈后主荒乐误国,将这一历史事件不断呈现地呈现出来,是希望告诫当下的人们:不要因贪图享乐而重蹈亡国的覆辙。诗人的忧国之情跃然纸上,这里明显地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意识。

时间意识

叹古怀今,物是人非。诗人身处古地之中,往往会把前代那些遗迹、今日的荒冷景象和昔日的繁华映衬在一起,把时空的过去与现在进行迭合,把眼前的荒冷寂寥作为前景,而让过去的豪奢情形从中透射出来,从而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进行对比,突出今日的凄凉来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

我们特别可以从那些文化名城的兴衰看出这种时间意识。文化名城由盛而衰,在作家理性地认识到王朝更迭、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人生的新陈代谢以及个体生命逝去的不可逆转性都呈现出来了。在李白的《越中览古》中,可以看到: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就与如今的荒凉形成了对比。

再看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燕子为参照物来观照社会人生,旧与新、今与昔的巨大反差,强化了人们无常的悲剧感。由此可以看出特别明显的时间意识。

自我意识

唐宋文人怀古追昔,寻找沉痛的历史沦亡教训,同时也会抒发个人无尽的伤感。作家或是通过历史人物产生了共鸣,这时他会“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或是在古地认识到时间、空间的无限,同时也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孤独、生命的短促。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岁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谈到东吴的宫殿,谈到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这显然是怀古,因为南京曾经是东吴、东晋朝代的首都。然而在这里说他们“花草埋幽径”、“衣冠成古丘”,就表明诗人有历史的沧桑感。那么讲魏晋时期的这些建筑是为了什么呢?我们需要回归到李白自己,

因为李白现在“望长安”。长安不见为何愁?因为被逐出长安就意味着自己不能为国家、为君王效力,所以李白将历史与现实、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到了一起,感慨深重。因此,在这怀古诗里存在着自我意识。

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同样也有怀古的成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来表达他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也有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显然的在这首词里也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怀古诗里作者表达的情感寄托是不能被截然区分开来的。刚才分析的作家意识、政治意识、时间意识、自我意识,许多时候在同一首歌诗歌里,这四个意识会各自程度地同时呈现。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废墟本身进行美学的体验。废墟对今天的人来说,当我们去凭吊它的时候,废墟带给我们的情感不完全是悲凉的、忧郁的、凄清的,它本身是一种美学体验。

二 都城怀古之金陵

每当唐宋文人咏史咏怀,多会以废墟古地作为吟咏的对象,那么在唐诗宋词里的那些废墟、那些古地究竟有哪些地方呢?

唐诗宋词所吟咏的古地有相当一部分为历朝历代的都城,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废墟古地。

历朝建都之所会被作为吟咏的古地对象。凡是历史上曾作过都城的地方,都是诗人喜欢吟咏的地方,例如金陵(今江苏南京)、姑苏(今江苏苏州)、长安(今陕西西安)、咸阳、洛阳等历史名都。都城作为废墟具有空间的指向性,因为都城不同于一个具体的建筑,或者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事物。都城是一个广袤的空间,前朝的古都曾经在那里耸立,凝结了历史记忆的不仅仅指向荒废的建筑,而是一个可以感知的特殊 “现场”。因此都城不仅仅是由外部特征所识别的,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主观实在的并且能激发诗人情思的有关该空间的记忆和领悟。

在这些古都里,金陵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陵是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六朝的故都,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其吸引历代文人关注。所以金陵题材是怀古诗里面的一个热点,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通过金陵怀古就可以基本地了解都城怀古的一些基本特征,亦即都城的独特文化内涵:

悠久的历史名都地位

都城是一个国家朝代的象征,往往也是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对于都城的感情也是中国文人对政治关注的表征。在李白的《金陵三首》里就有写道: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唐 李白《金陵三首•其一》

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也有提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两首诗都说明了金陵就是王气所在,帝王居住的地方。因此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所能够替代的。在这个地理名称里饱含着政治的意涵。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

金陵东有钟山屏障,三峰相连蜿蜒如巨龙,西为长江天险;江水自西南向东北纵观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作为六朝古都,生活过诸如王、谢之类的名门望族,围绕这些名门望族就会形成文人文化集团,自然环境就跟人文积淀相辅相成,因而更具魅力。在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我们可以看到: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澄江如练”是一种自然景观,而“令人忆谢玄晖”是一种人文积淀。这是都城的第二个意涵。

反复的历史变迁

金陵反复的繁荣与衰败,期间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事情。金陵的盛衰荣枯给诗人心灵带来了激荡,也给诗歌蒙上了独特的情感。

伤悼之情

金陵作为都城怀古中的热点题材,其核心在于抒发了伤悼之情。金陵曾先后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这几个朝代又都是极其短命的朝代。诗人在诗中虽然常常表达了对昔日金陵繁华和风流的歌咏缅怀,但更多流露出对金陵繁华不再的伤悼之情,所以伤悼之情是金陵作为都城怀古的特殊意涵。在李白的《金陵三首》、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等作品中无不含有伤悼之情。

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描摹出这样一幅古都景象: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全词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下阕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奢侈生活。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作者在这首语言苍劲、意境开阔的词作里透露出伤悼之情,隐喻现实,寄兴遥深,被推为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三 都城怀古

进行归纳,可以得到都城怀古的基本主题有如下特点

缅怀昔日风流,感慨今日凄凉

李白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的描绘具有明显的今昔之慨: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唐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选段

人们喜欢或愿意追忆逝去的繁华与风流,尤其对于金陵这座带有许多传奇性往事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如果再去看许浑的《金陵怀古》,大家也会感受到这种今昔变化的感慨: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首诗第一联就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描绘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朝在陈后主所制《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亡国,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尤未尽,金陵却已是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金陵景阳宫外,而城防却形同虚设。陈后主面对外侵毫无抵抗,束手就擒。随着陈朝的灭亡,也就意味着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这首诗以此来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第一联中“残”和“空”这两字,就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个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的没落。第二联就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就是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在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个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第三联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在这里 “拂”、“吹”二字就写得特别传神,“亦”、“还”二字也写得非常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狼”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像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因而最后一联就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人来人去、繁华易逝的感慨。

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李白在另一首《金陵三首》中描写: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唐 李白《金陵三首•其三》

山似洛阳多,亦即指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对朝代更迭、盛衰无常的喟叹

“无限的前朝事”累积起来的普遍化感伤,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抗拒又无所适从的宿命感。在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就体现出这种感情:

朱雀桥边野草花,无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年的王谢家族何等风光,甚至还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今天却不复存在,在燕子看来,王谢已经是寻常百姓家了。

对人事兴废的思索与总结

李商隐写道: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唐 李商隐《咏史•其一》

历史经常评价金陵为虎踞龙盘之地,李商隐却通过对金陵故都的怀古得出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这一人事兴废的思索与总结。金陵六朝更替,对其思索也从具体史实上升到了历史纵览,不再局限于一时一事,而是上升到理想的思考,对历史发展有着独特思考和看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怀古》等诗歌无不是对金陵怀古这一具体事件的一种理性认识。

从人事代谢上升至对社会、宇宙、人生的思考,具有了终极关怀意味。

总之,金陵的寒烟衰草,六朝荣辱,椎心泣血的兴亡之痛都成为了历代文人关注的重点,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吟讴。金陵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而成为文人心中一道不可解的情结。

四 怀故居之骊山

除了都城之外,废墟的第二种类型是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故宫、祠庙、陵墓等等。比如骊山、长生殿、武侯祠、始皇陵、乌衣巷等等跟历代帝王和名人有关的遗迹。帝王或名人的故居因为所住之人的特别性,或是发生在此的故事的传奇性,尤其得到诗人的关注。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骊山作为一个例子来看。

首先,骊山具有众多的帝王行宫。骊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人文历史非常悠久。古代骊山因地处灞上,是西进长安的门户要塞,所以成为历代以长安为都的王朝拥兵驻守的地方。同时骊山因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所以许多朝代的帝王大都喜欢在这个地方修池制汤 建设一些离宫别苑,因此也就留下了很多的遗址和轶闻。相传当年周幽王曾经在此地建“骊宫”;秦始皇改为“骊山汤”(“汤”指温泉);汉武帝的时候扩建为“骊宫”;唐太宗时期营建了宫殿取名“汤泉宫”;到了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以温泉为特征所而称华清池。

其次,骊山拥有众多的名人故事。在此流传的女蜗补天的传说,烽火戏诸候的典故,以及唐明皇霓裳羽衣曲的绝唱都演绎了华夏自洪荒而来的几千年历史。骊山至今还保留着祭祀人文初祖的老母殿,见证一笑倾国的烽火台和千年流芳的华清池。其中褒姒和杨玉环的命运,又使骊山成为了红颜变作祸水的地方。在这里周幽王因美人沉溺淫色,唐玄宗因丽质醉心舞乐,最终都落得了一个国破山河衰危的下场。因此骊山也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以骊山为对象进行怀古的基本主题有如下几点:

作为政治装点的骊山咏唱

在崇尚文学、风雅的唐代宫廷,尤其是文儒政治一度占上风的玄宗朝,吟诗作赋对于政客来说是一种必备的技艺,于是就有很多在宫廷内担任官职的人写诗。他们到了骊山,写一些记史的诗歌,特别是如果君王写了骊山的诗歌,他们会进行唱和,但是这些唱和之作大多都是装点政治之作,艺术价值并不高。因此关于骊山的作品里面,这一类的作品价值不是很高。

回顾历史,批判感伤

关于骊山的诗歌,具有主要价值的是那些回顾历史、批判的感伤之歌。

这一类题材中,诗人会一改附庸权贵的唱和之作,意识到此时的骊山不是平民寒士平步青云的理想国,而是权贵佞幸醉死梦生的娱乐场。所以诗人会在写诗时,通过骊山来对现实进行批判,骊山华清宫的高大光辉形象就会被颠覆,诗人会对贤愚不分的皇帝会表示出质疑,而对祸国殃民的奸佞会痛加批判,再或者会对发生在这个地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追忆,对人物最后的悲惨命运进行思考、总结。

这一类关于骊山的咏史、怀古诗就具有了特殊的内涵。比如杜甫的一些诗作: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唐 杜甫《自京赴奉县先咏怀五百字》选段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唐 杜甫《骊山》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重在批判,《骊山》重在感伤,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所写到的,就把李杨这个爱情故事跟骊山连接在了一起: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 白居易《长恨歌》选段

很显然白居易在《长恨歌》里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是有批判的。至于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所包含的鞭挞之意,更是溢于言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五 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古迹

第三种废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比如说赤壁、乌江、马嵬等等。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的必然性中又夹杂着很多的偶然性事件。那些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地方,尤其会引得诗人们的一种追忆,而这些古地旧址就成了诗人们咏怀的话题。

当诗人到这些地方去进行吟咏的时候,其基本的主题大同小异——由地及事咏怀历史事件。

在这一类的题材中,诗人的聚焦点往往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上,而古地就会被放在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位置作为一个引子来引入咏怀的对象。例如杜牧的《赤壁》和《题乌江亭》、李商隐的《马嵬》、李益的《过马嵬》、王安石的《乌江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它们都不过是诗人要进行人生思考的一个切入点。之前提及到杜牧写《乌江亭》是要发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思考而并不在于写乌江亭本身。

第四类废墟,是与某一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遗迹等。比如青冢、浣纱石等等。

中国地物广博,处处都镌刻着古人生活、斗争、发展的痕迹,原来一些普通的地方由于和某位历史人物有一些密切的关联,而在文学史上就有了不一样的审美意义。面对这一类废墟的时候,其咏怀的主题与第三类废墟怀古主题不一样,则是由地及人的咏怀历史人物。

