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案例分析

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三株集团,一个曾经辉煌的保健品企业“帝国”,一个曾经令人激动,又曾经让人扼腕的民族企业的旗手。很多人试图从各种角度探寻其成功、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精辟的阐述。本案例仅从营销学的角度探寻企业失败的原因。

一、三株集团的成败历程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三株集团成立于1994年,由吴炳新父子创立。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但到了1997年,三株的全国销售额却比上年锐减10个亿。1998年,在常德又闹出

二、三株集团成功的原因:

1、吴炳新等人的战略眼光。90年代的中国,保健品在中国还是个新生的宠儿。正是吴炳新等人眼光独到,看到了保健品行业的巨大生命力,才有三株集团的辉煌。 2、创业初期,高度集权的管理、决策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信息传 递快,执行力强,很适合三株集团创业初期的迅速发展。

3、

4、疯狂而独到的营销模式:

(1)迅速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 .三株公司在

鼎盛时有近几百个产品销售公司,按层次分有总公司、产品营销中心、战区指挥 部、子公司、分公司、工作站等六级组织;销售人员的规模达到十几万之多。 (2)强调实战性的营销制度和策略 .三株公司关于市场开拓、产品宣传、 市场保护、渠道选择、价格策略等方面,都有具体营销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源于 三株公司不断发展的营销经验,也正因为如此,三株公司的营销制度具有了很强 的实战性。

(3)三株公司

②电视专题。电视专题是三株公司另一件重武器。三株公司专题突出的是产 品效果和产品机理,一般来说专题内容是完全本地化,这种做法在实践中产生了 很强的可信度。

③营销手段的创新和推广。三株公司各级各地营销公司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大 量具有创造性的营销手段,通过产品营销企划中心迅速推广,例如:农村电影放 映队,健康乐部,口碑宣传,社区美容队,联营美容院等。

(4)成功的农村市场开发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是许多中外消费品的难题。 三株公司通过行政区划细化销售网络,使用其

(5)超细分的市场营销策略 .如果说把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方 式之间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认为是广义的市场细分策略,那么三株能够最大限 度开发市场潜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实施了同一产品,不同的销售方式与 不同市场相组合的超细分的营销策略。

二、从营销学角度探寻三株失败原因

原因之一:重营销,轻产品。从三株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三株工作重心一直放在营销工作,营销是其成功之道。但我们知道,再好的营销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做保证,业绩的增长也只会昙花一现,中国保健品行业很多企业都未逃脱此命运。三株口服液,功效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如广告宣传那样神奇,当我们今天再去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中的水份。如果三株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也不会因一个小小“常德事件”,就使一个有着40亿元资产,8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帝国倒塌。所以,我们认为,重营销,轻产品是导致三株失败的重要原因。

原因之二:营销网络弹性不足、营销队伍管理混乱。对保健品等快速消费品而言,没有一支终端运作队伍对终端精耕细作是难以成为行业巨头的。三株15万人的营销队伍没有依照产品生命周期作相应调整,产品推广初期采用“人海战役”策略是正确的,但在产品成熟期终端已作到位的情况下,应迅速裁员或开发新产品来分流营销资源。 三株过多地依托自身的营销网络来做分销工作,在产品成熟期三株的分销成本反而高于经销制。三株基本上抛弃了批发商来分销,直销也和零售商发生冲突,导致零售商利润微乎其微,一场“常德事件”通过终端店主和营业员的放大宣传而导致三株全面失控。

原因之三:营销的危机管理不当。作为管理者都应该知道,企业经营中不可能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质量问题自然也难以回避。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也我不如此。关键是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如何积极有效管理,使危机变成好的机遇。但我们并未看到三株在遇到危机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最终导致企业在遇到危机后迅速陷入混乱,巨大的营销网络、庞大的营销队伍并未能最终挽救三株的命运。

原因之四:品牌策略不当。应该说,三株通过广泛的宣传建立了“三株”品牌,品牌也有了很高的价值,但为什么在企业出现危机的时候,花巨资打造的“三株”品牌又一下子失去价值呢?考察三株的品牌策略,我们发现,三株依靠单一的品牌打市场,缺乏副品牌、阻击性品牌和系列品种。因此,当三株主导产品及品牌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不能利用副品牌、阻击性品牌和系列品种来分散风险,导致“大厦”倾于一旦。

原因之五:过度宣传,商业欺诈动摇消费者信心。在三株发展过程中,宣传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企业,广告宣传是其营销的重要方式,但如果过度宣传,甚至虚假宣传,就会影响消费者信心。我们看到,三株发展的后期,其广告宣传中的三株口服液不仅仅是一种保健品,已经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甚至涉嫌商业欺诈,逐步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三株产品迅速遭到市场的唾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株的成功在于营销,失败也在于营销。是三株自己毁了自己。在企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决策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头脑发热。缺乏成熟的管理制度,企业根本谈不上发展。企业成熟首先应该体现为管理的成熟,其次才是产品的成熟。而管理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株要想改变现状,走出困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管理体制,适当分权,发挥子公司作用。

