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 概 述

一、 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情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德国发生了残酷的内战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后国内经济萧条,也使德国的文学发展落后于别的国家,只有后半叶出现的格里美豪森的小说《痴儿历险记》较有影响。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特点,但也染上了浓郁的巴洛克色彩,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高峰”。

1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主要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一)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 ,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其文学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马里诺体”,在西班牙主要得名“文化主义”,在法国人们则称其为“矫揉造作文学”,在英国则被叫做“夸饰文体” 。

意大利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1569—1625)。他的长诗《阿多尼斯》叙述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爱情纠葛,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一种“马里诺诗体”,各国诗人群起仿效。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有两个代表。诗人贡戈拉·伊·阿尔戈特(1561—1627)的歌谣和十四行诗风格幽默、活泼。他的成就在长诗:叙事诗和寓言诗。贡戈拉及其追随者主张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创作,他们的风格主要表现了贵族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他们笔下的巴洛克文体被人们称为“贡戈拉体”,代表贵族倾向。

西班牙表现平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巴洛克文学代表佩特罗·卡尔德隆(1600—1681)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生如梦》描写波兰王子西吉斯蒙德的不平凡经 2

历。王子是人生的象征,他的反抗是对宿命论的否定,但作者又只能到宗教中寻找出路。剧本结构严谨,词藻精美,常用象征和隐喻来加强效果。

法国的巴洛克文学分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小说的代表是奥诺雷·德·于尔菲(1568—1625),他的小说《阿丝特蕾》(1607—1627)描写牧羊人塞拉东与情人牧羊女阿丝特蕾的爱情纠葛。小说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其中有无数的插曲和缠绵的对话。诗歌方面的代表是阿格里帕·多比涅(1552—1630)和马雷伯(1555—1628)。前者的《惨景集》(1616)描写宗教战争带来的浩劫,内容浩瀚,涉及人的处境、大自然、世界的奥秘等。风格雄浑有力,节奏鲜明,用韵大胆。后者的前期诗作《圣彼得的眼泪》(1587)堆积意象,爱用夸张、对比,大自然人格化,色彩浓烈,表意曲折。法国的巴洛克作家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表现要充分自由,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精于隐喻和反衬。

英国的巴洛克文学也结出了厚重的果实,这就是“玄学派诗歌”,其代表人物有约翰·多恩(1571—1631)、安德鲁·马韦尔(1621—1678)、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德·克拉肖(1612—1649)等。这些诗人们在创作中大胆破除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标新立异。多恩是他们当中的开拓者和最重要人物,他的创作风格典型地代表了他们这一派诗歌的特色。在多恩那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别离辞:节哀》中,情侣的关系被比喻为圆规的两只脚,这种奇妙的构思形象贴切,意蕴丰富。

总的说来,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3

(二)清教徒文学

清教徒文学又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是17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流。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把《圣经》奉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清教徒文学的杰出代表是:约翰·班扬和弥尔顿。

1、约翰·班扬(1628—1688),清教徒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牧师、散文作家,代表作寓言体小说《天路历程》,以梦幻文学的形式,展现了王政复辟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画面,揭露与讽刺社会上的糜烂生活,宣扬清教徒在信仰指引下,克服种种诱惑,战胜人性弱点,终达精神天国的思想。语言多采用民间口语,纯朴生动。

2、约翰·弥尔顿(1608—1674)

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是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 后来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申辩》、《再为英国人民申辩》等政论文。它们代表了弥尔顿散文的最高成就,风格雄健,文笔犀利,旁征博引,情文并茂,堪称17世纪欧洲散文的冠冕。晚年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口述方式完成了三大代表作:长诗《失乐园》(1667)和《复乐园》(1671)以及诗剧《力士参孙》(1671)。

4

三大代表作中,《失乐园》是弥尔顿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巨著,全书十二卷,一万多行,以其主题的多义性和艺术成就的多面性而成为不朽的名作。这部长诗借助于《旧约·创世记》第二、三章的神话故事,赋予其史诗式的结构,因而有“宗教史诗”之称。

这部长诗分两条线索,一条是亚当、夏娃违犯禁令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另一条是撒旦反抗上帝失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两条线索以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的情节为交叉点。这两条线索所蕴含的主题具有多层次性。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而终于靠自己的劳动以获得生存的经历,说明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的采集果实过活,进化到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的历程,也指出人类重获乐园的途径。亚当和夏娃偷食智慧果而变得聪明,说明人类的进步必须依靠知识。撒旦的反抗上帝则既可理解成对清教徒革命的影射,又可解释为表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经过,还可以理解成人类历史上的各类重大叛乱和起义等。