游古地是为了更好地描写衬托历史人物的经历,在杜牧的《咏怀古迹》中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唐 杜牧《咏怀古迹•其三》

杜牧的写作对象是青冢,而事实上是要写王昭君,并不重在写青冢本身。

李白的《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也是通过浣纱石引出西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总而言之,关于废墟,或者是诗人临古地有四种类型(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故宫、祠庙、陵墓等;历朝建都之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某一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遗迹),每一种古地会引发诗人不同的感慨。而这些古地作为废墟,本身是具有审美意义的。

六 念昔日地王

之前五小节聊到“人世几回伤往事”之临古地,那么在这一小节将谈谈“人生几回伤往事”之第二部分——念昔人。

念昔人是追忆、感念过去的人。就人物来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都可以成为吟咏的对象。大致来说可以作一下这样的划分:

历代的帝王

怀念第一类昔人是历代的帝王,因为帝王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中最具有权威性、决定性的人物。他和历史进程、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也是史官笔下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就成了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主题。但是这些帝王又可以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治世明君。例如尧、舜、禹、唐太宗等。诗人在写明君类的题材时大多会从正面立论,从大处着眼对历代明君的卓越功绩表达真诚的礼赞,对治世表现出内心的肯定和向往。比如杜甫的《行次昭陵》和《禹庙》分别肯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和大禹的治水功绩: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唐 杜甫《行次昭陵》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唐 杜甫《禹庙》

这两首诗以近似史诗的笔法赞扬了唐太宗和大禹,而在《禹庙》中,杜甫对大禹的歌颂其实也是对唐代帝王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进而创造光辉业绩。

第二类是毁誉不一的开国君主或者是盛世君主。例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玄宗等。一方面,这一些君王是富有传奇性的帝王。这些人物在促进中国统一、民族团结、结束分裂混乱的国家局面、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对历史进程有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君主在性格、作为等方面又有着无法忽略的重大缺陷,所以诗人对这一类型的君主,或者是赞美他们的成就业绩,或者是讽刺议论他们的荒唐行径,或者兼而有之。大多会从否定面入手以为今人提供鉴戒。例如李白的《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同时又讽刺了他追求神仙的荒唐行为。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而杨亿的《始皇》、《汉武》、《明皇》皆借前代皇帝故事以讽刺宋真宗。

章碣写过一首诗《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是评价秦始皇的诗作,其中最后一句特别著名,而从中引申出来的众多思考又十分值得我们玩味

六王毕,四海一。始皇明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成就子孙万代帝业,他就听信韩非、李斯的鼓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选段),书则焚之,儒则坑之,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自此天下太平。可是被焚之书余火未熄,遭坑之儒体温尚存,山东自楚齐至汉赵群雄就已经揭竿而起了。而领头羊的陈吴刘项,没有一个与斯文沾边,想必秦始皇当时肯定是哭笑不得呀!焚坑之事,白忙活了一场,起来闹革命的竟都不是儒。

从这里再可以引申开去,文人从来都是出幕僚、出师爷、出舌辩之士,却出不了叱诧风云、号令天下的大英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自然有他的道理。梁山之上的白衣秀士王伦草头王没当成,最后连那卿卿性命都不保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所以说“满腹才华,寸步难行;胸无点墨,纵横天下。”可惜当时秦始皇再也听不到这类至理名言了。

在唐人眼里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清 黄景仁《杂感》选段),所以在当时有许多人去投笔从戎,也有人感叹“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杨炯《从军行》选段),还有人甚至认为“斗鸡走马胜书生”(唐 陈鸿祖《东城老父传》选段),连一代宗师苏东坡都曾写下《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虽然是苏轼的戏作,但也有一定道理。如果苏轼真的从小就“愚且鲁”,也未必不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是以苏轼的聪明,注定要颠沛流离,要一路发配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

思考这么多并不是表明“读书无用论“,我们只是想表明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反而遭致后代文人的不断地嘲讽。所以对这一类的帝王的评价,人们经常是毁誉参半。

第三类帝王大多是荒淫无道、忠奸部分的误国之君。例如吴王夫差、隋炀帝等。一国之君,如果荒淫无道、骄矜暴戾或是昏庸无能、忠奸不辨,那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奸臣当

道、民不聊生。对于这一类的君主,诗人大多从反面着笔批判否定他们的言行,分析昏君误国的事例,从而劝诫当世统治者要引以为戒。比如说周昙的《隋门•炀帝》: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唐 周昙《隋门•炀帝》

因此综上,帝王作为“念昔人”的第一类人物也要分不同情形去怀念。

七 念嫔妃、名姬之王昭君

念昔人的第二类对象是历代的妃嫔和名姬。所谓的嫔妃是指帝王妻妾。嫔,愿意为宫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和侍从。所谓的名姬是指有名的美女。这个称呼始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蜂蝶相随》中“都中名姬楚莲香者,国色无双。时贵门子弟争诣之”一语。

诗人作品中的这些妃嫔、名姬往往是容貌、才情、德智出众的女性,而她们的经历和命运又大大有别于寻常的女子。她们在历史中的经历地位就有着发人深省的独特内涵,因而经过一代一代文人笔端的塑造,就有了延伸的内涵,从而引得诗人关注。这一类的人物有西施、王昭君、班婕妤、杨玉环等。

在上述的人物中尤其需要提到王昭君。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为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姊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因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千古流传。

王昭君很早就成为了诗歌中的主题,在乐府诗中就已经出现,因为其独特的命运和经历,昭君成为了文人咏史诗里面魅力最持久的一大热点题材。昭君也是怀古人题材诗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形象。而昭君这个题材到了唐代,它的文化又有了多方面的拓展,概括下来有如下四个方面:“色”之于昭君;(汉)元帝之于昭君;匈奴之于昭君;毛延寿之于昭君。

从总体来看,昭君的形象具有三个层面的象征意义:

政治层面:王昭君代表着一种政治

以王昭君为代表的西汉和亲政策是最接近昭君原始形象的事件,作者在诗歌中会通过吟咏昭君来表达对和亲政策的看法。有一部分诗人对和亲政策持支持态度,认为和亲为汉代提供了宝贵的国力复苏机遇,但绝大部分的诗人会委婉地表达对和亲政策的不赞成,甚至指斥朝廷的软弱,指向问题的核心。总而言之,昭君于此代表了一种政策。戎昱有诗曰: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 戎昱《咏史》

诗人认为和亲政策是一个比较拙劣的政策。一个国家的安危依赖于明主,怎么能把它托付给一位妇人呢?

文化层面:王昭君代表着一种观念

王昭君所代表的文化观念是华夷之辨。陆龟蒙有一首诗写道: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唐 陆龟蒙《宫人斜》

以唐代人的视野里版图内的百姓是汉人,而北边是虏。以汉代人的视野里版图内的百姓是汉人,北边是胡和匈奴,这些都是属于夷虏之辈。这就传达出自古以来汉人所持有的华夷之辨。

昭君哀怨惆怅形象的形成,在于汉胡文化上的隔阂和尊卑之分,来源于中原自古以来的“严华夷之辨”的民族文化观念。在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三首中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后汉书•南匈奴传》曾经有过记载: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昭君曾经上书请求回归。汉成帝命令她从胡俗,根据胡人的习俗,不许她回来,于是昭君最终死于匈奴。这里“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昭君这一人物形象所显示出的汉、胡文化政策及观念上的区别。

再来看看南宋时期姜夔的词《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认为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甚是幽美。昭君本人她本人不想留在荒蛮的胡地,她想念的是故国的江南江北,她想回归并不是因为汉宫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这实质就是文化的观念。

当然对于昭君的出塞,有些诗人认为是毛延寿捣的鬼,故意把她画得比较丑,因而他们一般会批评毛延寿从中作梗。然而对这个问题,其他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就另有看法: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在王安石的《明妃曲》中,作者首先为毛延寿平反:不是毛延寿故意把王昭君画丑了,而是她的漂亮一般的画家根本就画不出来(“意态由来画不成”);其次,他似乎是在隔着时空来劝解王昭君:要说失意,哪里都有失意,并不分南北。尽管被汉武帝囚禁在长门宫中的陈阿娇身在汉宫,但不也是照样伤心么?王昭君如果真的没有出塞,留在汉宫里面,也未必就一定会感到快乐,因为“人生失意无南北”,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安石别出心裁的理由似乎也具有合理性。

关于昭君题材的第二个层面内容具有文化观念的代表特性。

人生层面:代表着千百年来人才淹没的共同悲剧

可以先看一下李白的《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最后四句借昭君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身世:昭君出塞根源在于毛延寿从中作梗,故意把她画得比较丑陋,而比较丑陋的人反而在深宫里。招人嫉妒而受到不公待遇,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色”之于昭君就好像“才”之于士人,美女、贤士不得志于君主,美貌、贤能终被埋没。在这一层的悲剧意味上,才子、士人在昭君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昭君形象也就与传统的“士不遇“形象合流了。因此当这些文人写诗歌的时候,写昭君的时候,其实在写自己的不遇。因此王昭君这一个题材之所以被大家所关注的原因是其背后具有很多的文化意涵。

以昭君题材为诗的内涵寄托具有如下几点:

针砭时弊,揭露黑暗

在封建时代,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政治黑暗、奸佞当道的情况也比比皆是。针砭时弊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许多吟咏昭君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个主题,比如李白对于王昭君主题的诗歌: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唐 李白《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揭露和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现象

以曾巩的《明妃曲》为例:

明妃未出汉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何况一身寸汉地,驱令万里嫁胡儿。

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

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穷通岂不各有命,南北由来非尔为。

黄云塞路乡国远,鸿雁在天音信稀。席成新曲无人听,弹向东风空泪垂。

若道人情无感慨,何故卫女苦思归。

——宋 曾巩《明妃曲二首•其一》

其中“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四句诗,尽显为一己私心而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愤怒之情,感慨颇深!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昭君奇特复杂的人生经历及才貌双全却难以得宠的个人命运,极易使封建文人联想到自己的明珠暗投、怀才不遇,从而借咏昭君来引发出对人生的种种感慨。于是,以咏昭君来抒发已意,感慨人生的作品便大量地涌现出来。诗人往往以咏昭君来自我比喻,来感慨

时世的不祥不淑,悲叹自己的不幸不遇,谴责时代的不通、无理。刘长卿《王昭君歌》就是一个典型: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感慨人生穷通变化

王昭君一生的命运有过多次出人意料的改变,从而促成了她的传奇人生。而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热衷仕途的士人,他们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君主的好恶,也取决于权势争夺中的各种必然与偶然的因素。尽管对人生百般经营,但仕途得意的毕竟是少数。人生的命运,尤其是仕途的穷通变化往往是个人难以左右和把握的。因此在昭君题材上也得到了遥远的回应。

苏轼在《题昭君》里面就写道: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妃子。

楚人不敢嫁,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

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曹勋也写了《昭君怨》 说道:

人生无定端,万事固难料。美好招世患,才謟过忠告。

正淑不自媚,私谒事妍笑。入宫逾十年,嫉妒掩称道。

疎贱难来容,况复昧倾巧。一朝见排弃,众笑蛾眉好。

驱车临出门,盛饰舒怀抱。不怨君王远,不怨父兄老。

唯怨蛾眉悮一生,荣枯不得同百草。

在这里很显然有人生穷通变化的感慨。

所以王昭君题材之所以在唐代文人的笔端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其原因就在于在王昭君的形象中也有文人自身的影子存在。

八 念历代文人贤士

念昔人的第三类对象是历代的文人贤士。所谓寒士是指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其中不乏才华绝代,文采斐然,有治世之心之士。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多为寒士,他们大多是才高学深、积极入世,具有立功才能和志向的人物,但是他们大多为各种原因所受阻,然而他们却凭着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文采来名照青史。这一类人是诗人最容易产生同情心理的一类人。诗人或羡慕他们的成就,或同情他

们的遭遇,并且常常引以自况。最典型的这一类昔人有屈原、宋玉、贾谊、王粲、陶渊明等。

这一类文人贤士形象有两个共通点。第一,他们才华绝代,文采斐然,有治世之心;第二,他们没有得到重用,仕途不顺,君臣不合,空有满腔爱国报国之心,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唐宋文人的咏怀,把郁结的悲愤郁闷之情注入到诗文之中,靠文采留名于后世。但是古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之一是“学而优则仕”,无法积极参政,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是文人的一个悲哀,也是一个失败的表现,因此有才却无法入仕的这一类人在他们的身上有更多的“悲剧”色彩。因此对这一类人的追忆和感念,其实表达的是古诗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士不遇。“士不遇”表现了文人为实现志向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且对穷达易惑、美恶难分的社会黑暗现实表示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

对这一类文人的感怀和追忆可以包含几层意思: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士人高度的自信自期与仕途的蹉跎、命运的多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他们往往能从历代文人贤士处找到共鸣。比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一首诗的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意味无穷,先是用“汉文有道恩犹薄”来暗示唐代宗的无道,用了一“犹”字,曲折地表达出唐代宗如此昏庸,自己被一贬再贬也是意料中的事。接着用“湘水无情吊岂知”来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湘水无情,但人是有情的。因此在屈子死后数百年有贾生临江凭吊,而在贾生死后数百年又有刘长卿过宅抒怀。屈子不知,贾生不知,那么后来谁会了解刘长卿现在的心情呢?

