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参考-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中国教育人博客

课题研究报告参考

(2011-03-09 10:20) 标签: 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分类: 课题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通过为期一年半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小班个性化教育确实是教育创新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我们的观察、调查、访问的结果分析来看,实施个性化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为学生主体意识的焕发和个体获得适度解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评价体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思维活跃,在兴趣的支配下特长得以升华,乐学爱学。同时个性化教学也能促使教师改变观念和调整教学行为模式,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反思,从而促进素质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 个性化   教学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社会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创新是个体个性化活动的产物,任何无视学生个性的、平均主义的、一刀切的教学都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时代呼唤着个性化教学。同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性特征,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以适合自已的方式学习,以获得适合自已的最佳发展。个性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素质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千差万别的每个独特的学生。学校的发展是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我校学生的个性鲜明,自我独立意识强,学习需求多,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较为突出。为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合理需求,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孩子的自我发展提供舞台和机会。

我校是从95年开始开设计算机课,并且都是小班教学,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积极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探索研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相关的教学经验,但都还不够完善,旨在通过这次“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更深入地研究并进一步完善,把教学回归真实自然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既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也是对面临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个性。个性一般指每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固有特征,个性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功能的结构。这些特征是有机地整合的,作为一个整体而显示出独特的倾向,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与能力;个性心理倾向,如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态度、信念以及对自我本身的意识等。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态度、动机、意志、信念等不同,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个性是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

个性化。个性化是使事物具有个性,或使其个性凸显。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个性是需要经过培养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使个体个性化的一个过程;其二,个体总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的,让这种个性得到别人的了解、认可,并在一定的空间中得以体现、展示,是每个个体都拥有的潜在需求,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个性化的过程。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就是指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时空等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以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2.通过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两独两自”得到明显加强。(“两独两自”指独立: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创: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善于发表独特见解,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习惯;自律:能够有效地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和习惯,初步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的学习潜能,善于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学而有成。)

3.初步完善个性化教学的平台,探索多种个性化教学的模式,转变评价体系。

(二)研究对象:

设定寄宿三(1)班、寄宿二年(1)班和寄宿一年(2)班为实验班,同级段其它班级为对比班。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小学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讨个性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操作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更要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魅力,九十年代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接触过电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的是上网聊天、打游戏以及电脑中一些简单的操作,陌生的是对电脑整个知识体系的了解以及对一些新应用技术的掌握。由于学生在性格上、动手能力上、创新意识上的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影响都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根据事先的调查结果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指导他们的学习,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有独特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必需做到: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景教学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有吸引力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在教学活动中,先学生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及认知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点问题,创设出一种信息差,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以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更是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的源头。由于自己所教的班级为学校电脑加强班。他们从一年级就开设电脑课了,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尤其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刚刚接触计算机的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兴趣,但兴趣点比较分散。渐渐的我把情景化教学引入了自己的课堂,把学生的兴趣点全部转移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学生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成为上计算机课的稳定情绪,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好基石。

例如:在讲画图里面自定义颜色填充的时候,尝试设计了填充“美丽的小兴安岭”相关季节颜色这一情景主题。在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还记得语文课上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去看看,那里树木成林,几百里连成一片,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大家注意听,仔细观察,看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都是由哪些颜色表现的。(课件出示)小兴安岭相关季节的图片,配上情景音乐,让学生感知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美,用不同的色调去表现它,在创设美好情景的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色调。(调动学生兴趣)接着让学生选择“我”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颜色在图上将它表现出来,通过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对范图的观察、理解、吸收、消化,对课文中美丽景色的想象;又由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多样化,在同一张底图上,将会出现各种不同极具个性的美丽景色。这样的情景化设计,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被情景化的任务深深的吸引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练习中来。学生乐于上计算机课,每节课都自我主动的投入到所学当中,思维积极的活跃着,轻松的学会了知识,较快、较好的掌握了技能。

2.营造氛围、宽松学习

⑴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在学习“多边形工具使用”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①、会使用多边形工具  ②运用多边形工具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教学的重点)。课堂也随之分为仿画(熟悉工具的使用)和自由创作(之前有教师准备的多变形作品展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两大步骤。

开始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边看书边尝试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在学生间的交流中很快得出最后一次要双击操作来结束一次工具的使用。为了检查学生的使用工具情况,我命题练习仿画鱼,要求有自己的特点,看谁的鱼更活灵活现、有特点。我的话音一落,学生们纷纷动手画起来,我开始巡视。这时C6机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画别的行吗?”

我的心里一动,脱口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他有些别扭的说,‘都画一样的,不——好——看……我又喜欢画人物,我想用多边形能很好的表现人的各种动作,您说行吗?’

这是在以前所没有的,使我所料不及的,我觉得自己被感动了,赶紧笑着说:“可以,当然可以了”。

……

也因此,这节课我对他有了更多的关注。再次巡视到他的时候,见到了他正在用多边形勾勒着一组又一组的人物动作,让我吃惊,人物的动作表现得十分明显且变化样式多样(跳舞的人、做操的人、还有厕所的男女标志……)。看来我准备的作品展示对他来说是迟了,而且就拓展思路来讲,也已“掉”入了他的圈里。于是赶紧删掉了我事先准备的人物系列,换上他的作品并调整到了第一个播放。把我准备的其他素材作了补充。学生一见到他们中间的自由创作作品在课的这个环节就被展播出来而且又那么好,他们都兴奋了。从他们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知道他们都充分做好了后面自由创作的准备,在赞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跟他赛一赛。这一个同学带动了全班学生积极的进行创造性的绘画。

