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处理 用途:

● ● ●

吸声系数α和吸声量A

减弱室内反射声强 (控制室内混响时间等) 消除回声 降低室内噪声

材料的吸声特性用吸声系数α来表征:

广义讲非反射部分均视作被吸收了 α= 1 – r ( r为反射系数 ) = 1 – E r / E0 这里讨论的限于因材料而消耗的声能部分 Eα , 对透过声能 Eτ不计在内,则材料吸声系数α应为:

建筑师应了解些什么? 1.各种材料的吸声特性(是否吸声,吸声能力强否,对各频率不 同吸声效果) 2.各种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同一材料,由于构造不同改变了 吸声性能) 3.吸声处理和室内装修结合考虑: 防火、防虫、卫生、反光、 维护、施工方便、强度、防霉、防潮… 4. 吸声处理 的 装饰效果及其经济性

α= Eα / Eo

理论上,α的变化从0(无声能被吸收) 到1.0(所有入射声完全被吸收)

( Eo = E r + Eα + E τ )

材料的吸声系数往往随频率而异,因此 吸声的频率特性很重要

有时为了简单化,采用平均吸声系数α,如忽略了 频率特性容易引起误导。

% 反射 0

% 吸收和透射 100

吸声系数 1.0

吸声量 A

一个表面的吸声量A等于材料面积乘上它的吸声系数,单位 为平方米,m2 ,又称等效吸声面积。 开 窗 5cm玻璃棉 25cm砖墙

开窗

20

5cm玻璃棉

80

0.8

吸声系数 α 98

24cm砖墙 ( m2 吸声单位 )

1.0 m2 ) 100 m2

0.8 100 m2

0.02 100 m2 2 m2

2

0.02

材料面积 S ( 吸声量A =αS

100 m2

80 m2

如房间内具有下列三种材料的总吸声量,可由下表得出: 材料 开窗 5cm玻璃棉 面积 (m2 ) 4 7 吸声系数α 1.0 0.8 吸声量A (m2) 4 m2 5.6 m2

反射声压级L p与表面吸声系数α的关系

25cm砖墙 30 0.02 0.6 m2 ---------------------------------------------------------------------------总吸声量A =10.2 m2

1

吸声材料分类

(按吸声机理来分)

A 多孔性吸声材料

声波进入有许多微孔(或狭缝)的材料内部时,由于摩擦(粘滞性和 热传导等)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而损耗。遇刚性壁面反射,再次耗损。

(汽车煞车时就依靠摩擦力,产生热度非常高,会使金属变形)

A. 多孔性吸声材料 B. 薄板(膜)共振吸声结构 C.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这三种基本类型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有很大不同

它的吸声机理可用“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八字来说明

◆ 诱敌 —— 材料表面透气(声)性好,有一定开放性孔隙,才能无阻挡地透入 ◆深入 —— 要求材料内部有相互贯通的微孔和缝隙,并有相当厚度 ◆围而 —— 不让逃跑(由纤维粗细、排列、密度、内部空隙…………决定) ◆歼之 —— 把声能的大部分消耗在材料内部

比较下列几种材料的吸声效果

影响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因素 1. 流阻:

空气流过材料时的阻力

流阻大:透气(声)性强,声波不易进入材料,吸声差 流阻小:声波出入很容易,吸声也差。

2. 孔隙率:材料中贯通的空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

A 表面粗糙的坚实材料 B 开孔型材料 C 开孔型材料 D 闭孔型材料

3. 厚度:加大厚度可提高吸声(对低频更明显) 4. 材料后背空腔大小(离墙距离):对低频有利用 5. 表面处理:为了防护和增加美观,但不希望有堵住 孔缝的表面。 6. 声波的频率及入射角度

结构因子相同但有不同流阻的两种材料

提问: 1. 拉毛水泥为什么不吸声?

E F

2. 白色硬泡沫聚氨酯塑料是否 为良好吸声材料?为什么?