面对寂寞江山,看眼前的秋风落叶,作者忽然迷惑起来:当年的你是为什么会被贬谪到这天涯的呢?怜的是屈子、是贾生,但我们又分明也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我(刘长卿)又是为什么被贬谪那天涯的呢?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针砭时弊,讽刺思政

“士不遇”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君主的昏庸、官场的倾轧等原因,于是诗人就以历代贤士之名对当时社会忌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一些文人甚至直接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 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谊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里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汉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可是又有何用呢?

读完这个诗歌,我们在慨叹贾谊悲剧的同时,也能体会出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李商隐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怀有“欲回天地”的远大报负,深切关注国家的命运,但是偏偏晚唐衰世,志不能申,只得长期寄迹幕府,以文墨事人。因此作者诗中的贾谊,其实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上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

九 念历代圣贤、英雄人物

念昔人的第四类对象是历代的圣贤及英雄人物,这类人物大多是道德的化身或是能力的代表。他们具有令人高山仰止的德行,或是令人称羡的功绩,或是有着令人扼腕的遭遇,再或是有着特立独行为人称道的行迹。不管是成功的典型还是最后以失败告终,他们都得到了后人的敬仰或是同情,也写入了诗人的诗作之中。最典型的这一类的人有孔子、诸葛亮、项羽、周瑜、苏武、李广、荆轲、范蠡等。

为什么以之前列举的人物为代表的圣贤英雄人物会成为唐宋文人笔端的人物形象呢?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是唐宋文人人生理想的化身,因为这一类人物在道德、才能、风度等方面都具有不与俗同、特意高妙之处,具有令世人羡慕的人生际遇,或有特殊的功业成就。因此,诗人在吟咏这一类古人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把自己的理想化身投射到他们的身上。正如鲁仲连之于李白,诸葛亮之于杜甫:一个潇洒建奇功,功成不受赏,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李白和杜甫各自理想的化身,人生的楷模。

大家可以去阅读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无疑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了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一类人物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是“士不遇”的另一种表达。古代士子追求的君臣遇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刘备与诸葛亮那样的君臣关系或范蠡、鲁仲连等人的功成身退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因此,诗人会借此一类人物来表达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明君青睐的渴望。这反过来说也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不遇的侧面表达,在杜甫笔下的《诸葛庙》、《古柏行》就能够感受到这方面的心机: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唐 杜甫《诸葛庙》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唐 杜甫《古柏行》选段

在这里可以延伸思考,特别聊一下诸葛亮的典型意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复杂的。第一,他是政治家与文人名士的复合型人格。诸葛亮是一个政绩卓越的政治家,他著名的《隆中对》为振兴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忧国忧民,至死不渝,但同时诸葛亮原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躬耕南阳,淡泊明志,所以比寻常积极入世者又多了一份潇洒风流,即使出世之后,他也保留着独立的人格和洒脱的气质。同时诸葛亮又极具文采,《出师表》名传千古,丞相、儒士的王佐气象与文士、隐士的风流高义就构成了诸葛亮复合型的人格,成为后人吟咏不衰的对象

诸葛亮为什么经常被人所称颂呢?这在于他与刘备的君臣遇合足以令后人艳羡。刘备三顾茅庐、起卧龙于南阳,诸葛亮鞠躬尽瘁、酬先主之三顾、白帝城托孤与《出师表》陈

情,都可以看到这超乎寻常的君臣之间的至信、至忠、至诚。诸葛亮的德行、才能令人仰止,其君臣遇合更加令人称羡。所以武侯题材成为了唐宋文人不断去摹写的对象。

武侯题材在唐宋时期如此受到热捧,其题材的基本主题也大抵可以分类。

体现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

杜甫通过一首诗阐明了这一情怀: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诗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建立一番功业。他们一方面以古代贤者作为榜样自我鼓励,另外一方面,尤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借诸葛亮事迹来表达对明君贤臣的渴望,表达对现实的理想和焦虑,表明诗人的用世报国之心。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同样地也体现了这种情怀: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唐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选段

李白在这几句诗里讲到了君臣遇合的话题,借此也表达出想寻找一个可以遇合的人物。

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

在李山甫的《代孔明哭先主》中有一句描写:

九嶷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唐 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

刘备诸葛亮之间鱼水般的君臣关系是诗人们心中君臣关系的理想典范,因此围绕诸葛亮的吟咏中也突出了他们的君臣关系,尤其是指他的君臣遇合中的“情”字: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唐 岑参《游先主武侯庙》

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如鱼水般和谐的关系,也表达了自己的艳羡之情。

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

罗隐有诗曰: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唐 罗隐《筹笔驿》

诸葛亮毕竟“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诗人们最赞赏他的并不在于他的功绩,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无私和诚信,所以他的道德师范和精神楷模的意义历久弥新。诸葛亮为人所称重原因并不是他的功绩,而是他的道德力量。李商隐在《武侯庙古柏》中说: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通过上面的讲解基本梳理了念昔人的四类对象:帝王、嫔妃、文士、英雄。尽管我们把它分成了四种类型,但其实有关他们的主题其实存在共通点——托古人以自况。这是咏怀诗歌中的共同现象。

诗人眼里的历史世界,不是一个被时间隔断的完全意义上的“过去”。在诗人和古人之间,很容易可以建立起一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关系认同或差异,帮助其对现实做出理解和评判,加重或者减轻在现实的心理触感。念昔人的诗作不仅是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多数咏古人的诗歌或同情古人的命运,或歆羡古人功业有成;同时实际也是在表达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或表达对黑暗政治的不满与批判,或表达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总而言之,念昔人之类的怀古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文化寄托;结合了封建士大夫传统文化积淀的政治理念;包含了个人情感的诉求;充满了社会人生难测的悲剧色彩和世事沧桑的厚重感。

十 忆李、杨往事

历史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管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或者惊心动魄的战争事迹,都留在了过去的时光里。而往事却不断地从文人的笔端流泻而出,人类的记忆也因为书写而得到了保留与流传

诗人用文学的手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再叙述”,在书写刻骨铭心的往事时,也夹杂着诗人的主观情感,从而产生了一种苍凉沉郁的美学风格,使后来的读者在感受着过去往事的同时也感到心灵的震动。

唐宋文人对于往事的追忆数不胜数,在此就挑选两件事与各位分享。这一节探讨的是追忆李杨故事。

所谓故事是指过去的旧事。李杨就是指李隆基(唐玄宗)与杨玉环(杨贵妃)两位人物,他们二人曾经有过一段爱情往事。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文学里亘古相传的母题。在帝王将相的家族里面,爱情不仅仅只关乎男女主人公,还要涉及到国家朝廷、社稷天下,乃至江山更替,因此帝王将相的爱情特别得到诗人的关注。这里面特别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最。

杨贵妃马嵬之变,千古伤心事也。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个中转点,因此李杨的爱情题材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悲剧,而是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并成为了忆往事的一个热点题材。

李杨故事为何能够由史入诗呢?原因在于这段故事具有特殊的审美情结。文学界都有“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说法,李杨之间经历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充满了传奇、风情、冲突和悖谬。正是因为这一剧烈的冲突感和戏剧感,从而给人心带来震撼和感动。

李杨故事无需加工就是一出最扣人心弦的戏,充满着内在的感动和想象的创作空间。而李杨故事成为诗人最常吟咏的爱情题材也是具有一些审美原因的

矛盾之美

唐玄宗是集盛世英主与乱世君王于一身的帝王,杨贵妃是集绝代佳人与祸国妖姬于一体的贵妃。他们的爱情更是纠结着情感、政治、人伦与人性的种种冲突的矛盾体,所以诗人们对他们又爱又恨,角度不同,思考的结果也不同。李杨之间的矛盾和悖论直接就导致了李杨爱情故事吟咏的复杂化和多样性。

讲到李杨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事实上白居易对李杨的爱情也怀有矛盾的心态:既有怜悯与同情,也不妨讽刺与批判。

当然他这样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长恨歌》虽然抒情的意味非常浓郁,但其实它是一首叙事诗。作为一首叙事诗,它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因此刚开始的批判和后面的同情,是作为一个故事的完整形态呈现出来的。其次,李杨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正是李杨自己,而他们同时也是这个爱情悲剧的承担者。作为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他们当然要受到批判,可是作为爱情悲剧的承担者,他们理应得到同情。所以白居易对他们饱含着矛盾的心理。因此李杨间的爱情故事具有矛盾之美。

震撼之美

唐玄宗统治前期建立了“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空前繁盛,然而其陶醉自身功业之中,与杨贵妃长期在骊山享乐。最终乐极生悲,继繁华的盛世之后,八年的安史之乱也陡然揭开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舞衣曲”的局面。转眼之间内乱哄起,繁华大厦顷刻坍塌,政治动乱,此为一重震撼;玄宗在马嵬坡赐死贵妃,爱情梦碎,佳人玉陨,此为二重震撼。因此李杨间的爱情故事具有震撼之美。

悲情之美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玄宗淡出了历史中心,杨贵妃的人生也谢幕了,然而他们的悲情却于此无限地向后延伸,引起人们无数的联想与哀叹,哀叹杨贵妃的红颜薄命。杨贵妃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自己的皇帝丈夫赐了死,逃不了红颜薄命的归宿。人们在哀叹杨贵妃的红颜薄命,同时还哀叹唐玄宗的英雄失路。唐玄宗原也是一位勤勉有为的皇帝,可是旦夕之间,江山美人统统失去了。作为君王和丈夫,他都是失败的,英雄末路更是具有悲情之感。除此之外故事的悲情之感还有黍离之悲,李杨故事不仅仅在于爱情和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剧,还是唐朝社会衰亡命运的开始。自此往昔的繁华梦影无法再现,繁盛不能长久。盛衰无情的悲剧,更加增添了李杨故事的悲凉感。

李杨故事有以上三层的美感:矛盾之美、震撼之美、悲情之没。那么当诗人、词人去吟咏李杨题材的时候,其作品基本上会呈现出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写实