之后全体同学开始了自由创作……

这节课末,学生用多边形工具极富创新的勾勒出丰富多样的作品:有房子、小汽车、飞机、小草;有工具类的笤帚、簸箕、喷壶、盾牌、轮船、书包、铅笔、跳舞的铅笔盒、圆规;还有手拉手跳舞的人、姿态各异的鲨鱼及热带鱼、小狗、蝴蝶;也有夜空中的星星和头花、皇冠等,用多变形工具都表现得极有特点。当然对于学生是否会使用多变形工具也就不用说了。我的思维空间也得到极大的扩展,不禁感叹:“唔,多边形的表现力这么神奇,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事物用多边形工具都可以展现出来!”学生的作品超出了原有的认识范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⑵设计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给孩子较宽松的学习氛围。

①“任务”设计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所以在填充“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任务设计上,更加注重开放性、探索性,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讲自定义填充颜色,就尝试设计了开放性的任务给“美丽的小兴安岭”不同季节填上颜色。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后,根据观察,理解,去挑选不同的颜色进行填充,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最美的景色表现出来。这个任务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由于学生对季节的理解不同、审美不同,在练习中部分学生直接到普通颜色里面选色,部分学生到自定义颜色里面选色,生动地表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各个季节。课末学生对于自定义填充颜色,早已熟练掌握。学生接受了这样开放性的任务。看来这样的设计照顾了各层面的学生,他们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个性特色的学生作品。这样具有自主性的任务设计,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②让学生的思维驰骋课堂,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在上学期孙老师执教的《哆啦A梦的一天》,更是把情景化教学与开放性的任务双双融入课堂的又一次尝试。这一课学习的是图形的翻转与旋转,课上以小叮当为主线,带学生进入情景,课件中的人物刚一出场,同学们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小叮当要带同学们到大熊新家看看,可走着走着不认识路了,此时设计了任务一“我的家在哪里”,让学生初步探索本节课所学知识。小叮当刚一提出请同学们帮助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急于想动手操作。紧接着又设计了任务二“整理新家”。新家中的沙发、茶几、花等物品都是倒着或歪着的,基本目标是学生通过各种翻转或旋转后,根据常识把家具摆放到房间中去,其中又留有学生继续发挥的余地。如:书、花瓶可以摆放到家中的不同位置,甚至可以复制出更多的几组分摆放,还可以在茶几上自画出果盘等等,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把这个练习做到不同的程度。最后还设计了更具开放性的选作练习“去公园玩”和“一天的时间”,两个任务任选其一。学生可以凭借生活经验或自己的作息规律,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把公园的画面补充完整或在表盘上摆放好时针和分针。这样在不同练习上注重层次性,在同一任务上又注重开放性的设计,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学生的练习层面又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

③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练习。

在自选图形修饰报刊一课中,又尝试着设计分层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从难易不同的练习中自己选择出必做练习,以保证学生学会用自选图形修饰一般版面的报刊。同时还设计了选做练习,版面新颖,难度加大,促使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性。由于是选做,学生心理上没有负担,积极性更高了。这样,课末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时,虽然难度层次是不同的,但学生都感到经过自己的操作,报刊结构比以前清晰多了,漂亮多了。从练习中,学生获得了各自成功的体验。下课时,一个个站得特别有精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设计练习有适当的难度,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训练。

在每次“任务”设计时,我就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做到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综合练习设计中,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习惯。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策略研究

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动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提问,使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尽兴,让个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闪光。

1.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学习Powerpoint《插入图片》这一课时,我用幻灯先把这节课要完成的操作布置下来:“请在幻灯中插入一张图片,选择你喜欢操作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探究。学生打开Powerpoint,自己开始在“插入”菜单中查找起来。才过了一会,林杰大声喊道:“梁老师,我做完了。”其余的同学闻声围了过去,“林杰,你真的是高手!”“你是怎么做的呀!”“太酷了吧!这么快”……林杰自豪地说:“其实这个很简单,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剪贴画,你们看,Powerpoint中的菜单栏中的‘插入’和Word中的一样,同样是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有插入剪贴画就可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连菜单的位置也是一样。”“原来这么简单呀”“梁老师,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了。”这样,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画笔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像常规那样逐个介绍它的各个用法,而是要他们自己去画,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结果,学生一开始使用这个软件就碰到许多问题,诸如画错了怎么擦掉?想画彩色怎么办,圆圈总是画不圆有什么办法?“放大镜”用来干嘛?刷子又怎么用?等等,问题提出来了,我先表扬大胆提出问题的同学,然后将这些问题逐一写在黑板上,接下来是让他们自己找问题的答案。自已去试一试,用一用。通过自主学习,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老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三年级计算机课“认识Windows98”窗口中,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操作方式打开几个窗口,进行移动,大小的调整。在学习到最后关闭窗口时,我设立了这样的提问:“你能找到几种关闭窗口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然后反馈自主学习的“成果”。书上面列出四种方法,如下:

①单击标题栏右端的×按钮。

②选择系统控制菜单中的“关闭”选项。

③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选项。

④按下键盘的组合键Alt+F4。

而在自主的探究中,学生找出了第5种、第6种方法:

⑤按“Delete+Alt+Ctrl”来强行关闭。

⑥右击任务栏中窗口,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关闭”。

我给予了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最后,我要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关闭方法,将桌面上的所有窗口一一关闭,并记住它。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很轻松地掌握了应学的知识。有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2.个性化的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时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中国的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例如我在三年级第一课《认识Windows 98》的教学中,当我讲到关闭计算机应单击“开始/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S)”选项,单击“是”来关闭,这时,周俊同学提出了他的看法,他站了起来:“梁老师,我能用‘Delete+Alt+Ctrl’关闭计算机吗?”我朝他微微一笑,然后在全班表扬他的提问,确实,用“Delete+Alt+Ctrl”也可以关闭计算机,并告诉学生们这种是强行关机,当我们的电脑不能正常运转,出现死机时,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关闭计算机的方法,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尽量少用,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正在运行的文件丢失。孙俊伟同学在自我思考、操作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