不同密度(kg/m2)的5cm厚玻璃棉 不同厚度d(cm)玻璃棉(15Kg/m2)5cm厚玻璃棉(45Kg/m2) (a)贴实墙面和(b)后留5cm空腔

2

饰面装修对多空吸声材料的影响

● 织物覆面,只要透气性强,基本无影响 ●油漆、粉刷的影响有时很严重 ●穿孔板护面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开孔面积

– 穿孔率,孔径、

扳厚也会有影响

●其它形式饰面如木条、漏窗等,要求开孔率在25%以上即很少影响

各种饰面装修对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影响一览

3

4

B. 薄板(膜)吸声结构

可看成简单的质量弹簧系统,其共振频率f0为:

薄板(膜)吸声结构应用实例

f0=

600 mD

m — 板(膜)面密度(Kg/m2) D — 空腔厚度,cm

胶合板的厚度(面密度)、板后空腔深度 与共振频率(f0)的关系

薄板共振

m板面密度 密闭空气层 形成弹簧

板后空腔密闭很重要,形成空气弹簧。 采用不同空气层厚度,不同龙骨间距,不同板材等,可展宽吸声频带。

C. 共振腔吸声结构

一个封闭的空腔,有一小孔与外连通。当声波射 向此孔时,孔颈处的“一团”空气像一个活塞在 孔颈附振动,因为后面的空气腔起了“弹簧”的 作用,参与振动。颈部处摩擦消耗了声能 。

共振腔型吸声器

f0 =5400

S V Ɩe

S — 颈部截面积(cm2) V — 空腔容积(cm3) Ɩe— 颈孔有效长度(cm) Ɩe = Ɩ + 0.8 r , r为孔颈半径)

消声室

5

6

其它吸声结构 1. 空间吸声体

增加吸声暴露面积,对高频吸,低频则因透射和绕射关系, 有时吸声反而下降少许。

2. 特殊吸声材料和结构:

a. 尖劈 b. 薄膜匣 c. 微穿孔板(孔径小于1mm)(通常在0.1 ~ 0.3mm)

3. 座椅和观众吸声

a. 人吸声量估计 b. 观众席所占面积(包括1m之内走道)的吸声系数计算

4. 可变吸声结构

1. 空间吸声体

将吸声材料分散地悬挂在空中,暴露面积增大,加上边缘处的绕射作 用,大大提高了它的吸声性能 其它优点:

A . 平板式空间吸声体

2 .8 2 .4

相对于平顶面积的吸声系数α

● 构造简单 ●

布置和吊灵活 ● 装饰性强 ● 造型多变

2 .0 1 .6 1 .2 0 .8

1 5

45

30

4 5

2 . 5 c m 厚 玻 璃 棉

0 .4 0

● 便于上空的管道安装和维修

1 2 5

2 5 0 5 0 0 1 K 2 K 倍 频 带 中 心 频 率 , H z

4 K

● 适应顶部采光的场合

厚 度 相 同 材 料 的 空 间 吸 声 板 吸 声 效 果 比 较

● 适合大空间室内的吸声处理

45

30

7

竖挂板片间距的影响

平放板式空间吸声体

板片尺寸与衍射作用

如果吸声板的周长和面积比(P/A)较大时,衍

屋顶

保温吸声材料

1.0

1

0 00

Hz

Hz

射作用明显,吸声效果加强,故空间吸声板通常取 1m2左右, 板片间距大于0.5m; 但当板片面积较 大,而间距又较小时,则以耦合空间考虑比较合适。

C

12 0c m

每片挂板(60cmX120cm)吸声量(m )

500

2

0 .8

200

降噪

z 0 H

5cm 玻 璃 棉 板

R 系数 N

“浮云”空间吸声板

60cm

0 .6

4000 Hz

z 250 H

板与板之间缝隙的作用

d d

540cm

0 .4

屋面

0

"浮 云 "吸 声 板

60

90

12 0

15 0

18 0

2 10

d (c m )

450cm 628cm

500cm

0 .2

12 5 H z

540cm 390cm

(a) 平 面

(b) 剖 面

"浮 云 "吸 声 板

空间吸声体 上海文化广场(1970)

黄浦体育馆用十字形空间吸声体

18

4c

m

6.0

cm

88cm

70cm

玻 璃 棉

穿 孔 纤 维 板

上海黄浦体育馆(1975)