唐玄宗作为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杨贵妃是一个绝代佳人,两人不惜违背纲常伦理在一起。帝王与名姬,英雄与美人相得益彰,诗人们或是对帝王之家的爱情和富贵表示赞叹,或是对他们的骄奢淫逸给予讽刺,总体上是对他们的生活爱情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例如李白的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除此之外,杜甫的《丽人行》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风格也大体如此。 感伤

李杨二人为他们的爱情、荒淫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个盛世的衰亡,因此诗人们对李杨二人的感情态度是恨惋交织,有缅怀、同情,也有谴责、遗憾,感伤情绪是明显的。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元稹的《连昌宫词》。

反思

李杨故事在彻底褪去它的现实的色彩之后,诗人们会以一种平和的、冷静的心态去思考总结李杨的爱情故事。咏叹、议论、讽刺夹杂,反思意味比较深刻。关于反思会有如下几个内容:

1 借明皇治国之弊讽喻时政

诗人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大多重于对唐玄宗 “恃太平”、居安不知思危的一种事实的关注。在苏轼的《骊山三绝句》中就有写道: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咫尺秦陵是商监,朝元何必苦跻攀。

2 对杨贵妃女色祸国的认定

“红颜误国”的传统观念在诗人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丽人、美女也常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红颜祸水”、“蛾眉蠹国”的怪圈之中。诗人对杨贵妃在宽容同情的态度之外,还坚定传统“女祸”的说法,将贵妃归于祸乱的根源。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批判了统治者劳民伤财只为杨贵妃的一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 对忠臣良将的追忆

在对杨妃和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批判的同时,诗人对前朝的忠良将士怀着深厚的追念之情,诗人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名相谏臣张九龄、韩休等人身上。宋人郑獬有诗云:

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宋 郑獬《明皇》

同时代的晁补之也有一首诗:

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沈醉打毬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朝应无谏疏来。

——宋 晁补之《明皇击毬图》

这些都是对忠臣良将的追忆。而对忠臣良将的追忆,无非是对当时不纳忠言的君王的一种讽谏

所以当我们去追忆李杨故事的时候,事实上这背后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是出于写实,有的是出于感伤,但更多的是出于反思。这是唐代文人较多的一件忆往事,尽管李杨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在唐代才有的。

十一 李煜忆故国兴亡

上面一节我们谈到了李杨的爱情往事,那么这一节就要谈到第二件忆往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追忆对象是故国兴亡。

处于朝代更替,政权轮换的时代的文人,由于偃蹇困顿、颠沛流离,加上历尽各种屈辱,尝遍了社会悲苦,所以由他们发出的亡国之悲音往往尤为感人。

李煜除了是一位文人之外,还有一个国王的身份(南唐后主),他是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君王。了解李煜或南唐史的人都知道,李煜本人无意于为君治国,可是一个本意不想做君王的人却最终还是成为了君王。李煜前期为一国之君、帝王之尊,沉湎于宫廷的清歌艳舞、缠绵恩爱,然而终究无治国之能,最终导致帝国覆灭,身陷囹圄。后期的李煜随着帝国的消亡,豪华享乐的生活逝如烟云,“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与故宫人书》选段)。地位的急剧变化,际遇的大相径庭在他敏锐易感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并且触发出对不同于往昔的现实生活体验,触发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因此李煜的忆故国兴亡具有若干个个基本的要义:

追怀昔日之繁华,感叹今日之沦落

李煜抒发的是曾经的快乐,然而今天却已不复存在,所以有关欢乐易逝、好梦难圆的人生思考和感叹就在他的后期词作中不断地呈现出来。此所谓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比如他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在回忆什么往事呢?他正在回忆前期那清歌艳舞的生活。有文人评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非常为人所称道。这首词的第一句话就有一种让人很纠结、很矛盾的心理。“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按理说词人应该将“春花秋月”这一美好的事物永久长驻,可是词人却问道它什么时候才结束呢?这样的设问非常违背常理,但这恰好可以表现出词人此时作为囚徒的心境,因为正是这“春花秋月”的美好情景勾起了他的回忆及对往事的回忆,所以作者希望这美好景致还是早点结束为好,不要再去追忆过往了。尽管他表示不要再去追忆,但事实上李煜已经追忆了并回想起自己的故国。虽然说故国宫殿不堪回首,但其实已经回首了,并想到之前的故国和宫殿:我曾经享乐的地方应该还在吧!但是即便在又怎么样呢?只是朱颜已改。在这里“朱颜”饱含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指曾经令他向往的宫殿,而另外一方面也指自己的容颜。李煜的忧愁如一江春水般数也数不尽,他对往事的追忆,恰恰是一种亡国之痛。

词人在忆往事的时候,还有对年华的伤叹。对年华的伤叹是跟对故国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也都是在诉说着内心难言的现实痛苦。再看他的《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往事只堪哀”说明他还是忆起了往事,只是往事到眼前的时候却只剩下了哀叹!他所哀叹的,是不复存在的昔日荣华富贵,是不复存在的昔日惬意爱情。想起那曾经照到南唐大地的及南唐宫殿的那一轮明月,今天也不过是空照秦淮吧!因而对景难排,难排在于这一种悲伤,这一种感慨。

再看他的《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在李煜的追忆中,所有的往事都是自己被俘之前的那一段幸福岁月。不过话反过来说,李煜所追忆的那一段往事只是对他个人来说的一段美好记忆。李煜被俘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首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五代 李煜《破阵子》

后世宋代的苏轼曾经对此有所评价:李煜离开金陵时本应该向其国民谢罪, 而不应该“垂泪对宫娥”。但平心而论,苏轼对李煜要求或许有些太高了!如果李煜心中有南唐的子民,他可能也不至于这样被俘虏。李煜每天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临别之际当然是“垂泪对宫娥”,因此李煜的往事只是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记忆,然而对南唐的子民来说这种追忆未必和李煜所追忆的一样。

不管如何,李煜“忆往事”的对象是故国。对往事的追忆,有时会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因为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中总会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会认为逝去的才是美好的。其实美好的过去就是美好的当先,只可惜我们大多却不懂得把握美好的当下,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有时对过去的追忆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感伤。因此回忆往事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也需要进行区别对待。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对李煜的词进行过一番评价: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 《人间词话》选段

这一评价体现了李煜词作题材范围扩大,融入了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个人感慨深沉,始以动人心。这与个人对人生、艺术悲剧性的体验紧密相关,展现了一个忆昔伤今、悔恨哀痛的亡国之君形象。

忆往事可以大致忆故国,同样也可以小致忆琐碎之事,例如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不论追忆的对象是谁,追忆的这一行为已成为中国文人内心的独特情结。

五、人生几回伤往事

一 古地废墟之于诗人

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诗感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唐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历史就像一条大河,向前奔流不息。逝者已矣,但是对历史的追忆和叩问却是人类共同且不会消亡的情感。今人对古地的重游和历史还原,对前人的行为经历、思想情感的追寻和探究,对逝去历史事件的想象和重构,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之中从来都不曾停止,同样在将来也不会停止。只要人类还存在,历史还在绵延,“人世几回伤往事”这一普遍的人生情感就不会消亡。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典籍里关于中国历史的记载就会形成重要的传统,所以时至今日前人为我们留下了辉煌的《二十五史》。这仅仅只是到《清史》为止的政史,还不包括那些文人的笔记所记载的野史。总而言之,在中国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传统——重史。重史的传承反应在文学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类型,这类诗歌一般被称之为咏史怀古诗。

如果我们把这些咏史怀古诗它作一个简单的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三种主题类型:临故地、念昔人、忆往事。本章的内容基本上也会按照这一分类进行探讨。 首先讨论的是人世几回伤往事之临故地。

中国的怀古诗经常会出现古地这些意象,当然这个古地可以包括很多,例如古城、遗迹、遗址等,而对古城、遗迹、遗址等这些废墟的重视,在唐宋时期得到了比较流行乃至繁盛的状态。当然在这些临古地的咏史诗里面,古地的意义并不仅仅单纯地停留在建筑本身,而是融合着历史记忆、民族情感、美学体验、文化共鸣等多方面的意义。为了讨论这个话题,首先得要对废墟为代表的古迹、遗址作一些美学方面的探讨。

此处所谓的“废墟”是个相对性的概念,指向古都城、遗址遗迹等意象。废墟通常具有“时间性”与“瞬间性”两个维度的展示。废墟是往昔建筑的所在,但是建筑物原来的完整形态已经不复存在。即使仅仅存在着残骸,但它破碎的表面仍能够显示出时间的历程。“理想”的废墟要同时满足“时间”和“瞬间”这两个互补维度在其上留下的痕迹。换句话说,废墟在这一瞬间必须具有宏伟的外形显示出往日的辉煌,同时也要经历时间足够的残损以表明辉煌已经逝去。废墟一方面要彰显过往的辉煌和历史的不朽,另外一方面

也要凸显当下和现世的消逝之易,因此废墟能够唤起民族的自豪,恢复往日繁华的雄心,也可以能够带来伤感与忧郁。

在这里就需要进一步去追问,废墟与诗人具有怎样的主题联系?

诗人与废墟的联系是诗人站在废墟的“时间性”和“瞬间性”两个维度交互的节点之上。诗人身处的是一座繁盛不在的城市或宫殿的残垣断壁之中,或面对着历史的消磨所留下来的空无,而诗人所面对的是废墟所代表的整个过去之辉煌。诗人会感到自己直面往昔,既与过去丝丝相连,又与它无望地分离。在这样的情况之中,历史的遗迹很容易就会激发诗人主体的怀古之情。所以在这里,废墟是以部分指向了整体,而诗人也是以某个残留的废墟片段重构起过去的整体。诗人与废墟之间,大概可以建立这样的联系:

作家意识

作品是作者心灵的吐露,而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士的心理与怀古暗含着某一种契合宜于怀古情思的迸发。我们经常谈到中国古代的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南史•孔沐源传》选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选段),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润了中国文士的心灵,并且融化进他们的诗歌创作之中。因此诗人在临古地创作的时光里,也会透露出中国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与作家意识,这种作家意识可能会以理性分析或是独抒机杼等面貌呈现。诗人登临古地,对发生在此的历史事件会作客观的叙述,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来启迪当世的人们。在此科举一例。乌江亭是当年项羽兵败之时曾经路过的地方,杜牧和王安石这两个人同样面对乌江亭,他们却发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

杜牧有诗云: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 杜牧《题乌江亭》

可是王安石却在诗中写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宋 王安石《乌江亭》

可以发现,身处晚唐和北宋的两个诗人,他们面对乌江亭这同一个废墟却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杜牧肯定了项羽的威猛,而王安石否定了项羽的莽撞。迥然的评价显然包含了诗人自身的作家意识。

政治意识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儒士,救济天下、拯救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通常诗人们会借古迹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热情、不满和警戒。密切关注前朝,尤其是那些短命王朝的政治得失,在探索改朝换代的深层次原因的时候,会作出自己的是非判断,以怀古的方式来参与当下政治与道德的建设。所以着眼于“人事”来查找兴亡成

败的原因,这是古代作家共同的政治历史观,也是诗人在古地创作诗歌作品时最主要的思想倾向。例如刘禹锡的《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在今天南京玄武湖旁,曾经是南朝的皇宫。刘禹锡这首古地怀作的目的就是劝诫今人不要一味的贪图享乐、过度奢侈,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而杜牧的《泊秦淮》中也有类似的劝诫: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陈后主荒乐误国,将这一历史事件不断呈现地呈现出来,是希望告诫当下的人们:不要因贪图享乐而重蹈亡国的覆辙。诗人的忧国之情跃然纸上,这里明显地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意识。

时间意识

叹古怀今,物是人非。诗人身处古地之中,往往会把前代那些遗迹、今日的荒冷景象和昔日的繁华映衬在一起,把时空的过去与现在进行迭合,把眼前的荒冷寂寥作为前景,而让过去的豪奢情形从中透射出来,从而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进行对比,突出今日的凄凉来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

