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临床研究_张汉卿

·22·JCAM.Mar,2013,Vol.29,NO.3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

颈肩综合征临床研究

张汉卿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要:目的:观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及远期效应。方法:将158例符

合颈肩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为主方法治疗,摘

对照组选用传统毫针为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6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45.4%,总有效率为94.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期间两组总体改善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97.4%,对照组8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的疗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治疗总体疗效明确,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关键词:平衡针;颈肩综合征;四维牵引调曲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3)003-0022-04

NeckandShoulderSyndrome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

ZHANGHan-qing

(TheSecondHospitalofFujianLongyan,Longyan36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icacyandlong-termeffectsbyclinicalresearchofneckandshoulder

syndrome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Methods:158patientswithneck-shouldersyndromewererandoml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Treatmentgroupwas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andcontrolgroupusedtraditionalacupuncturetreatment.Results:Basiccurerateoftreat-mentgroupwas67.5%,andthetotalefficiencywas100%.Basiccurerateofcontrolgroupwas45.4%,andtotaleffectiveratewas94.7%.Afterstatisticsprocessing,totalimprovementratebetweentwogroup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treatmentgroupwasbetterthancontrolgroupingeneral.Thefollow-upresultsshowedthat: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treatmentgroupwas97.4%,whilecontrolgroupwas89.3%.Treatmentgroupwassuperiortocontrolgroup.Conclusion: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forneckandshouldersyndromeisveryuseful.Theefficayisobviousandtherecurrencerateislow,whichisworthyoffurtherstudyand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Balanceacupuncture;Neckandshouldersyndrome;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

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以颈胸关节失稳及周围肌肉、

韧带劳损,颈椎退行性改变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以至臂肘的肌筋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怕冷等不适感,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症候群的疾患。是以脊柱劳损为主

要发病原因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有效方法不多,复发率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不少患者颇为痛苦。笔者运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为主治疗该病,效果较现报告如下。好,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作者简介:张汉卿(1969-),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临

床工作。

2013293·23·

本研究病例来自我院康复科、中医科门诊,共收集

纳入病例15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病例158例,

例。实际完成病例152例,剔除6例,剔除原因主要是

随访次数不够。采用随机分组(医学统计软件设计随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机方案)的方法,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和对照组(传统毫针治疗)。两组平行进行,每组各79例。其中治疗组入组79例,剔除2例,实际完成77例;对照组入组79例,剔除4例,实际完成75例。其中男63例,女89例;年45~60岁者76例,60~70岁龄为25~45岁者52例,

4~12个月以内96者24例;病程3个月以内17例,

1年以上39例。两组患者均有肩颈痛、例,肩胛活动

受限、颈胸椎旁压痛、冈上肌压痛、斜方肌压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与体征分布相似,具有可比性。

表1

指标

颈肩背痛和颈肩活动受限

颈胸椎旁、岗上肌、

斜方肌压痛其它症状、体征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实行单盲法(医生

知道随机分组)。22.1

治疗方法治疗组

肩痛穴,配穴平衡针灸治疗:取穴:主穴为颈痛穴、

头痛穴。定位:颈痛穴位于手背部,推拳第为肩背穴、

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肩痛穴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最高点连线的上1/3;肩背穴位于尾骨旁开4~5cm处;头痛穴位于足背第1、第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操作:交叉取穴,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快速进针,提插直刺2~3cm(1.5

3s后出针;颈痛穴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寸),

神经出现针感为宜;肩痛穴以触电式针感,向足踝和足趾传导出现麻胀感;肩背穴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头痛穴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使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仪”俯卧位,过伸悬吊下肢牵引,力支点在胸腰枢纽悬吊逐步升高,随时观察患者变化,每次关节,30min。

理筋整脊法治疗:医者用双手运用拿法、揉法、滚法放松颈部后,按双手拇指触诊触摸出偏歪的棘突或棘突旁的压痛点,按病椎的上下位置,以一手拇指顶住棘突或棘突旁的压痛点行坐位颈椎旋提法,用巧力将病椎复位,最后再放松颈部。

闪罐法治疗:用火罐在颈肩背腰闪罐各3~4次。

10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每日治疗1次,疗程间休息3日。

2.2对照组

传统毫针治疗:取穴:阿是穴、肩髎、肩贞、肩前、颈部夹脊穴、风池、大椎、曲池、肩井、天宗。操作: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可接电针和用红外线照射患部。

理筋整脊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闪罐法治疗:用火罐在颈肩背腰闪罐各3~4次。

10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每日治疗1次,疗程间休息3日。

3疗效观察3.1

观察指标

按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规定进行指标的观察,由临床医师负责准确、及时地记录指标数据,不得随意进行涂改。