再如,学习完智能ABC,我让他们用Word输入一段文章,有的学生很快就将文章输入完了,他们便在Word自己探索起来,有的学生将字体变了颜色,有的则把字体变成了“华文彩云、华文行楷……”别的字体,也有的改变了字体的大小,更有同学把文章保存了起来,并且输入自己的大名。他们在自己的发现中学会了这些用法,能设置出自己喜爱的版式,他们对Word学习也就更起劲了。

3.个性化的表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有了个性化的思维和知识积累,便会激发表达的欲望,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年级学生学习系统设置时,由于Windows98操作系统简单易学,上课时,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些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桌面图标从左边移到右边,将背景改成风景图或者卡通图画,偶尔也来点小把戏,设置一个屏幕保护,打上密码,让老师也无可奈何。

小学生个性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记得在教PowerPoint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剪贴画”图库的目录,学生利用图库里面的画任意组合,串成一个个故事,并配上自己的解说词,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喜欢学生这样!

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闪光!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个性化学习评价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解,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评价。它应是采用多维的、多元的评价方式,能适应不同的个性和能力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生学习评价的策略:全员参与,拓展主体;自我反思,彰显主旨;因材施评,张扬个性。促使学生在评价中健康成长,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驱动器。

1.强化激励,吃透精髓

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制作表格”一课时,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的时候,我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愿不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我们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措施?” “你设计的表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谢谢你的演示和说明(回答),省了我不少时间。”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2.全员参与,拓展主体

⑴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要找自身发展的“不足点”: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通过自评还可以发展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我在教学生《创作图画》一课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画了许多不明物体,画面组织也不美,我正想发火,可是发现他很兴奋,看上去自我感觉很好的样子。我便通过大屏幕展示他的作品,其他学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这时我说:下面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的作品。这个学生高兴的站起来说:“我画的是外星人,他们乘着飞船,给我们送治疗SARS的药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不明物是“外星人”,谁能说清外星人到底是什么样呢?再说这些“外星人”是帮助我们来了,我怎能批评他呢?经过他的自评后,其他同学了解了他的意图,态度由嘲笑变成了尊重。

⑵同学互评与小组评价

同学互评要找别人的“闪光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学,尽力找出别人的闪光点后,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和改进的方法,使互评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他们的评价眼光往往独具魅力,他们的掌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组评价体现的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精神,个人的评价,个人的眼光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几个学生的眼光拼凑起来的意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更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在让学生进行ppt设计时,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我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你们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谁能说说它美的地方?”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我来说,我来说”,被展示作品的同学也乐滋滋的。之后,我又问:“谁能够给他的作品提点小建议,使作品能更富有艺术性?”学生们又各抒几见,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他的同学也能在评价中提升对美的认识。

⑶教师评价

教师综合评价要“抓特点”:在综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后,就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结合其个性特点评价学生,尽量让学生感到每一句话都针对了自己的优势或不足,明白下一步的进与退。目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应当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奖励。教师的奖励有:有形的物质奖励如各类奖品、卡片、小礼品等;有无形的精神奖品,如口头表扬,把学生的成功作品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给予向全校展览,开展学校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想。

④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评价时应把握孩子的“变化点”: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到评价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来,他们和教师、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决策者。因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能够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所以家长参与评价时我设计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使家长评价时注意孩子的变化情况。如本月与上月相比,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同时希望教师或学校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这样家长就能公正评价孩子,孩子在家长的评价中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3.自我反思,彰显主旨

自我反思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进行自我监控。经过酝酿,我设计了《平阳县中心小学学生学习情况自我反思评价表》(附后),对学生学习习惯、情感与态度、兴趣与愿望、合作与交流、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在一次综合课中,为了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给大熊猫一个舒适的家”主题探究活动。首先,我鼓励学生自己拟定学习主题。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我让他们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通过论坛的讨论我和学生确定了很多有意义的基本问题:⑴大熊猫越来越少了,我们如何保护它?⑵大熊猫是怎么出生的?⑶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⑷还有哪些动物也越来越少?⑸我们要做些什么?这样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探究活动主题。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确定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和探究结果用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寻找自己满意的合作伙伴进行探究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各个重要环节根据(附表)来进行自我反思,尽量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主题探究活动更有实效性。

4.因材施评,张扬个性

多角度和个性化的评价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进行评价时,不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从各种角度去欣赏学生独到的个性化表现。在发现优点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大部分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提供机会。

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用“画图”画海底世界的时候,首先我先给出许多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些启发,不光光把思维停留在课本的画面上,当学生画完时,我展示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每个作品各有千秋,所画作品达到的层次不同。这时,我们千万不能盲目地把作品进行横向比较,轻易下结论,而是先要进行纵向比较,这样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学生进步的地方,并作出合理的、个性化的评价。当学生达到某个程度时,再在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

两年来,在《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实验课题的总方案的规划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实验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发展

⑴自我发展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己、反思自我,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拓展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究、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自我。

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盎然

实验班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每次都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从学生的日记中和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欣喜和愉悦:

有趣的电脑课

今天,我上了一节网络课。同桌是周灵敏,我和她一起探究,探索,发现,配合得很好,我们学了制作贺卡,这对我的美术、思想、开拓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学会了怎样送贺卡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体会到,老师教我们制作贺卡,到我长大比如工作上要感谢、祝福,都可以用上。

老师还教了我们怎样创建新文件夹,这些都是我的电脑学习和体会......