亚当是个勇敢刚毅的人物形象。当他得知夏娃偷吃禁果而犯下弥天大罪时,他也吃了禁果,为的是和她担当同样的命运。他的内心世界拥有热情、自由意志和理智。他的形象体现弥尔顿的哲学思考:在理智指导下的自由意志能够帮助人类找到正确的途径,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夏娃这个形象是美丽、活泼、天真、贞洁、温柔、善良等的综合体。她唯一的不足是轻信,经不起吹捧。

诗中塑造得最为成功,也最复杂的人物形象是撒旦。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意志刚强,敢于反抗任何威权的战士形象,可同时他又具有阴险狡猾的一面,他引诱人类违反上帝的旨意,并不是出于为人类着想,更多地是出于个人的目的。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形象既是恶魔, 5

又是光明之子,体现出作者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歌颂那些勇于反抗专制与威权的英雄,另一方面又不喜欢这些人身上的破坏性。

长诗中的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俗的反叛精神。

《失乐园》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雄浑宏伟的风格。弥尔顿模仿古代的史诗和悲剧,使长诗具有恢宏的气魄。整部作品充满宏伟的图景,如写天上战争,满天刀光剑影,作战双方拔山相掷,天地为之震颤;又如写撒旦等建造“魔王殿”,在浑沌的深渊上架起气贯长虹的大桥。

用典丰富,语体庄严,善用隐喻等是《失乐园》的又一艺术特色。弥尔顿把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希伯来神话融合起来,造成作品神话典故丰富。丰富的用典使长诗明显地区别于一般的口语体,达到庄严肃穆的史诗效果。诗中巧妙的隐喻也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如第七卷第24行到28行,诗人说自己在落难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的都是白眼,危险时刻在威胁着他。这就骂尽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世态的炎凉。

《复乐园》由四卷共两千行组成,取材于《新约·马太福音》和《新约·路加福音》,描述耶稣在旷野里受到的试探。通过耶稣拒绝魔鬼的各种诱惑,克服诸多挫折终获拯救的经历,反映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者信仰高于一切的崇高气节和精神。这部长诗篇幅较短,主题鲜明,结构紧凑。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士师记》,描写古代以色列人部落英雄参孙宁可和敌人同归于尽,也不愿和他们妥协的悲剧故事,借以映现诗人自己虽深受残酷迫害仍不忘反抗敌人的斗志。参孙的形象也被认为是具有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整部诗剧具有汹涌澎湃的感情、质朴有力的语言和活泼有节的音律。

6

(三)古典主义文学

1、概念(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艺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它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追求艺术完美,然而又有形式主义之嫌。

2、产生原因

(1)社会政治条件

①两大阶级的政治妥协及文艺政策的规范性。

16世纪,由于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两大阶级妥协,建立了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他为了让贵族俯首听命,任命平民出身的柯尔柏和勒泰利耶管理财政,但是,他又让大贵族担任最高军职和神职,以取得政策上的平衡。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社会安定和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乱。与此相应,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古典主义文学便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和文艺政策的条件下产生的。

7

②统治者的爱好与政策。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

(2)哲学基础

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著述。他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判明是非。他还认为万物之美全在于真,真存在于条理、秩序、统一、均匀、平衡、对称、明晰、简洁中,人凭理性才能认识这种真。此外,他的《心灵情感论》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笛卡尔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古典主义作家的创作。

(3)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审美趣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打开了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宝库,扩大了人类的视野,但它在16世纪末却把对古典的推崇发展到极端,开始了对古代文学的奴性的摹拟,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为古典主义师法古希腊罗马文学并去追求形式美开了先河。同时,以法兰西学士院为代表的法国官方文化集团,提倡规范、统一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股整齐一律的审美趣味,也促成了古典主义的产生。

3、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8

(1)思想特征:

①主张为王权服务,为政治服务,拥护国家统一,歌颂贤明君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②提倡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服从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反对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和腐化堕落。

(2)艺术特征:

①文学理念:主张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往往断章取义,曲解古人观点,以此制定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比如“三一律”;

②创作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时代;

