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交通法规

古代的交通法规

点击数:131次 编辑:历史_cx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0-11-23 16:00 我国现在交通行驶法则是“来左去右”,即不论是顺着马路行驶,还是沿着街巷步行,都是靠右行,谁要是反其向而行之,谁往往要自讨苦吃;如果有两个人正面相遇,彼此大多会心照不宣向右避让。这些都是老少皆知的。但是,世界各国车辆和行人的习惯走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靠左行,有的则是靠右行。例如:加拿大、古巴、巴西、德国、希腊、墨西哥和摩洛哥诸国的行走规则是“右行法”;南非、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则是“左行法”。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4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前苏联,只有印度1个是靠左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古籍《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按三门即王城外之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这当是中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行人(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但由于《考工记》只是春秋末齐国人对百工之事的记录,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故不能说明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较统一的行走法。行走法是随着国家的逐步统一缓慢而曲折地形成的。

据唐代《隋唐嘉话》、刘肃的《大唐新语》、后晋《旧唐书》和宋代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唐太宗以前,路上行人,车辆往来,尚无左右之分,靠“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即派专人在城内街道上游走呼叫,维持行人交通秩序和戒备防务。但是,有时因为政事和军事需要,守城士兵要奉命在街道关口上检查行人和过往车辆。而街道上尤其是城门外的行人车辆行驶,因无左右之分,更显得杂乱无章,故检查很不便利,经常出纰漏。于是,这时的唐王朝便开始规定“城门入由左,出由右”(《隋唐嘉话》中卷)而这个行走法则是初唐改革家、中书令(相当于右相)马周首先倡导施行的。马周(601—648),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人,小时由于孤苦贫穷,常遭乡里恶少欺凌,后又因屡受地方官的折辱,立志发愤进取,西之长安,被中郎将常何收为家客。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命文武百官陈述时政利害。常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大唐新语•举贤》卷六)马周替常何拟写了二十余条损益献给唐太宗。”太宗览之,未及终卷,三命召之。”(《隋唐嘉话》中卷)大为赏识,即日授监察御史。“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大唐新语•举贤》卷六)由于马周奏事“裁处

周密。”(《新唐书•马周》卷九十八)深得太宗器重,故所陈之事”莫不施行。”(《隋唐嘉话》中卷)如:“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皆周法也。“(《隋唐嘉话》中卷)后来,每当人们临城门时,就自觉形成“来左去右”的有秩序的行走规则。这样,既便利了检查需要,也避免了行人互相拥挤和撞碰之苦。后人谓之“公私便焉”。(《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这里的“城门入由左,出由右”可谓是我国第一个较规范的行驶法则。马周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倡导行走来去有别的先行者。

到了宋朝,“来左去右”还仅囿于城门关卡处,街上行人走路仍无左右之分。宋朝宣和年间翰林待诏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对景物刻划相当细致,是一幅反映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的优秀风俗画。画中的道路、车马、水道已形成格局。但行人还是杂乱无章,只有城门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段抬轿与骑马相遇的画面是“左行法”。宋时的街上行人虽然来去尚无左右之分,但对行驶又有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宋太平兴国年间,大理寺正孔承恭上书言事,请在两京诸州要道处刻榜公布“贱避

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四避诀”,作为交通法则公布。前几年在福建松溪县发现了一块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四月里的交通法规碑,碑上由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批地交通“四避诀”。 宋朝以后到近代这段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国家和区域相对过去更加趋向统一,经济、交通也逐步繁荣发达,所以行驶规则在社会中也显得更加重要。但是行人、车辆行驶是靠左行还是右行,却在不断地反复着。那么,今天的“右行法”最终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考的有三:一是古人习惯上崇右,以右为大、为上、为先。如:以“右学”为“大学”,以“左学”为小学,以“右姓“为上姓和盛名望族;行文自由至左,以右为先;还有以左迁为降职等等,所以。人心所向,选择“右行”;二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帝国殖民统治把“左行法”引进到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国际租界之前,中国人的行走规则和习惯大多还是靠右行。后因受英国入华势力的渗透影响, 一度改为“左行法”;三是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再次改左行为右行,一直保持到现在。

古代的交通法规

点击数:131次 编辑:历史_cx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10-11-23 16:00 我国现在交通行驶法则是“来左去右”,即不论是顺着马路行驶,还是沿着街巷步行,都是靠右行,谁要是反其向而行之,谁往往要自讨苦吃;如果有两个人正面相遇,彼此大多会心照不宣向右避让。这些都是老少皆知的。但是,世界各国车辆和行人的习惯走向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靠左行,有的则是靠右行。例如:加拿大、古巴、巴西、德国、希腊、墨西哥和摩洛哥诸国的行走规则是“右行法”;南非、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泰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则是“左行法”。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4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和前苏联,只有印度1个是靠左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先秦古籍《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按三门即王城外之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这当是中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行人(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但由于《考工记》只是春秋末齐国人对百工之事的记录,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故不能说明当时的中国各地都有较统一的行走法。行走法是随着国家的逐步统一缓慢而曲折地形成的。