3.2疗效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测量受试者主观

[2]

疼痛感觉的标准。无痛:视觉模拟评分0~1,积分0分;轻痛:视觉模拟评分1~4,积分1分;中痛:视觉模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组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均值±标准差77757775

t

P

2.32±0.67-1.690.0782.12±0.68

2.19±0.79-0.1780.8632.14±0.67

7714.57±4.798-1.1920.2647513.68±4.678

1.2诊断标准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

电视者。颈项肩胛疼痛,僵硬不适,疼长时间看电脑、

痛向前臂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分别在胸锁乳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突肌乳突端、

肩井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经X线摄片检

查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等改变,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1.3纳入标准

[1]

①符合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25~70岁;

③患者同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25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②哺乳、妊娠

颈椎先天畸形,或准备妊娠的妇女;③急性颈椎外伤,

颈椎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肿瘤、结核,骨质

疏松,急性肩关节损伤;④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1.5剔除标准

属以下情况者剔除:①脱落:因各种原因未坚持观察者;②不依从:患者未按计划进行针刺或不遵从医嘱;③干扰: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了其他治疗。1.6盲法的实施

·24·JCAM.Mar,2013,Vol.29,NO.3

拟评分4~7,积分2分;重痛:视觉模拟评分>7,积分

3分。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见表2。

表2

症状

4.1.1

治疗期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两组总体改善率组间比由表3可知,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表

评分标准

无轻度

评分值0分1分2分3分0分1分2分3分

专门医生测量患者颈岗上肌、斜方胸椎旁、

肌局部肌肉压痛,并客观记录评分。专门医生测量患者颈并客观记痛背痛处,录评分备注

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说明在治疗

颈肩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面,平衡针与调曲并用优于传统毫针治疗。

表3

分组例数治疗组77对照组75

两组治疗期疗效比较

显效21(27.3)28(37.3)

有效4(5.2)8(10.7)

例(%)

无效0

总有效率100%

P

基本治愈52(67.5)35(46.7)

颈肩背疼痛中度(能忍受)重度(难忍受)

0.004

4(5.3)94.7%

颈胸椎旁、岗上肌、压痛

轻度

4.1.2

斜方肌局部肌肉中度能忍受

难忍受重度,

治疗期两组指标分析

表4

两组治疗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例数消失

[1**********]0

明显改善[1**********]4

好转79111797

无明显改善060504

3.72

<0.01

4.63

<0.01Z

P

3.3

随访方法

随访目的:了解患者治疗后疼痛变化情况、病情发

指标项目组别

展复发情况及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随访时间:从治

3、5个月进行随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治疗后的第1、访,共3次。观察周期:从治疗1个疗程后至5个月结

电话随访形式。随访记束。随访形式:采用门诊随访、

录内容: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病情复发情况

及有无后续不良反应。应答率:达到80%以上。3.43.4.1

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1~5个月进行统

疗效判定时间

计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

颈肩背疼痛

治疗组77对照组75

4.38<0.01

颈肩活动受限颈胸椎旁、岗斜方肌上肌、

治疗组77对照组75治疗组77

局部肌肉压痛对照组75

由表4可知,经秩和检验,两组各症状与体征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2

随访期疗效

随访期总体好转、维持情况由表5可见,经秩和检验,两组随访期总体情况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说明平衡针与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与传统毫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远期效应相等。

表5

两组随访期总体好转、维持情况比较

好转46(59.7)37(49.3)

维持29(37.7)30(40.0)

复发2(2.6)8(10.7)

采用积分法综合评分。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基本治愈:治疗后积分减少85%以上;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85%~50%之间;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25%;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5%以下。采用尼莫地平评分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3.4.3

复发:颈肩背

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随访3疼痛、

总体复发、维持、好转判定标准

3.4.2

例(%)

P0.728

分组例数治疗组77对照组75

总维持率97.4%89.3%

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维持:基本维持治疗后状态(随访3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好转:颈肩背疼痛消失,可有肩背酸痛或颈肩轻微疼痛,颈部活动不受限(随访3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3.5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

±s)来表示,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计数资料用χ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

5讨论

、“骨痹”、“肩颈颈肩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肩痹”

痛”等范畴。其症状表现和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筋病候《灵枢·经筋》相通。在阐明十二经筋的病候表现有“转筋”、“筋急”、“不可屈伸”,《灵枢·经筋》:“寒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则反折筋急曰

。寒邪侵袭、病,阳胜则阴病”跌扑损伤、劳作过度损及督脉、筋脉失养导致脉络空虚、经脉闭塞而发病。机

体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为本虚,风寒湿阻塞经脉导致不其病因病机乃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通则痛为标实,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取穴以痛为输。如曰