③文学体裁:以高雅和卑俗区分戏剧体裁:悲剧高雅,语言高尚典雅,喜剧卑俗,语言俚俗;

④艺术语言:追求准确、精练、华丽、典雅的宫廷趣味;

⑤人物形象:类型化、概念化,缺乏个性和艺术魅力;

⑥组织机构:法兰西学院是古典主义作家翘首仰望的最高文学机构,1635年由首相黎世留亲手创立。学院制定规范化的文化准则来约束全国文化的发展,积极干预学文学创作。院士的名额确定为四十名,号称“四十不朽者”,只有有人去世,才能补选他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清一色的男性,直到1980 年 3 月 6 日,几经周折,才补选女作家玛格丽特 ? 尤尔瑟娜尔为新院士,从而打破了“ 男性俱乐部 ”的惯例。

9

4、关于“三一律”(名词解释)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关于戏剧结构的创作原则,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符合三个整一: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 小时)。“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政体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势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其弊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5、古典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成就

(1)法国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英国和德国均受其影响。

弗朗索瓦·德·马雷伯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他要求文学应该为王权服务,作家的创作语言必须明晰、准确和规范化,艺术形式必须完美。他的这些主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古典主义的正统诗歌理论。在创作实践上,马雷伯写出诗体庄严、结构严密、用词典雅的颂诗,作为对自己理论主张的证明。

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文学是在马雷伯死了以后的三十年代中期形成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古典主义文学的语言规范化、定型化和作品体裁的初步确立时期,其代表作家是高乃依;第二阶段主要是60年代和70年代,为古典主义文学的全盛时期,各种主要体裁的作品都达到古典主义的艺术顶峰,涌现出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布瓦洛等一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和文艺理论家;第三阶段 10

自80年代至18世纪初,为古典主义文学由盛而衰时期,主要代表作家有拉布吕耶尔和费纳龙等人。

在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各种体裁有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戏剧尤为突出;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和理论家,杰出的有:悲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寓言诗人拉封丹、文艺理论家布瓦洛、散文作家拉布吕耶尔和小说家费纳龙等。

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有古典主义悲剧之父的称号。他的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和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他重要的剧作还有《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

让·拉辛(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二阶段的悲剧作家,善于刻画女性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过程,总是描绘导致悲剧的必然过程,他的作品比前人作品更具悲剧性。他的代表作悲剧《安德罗玛克》因为严格遵守三一律而被认为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费德尔》(《菲德拉》)被认为是他的心理悲剧代表作。

让·德·拉封丹(1621—1695)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第二阶段的作家之一和杰出的寓言诗人,一生创作过悲剧、喜剧、颂诗、歌谣、讽刺诗、长篇小说、故事诗和寓言诗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寓言诗》,共收有239首寓言诗,分十二卷出版。在这些寓言中,有的抨击强权,有的描写苦难,表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民主思想。此外,拉封丹还寓时代气息于场景和事件中,力图反映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在艺术技巧上,拉封丹擅长于组织故事情节,运用生动传神的民间语言,刻画鲜明的艺术形象。拉封丹的寓言诗,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家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11

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是法国古典主义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被路易十四钦定为古典主义的理论法典,其本人也因而被人们称为“古典主义诗歌的立法者”。布瓦洛在《诗的艺术》规定理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必须模仿自然,自然指宫廷和城市生活;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是最高准则,必须遵守“三一律”;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

让·德·拉布吕耶尔(1645—1696)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品格论》(1688—1694)是一部随感式的散文集,其中有人物素描、小型故事、戏剧性场面、思想片断等,而以人物素描写得尤为出色。

弗朗索瓦·德·拉·莫特·费纳龙(1651—1715)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家。他针对专制王权提出了“国王是政府的仆人”的思想,具有民主意义。他的著名传奇小说《忒勒马科斯》(1699)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形象解释。

(2)英国

英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它模仿法国古典主义的痕迹明显,独创性不够。约翰·德莱顿(1631—1700)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被认为是“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他的《论戏剧体诗》等阐述了古典主义法则。他还创造了“英雄剧”,即采用每两句押韵的“英雄诗节”的古典主义悲剧。但他的“英雄剧”作品描写贵妇人和骑士的爱情纠葛,歌颂过时的理想,美化宫廷生活。

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的创作使英国古典主义达到高潮。他的《批评短论》宣传布瓦洛的理论,提出“优美趣味”说。《夺发记》描写两个天主教家庭的争吵,讽刺上流社 12