我们特别可以从那些文化名城的兴衰看出这种时间意识。文化名城由盛而衰,在作家理性地认识到王朝更迭、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人生的新陈代谢以及个体生命逝去的不可逆转性都呈现出来了。在李白的《越中览古》中,可以看到: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就与如今的荒凉形成了对比。

再看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燕子为参照物来观照社会人生,旧与新、今与昔的巨大反差,强化了人们无常的悲剧感。由此可以看出特别明显的时间意识。

自我意识

唐宋文人怀古追昔,寻找沉痛的历史沦亡教训,同时也会抒发个人无尽的伤感。作家或是通过历史人物产生了共鸣,这时他会“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或是在古地认识到时间、空间的无限,同时也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孤独、生命的短促。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岁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谈到东吴的宫殿,谈到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这显然是怀古,因为南京曾经是东吴、东晋朝代的首都。然而在这里说他们“花草埋幽径”、“衣冠成古丘”,就表明诗人有历史的沧桑感。那么讲魏晋时期的这些建筑是为了什么呢?我们需要回归到李白自己,

因为李白现在“望长安”。长安不见为何愁?因为被逐出长安就意味着自己不能为国家、为君王效力,所以李白将历史与现实、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到了一起,感慨深重。因此,在这怀古诗里存在着自我意识。

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同样也有怀古的成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来表达他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也有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显然的在这首词里也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怀古诗里作者表达的情感寄托是不能被截然区分开来的。刚才分析的作家意识、政治意识、时间意识、自我意识,许多时候在同一首歌诗歌里,这四个意识会各自程度地同时呈现。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对废墟本身进行美学的体验。废墟对今天的人来说,当我们去凭吊它的时候,废墟带给我们的情感不完全是悲凉的、忧郁的、凄清的,它本身是一种美学体验。

二 都城怀古之金陵

每当唐宋文人咏史咏怀,多会以废墟古地作为吟咏的对象,那么在唐诗宋词里的那些废墟、那些古地究竟有哪些地方呢?

唐诗宋词所吟咏的古地有相当一部分为历朝历代的都城,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废墟古地。

历朝建都之所会被作为吟咏的古地对象。凡是历史上曾作过都城的地方,都是诗人喜欢吟咏的地方,例如金陵(今江苏南京)、姑苏(今江苏苏州)、长安(今陕西西安)、咸阳、洛阳等历史名都。都城作为废墟具有空间的指向性,因为都城不同于一个具体的建筑,或者某个具体的地方或事物。都城是一个广袤的空间,前朝的古都曾经在那里耸立,凝结了历史记忆的不仅仅指向荒废的建筑,而是一个可以感知的特殊 “现场”。因此都城不仅仅是由外部特征所识别的,而是被赋予了一种主观实在的并且能激发诗人情思的有关该空间的记忆和领悟。

在这些古都里,金陵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金陵是三国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六朝的故都,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尤其吸引历代文人关注。所以金陵题材是怀古诗里面的一个热点,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

通过金陵怀古就可以基本地了解都城怀古的一些基本特征,亦即都城的独特文化内涵:

悠久的历史名都地位

都城是一个国家朝代的象征,往往也是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对于都城的感情也是中国文人对政治关注的表征。在李白的《金陵三首》里就有写道: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唐 李白《金陵三首•其一》

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中也有提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两首诗都说明了金陵就是王气所在,帝王居住的地方。因此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所能够替代的。在这个地理名称里饱含着政治的意涵。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积淀

金陵东有钟山屏障,三峰相连蜿蜒如巨龙,西为长江天险;江水自西南向东北纵观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作为六朝古都,生活过诸如王、谢之类的名门望族,围绕这些名门望族就会形成文人文化集团,自然环境就跟人文积淀相辅相成,因而更具魅力。在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我们可以看到: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澄江如练”是一种自然景观,而“令人忆谢玄晖”是一种人文积淀。这是都城的第二个意涵。

反复的历史变迁

金陵反复的繁荣与衰败,期间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事情。金陵的盛衰荣枯给诗人心灵带来了激荡,也给诗歌蒙上了独特的情感。

伤悼之情

金陵作为都城怀古中的热点题材,其核心在于抒发了伤悼之情。金陵曾先后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这几个朝代又都是极其短命的朝代。诗人在诗中虽然常常表达了对昔日金陵繁华和风流的歌咏缅怀,但更多流露出对金陵繁华不再的伤悼之情,所以伤悼之情是金陵作为都城怀古的特殊意涵。在李白的《金陵三首》、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和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等作品中无不含有伤悼之情。

在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描摹出这样一幅古都景象: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全词上阕写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鹭起”,构成一幅雄伟壮丽的金陵晚秋图。下阕通过怀古,揭露了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竞逐”的奢侈生活。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则是对当道者的警醒。作者在这首语言苍劲、意境开阔的词作里透露出伤悼之情,隐喻现实,寄兴遥深,被推为金陵怀古词的绝唱。

三 都城怀古

进行归纳,可以得到都城怀古的基本主题有如下特点

缅怀昔日风流,感慨今日凄凉

李白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的描绘具有明显的今昔之慨: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唐 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选段

人们喜欢或愿意追忆逝去的繁华与风流,尤其对于金陵这座带有许多传奇性往事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如果再去看许浑的《金陵怀古》,大家也会感受到这种今昔变化的感慨: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首诗第一联就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描绘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陈朝在陈后主所制《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亡国,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尤未尽,金陵却已是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金陵景阳宫外,而城防却形同虚设。陈后主面对外侵毫无抵抗,束手就擒。随着陈朝的灭亡,也就意味着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这首诗以此来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第一联中“残”和“空”这两字,就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个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的没落。第二联就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就是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前两联在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个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第三联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在这里 “拂”、“吹”二字就写得特别传神,“亦”、“还”二字也写得非常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狼”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就像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因而最后一联就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人来人去、繁华易逝的感慨。

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李白在另一首《金陵三首》中描写: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唐 李白《金陵三首•其三》

山似洛阳多,亦即指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对朝代更迭、盛衰无常的喟叹

“无限的前朝事”累积起来的普遍化感伤,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抗拒又无所适从的宿命感。在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就体现出这种感情:

朱雀桥边野草花,无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年的王谢家族何等风光,甚至还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可今天却不复存在,在燕子看来,王谢已经是寻常百姓家了。

对人事兴废的思索与总结

李商隐写道: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唐 李商隐《咏史•其一》

历史经常评价金陵为虎踞龙盘之地,李商隐却通过对金陵故都的怀古得出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这一人事兴废的思索与总结。金陵六朝更替,对其思索也从具体史实上升到了历史纵览,不再局限于一时一事,而是上升到理想的思考,对历史发展有着独特思考和看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怀古》等诗歌无不是对金陵怀古这一具体事件的一种理性认识。

从人事代谢上升至对社会、宇宙、人生的思考,具有了终极关怀意味。

总之,金陵的寒烟衰草,六朝荣辱,椎心泣血的兴亡之痛都成为了历代文人关注的重点,沉淀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吟讴。金陵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而成为文人心中一道不可解的情结。

四 怀故居之骊山

除了都城之外,废墟的第二种类型是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故宫、祠庙、陵墓等等。比如骊山、长生殿、武侯祠、始皇陵、乌衣巷等等跟历代帝王和名人有关的遗迹。帝王或名人的故居因为所住之人的特别性,或是发生在此的故事的传奇性,尤其得到诗人的关注。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骊山作为一个例子来看。

首先,骊山具有众多的帝王行宫。骊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人文历史非常悠久。古代骊山因地处灞上,是西进长安的门户要塞,所以成为历代以长安为都的王朝拥兵驻守的地方。同时骊山因为地热资源极为丰富,所以许多朝代的帝王大都喜欢在这个地方修池制汤 建设一些离宫别苑,因此也就留下了很多的遗址和轶闻。相传当年周幽王曾经在此地建“骊宫”;秦始皇改为“骊山汤”(“汤”指温泉);汉武帝的时候扩建为“骊宫”;唐太宗时期营建了宫殿取名“汤泉宫”;到了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以温泉为特征所而称华清池。

其次,骊山拥有众多的名人故事。在此流传的女蜗补天的传说,烽火戏诸候的典故,以及唐明皇霓裳羽衣曲的绝唱都演绎了华夏自洪荒而来的几千年历史。骊山至今还保留着祭祀人文初祖的老母殿,见证一笑倾国的烽火台和千年流芳的华清池。其中褒姒和杨玉环的命运,又使骊山成为了红颜变作祸水的地方。在这里周幽王因美人沉溺淫色,唐玄宗因丽质醉心舞乐,最终都落得了一个国破山河衰危的下场。因此骊山也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以骊山为对象进行怀古的基本主题有如下几点:

作为政治装点的骊山咏唱

在崇尚文学、风雅的唐代宫廷,尤其是文儒政治一度占上风的玄宗朝,吟诗作赋对于政客来说是一种必备的技艺,于是就有很多在宫廷内担任官职的人写诗。他们到了骊山,写一些记史的诗歌,特别是如果君王写了骊山的诗歌,他们会进行唱和,但是这些唱和之作大多都是装点政治之作,艺术价值并不高。因此关于骊山的作品里面,这一类的作品价值不是很高。

回顾历史,批判感伤

关于骊山的诗歌,具有主要价值的是那些回顾历史、批判的感伤之歌。

这一类题材中,诗人会一改附庸权贵的唱和之作,意识到此时的骊山不是平民寒士平步青云的理想国,而是权贵佞幸醉死梦生的娱乐场。所以诗人会在写诗时,通过骊山来对现实进行批判,骊山华清宫的高大光辉形象就会被颠覆,诗人会对贤愚不分的皇帝会表示出质疑,而对祸国殃民的奸佞会痛加批判,再或者会对发生在这个地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追忆,对人物最后的悲惨命运进行思考、总结。

这一类关于骊山的咏史、怀古诗就具有了特殊的内涵。比如杜甫的一些诗作: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唐 杜甫《自京赴奉县先咏怀五百字》选段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唐 杜甫《骊山》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重在批判,《骊山》重在感伤,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所写到的,就把李杨这个爱情故事跟骊山连接在了一起: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 白居易《长恨歌》选段

很显然白居易在《长恨歌》里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是有批判的。至于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所包含的鞭挞之意,更是溢于言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五 与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的古迹

第三种废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比如说赤壁、乌江、马嵬等等。

中国历史悠久,历史的必然性中又夹杂着很多的偶然性事件。那些在历史上发生过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地方,尤其会引得诗人们的一种追忆,而这些古地旧址就成了诗人们咏怀的话题。

当诗人到这些地方去进行吟咏的时候,其基本的主题大同小异——由地及事咏怀历史事件。

在这一类的题材中,诗人的聚焦点往往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上,而古地就会被放在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位置作为一个引子来引入咏怀的对象。例如杜牧的《赤壁》和《题乌江亭》、李商隐的《马嵬》、李益的《过马嵬》、王安石的《乌江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它们都不过是诗人要进行人生思考的一个切入点。之前提及到杜牧写《乌江亭》是要发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思考而并不在于写乌江亭本身。

第四类废墟,是与某一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遗迹等。比如青冢、浣纱石等等。

中国地物广博,处处都镌刻着古人生活、斗争、发展的痕迹,原来一些普通的地方由于和某位历史人物有一些密切的关联,而在文学史上就有了不一样的审美意义。面对这一类废墟的时候,其咏怀的主题与第三类废墟怀古主题不一样,则是由地及人的咏怀历史人物。

游古地是为了更好地描写衬托历史人物的经历,在杜牧的《咏怀古迹》中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唐 杜牧《咏怀古迹•其三》

