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优秀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思念别人是一种美丽,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从这一句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就像这玫瑰花一样温馨而浪漫,可除此之外,思念还会让我们感到孤单寂寞,饱尝离别之苦。常人尚有如此之感,更何况是情感细腻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呢?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她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居婉约派之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做官,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赏析全词

师:你认为她读出了什么感情?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3: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师: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生3:她的丈夫赵明诚。

师:赵明诚现在在哪里?做什么? 生3:在负笈求学中/游宦在外。

师:李清照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而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是独守闺中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作的一首相思的词,一首情歌。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生:(齐答)愁

师:(板书:愁)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大家看。(点击课件,展示古人写愁诗词)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师: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 生:(齐答)数量的

师: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进入正文,看一代词宗是如何写愁思的。

上片讲解——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学生齐读上片。

问1:“薄雾浓云”的环境状况带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明确:“薄雾浓云”句说的是:地面上薄薄的雾气弥漫在四周,天空中厚重的阴云密布。朦胧灰暗的环境氛围给人一种沉闷压抑之感。

(师)说:既然是环境给人沉闷压抑之感,那么词人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我们往后看:“愁永昼” 说的是“为漫长的白天而发愁”,也就是说词人嫌白天过于漫长,苦于煎熬、难捱,希望它快点过去;“瑞脑销金兽”是说“词人看着金兽炉中瑞脑香的袅袅轻烟出神,直到香料缓缓燃尽”,足见出神发呆的时间何其漫长乃尔。

问2:作者笔端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呢?

高,佩戴茱萸(用于消灾避邪),品赏菊花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毛泽东先生在《采桑子·重阳》里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是怎样的节日? 生5:登高怀远遍插茱萸、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每逢佳节倍思亲”,本是夫妻团聚之时,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女子最容易伤春更不用说现在已是重阳之秋了,真真像是“去年一滴相思,至今流不到腮边”的悠长。

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6:凉,写出了她的心凉。

师:凉的是什么呢?天阶夜色凉如水,清秋的天气是凉的;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女主人公的身体肌肤是凉的。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生6:透 师:那叫透心凉,一个透字,言其程度由表及里,天凉、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 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了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时注意到这一点。

下片讲解——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师:我们继续看下片。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生:(齐答)消解愁绪

师:如何消解愁绪? 生:(七嘴八舌答)饮酒,东篱把酒

师: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李清照的前辈李白先生曾经做过试验,他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解掉了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美酒需对饮,独酌难免伤身。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愁的最终结果如何?

生:(齐答)瘦

师: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问题是不止一天,能不消瘦吗?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瘦了呗,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愁是瘦的?

生:(齐答)原因 师:瘦是愁的? 生:(齐答)结果

师:瘦成什么程度? 生:(齐答)瘦比黄花

师:诗歌中瑞脑、金兽、玉枕纱橱、赏菊饮酒,诗人生活过得挺不错的,是种悠闲的幸福。可是,一个人在深夜里却有无尽难以排遣的闺情闲愁,最是相思无益,最是闲愁伤身,因愁而瘦,瘦到“比黄花瘦”,这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大家看,人和黄花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前人喜欢以花比人,花容月貌闭月羞花,都是说女子容貌美丽;而这里以人喻花,来形容什么的? 生:(齐答)人的憔悴。 师: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齐答)落蕊的秋菊,是憔悴的,相思中的女子是憔悴的。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

师:这是外型上的相似,叫做形似。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有初恋时“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而这首《醉花阴》是刚嫁的如意郎君赵明诚分别后不久做所,这时候的李清照应该是个丰腴的少妇有精致的富态美(ppt展示李清照图画)。

所以,这里的“瘦”应该更多的是心理之瘦,情感之瘦。

——爱情在心中燃烧,就是瘦的感觉!天下女性,千古情深!

师:词人为什么要如此说“愁”?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总结:在这首词里,词人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的思妇形象,用巧妙地比喻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总结全词:《醉花阴》以“愁”发端,开篇就愁云笼罩:环境压抑,白昼难捱,此一愁也;重阳又至,夫妻分离,此二愁也;独宿空闺,夜寒难耐,此三愁也;独饮闷酒,空怀远人,此四愁也;风卷珠帘,人瘦于菊,此五愁也。主题:重阳独处的孤寂、相思、愁苦。

一、导入新课:

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思念别人是一种美丽,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从这一句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就像这玫瑰花一样温馨而浪漫,可除此之外,思念还会让我们感到孤单寂寞,饱尝离别之苦。常人尚有如此之感,更何况是情感细腻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呢?

二、新课教学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她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居婉约派之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做官,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赏析全词

师:你认为她读出了什么感情?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3: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师: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生3:她的丈夫赵明诚。

师:赵明诚现在在哪里?做什么? 生3:在负笈求学中/游宦在外。

师:李清照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而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是独守闺中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作的一首相思的词,一首情歌。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生:(齐答)愁

师:(板书:愁)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大家看。(点击课件,展示古人写愁诗词)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师: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 生:(齐答)数量的

师: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让我们进入正文,看一代词宗是如何写愁思的。

上片讲解——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学生齐读上片。

问1:“薄雾浓云”的环境状况带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

明确:“薄雾浓云”句说的是:地面上薄薄的雾气弥漫在四周,天空中厚重的阴云密布。朦胧灰暗的环境氛围给人一种沉闷压抑之感。

(师)说:既然是环境给人沉闷压抑之感,那么词人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我们往后看:“愁永昼” 说的是“为漫长的白天而发愁”,也就是说词人嫌白天过于漫长,苦于煎熬、难捱,希望它快点过去;“瑞脑销金兽”是说“词人看着金兽炉中瑞脑香的袅袅轻烟出神,直到香料缓缓燃尽”,足见出神发呆的时间何其漫长乃尔。

问2:作者笔端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呢?

