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那些属于我们的感动

万上海人,自发用鲜花铺满了胶州路教师公寓外的街道。死难者家属来了,市委书记来了,学生们来了,那些素昧平生但心怀大爱的人也都来了。现场,有市民为祭奠者免费提供菊花,微博上,只要回帖就有人代外地网友献花。更多的人自带菊花、百合和蜡烛聚集在胶州路,向那些他们并不相识的死者致哀。

这次哀悼活动没有组织者,没有未解决的诉求,也没有除了悲痛以外的任何负面情绪,上海的教养在静默悲痛的人群中显露无疑。人们从各自的忙碌和小世界里抽身出来,走上一段路,向着58个死者的遗照深深鞠躬。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专程赶来演奏莫扎特的《圣母颂》,还有几位公益活动者,向来祭奠的群众发放纪念海报。死者家属向人群还礼致谢,他们一边被巨大的伤痛击倒,一边又被整个城市的感同身受救起。

有人说,自发献花是上海市民精神觉醒的信号。但全城哀悼的背后,也是上海人对上海的爱与珍惜。过去,上海总被误读为物质而势利的大都市,现在,上海以真挚和克制刷新了这种认识。这座刚刚为世博全力以赴的城市,面对同胞的血与泪,并没有冷漠地转过身去,也没有被悲痛压垮肩膀。

牺牲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

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8名中国警察不幸遇难。

遇难警察之一李钦在赶赴海地之前曾对女儿说:“我现在开始从头发丝到脚趾都是国家的,不是你们的,等我回来再还给你们。”没想到就这样一去不回。海地的环境艰苦,每天都要与危险打交道。钟荐勤负责信息资料整理,在维和队伍展开勤务时随队记录,他在海地拍摄了很多珍贵的图像和视频资料。没想到的是,他离开家时女儿还没出生,回国时已经阴阳相隔。

8位维和警察,每个人都有一段感人事迹。地震、子弹也许可以夺去他们的生命,但无法夺去中国维和警察维护和平的信念。他们牺牲后,新一批战士又赶赴海地,接替新闻官钟荐勤工作的施金东说:“到了海地之后,尽快地进入角色,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19个老师教1个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郫县清水小学就要搬迁,学生们都已转学,只有一个叫孙悦的小姑娘因为手续没办好不能转校。为了这一个学生,19个老师坚持把课上到最后。

孙悦读4年级。每天早上8点,她照旧来学校上课,“语数外、音体美”,一门课都没有少,原本由学生们负责打扫的校园,现在也由老师负责,孙悦只需专心上课。老师们都说,给一个学生上课比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还累,因为只有她一个,要时刻陪学、陪练,不能松懈。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让孩子放假回家了事。

这件事,让人真正看到中国教育所承载的树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淳朴的乡村教师,在功利化、行政化的教育体系中如同一股清流。与那些需要交纳高额择校费的重点小学相比,与那些笑纳“肉体红包”的名牌院校相比,这座行将解散的乡村小学,简直是美德教育的高等学府。

见义勇为而死的女记者与农民工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2010年3月9日晚,连环车祸后,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刘薇在江西青年曾庆香的帮助下,从车里爬了出来。她受了点轻伤,在跟丈夫的最后通话中,她急匆匆地说:“又有车撞上了,我先去救人!”

刘薇一去没能回,和她赶去一起救人的曾庆香也死在了急速而来的车轮下。曾父听说噩耗,当晚悲痛而亡。

女记者与农民工,至死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依靠最本能的反应,第一时间想到向伤者伸出援手。尽管年龄、性别、阶层都不相同,两人此前也素昧平生,在惨烈的车祸现场,他们都没有冷漠地转身而去。

事后,肇事者表示无力赔偿,目前民事诉讼还没有结果。但刘薇与曾庆香被追授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这不仅意味着可对他们的家庭略作补偿的13万抚恤金,更是一种对善意的褒奖和鼓励。

