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失常病人的护理

心率失常病人的护理

一、概念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二、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三、临床表现

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 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 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四、护理诊断

1. 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2. 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缺乏信心有关。

3. 潜在并发症:猝死。

五、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

(1)观察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头晕、晕厥等症状有无好转或恶化。

(2)神志变化,生命体征,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3)病情变化时及时描记心电图。严重者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之一。

2. 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避免左侧卧位。保持情绪稳定。

(2)吸氧。(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作准备。

(4)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以及除颤器、临时起搏器。

(5)室颤时立即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六、健康宣教

(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根据心功能适当活动和休息。

(二)防治原发病,避免诱因 如发热、寒冷、睡眠不足等,出现由于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就医。

(三)按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四)饮食宜选择低脂、易消化、富营养,宜少量多餐,吸烟、酗酒、饱食、刺激性饮食、含咖啡因饮料可引起心律失常,应禁食。

(五)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和心律的方法,每天至少1次,每次至少1分钟。

(六)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

心率失常病人的护理

一、概念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心律失常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

二、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三、临床表现

1.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 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 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四、护理诊断

1. 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有关。 2. 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缺乏信心有关。

3. 潜在并发症:猝死。

五、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

(1)观察心慌、胸闷、乏力、气短头晕、晕厥等症状有无好转或恶化。

(2)神志变化,生命体征,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3)病情变化时及时描记心电图。严重者持续心电监护,及时发现严重心律失常。这是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之一。

2. 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避免左侧卧位。保持情绪稳定。

(2)吸氧。(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为抢救作准备。

(4)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其他抢救药品以及除颤器、临时起搏器。

(5)室颤时立即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六、健康宣教

(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止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根据心功能适当活动和休息。

(二)防治原发病,避免诱因 如发热、寒冷、睡眠不足等,出现由于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就医。

(三)按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和撤换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四)饮食宜选择低脂、易消化、富营养,宜少量多餐,吸烟、酗酒、饱食、刺激性饮食、含咖啡因饮料可引起心律失常,应禁食。

(五)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和心律的方法,每天至少1次,每次至少1分钟。

(六)定期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


相关内容

  • 心律失常护理
  •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题目: 姓名: 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毕业论文 2011年4月4日 目录 如何护理心律失常患者 为什么要注意心律失常病人的血压及心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护理 总结 参考文献 如何护理心律失常患者? 心律失常护理 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根据其护理原则,应注 ...

  •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护理人员妥善安置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入院介绍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宣教.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 2.急症患者入院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客观.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医嘱宣教饮食内容.对进食 ...

  •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第四次修改
  •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 [疾病相关知识] (一)流行病学 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一种渐进性疾病. (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少尿:食欲 ...

  • 心内科护理常规
  •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前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忌吸烟.饮酒. 2.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评估血压.脉搏.心率和心律. 尿量的变化和特点,评估胸痛累及的部位.呼吸困难程度:皮肤有无水肿的发生. ...

  • 病人的护理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常见的护理问题有:①疼痛:②恐惧:③焦虑:④自理缺陷:⑤活动无耐力:⑥心输出量减少:⑦知识缺乏:⑧便秘:⑨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10)潜在并发症--心源性休克: (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12)潜在并发症--心脏骤停. 疼痛 [相关因素] 心肌缺血.缺氧. ...

  • 个案-心内科
  • 1简述题 11. 该患者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答:①男性;②40岁以上;③血脂异常;④高血压;⑤吸烟;⑥肥胖; ⑦进食过多脂肪和胆固醇;⑧A 型性格. @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哪些疾病? 答: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 段抬髙心肌梗死和 冠心病猝死. 13. 如何 ...

  •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6)
  •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6) X 型题1.对发生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应迅速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 A.立即安置患者两腿下垂坐位 B.给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 C.立即抽血做动脉血气分析 D.尽快补充液体以防止发生脱水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 ) A.高脂血症 B.高血压 C.吸炯 ...

  • 7第三节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116
  • 第三节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正常情况才,有窦房结产生冲动,沿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传导最终到达心房与心室而产生一次完整的心动周期. 一.窦性心律失常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产生的心律为窦性心律,频率60-100次/分.窦性心律心电图PR 间期0.12-0.20秒. (一) ...

  • 循环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型单选题 1.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 A .发热 B.心悸 C.呼吸困难 D.水肿 E.晕厥 答案:A 2.心源性呼吸困难病人最重要的护理诊断是 A .低效性呼吸型态 B.体液过多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活动无耐力 E.气体交换受损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