说起电脑,那可是有说不完的好,人们可以利用它发E-mial,听音乐,看电视,查资料,打电话,看新闻等。通过电脑上网络把各国的范围缩短,把全世界变成一个大家庭,让你在最快的时间里知道最新的消息。比如说,一个消息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2004年11月9日巴勒斯坦的总统阿拉法特逝世了。这个消息是我在网上查到的。整个网络象一张蜘蛛网遍布世界。把世界联络在一起,使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有了电脑,因特网真是方便......

从以上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实际应用后,学生对电脑、对网络、对信息技术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

A、在学习态度上,实验班学生要比对比班学生更为积极、主动、认真。

B、在创新性方面上,实验班学生要比对比班学生做得更好,许多作品都比较新颖,富于想象,具有较好地创新。而对比班学生显得很普通,一般都是以书中例子参照简单临摹,缺乏创新。

C、在艺术性上,实验班学生作品普遍都比对比班学生作品处理得更好。

D、从知识性上,实验班学生更能主动地的吸收、存储各种渠道的信息,能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组织和利用。对比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信息渠道相对较窄,信息素养提高较慢。

通过两年的实践,学生成果累累。

在2004~2006年:

A、浙江省第五、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

叶巧巧  网页  《美丽家园》    省一等奖

林 浩  网页  《神秘机器人》   省一等奖

魏 村  网页  《航空天地》    省一等奖

谢扬剑  网页  《植物世界》    省三等奖

高 升  网页  《四季知识》    省三等奖

胡丕威  网页  《走进风的世界》  省三等奖

林 杰  绘画  《快乐的周末》   省三等奖

B、平阳县第六、七届科技节手抄报制作活动评比

蔡毕成  手抄报  《科技趣闻》  县一等奖

林 森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一等奖

胡丕威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一等奖

魏 村  手抄报  《科技趣闻》  县二等奖

李祖志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二等奖

C、平阳县第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

王 军  网页  《动物天地》   县二等奖

黄会锡  绘画  《拾贝壳》    县三等奖

林 意  绘画  《淘气的大海》  县三等奖

周灵敏  绘画  《小兔搬家》   县三等奖

黄智慧  绘画  《早晨锻炼》   县三等奖

2、教师的发展:digital photography

⑴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对教育理解得更深了,对学生更多的学会了尊重和了解、宽容和期待、欣赏和激励。“教为学服务”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课程观,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学会了从细节处体现教育服务的理念。

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思维方式:该课题的研究改善了教师的心智模式,研究学生的意识强了,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学习的目标,学会了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动态调整教学的结构,学会了从学生的状态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备课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情、分析孩子的思维状态,互动时更多的是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捕捉孩子的意见,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探索、实践与创新。具体体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都是用一定的模式作指导,且每次比赛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们课题组成员孙小祥参加平阳县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姜永聪、梁芳芳老师参加了学校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

⑶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

为确保课题顺利进行,提高课题成员的能力,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地进行的理论学习和探讨。对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小结检查前一阶段工作,或进行师课后反思小结,或提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注意事项。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良好的研究环境,培养了教师。首先,主要表现在论文的撰写方面。教师发表课题论文2篇,分获市级二等奖。

六、课题研究结论

1.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发现和探究常常会呈现出学习者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2.个性化学习要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要让学生自主性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

3.个性化评价是个性化教学的保障,没有个性化的评价,就不能实现学生个性,个性化教学将无法实施。kodak max camera

七、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了教师信息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创新的能力。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1.在实施情境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深深感受到在教学中设计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何准确落实教学目标,又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是个两难问题。

2.个性化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但很难在每节课的教学都做好,这需要每个老师每天的努力。

3.个性化教学的方法、途径肯定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做了一些初浅的研究和尝试。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个别内向型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强,如何寻求最佳的引导方式是课题组今后应当突破的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吴文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4]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5]陈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6]邓志伟.《个性化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冯妍.《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广州师训》第75期

课题研究报告参考

(2011-03-09 10:20) 标签: 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分类: 课题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摘要]通过为期一年半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小班个性化教育确实是教育创新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从我们的观察、调查、访问的结果分析来看,实施个性化教学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它为学生主体意识的焕发和个体获得适度解放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环境,多元化的评价体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思维活跃,在兴趣的支配下特长得以升华,乐学爱学。同时个性化教学也能促使教师改变观念和调整教学行为模式,不断加强学习,勤于实践,善于反思,从而促进素质提高,以更好地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

[关键词] 个性化   教学  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社会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创新是个体个性化活动的产物,任何无视学生个性的、平均主义的、一刀切的教学都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时代呼唤着个性化教学。同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个性特征,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以适合自已的方式学习,以获得适合自已的最佳发展。个性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素质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千差万别的每个独特的学生。学校的发展是为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我校学生的个性鲜明,自我独立意识强,学习需求多,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较为突出。为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需要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和家长的合理需求,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为孩子的自我发展提供舞台和机会。

我校是从95年开始开设计算机课,并且都是小班教学,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在积极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探索研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不少相关的教学经验,但都还不够完善,旨在通过这次“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更深入地研究并进一步完善,把教学回归真实自然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既是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反思,也是对面临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个性。个性一般指每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固有特征,个性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功能的结构。这些特征是有机地整合的,作为一个整体而显示出独特的倾向,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气质与能力;个性心理倾向,如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态度、信念以及对自我本身的意识等。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愿望、态度、动机、意志、信念等不同,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气质、品德、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个性是区别个体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总和。

个性化。个性化是使事物具有个性,或使其个性凸显。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个性是需要经过培养而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使个体个性化的一个过程;其二,个体总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的,让这种个性得到别人的了解、认可,并在一定的空间中得以体现、展示,是每个个体都拥有的潜在需求,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个性化的过程。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就是指要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时空等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以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2.通过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两独两自”得到明显加强。(“两独两自”指独立: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创: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善于发表独特见解,善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习惯;自律:能够有效地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和习惯,初步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的学习潜能,善于总结和改进学习方法,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学而有成。)