香港妈妈救别人的孩子

危急关头,守望相助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最终在血泊中了结。在生死关头,香港妈妈曾太,忍着丈夫被射杀的巨大悲痛,还不忘在获释下车时带上一名并不相识的12岁男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位香港妈妈的善举,是广式老火汤煲出来的人情味。香港人多地少,因此特别需要讲求秩序和规矩,不管是公交还是公众场合,人们都按指示快速行进。但就是如此快节奏的香港,压力下生存的普通市民,仍未泯灭同胞深切的爱和同情。

面对绑架之都的疯狂凶徒,在旅游巴士上与死神共处11小时,这些最普通的香港人没有乱。他们中的一些人走了,留给亲人无尽的伤痛,但另一些人毕竟安全回家了,那个12岁男孩的记忆中,除了噩梦,一定还有曾太温暖的手。

悲情母亲

我把儿子弄丢了

7月22日,长春,失神的母亲上了摇摇晃晃的281路公交,下车时,手机不见了。“求求你,把手机还给我吧。哪怕用我的命来换!”手机里有一段儿子一个月前为她表演拉丁舞的视频,就是跳舞那天,被病毒性脑炎折磨了7年的儿子从4楼纵身跳下。儿子死后,夫妻俩每天就靠这段视频支持精神,抵抗儿子之死带来的巨大悲痛。

这部手机一点也不值钱,但这个故事,却在微博上牵动了千万人的心。长春市公安局专门安排了一组人跟进,两个月后,他们在榆树找到了手机。手机里的资料已经被全部删除,公安局又安排专家对手机内容进行恢复。

最后,被偷走手机的悲情母亲拿回了她的手机,存储卡丢了,她可能再也看不到儿子跳舞的视频。但是手机的回归是一个希望,这意味着,当你身陷困境,总会有人听到、看到,伸出援手。

孤儿小龙

谁敢领养艾滋小孩?

6岁的孤儿小龙是个艾滋病毒携带者,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之后,他就开始独立生活了。小龙倒是有奶奶和四个叔伯,但他们怕小龙是病人,不敢接他同住,只有奶奶定期来看看,来了也不敢靠太近。

小龙年纪小小,却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他有一只狗、6只鸡、一口锅、一片菜地,还有一个能看动画片的电视机。村里人不了解他,也不关心他,因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他也不能上学。

小龙的故事在网络和报纸上报道之后,来献爱心的人很多,小院里很快堆满了食物、衣服、玩具和几样电器,还有人集资给他加固房子,换电线等。这些物质固然温暖,但仍然没有人愿意收养小龙,他的遭遇换来大把的同情,却换不来真心将他揽入怀中的亲情。

孩子需要爱和照顾,而艾滋病使他只能做孤儿,“拿着低保独自生活”。

捡破烂行善

“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

捡破烂能赚多少钱?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83岁老人张忠泉,拿出10万元积蓄捐给慈善会,并千叮咛万嘱咐,“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

为了攒这10万元,张忠泉省吃俭用,从来不在吃穿上花钱,只要不冷不饿就行。

他的家人与他反目,因此,张忠泉在盐城没有地方住,只好寄住在扬州的义子家里。生活待他不好,他却以德报怨,一心一意攒钱做善事。他经常捐钱给希望工程、残疾人,这次把多年积蓄一下拿出来,算是为多年执著的事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去捐款的路上,张忠泉还捡了3个饮料瓶,他只是最普通不过的老人,怀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积德善心。他捐款不为那一纸证书的认定,也不为媒体来报道,他称不上“首善”,但一定不伪善。

K165次列车

生死15分钟

2010年8月19日下午,从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时,洪水冲垮了石亭江大桥,两节车厢悬在半空,此时大雨如注,车上1318名乘客面临着生命威胁。危机之下,列车乘务组担当起组织营救的重任,在15分钟之内,迅速疏导乘客离开火车车厢,铁路抢险无一人伤亡,他们的果断勇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每有危急事件发生,都是考验人心的时刻。人一多,尤其容易乱。当时车厢内一片混乱,女乘客大声尖叫,男乘客多企图砸破玻璃逃生。在悬脱的列车上,这些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K165次的列车员,在此时如同称职的“牧人”,引领受惊乘客安全逃离现场。在这场事故中,没有一个人单独成为英雄,但也没有一个人的名字变成噩耗,这是最大的成功,完美的结局也值得感动落泪。