杜牧的写作对象是青冢,而事实上是要写王昭君,并不重在写青冢本身。

李白的《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也是通过浣纱石引出西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总而言之,关于废墟,或者是诗人临古地有四种类型(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故宫、祠庙、陵墓等;历朝建都之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某一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遗迹),每一种古地会引发诗人不同的感慨。而这些古地作为废墟,本身是具有审美意义的。

六 念昔日地王

之前五小节聊到“人世几回伤往事”之临古地,那么在这一小节将谈谈“人生几回伤往事”之第二部分——念昔人。

念昔人是追忆、感念过去的人。就人物来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三教九流,都可以成为吟咏的对象。大致来说可以作一下这样的划分:

历代的帝王

怀念第一类昔人是历代的帝王,因为帝王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中最具有权威性、决定性的人物。他和历史进程、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也是史官笔下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就成了历代诗人吟咏不绝的主题。但是这些帝王又可以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治世明君。例如尧、舜、禹、唐太宗等。诗人在写明君类的题材时大多会从正面立论,从大处着眼对历代明君的卓越功绩表达真诚的礼赞,对治世表现出内心的肯定和向往。比如杜甫的《行次昭陵》和《禹庙》分别肯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和大禹的治水功绩: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唐 杜甫《行次昭陵》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唐 杜甫《禹庙》

这两首诗以近似史诗的笔法赞扬了唐太宗和大禹,而在《禹庙》中,杜甫对大禹的歌颂其实也是对唐代帝王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进而创造光辉业绩。

第二类是毁誉不一的开国君主或者是盛世君主。例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玄宗等。一方面,这一些君王是富有传奇性的帝王。这些人物在促进中国统一、民族团结、结束分裂混乱的国家局面、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繁荣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对历史进程有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君主在性格、作为等方面又有着无法忽略的重大缺陷,所以诗人对这一类型的君主,或者是赞美他们的成就业绩,或者是讽刺议论他们的荒唐行径,或者兼而有之。大多会从否定面入手以为今人提供鉴戒。例如李白的《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盛赞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同时又讽刺了他追求神仙的荒唐行为。就思想内容而言并不算李白一人之特见卓识,但就其动荡开合的气势、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而言,实堪称独步。全诗大体可分前后两段,前段为宾,后段为主;主要手法是欲抑先扬,忽翕忽张,最后盖棺论定。

而杨亿的《始皇》、《汉武》、《明皇》皆借前代皇帝故事以讽刺宋真宗。

章碣写过一首诗《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是评价秦始皇的诗作,其中最后一句特别著名,而从中引申出来的众多思考又十分值得我们玩味

六王毕,四海一。始皇明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为了成就子孙万代帝业,他就听信韩非、李斯的鼓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选段),书则焚之,儒则坑之,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自此天下太平。可是被焚之书余火未熄,遭坑之儒体温尚存,山东自楚齐至汉赵群雄就已经揭竿而起了。而领头羊的陈吴刘项,没有一个与斯文沾边,想必秦始皇当时肯定是哭笑不得呀!焚坑之事,白忙活了一场,起来闹革命的竟都不是儒。

从这里再可以引申开去,文人从来都是出幕僚、出师爷、出舌辩之士,却出不了叱诧风云、号令天下的大英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自然有他的道理。梁山之上的白衣秀士王伦草头王没当成,最后连那卿卿性命都不保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所以说“满腹才华,寸步难行;胸无点墨,纵横天下。”可惜当时秦始皇再也听不到这类至理名言了。

在唐人眼里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清 黄景仁《杂感》选段),所以在当时有许多人去投笔从戎,也有人感叹“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杨炯《从军行》选段),还有人甚至认为“斗鸡走马胜书生”(唐 陈鸿祖《东城老父传》选段),连一代宗师苏东坡都曾写下《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虽然是苏轼的戏作,但也有一定道理。如果苏轼真的从小就“愚且鲁”,也未必不能“无灾无难到公卿”,但是以苏轼的聪明,注定要颠沛流离,要一路发配至黄州、惠州、儋州等地。

思考这么多并不是表明“读书无用论“,我们只是想表明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没有达到自己的初衷,反而遭致后代文人的不断地嘲讽。所以对这一类的帝王的评价,人们经常是毁誉参半。

第三类帝王大多是荒淫无道、忠奸部分的误国之君。例如吴王夫差、隋炀帝等。一国之君,如果荒淫无道、骄矜暴戾或是昏庸无能、忠奸不辨,那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奸臣当

道、民不聊生。对于这一类的君主,诗人大多从反面着笔批判否定他们的言行,分析昏君误国的事例,从而劝诫当世统治者要引以为戒。比如说周昙的《隋门•炀帝》:

拒谏劳兵作祸基,穷奢极武向戎夷。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嗷嗷新主资。

——唐 周昙《隋门•炀帝》

因此综上,帝王作为“念昔人”的第一类人物也要分不同情形去怀念。

七 念嫔妃、名姬之王昭君

念昔人的第二类对象是历代的妃嫔和名姬。所谓的嫔妃是指帝王妻妾。嫔,愿意为宫廷女官,多指皇帝的妾和侍从。所谓的名姬是指有名的美女。这个称呼始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蜂蝶相随》中“都中名姬楚莲香者,国色无双。时贵门子弟争诣之”一语。

诗人作品中的这些妃嫔、名姬往往是容貌、才情、德智出众的女性,而她们的经历和命运又大大有别于寻常的女子。她们在历史中的经历地位就有着发人深省的独特内涵,因而经过一代一代文人笔端的塑造,就有了延伸的内涵,从而引得诗人关注。这一类的人物有西施、王昭君、班婕妤、杨玉环等。

在上述的人物中尤其需要提到王昭君。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为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姊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因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千古流传。

王昭君很早就成为了诗歌中的主题,在乐府诗中就已经出现,因为其独特的命运和经历,昭君成为了文人咏史诗里面魅力最持久的一大热点题材。昭君也是怀古人题材诗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形象。而昭君这个题材到了唐代,它的文化又有了多方面的拓展,概括下来有如下四个方面:“色”之于昭君;(汉)元帝之于昭君;匈奴之于昭君;毛延寿之于昭君。

从总体来看,昭君的形象具有三个层面的象征意义:

政治层面:王昭君代表着一种政治

以王昭君为代表的西汉和亲政策是最接近昭君原始形象的事件,作者在诗歌中会通过吟咏昭君来表达对和亲政策的看法。有一部分诗人对和亲政策持支持态度,认为和亲为汉代提供了宝贵的国力复苏机遇,但绝大部分的诗人会委婉地表达对和亲政策的不赞成,甚至指斥朝廷的软弱,指向问题的核心。总而言之,昭君于此代表了一种政策。戎昱有诗曰: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 戎昱《咏史》

诗人认为和亲政策是一个比较拙劣的政策。一个国家的安危依赖于明主,怎么能把它托付给一位妇人呢?

文化层面:王昭君代表着一种观念

王昭君所代表的文化观念是华夷之辨。陆龟蒙有一首诗写道: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唐 陆龟蒙《宫人斜》

以唐代人的视野里版图内的百姓是汉人,而北边是虏。以汉代人的视野里版图内的百姓是汉人,北边是胡和匈奴,这些都是属于夷虏之辈。这就传达出自古以来汉人所持有的华夷之辨。

昭君哀怨惆怅形象的形成,在于汉胡文化上的隔阂和尊卑之分,来源于中原自古以来的“严华夷之辨”的民族文化观念。在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三首中写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两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后汉书•南匈奴传》曾经有过记载: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昭君曾经上书请求回归。汉成帝命令她从胡俗,根据胡人的习俗,不许她回来,于是昭君最终死于匈奴。这里“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昭君这一人物形象所显示出的汉、胡文化政策及观念上的区别。

再来看看南宋时期姜夔的词《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姜夔认为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甚是幽美。昭君本人她本人不想留在荒蛮的胡地,她想念的是故国的江南江北,她想回归并不是因为汉宫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这实质就是文化的观念。

当然对于昭君的出塞,有些诗人认为是毛延寿捣的鬼,故意把她画得比较丑,因而他们一般会批评毛延寿从中作梗。然而对这个问题,其他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王安石的《明妃曲》就另有看法: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在王安石的《明妃曲》中,作者首先为毛延寿平反:不是毛延寿故意把王昭君画丑了,而是她的漂亮一般的画家根本就画不出来(“意态由来画不成”);其次,他似乎是在隔着时空来劝解王昭君:要说失意,哪里都有失意,并不分南北。尽管被汉武帝囚禁在长门宫中的陈阿娇身在汉宫,但不也是照样伤心么?王昭君如果真的没有出塞,留在汉宫里面,也未必就一定会感到快乐,因为“人生失意无南北”,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安石别出心裁的理由似乎也具有合理性。

关于昭君题材的第二个层面内容具有文化观念的代表特性。

人生层面:代表着千百年来人才淹没的共同悲剧

可以先看一下李白的《于阗采花》: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最后四句借昭君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身世:昭君出塞根源在于毛延寿从中作梗,故意把她画得比较丑陋,而比较丑陋的人反而在深宫里。招人嫉妒而受到不公待遇,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色”之于昭君就好像“才”之于士人,美女、贤士不得志于君主,美貌、贤能终被埋没。在这一层的悲剧意味上,才子、士人在昭君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昭君形象也就与传统的“士不遇“形象合流了。因此当这些文人写诗歌的时候,写昭君的时候,其实在写自己的不遇。因此王昭君这一个题材之所以被大家所关注的原因是其背后具有很多的文化意涵。

以昭君题材为诗的内涵寄托具有如下几点:

针砭时弊,揭露黑暗

在封建时代,官场腐败,钱能通神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昏庸、朝廷腐败,政治黑暗、奸佞当道的情况也比比皆是。针砭时弊一直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许多吟咏昭君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个主题,比如李白对于王昭君主题的诗歌: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唐 李白《相和歌辞•王昭君二首》

揭露和批判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现象

以曾巩的《明妃曲》为例:

明妃未出汉宫时,秀色倾人人不知。何况一身寸汉地,驱令万里嫁胡儿。

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

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穷通岂不各有命,南北由来非尔为。

黄云塞路乡国远,鸿雁在天音信稀。席成新曲无人听,弹向东风空泪垂。

若道人情无感慨,何故卫女苦思归。

——宋 曾巩《明妃曲二首•其一》

其中“延寿尔能私好恶,令人不自保妍媸。丹青有迹尚如此,何况无形论是非”四句诗,尽显为一己私心而嫉贤妒能、埋没人才的愤怒之情,感慨颇深!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昭君奇特复杂的人生经历及才貌双全却难以得宠的个人命运,极易使封建文人联想到自己的明珠暗投、怀才不遇,从而借咏昭君来引发出对人生的种种感慨。于是,以咏昭君来抒发已意,感慨人生的作品便大量地涌现出来。诗人往往以咏昭君来自我比喻,来感慨

时世的不祥不淑,悲叹自己的不幸不遇,谴责时代的不通、无理。刘长卿《王昭君歌》就是一个典型: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感慨人生穷通变化

王昭君一生的命运有过多次出人意料的改变,从而促成了她的传奇人生。而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热衷仕途的士人,他们的命运不仅仅取决于君主的好恶,也取决于权势争夺中的各种必然与偶然的因素。尽管对人生百般经营,但仕途得意的毕竟是少数。人生的命运,尤其是仕途的穷通变化往往是个人难以左右和把握的。因此在昭君题材上也得到了遥远的回应。

苏轼在《题昭君》里面就写道: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妃子。

楚人不敢嫁,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

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事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曹勋也写了《昭君怨》 说道:

人生无定端,万事固难料。美好招世患,才謟过忠告。

正淑不自媚,私谒事妍笑。入宫逾十年,嫉妒掩称道。

疎贱难来容,况复昧倾巧。一朝见排弃,众笑蛾眉好。

驱车临出门,盛饰舒怀抱。不怨君王远,不怨父兄老。

唯怨蛾眉悮一生,荣枯不得同百草。

在这里很显然有人生穷通变化的感慨。

所以王昭君题材之所以在唐代文人的笔端会如此频繁地出现,其原因就在于在王昭君的形象中也有文人自身的影子存在。

八 念历代文人贤士

念昔人的第三类对象是历代的文人贤士。所谓寒士是指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其中不乏才华绝代,文采斐然,有治世之心之士。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多为寒士,他们大多是才高学深、积极入世,具有立功才能和志向的人物,但是他们大多为各种原因所受阻,然而他们却凭着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文采来名照青史。这一类人是诗人最容易产生同情心理的一类人。诗人或羡慕他们的成就,或同情他

们的遭遇,并且常常引以自况。最典型的这一类昔人有屈原、宋玉、贾谊、王粲、陶渊明等。

这一类文人贤士形象有两个共通点。第一,他们才华绝代,文采斐然,有治世之心;第二,他们没有得到重用,仕途不顺,君臣不合,空有满腔爱国报国之心,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唐宋文人的咏怀,把郁结的悲愤郁闷之情注入到诗文之中,靠文采留名于后世。但是古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之一是“学而优则仕”,无法积极参政,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是文人的一个悲哀,也是一个失败的表现,因此有才却无法入仕的这一类人在他们的身上有更多的“悲剧”色彩。因此对这一类人的追忆和感念,其实表达的是古诗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士不遇。“士不遇”表现了文人为实现志向而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且对穷达易惑、美恶难分的社会黑暗现实表示了强烈的控诉和批判。

对这一类文人的感怀和追忆可以包含几层意思:

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士人高度的自信自期与仕途的蹉跎、命运的多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他们往往能从历代文人贤士处找到共鸣。比如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一首诗的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意味无穷,先是用“汉文有道恩犹薄”来暗示唐代宗的无道,用了一“犹”字,曲折地表达出唐代宗如此昏庸,自己被一贬再贬也是意料中的事。接着用“湘水无情吊岂知”来抒发心中的不平之气。湘水无情,但人是有情的。因此在屈子死后数百年有贾生临江凭吊,而在贾生死后数百年又有刘长卿过宅抒怀。屈子不知,贾生不知,那么后来谁会了解刘长卿现在的心情呢?

面对寂寞江山,看眼前的秋风落叶,作者忽然迷惑起来:当年的你是为什么会被贬谪到这天涯的呢?怜的是屈子、是贾生,但我们又分明也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我(刘长卿)又是为什么被贬谪那天涯的呢?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怀人伤己,同病相怜。

针砭时弊,讽刺思政

“士不遇”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君主的昏庸、官场的倾轧等原因,于是诗人就以历代贤士之名对当时社会忌贤妒能,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一些文人甚至直接把批判的锋芒对准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 李商隐《贾生》

汉文帝史称明君,贾谊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里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汉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可是又有何用呢?

读完这个诗歌,我们在慨叹贾谊悲剧的同时,也能体会出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李商隐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怀有“欲回天地”的远大报负,深切关注国家的命运,但是偏偏晚唐衰世,志不能申,只得长期寄迹幕府,以文墨事人。因此作者诗中的贾谊,其实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上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

九 念历代圣贤、英雄人物

念昔人的第四类对象是历代的圣贤及英雄人物,这类人物大多是道德的化身或是能力的代表。他们具有令人高山仰止的德行,或是令人称羡的功绩,或是有着令人扼腕的遭遇,再或是有着特立独行为人称道的行迹。不管是成功的典型还是最后以失败告终,他们都得到了后人的敬仰或是同情,也写入了诗人的诗作之中。最典型的这一类的人有孔子、诸葛亮、项羽、周瑜、苏武、李广、荆轲、范蠡等。

为什么以之前列举的人物为代表的圣贤英雄人物会成为唐宋文人笔端的人物形象呢?

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是唐宋文人人生理想的化身,因为这一类人物在道德、才能、风度等方面都具有不与俗同、特意高妙之处,具有令世人羡慕的人生际遇,或有特殊的功业成就。因此,诗人在吟咏这一类古人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把自己的理想化身投射到他们的身上。正如鲁仲连之于李白,诸葛亮之于杜甫:一个潇洒建奇功,功成不受赏,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李白和杜甫各自理想的化身,人生的楷模。

大家可以去阅读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无疑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了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一类人物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也是“士不遇”的另一种表达。古代士子追求的君臣遇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刘备与诸葛亮那样的君臣关系或范蠡、鲁仲连等人的功成身退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因此,诗人会借此一类人物来表达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明君青睐的渴望。这反过来说也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身不遇的侧面表达,在杜甫笔下的《诸葛庙》、《古柏行》就能够感受到这方面的心机: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唐 杜甫《诸葛庙》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唐 杜甫《古柏行》选段

在这里可以延伸思考,特别聊一下诸葛亮的典型意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复杂的。第一,他是政治家与文人名士的复合型人格。诸葛亮是一个政绩卓越的政治家,他著名的《隆中对》为振兴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忧国忧民,至死不渝,但同时诸葛亮原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躬耕南阳,淡泊明志,所以比寻常积极入世者又多了一份潇洒风流,即使出世之后,他也保留着独立的人格和洒脱的气质。同时诸葛亮又极具文采,《出师表》名传千古,丞相、儒士的王佐气象与文士、隐士的风流高义就构成了诸葛亮复合型的人格,成为后人吟咏不衰的对象

诸葛亮为什么经常被人所称颂呢?这在于他与刘备的君臣遇合足以令后人艳羡。刘备三顾茅庐、起卧龙于南阳,诸葛亮鞠躬尽瘁、酬先主之三顾、白帝城托孤与《出师表》陈

情,都可以看到这超乎寻常的君臣之间的至信、至忠、至诚。诸葛亮的德行、才能令人仰止,其君臣遇合更加令人称羡。所以武侯题材成为了唐宋文人不断去摹写的对象。

武侯题材在唐宋时期如此受到热捧,其题材的基本主题也大抵可以分类。

体现唐人淑世情怀的空前高涨

杜甫通过一首诗阐明了这一情怀: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诗人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建立一番功业。他们一方面以古代贤者作为榜样自我鼓励,另外一方面,尤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借诸葛亮事迹来表达对明君贤臣的渴望,表达对现实的理想和焦虑,表明诗人的用世报国之心。李白的《读诸葛武侯传》同样地也体现了这种情怀: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唐 李白《读诸葛武侯传》选段

李白在这几句诗里讲到了君臣遇合的话题,借此也表达出想寻找一个可以遇合的人物。

凸显了唐人对君臣关系的理想化体认

在李山甫的《代孔明哭先主》中有一句描写:

九嶷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唐 李山甫《代孔明哭先主》

刘备诸葛亮之间鱼水般的君臣关系是诗人们心中君臣关系的理想典范,因此围绕诸葛亮的吟咏中也突出了他们的君臣关系,尤其是指他的君臣遇合中的“情”字: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唐 岑参《游先主武侯庙》

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如鱼水般和谐的关系,也表达了自己的艳羡之情。

折射了道德比权力更强大的价值观

罗隐有诗曰: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唐 罗隐《筹笔驿》

诸葛亮毕竟“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诗人们最赞赏他的并不在于他的功绩,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无私和诚信,所以他的道德师范和精神楷模的意义历久弥新。诸葛亮为人所称重原因并不是他的功绩,而是他的道德力量。李商隐在《武侯庙古柏》中说: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通过上面的讲解基本梳理了念昔人的四类对象:帝王、嫔妃、文士、英雄。尽管我们把它分成了四种类型,但其实有关他们的主题其实存在共通点——托古人以自况。这是咏怀诗歌中的共同现象。

诗人眼里的历史世界,不是一个被时间隔断的完全意义上的“过去”。在诗人和古人之间,很容易可以建立起一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关系认同或差异,帮助其对现实做出理解和评判,加重或者减轻在现实的心理触感。念昔人的诗作不仅是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多数咏古人的诗歌或同情古人的命运,或歆羡古人功业有成;同时实际也是在表达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或表达对黑暗政治的不满与批判,或表达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总而言之,念昔人之类的怀古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文化寄托;结合了封建士大夫传统文化积淀的政治理念;包含了个人情感的诉求;充满了社会人生难测的悲剧色彩和世事沧桑的厚重感。

十 忆李、杨往事

历史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不管多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或者惊心动魄的战争事迹,都留在了过去的时光里。而往事却不断地从文人的笔端流泻而出,人类的记忆也因为书写而得到了保留与流传

诗人用文学的手法对历史事件进行“再叙述”,在书写刻骨铭心的往事时,也夹杂着诗人的主观情感,从而产生了一种苍凉沉郁的美学风格,使后来的读者在感受着过去往事的同时也感到心灵的震动。

唐宋文人对于往事的追忆数不胜数,在此就挑选两件事与各位分享。这一节探讨的是追忆李杨故事。

所谓故事是指过去的旧事。李杨就是指李隆基(唐玄宗)与杨玉环(杨贵妃)两位人物,他们二人曾经有过一段爱情往事。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文学里亘古相传的母题。在帝王将相的家族里面,爱情不仅仅只关乎男女主人公,还要涉及到国家朝廷、社稷天下,乃至江山更替,因此帝王将相的爱情特别得到诗人的关注。这里面特别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最。

杨贵妃马嵬之变,千古伤心事也。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个中转点,因此李杨的爱情题材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悲剧,而是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并成为了忆往事的一个热点题材。

李杨故事为何能够由史入诗呢?原因在于这段故事具有特殊的审美情结。文学界都有“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说法,李杨之间经历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充满了传奇、风情、冲突和悖谬。正是因为这一剧烈的冲突感和戏剧感,从而给人心带来震撼和感动。

李杨故事无需加工就是一出最扣人心弦的戏,充满着内在的感动和想象的创作空间。而李杨故事成为诗人最常吟咏的爱情题材也是具有一些审美原因的

矛盾之美

唐玄宗是集盛世英主与乱世君王于一身的帝王,杨贵妃是集绝代佳人与祸国妖姬于一体的贵妃。他们的爱情更是纠结着情感、政治、人伦与人性的种种冲突的矛盾体,所以诗人们对他们又爱又恨,角度不同,思考的结果也不同。李杨之间的矛盾和悖论直接就导致了李杨爱情故事吟咏的复杂化和多样性。

讲到李杨故事,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事实上白居易对李杨的爱情也怀有矛盾的心态:既有怜悯与同情,也不妨讽刺与批判。

当然他这样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首先,《长恨歌》虽然抒情的意味非常浓郁,但其实它是一首叙事诗。作为一首叙事诗,它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因此刚开始的批判和后面的同情,是作为一个故事的完整形态呈现出来的。其次,李杨爱情悲剧的制造者正是李杨自己,而他们同时也是这个爱情悲剧的承担者。作为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他们当然要受到批判,可是作为爱情悲剧的承担者,他们理应得到同情。所以白居易对他们饱含着矛盾的心理。因此李杨间的爱情故事具有矛盾之美。

震撼之美

唐玄宗统治前期建立了“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空前繁盛,然而其陶醉自身功业之中,与杨贵妃长期在骊山享乐。最终乐极生悲,继繁华的盛世之后,八年的安史之乱也陡然揭开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舞衣曲”的局面。转眼之间内乱哄起,繁华大厦顷刻坍塌,政治动乱,此为一重震撼;玄宗在马嵬坡赐死贵妃,爱情梦碎,佳人玉陨,此为二重震撼。因此李杨间的爱情故事具有震撼之美。

悲情之美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玄宗淡出了历史中心,杨贵妃的人生也谢幕了,然而他们的悲情却于此无限地向后延伸,引起人们无数的联想与哀叹,哀叹杨贵妃的红颜薄命。杨贵妃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自己的皇帝丈夫赐了死,逃不了红颜薄命的归宿。人们在哀叹杨贵妃的红颜薄命,同时还哀叹唐玄宗的英雄失路。唐玄宗原也是一位勤勉有为的皇帝,可是旦夕之间,江山美人统统失去了。作为君王和丈夫,他都是失败的,英雄末路更是具有悲情之感。除此之外故事的悲情之感还有黍离之悲,李杨故事不仅仅在于爱情和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剧,还是唐朝社会衰亡命运的开始。自此往昔的繁华梦影无法再现,繁盛不能长久。盛衰无情的悲剧,更加增添了李杨故事的悲凉感。

李杨故事有以上三层的美感:矛盾之美、震撼之美、悲情之没。那么当诗人、词人去吟咏李杨题材的时候,其作品基本上会呈现出怎样的写作手法呢?

