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中公爵夫人的悲剧命运

  作者简介:徐小宝,男,云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摘要: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公爵夫人的形象有很多。她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着无尽的财富。因此,她们常常成为人人羡慕甚至是妒忌的对象。然而,在古代社会,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公爵夫人,也难以逃脱封建社会多数女性所面临的共同命运:在一个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的存在,仅为取悦和服务她所侍奉的男人。本文以《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为例,并与其它文学作品女性进行比较,试分析马尔菲公爵夫人悲惨命运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公爵夫人,悲惨命运,男权社会   1.引言   《马尔菲的公爵夫人》是英国作家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在17世纪初级写的一部英国戏剧。在这部充满血腥和阴谋的戏剧里面,女主人翁公爵夫人的形象尤为令人难忘。小说情节来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作者根据一段真实的历史丑闻改编而成。公爵夫人是一个年轻,优雅,富有的寡妇,她从已故的丈夫那里继承了巨额财产。成为当时社会中拥有极高权势的贵族。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根据当时的法律,“未婚的女儿归属于其父亲或兄弟,妻子归属其丈夫,没有子嗣的寡妇其财产应由其兄弟继承”(Lars Engle,《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介绍》,1749).因此,女性毫无决定自己财产,婚姻,自由的权利。在这部戏剧中,寡居的公爵夫人,因与管家(Antonia)相爱,秘密结婚并生子,惹怒了她的兄弟斐迪南公爵(Ferdinand)和主教(Cardinal)。他们让公爵夫人受尽精神和肉体折磨后将她残忍杀害,并掐死了她的两个儿子。公爵夫人为追求爱情和幸福,最终注定成为男权社会制度下的惨烈牺牲品。她的悲剧命运从故事一开始时候就已成定局。女性,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低,永远是男性生活中的附属品。   2.所处时代的英国女皇   戏剧背景为1508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个时候,作家韦伯斯特所处的英国正是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的统治。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作为英国政权的最高象征者,一生未嫁。在这一点上,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与女皇一世存在相似点。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的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创造了最为繁盛的“黄金时代”。   韦伯斯特笔下的公爵夫人同样是来自上流社会,拥有财富,权势和迷人的美貌。然而,面对喜欢的爱人,她只能和管家安东尼奥(Antonio)秘密结婚。最终,因触犯了其兄长利益,夫妇本身连同无辜的婴儿均惨遭杀害。但是,在处死前,公爵夫人曾对其兄长宣明了不怕死亡和权势压迫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从一开始与管家相恋,公爵夫人就知道自己再婚的结局。其中兄长的威胁,警告,她都坦然面对,勇敢追求她的自由和爱情。   只是在古代男权制度下,公爵夫人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就连英国女皇也孤独一生,奉献青春和激情给国家建设,未能享受家庭和婚姻带来的幸福。因此,公爵夫人对婚姻自由的追求逃不掉女性应有的宿命。   3.《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里的公爵夫人   在男权制度下的社会,男女永无平等可言。无论是《马尔菲的公爵夫人》还是罗伯特.布朗宁《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都以血的代价证明了这一事实。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这首诗中,傲慢,专制的公爵通过戏剧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其夫人独属,残暴的爱。在后来的叙述中,他道出了其残酷,专制的本性,并想读者讲述了自己杀害自己妻子的事实和原因。“挂在墙上的是我的妻子,仿佛她还活着一样”(罗伯特。布朗宁,《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同样是年轻,漂亮,社会地位很高的公爵夫人,却被强烈爱着自己的丈夫所杀,公爵对其这份专属的爱如此强烈甚至是病态,不愿任何男人接近她,因为嫉妒而禽兽杀死心爱的妻子。无论是这里的丈夫,还是《马尔菲公爵夫人》里面的兄长,他们都是男权制度下男性权力的代表者。生活中最亲密的亲人竟成为杀害自己的凶手。前者因为挑战了兄长的权威,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后者被害则因为女性在公众场合的微笑。两位公爵夫人均是时代的牺牲品,女性,生来本应附属男性,任何违背男权,挑战这种专制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4.《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巴斯夫人   身为身份显赫的公爵夫人,却无法拥有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利,相反,作为平民的巴斯夫人,却能多次改嫁。在某种意义上,巴斯夫人是新兴资产阶级勇于追求妇女权利的代表。乔叟笔下的巴斯夫人(Bathis)结过五次婚,有过五个丈夫,她认为女性在婚姻中应占主导地位。(张珊珊,《科技信息》)。她敢于在公开场合讨论性欲,婚姻。在那个时代这种羞耻的行为,巴斯夫人则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属于女性的东西。   5.结论   与平凡普通的巴斯夫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有,美丽的公爵夫人在中世纪的男权制度社会下永远无自由可言。社会地位越高,你所享受的自由则越受约束。无论是女皇一世,还是两位公爵夫人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巴斯夫人身为普通农妇,不受道德约束,主宰自己的婚姻幸福,她是新兴资产阶级女性力量的代表。而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势,财富则成为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不可摆脱约束力量。(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John Webster,The Duchess of Malfi,Lars Eng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张珊珊,巴斯夫人-对妇女及婚姻生活的抨击,(J)科技信息,2008(5)   [3]王红芳,论父权制社会中男人的不自信―析罗伯特.