广东陆丰日星扬声器厂车间

大厅

8

平放板式空间吸声体

板片尺寸与衍射作用

如果吸声板的周长和面积比(P/A)较大时,衍 射作用明显,吸声效果加强,故空间吸声板通常取 1m2左右, 板片间距大于0.5m; 但当板片面积较 大,而间距又较小时,则以耦合空间考虑比较合适。

屋顶

B. 圆筒式空间吸声体

不同管径壁厚的棉管吸声比较 按性能价格比的分析

保温吸声材料

1.5

内 200外 300 径 径 内 100外 200 径 径 内 100外 150 径 径 内 50外 100 径 径

“浮云”空间吸声板

板与板之间缝隙的作用

540cm

吸 声 系 数

1.0

0.5

屋面

540cm 390cm

0 63

500cm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频 率 f (Hz)

"浮 云 "吸 声 板

450cm 628cm

不 管 同 玻 棉 声 能 较 同 径 种 璃 吸 性 比

(b) 剖 面

"浮 云 "吸 声 板

(a) 平 面

上海儿童球幕电影厅1994年

台州温岭教堂 竖挂玻璃棉管作空间吸声体

走道 平放玻璃棉管作空间吸声体

圆筒式空间吸声体

安徽体育馆 竖挂圆筒空间吸声体 筒径45cm,中距106cm,高度90cm

透明微穿孔塑膜圆筒空间吸声体

9

某机场登机通道横幅式空间吸声体 薄塑盒式空间吸声体

C. 立体式空间吸声体

深圳某小学教室楼中庭内立方空间吸声体 深圳某小学教室楼中庭内立方空间吸声体

锥形空间吸声体

充气水上玩具空间吸声体

单片式空间吸声体

2. 特殊吸声材料和结构

特殊吸声材料有许多种,以无纤维化的吸声材料最

引人注目。 薄膜匣式结构 我国独创的微穿孔板(孔径小于1mm)(通常在0.1~ 0.3mm) 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是无纤维化吸声材料

● ●

轰动德国的新建圆形玻璃国会大厅事件,由于声聚焦缺陷和扩声系统设计 不善,在完工后开幕时刻,议长发言不到数分钟声音中断而不得不休会,全国 实况转播亦告停止,造成轩然大波。 改造时 ,因建筑师坚持透明圆形墙是该大厅特色,十多家声学设计顾问公 司投标失败。一位中国访问学者想到我国首创的微孔吸声板,用有机玻璃加工成 透明吸声体,被采用后解决了厅内音质问题。当时用激光在5mm板上加工0.8mm 孔,每平方米3万个孔,5千马克,总价百万馀,相比建筑总造价2.7亿多马克来说, 终于能使大厅正常使用了。

10

共振腔吸声结构应用实例

11

3 . 座椅和观众的吸声

厅堂中,座座椅和观众的吸声占室内总吸声量的70-80%左右,因此它 们对室内音质有很大影响。但它们有许多可变因素要掌握,设计中对 此应有所了解。

听众可作为一片吸声体来考虑。

座椅的吸声取决于它的包装材料,因此会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控制不同上座率时的音质条件,选择吸声强的软垫座椅。 音乐厅中不因吸声太强而使音质太干涩,不宜选择吸声强的软垫座椅; 但为了舒适,又要求软垫,这里就有声学设计问题。

12

4 . 可变吸声结构

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大厅,要求室内吸声条件可以调节。

● 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帘幕来调节。打摺的帘幕比平挂的

可提高吸声很多。通常取100-150 % 的打摺率。

● 其它机械式或电动式可变吸声结构,例如:

a) 翻板式 b)转动式 c)扯动孔板 d)升降式 ……等等

13

吸声、隔声的区别 这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声波入射到一个表面后,其不反射的声能部分(不论其去向),

均视为吸声。这是指声源同一空间而言。

隔声则指两个空间由于中间隔断所引起的声阻挡作用,

或称“透射损失”。

良好的吸声未必为良好的隔声,反之亦然。

例一

室内开窗,入射到窗面积上的声能几乎全部外逸。或称完全吸收 ( α→100% ),吸声效果最大 。但是开窗后入射声能几乎全部无 阻挡地外逸,隔声效果几乎等于0分贝。