三株现有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决策的质量,不利于培养中高层管理 人才,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显然已经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以将决策权 下放到二级子公司,允许二级子公司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消费水平等实际情况招 聘合适人才,制定、实施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子公司作用,增强活力,调动员工 积极性。总公司则需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加强对财务、营销的监督。

2、转变用人观念,改革用人机制,着力培养高级人才。

摒弃原有

3、灵活调整营销策略

(1)停止三株口服液及三株赋新康的广告投入,,靠产品本身的知名度和 回头客赚取最后的利润;

(2)对

(3)在冷冻期内,加大对公益事业,公益广告的投入,力求逐渐改变群众 对三株集团的不良印象,重新打造三株集团的品牌价值观念和企业形象。

(4)寻求和摸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绿色营销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它提倡追求产品与环境,社会文化,人文因素的长期和谐,同时,在营销上追求 顾客的最大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是靠嘴皮子获得销售额,而是靠顾客的满意获得。 以力求改变三株集团的企业形象为出发点,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三株集团,一个曾经辉煌的保健品企业“帝国”,一个曾经令人激动,又曾经让人扼腕的民族企业的旗手。很多人试图从各种角度探寻其成功、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精辟的阐述。本案例仅从营销学的角度探寻企业失败的原因。

一、三株集团的成败历程

在中国企业群雄榜上,三株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三株集团成立于1994年,由吴炳新父子创立。从1994至1996年的短短三年间,三株销售额从1个多亿跃至80亿元,但到了1997年,三株的全国销售额却比上年锐减10个亿。1998年,在常德又闹出

二、三株集团成功的原因:

1、吴炳新等人的战略眼光。90年代的中国,保健品在中国还是个新生的宠儿。正是吴炳新等人眼光独到,看到了保健品行业的巨大生命力,才有三株集团的辉煌。 2、创业初期,高度集权的管理、决策体制。这种管理体制的特点是信息传 递快,执行力强,很适合三株集团创业初期的迅速发展。

3、

4、疯狂而独到的营销模式:

(1)迅速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 .三株公司在

鼎盛时有近几百个产品销售公司,按层次分有总公司、产品营销中心、战区指挥 部、子公司、分公司、工作站等六级组织;销售人员的规模达到十几万之多。 (2)强调实战性的营销制度和策略 .三株公司关于市场开拓、产品宣传、 市场保护、渠道选择、价格策略等方面,都有具体营销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源于 三株公司不断发展的营销经验,也正因为如此,三株公司的营销制度具有了很强 的实战性。

(3)三株公司

②电视专题。电视专题是三株公司另一件重武器。三株公司专题突出的是产 品效果和产品机理,一般来说专题内容是完全本地化,这种做法在实践中产生了 很强的可信度。

③营销手段的创新和推广。三株公司各级各地营销公司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大 量具有创造性的营销手段,通过产品营销企划中心迅速推广,例如:农村电影放 映队,健康乐部,口碑宣传,社区美容队,联营美容院等。

(4)成功的农村市场开发 .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是许多中外消费品的难题。 三株公司通过行政区划细化销售网络,使用其

(5)超细分的市场营销策略 .如果说把不同市场、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方 式之间任意两者或三者的组合认为是广义的市场细分策略,那么三株能够最大限 度开发市场潜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实施了同一产品,不同的销售方式与 不同市场相组合的超细分的营销策略。

二、从营销学角度探寻三株失败原因

原因之一:重营销,轻产品。从三株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三株工作重心一直放在营销工作,营销是其成功之道。但我们知道,再好的营销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做保证,业绩的增长也只会昙花一现,中国保健品行业很多企业都未逃脱此命运。三株口服液,功效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如广告宣传那样神奇,当我们今天再去审视的时候,不难发现其中的水份。如果三株的产品质量有保证,也不会因一个小小“常德事件”,就使一个有着40亿元资产,80亿元销售额的企业帝国倒塌。所以,我们认为,重营销,轻产品是导致三株失败的重要原因。

原因之二:营销网络弹性不足、营销队伍管理混乱。对保健品等快速消费品而言,没有一支终端运作队伍对终端精耕细作是难以成为行业巨头的。三株15万人的营销队伍没有依照产品生命周期作相应调整,产品推广初期采用“人海战役”策略是正确的,但在产品成熟期终端已作到位的情况下,应迅速裁员或开发新产品来分流营销资源。 三株过多地依托自身的营销网络来做分销工作,在产品成熟期三株的分销成本反而高于经销制。三株基本上抛弃了批发商来分销,直销也和零售商发生冲突,导致零售商利润微乎其微,一场“常德事件”通过终端店主和营业员的放大宣传而导致三株全面失控。