会的空虚无聊。《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抨击为所欲为,道德败坏,却逍遥法外的身居高位者。

(3)德国

德国的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1700—1766)的《批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倡导“三一律”,对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和剧坛的整顿起过作用。他的理论有助于启蒙精神的发扬。

(4)俄国

俄国在18世纪才接受了古典主义的文学观念,主要是取其“歌颂贤明的君主”这一思想,为彼得一世的改革服务。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1717—1777)的《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等悲剧宣扬感情服从理智,权益服从义务的思想,形式上严守“三一律”,促成了俄罗斯剧院的诞生。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765)的突出作用是完成语言的建设工作,《俄文语法》、《论俄文宗教书籍的裨益》根据古典主义的原则,把文学体裁分为高、中、低三种,规定每种文体所允许使用的词汇,为语言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充满高昂的爱国激情,赞颂英雄业绩,为他的诗律主张提供了范例。

13

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 概 述

一、 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情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德国发生了残酷的内战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后国内经济萧条,也使德国的文学发展落后于别的国家,只有后半叶出现的格里美豪森的小说《痴儿历险记》较有影响。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特点,但也染上了浓郁的巴洛克色彩,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高峰”。

1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主要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一)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 ,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其文学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马里诺体”,在西班牙主要得名“文化主义”,在法国人们则称其为“矫揉造作文学”,在英国则被叫做“夸饰文体” 。

意大利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1569—1625)。他的长诗《阿多尼斯》叙述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爱情纠葛,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一种“马里诺诗体”,各国诗人群起仿效。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有两个代表。诗人贡戈拉·伊·阿尔戈特(1561—1627)的歌谣和十四行诗风格幽默、活泼。他的成就在长诗:叙事诗和寓言诗。贡戈拉及其追随者主张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创作,他们的风格主要表现了贵族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他们笔下的巴洛克文体被人们称为“贡戈拉体”,代表贵族倾向。

西班牙表现平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巴洛克文学代表佩特罗·卡尔德隆(1600—1681)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生如梦》描写波兰王子西吉斯蒙德的不平凡经 2

历。王子是人生的象征,他的反抗是对宿命论的否定,但作者又只能到宗教中寻找出路。剧本结构严谨,词藻精美,常用象征和隐喻来加强效果。

法国的巴洛克文学分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小说的代表是奥诺雷·德·于尔菲(1568—1625),他的小说《阿丝特蕾》(1607—1627)描写牧羊人塞拉东与情人牧羊女阿丝特蕾的爱情纠葛。小说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其中有无数的插曲和缠绵的对话。诗歌方面的代表是阿格里帕·多比涅(1552—1630)和马雷伯(1555—1628)。前者的《惨景集》(1616)描写宗教战争带来的浩劫,内容浩瀚,涉及人的处境、大自然、世界的奥秘等。风格雄浑有力,节奏鲜明,用韵大胆。后者的前期诗作《圣彼得的眼泪》(1587)堆积意象,爱用夸张、对比,大自然人格化,色彩浓烈,表意曲折。法国的巴洛克作家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表现要充分自由,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精于隐喻和反衬。

英国的巴洛克文学也结出了厚重的果实,这就是“玄学派诗歌”,其代表人物有约翰·多恩(1571—1631)、安德鲁·马韦尔(1621—1678)、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德·克拉肖(1612—1649)等。这些诗人们在创作中大胆破除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标新立异。多恩是他们当中的开拓者和最重要人物,他的创作风格典型地代表了他们这一派诗歌的特色。在多恩那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别离辞:节哀》中,情侣的关系被比喻为圆规的两只脚,这种奇妙的构思形象贴切,意蕴丰富。

总的说来,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3

(二)清教徒文学

清教徒文学又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是17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流。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把《圣经》奉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清教徒文学的杰出代表是:约翰·班扬和弥尔顿。

1、约翰·班扬(1628—1688),清教徒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牧师、散文作家,代表作寓言体小说《天路历程》,以梦幻文学的形式,展现了王政复辟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画面,揭露与讽刺社会上的糜烂生活,宣扬清教徒在信仰指引下,克服种种诱惑,战胜人性弱点,终达精神天国的思想。语言多采用民间口语,纯朴生动。

2、约翰·弥尔顿(1608—1674)