香港义工黄福荣

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

2010年4月14日,玉树震后,已经逃出来的黄福荣又冲回孤儿院救人,再也没回来。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内地行善10年,一直勤勤恳恳、默默无闻。10年来,哪里有人需要帮忙,他就去哪里,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患上肺结核与糖尿病,仍未停止行善。46岁的黄福荣一直未婚,他说:“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黄福荣死后,家人替他婉拒安息在香港景仰园的机会,因为了解他做善事并不是为了荣誉。黄福荣常说:“自己不紧要,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黄福荣代表了一种未风化的爱心。灾难只是一味催化剂,让人们得以见证普通人的英雄面,粗糙男儿的慈善心。

万上海人,自发用鲜花铺满了胶州路教师公寓外的街道。死难者家属来了,市委书记来了,学生们来了,那些素昧平生但心怀大爱的人也都来了。现场,有市民为祭奠者免费提供菊花,微博上,只要回帖就有人代外地网友献花。更多的人自带菊花、百合和蜡烛聚集在胶州路,向那些他们并不相识的死者致哀。

这次哀悼活动没有组织者,没有未解决的诉求,也没有除了悲痛以外的任何负面情绪,上海的教养在静默悲痛的人群中显露无疑。人们从各自的忙碌和小世界里抽身出来,走上一段路,向着58个死者的遗照深深鞠躬。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专程赶来演奏莫扎特的《圣母颂》,还有几位公益活动者,向来祭奠的群众发放纪念海报。死者家属向人群还礼致谢,他们一边被巨大的伤痛击倒,一边又被整个城市的感同身受救起。

有人说,自发献花是上海市民精神觉醒的信号。但全城哀悼的背后,也是上海人对上海的爱与珍惜。过去,上海总被误读为物质而势利的大都市,现在,上海以真挚和克制刷新了这种认识。这座刚刚为世博全力以赴的城市,面对同胞的血与泪,并没有冷漠地转过身去,也没有被悲痛压垮肩膀。

牺牲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

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正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8名中国警察不幸遇难。

遇难警察之一李钦在赶赴海地之前曾对女儿说:“我现在开始从头发丝到脚趾都是国家的,不是你们的,等我回来再还给你们。”没想到就这样一去不回。海地的环境艰苦,每天都要与危险打交道。钟荐勤负责信息资料整理,在维和队伍展开勤务时随队记录,他在海地拍摄了很多珍贵的图像和视频资料。没想到的是,他离开家时女儿还没出生,回国时已经阴阳相隔。

8位维和警察,每个人都有一段感人事迹。地震、子弹也许可以夺去他们的生命,但无法夺去中国维和警察维护和平的信念。他们牺牲后,新一批战士又赶赴海地,接替新闻官钟荐勤工作的施金东说:“到了海地之后,尽快地进入角色,完成他们的工作任务,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19个老师教1个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

成都郫县清水小学就要搬迁,学生们都已转学,只有一个叫孙悦的小姑娘因为手续没办好不能转校。为了这一个学生,19个老师坚持把课上到最后。

孙悦读4年级。每天早上8点,她照旧来学校上课,“语数外、音体美”,一门课都没有少,原本由学生们负责打扫的校园,现在也由老师负责,孙悦只需专心上课。老师们都说,给一个学生上课比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还累,因为只有她一个,要时刻陪学、陪练,不能松懈。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让孩子放假回家了事。

这件事,让人真正看到中国教育所承载的树德树人的社会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淳朴的乡村教师,在功利化、行政化的教育体系中如同一股清流。与那些需要交纳高额择校费的重点小学相比,与那些笑纳“肉体红包”的名牌院校相比,这座行将解散的乡村小学,简直是美德教育的高等学府。

见义勇为而死的女记者与农民工

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

2010年3月9日晚,连环车祸后,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刘薇在江西青年曾庆香的帮助下,从车里爬了出来。她受了点轻伤,在跟丈夫的最后通话中,她急匆匆地说:“又有车撞上了,我先去救人!”