3.初步完善个性化教学的平台,探索多种个性化教学的模式,转变评价体系。

(二)研究对象:

设定寄宿三(1)班、寄宿二年(1)班和寄宿一年(2)班为实验班,同级段其它班级为对比班。

(三)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小学个性化学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讨个性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3、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操作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更要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魅力,九十年代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接触过电脑,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是熟悉而又陌生的,熟悉的是上网聊天、打游戏以及电脑中一些简单的操作,陌生的是对电脑整个知识体系的了解以及对一些新应用技术的掌握。由于学生在性格上、动手能力上、创新意识上的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不同影响都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根据事先的调查结果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手段,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化特征指导他们的学习,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形成有独特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必需做到:

1.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景教学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有吸引力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在教学活动中,先学生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及认知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点问题,创设出一种信息差,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以饱满的学习情绪、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更是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的源头。由于自己所教的班级为学校电脑加强班。他们从一年级就开设电脑课了,因此我从一开始就尤其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刚刚接触计算机的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本身就有一定的兴趣,但兴趣点比较分散。渐渐的我把情景化教学引入了自己的课堂,把学生的兴趣点全部转移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学生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成为上计算机课的稳定情绪,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夯好基石。

例如:在讲画图里面自定义颜色填充的时候,尝试设计了填充“美丽的小兴安岭”相关季节颜色这一情景主题。在一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还记得语文课上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风光秀丽的日月潭吧。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去看看,那里树木成林,几百里连成一片,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大家注意听,仔细观察,看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都是由哪些颜色表现的。(课件出示)小兴安岭相关季节的图片,配上情景音乐,让学生感知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美,用不同的色调去表现它,在创设美好情景的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色调。(调动学生兴趣)接着让学生选择“我”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颜色在图上将它表现出来,通过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对范图的观察、理解、吸收、消化,对课文中美丽景色的想象;又由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多样化,在同一张底图上,将会出现各种不同极具个性的美丽景色。这样的情景化设计,始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被情景化的任务深深的吸引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练习中来。学生乐于上计算机课,每节课都自我主动的投入到所学当中,思维积极的活跃着,轻松的学会了知识,较快、较好的掌握了技能。

2.营造氛围、宽松学习

⑴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在学习“多边形工具使用”一课时,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①、会使用多边形工具  ②运用多边形工具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教学的重点)。课堂也随之分为仿画(熟悉工具的使用)和自由创作(之前有教师准备的多变形作品展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两大步骤。

开始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边看书边尝试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然后在学生间的交流中很快得出最后一次要双击操作来结束一次工具的使用。为了检查学生的使用工具情况,我命题练习仿画鱼,要求有自己的特点,看谁的鱼更活灵活现、有特点。我的话音一落,学生们纷纷动手画起来,我开始巡视。这时C6机同学举手说:“老师,我画别的行吗?”

我的心里一动,脱口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他有些别扭的说,‘都画一样的,不——好——看……我又喜欢画人物,我想用多边形能很好的表现人的各种动作,您说行吗?’

这是在以前所没有的,使我所料不及的,我觉得自己被感动了,赶紧笑着说:“可以,当然可以了”。

……

也因此,这节课我对他有了更多的关注。再次巡视到他的时候,见到了他正在用多边形勾勒着一组又一组的人物动作,让我吃惊,人物的动作表现得十分明显且变化样式多样(跳舞的人、做操的人、还有厕所的男女标志……)。看来我准备的作品展示对他来说是迟了,而且就拓展思路来讲,也已“掉”入了他的圈里。于是赶紧删掉了我事先准备的人物系列,换上他的作品并调整到了第一个播放。把我准备的其他素材作了补充。学生一见到他们中间的自由创作作品在课的这个环节就被展播出来而且又那么好,他们都兴奋了。从他们的表情和话语中,我知道他们都充分做好了后面自由创作的准备,在赞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跟他赛一赛。这一个同学带动了全班学生积极的进行创造性的绘画。

之后全体同学开始了自由创作……

这节课末,学生用多边形工具极富创新的勾勒出丰富多样的作品:有房子、小汽车、飞机、小草;有工具类的笤帚、簸箕、喷壶、盾牌、轮船、书包、铅笔、跳舞的铅笔盒、圆规;还有手拉手跳舞的人、姿态各异的鲨鱼及热带鱼、小狗、蝴蝶;也有夜空中的星星和头花、皇冠等,用多变形工具都表现得极有特点。当然对于学生是否会使用多变形工具也就不用说了。我的思维空间也得到极大的扩展,不禁感叹:“唔,多边形的表现力这么神奇,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事物用多边形工具都可以展现出来!”学生的作品超出了原有的认识范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⑵设计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给孩子较宽松的学习氛围。

