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碘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

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自1811 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以来,先后出现多种以碘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包括含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消毒制剂。按生产工艺分为碘消毒剂与碘伏消毒剂。碘消毒剂包含碘酊、碘水、碘甘油。碘伏消毒剂分为:聚维酮碘、聚醇醚碘、十二烷胺三碘( 阳离子型)、双十二烷基双季胺铵碘( 阳离子型)、氨基酸碘。

碘酊工艺简单,易于制作,早期碘类消毒剂以碘酊为主,由于其刺激性与腐蚀性强,已逐渐被替代。而碘伏则是近代研究的新的含碘消毒剂,碘伏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易溶于水而不用脱碘,性能稳定,有效浓度低、不刺激皮肤和黏膜等优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碘酊等游离碘消毒剂,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消毒。

(1)理化性质

碘( iodine) 是卤族元素,在常温下为灰黑色或蓝墨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或块状结晶,有明显的碘臭味,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临床上常用剂型有碘酊( 一般有效碘含量为20 g /L) 、碘甘油( 常用浓度为10 ~ 30g /L)等。

碘伏( iodophor) 是碘与表面活性剂( 载体)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其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碘伏各种成分之间不是以化学键相连,是碘元素与载体以络合或包结的形式借助氢键和其他引力作用形

成的分子大小不确定的络合物。所以,碘伏不是化合物,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般以碘元素作为碘伏有效成分含量的计量标量。

(2)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碘类消毒剂作为一款中效消毒剂,具有杀菌广谱,消毒效果好等优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碘伏都高度敏感,抗酸杆菌,细菌芽孢、亲脂病毒及亲水病毒等都敏感。

研究表明:用含有效碘2090mg/L与体积分数49%乙醇的碘酊作用0.5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以含有效碘300mg/L的碘伏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5min, 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0min, 杀灭对数值>4.00。用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消毒液对受试者手和皮肤分别浸泡擦拭消毒3.0min, 对手和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

(3)杀灭微生物的机理

碘的杀菌机理是由于元素碘活泼,具有一般消毒剂所没有的良好渗透性,碘对微生物的杀灭主要靠碘的沉淀作用和卤化作用,游离碘能迅速穿透细胞壁,与蛋白质氨基酸链上羟基、氨基、烃基、巯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发生卤化,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碘伏的杀菌原理为由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对细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菌质结合,其中80% ~ 90% 的结合碘可解聚成

游离碘,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直接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活,而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

(4)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温度: 碘类消毒剂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当温度波动在10℃ ~ 30℃时,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 温度超过40℃时,会形成碘蒸汽,游离碘浓度下降,杀菌作用也减弱。

有机物: 有机物严重影响碘类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物质等有机物可消耗大量的有效碘,因而影响杀菌效果。但对于高浓度的碘消毒剂,有机物对其的干扰作用不明显。

pH:碘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受pH值影响较小,最佳杀菌pH为中性至酸性。pH 值降低时,有利于游离碘的释出,溶液中的I2浓度增加; pH

值增高HOI浓度增加。谈智、徐燕等( 1996) 对碘伏中加以5%冰醋酸,结果表明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能力明显提高。

(5) 适用范围

a.碘

传统的碘制剂将碘分散在有机溶剂形成碘液,如碘水、碘酊、碘甘油。制作简单,杀菌作用快速,是使用较早的碘类消毒剂,但是由于其对皮肤黄染、刺激性大、腐蚀性强,已逐步被碘伏消毒剂所取代。

碘水溶液主要有碘化钾、水、碘组成,常用于局部消毒或医疗器械消毒,目前不太常见。

碘酊俗称碘酒,容易使物体表面黄染,浓度20 g /L 的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剌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

碘甘油为碘的甘油溶液,主要用于鼻腔黏膜、口腔黏膜及婴幼儿皮肤的消毒和防感染,仅限于医疗机构诊疗前后使用。

b.碘伏:

碘伏消毒剂根据络合时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聚维酮碘,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络合而成。聚乙烯吡咯烷酮由于其缓释作用,缓慢释放出游离碘,刺激性小,安全性高。聚维酮碘为目前唯一被收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碘伏消毒剂。洁康诺牌聚维酮碘消毒液,采用了螯合与包裹技术,在地板上24小时用清水擦去不黄染,解决了家庭特别是手术室使用碘类消毒剂造成地板表面黄染的难题。

聚醇醚碘,由聚醇醚类和碘络合而成,常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络合,表面活性剂强,去污力更强。

十二烷基三碘,1985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以非离子烷基氧化胺为载体的碘伏,载体与碘结合成三碘氧化合物。十二烷胺三碘( 阳离

子型)氧化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通过释放三碘氧化合物来完成消毒过程,载体具有杀菌能力,抗有机物干扰性好。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盐碘( 阳离子型),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系,兼具二者优点,实现对微生物的双重灭活抑制作用。无毒、无异味,刺激性明显降低,且稳定性大为提高。

氨基酸碘多种有机碘,如赖氨酸碘、精氨酸碘、蛋氨酸碘、谷氨酸碘、甘氨酸碘、复合氨基酸碘等,可用于抗感染药物,也可用于鱼虾等养殖消毒,具有营养和杀菌的双重效果。

碘伏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手术切口部位、注射及穿刺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黏膜冲洗消毒;卫生手消毒。

(6)使用方法

a.碘酊

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掠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即可。使用浓度为有效碘18g/L~22g/L,作用时间为1min~3min。

b.碘伏

外科术前手消毒,在常规刷手的基础上,用无菌纱布蘸取使用浓度的碘伏均匀擦拭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用浓度的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然后擦干即可。使用浓度均为有效碘2g/L~lO g/L,作用3min~5min。

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手术切口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消毒,可用无菌棉拭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在消毒部位擦拭2遍~3遍。使用浓度均为有效碘2g/L~10g/L,作用1min~3min。

黏膜冲洗消毒,可用含有效碘250mg/L~500mg/L的碘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擦洗。

含碘消毒剂

碘是最古老的消毒剂之一,自1811 年法国药剂师库尔图瓦利首次发现单质碘以来,先后出现多种以碘为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包括含碘及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消毒制剂。按生产工艺分为碘消毒剂与碘伏消毒剂。碘消毒剂包含碘酊、碘水、碘甘油。碘伏消毒剂分为:聚维酮碘、聚醇醚碘、十二烷胺三碘( 阳离子型)、双十二烷基双季胺铵碘( 阳离子型)、氨基酸碘。

碘酊工艺简单,易于制作,早期碘类消毒剂以碘酊为主,由于其刺激性与腐蚀性强,已逐渐被替代。而碘伏则是近代研究的新的含碘消毒剂,碘伏以其良好的杀菌效果,易溶于水而不用脱碘,性能稳定,有效浓度低、不刺激皮肤和黏膜等优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碘酊等游离碘消毒剂,广泛用于医学领域消毒。

(1)理化性质

碘( iodine) 是卤族元素,在常温下为灰黑色或蓝墨色,带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或块状结晶,有明显的碘臭味,易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或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临床上常用剂型有碘酊( 一般有效碘含量为20 g /L) 、碘甘油( 常用浓度为10 ~ 30g /L)等。

碘伏( iodophor) 是碘与表面活性剂( 载体)形成的不定型的络合物,其实质上是一种含碘表面活性剂。碘伏各种成分之间不是以化学键相连,是碘元素与载体以络合或包结的形式借助氢键和其他引力作用形

成的分子大小不确定的络合物。所以,碘伏不是化合物,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分子量,一般以碘元素作为碘伏有效成分含量的计量标量。