布朗宁的《我最后的公爵夫人》,(J)海外英语   [4]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徐小宝,男,云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摘要: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公爵夫人的形象有很多。她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受着无尽的财富。因此,她们常常成为人人羡慕甚至是妒忌的对象。然而,在古代社会,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公爵夫人,也难以逃脱封建社会多数女性所面临的共同命运:在一个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的存在,仅为取悦和服务她所侍奉的男人。本文以《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为例,并与其它文学作品女性进行比较,试分析马尔菲公爵夫人悲惨命运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公爵夫人,悲惨命运,男权社会   1.引言   《马尔菲的公爵夫人》是英国作家约翰.韦伯斯特(John Webster)在17世纪初级写的一部英国戏剧。在这部充满血腥和阴谋的戏剧里面,女主人翁公爵夫人的形象尤为令人难忘。小说情节来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作者根据一段真实的历史丑闻改编而成。公爵夫人是一个年轻,优雅,富有的寡妇,她从已故的丈夫那里继承了巨额财产。成为当时社会中拥有极高权势的贵族。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根据当时的法律,“未婚的女儿归属于其父亲或兄弟,妻子归属其丈夫,没有子嗣的寡妇其财产应由其兄弟继承”(Lars Engle,《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介绍》,1749).因此,女性毫无决定自己财产,婚姻,自由的权利。在这部戏剧中,寡居的公爵夫人,因与管家(Antonia)相爱,秘密结婚并生子,惹怒了她的兄弟斐迪南公爵(Ferdinand)和主教(Cardinal)。他们让公爵夫人受尽精神和肉体折磨后将她残忍杀害,并掐死了她的两个儿子。公爵夫人为追求爱情和幸福,最终注定成为男权社会制度下的惨烈牺牲品。她的悲剧命运从故事一开始时候就已成定局。女性,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低,永远是男性生活中的附属品。   2.所处时代的英国女皇   戏剧背景为1508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那个时候,作家韦伯斯特所处的英国正是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的统治。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作为英国政权的最高象征者,一生未嫁。在这一点上,马尔菲的公爵夫人与女皇一世存在相似点。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的英国,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创造了最为繁盛的“黄金时代”。   韦伯斯特笔下的公爵夫人同样是来自上流社会,拥有财富,权势和迷人的美貌。然而,面对喜欢的爱人,她只能和管家安东尼奥(Antonio)秘密结婚。最终,因触犯了其兄长利益,夫妇本身连同无辜的婴儿均惨遭杀害。但是,在处死前,公爵夫人曾对其兄长宣明了不怕死亡和权势压迫的决心和勇气。所以,从一开始与管家相恋,公爵夫人就知道自己再婚的结局。其中兄长的威胁,警告,她都坦然面对,勇敢追求她的自由和爱情。   只是在古代男权制度下,公爵夫人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注定是以失败而告终。就连英国女皇也孤独一生,奉献青春和激情给国家建设,未能享受家庭和婚姻带来的幸福。因此,公爵夫人对婚姻自由的追求逃不掉女性应有的宿命。   3.《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里的公爵夫人   在男权制度下的社会,男女永无平等可言。无论是《马尔菲的公爵夫人》还是罗伯特.布朗宁《我已故的公爵夫人》都以血的代价证明了这一事实。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这首诗中,傲慢,专制的公爵通过戏剧独白的方式表达了对其夫人独属,残暴的爱。在后来的叙述中,他道出了其残酷,专制的本性,并想读者讲述了自己杀害自己妻子的事实和原因。“挂在墙上的是我的妻子,仿佛她还活着一样”(罗伯特。布朗宁,《我已故的公爵夫人》)。   同样是年轻,漂亮,社会地位很高的公爵夫人,却被强烈爱着自己的丈夫所杀,公爵对其这份专属的爱如此强烈甚至是病态,不愿任何男人接近她,因为嫉妒而禽兽杀死心爱的妻子。无论是这里的丈夫,还是《马尔菲公爵夫人》里面的兄长,他们都是男权制度下男性权力的代表者。生活中最亲密的亲人竟成为杀害自己的凶手。前者因为挑战了兄长的权威,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后者被害则因为女性在公众场合的微笑。两位公爵夫人均是时代的牺牲品,女性,生来本应附属男性,任何违背男权,挑战这种专制都将付出惨痛代价。   4.《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巴斯夫人   身为身份显赫的公爵夫人,却无法拥有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利,相反,作为平民的巴斯夫人,却能多次改嫁。在某种意义上,巴斯夫人是新兴资产阶级勇于追求妇女权利的代表。乔叟笔下的巴斯夫人(Bathis)结过五次婚,有过五个丈夫,她认为女性在婚姻中应占主导地位。(张珊珊,《科技信息》)。她敢于在公开场合讨论性欲,婚姻。在那个时代这种羞耻的行为,巴斯夫人则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属于女性的东西。   5.结论   与平凡普通的巴斯夫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有,美丽的公爵夫人在中世纪的男权制度社会下永远无自由可言。社会地位越高,你所享受的自由则越受约束。无论是女皇一世,还是两位公爵夫人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巴斯夫人身为普通农妇,不受道德约束,主宰自己的婚姻幸福,她是新兴资产阶级女性力量的代表。而女性的社会地位,权势,财富则成为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不可摆脱约束力量。(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John Webster,The Duchess of Malfi,Lars Eng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张珊珊,巴斯夫人-对妇女及婚姻生活的抨击,(J)科技信息,2008(5)   [3]王红芳,论父权制社会中男人的不自信―析罗伯特.布朗宁的《我最后的公爵夫人》,(J)海外英语   [4]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Ⅱ》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相关内容