①“任务”设计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所以在填充“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任务设计上,更加注重开放性、探索性,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在讲自定义填充颜色,就尝试设计了开放性的任务给“美丽的小兴安岭”不同季节填上颜色。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后,根据观察,理解,去挑选不同的颜色进行填充,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最美的景色表现出来。这个任务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由于学生对季节的理解不同、审美不同,在练习中部分学生直接到普通颜色里面选色,部分学生到自定义颜色里面选色,生动地表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各个季节。课末学生对于自定义填充颜色,早已熟练掌握。学生接受了这样开放性的任务。看来这样的设计照顾了各层面的学生,他们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发展,出现了个性特色的学生作品。这样具有自主性的任务设计,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②让学生的思维驰骋课堂,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在上学期孙老师执教的《哆啦A梦的一天》,更是把情景化教学与开放性的任务双双融入课堂的又一次尝试。这一课学习的是图形的翻转与旋转,课上以小叮当为主线,带学生进入情景,课件中的人物刚一出场,同学们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小叮当要带同学们到大熊新家看看,可走着走着不认识路了,此时设计了任务一“我的家在哪里”,让学生初步探索本节课所学知识。小叮当刚一提出请同学们帮助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急于想动手操作。紧接着又设计了任务二“整理新家”。新家中的沙发、茶几、花等物品都是倒着或歪着的,基本目标是学生通过各种翻转或旋转后,根据常识把家具摆放到房间中去,其中又留有学生继续发挥的余地。如:书、花瓶可以摆放到家中的不同位置,甚至可以复制出更多的几组分摆放,还可以在茶几上自画出果盘等等,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的学生把这个练习做到不同的程度。最后还设计了更具开放性的选作练习“去公园玩”和“一天的时间”,两个任务任选其一。学生可以凭借生活经验或自己的作息规律,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把公园的画面补充完整或在表盘上摆放好时针和分针。这样在不同练习上注重层次性,在同一任务上又注重开放性的设计,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每个学生的练习层面又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

③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分层练习。

在自选图形修饰报刊一课中,又尝试着设计分层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从难易不同的练习中自己选择出必做练习,以保证学生学会用自选图形修饰一般版面的报刊。同时还设计了选做练习,版面新颖,难度加大,促使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性。由于是选做,学生心理上没有负担,积极性更高了。这样,课末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时,虽然难度层次是不同的,但学生都感到经过自己的操作,报刊结构比以前清晰多了,漂亮多了。从练习中,学生获得了各自成功的体验。下课时,一个个站得特别有精神,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设计练习有适当的难度,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训练。

在每次“任务”设计时,我就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做到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在综合练习设计中,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创造性运用知识的习惯。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策略研究

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动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提问,使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更尽兴,让个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闪光。

1.个性化的自主学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学习Powerpoint《插入图片》这一课时,我用幻灯先把这节课要完成的操作布置下来:“请在幻灯中插入一张图片,选择你喜欢操作的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探究。学生打开Powerpoint,自己开始在“插入”菜单中查找起来。才过了一会,林杰大声喊道:“梁老师,我做完了。”其余的同学闻声围了过去,“林杰,你真的是高手!”“你是怎么做的呀!”“太酷了吧!这么快”……林杰自豪地说:“其实这个很简单,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在Word中插入图片、剪贴画,你们看,Powerpoint中的菜单栏中的‘插入’和Word中的一样,同样是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有插入剪贴画就可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连菜单的位置也是一样。”“原来这么简单呀”“梁老师,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了。”这样,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画笔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像常规那样逐个介绍它的各个用法,而是要他们自己去画,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结果,学生一开始使用这个软件就碰到许多问题,诸如画错了怎么擦掉?想画彩色怎么办,圆圈总是画不圆有什么办法?“放大镜”用来干嘛?刷子又怎么用?等等,问题提出来了,我先表扬大胆提出问题的同学,然后将这些问题逐一写在黑板上,接下来是让他们自己找问题的答案。自已去试一试,用一用。通过自主学习,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老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三年级计算机课“认识Windows98”窗口中,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操作方式打开几个窗口,进行移动,大小的调整。在学习到最后关闭窗口时,我设立了这样的提问:“你能找到几种关闭窗口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然后反馈自主学习的“成果”。书上面列出四种方法,如下:

①单击标题栏右端的×按钮。

②选择系统控制菜单中的“关闭”选项。

③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选项。

④按下键盘的组合键Alt+F4。

而在自主的探究中,学生找出了第5种、第6种方法:

⑤按“Delete+Alt+Ctrl”来强行关闭。

⑥右击任务栏中窗口,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关闭”。

我给予了这些学生充分的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最后,我要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关闭方法,将桌面上的所有窗口一一关闭,并记住它。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很轻松地掌握了应学的知识。有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2.个性化的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时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中国的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有问题而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例如我在三年级第一课《认识Windows 98》的教学中,当我讲到关闭计算机应单击“开始/关闭系统”,选择“关闭计算机(S)”选项,单击“是”来关闭,这时,周俊同学提出了他的看法,他站了起来:“梁老师,我能用‘Delete+Alt+Ctrl’关闭计算机吗?”我朝他微微一笑,然后在全班表扬他的提问,确实,用“Delete+Alt+Ctrl”也可以关闭计算机,并告诉学生们这种是强行关机,当我们的电脑不能正常运转,出现死机时,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关闭计算机的方法,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尽量少用,因为这样容易造成正在运行的文件丢失。孙俊伟同学在自我思考、操作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

再如,学习完智能ABC,我让他们用Word输入一段文章,有的学生很快就将文章输入完了,他们便在Word自己探索起来,有的学生将字体变了颜色,有的则把字体变成了“华文彩云、华文行楷……”别的字体,也有的改变了字体的大小,更有同学把文章保存了起来,并且输入自己的大名。他们在自己的发现中学会了这些用法,能设置出自己喜爱的版式,他们对Word学习也就更起劲了。

3.个性化的表达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有了个性化的思维和知识积累,便会激发表达的欲望,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内容和方式,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年级学生学习系统设置时,由于Windows98操作系统简单易学,上课时,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些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如将设置改变一下,将桌面图标从左边移到右边,将背景改成风景图或者卡通图画,偶尔也来点小把戏,设置一个屏幕保护,打上密码,让老师也无可奈何。

小学生个性的创造力是惊人的,记得在教PowerPoint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剪贴画”图库的目录,学生利用图库里面的画任意组合,串成一个个故事,并配上自己的解说词,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喜欢学生这样!