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是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 后来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申辩》、《再为英国人民申辩》等政论文。它们代表了弥尔顿散文的最高成就,风格雄健,文笔犀利,旁征博引,情文并茂,堪称17世纪欧洲散文的冠冕。晚年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口述方式完成了三大代表作:长诗《失乐园》(1667)和《复乐园》(1671)以及诗剧《力士参孙》(1671)。

4

三大代表作中,《失乐园》是弥尔顿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巨著,全书十二卷,一万多行,以其主题的多义性和艺术成就的多面性而成为不朽的名作。这部长诗借助于《旧约·创世记》第二、三章的神话故事,赋予其史诗式的结构,因而有“宗教史诗”之称。

这部长诗分两条线索,一条是亚当、夏娃违犯禁令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另一条是撒旦反抗上帝失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两条线索以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的情节为交叉点。这两条线索所蕴含的主题具有多层次性。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而终于靠自己的劳动以获得生存的经历,说明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的采集果实过活,进化到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的历程,也指出人类重获乐园的途径。亚当和夏娃偷食智慧果而变得聪明,说明人类的进步必须依靠知识。撒旦的反抗上帝则既可理解成对清教徒革命的影射,又可解释为表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经过,还可以理解成人类历史上的各类重大叛乱和起义等。

亚当是个勇敢刚毅的人物形象。当他得知夏娃偷吃禁果而犯下弥天大罪时,他也吃了禁果,为的是和她担当同样的命运。他的内心世界拥有热情、自由意志和理智。他的形象体现弥尔顿的哲学思考:在理智指导下的自由意志能够帮助人类找到正确的途径,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夏娃这个形象是美丽、活泼、天真、贞洁、温柔、善良等的综合体。她唯一的不足是轻信,经不起吹捧。

诗中塑造得最为成功,也最复杂的人物形象是撒旦。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意志刚强,敢于反抗任何威权的战士形象,可同时他又具有阴险狡猾的一面,他引诱人类违反上帝的旨意,并不是出于为人类着想,更多地是出于个人的目的。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形象既是恶魔, 5

又是光明之子,体现出作者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歌颂那些勇于反抗专制与威权的英雄,另一方面又不喜欢这些人身上的破坏性。

长诗中的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俗的反叛精神。

《失乐园》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雄浑宏伟的风格。弥尔顿模仿古代的史诗和悲剧,使长诗具有恢宏的气魄。整部作品充满宏伟的图景,如写天上战争,满天刀光剑影,作战双方拔山相掷,天地为之震颤;又如写撒旦等建造“魔王殿”,在浑沌的深渊上架起气贯长虹的大桥。

用典丰富,语体庄严,善用隐喻等是《失乐园》的又一艺术特色。弥尔顿把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希伯来神话融合起来,造成作品神话典故丰富。丰富的用典使长诗明显地区别于一般的口语体,达到庄严肃穆的史诗效果。诗中巧妙的隐喻也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如第七卷第24行到28行,诗人说自己在落难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的都是白眼,危险时刻在威胁着他。这就骂尽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世态的炎凉。

《复乐园》由四卷共两千行组成,取材于《新约·马太福音》和《新约·路加福音》,描述耶稣在旷野里受到的试探。通过耶稣拒绝魔鬼的各种诱惑,克服诸多挫折终获拯救的经历,反映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者信仰高于一切的崇高气节和精神。这部长诗篇幅较短,主题鲜明,结构紧凑。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士师记》,描写古代以色列人部落英雄参孙宁可和敌人同归于尽,也不愿和他们妥协的悲剧故事,借以映现诗人自己虽深受残酷迫害仍不忘反抗敌人的斗志。参孙的形象也被认为是具有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整部诗剧具有汹涌澎湃的感情、质朴有力的语言和活泼有节的音律。

6

(三)古典主义文学

1、概念(名词解释)——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艺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它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被称为“古典主义”。它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追求艺术完美,然而又有形式主义之嫌。

2、产生原因

(1)社会政治条件

①两大阶级的政治妥协及文艺政策的规范性。

16世纪,由于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两大阶级妥协,建立了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他为了让贵族俯首听命,任命平民出身的柯尔柏和勒泰利耶管理财政,但是,他又让大贵族担任最高军职和神职,以取得政策上的平衡。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社会安定和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乱。与此相应,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古典主义文学便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和文艺政策的条件下产生的。