(2)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碘类消毒剂作为一款中效消毒剂,具有杀菌广谱,消毒效果好等优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碘伏都高度敏感,抗酸杆菌,细菌芽孢、亲脂病毒及亲水病毒等都敏感。

研究表明:用含有效碘2090mg/L与体积分数49%乙醇的碘酊作用0.5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以含有效碘300mg/L的碘伏消毒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1.5min, 杀灭对数值均>5.00;对白色念珠菌作用3.0min, 杀灭对数值>4.00。用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消毒液对受试者手和皮肤分别浸泡擦拭消毒3.0min, 对手和皮肤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均>1.00。

(3)杀灭微生物的机理

碘的杀菌机理是由于元素碘活泼,具有一般消毒剂所没有的良好渗透性,碘对微生物的杀灭主要靠碘的沉淀作用和卤化作用,游离碘能迅速穿透细胞壁,与蛋白质氨基酸链上羟基、氨基、烃基、巯基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沉淀,发生卤化,从而使其失去生物活性。

碘伏的杀菌原理为由表面活性剂提供的对细菌膜的亲和力将其所载有的碘与细胞膜和细菌质结合,其中80% ~ 90% 的结合碘可解聚成

游离碘,使巯基化合物、肽、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直接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使细菌等微生物失活,而达到高效消毒杀菌的目的。

(4)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温度: 碘类消毒剂在低温下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当温度波动在10℃ ~ 30℃时,杀菌效果无明显变化; 温度超过40℃时,会形成碘蒸汽,游离碘浓度下降,杀菌作用也减弱。

有机物: 有机物严重影响碘类消毒能力,杀菌能力随有机物的增加而下降,蛋白质、多糖及脂类物质等有机物可消耗大量的有效碘,因而影响杀菌效果。但对于高浓度的碘消毒剂,有机物对其的干扰作用不明显。

pH:碘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受pH值影响较小,最佳杀菌pH为中性至酸性。pH 值降低时,有利于游离碘的释出,溶液中的I2浓度增加; pH

值增高HOI浓度增加。谈智、徐燕等( 1996) 对碘伏中加以5%冰醋酸,结果表明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能力明显提高。

(5) 适用范围

a.碘

传统的碘制剂将碘分散在有机溶剂形成碘液,如碘水、碘酊、碘甘油。制作简单,杀菌作用快速,是使用较早的碘类消毒剂,但是由于其对皮肤黄染、刺激性大、腐蚀性强,已逐步被碘伏消毒剂所取代。

碘水溶液主要有碘化钾、水、碘组成,常用于局部消毒或医疗器械消毒,目前不太常见。

碘酊俗称碘酒,容易使物体表面黄染,浓度20 g /L 的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剌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

碘甘油为碘的甘油溶液,主要用于鼻腔黏膜、口腔黏膜及婴幼儿皮肤的消毒和防感染,仅限于医疗机构诊疗前后使用。

b.碘伏:

碘伏消毒剂根据络合时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种:

聚维酮碘,由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碘络合而成。聚乙烯吡咯烷酮由于其缓释作用,缓慢释放出游离碘,刺激性小,安全性高。聚维酮碘为目前唯一被收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碘伏消毒剂。洁康诺牌聚维酮碘消毒液,采用了螯合与包裹技术,在地板上24小时用清水擦去不黄染,解决了家庭特别是手术室使用碘类消毒剂造成地板表面黄染的难题。

聚醇醚碘,由聚醇醚类和碘络合而成,常采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络合,表面活性剂强,去污力更强。

十二烷基三碘,1985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研制出以非离子烷基氧化胺为载体的碘伏,载体与碘结合成三碘氧化合物。十二烷胺三碘( 阳离

子型)氧化合物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通过释放三碘氧化合物来完成消毒过程,载体具有杀菌能力,抗有机物干扰性好。