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去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小苗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个性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闪光!

(三)信息技术课堂中个性化学习评价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解,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评价。它应是采用多维的、多元的评价方式,能适应不同的个性和能力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学生学习评价的策略:全员参与,拓展主体;自我反思,彰显主旨;因材施评,张扬个性。促使学生在评价中健康成长,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驱动器。

1.强化激励,吃透精髓

评价应是无形的激励。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以及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所以,教师应用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失误、不足,应持宽容态度,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轻松的环境、不衰的兴趣、积极的动因。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因,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制作表格”一课时,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的时候,我用了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你愿不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我们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措施?” “你设计的表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谢谢你的演示和说明(回答),省了我不少时间。”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2.全员参与,拓展主体

⑴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评要找自身发展的“不足点”:现代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教会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通过自评还可以发展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我在教学生《创作图画》一课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画了许多不明物体,画面组织也不美,我正想发火,可是发现他很兴奋,看上去自我感觉很好的样子。我便通过大屏幕展示他的作品,其他学生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这时我说:下面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他的作品。这个学生高兴的站起来说:“我画的是外星人,他们乘着飞船,给我们送治疗SARS的药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不明物是“外星人”,谁能说清外星人到底是什么样呢?再说这些“外星人”是帮助我们来了,我怎能批评他呢?经过他的自评后,其他同学了解了他的意图,态度由嘲笑变成了尊重。

⑵同学互评与小组评价

同学互评要找别人的“闪光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同学,尽力找出别人的闪光点后,再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和改进的方法,使互评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他们的评价眼光往往独具魅力,他们的掌声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组评价体现的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精神,个人的评价,个人的眼光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把几个学生的眼光拼凑起来的意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更具有代表性和参考价值。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在让学生进行ppt设计时,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时,我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你们觉得他的作品怎么样,谁能说说它美的地方?”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我来说,我来说”,被展示作品的同学也乐滋滋的。之后,我又问:“谁能够给他的作品提点小建议,使作品能更富有艺术性?”学生们又各抒几见,通过学生间的互动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他的同学也能在评价中提升对美的认识。

⑶教师评价

教师综合评价要“抓特点”:在综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后,就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结合其个性特点评价学生,尽量让学生感到每一句话都针对了自己的优势或不足,明白下一步的进与退。目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教师应当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奖励。教师的奖励有:有形的物质奖励如各类奖品、卡片、小礼品等;有无形的精神奖品,如口头表扬,把学生的成功作品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给予向全校展览,开展学校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感想。

④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评价时应把握孩子的“变化点”: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到评价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来,他们和教师、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决策者。因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能够发现孩子的智力强项。所以家长参与评价时我设计出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使家长评价时注意孩子的变化情况。如本月与上月相比,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还存在什么问题,同时希望教师或学校从哪些方面教育孩子。这样家长就能公正评价孩子,孩子在家长的评价中也能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3.自我反思,彰显主旨

自我反思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进行自我监控。经过酝酿,我设计了《平阳县中心小学学生学习情况自我反思评价表》(附后),对学生学习习惯、情感与态度、兴趣与愿望、合作与交流、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在一次综合课中,为了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给大熊猫一个舒适的家”主题探究活动。首先,我鼓励学生自己拟定学习主题。学生通过上网收集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我让他们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通过论坛的讨论我和学生确定了很多有意义的基本问题:⑴大熊猫越来越少了,我们如何保护它?⑵大熊猫是怎么出生的?⑶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⑷还有哪些动物也越来越少?⑸我们要做些什么?这样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确定探究活动主题。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确定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究活动过程和探究结果用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寻找自己满意的合作伙伴进行探究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各个重要环节根据(附表)来进行自我反思,尽量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得主题探究活动更有实效性。

4.因材施评,张扬个性

多角度和个性化的评价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在进行评价时,不仅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地观察学生的各种反应,从各种角度去欣赏学生独到的个性化表现。在发现优点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大部分的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提供机会。

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用“画图”画海底世界的时候,首先我先给出许多不同种类的海洋动物,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些启发,不光光把思维停留在课本的画面上,当学生画完时,我展示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每个作品各有千秋,所画作品达到的层次不同。这时,我们千万不能盲目地把作品进行横向比较,轻易下结论,而是先要进行纵向比较,这样我们能很清楚地发现学生进步的地方,并作出合理的、个性化的评价。当学生达到某个程度时,再在同范围内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对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

两年来,在《小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研究》实验课题的总方案的规划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实验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发展

⑴自我发展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己、反思自我,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拓展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究、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自我。

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盎然

实验班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每次都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从学生的日记中和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欣喜和愉悦:

有趣的电脑课

今天,我上了一节网络课。同桌是周灵敏,我和她一起探究,探索,发现,配合得很好,我们学了制作贺卡,这对我的美术、思想、开拓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我学会了怎样送贺卡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体会到,老师教我们制作贺卡,到我长大比如工作上要感谢、祝福,都可以用上。

老师还教了我们怎样创建新文件夹,这些都是我的电脑学习和体会......

说起电脑,那可是有说不完的好,人们可以利用它发E-mial,听音乐,看电视,查资料,打电话,看新闻等。通过电脑上网络把各国的范围缩短,把全世界变成一个大家庭,让你在最快的时间里知道最新的消息。比如说,一个消息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了,2004年11月9日巴勒斯坦的总统阿拉法特逝世了。这个消息是我在网上查到的。整个网络象一张蜘蛛网遍布世界。把世界联络在一起,使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有了电脑,因特网真是方便......