7

②统治者的爱好与政策。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

(2)哲学基础

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著述。他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判明是非。他还认为万物之美全在于真,真存在于条理、秩序、统一、均匀、平衡、对称、明晰、简洁中,人凭理性才能认识这种真。此外,他的《心灵情感论》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笛卡尔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古典主义作家的创作。

(3)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审美趣味。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打开了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宝库,扩大了人类的视野,但它在16世纪末却把对古典的推崇发展到极端,开始了对古代文学的奴性的摹拟,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为古典主义师法古希腊罗马文学并去追求形式美开了先河。同时,以法兰西学士院为代表的法国官方文化集团,提倡规范、统一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股整齐一律的审美趣味,也促成了古典主义的产生。

3、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8

(1)思想特征:

①主张为王权服务,为政治服务,拥护国家统一,歌颂贤明君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

②提倡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服从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反对贵族阶级的骄奢淫逸和腐化堕落。

(2)艺术特征:

①文学理念:主张摹仿古希腊罗马文学,往往断章取义,曲解古人观点,以此制定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比如“三一律”;

②创作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时代;

③文学体裁:以高雅和卑俗区分戏剧体裁:悲剧高雅,语言高尚典雅,喜剧卑俗,语言俚俗;

④艺术语言:追求准确、精练、华丽、典雅的宫廷趣味;

⑤人物形象:类型化、概念化,缺乏个性和艺术魅力;

⑥组织机构:法兰西学院是古典主义作家翘首仰望的最高文学机构,1635年由首相黎世留亲手创立。学院制定规范化的文化准则来约束全国文化的发展,积极干预学文学创作。院士的名额确定为四十名,号称“四十不朽者”,只有有人去世,才能补选他人。法兰西学院院士是清一色的男性,直到1980 年 3 月 6 日,几经周折,才补选女作家玛格丽特 ? 尤尔瑟娜尔为新院士,从而打破了“ 男性俱乐部 ”的惯例。

9

4、关于“三一律”(名词解释)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关于戏剧结构的创作原则,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符合三个整一: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 小时)。“三一律”是君主专制政体在戏剧艺术上的反映,其优势是舞台时空的高度凝练,戏剧情节的紧凑、集中等;其弊端是人物性格的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5、古典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的成就

(1)法国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英国和德国均受其影响。

弗朗索瓦·德·马雷伯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他要求文学应该为王权服务,作家的创作语言必须明晰、准确和规范化,艺术形式必须完美。他的这些主张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古典主义的正统诗歌理论。在创作实践上,马雷伯写出诗体庄严、结构严密、用词典雅的颂诗,作为对自己理论主张的证明。

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文学是在马雷伯死了以后的三十年代中期形成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是古典主义文学的语言规范化、定型化和作品体裁的初步确立时期,其代表作家是高乃依;第二阶段主要是60年代和70年代,为古典主义文学的全盛时期,各种主要体裁的作品都达到古典主义的艺术顶峰,涌现出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布瓦洛等一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和文艺理论家;第三阶段 10

自80年代至18世纪初,为古典主义文学由盛而衰时期,主要代表作家有拉布吕耶尔和费纳龙等人。

在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各种体裁有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戏剧尤为突出;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和理论家,杰出的有:悲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寓言诗人拉封丹、文艺理论家布瓦洛、散文作家拉布吕耶尔和小说家费纳龙等。

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有古典主义悲剧之父的称号。他的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作品和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他重要的剧作还有《贺拉斯》、《西拿》和《波利耶克特》。

让·拉辛(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二阶段的悲剧作家,善于刻画女性心理和思想的发展过程,总是描绘导致悲剧的必然过程,他的作品比前人作品更具悲剧性。他的代表作悲剧《安德罗玛克》因为严格遵守三一律而被认为是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费德尔》(《菲德拉》)被认为是他的心理悲剧代表作。

让·德·拉封丹(1621—1695)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第二阶段的作家之一和杰出的寓言诗人,一生创作过悲剧、喜剧、颂诗、歌谣、讽刺诗、长篇小说、故事诗和寓言诗等各种体裁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寓言诗》,共收有239首寓言诗,分十二卷出版。在这些寓言中,有的抨击强权,有的描写苦难,表现出作者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民主思想。此外,拉封丹还寓时代气息于场景和事件中,力图反映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在艺术技巧上,拉封丹擅长于组织故事情节,运用生动传神的民间语言,刻画鲜明的艺术形象。拉封丹的寓言诗,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家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11

