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下册公式总结(修改版)

第八章 向量与解析几何

- 2 -

- 3 -

第十章 重积分

- 4 -

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 5 -

所有类型的积分:

1定义:四步法——分(任意分割)、匀(任意取点)、和(求和)、精(求极限); ○

2性质:对积分的范围具有可加性,具有线性性; ○

- 6 -

第十二章 级数

1 若级数收敛, 各项同乘同一非零常数仍收敛. ○

2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 ○

用收敛定义,lim s n 存在

n →∞

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

3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 不改变其收敛性. ○

4若级数收敛, 则对这级数的项任意加括号后所成○

般项级

的级数仍收敛,且其和不变。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推论: 如果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注:收敛级数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5(必要条件) 如果级数收敛, 则lim u =0 ○n

n →0

数项级数

交错 级数

莱布尼茨判别法

若u n

≥u n +1且lim u n =0,则∑(-1) n -1u n

n →∞

n =1

收敛

比较判别法

∑u n 和∑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u n ≤v n . 若∑v n 收敛,则∑u n 也收敛;若∑u n 发散,则∑v n 也发散.

1若∑u n 和∑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lim u n =l ,则○

n →∞

项级数

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

v n

2若l =0, ∑v 收0

比值判别法

根值判别法

=+∞,∑v n 发散,∑u n 也发散。

u

∑u n 是正项级数,lim n +1=ρ, lim u n =ρ, 则ρ

n →∞

n →∞

u n

敛;ρ>1(ρ=+∞) 时发散;ρ=1时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收敛性

∑a

n =0

n

1

, ρ≠0; R =+∞, ρ=0; R =0, ρ=+∞. x n , lim a n +1=ρ, R =

n →∞

a n

ρ

缺项级数用比值审敛法求收敛半径

1在收敛域I 上连续; ○2在收敛域(-R , R ) 内可导,3且可逐项求导; ○s (x ) 的性质○

穷级数

幂级数

和函数

和函数s (x ) 在收敛域I 上可积分,且可逐项积分.(R 不变, 收敛域可能变化).

展成幂级数

直接展开:泰勒级数 间接展开:六个常用展开式

∞∞11n x

=∑x (-1

T =2π

T =2l

f (x ) =

傅立叶级数

∞1a 0

+∑(a n cos nx +b n sin nx ) a 0=

π2n =1

π

f (x ) dx

a n =

1

π

⎰π

-

π

f (x ) cos nxdx b n =

1

π

⎰π

-

π

f (x ) sin nxdx 收敛定理

x 是连续点, 收敛于f (x ) ; x 是间断点, 收敛于1[f (x -) +f (x +)]

2

周期

延拓

f (x ) 为奇函数,正弦级数,奇延拓;f (x ) 为偶函数,余弦级数、偶延拓.

- 7 -

第八章 向量与解析几何

- 2 -

- 3 -

第十章 重积分

- 4 -

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 5 -

所有类型的积分:

1定义:四步法——分(任意分割)、匀(任意取点)、和(求和)、精(求极限); ○

2性质:对积分的范围具有可加性,具有线性性; ○

- 6 -

第十二章 级数

1 若级数收敛, 各项同乘同一非零常数仍收敛. ○

2两个收敛级数的和差仍收敛. ○

用收敛定义,lim s n 存在

n →∞

注:一敛、一散之和必发散.

3去掉、加上或改变级数有限项, 不改变其收敛性. ○

4若级数收敛, 则对这级数的项任意加括号后所成○

般项级

的级数仍收敛,且其和不变。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推论: 如果加括号后所成的级数发散, 则原来级数也发散. 注:收敛级数去括号后未必收敛.

常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5(必要条件) 如果级数收敛, 则lim u =0 ○n

n →0

数项级数

交错 级数

莱布尼茨判别法

若u n

≥u n +1且lim u n =0,则∑(-1) n -1u n

n →∞

n =1

收敛

比较判别法

∑u n 和∑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u n ≤v n . 若∑v n 收敛,则∑u n 也收敛;若∑u n 发散,则∑v n 也发散.

1若∑u n 和∑v n 都是正项级数,且lim u n =l ,则○

n →∞

项级数

比较判别法的极限形式

v n

2若l =0, ∑v 收0

比值判别法

根值判别法

=+∞,∑v n 发散,∑u n 也发散。

u

∑u n 是正项级数,lim n +1=ρ, lim u n =ρ, 则ρ

n →∞

n →∞

u n

敛;ρ>1(ρ=+∞) 时发散;ρ=1时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收敛性

∑a

n =0

n

1

, ρ≠0; R =+∞, ρ=0; R =0, ρ=+∞. x n , lim a n +1=ρ, R =

n →∞

a n

ρ

缺项级数用比值审敛法求收敛半径

1在收敛域I 上连续; ○2在收敛域(-R , R ) 内可导,3且可逐项求导; ○s (x ) 的性质○

穷级数

幂级数

和函数

和函数s (x ) 在收敛域I 上可积分,且可逐项积分.(R 不变, 收敛域可能变化).

展成幂级数

直接展开:泰勒级数 间接展开:六个常用展开式

∞∞11n x

=∑x (-1

T =2π

T =2l

f (x ) =

傅立叶级数

∞1a 0

+∑(a n cos nx +b n sin nx ) a 0=

π2n =1

π

f (x ) dx

a n =

1

π

⎰π

-

π

f (x ) cos nxdx b n =

1

π

⎰π

-

π

f (x ) sin nxdx 收敛定理

x 是连续点, 收敛于f (x ) ; x 是间断点, 收敛于1[f (x -) +f (x +)]

2

周期

延拓

f (x ) 为奇函数,正弦级数,奇延拓;f (x ) 为偶函数,余弦级数、偶延拓.

- 7 -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 五 年 级 信 息 下 册 教 案 第一课 认识Excel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EXCEL. 2.认识EXCEL窗口. 3.掌握输入工作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输入工作表中数据的基本操作 2.灵活掌握excel基本操作 [教具学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幻灯片.五年级素材 ...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 第一章:建立电子表格 第1课时 Excel 2003工作窗口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 2003 2.掌握如何启动Excel 2003电子表格 3.掌握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Excel 2003启动,Excel 2 ...

  • 利用二阶方向导数证明极值的充分条件
  • 利用二阶方向导数证明极值的充分条件 莫国良1,吴琳聪2,周艳2 (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计系.浙江杭州310015}2.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介绍二元函数二阶方向导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利用线性代数中的二次型知识,对二元函数在驻点 处是否取得极值的充分性定理给出有几何意义 ...

  • 工程水力学总结
  • 上册第三章 相似原理及模型试验基础(P111例题3.15) 1.相似原理的相似特征: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几何相似:原型与模型保持几何形状和几何尺寸相似. 长度比尺:λL = LP / LM 面积比尺 体积比尺 运动相似:原型与模型两个流动中任何对应质点的迹线是几何相似的,而且任何对应质点流 ...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强教案
  • 压 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 2.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实验探究能力. 2.继续学习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强,培养学生乐于探索 的精神:培养学 ...

  •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1 怎样认识力 1.力(F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速度或者运动方向) 3. 4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是N . 1N 大约是拿起两个 ...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结束了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 ...

  •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重力教学设计
  • 重力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解读: 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要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结合前面学习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可启发学生去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会 ...

  •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姜定武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思维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在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