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全章复习教案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课件说明

本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对称入手,学习了轴对称及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轴对称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它的判定,并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 形. 二·教学目标

1.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整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巩固和运用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能够用符号表示推理证明,体会 证明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

复习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构建本章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

1)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轴对称现象,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成轴对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在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与这个图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对应点所连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如何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两个图形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那么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5)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我们发现了它的哪些性质?你能通

过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吗?等边三角形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 知识结构图

(二)例题解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 )

(2)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的平分线重合;( ) (3)点(3,1)与点(-3,1)关于y 轴对称;( ) (4)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例2 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例3 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AC 边上 的高,延长BC 到E ,使CE =CD ,过点D 作DF ⊥BE 于F . 求证:(1)BD =DE ;(2)BF =EF ;(3)请猜想FC 与BF 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CED = ∠ACB = 30° ∴ ∠ABC =∠ACB = 60°. ∵ BD ⊥AC ,

1

∴ ∠DBC = 2 ∠ABC = 30°

∴ ∠DBC = ∠CED , ∴ BD = DE . (2)在△BDE 中, BD =DE ,DF ⊥BE ,

又 CE = CD ,

∴ BF =EF .

∴ ∠CDE = ∠CED ,

(3)猜想:BF =3FC .

证明:∵ 在Rt △CDF 中, ∠ACB =60°, ∴ ∠CDF =30°. ∴ CD =2CF . (三)知识小结

又在Rt △BDC 中, ∠DBC =30°, BC =2CD ∴ BC =4CF ,即BF =3CF .

(1)本章的核心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认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解题中有哪些作用? (四)课外思考

1,能再写出几个轴对称的美术字吗?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 实际生活中,轴对称无处不在,请你用给定的图形“○○,△△, —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成轴对称的一对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诙谐、贴切的解说词.如:两盏电灯.

(五)课后作业 复习题13第1、3、9、11题.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课件说明

本章的内容是从生活中的对称入手,学习了轴对称及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在此基础上,利用轴对称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习它的判定,并进一步学习等边三角 形. 二·教学目标

1.复习本章的重点内容,整理本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巩固和运用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能够用符号表示推理证明,体会 证明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

复习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构建本章知识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计

1)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轴对称现象,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成轴对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在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轴与这个图形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对应点所连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如何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两个图形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那么对应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5)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我们发现了它的哪些性质?你能通

过全等三角形加以证明吗?等边三角形作为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殊性质? 知识结构图

(二)例题解析

例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 )

(2)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的平分线重合;( ) (3)点(3,1)与点(-3,1)关于y 轴对称;( ) (4)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例2 如图,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例3 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AC 边上 的高,延长BC 到E ,使CE =CD ,过点D 作DF ⊥BE 于F . 求证:(1)BD =DE ;(2)BF =EF ;(3)请猜想FC 与BF 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证明:∵ △ABC 是等边三角形, ∴ ∠CED = ∠ACB = 30° ∴ ∠ABC =∠ACB = 60°. ∵ BD ⊥AC ,

1

∴ ∠DBC = 2 ∠ABC = 30°

∴ ∠DBC = ∠CED , ∴ BD = DE . (2)在△BDE 中, BD =DE ,DF ⊥BE ,

又 CE = CD ,

∴ BF =EF .

∴ ∠CDE = ∠CED ,

(3)猜想:BF =3FC .

证明:∵ 在Rt △CDF 中, ∠ACB =60°, ∴ ∠CDF =30°. ∴ CD =2CF . (三)知识小结

又在Rt △BDC 中, ∠DBC =30°, BC =2CD ∴ BC =4CF ,即BF =3CF .

(1)本章的核心知识有哪些?这些知识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认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解题中有哪些作用? (四)课外思考

1,能再写出几个轴对称的美术字吗?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 实际生活中,轴对称无处不在,请你用给定的图形“○○,△△, — —”(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实际生活意义的成轴对称的一对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诙谐、贴切的解说词.如:两盏电灯.

(五)课后作业 复习题13第1、3、9、11题.


相关内容

  • 圆锥曲线与方程教案
  •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二 课 题 科目:数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授课人: 第1 课时1. 了解椭圆的实际背景,掌握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2. 通过椭圆的概念引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三维目标熟练掌握解决解析问题的方法-坐标法. 3.通过对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学习 ...

  • 人教版八下数学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复习教案
  •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平行四边形的回顾与思考,使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复习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 2.正确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在反思和交流过程中,逐渐建立知识体系: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 一生:老师要求你在汇报时,声音响亮,语言简练.能做到吗?)其他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评价的准备.前面同学已经 说过的内容,后面的同学就尽可能不重复.听懂了?汇报开始.谁还有补充?谁来对前面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 (文字,表格, 图,图文结合,网络图,树状图,口诀,三字经,气泡图等) " ...

  • 位置与坐标复习教案
  • [知识点总结] 一. 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 ...

  • 初中数学复习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教案
  • 第22课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大纲要求] 1.理解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及对角线等概念,理解多边形的理解和定理 ...

  • [正多边形的性质]教案
  • <正多边形与圆>教案 教学内容 1.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2.在正多边形和圆中,圆的半径.边长.边心距中心角之间的等量关系. 3.正多边形的画法. 教学目标 了解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 ...

  • 垂径定理复习教案
  • 垂径定理复习 [学习目标] 掌握垂径定理及推论. [重点.难点] 垂径定理及推论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圆的轴对称性: 2垂径定理及推论: 二.范例学习,加深理解 例1 如右图所示,已知⊙O, (1)AB为直径,AB⊥CD,垂足为E_______,______,_____ (2 ...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写字与书法教案(全册)
  • 六年级下册<写字与书法>教案 第1 课 变形(一) 教学目的: 掌握"土""山"做字的部件时,在字的不同位置上形态的变化并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 写好带这些部件的字. 教学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钢笔的正确执笔姿势? 2 ...

  • 初二集体备课教案
  • 八年级数学组集体高效课堂备课教案 唐成武 陈峰 王进锋 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初稿) 教学目标: 1. 探索确定平面上物体位置的方法: 2. 体验用有序实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体验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思想: 3. 初步会用有序实数对和方向.距离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 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