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研究结果4.1

治疗期疗效

2013293·25·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指出

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经,

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络病者,其病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对于该种偏

,《内经》、“缪刺”。《灵枢·终提出“巨刺”之盛状态

》:“病在上者下取之,。《素问·病在下者高取之”始

:“善用针者,。阴阳应象大论》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现代相关研究有韦氏认为脊柱劳损的主要病因不

是椎间盘,关节紊乱、椎曲改变是出现症状的主要病因即发病因素,久坐引起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因此在

[3]

治疗上主要以纠正脊柱力学平衡为主。王氏等认为长期低头工作被认为是引起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最直接的原因,低头伏案导致颈肌痉挛,久之颈肌减弱,动力平衡被破坏影响静力平衡

[4]

止痛、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实验小组通过平衡针对人皮层痛觉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

研究得出结论:针刺信号和痛信号可以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相应体感区汇聚,汇聚的结果是平衡针刺信号抑

整个抑制过程发生在针刺后45ms之内,制了痛信号,

几乎在针刺的瞬间发生,从而解释了平衡针临床3s

见效的原因。平衡针可降低血循环中IL-1β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加速组织间的代谢,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减轻炎性反应。可减低应激条件下下丘脑和循环血中β-EP的含量,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协同整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建立机体新的平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为平衡针灸治疗各种痛症快速镇痛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因此随访期治疗组的维持率(97.4%)高于对照组(89.3%),表示平衡针强调人体的自我平衡恢复功能。

四维牵引调曲法是运用上病下治的理论,采用腰椎后伸牵引,从调整腰椎曲度,再调胸椎曲度,进而调颈曲。孙氏曾观察颈曲紊乱的颈椎病占83%,同时合

[9]

并有胸椎旋转侧凸。胸椎的侧凸实际上源自腰椎的侧弯,颈曲紊乱源自腰曲,长期久坐,腰曲变直、侧

导致颈曲紊乱。四维牵引调曲悬吊牵引法重视脊弯,

柱运动力学的四维牵引结构,既充分调动腰背的竖脊肌也调动了椎体前缘的腰大肌轴心作用力,有效地纠

[10]

正椎曲的变异和侧弯。以四维牵引调曲治疗颈曲变小类颈肩综合征,颈曲恢复的临床效果受年龄、病程

。赵氏等认为颈椎

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先天性椎管狭窄基础上的退

行性改变、劳损和畸形加速了这一进程,外伤和炎症视其程度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诱发因素

[5]

。王氏认为一

旦心里失衡就会影响干扰到大脑遗传基因程序的正常运行,就会启动各种疾病的发生,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

[6]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

本研究表明,治疗期间两组对于颈肩背痛,颈胸椎

VAS评分等各方面旁、岗上肌、斜方肌局部肌肉压痛,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的作用,但存在具体的差异,治疗组基本治愈率6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45.4%,总有效率94.7%,两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随访期各项临床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异,即远期效应相当,治疗组基本维持率97.4%,对照组基本维持率89.3%,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复发率2.6%,对照组复发率10.7%。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从治疗后1个月到5个月其好转程度、维持程度情况相当,但复发情况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于颈肩综合征,手足同名经气相同,邪气可能自患侧颈肩部转移至对侧与其经脉相关联的手足同名经

。“肩痛穴”、“颈痛穴”之相应部位即是相应部位。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生物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科

[7]

、“颈痛学。平衡针疗法是主要通过针灸“肩痛穴”,“肩背穴”“头痛穴”,对症选用辅助穴和旨在改善穴”

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有利于促进机体的自我恢复。《内经》“巨刺”、“缪刺”,提出均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刺法。近20年大量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巨刺法擅长治疗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当代医家也应用

[8]

针刺方法、适应病症,平衡针与广泛。从取穴原则、

“巨刺法”、“缪刺法”、相吻合。平衡针取穴“肩痛穴”

“颈痛穴”的针刺方法,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人体左右、上下、内外之阴阳气血趋于平衡,而达到通经

一般中青年的患者大部分能达到和病情轻重的影响,

完全恢复,而中老年患者只能达到基本恢复或改善。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法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是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与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相结合

:“平衡是人体的创新。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认为

健康的基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修衡是通过针刺

外周神经靶点,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达到机”椎曲论认为正常人体的椎曲是维持体新的平衡。

脊柱所有组织关系的生理需要,椎曲紊乱可导致系列病变,指出脊柱劳损的病理核心是椎曲紊乱。因此,调

[12]

