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损币兑换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3‟ 第 7 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经2003年12月15日第20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行 长 周小川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

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

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第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

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3‟ 第 7 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经2003年12月15日第20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行 长 周小川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

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

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第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

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


相关内容

  • 浅谈基层残损人民币兑换难的原因及建议
  • 为群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从永胜县域情况看,目前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都设立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柜台,但广大人民群众残损币兑换难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应引起重视. 一.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 (一)农村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只剩下农村信用社. ...

  • 对规避残损人民币兑换风险的建议
  • 随着2004年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颁布施行,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但是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还是呈下降趋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信誉.残损人民币兑换难以及回流人民银行渠道不畅是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从 ...

  • 人民银行现金收付和反假币业务检查重点
  • 10月份人民银行对我行现金收付和反假币业务检查重点及迎接 检查应做的工作 一.制度建设与公示 1.制度上墙.检查各网点是否公示<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是否在显著位置公示& ...

  • 做好农村地区硬币流通的四点建议
  • <西部金融>2008年第8期 做好农村地区硬币流通 的四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硬币的宣传力度,着重宣传硬币在提高使用年限.节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公众对硬币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硬币的接受意识和使用意识,引导人们广泛使用硬币. 二.改善硬币流通 ...

  • 反假币培训笔记
  • 第一节 反假货币基础知识 一.金融机构在办理货币存取款和外币兑换业务时发现假币应如何处理? 金融机构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假币,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业务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对假人民币纸币,应当面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对假外币纸币及各种假硬币,应当面以统一格式的专用袋加封,封口处加盖‚假币‛字样戳记,并在专 ...

  • 残损人民币回收质量管理专项行动测试题及答案
  • 残损人民币回收质量管理专项行动测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身份证号码: 所属网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各商业银行在按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进行挑剔时,应 将100元.50元人民币分为不适宜机械清分的残缺类和适宜机械清分的污损类两大类. 2.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 撕裂.损 ...

  • 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收付业务的自查报告
  • 关于通州华商村镇银行 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收付业务的自查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通州支行货币金银股: 根据(通州银)检字[2011]第8号文件.<江苏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人民币流通政策情况评价办法(试行)>及<通州区银行业机构反假货币工作考核评比细则>,本行对2011年上 ...

  • 农村残损人民币兑换难的成因及建议
  • 农村损人残 币民兑难的换成因 及建 议 王口 学 券茂 笼 回 在回 笼 量数 笼.增 速 上还不 尽 人 ,意 在且 场 市上流 通 回 而摘 :要 前当在 基 层 农村的 确 在 残存损 人 民 币兑换 难 的 问 题, 存 在这 些 问题 的原因 要 主为流 通 货 币 数量 大 间.长 四, ...

  • 关于现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 关于现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XXXX 年度 关于现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人民银行**支行: 按照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支行.总行等相关文件精神,我支行认真开展现金管理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内控制度.我支行及时转发了<关于印发**银行现金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商行发[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