例二

一个混凝土墙的隔声效果很好。但是由于表面坚实光滑,入射声 波将完全反射 ( α→1% ),吸声效果几乎没有。

例三

室内表面吸声只降低反射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因此对靠近声源 的地方,起不了作用。

14

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和吸声处理 用途:

● ● ●

吸声系数α和吸声量A

减弱室内反射声强 (控制室内混响时间等) 消除回声 降低室内噪声

材料的吸声特性用吸声系数α来表征:

广义讲非反射部分均视作被吸收了 α= 1 – r ( r为反射系数 ) = 1 – E r / E0 这里讨论的限于因材料而消耗的声能部分 Eα , 对透过声能 Eτ不计在内,则材料吸声系数α应为:

建筑师应了解些什么? 1.各种材料的吸声特性(是否吸声,吸声能力强否,对各频率不 同吸声效果) 2.各种吸声结构的吸声机理(同一材料,由于构造不同改变了 吸声性能) 3.吸声处理和室内装修结合考虑: 防火、防虫、卫生、反光、 维护、施工方便、强度、防霉、防潮… 4. 吸声处理 的 装饰效果及其经济性

α= Eα / Eo

理论上,α的变化从0(无声能被吸收) 到1.0(所有入射声完全被吸收)

( Eo = E r + Eα + E τ )

材料的吸声系数往往随频率而异,因此 吸声的频率特性很重要

有时为了简单化,采用平均吸声系数α,如忽略了 频率特性容易引起误导。

% 反射 0

% 吸收和透射 100

吸声系数 1.0

吸声量 A

一个表面的吸声量A等于材料面积乘上它的吸声系数,单位 为平方米,m2 ,又称等效吸声面积。 开 窗 5cm玻璃棉 25cm砖墙

开窗

20

5cm玻璃棉

80

0.8

吸声系数 α 98

24cm砖墙 ( m2 吸声单位 )

1.0 m2 ) 100 m2

0.8 100 m2

0.02 100 m2 2 m2

2

0.02

材料面积 S ( 吸声量A =αS

100 m2

80 m2

如房间内具有下列三种材料的总吸声量,可由下表得出: 材料 开窗 5cm玻璃棉 面积 (m2 ) 4 7 吸声系数α 1.0 0.8 吸声量A (m2) 4 m2 5.6 m2

反射声压级L p与表面吸声系数α的关系

25cm砖墙 30 0.02 0.6 m2 ---------------------------------------------------------------------------总吸声量A =10.2 m2

1

吸声材料分类

(按吸声机理来分)

A 多孔性吸声材料

声波进入有许多微孔(或狭缝)的材料内部时,由于摩擦(粘滞性和 热传导等)使声能转变为热能而损耗。遇刚性壁面反射,再次耗损。

(汽车煞车时就依靠摩擦力,产生热度非常高,会使金属变形)

A. 多孔性吸声材料 B. 薄板(膜)共振吸声结构 C.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这三种基本类型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有很大不同

它的吸声机理可用“诱敌深入,围而歼之”八字来说明

◆ 诱敌 —— 材料表面透气(声)性好,有一定开放性孔隙,才能无阻挡地透入 ◆深入 —— 要求材料内部有相互贯通的微孔和缝隙,并有相当厚度 ◆围而 —— 不让逃跑(由纤维粗细、排列、密度、内部空隙…………决定) ◆歼之 —— 把声能的大部分消耗在材料内部

比较下列几种材料的吸声效果

影响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因素 1. 流阻:

空气流过材料时的阻力

流阻大:透气(声)性强,声波不易进入材料,吸声差 流阻小:声波出入很容易,吸声也差。

2. 孔隙率:材料中贯通的空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

A 表面粗糙的坚实材料 B 开孔型材料 C 开孔型材料 D 闭孔型材料

3. 厚度:加大厚度可提高吸声(对低频更明显) 4. 材料后背空腔大小(离墙距离):对低频有利用 5. 表面处理:为了防护和增加美观,但不希望有堵住 孔缝的表面。 6. 声波的频率及入射角度

结构因子相同但有不同流阻的两种材料

提问: 1. 拉毛水泥为什么不吸声?

E F

2. 白色硬泡沫聚氨酯塑料是否 为良好吸声材料?为什么?