整恢复椎曲是主要目标。以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及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理论指导,临床上采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以恢复新的平衡为目的。通过平衡针刺激周围神经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依靠中枢调控的方式达到自身平衡的作用,再通过四维牵引调曲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可以疏通经络,达到一个新的阴阳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对病变

镇痛作用。部位的治疗、6

结论

本课题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平衡针与四

“传统毫针”维牵引调曲并用”和治疗方法对治疗颈肩

[11]

·26·JCAM.Mar,2013,Vol.29,NO.3

[3]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4]王以进,.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王介麟.骨科生物力学[M]

1989:232

[5]赵定麟.颈椎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541[6]王文远.平衡针灸中枢调控的理论研究[J].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

2011,11(3):18学杂志,

[7]王文远.中国平衡灸疗学理论研究[J].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学杂

2005,5(2):1-5志,

[8]林志诚,.针灸临床杂志,陈立典.巨刺法的研究慨况和思考[J]

2008,24(8):51-53

[9]孙永章,.中华中医药杂韦以宗,韦春德,等.颈椎病病因探讨[J]

2005,20(2):118-120志,

[10]张汉卿.四维牵引整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疗效观

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10,11(1):57-59察[

[11]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1

[12]潘东华.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3

综合征远期效应对比,得出以下结论:①治疗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治疗颈肩综合征总体疗效要优

于传统毫针治疗方法。②随访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与传统毫针治疗法的远期效应相当,虽然在

可是对比两组的复发率,对照组统计数据上没有差异,

要高于治疗组。这表示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对

颈肩综合征随访期的维持疗效有一定优势,有复发率低的特点。③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总体疗效是明确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是明显的,所以具有一定的远期效应。在应用中具有取穴少、不留针、痛苦少、安全、有效率高并且复发率低等特点,故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尚秀葵,“四天”.胡明海,孟红.针刺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J]

1998,23(4):284针刺研究,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1

收稿日期:2012-08-16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疗效观察

1

郭文海,王

1

艳,裴

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试验条件的脑卒中合

并中枢性面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进摘

12次为1个疗程,行针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临床疗效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30.4%,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率17.7%,总有效率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等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面肌瘫痪功能恢复更加有效。关键词:脑卒中;面瘫;康复;针刺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3)003-0026-02

面瘫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合并中枢性面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为两组。对照组17例,

40~70岁,平均(52.24±12.36)岁;平均病程(40.65±26.45)天;脑出血6例,脑梗死11例。治疗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1~73岁,平均(56.40±12.52)岁;平均病程(38.46±25.72)天;脑出血10例,脑梗死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性

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质、

1.2纳入标准

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20世纪70~80年代的上升

[1]

趋势,逐渐呈现出趋于平衡或稳步下降的态势,很多患者伴有中枢性面瘫,而面瘫的治疗常在临床中被忽略,导致许多患者留有颜面部肌肉瘫痪、面部表情少、口角歪斜、经常流涎、患侧口角留有残余食物等症状,影响患者进食,承受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于中枢性面瘫治疗常采用常规针刺,笔者认为针刺只是被动的刺激方式,还需要患者的主动训练,但目前大部分文献只是提到让患者自己做锻炼,很少有专业的面瘫康复,因此笔者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上

作者简介:郭文海(1964-),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2·JCAM.Mar,2013,Vol.29,NO.3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

颈肩综合征临床研究

张汉卿

(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要:目的:观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及远期效应。方法:将158例符

合颈肩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为主方法治疗,摘

对照组选用传统毫针为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为6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45.4%,总有效率为94.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期间两组总体改善率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97.4%,对照组8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的疗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治疗总体疗效明确,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关键词:平衡针;颈肩综合征;四维牵引调曲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3)003-0022-04

NeckandShoulderSyndrome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

ZHANGHan-qing

(TheSecondHospitalofFujianLongyan,Longyan36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icacyandlong-termeffectsbyclinicalresearchofneckandshoulder

syndrome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Methods:158patientswithneck-shouldersyndromewererandoml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Treatmentgroupwastreatedbyboth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andcontrolgroupusedtraditionalacupuncturetreatment.Results:Basiccurerateoftreat-mentgroupwas67.5%,andthetotalefficiencywas100%.Basiccurerateofcontrolgroupwas45.4%,andtotaleffectiveratewas94.7%.Afterstatisticsprocessing,totalimprovementratebetweentwogroup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treatmentgroupwasbetterthancontrolgroupingeneral.Thefollow-upresultsshowedthat:theexcellentandgoodrateoftreatmentgroupwas97.4%,whilecontrolgroupwas89.3%.Treatmentgroupwassuperiortocontrolgroup.Conclusion:Balanceacupunctureand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forneckandshouldersyndromeisveryuseful.Theefficayisobviousandtherecurrencerateislow,whichisworthyoffurtherstudyand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Balanceacupuncture;Neckandshouldersyndrome;Curatureadjustingmethodthrough4-dimen-tionaltractions