高,佩戴茱萸(用于消灾避邪),品赏菊花酒。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毛泽东先生在《采桑子·重阳》里说“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重阳是怎样的节日? 生5:登高怀远遍插茱萸、亲人团聚的日子。

师: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每逢佳节倍思亲”,本是夫妻团聚之时,无奈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身影,女主人公的愁苦之情着实浓重。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女子最容易伤春更不用说现在已是重阳之秋了,真真像是“去年一滴相思,至今流不到腮边”的悠长。

李清照写愁,不仅秀出了心理体验,而且还写出了切肤感受,这一点异于他人。她的切肤感受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生6:凉,写出了她的心凉。

师:凉的是什么呢?天阶夜色凉如水,清秋的天气是凉的;身旁的玉枕纱厨是凉的;女主人公的身体肌肤是凉的。凉后还加了一个字? 生6:透 师:那叫透心凉,一个透字,言其程度由表及里,天凉、身凉,更重要的是心地凄凉。 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无一字不秀雅,说出了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从一字一句处入手,慢慢来品析。因为诗歌是最凝练的艺术,我们要想把握她,不仅要从宏观上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要从微观上深入肌理,有时通过一个句子可以把握全篇,甚至有时通过一个字的解读,一首诗歌境界全开。希望以后同学们读诗词时注意到这一点。

下片讲解——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师:我们继续看下片。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 生:(齐答)消解愁绪

师:如何消解愁绪? 生:(七嘴八舌答)饮酒,东篱把酒

师:饮酒真的可以消解愁绪吗?李清照的前辈李白先生曾经做过试验,他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消解掉了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李清照的消解掉了没有? 生:(齐答)没有

师:美酒需对饮,独酌难免伤身。从词中看哪个字可以看出没有消解掉?愁的最终结果如何?

生:(齐答)瘦

师:一个人整日整夜的思念,问题是不止一天,能不消瘦吗?柳永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什么意思?瘦了呗,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愁是瘦的?

生:(齐答)原因 师:瘦是愁的? 生:(齐答)结果

师:瘦成什么程度? 生:(齐答)瘦比黄花

师:诗歌中瑞脑、金兽、玉枕纱橱、赏菊饮酒,诗人生活过得挺不错的,是种悠闲的幸福。可是,一个人在深夜里却有无尽难以排遣的闺情闲愁,最是相思无益,最是闲愁伤身,因愁而瘦,瘦到“比黄花瘦”,这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大家看,人和黄花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前人喜欢以花比人,花容月貌闭月羞花,都是说女子容貌美丽;而这里以人喻花,来形容什么的? 生:(齐答)人的憔悴。 师: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齐答)落蕊的秋菊,是憔悴的,相思中的女子是憔悴的。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

师:这是外型上的相似,叫做形似。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有初恋时“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而这首《醉花阴》是刚嫁的如意郎君赵明诚分别后不久做所,这时候的李清照应该是个丰腴的少妇有精致的富态美(ppt展示李清照图画)。

所以,这里的“瘦”应该更多的是心理之瘦,情感之瘦。

——爱情在心中燃烧,就是瘦的感觉!天下女性,千古情深!

师:词人为什么要如此说“愁”?

(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 总结:在这首词里,词人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的思妇形象,用巧妙地比喻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

总结全词:《醉花阴》以“愁”发端,开篇就愁云笼罩:环境压抑,白昼难捱,此一愁也;重阳又至,夫妻分离,此二愁也;独宿空闺,夜寒难耐,此三愁也;独饮闷酒,空怀远人,此四愁也;风卷珠帘,人瘦于菊,此五愁也。主题:重阳独处的孤寂、相思、愁苦。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2012年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方案
  • 2012年小学英语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决定于2012年继续开展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选目的与任务 (一)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促进教 ...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一师一优课"县实施方案
  • 博教[2015]5号 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 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

  • 听课报告怎么写
  • 听课报告怎么写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 ...

  • 背影优秀课堂实录
  • <背影>课堂实录教师放<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孟郊的<游子吟> 师:画面上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这首诗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诵.我们一起读一下好吗? 生(大声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这首诗歌颂的是 ...

  •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
  • 泸溪县第五中学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及省.州.县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力争每一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好一个研究课,并在校内进行交流研讨:每个学 ...

  • 小学体育[五步拳]课堂实录
  • 五步拳课堂实录 一.课堂常规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生:李小龙. 师:对,他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龙,他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精彩的视频<功夫者>. 师:你想不想成为一名武术明星?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武术中最基本的 ...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学对话 观察目的:授课教师林凡工作6年,已经进行过高中教学的大循环.我们对她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她向骨干教师转化.因此,既要发现她课堂的不足,进行矫正性观察:又要注意捕捉她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利于她教学风格的形成. 观察 ...

  •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常州市新北区孝都中学 石广兴 这是一堂竞赛课. 上课前,我和学生有一点时间交流,拉近了距离. 上课铃声优美地响起,同学们都静静地等待,评委老师也进来了.班长示意我可以上课了.我点点头,我们仿佛相识已经很久. 上课开始:我先自我介绍,我来自长江边上一所普通中学,很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