尼古拉·布瓦洛-德彼雷奥(1636—1711)是法国古典主义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被路易十四钦定为古典主义的理论法典,其本人也因而被人们称为“古典主义诗歌的立法者”。布瓦洛在《诗的艺术》规定理性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必须模仿自然,自然指宫廷和城市生活;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是最高准则,必须遵守“三一律”;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

让·德·拉布吕耶尔(1645—1696)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品格论》(1688—1694)是一部随感式的散文集,其中有人物素描、小型故事、戏剧性场面、思想片断等,而以人物素描写得尤为出色。

弗朗索瓦·德·拉·莫特·费纳龙(1651—1715)也是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家。他针对专制王权提出了“国王是政府的仆人”的思想,具有民主意义。他的著名传奇小说《忒勒马科斯》(1699)是对这一观点的进一步形象解释。

(2)英国

英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它模仿法国古典主义的痕迹明显,独创性不够。约翰·德莱顿(1631—1700)是英国古典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被认为是“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他的《论戏剧体诗》等阐述了古典主义法则。他还创造了“英雄剧”,即采用每两句押韵的“英雄诗节”的古典主义悲剧。但他的“英雄剧”作品描写贵妇人和骑士的爱情纠葛,歌颂过时的理想,美化宫廷生活。

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的创作使英国古典主义达到高潮。他的《批评短论》宣传布瓦洛的理论,提出“优美趣味”说。《夺发记》描写两个天主教家庭的争吵,讽刺上流社 12

会的空虚无聊。《致阿巴思诺特医生书》抨击为所欲为,道德败坏,却逍遥法外的身居高位者。

(3)德国

德国的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1700—1766)的《批判诗学试论》推崇理性,倡导“三一律”,对德国民族语言的规范和剧坛的整顿起过作用。他的理论有助于启蒙精神的发扬。

(4)俄国

俄国在18世纪才接受了古典主义的文学观念,主要是取其“歌颂贤明的君主”这一思想,为彼得一世的改革服务。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苏马罗科夫(1717—1777)的《霍烈夫》、《西纳夫和特鲁沃尔》等悲剧宣扬感情服从理智,权益服从义务的思想,形式上严守“三一律”,促成了俄罗斯剧院的诞生。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765)的突出作用是完成语言的建设工作,《俄文语法》、《论俄文宗教书籍的裨益》根据古典主义的原则,把文学体裁分为高、中、低三种,规定每种文体所允许使用的词汇,为语言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伊丽莎白女皇登基颂》充满高昂的爱国激情,赞颂英雄业绩,为他的诗律主张提供了范例。

13


相关内容

  • 浅析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新特点
  • 摘 要: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经历了19世纪的黄金时代后失去了独尊地位,但作家们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不断给这股传统的文学思潮注入新活力,使它在世界文学多元化格局中保持生命力.文章从主题.描写重点.人物塑造.艺术手法四方面,探索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新特点. 关键词: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新特点 作者 ...

  •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 ...

  •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1. 为什么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发端? 答:欧洲中世纪文学主要由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谣曲,以及城市文学所构成.虽然这四种文学繁荣于不同的阶段,但它们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在艺术上的贡献,都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基础. (1)骑士文学突破了宗 ...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 人: 刘伟炜 制定(修订) 时间: 2011 年 8月 所在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与经贸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古代外国文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几大文明的文学状况及相 ...

  •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 <浅谈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刘金龙,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 ...

  • 浪漫主义~~文学~~
  • :(1)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具有主观性.重理想重感情的本质特征. (2)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受卢梭的"返回自然"和泛神论的影响. (3) 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 (4)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 ...

  • 外国文学史考研辅导笔记
  • 外国文学史考研辅导笔记(欧美文学) 郑克鲁 欧美文学 适用教科书:<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一章 古希腊文学 一 英雄时代/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主要文学成就为神话和史诗,想象力.故事性.哲理性显著. 1 荷马<荷马史诗>(& ...

  •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 历史·必修3(人教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盛行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时代背景.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欧洲的革命.战争.改革不断,政局动荡. (3)社会各阶层普遍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________&quo ...

  •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一. 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欧美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刷新了西方文明的面貌,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世界和人的看法.此时,科学对人的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大得多,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