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融资平台搭建及招商引资的建议

遵义市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融资平台搭建及招商引资的建议

工业园区是指在拥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体制环境宽松、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产业聚集度高,关联性强,以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来发展新型工业的产业密集区。园区经济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在较为独立的区域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群和集聚地。

结合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具体实际,就工业园区融资平台搭建和招商引资提出如下建议。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人员到位共6人,除主任,副主任3人由市委及市委组织部正式行文明确外,其余2名处长和1名工作人员是县委组织部行文临时抽调的,且调动和任职手续一直未完善,园区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没有享受到市管相应标准的优越,因而园区人员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难免有些影响。加之园区管理体制至今未理顺,管理权限不具体和明确,机构的授权不够,职能难以到位,缺乏内在动力。

工业园区办公用房是在桐梓农行临时借用的,简单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都是借钱购买的,一些必须的办公设备至今仍未采购,无车辆,无工作经费。

二、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园区的各项经费未纳入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至今未拨一分启动经费,工作运转十分艰难;

2、市、县给工业园区下属公司匹配的注册资本金一直未到位,致使园区管委会无法及时组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难以搭建投融资平台;

3、工业园区融资渠道不畅通,由于资本金缺乏,没有一定的国有资产,土地等可供抵押贷款的担保,加之园区刚组建,资信度不高,很难融资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

4、工业园区前期首要开展的产业规划和建设总规的规划设计费用50万元没有经费来源,无法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融资是极赋挑战性的工作,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关键,资金不足和融资能力差已成为工业园区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何破解资金难题,拓宽投融资渠道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1、工业园区各项经费及时纳入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按期划拨工作经费,以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支出,确保机构运转正常。

2、市、县尽快给园区注入一定数量的资本金,委托一家中介机构按程序申报、注册园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或者用国有资产,园区土地作为注册资本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其开发建设投融资主体的作用,利用公司资本金,土地,国有资产,园区基础设施等作贷款担保抵(质)押,实现资源资本化,用少量资金撬动银行最大的信贷投资。

3、 借鉴先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市、县应赋予

工业园区土地收储权,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产业用地,划拨足够数量的土地给工业园区用于供电,道路,通讯,广电网络,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用地,满足工业建设用地,特批一定数量的土地允许园区进行商贸开发建设,拓宽园区建设资金渠道,用土地开发建设收益留存,滚动发展壮大园区。

4、 建立工业园区与市、县政府财税分成机制,增强园

区自我造血功能。市、县对工业园区企业地方税收所得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给园区管委会,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征用及园区必要的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形式。

5、 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宣传推介工业园区。

一是财政税收政策,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前三年按一定比例由财政专项补贴给企业。二是土地政策,如土地出让金中市、县的净收益部分全部返还给园区,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范政策,如园区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其他行政事业收费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最低限额收取,市、县两级留存部分全部返还投入园区建设。四是服务保障,园区管委会全权代办园区入驻企业投资建设手续,协调处理好在申办,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市、县领导联系外来投资重点企业制度,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对重点投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扰、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除重大安全隐患、重大环境污染隐患、治安刑事案件、突发事件外,部门和单位开展一般性公务检查,需事先向园区联系,征求园区意见。

6、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渠道,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一是要做好土地经营文章。搞好土地储备,盘活土地存量,以土地换资金,滚动开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与有关金融机构的主动对接,积极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用足、用活金融信贷政策,促使银行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信贷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信贷资金。三是要积极探索民间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大胆探索将园区道路、供排水等设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采取BT、BOT、TOT等模式,推向市场公开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主动与信托公司合作,以发行债券等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加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和配合,积极帮助企业争取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引导一部分企业采取吸收合作伙伴、参股入股、融资租赁、民间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

7、树立“借力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人力向招商集中、领导精力向招商集中、自主权向招商集中,充分发挥和利用园区劳动力价格低、黔渝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交通便捷的比较优势和园区积聚效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定位上,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要求,以煤化工为龙头,火电厂,铝厂,钛厂等企业为依托,围绕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条延伸,采取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选择性招商,对招商引资取得成功的单位和个人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励政策,予以重奖。

遵义市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融资平台搭建及招商引资的建议

工业园区是指在拥有区位优势的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体制环境宽松、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产业聚集度高,关联性强,以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来发展新型工业的产业密集区。园区经济是指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在较为独立的区域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产业群和集聚地。

结合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具体实际,就工业园区融资平台搭建和招商引资提出如下建议。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人员到位共6人,除主任,副主任3人由市委及市委组织部正式行文明确外,其余2名处长和1名工作人员是县委组织部行文临时抽调的,且调动和任职手续一直未完善,园区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没有享受到市管相应标准的优越,因而园区人员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难免有些影响。加之园区管理体制至今未理顺,管理权限不具体和明确,机构的授权不够,职能难以到位,缺乏内在动力。

工业园区办公用房是在桐梓农行临时借用的,简单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都是借钱购买的,一些必须的办公设备至今仍未采购,无车辆,无工作经费。