不同密度(kg/m2)的5cm厚玻璃棉 不同厚度d(cm)玻璃棉(15Kg/m2)5cm厚玻璃棉(45Kg/m2) (a)贴实墙面和(b)后留5cm空腔

2

饰面装修对多空吸声材料的影响

● 织物覆面,只要透气性强,基本无影响 ●油漆、粉刷的影响有时很严重 ●穿孔板护面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开孔面积

– 穿孔率,孔径、

扳厚也会有影响

●其它形式饰面如木条、漏窗等,要求开孔率在25%以上即很少影响

各种饰面装修对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影响一览

3

4

B. 薄板(膜)吸声结构

可看成简单的质量弹簧系统,其共振频率f0为:

薄板(膜)吸声结构应用实例

f0=

600 mD

m — 板(膜)面密度(Kg/m2) D — 空腔厚度,cm

胶合板的厚度(面密度)、板后空腔深度 与共振频率(f0)的关系

薄板共振

m板面密度 密闭空气层 形成弹簧

板后空腔密闭很重要,形成空气弹簧。 采用不同空气层厚度,不同龙骨间距,不同板材等,可展宽吸声频带。

C. 共振腔吸声结构

一个封闭的空腔,有一小孔与外连通。当声波射 向此孔时,孔颈处的“一团”空气像一个活塞在 孔颈附振动,因为后面的空气腔起了“弹簧”的 作用,参与振动。颈部处摩擦消耗了声能 。

共振腔型吸声器

f0 =5400

S V Ɩe

S — 颈部截面积(cm2) V — 空腔容积(cm3) Ɩe— 颈孔有效长度(cm) Ɩe = Ɩ + 0.8 r , r为孔颈半径)

消声室

5

6

其它吸声结构 1. 空间吸声体

增加吸声暴露面积,对高频吸,低频则因透射和绕射关系, 有时吸声反而下降少许。

2. 特殊吸声材料和结构:

a. 尖劈 b. 薄膜匣 c. 微穿孔板(孔径小于1mm)(通常在0.1 ~ 0.3mm)

3. 座椅和观众吸声

a. 人吸声量估计 b. 观众席所占面积(包括1m之内走道)的吸声系数计算

4. 可变吸声结构

1. 空间吸声体

将吸声材料分散地悬挂在空中,暴露面积增大,加上边缘处的绕射作 用,大大提高了它的吸声性能 其它优点:

A . 平板式空间吸声体

2 .8 2 .4

相对于平顶面积的吸声系数α

● 构造简单 ●

布置和吊灵活 ● 装饰性强 ● 造型多变

2 .0 1 .6 1 .2 0 .8

1 5

45

30

4 5

2 . 5 c m 厚 玻 璃 棉

0 .4 0

● 便于上空的管道安装和维修

1 2 5

2 5 0 5 0 0 1 K 2 K 倍 频 带 中 心 频 率 , H z

4 K

● 适应顶部采光的场合

厚 度 相 同 材 料 的 空 间 吸 声 板 吸 声 效 果 比 较

● 适合大空间室内的吸声处理

45

30

7

竖挂板片间距的影响

平放板式空间吸声体

板片尺寸与衍射作用

如果吸声板的周长和面积比(P/A)较大时,衍

屋顶

保温吸声材料

1.0

1

0 00

Hz

Hz

射作用明显,吸声效果加强,故空间吸声板通常取 1m2左右, 板片间距大于0.5m; 但当板片面积较 大,而间距又较小时,则以耦合空间考虑比较合适。

C

12 0c m

每片挂板(60cmX120cm)吸声量(m )

500

2

0 .8

200

降噪

z 0 H

5cm 玻 璃 棉 板

R 系数 N

“浮云”空间吸声板

60cm

0 .6

4000 Hz

z 250 H

板与板之间缝隙的作用

d d

540cm

0 .4

屋面

0

"浮 云 "吸 声 板

60

90

12 0

15 0

18 0

2 10

d (c m )

450cm 628cm

500cm

0 .2

12 5 H z

540cm 390cm

(a) 平 面

(b) 剖 面

"浮 云 "吸 声 板

空间吸声体 上海文化广场(1970)