原因之三:营销的危机管理不当。作为管理者都应该知道,企业经营中不可能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质量问题自然也难以回避。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知名企业也我不如此。关键是企业在遇到危机时如何积极有效管理,使危机变成好的机遇。但我们并未看到三株在遇到危机时采取的有效措施,最终导致企业在遇到危机后迅速陷入混乱,巨大的营销网络、庞大的营销队伍并未能最终挽救三株的命运。

原因之四:品牌策略不当。应该说,三株通过广泛的宣传建立了“三株”品牌,品牌也有了很高的价值,但为什么在企业出现危机的时候,花巨资打造的“三株”品牌又一下子失去价值呢?考察三株的品牌策略,我们发现,三株依靠单一的品牌打市场,缺乏副品牌、阻击性品牌和系列品种。因此,当三株主导产品及品牌出现问题的时候,其不能利用副品牌、阻击性品牌和系列品种来分散风险,导致“大厦”倾于一旦。

原因之五:过度宣传,商业欺诈动摇消费者信心。在三株发展过程中,宣传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企业,广告宣传是其营销的重要方式,但如果过度宣传,甚至虚假宣传,就会影响消费者信心。我们看到,三株发展的后期,其广告宣传中的三株口服液不仅仅是一种保健品,已经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甚至涉嫌商业欺诈,逐步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三株产品迅速遭到市场的唾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株的成功在于营销,失败也在于营销。是三株自己毁了自己。在企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决策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头脑发热。缺乏成熟的管理制度,企业根本谈不上发展。企业成熟首先应该体现为管理的成熟,其次才是产品的成熟。而管理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株要想改变现状,走出困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管理体制,适当分权,发挥子公司作用。

三株现有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降低了决策的质量,不利于培养中高层管理 人才,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显然已经不适应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以将决策权 下放到二级子公司,允许二级子公司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消费水平等实际情况招 聘合适人才,制定、实施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子公司作用,增强活力,调动员工 积极性。总公司则需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加强对财务、营销的监督。

2、转变用人观念,改革用人机制,着力培养高级人才。

摒弃原有

3、灵活调整营销策略

(1)停止三株口服液及三株赋新康的广告投入,,靠产品本身的知名度和 回头客赚取最后的利润;

(2)对

(3)在冷冻期内,加大对公益事业,公益广告的投入,力求逐渐改变群众 对三株集团的不良印象,重新打造三株集团的品牌价值观念和企业形象。

(4)寻求和摸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绿色营销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它提倡追求产品与环境,社会文化,人文因素的长期和谐,同时,在营销上追求 顾客的最大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是靠嘴皮子获得销售额,而是靠顾客的满意获得。 以力求改变三株集团的企业形象为出发点,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


相关内容

  • 中国钢材市场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 YANJIUYUTANSUO研究与探索 ● 吴伟艳 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的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 ...

  • 2016-2022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深度 分析报告 www.chyxx.com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 ...

  • 浅谈风险分析预测对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
  • 浅谈风险分析预测对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性 描述: [摘要]市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信息部门处于同等重要地位,企业在各职能部门的资源配置都是相等的.随着营销实践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部门是连接市场需求和企业反应的桥梁和纽带,要想有效地满足顾客需要,真正体现顾客导向原则,就必 ...

  • 企业市场风险与投资风险的预测及分析
  • 摘要:所谓企业的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及相关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导致企业市场萎缩.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果乃至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可能性.对于企业来说,市场风险可导致企业投资活动失败,引发投资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文章分析了市场风险与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增强企 ...

  • XX农商行银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管理办法
  • 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风险压力测试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市场风险压力测试管理,根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 ...

  •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
  •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

  • 中国期货交易所风险判别分析模型
  • 财政・金融・投资 中国期货交易所风险判别分析模型 王煦逸1,田 澍2,陈少军3 (1.同济大学中德学院,上海200092;2.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3.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200092) [摘 要]文章在确认了对于交易所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证监委的风险监控指标 ...

  • 证券投资风险的因素与防范
  • 证券投资的风险及防范 所谓风险,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决策方案在一 定时间内出现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损失的程度.它包括损失的概率.可能 损失的数量以及损失的易变性三方面内容, 其中可能损失的程度处于最重要的位 置. 证券投资, 就是将资金用于购买股票. 债券等金融资产, 它 ...

  •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安徽财经大学2010届金融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次贷危机"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2. QDII实施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及对策 3. QFII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4. 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关系分析 5. 拨备.资本充足.存款保险制度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 6. 成功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