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以颈胸关节失稳及周围肌肉、

韧带劳损,颈椎退行性改变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以至臂肘的肌筋发生酸软、痹痛、乏力、怕冷等不适感,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症候群的疾患。是以脊柱劳损为主

要发病原因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有效方法不多,复发率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不少患者颇为痛苦。笔者运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为主治疗该病,效果较现报告如下。好,

1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作者简介:张汉卿(1969-),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临

床工作。

2013293·23·

本研究病例来自我院康复科、中医科门诊,共收集

纳入病例15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病例158例,

例。实际完成病例152例,剔除6例,剔除原因主要是

随访次数不够。采用随机分组(医学统计软件设计随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机方案)的方法,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和对照组(传统毫针治疗)。两组平行进行,每组各79例。其中治疗组入组79例,剔除2例,实际完成77例;对照组入组79例,剔除4例,实际完成75例。其中男63例,女89例;年45~60岁者76例,60~70岁龄为25~45岁者52例,

4~12个月以内96者24例;病程3个月以内17例,

1年以上39例。两组患者均有肩颈痛、例,肩胛活动

受限、颈胸椎旁压痛、冈上肌压痛、斜方肌压痛。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与体征分布相似,具有可比性。

表1

指标

颈肩背痛和颈肩活动受限

颈胸椎旁、岗上肌、

斜方肌压痛其它症状、体征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实行单盲法(医生

知道随机分组)。22.1

治疗方法治疗组

肩痛穴,配穴平衡针灸治疗:取穴:主穴为颈痛穴、

头痛穴。定位:颈痛穴位于手背部,推拳第为肩背穴、

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及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肩痛穴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最高点连线的上1/3;肩背穴位于尾骨旁开4~5cm处;头痛穴位于足背第1、第2趾骨结合之前凹陷中。操作:交叉取穴,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快速进针,提插直刺2~3cm(1.5

3s后出针;颈痛穴以针刺指背神经或掌侧固有寸),

神经出现针感为宜;肩痛穴以触电式针感,向足踝和足趾传导出现麻胀感;肩背穴以针刺坐骨神经干后出现的针感为宜;头痛穴以针刺趾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

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使用“以宗四维牵引整脊,仪”俯卧位,过伸悬吊下肢牵引,力支点在胸腰枢纽悬吊逐步升高,随时观察患者变化,每次关节,30min。

理筋整脊法治疗:医者用双手运用拿法、揉法、滚法放松颈部后,按双手拇指触诊触摸出偏歪的棘突或棘突旁的压痛点,按病椎的上下位置,以一手拇指顶住棘突或棘突旁的压痛点行坐位颈椎旋提法,用巧力将病椎复位,最后再放松颈部。

闪罐法治疗:用火罐在颈肩背腰闪罐各3~4次。

10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每日治疗1次,疗程间休息3日。

2.2对照组

传统毫针治疗:取穴:阿是穴、肩髎、肩贞、肩前、颈部夹脊穴、风池、大椎、曲池、肩井、天宗。操作: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可接电针和用红外线照射患部。

理筋整脊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闪罐法治疗:用火罐在颈肩背腰闪罐各3~4次。

10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每日治疗1次,疗程间休息3日。

3疗效观察3.1

观察指标

按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规定进行指标的观察,由临床医师负责准确、及时地记录指标数据,不得随意进行涂改。

3.2疗效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为测量受试者主观

[2]

疼痛感觉的标准。无痛:视觉模拟评分0~1,积分0分;轻痛:视觉模拟评分1~4,积分1分;中痛:视觉模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组间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均值±标准差77757775

t

P

2.32±0.67-1.690.0782.12±0.68

2.19±0.79-0.1780.8632.14±0.67

7714.57±4.798-1.1920.2647513.68±4.678

1.2诊断标准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

电视者。颈项肩胛疼痛,僵硬不适,疼长时间看电脑、

痛向前臂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分别在胸锁乳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突肌乳突端、

肩井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经X线摄片检

查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等改变,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1.3纳入标准

[1]

①符合颈肩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年龄25~70岁;

③患者同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25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②哺乳、妊娠

颈椎先天畸形,或准备妊娠的妇女;③急性颈椎外伤,

颈椎椎管狭窄症,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肿瘤、结核,骨质

疏松,急性肩关节损伤;④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1.5剔除标准

属以下情况者剔除:①脱落:因各种原因未坚持观察者;②不依从:患者未按计划进行针刺或不遵从医嘱;③干扰:治疗期间患者接受了其他治疗。1.6盲法的实施

·24·JCAM.Mar,2013,Vol.29,NO.3

拟评分4~7,积分2分;重痛:视觉模拟评分>7,积分

3分。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见表2。

表2

症状

4.1.1

治疗期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两组总体改善率组间比由表3可知,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表