黄浦体育馆用十字形空间吸声体

18

4c

m

6.0

cm

88cm

70cm

玻 璃 棉

穿 孔 纤 维 板

上海黄浦体育馆(1975)

广东陆丰日星扬声器厂车间

大厅

8

平放板式空间吸声体

板片尺寸与衍射作用

如果吸声板的周长和面积比(P/A)较大时,衍 射作用明显,吸声效果加强,故空间吸声板通常取 1m2左右, 板片间距大于0.5m; 但当板片面积较 大,而间距又较小时,则以耦合空间考虑比较合适。

屋顶

B. 圆筒式空间吸声体

不同管径壁厚的棉管吸声比较 按性能价格比的分析

保温吸声材料

1.5

内 200外 300 径 径 内 100外 200 径 径 内 100外 150 径 径 内 50外 100 径 径

“浮云”空间吸声板

板与板之间缝隙的作用

540cm

吸 声 系 数

1.0

0.5

屋面

540cm 390cm

0 63

500cm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频 率 f (Hz)

"浮 云 "吸 声 板

450cm 628cm

不 管 同 玻 棉 声 能 较 同 径 种 璃 吸 性 比

(b) 剖 面

"浮 云 "吸 声 板

(a) 平 面

上海儿童球幕电影厅1994年

台州温岭教堂 竖挂玻璃棉管作空间吸声体

走道 平放玻璃棉管作空间吸声体

圆筒式空间吸声体

安徽体育馆 竖挂圆筒空间吸声体 筒径45cm,中距106cm,高度90cm

透明微穿孔塑膜圆筒空间吸声体

9

某机场登机通道横幅式空间吸声体 薄塑盒式空间吸声体

C. 立体式空间吸声体

深圳某小学教室楼中庭内立方空间吸声体 深圳某小学教室楼中庭内立方空间吸声体

锥形空间吸声体

充气水上玩具空间吸声体

单片式空间吸声体

2. 特殊吸声材料和结构

特殊吸声材料有许多种,以无纤维化的吸声材料最

引人注目。 薄膜匣式结构 我国独创的微穿孔板(孔径小于1mm)(通常在0.1~ 0.3mm) 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是无纤维化吸声材料

● ●

轰动德国的新建圆形玻璃国会大厅事件,由于声聚焦缺陷和扩声系统设计 不善,在完工后开幕时刻,议长发言不到数分钟声音中断而不得不休会,全国 实况转播亦告停止,造成轩然大波。 改造时 ,因建筑师坚持透明圆形墙是该大厅特色,十多家声学设计顾问公 司投标失败。一位中国访问学者想到我国首创的微孔吸声板,用有机玻璃加工成 透明吸声体,被采用后解决了厅内音质问题。当时用激光在5mm板上加工0.8mm 孔,每平方米3万个孔,5千马克,总价百万馀,相比建筑总造价2.7亿多马克来说, 终于能使大厅正常使用了。

10

共振腔吸声结构应用实例

11

3 . 座椅和观众的吸声

厅堂中,座座椅和观众的吸声占室内总吸声量的70-80%左右,因此它 们对室内音质有很大影响。但它们有许多可变因素要掌握,设计中对 此应有所了解。

听众可作为一片吸声体来考虑。

座椅的吸声取决于它的包装材料,因此会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控制不同上座率时的音质条件,选择吸声强的软垫座椅。 音乐厅中不因吸声太强而使音质太干涩,不宜选择吸声强的软垫座椅; 但为了舒适,又要求软垫,这里就有声学设计问题。

12

4 . 可变吸声结构

适应不同使用功能的大厅,要求室内吸声条件可以调节。

● 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帘幕来调节。打摺的帘幕比平挂的

可提高吸声很多。通常取100-150 % 的打摺率。

● 其它机械式或电动式可变吸声结构,例如:

a) 翻板式 b)转动式 c)扯动孔板 d)升降式 ……等等

13

吸声、隔声的区别 这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 声波入射到一个表面后,其不反射的声能部分(不论其去向),