写实

唐玄宗作为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杨贵妃是一个绝代佳人,两人不惜违背纲常伦理在一起。帝王与名姬,英雄与美人相得益彰,诗人们或是对帝王之家的爱情和富贵表示赞叹,或是对他们的骄奢淫逸给予讽刺,总体上是对他们的生活爱情进行写实性的描写,例如李白的三首《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除此之外,杜甫的《丽人行》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风格也大体如此。 感伤

李杨二人为他们的爱情、荒淫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一个盛世的衰亡,因此诗人们对李杨二人的感情态度是恨惋交织,有缅怀、同情,也有谴责、遗憾,感伤情绪是明显的。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元稹的《连昌宫词》。

反思

李杨故事在彻底褪去它的现实的色彩之后,诗人们会以一种平和的、冷静的心态去思考总结李杨的爱情故事。咏叹、议论、讽刺夹杂,反思意味比较深刻。关于反思会有如下几个内容:

1 借明皇治国之弊讽喻时政

诗人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大多重于对唐玄宗 “恃太平”、居安不知思危的一种事实的关注。在苏轼的《骊山三绝句》中就有写道: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咫尺秦陵是商监,朝元何必苦跻攀。

2 对杨贵妃女色祸国的认定

“红颜误国”的传统观念在诗人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丽人、美女也常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红颜祸水”、“蛾眉蠹国”的怪圈之中。诗人对杨贵妃在宽容同情的态度之外,还坚定传统“女祸”的说法,将贵妃归于祸乱的根源。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批判了统治者劳民伤财只为杨贵妃的一笑: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 对忠臣良将的追忆

在对杨妃和玄宗的荒淫误国进行批判的同时,诗人对前朝的忠良将士怀着深厚的追念之情,诗人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名相谏臣张九龄、韩休等人身上。宋人郑獬有诗云:

四海不摇草,九重藏祸根。十年傲尧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尽子孙。潼关兵已破,会忆老臣言。

——宋 郑獬《明皇》

同时代的晁补之也有一首诗:

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沈醉打毬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朝应无谏疏来。

——宋 晁补之《明皇击毬图》

这些都是对忠臣良将的追忆。而对忠臣良将的追忆,无非是对当时不纳忠言的君王的一种讽谏

所以当我们去追忆李杨故事的时候,事实上这背后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是出于写实,有的是出于感伤,但更多的是出于反思。这是唐代文人较多的一件忆往事,尽管李杨的爱情故事本身就是在唐代才有的。

十一 李煜忆故国兴亡

上面一节我们谈到了李杨的爱情往事,那么这一节就要谈到第二件忆往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追忆对象是故国兴亡。

处于朝代更替,政权轮换的时代的文人,由于偃蹇困顿、颠沛流离,加上历尽各种屈辱,尝遍了社会悲苦,所以由他们发出的亡国之悲音往往尤为感人。

李煜除了是一位文人之外,还有一个国王的身份(南唐后主),他是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君王。了解李煜或南唐史的人都知道,李煜本人无意于为君治国,可是一个本意不想做君王的人却最终还是成为了君王。李煜前期为一国之君、帝王之尊,沉湎于宫廷的清歌艳舞、缠绵恩爱,然而终究无治国之能,最终导致帝国覆灭,身陷囹圄。后期的李煜随着帝国的消亡,豪华享乐的生活逝如烟云,“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与故宫人书》选段)。地位的急剧变化,际遇的大相径庭在他敏锐易感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并且触发出对不同于往昔的现实生活体验,触发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因此李煜的忆故国兴亡具有若干个个基本的要义:

追怀昔日之繁华,感叹今日之沦落

李煜抒发的是曾经的快乐,然而今天却已不复存在,所以有关欢乐易逝、好梦难圆的人生思考和感叹就在他的后期词作中不断地呈现出来。此所谓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比如他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在回忆什么往事呢?他正在回忆前期那清歌艳舞的生活。有文人评论这首词是李煜的绝笔,非常为人所称道。这首词的第一句话就有一种让人很纠结、很矛盾的心理。“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按理说词人应该将“春花秋月”这一美好的事物永久长驻,可是词人却问道它什么时候才结束呢?这样的设问非常违背常理,但这恰好可以表现出词人此时作为囚徒的心境,因为正是这“春花秋月”的美好情景勾起了他的回忆及对往事的回忆,所以作者希望这美好景致还是早点结束为好,不要再去追忆过往了。尽管他表示不要再去追忆,但事实上李煜已经追忆了并回想起自己的故国。虽然说故国宫殿不堪回首,但其实已经回首了,并想到之前的故国和宫殿:我曾经享乐的地方应该还在吧!但是即便在又怎么样呢?只是朱颜已改。在这里“朱颜”饱含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指曾经令他向往的宫殿,而另外一方面也指自己的容颜。李煜的忧愁如一江春水般数也数不尽,他对往事的追忆,恰恰是一种亡国之痛。

词人在忆往事的时候,还有对年华的伤叹。对年华的伤叹是跟对故国的怀念交织在一起的,也都是在诉说着内心难言的现实痛苦。再看他的《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往事只堪哀”说明他还是忆起了往事,只是往事到眼前的时候却只剩下了哀叹!他所哀叹的,是不复存在的昔日荣华富贵,是不复存在的昔日惬意爱情。想起那曾经照到南唐大地的及南唐宫殿的那一轮明月,今天也不过是空照秦淮吧!因而对景难排,难排在于这一种悲伤,这一种感慨。

再看他的《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在李煜的追忆中,所有的往事都是自己被俘之前的那一段幸福岁月。不过话反过来说,李煜所追忆的那一段往事只是对他个人来说的一段美好记忆。李煜被俘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首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五代 李煜《破阵子》

后世宋代的苏轼曾经对此有所评价:李煜离开金陵时本应该向其国民谢罪, 而不应该“垂泪对宫娥”。但平心而论,苏轼对李煜要求或许有些太高了!如果李煜心中有南唐的子民,他可能也不至于这样被俘虏。李煜每天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临别之际当然是“垂泪对宫娥”,因此李煜的往事只是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记忆,然而对南唐的子民来说这种追忆未必和李煜所追忆的一样。

不管如何,李煜“忆往事”的对象是故国。对往事的追忆,有时会是一种美好的记忆,因为在我们的人生履历中总会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都会认为逝去的才是美好的。其实美好的过去就是美好的当先,只可惜我们大多却不懂得把握美好的当下,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有时对过去的追忆也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感伤。因此回忆往事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也需要进行区别对待。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对李煜的词进行过一番评价: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 《人间词话》选段

这一评价体现了李煜词作题材范围扩大,融入了故国之思与亡国之恨,个人感慨深沉,始以动人心。这与个人对人生、艺术悲剧性的体验紧密相关,展现了一个忆昔伤今、悔恨哀痛的亡国之君形象。

忆往事可以大致忆故国,同样也可以小致忆琐碎之事,例如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不论追忆的对象是谁,追忆的这一行为已成为中国文人内心的独特情结。


相关内容

  • 女人伤心的话语
  • 女人伤心的话语 1.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2.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 3.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鼓励自己 ...

  • 2016最伤心的句子
  • 2016最伤心的句子 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爱情和面包,还想吃蛋糕的心情:所谓外遇,就是潜出围城,跌入陷阱:所谓浪漫,就是帮老婆买包心菜时,还会顺手带回一支玫瑰花:所谓厨房,就是结婚时红地毯通向的正前方-- 3.谢谢你旳不在乎,给了俄沉默 ...

  • 生命就是一种残缺之美
  • 1.人生,就是这样,倘若有运,不用祈求,祈求终归无用:倘若无运,无需悲伤,悲伤终归无助.幸运只是生命的一种偶然,遇见谁,都会灿烂,得之,亦喜,错之,不悲,生命之花,都会凋零,只是,有的,艳丽多点,有的,凋零早点.面对生命,我们都得接受,或许,生命就是一种残缺之美,坦然面对,或许欣慰. 2.不去抱怨, ...

  • 失恋伤心的句子
  • 所谓最难忘的,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 谁把谁真的当真,谁为谁心疼。 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分手伤心的句子,失恋伤心语句 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不是不死心是死不了心。 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 ...

  • 他爱你,才会为你伤心.|怎样才算真正喜欢一个人?
  • VOL.487 微博@曲玮玮 微信ID:qvweiwei6 Fingerprints 来自曲玮玮 00:00 04:12 <这个杀手有点冷>里,小女孩问,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里昂回答,总是如此.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写过的,关于人生的语录. 说起人生,总觉得是个 ...

  • 形容心情不好的词语 描写心情低落的词语 感情.情绪低落的词语 心情不好的诗句子
  • 心情不好:心烦意乱,失魂落魄,暗自神伤,悲痛欲绝,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忧心忡忡,提心吊胆,悔恨,懊恼,委屈,埋怨,懊悔,酸楚-- 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火烧眉毛.心神不定 .垂头丧气. 凄惨:穷困潦倒,家道中落, 惨绿愁红,一片狼藉,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凄风冷雨,愁云惨雾,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衰草连天 ...

  • 伤心渡桥奈何今
  • 文: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编辑:冰心 暂伴霜天,留心凄凉,语中天机有人载,贝叶一份苦,情难织,伤树一弦,根有无情年,拂尘傲,人间笑,谁解天心送我冷,孤风涨,常饮笑,花门斟思一片愁,问人有,谁解离恨宫,伤我花开,断我念来,一道风,无情又展,二道岗,冷门醉还,三道情,缘门有心,断断断,一个散,有情不聚,一颗 ...

  • 看见你的那天就已经爱上了你
  • 看见你的那天就已经爱上了你,才知道什么是孤单.没有你的陪伴,从此就没有了意义.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就算有一天要付出生命,我也可以,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直到我们从此要消失.眼泪流下来的时候,我依然在用沉默来表白,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就算我们从来没有在一起 想念是种会呼吸的痛,想念真的好累好累,曾几何时 ...

  • 劝解伤心人的话
  • 安慰伤心人的话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以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木头对火说:“抱我”! 火拥抱了木头`木头微笑着化为灰烬! 火哭了!泪水熄灭了自己……当木头爱上烈火注定会被烧伤……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 ...

  • 安慰伤心朋友的话
  • 为你的难过而快乐的,是敌人;为你的快乐而快乐的,是朋友;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就是那些该放进心里的人。 想的太多只会让自己难过 ,而难过的人怎么找得到出口。点评:安慰别人可使用的一首歌,且包括着人生的道理。 生活要不是忍受,要不是享受,都是感受!人生就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好好的感受人生吧! 开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