评分标准

无轻度

评分值0分1分2分3分0分1分2分3分

专门医生测量患者颈岗上肌、斜方胸椎旁、

肌局部肌肉压痛,并客观记录评分。专门医生测量患者颈并客观记痛背痛处,录评分备注

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以说明在治疗

颈肩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面,平衡针与调曲并用优于传统毫针治疗。

表3

分组例数治疗组77对照组75

两组治疗期疗效比较

显效21(27.3)28(37.3)

有效4(5.2)8(10.7)

例(%)

无效0

总有效率100%

P

基本治愈52(67.5)35(46.7)

颈肩背疼痛中度(能忍受)重度(难忍受)

0.004

4(5.3)94.7%

颈胸椎旁、岗上肌、压痛

轻度

4.1.2

斜方肌局部肌肉中度能忍受

难忍受重度,

治疗期两组指标分析

表4

两组治疗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例数消失

[1**********]0

明显改善[1**********]4

好转79111797

无明显改善060504

3.72

<0.01

4.63

<0.01Z

P

3.3

随访方法

随访目的:了解患者治疗后疼痛变化情况、病情发

指标项目组别

展复发情况及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随访时间:从治

3、5个月进行随疗1个疗程后,分别对治疗后的第1、访,共3次。观察周期:从治疗1个疗程后至5个月结

电话随访形式。随访记束。随访形式:采用门诊随访、

录内容: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病情复发情况

及有无后续不良反应。应答率:达到80%以上。3.43.4.1

疗效判定

治疗结束后1~5个月进行统

疗效判定时间

计评分。

疗效判定标准

颈肩背疼痛

治疗组77对照组75

4.38<0.01

颈肩活动受限颈胸椎旁、岗斜方肌上肌、

治疗组77对照组75治疗组77

局部肌肉压痛对照组75

由表4可知,经秩和检验,两组各症状与体征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2

随访期疗效

随访期总体好转、维持情况由表5可见,经秩和检验,两组随访期总体情况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说明平衡针与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与传统毫针治疗颈肩综合征的远期效应相等。

表5

两组随访期总体好转、维持情况比较

好转46(59.7)37(49.3)

维持29(37.7)30(40.0)

复发2(2.6)8(10.7)

采用积分法综合评分。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基本治愈:治疗后积分减少85%以上;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85%~50%之间;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25%;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5%以下。采用尼莫地平评分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3.4.3

复发:颈肩背

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随访3疼痛、

总体复发、维持、好转判定标准

3.4.2

例(%)

P0.728

分组例数治疗组77对照组75

总维持率97.4%89.3%

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维持:基本维持治疗后状态(随访3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好转:颈肩背疼痛消失,可有肩背酸痛或颈肩轻微疼痛,颈部活动不受限(随访3次积分<治疗最后积分)。3.5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

±s)来表示,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计数资料用χ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

5讨论

、“骨痹”、“肩颈颈肩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肩痹”

痛”等范畴。其症状表现和中医经络理论中经筋病候《灵枢·经筋》相通。在阐明十二经筋的病候表现有“转筋”、“筋急”、“不可屈伸”,《灵枢·经筋》:“寒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则反折筋急曰

。寒邪侵袭、病,阳胜则阴病”跌扑损伤、劳作过度损及督脉、筋脉失养导致脉络空虚、经脉闭塞而发病。机

体肝肾不足、筋骨失养为本虚,风寒湿阻塞经脉导致不其病因病机乃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通则痛为标实,

《灵枢·经筋》:“治在燔针劫刺,取穴以痛为输。如曰

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4研究结果4.1

治疗期疗效

2013293·25·

。”《素问·缪刺论》:“邪客于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指出

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经,

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络病者,其病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对于该种偏

,《内经》、“缪刺”。《灵枢·终提出“巨刺”之盛状态

》:“病在上者下取之,。《素问·病在下者高取之”始

:“善用针者,。阴阳应象大论》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现代相关研究有韦氏认为脊柱劳损的主要病因不

是椎间盘,关节紊乱、椎曲改变是出现症状的主要病因即发病因素,久坐引起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因此在

[3]

治疗上主要以纠正脊柱力学平衡为主。王氏等认为长期低头工作被认为是引起颈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最直接的原因,低头伏案导致颈肌痉挛,久之颈肌减弱,动力平衡被破坏影响静力平衡

[4]

止痛、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实验小组通过平衡针对人皮层痛觉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