均视为吸声。这是指声源同一空间而言。

隔声则指两个空间由于中间隔断所引起的声阻挡作用,

或称“透射损失”。

良好的吸声未必为良好的隔声,反之亦然。

例一

室内开窗,入射到窗面积上的声能几乎全部外逸。或称完全吸收 ( α→100% ),吸声效果最大 。但是开窗后入射声能几乎全部无 阻挡地外逸,隔声效果几乎等于0分贝。

例二

一个混凝土墙的隔声效果很好。但是由于表面坚实光滑,入射声 波将完全反射 ( α→1% ),吸声效果几乎没有。

例三

室内表面吸声只降低反射声,对直达声不起作用。因此对靠近声源 的地方,起不了作用。

14


相关内容

  • 汽车驾驶室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计算方法
  • 第50卷第12期 201 机械工程学报 JOI球NAI,OFMECHANICALENGINEERING Vbl.50Jun. No.1220l4 4年6月 DoI:10.3901/JM[E.2014.12.104 汽车驾驶室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计算方法木 刘刚田1,2 吉晓民1 (1.西安理工大学机械 ...

  • NRC吸声系数
  • NRC 吸声降噪系数 吸音系数是按照吸音材料进行分类的.说明不同材料有不同吸音质量分贝(db),是声压级大小的单位(声音的大小). 吸声系数 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叫吸声系数(α). α=Eα/Ei =(Ei-Er )/Ei=1-r 式中:Ei --入射声能: Eα--被材料或结 ...

  • 穿孔板和薄板吸声系数和频谱经验公式
  • 穿孔板和薄板吸声系数和频谱经验公式 张新安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710048) E-mail: 摘 要:作者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穿孔板共振吸声系数公式和吸声频谱经验公 式,并推演出薄板(膜)共振吸声系数公式和吸声频谱经验公式.通过验证,这些公式可以 较好的反映实际测试情况. 关键词:穿孔板, ...

  • 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吸声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文章阐述了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吸声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影响其吸声性能的因素,介绍了吸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根据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分析和讨论了提高吸声材料吸声性能应采取的措施,最后对吸声材料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吸声材料:多孔吸声:共振吸声:吸声机理 ...

  • 建筑声学中噪声的控制
  • 建筑声学中噪声的控制 建环701,史哲文 摘要:地球上到处存在着声音,人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感觉 ,30%是通过听觉得到的,如语言交流.音乐白欣赏.识别事物等.这时,声音对接收者来说是需要的,要求听得清楚,听得好.但并非所有的声音对接受者而言都是需要的,有些声音令人厌烦,对人有干扰,斯仁甚至是有害的,称 ...

  • 吸声材料介绍
  • 1.槽木吸音板 木质吸音板一般根据穿孔率.孔距.孔径.背后空腔,排列方式:有无填充吸声材料等因素决定其平均吸声系数,一般孔径为6mm,后50mm填充吸音棉其吸声系数达0.6 2.聚酯纤维吸音板 1[吸音性] 100%聚酯纤维经高技术热压并以茧棉形状制成热处理公法来实现密度多样性确保通风,成为吸音及隔 ...

  • 体育场馆音质设计
  • 大型体育馆音质设计 2.1 音质设计要求: 体育馆的音质设计应从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建声设计.扩声设计.噪声控制设计应协调同步进行.体育馆的音质设计应根据等级.规模.用途和使用特点,按其主要使用功能确定其音质设计指标,并在设计中采用实现预定指标的相应措施.音质设计方案应结合建筑结构形式.观众席和比 ...

  • 建筑物理(声学).do
  • 1.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的分类?①多孔材料,板状材料,穿孔板,成型顶棚吸声板,膜状材料,柔性材料 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包括1.空腔共振吸声结构,2.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其他吸声结构:空间吸声体,强吸声结构,帘幕,洞口,人和家具,空气吸收(空气热传导性,空气的黏滞性和分子的弛豫现象,前两种比 ...

  • 阻性片式折角消声器分析_林嘉祥
  • 阻性片式折角消声器分析 文章编号:1006-1355(2010)01-0109-03 109 阻性片式折角消声器分析 林嘉祥 (厦门嘉达声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9) 摘 要:借用消声弯头的概念及特点,对片式消声器增加折角段,将具有吸收中.高频噪声的阻性片与具有吸收低频噪声消声的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