从以上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通过实际应用后,学生对电脑、对网络、对信息技术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

A、在学习态度上,实验班学生要比对比班学生更为积极、主动、认真。

B、在创新性方面上,实验班学生要比对比班学生做得更好,许多作品都比较新颖,富于想象,具有较好地创新。而对比班学生显得很普通,一般都是以书中例子参照简单临摹,缺乏创新。

C、在艺术性上,实验班学生作品普遍都比对比班学生作品处理得更好。

D、从知识性上,实验班学生更能主动地的吸收、存储各种渠道的信息,能对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组织和利用。对比班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不强,信息渠道相对较窄,信息素养提高较慢。

通过两年的实践,学生成果累累。

在2004~2006年:

A、浙江省第五、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

叶巧巧  网页  《美丽家园》    省一等奖

林 浩  网页  《神秘机器人》   省一等奖

魏 村  网页  《航空天地》    省一等奖

谢扬剑  网页  《植物世界》    省三等奖

高 升  网页  《四季知识》    省三等奖

胡丕威  网页  《走进风的世界》  省三等奖

林 杰  绘画  《快乐的周末》   省三等奖

B、平阳县第六、七届科技节手抄报制作活动评比

蔡毕成  手抄报  《科技趣闻》  县一等奖

林 森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一等奖

胡丕威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一等奖

魏 村  手抄报  《科技趣闻》  县二等奖

李祖志  手抄报  《科技知识》  县二等奖

C、平阳县第六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评比

王 军  网页  《动物天地》   县二等奖

黄会锡  绘画  《拾贝壳》    县三等奖

林 意  绘画  《淘气的大海》  县三等奖

周灵敏  绘画  《小兔搬家》   县三等奖

黄智慧  绘画  《早晨锻炼》   县三等奖

2、教师的发展:digital photography

⑴进一步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对教育理解得更深了,对学生更多的学会了尊重和了解、宽容和期待、欣赏和激励。“教为学服务”的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课程观,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学会了从细节处体现教育服务的理念。

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思维方式:该课题的研究改善了教师的心智模式,研究学生的意识强了,学会了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学习的目标,学会了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动态调整教学的结构,学会了从学生的状态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备课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情、分析孩子的思维状态,互动时更多的是去倾听孩子的想法、捕捉孩子的意见,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探索、实践与创新。具体体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级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都是用一定的模式作指导,且每次比赛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我们课题组成员孙小祥参加平阳县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姜永聪、梁芳芳老师参加了学校公开课,获得一致好评。

⑶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

为确保课题顺利进行,提高课题成员的能力,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地进行的理论学习和探讨。对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小结检查前一阶段工作,或进行师课后反思小结,或提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注意事项。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良好的研究环境,培养了教师。首先,主要表现在论文的撰写方面。教师发表课题论文2篇,分获市级二等奖。

六、课题研究结论

1.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发现和探究常常会呈现出学习者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2.个性化学习要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要让学生自主性地学习,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建构自己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

3.个性化评价是个性化教学的保障,没有个性化的评价,就不能实现学生个性,个性化教学将无法实施。kodak max camera

七、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了教师信息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创新的能力。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继续探讨:

1.在实施情境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深深感受到在教学中设计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何准确落实教学目标,又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是个两难问题。

2.个性化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但很难在每节课的教学都做好,这需要每个老师每天的努力。

3.个性化教学的方法、途径肯定很多,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只做了一些初浅的研究和尝试。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个别内向型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够强,如何寻求最佳的引导方式是课题组今后应当突破的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吴文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4]史爱荣、孙宏碧.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5]陈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

[6]邓志伟.《个性化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冯妍.《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广州师训》第75期


相关内容

  • 青岛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2008年,我校的各项工作将以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精神为纲领,以“安安静静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为宗旨,以构建“和谐小班化课堂”为重点,围绕我校“十一五”课题《基于校际合作下的校本研修途径研究》,继续探索以“三位一体”校园博客文化建设为纽带,以“结伴成长”为操作模式, ...

  • 2012―2012学年度实验小学工作总结
  • 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实验小学已经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开齐开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的基础上,以内涵提升为重点,确立了"3+4"学校发展模式,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靓丽.魅力.精品"实小和"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四化管理 ...

  • 教师面试问题及答案
  • 教师面试问题及答案(一) 1.当学生厌学时应该怎么办? [参考解答](1)教师要和学生谈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详细了解分析引发厌学的原因,采用耐心的引导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少贬多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戒骄戒躁. (2)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长共同探讨制定措施,创设引导学生学 ...

  • 实验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xx年年是“十一五”规划重要的一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一年。新学期,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学校 ...

  • 2014年信息技术简报第二期
  • [名师风采] 赵华, 乌鲁木齐市优秀青年教师,乌市十二中信息技术教师, 备课组长,中教一级.曾在2012年及2010年分获全国信息 技术讲课大赛特等奖及二等奖.曾受聘参与新疆师范大学国培班的授课以及参加新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平 台初中信息技术网络说课示范活动:并多次受聘乌市信息技术教师继续 ...

  • 学校十三五规划稿
  • 天津市第八十中学 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5 年11月 天津第八十中学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总结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八十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坚持"扬长教育"这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

  • 2014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 校长室[2014]10号 2014年度学校工作报告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校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务实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加强规范管理,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之路,圆满完成 ...

  •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
  •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 学生姓名 郑程科 学生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生年级 信息管理1班 指导教师 张一鹏 指导时间: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目 录 一.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 二. 毕业论文(设计) ...

  • lcl[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家庭小课题中的应用]结题报告
  • 附件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研 究 课 题 成 果 鉴 定 申 请 书 课题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家庭小课题研究中的运用 课题立项时间: 2013年8月 课 题 负责人: 金 桃 红 所 在 单 位: 温州市永嘉县乌牛仁溪第二小学横屿校区 填 表 日 期: 2014年10月10日 温州市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