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理论探源

作者:卓晓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09)06-0043-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唯物主义要求,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人们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推动事物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强调我们搞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切不可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辩证法要求,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两大基本观点。

  辩证法的联系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它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就是讲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兼顾的,照顾它方的发展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对待发展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来考虑发展问题。系统性是事物联系的一个重要属性,事物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兼顾社会发展的各个组成要素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发展、城乡共同发展。

  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飞跃性,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矛盾和问题。要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遵循了发展的渐进性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认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还需在发展中解决;指出,改革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但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了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重大问题。

  (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说:“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经济社会形式”。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但经济发展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程度、水平、阶段的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事业发展的比例将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这一基本理论,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推进。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全面生产的理论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包括:(1)物质生产;(2)人的生产;(3)精神生产;(4)社会关系生产。四种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这一理论启示我们: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生产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这一基本理论,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一起抓,在抓紧物质生产的同时,重视抓紧其他生产;必须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少生优育”的人口生产;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不断地整合各种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人成为资本、财富、金钱的奴隶,资本占有劳动,分工限制人,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人不能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希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即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核心地位,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教育、就业等各方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外发展经验和发展理论的借鉴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理论是当今社会科学的一门显学。大体说来,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发展观:

  第一种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认为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这种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后果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即只有明显的生产的量的增长,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等等的明显进步和质的提高,相反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政治动荡。所以,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批评,视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第二种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发展应该是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1968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对南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不朽之作的《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指出发展是一个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发展不只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有产量和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等因素,因而应从质和量上去把握发展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改革的政策主张。1980年后,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必须把发展看作是涉及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维过程。

  第三种发展观: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1972年,美国学者沃德、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发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同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上,“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的重视。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第四种发展观(现代发展观):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发表《新发展观》,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新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作为主题,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成员的全面发展。1987年,美国学者欧文斯提出“人的发展重于物的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注重用人文发展指数(HDI)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力图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沟通、平衡与和谐。HDI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综合反映。

  总的看来,发展观的这种历史演进,是人类对发展实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中不乏在发展问题上科学探索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作了认真思考和艰苦探索。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其中谈到了要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等,涉及到了发展的结构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等等。

  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长期思考,首先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命题,并对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具体谋划。可以说,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针对发展质量和速度,他也深刻地指出,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2]

  在发展的途径和目的上,他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党的发展理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他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所以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但在经济上是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根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常比喻,我们事业的发展如同一艘前进中的航船,中央和地方都在这条船上。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同舟共济,谁也不可能置身于整体之外,谁也不能强调自己这里要特殊,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如果船翻了,无一幸免,都要遭殃。只有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的航船才可能乘风破浪、胜利前进。[5]

  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它要求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技术要优良,产品性能要好,等等。持续、快速、健康这六个字,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这是积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才确立起来的我国经济顺利运行的唯一正确的路子。这个路子来之不易啊!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毫不动摇地照此去做。这六个字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健康是持续、快速的保证,如果不健康,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快速就会被迫打断。坚持这六个字,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经济工作中的曲折,尽快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在上述三代中央领导提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集大成地分析和阐述,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列体系。他们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加快科学发展作了深入阐释。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

  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作者介绍:卓晓宁(1956-),男,江苏南京人,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政治理论,江苏 淮安 223000

作者:卓晓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09)06-0043-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视角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唯物主义要求,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人们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推动事物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强调我们搞发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遵循客观的发展规律,切不可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辩证法要求,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两大基本观点。

  辩证法的联系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它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就是讲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兼顾的,照顾它方的发展的。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对待发展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来考虑发展问题。系统性是事物联系的一个重要属性,事物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兼顾社会发展的各个组成要素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推进区域发展、城乡共同发展。

  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渐进性和飞跃性,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矛盾和问题。要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促进发展。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就是遵循了发展的渐进性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认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还需在发展中解决;指出,改革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但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了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价值理想,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理念;不是一般的人文关怀,而是事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重大问题。

  (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视角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说:“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生产力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经济社会形式”。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但经济发展只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的程度、水平、阶段的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其他事业发展的比例将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这一基本理论,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格局,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推进。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全面生产的理论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包括:(1)物质生产;(2)人的生产;(3)精神生产;(4)社会关系生产。四种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这一理论启示我们: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生产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这一基本理论,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文明一起抓,在抓紧物质生产的同时,重视抓紧其他生产;必须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少生优育”的人口生产;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不断地整合各种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仅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人成为资本、财富、金钱的奴隶,资本占有劳动,分工限制人,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人不能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希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即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核心地位,人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放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教育、就业等各方面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运用。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外发展经验和发展理论的借鉴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理论是当今社会科学的一门显学。大体说来,国外发展理论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四种不同的发展观:

  第一种发展观(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成了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认为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把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这种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后果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即只有明显的生产的量的增长,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等等的明显进步和质的提高,相反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政治动荡。所以,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批评,视之为“有增长无发展”。