  • 武汉大学西方建筑与歌剧艺术作业
  • 建筑与歌剧结业作业之歌剧欣赏 武汉大学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斯特拉塔斯.多明戈.马可内尔,大都会歌剧院/列文版) 建筑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欧洲文艺复兴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也有体现,这种浪漫主义常以哥特式建筑风格来体现.当时法国古典主义建 ...

  • 作家作品目录·法国
  • 法国文学家作品目录 1. 弗朗索瓦·维庸(Francois Villon 1431-1484)法国中世纪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两本诗集:<小遗言集>1456<大遗言集>1462 2.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 1494–1553.4.9)法国作家及医 ...

  • 欲望与毁灭--麦克白的悲剧成因探索
  • 第33卷第4期2012年4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Vol. 33No.4 Apr. 2012 欲望与毁灭 ---麦克白的悲剧成因探索 张树光1,张艳敏2 (1.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 ...

  • 茶花女开题报告
  • 青 岛 大 学 毕业论文 (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学 院:音乐学院 专 业:音乐学 姓 名:齐超 指导教师:董文华 2008年3月 日 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一.文献综述 (一)现状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 ...

  • 约翰·丘吉尔:一个投机主义者的自我修养
  • 引言: 2016年英国脱欧(Brexit)被看作英国投机主义传统的又一次复苏,所谓"有福同享,有难你当". 投机主义也算是英国几百年来的光荣传统了,这一传统正是从"光荣革命"开始的,要说"光荣革命"中最大的投机家,则非约翰·丘吉尔莫属. 正 ...

  • (全英文论文)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语篇衔接与连贯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 ...

  • _蝴蝶_的蜕变_试析黄哲伦笔下的_蝴蝶君_
  • 第6期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o.6Dec.2009 2009年12月JournalofJili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Edition) doi:10.3969/j.issn.1007-5674.2009.06.009 ...

  • 一生最值得看的书
  • [好读书]一生最值得看的书 爱读书ID:haodushu(长按复制) 1.西方寓言的始祖 <伊索寓言> 伊索 2.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孔子 3.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 孔武 4.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5.中国道家 ...

  • 哈姆雷特赏析.docx
  • 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父亲曾任该镇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