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黄埠中心小学 刘海燕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46-48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例题1呈现2003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了解一年有12个月,发现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其中2月为特殊月。同时通过对大月小月的区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小月的不同方法。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所以,学生学会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1、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老师说谜语,学生猜。揭示谜底“日历”。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3月12日植树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爱国情操 ,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引入对年、月、日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课件出示2003年年历卡,学生翻开书第47页。

(2)观察课件出示的是哪一年的年历卡。

(3)老师: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老师板书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

(3)哪几个月是30天?

(4)二月份有多少天?

(5)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5)以小组的形式汇报结果,教师课件展示突出特点,边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2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学生可以考虑几种计算方法,不详讲。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1)小组交流、合作计算全年天数。(2)学生汇报并上台演算过程。(3)集体验算)

2、认识大月、小月。

(1)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课件出示)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的天数比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要少,所以2月我们叫特殊月,也叫平月。)

师: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反馈:„„

(2)大家都会用脑记,你听说过“拳头记法”吗?书上介绍了“拳头记法”。打开课本48页,自己先学一学,同桌说一说。

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投影出示“拳头记法”)

(3)看到书上的做一做,对照前面的2003年的年历,完成做一做的题目。指名回答和集体订正。第一题讲清楚三个月分别是多少天;第二题在书上找到六月一日来;第三题知道四月有30天,除以7就是商4余下2.。

(4)活动——做游戏。游戏规则:

a、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

b、当老师说出一个月后,你在心里马上判断它是大月还是小月,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10月,10月是大月,男生起立,女生坐下。

(5)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设计意图】: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独立演示左拳记忆法,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记忆;运用歌诀法来记忆,能迅速有效的判断某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及其天数。歌诀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生动而有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3、歌谣后面两句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出示课件(如图)。“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2005年就是平年,2004年就是闰年。”

(1)观察右边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第47页的1993年至2004年的2月月历,注意这些年的2月的天数。总结出如课件的下图。

(2)观察整理好的,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发现。(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出示找出的规律。告诉学生什么是平年,什么事闰年。进入课件“你知道吗”(点击声音图标)

(3)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平、闰年(有余数的一般都是平年,没有余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是最后一个“1900/4=475”判断为平年,产生疑问,并课件出示1900年的2月月历。

(4)进入“你知道吗”,点击声音图标。再次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平、闰年。

三、巩固练习

我会判1.每年都是365天。(错)2.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错)3.一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错)4.每一个月都至少有4个星期日。(对)5.因为2100能整除4,所以2100年是闰年。(错)

我会填1、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4 )个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 30)天。2、5月最后一天是( 31)日,9月最后一天是(30 )日。3、

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7)月和( 8)月,也可能是(12 )月和(1)月。

趣味题:1、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2月29日)2、故事发生在前不久,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办理日期为2013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境,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捉拿归案,这是什么原因呢?(2013年没有2月29日)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

四、课外作业。

收集2014年的年历,把你所知道的节日找出来,并看看是星期几?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集体汇报)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附: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黄埠中心小学 刘海燕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46-48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例题1呈现2003年的年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了解一年有12个月,发现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其中2月为特殊月。同时通过对大月小月的区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小月的不同方法。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所以,学生学会了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1、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老师说谜语,学生猜。揭示谜底“日历”。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你知道这些图上所画的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吗?(出示主题图)

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

3月12日植树节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引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爱国情操 ,让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引入对年、月、日知识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课件出示2003年年历卡,学生翻开书第47页。

(2)观察课件出示的是哪一年的年历卡。

(3)老师: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思考题的答案。

老师板书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

(3)哪几个月是30天?

(4)二月份有多少天?

(5)一年有多少天?

(4)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5)以小组的形式汇报结果,教师课件展示突出特点,边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31天;

4月、6月、9月、11月都是30天。

2月有28天。

一年有365天。(学生可以考虑几种计算方法,不详讲。

师:一年有多少天呢?(1)小组交流、合作计算全年天数。(2)学生汇报并上台演算过程。(3)集体验算)

2、认识大月、小月。

(1)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课件出示)

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师: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的天数比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要少,所以2月我们叫特殊月,也叫平月。)

师: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反馈:„„

(2)大家都会用脑记,你听说过“拳头记法”吗?书上介绍了“拳头记法”。打开课本48页,自己先学一学,同桌说一说。

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投影出示“拳头记法”)

(3)看到书上的做一做,对照前面的2003年的年历,完成做一做的题目。指名回答和集体订正。第一题讲清楚三个月分别是多少天;第二题在书上找到六月一日来;第三题知道四月有30天,除以7就是商4余下2.。

(4)活动——做游戏。游戏规则:

a、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

b、当老师说出一个月后,你在心里马上判断它是大月还是小月,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如:10月,10月是大月,男生起立,女生坐下。

(5)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设计意图】: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习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引导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独立演示左拳记忆法,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记忆;运用歌诀法来记忆,能迅速有效的判断某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及其天数。歌诀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生动而有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3、歌谣后面两句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出示课件(如图)。“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2005年就是平年,2004年就是闰年。”

(1)观察右边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第47页的1993年至2004年的2月月历,注意这些年的2月的天数。总结出如课件的下图。

(2)观察整理好的,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发现。(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出示找出的规律。告诉学生什么是平年,什么事闰年。进入课件“你知道吗”(点击声音图标)

(3)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平、闰年(有余数的一般都是平年,没有余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是最后一个“1900/4=475”判断为平年,产生疑问,并课件出示1900年的2月月历。

(4)进入“你知道吗”,点击声音图标。再次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平、闰年。

三、巩固练习

我会判1.每年都是365天。(错)2.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错)3.一年有7个大月,5个小月。(错)4.每一个月都至少有4个星期日。(对)5.因为2100能整除4,所以2100年是闰年。(错)

我会填1、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4 )个小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 30)天。2、5月最后一天是( 31)日,9月最后一天是(30 )日。3、

小明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这两个月可能是(7)月和( 8)月,也可能是(12 )月和(1)月。

趣味题:1、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2月29日)2、故事发生在前不久,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办理日期为2013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境,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捉拿归案,这是什么原因呢?(2013年没有2月29日)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巩固和强化了所学知识。

四、课外作业。

收集2014年的年历,把你所知道的节日找出来,并看看是星期几?

五、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集体汇报)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附:板书设计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46-p49页.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 ...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年月日--
  • <年 月 日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六册<年月日的认识>. 设计思想:整个设计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交流,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 ...

  • 全套讲课教学视频_附人教版全套小学PDF电子课本[高清视频与电子书] 
  • 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要保存了! 现在没有小朋友的,也建议保存下来, 说不定哪天意外就发生了! 主要包含资源为: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人教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三年级下年月日说课稿
  •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说课  尹华兵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 ...

  • 小学各版本数学电子课本
  • 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后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们的校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钟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末页 人教版一年 ...

  • 人教版初中语文_数学教学视频
  • .. 人教版初中语文, 数学教学视频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