据唐代《隋唐嘉话》、刘肃的《大唐新语》、后晋《旧唐书》和宋代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等史书记载,唐太宗以前,路上行人,车辆往来,尚无左右之分,靠“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即派专人在城内街道上游走呼叫,维持行人交通秩序和戒备防务。但是,有时因为政事和军事需要,守城士兵要奉命在街道关口上检查行人和过往车辆。而街道上尤其是城门外的行人车辆行驶,因无左右之分,更显得杂乱无章,故检查很不便利,经常出纰漏。于是,这时的唐王朝便开始规定“城门入由左,出由右”(《隋唐嘉话》中卷)而这个行走法则是初唐改革家、中书令(相当于右相)马周首先倡导施行的。马周(601—648),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人,小时由于孤苦贫穷,常遭乡里恶少欺凌,后又因屡受地方官的折辱,立志发愤进取,西之长安,被中郎将常何收为家客。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命文武百官陈述时政利害。常何“以武吏不涉学、乃委周草状。”(《大唐新语•举贤》卷六)马周替常何拟写了二十余条损益献给唐太宗。”太宗览之,未及终卷,三命召之。”(《隋唐嘉话》中卷)大为赏识,即日授监察御史。“宠冠卿相,累迁中书令。”(《大唐新语•举贤》卷六)由于马周奏事“裁处

周密。”(《新唐书•马周》卷九十八)深得太宗器重,故所陈之事”莫不施行。”(《隋唐嘉话》中卷)如:“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纳居人税及宿卫大小交”、(《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皆周法也。“(《隋唐嘉话》中卷)后来,每当人们临城门时,就自觉形成“来左去右”的有秩序的行走规则。这样,既便利了检查需要,也避免了行人互相拥挤和撞碰之苦。后人谓之“公私便焉”。(《大唐新语•厘革》卷二十三)这里的“城门入由左,出由右”可谓是我国第一个较规范的行驶法则。马周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倡导行走来去有别的先行者。

到了宋朝,“来左去右”还仅囿于城门关卡处,街上行人走路仍无左右之分。宋朝宣和年间翰林待诏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对景物刻划相当细致,是一幅反映当年汴京近郊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的优秀风俗画。画中的道路、车马、水道已形成格局。但行人还是杂乱无章,只有城门出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段抬轿与骑马相遇的画面是“左行法”。宋时的街上行人虽然来去尚无左右之分,但对行驶又有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宋太平兴国年间,大理寺正孔承恭上书言事,请在两京诸州要道处刻榜公布“贱避

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四避诀”,作为交通法则公布。前几年在福建松溪县发现了一块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四月里的交通法规碑,碑上由当年宋太宗赵光义御笔亲批地交通“四避诀”。 宋朝以后到近代这段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国家和区域相对过去更加趋向统一,经济、交通也逐步繁荣发达,所以行驶规则在社会中也显得更加重要。但是行人、车辆行驶是靠左行还是右行,却在不断地反复着。那么,今天的“右行法”最终是如何形成的呢? 可考的有三:一是古人习惯上崇右,以右为大、为上、为先。如:以“右学”为“大学”,以“左学”为小学,以“右姓“为上姓和盛名望族;行文自由至左,以右为先;还有以左迁为降职等等,所以。人心所向,选择“右行”;二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英帝国殖民统治把“左行法”引进到新加坡、香港和上海国际租界之前,中国人的行走规则和习惯大多还是靠右行。后因受英国入华势力的渗透影响, 一度改为“左行法”;三是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再次改左行为右行,一直保持到现在。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的发展 •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 国家政策 商人(交易主体) 交通 • 市场(交易场所) 货币(媒介) • 商品(内容) 古代商业发展状况 •隋唐时期为何商业能得到发展? •原因: •经济: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

  • 古代的交通规则
  • 古代有<仪制令>,这是唐代创制的交通规则,也是我国最早用于交通管理的书. 古时无火车.飞机.汽车,交通工具简单混杂,只有车.船.轿子.牲口几大类,江南坐船.轿多,在北方坐马车.骑牲口以及推车的多.车有太平车.囚车.陷车等:船类稍复杂,有官船.哨船.渔船.渡船.快船.战船,大小海鳅船等,湖 ...

  • 建筑法规的重要性
  • 建筑法规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立法基本上是个空白,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及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布了许多有关建设程序.设计.施工及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但未形成完整体系,更无一部建设法律.1989年,建设部组织了建设法规体系的研究.论证工作,并于1991年制定出<建 ...

  •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 5财贸经济62003年第9期 Finance&TradeEconomics,No.9,2003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发展 叶全良 内容提要:研究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与发展时是有选择性的,其中历史古迹.古代建筑和古代园林最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历史古迹与旅游资源.古代建筑与旅游资源.古代园 ...

  • 中国古代交通道路演变史(四)
  • 2016-03-28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著名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至十三四世纪期间,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 陆路交通干线,是中国同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埃及等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 历史上有不少国家把我们中国称作"丝国",在欧洲曾发现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丝绸, ...

  • 浅谈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基本特征
  • 2012年3月 )(总第305期! " !!! " 法制天地 !" 法制与经济FAZHIYUJINGJI NO.3,2012 NO.305) (Cumulatively, 法一样,是审理案件,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它植根于成文法.起着补充.修改.完善律文的作用,是我国古代 ...

  • 中国古代交通-车辆的变迁
  • 中国古代交通-车辆的变迁 在远古时候,人类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后来人类从渔猎时代进入了畜牧时代,某些野兽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供人役使驮运物品的驮兽便成了人类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橇诞生了人们在橇的木板底下安放圆木,以滚动代替滑动,相传车就是从橇这种原始运输工具逐渐演变 ...

  • 中国著名关隘
  • 中国著名关隘 居庸关 我国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西北12公里之军都山关沟中段.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为纳款关.唐代没有居庸.蓟门.军都等关.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庸关.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 ...

  • 中国古代道路
  • 中国古代道路 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东汉训诂书<释名>解释道路为"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 ...

  • 巫新华:昆仑河源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指在古代人类各大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交流.互动作用,并使其各自成长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路线和相关地理文化区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随后主动控制了被匈奴隔断已久的丝绸之路,并亲自确定昆仑.河源于西域(今新疆).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