研究得出结论:针刺信号和痛信号可以在人类大脑皮层的相应体感区汇聚,汇聚的结果是平衡针刺信号抑

整个抑制过程发生在针刺后45ms之内,制了痛信号,

几乎在针刺的瞬间发生,从而解释了平衡针临床3s

见效的原因。平衡针可降低血循环中IL-1β的表达,减少炎症细胞的聚集,加速组织间的代谢,促进炎性物质转运和降解,减轻炎性反应。可减低应激条件下下丘脑和循环血中β-EP的含量,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协同整个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建立机体新的平衡状态。这些研究成果为平衡针灸治疗各种痛症快速镇痛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因此随访期治疗组的维持率(97.4%)高于对照组(89.3%),表示平衡针强调人体的自我平衡恢复功能。

四维牵引调曲法是运用上病下治的理论,采用腰椎后伸牵引,从调整腰椎曲度,再调胸椎曲度,进而调颈曲。孙氏曾观察颈曲紊乱的颈椎病占83%,同时合

[9]

并有胸椎旋转侧凸。胸椎的侧凸实际上源自腰椎的侧弯,颈曲紊乱源自腰曲,长期久坐,腰曲变直、侧

导致颈曲紊乱。四维牵引调曲悬吊牵引法重视脊弯,

柱运动力学的四维牵引结构,既充分调动腰背的竖脊肌也调动了椎体前缘的腰大肌轴心作用力,有效地纠

[10]

正椎曲的变异和侧弯。以四维牵引调曲治疗颈曲变小类颈肩综合征,颈曲恢复的临床效果受年龄、病程

。赵氏等认为颈椎

病的发生发展主要取决于先天性椎管狭窄基础上的退

行性改变、劳损和畸形加速了这一进程,外伤和炎症视其程度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诱发因素

[5]

。王氏认为一

旦心里失衡就会影响干扰到大脑遗传基因程序的正常运行,就会启动各种疾病的发生,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

[6]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

本研究表明,治疗期间两组对于颈肩背痛,颈胸椎

VAS评分等各方面旁、岗上肌、斜方肌局部肌肉压痛,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的作用,但存在具体的差异,治疗组基本治愈率6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45.4%,总有效率94.7%,两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随访期各项临床症状两组无明显差异,即远期效应相当,治疗组基本维持率97.4%,对照组基本维持率89.3%,两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复发率2.6%,对照组复发率10.7%。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从治疗后1个月到5个月其好转程度、维持程度情况相当,但复发情况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于颈肩综合征,手足同名经气相同,邪气可能自患侧颈肩部转移至对侧与其经脉相关联的手足同名经

。“肩痛穴”、“颈痛穴”之相应部位即是相应部位。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代生物医学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科

[7]

、“颈痛学。平衡针疗法是主要通过针灸“肩痛穴”,“肩背穴”“头痛穴”,对症选用辅助穴和旨在改善穴”

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有利于促进机体的自我恢复。《内经》“巨刺”、“缪刺”,提出均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刺法。近20年大量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巨刺法擅长治疗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当代医家也应用

[8]

针刺方法、适应病症,平衡针与广泛。从取穴原则、

“巨刺法”、“缪刺法”、相吻合。平衡针取穴“肩痛穴”

“颈痛穴”的针刺方法,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使人体左右、上下、内外之阴阳气血趋于平衡,而达到通经

一般中青年的患者大部分能达到和病情轻重的影响,

完全恢复,而中老年患者只能达到基本恢复或改善。

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法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是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与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相结合

:“平衡是人体的创新。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认为

健康的基础,失衡是疾病形成的诱因,修衡是通过针刺

外周神经靶点,复衡是在中枢神经靶位调控下,达到机”椎曲论认为正常人体的椎曲是维持体新的平衡。

脊柱所有组织关系的生理需要,椎曲紊乱可导致系列病变,指出脊柱劳损的病理核心是椎曲紊乱。因此,调

[12]

整恢复椎曲是主要目标。以平衡针灸学的核心理论及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理论指导,临床上采用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治疗颈肩综合征以恢复新的平衡为目的。通过平衡针刺激周围神经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依靠中枢调控的方式达到自身平衡的作用,再通过四维牵引调曲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可以疏通经络,达到一个新的阴阳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对病变

镇痛作用。部位的治疗、6

结论

本课题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平衡针与四

“传统毫针”维牵引调曲并用”和治疗方法对治疗颈肩

[11]

·26·JCAM.Mar,2013,Vol.29,NO.3

[3]韦以宗.中国整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4]王以进,.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王介麟.骨科生物力学[M]