二、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园区的各项经费未纳入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至今未拨一分启动经费,工作运转十分艰难;

2、市、县给工业园区下属公司匹配的注册资本金一直未到位,致使园区管委会无法及时组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难以搭建投融资平台;

3、工业园区融资渠道不畅通,由于资本金缺乏,没有一定的国有资产,土地等可供抵押贷款的担保,加之园区刚组建,资信度不高,很难融资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

4、工业园区前期首要开展的产业规划和建设总规的规划设计费用50万元没有经费来源,无法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

融资是极赋挑战性的工作,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关键,资金不足和融资能力差已成为工业园区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何破解资金难题,拓宽投融资渠道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1、工业园区各项经费及时纳入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按期划拨工作经费,以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支出,确保机构运转正常。

2、市、县尽快给园区注入一定数量的资本金,委托一家中介机构按程序申报、注册园区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或者用国有资产,园区土地作为注册资本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其开发建设投融资主体的作用,利用公司资本金,土地,国有资产,园区基础设施等作贷款担保抵(质)押,实现资源资本化,用少量资金撬动银行最大的信贷投资。

3、 借鉴先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市、县应赋予

工业园区土地收储权,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产业用地,划拨足够数量的土地给工业园区用于供电,道路,通讯,广电网络,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用地,满足工业建设用地,特批一定数量的土地允许园区进行商贸开发建设,拓宽园区建设资金渠道,用土地开发建设收益留存,滚动发展壮大园区。

4、 建立工业园区与市、县政府财税分成机制,增强园

区自我造血功能。市、县对工业园区企业地方税收所得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给园区管委会,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征用及园区必要的工作经费,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形式。

5、 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宣传推介工业园区。

一是财政税收政策,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前三年按一定比例由财政专项补贴给企业。二是土地政策,如土地出让金中市、县的净收益部分全部返还给园区,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规范政策,如园区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其他行政事业收费能免则免,不能免的按最低限额收取,市、县两级留存部分全部返还投入园区建设。四是服务保障,园区管委会全权代办园区入驻企业投资建设手续,协调处理好在申办,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市、县领导联系外来投资重点企业制度,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对重点投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干扰、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除重大安全隐患、重大环境污染隐患、治安刑事案件、突发事件外,部门和单位开展一般性公务检查,需事先向园区联系,征求园区意见。

6、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渠道,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一是要做好土地经营文章。搞好土地储备,盘活土地存量,以土地换资金,滚动开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与有关金融机构的主动对接,积极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用足、用活金融信贷政策,促使银行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信贷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信贷资金。三是要积极探索民间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大胆探索将园区道路、供排水等设施建设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采取BT、BOT、TOT等模式,推向市场公开招商,吸引外来资金。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主动与信托公司合作,以发行债券等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加强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和配合,积极帮助企业争取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引导一部分企业采取吸收合作伙伴、参股入股、融资租赁、民间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

7、树立“借力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人力向招商集中、领导精力向招商集中、自主权向招商集中,充分发挥和利用园区劳动力价格低、黔渝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交通便捷的比较优势和园区积聚效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招商引资定位上,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要求,以煤化工为龙头,火电厂,铝厂,钛厂等企业为依托,围绕矿产资源开发,产业链条延伸,采取上门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选择性招商,对招商引资取得成功的单位和个人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励政策,予以重奖。


相关内容

  • [调研文章评选]贵州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 本报告分析了我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发展理念滞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缺乏产业创新要素支撑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发展要素.强化指导帮助.强化政策支持顺管理体制等政策建议. 贵州省县域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战 ...

  • 贵州省_十二五_期间发展_生态经济_的思路建议
  • 区域经 济 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建议 ■ 尹 丹 贵州大学法学院 [摘 要]贵州省作为资源大省,同时也作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内陆省份,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应确立以"生态经济"为主线的发展思路,文章就具体几点发展方 ...

  • 中央2号文件
  • 目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 3 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

  • 山西十二五规划[1]
  •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 ...

  • 2009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总结
  • 今年以来,市经委、市政府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工作力量,狠抓重大项目,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发展平台,狠抓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国资监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主要 ...

  • 遵义市深入推进四大区域发展战略
  • 遵义市四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指中部崛起.西部突破.东部开发.北部攻坚.提出了中部产业集聚区.东南部产业经济区.东北部重点开发区.西部产业经济区-- 2009年,遵义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判遵义市情实际后,提出了"四大区域"发展战略,得到了全市上下的认可和肯定. "四大区域发展 ...

  • 关于设立担保有限公司的请示
  • 关于申请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请示 ×××××工业和信息化局: 为发挥担保作用.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 难问题,进一步发挥信用担保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申请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 一.担保机构的基本情况 ×××××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办公地址为××× ...

  • 仁怀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
  • 2011年仁怀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总结及2012 年工作安排 仁怀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市"战略目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非公企业积极性,全市非公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在增 ...

  • 2009年经贸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 今年以来,经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经贸委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一.2009年工作情况 1.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面对今年通货膨胀.原材料上涨.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