双十二烷基双季铵盐碘( 阳离子型),为有机/无机复合体系,兼具二者优点,实现对微生物的双重灭活抑制作用。无毒、无异味,刺激性明显降低,且稳定性大为提高。

氨基酸碘多种有机碘,如赖氨酸碘、精氨酸碘、蛋氨酸碘、谷氨酸碘、甘氨酸碘、复合氨基酸碘等,可用于抗感染药物,也可用于鱼虾等养殖消毒,具有营养和杀菌的双重效果。

碘伏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手术切口部位、注射及穿刺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黏膜冲洗消毒;卫生手消毒。

(6)使用方法

a.碘酊

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掠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即可。使用浓度为有效碘18g/L~22g/L,作用时间为1min~3min。

b.碘伏

外科术前手消毒,在常规刷手的基础上,用无菌纱布蘸取使用浓度的碘伏均匀擦拭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用浓度的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然后擦干即可。使用浓度均为有效碘2g/L~lO g/L,作用3min~5min。

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手术切口部位皮肤以及新生儿脐带消毒,可用无菌棉拭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在消毒部位擦拭2遍~3遍。使用浓度均为有效碘2g/L~10g/L,作用1min~3min。

黏膜冲洗消毒,可用含有效碘250mg/L~500mg/L的碘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擦洗。


相关内容

  • 猪场消毒制度
  • 猪场消毒制度 近年来,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殖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高密度饲养,使养殖场的病原体不断复杂,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能造成疫病的流行,如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禽流感.高热病等,养殖场一旦发病,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消毒是指用化学 ...

  • 畜禽场的消毒工作要点
  • 消毒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控各类畜禽传染病的重要环节,目前已引起畜禽场管理人员的重视.但在生产实践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消毒,而消毒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环凯通过实地调研总结,认为要搞好畜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必须掌握以下一些要点. 消毒目的要明确消毒目的不一样 ...

  • 医院消毒规范
  •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依据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 施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含总则.消毒检验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四个部分.  适用范围  适用 ...

  •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要点
  •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要点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消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以及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病原微生物或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因此,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地基础工作.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材或培训讲座中,对消毒一事语焉不详,仅一 ...

  • 幼儿园保育员应知应会培训内容
  • 幼儿园保育员应知应会培训内容---------卫生清洁与消毒 幼儿园保育员应知应会培训内容---------卫生清 洁与消毒 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是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清洁就是清洗保洁各种物体,而消毒则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的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 一.托幼机构清洁卫生消毒 ...

  •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 1. 验证方案的起草 2. 验证方案的审批 3. 验证方案的批准 目 录 1 前言 2 职责 3 验证的方法及步骤 4 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 5. 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6.再验证周期 1. 前言 消毒剂主要使用在洁净控制区域,用于控制生产环境.设备表面等的微生物污染 的一种化学剂.由于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 ...

  •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内容
  • 幼儿园保育员培训内容 ----卫生清洁与消毒 秋季来疾病高发期,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尤为重要.而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也是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病传染的有效措施.清洁就是清洗保洁各种物体,而消毒则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的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 一.幼儿园清洁卫生消毒的目的 为保证每位入园幼儿有一个健 ...

  • 2012年消毒技术规范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4-05发布 2012-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 ...

  • 养鱼常用的8种杀菌消毒剂
  • 养鱼常用的8种杀菌消毒剂 生活中,不管是饲养什么鱼,都难免会遇到鱼儿感染细菌的状况.而这些问题,往往让新手们措手不及,玩家们筋疲力尽.而且,鱼缸的定期消毒,平时喂食活食要先消毒,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消毒剂.现在将养鱼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8种杀菌消毒剂和大家分享一下,将介绍各种消毒剂的杀菌原理,使用过程中 ...

  • 低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效果观察
  •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的效果.方法:检测方法为现场实际消毒效果,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采用不同剂量健之素片+纯水消毒剂进行消毒,并观察消毒状况.结果:采用蒸馏水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以不同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效果会随着有效氯浓度提高而一定程度增加,采用4片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