1989:232

[5]赵定麟.颈椎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541[6]王文远.平衡针灸中枢调控的理论研究[J].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

2011,11(3):18学杂志,

[7]王文远.中国平衡灸疗学理论研究[J].中国平衡针灸平衡医学杂

2005,5(2):1-5志,

[8]林志诚,.针灸临床杂志,陈立典.巨刺法的研究慨况和思考[J]

2008,24(8):51-53

[9]孙永章,.中华中医药杂韦以宗,韦春德,等.颈椎病病因探讨[J]

2005,20(2):118-120志,

[10]张汉卿.四维牵引整脊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疗效观

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10,11(1):57-59察[

[11]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1

[12]潘东华.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3

综合征远期效应对比,得出以下结论:①治疗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治疗颈肩综合征总体疗效要优

于传统毫针治疗方法。②随访期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与传统毫针治疗法的远期效应相当,虽然在

可是对比两组的复发率,对照组统计数据上没有差异,

要高于治疗组。这表示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对

颈肩综合征随访期的维持疗效有一定优势,有复发率低的特点。③平衡针与四维牵引调曲并用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总体疗效是明确的,疼痛程度的改善是明显的,所以具有一定的远期效应。在应用中具有取穴少、不留针、痛苦少、安全、有效率高并且复发率低等特点,故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尚秀葵,“四天”.胡明海,孟红.针刺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J]

1998,23(4):284针刺研究,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41

收稿日期:2012-08-16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疗效观察

1

郭文海,王

1

艳,裴

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试验条件的脑卒中合

并中枢性面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进摘

12次为1个疗程,行针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临床疗效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30.4%,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率17.7%,总有效率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等常规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面肌瘫痪功能恢复更加有效。关键词:脑卒中;面瘫;康复;针刺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3)003-0026-02

面瘫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合并中枢性面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为两组。对照组17例,

40~70岁,平均(52.24±12.36)岁;平均病程(40.65±26.45)天;脑出血6例,脑梗死11例。治疗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41~73岁,平均(56.40±12.52)岁;平均病程(38.46±25.72)天;脑出血10例,脑梗死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性

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质、

1.2纳入标准

由于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从20世纪70~80年代的上升

[1]

趋势,逐渐呈现出趋于平衡或稳步下降的态势,很多患者伴有中枢性面瘫,而面瘫的治疗常在临床中被忽略,导致许多患者留有颜面部肌肉瘫痪、面部表情少、口角歪斜、经常流涎、患侧口角留有残余食物等症状,影响患者进食,承受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于中枢性面瘫治疗常采用常规针刺,笔者认为针刺只是被动的刺激方式,还需要患者的主动训练,但目前大部分文献只是提到让患者自己做锻炼,很少有专业的面瘫康复,因此笔者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上

作者简介:郭文海(1964-),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

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关内容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杨芳滔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摘 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 独特的优势.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681. ...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
  •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5 Vol.(7) No.19-146-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近况 A review on treati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acupuncture 郭钦源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 脊柱外科·关节病1
  • <关于部分脊柱关节病的临床探讨和研究> 范云贵 内蒙古察右中旗(013550) 范小明 内蒙古第四医院内三科(001000) 凡是人体脊柱各个关节.筋络.结缔组织受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扑闪挫:或因风寒痹湿侵淫或因体虚劳累过度及持续活动.经久积劳或因肌体长期营养不良免 ...

  • 1.18颈椎病的保健知识讲稿
  • 颈椎病的保健知识 主讲:焦全海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什么原因引起颈椎病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
  •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 卫生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三级康复医院 一.床位 住院床位总数300张以上,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骨与关节康复科.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老年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听力视力康复 ...

  • 康复科制度
  • 康复科制度 目 录 第一章 工作规范 1 一.门诊规范 1 二.病房规范 1 (一)查房制度和内容要求 (二)医嘱制度 (三)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四)疑难病历讨论 三.会诊 第二章 工作制度 一.科室质量管理制度 (一)门诊工作制度 (二)病房工作制度 (三)治疗室工作制度 二.安全防护制度 三.差 ...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膨)出症的临床表现 (1)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出现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时出现.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后刺激了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中的窦椎神经纤维所产生.疼痛部位较深,难以定位,一般为钝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下肢放射性疼痛:由于腰椎间 ...

  •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
  • 骨骼肌肉系统疾患的理疗与康复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 Functional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Fractures in Extremities杜宝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110001) DU Bao-cong 1 ...

  •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6版
  • 颈椎病诊治指南2016版 世界脊柱学会会长Tomas Kung 编著 柳茹理工大学康复专业 Yaonasoya 翻译 关键词:颈椎病,诊断,治疗,康复,牵引,手术,药物. 第一部分 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