  第二种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发展应该是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1968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对南亚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被西方学术界誉为不朽之作的《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指出发展是一个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发展不只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影响经济发展有产量和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等因素,因而应从质和量上去把握发展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改革的政策主张。1980年后,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必须把发展看作是涉及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维过程。

  第三种发展观: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发展。1972年,美国学者沃德、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发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同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上,“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中提出了“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的重视。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

  第四种发展观(现代发展观):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1983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发表《新发展观》,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新发展理论,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作为主题,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成员的全面发展。1987年,美国学者欧文斯提出“人的发展重于物的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注重用人文发展指数(HDI)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力图在经济与道德、效率与公平、工具与目的、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沟通、平衡与和谐。HDI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综合反映。

  总的看来,发展观的这种历史演进,是人类对发展实践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中不乏在发展问题上科学探索的宝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对于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作了认真思考和艰苦探索。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其中谈到了要正确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等,涉及到了发展的结构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问题等等。

  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问题作了长期思考,首先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命题,并对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具体谋划。可以说,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问题是核心问题。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针对发展质量和速度,他也深刻地指出,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一定要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要把基本建设的摊子铺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2]

  在发展的途径和目的上,他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党的发展理论。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他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所以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但在经济上是一个整体,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根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常比喻,我们事业的发展如同一艘前进中的航船,中央和地方都在这条船上。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同舟共济,谁也不可能置身于整体之外,谁也不能强调自己这里要特殊,更不能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如果船翻了,无一幸免,都要遭殃。只有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道理,我们的航船才可能乘风破浪、胜利前进。[5]

  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它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说,它要求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技术要优良,产品性能要好,等等。持续、快速、健康这六个字,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这是积多年正反两方面经验才确立起来的我国经济顺利运行的唯一正确的路子。这个路子来之不易啊!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毫不动摇地照此去做。这六个字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健康是持续、快速的保证,如果不健康,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持续、快速就会被迫打断。坚持这六个字,目的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经济工作中的曲折,尽快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在上述三代中央领导提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集大成地分析和阐述,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系列体系。他们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加快科学发展作了深入阐释。要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全党更好地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而团结奋斗。

  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着力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作者介绍:卓晓宁(1956-),男,江苏南京人,中共淮安市委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政治理论,江苏 淮安 223000


相关内容

  • 赢在单词必知记忆法:抗遗忘快速级忆法!
  • 赢在单词必知记忆法:抗遗忘快速级忆法! 神奇记忆法10000名学生的命运转折 抗遗忘快速级忆法震惊神奇记忆震惊北京大学,创造基尼斯快速记忆纪录.2分钟记住25-45位无规律数字! 2分钟记住25-45个互不关联的词语!轻松记忆圆周率小数点之后120位数字!一天牢记上百个英语单词-- 一位亲眼目睹这一 ...

  •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 美国黑色幽默探源 2010年07月03日来源:鸡西大学学报发表评论 作者:曾杭丽 摘要:"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流派,事实上黑色幽默文学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一些作品.通过分析<睡谷传说><焦 ...

  • 读[国家兴衰探源]的感想
  • 注:本书值得学习的关键是第一个章节,作者在研究一个问题前,先花了整整一个章节,完整的做了逻辑上的准备工作--先构建了一个理解问题的模型,再把这个模型的各个细节讨论清楚,从而得出结论. 读<国家兴衰探源>的感想 --主要针对第二章 年前的这段时间读了<国家兴衰探源>这本书,跟我 ...

  • 黄河流域上古神话探源
  • 2001年10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ShanxiTeachers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Oct.,2001.28 No.4Vol 段友文(山西师范大学黄河民俗文化研究所,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黄河流域是中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源
  • [摘要]中国共产党创建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党对苏俄革命模式的学习和实践事实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本文着重论述苏俄革命模式在党创建时期革命实践中的变化轨迹及其从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中共创建时期:苏俄革命模式中国化:历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

  • "大跃进"运动探源
  • 摘 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道路上充满了各种挑战和考验.1958年以来,有两大考验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考验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规模速度考验.这两大考验相互交织,使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程更加曲折多变."大跃进" ...

  • 古希腊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探源
  • 第2s卷第t期 篱孟翌萎矗蓦赢盏羔蔫盖鉴 2005年3月 古希腊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探源 口 任辉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200234) 摘要:希腊哲学对当代哲学.科学思维和人文思想在两大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首开先河并已臻成熟的抽象思辨逻辑思维和推理形式及其内在奇异的动力因素:其次是充满人道精神的人 ...

  • 寻根探源电子书
  • 寻根探源 作者:张文彬主编 出版日期:2003 页数:216 关键词:科学知识 普及读物 张文彬 分类: 综合性图书 >综合性普及读物 在线阅读寻根探源电子书 超星阅读器 阅读1 阅读2 下载图书 阅读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读器,立即下载 添加到学习计划 收藏 您已推荐200人推荐 分享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
  •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历史,但是那些都为事过上千年以后的追述,其中不少还具有神话的色彩,不能作为信史.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