刘薇一去没能回,和她赶去一起救人的曾庆香也死在了急速而来的车轮下。曾父听说噩耗,当晚悲痛而亡。

女记者与农民工,至死甚至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依靠最本能的反应,第一时间想到向伤者伸出援手。尽管年龄、性别、阶层都不相同,两人此前也素昧平生,在惨烈的车祸现场,他们都没有冷漠地转身而去。

事后,肇事者表示无力赔偿,目前民事诉讼还没有结果。但刘薇与曾庆香被追授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这不仅意味着可对他们的家庭略作补偿的13万抚恤金,更是一种对善意的褒奖和鼓励。

香港妈妈救别人的孩子

危急关头,守望相助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最终在血泊中了结。在生死关头,香港妈妈曾太,忍着丈夫被射杀的巨大悲痛,还不忘在获释下车时带上一名并不相识的12岁男孩。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位香港妈妈的善举,是广式老火汤煲出来的人情味。香港人多地少,因此特别需要讲求秩序和规矩,不管是公交还是公众场合,人们都按指示快速行进。但就是如此快节奏的香港,压力下生存的普通市民,仍未泯灭同胞深切的爱和同情。

面对绑架之都的疯狂凶徒,在旅游巴士上与死神共处11小时,这些最普通的香港人没有乱。他们中的一些人走了,留给亲人无尽的伤痛,但另一些人毕竟安全回家了,那个12岁男孩的记忆中,除了噩梦,一定还有曾太温暖的手。

悲情母亲

我把儿子弄丢了

7月22日,长春,失神的母亲上了摇摇晃晃的281路公交,下车时,手机不见了。“求求你,把手机还给我吧。哪怕用我的命来换!”手机里有一段儿子一个月前为她表演拉丁舞的视频,就是跳舞那天,被病毒性脑炎折磨了7年的儿子从4楼纵身跳下。儿子死后,夫妻俩每天就靠这段视频支持精神,抵抗儿子之死带来的巨大悲痛。

这部手机一点也不值钱,但这个故事,却在微博上牵动了千万人的心。长春市公安局专门安排了一组人跟进,两个月后,他们在榆树找到了手机。手机里的资料已经被全部删除,公安局又安排专家对手机内容进行恢复。

最后,被偷走手机的悲情母亲拿回了她的手机,存储卡丢了,她可能再也看不到儿子跳舞的视频。但是手机的回归是一个希望,这意味着,当你身陷困境,总会有人听到、看到,伸出援手。

孤儿小龙

谁敢领养艾滋小孩?

6岁的孤儿小龙是个艾滋病毒携带者,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之后,他就开始独立生活了。小龙倒是有奶奶和四个叔伯,但他们怕小龙是病人,不敢接他同住,只有奶奶定期来看看,来了也不敢靠太近。

小龙年纪小小,却不得不自己照顾自己。他有一只狗、6只鸡、一口锅、一片菜地,还有一个能看动画片的电视机。村里人不了解他,也不关心他,因为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他也不能上学。

小龙的故事在网络和报纸上报道之后,来献爱心的人很多,小院里很快堆满了食物、衣服、玩具和几样电器,还有人集资给他加固房子,换电线等。这些物质固然温暖,但仍然没有人愿意收养小龙,他的遭遇换来大把的同情,却换不来真心将他揽入怀中的亲情。

孩子需要爱和照顾,而艾滋病使他只能做孤儿,“拿着低保独自生活”。

捡破烂行善

“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

捡破烂能赚多少钱?江苏盐城一位常年捡破烂的83岁老人张忠泉,拿出10万元积蓄捐给慈善会,并千叮咛万嘱咐,“这笔款子要用于救灾”。

为了攒这10万元,张忠泉省吃俭用,从来不在吃穿上花钱,只要不冷不饿就行。

他的家人与他反目,因此,张忠泉在盐城没有地方住,只好寄住在扬州的义子家里。生活待他不好,他却以德报怨,一心一意攒钱做善事。他经常捐钱给希望工程、残疾人,这次把多年积蓄一下拿出来,算是为多年执著的事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去捐款的路上,张忠泉还捡了3个饮料瓶,他只是最普通不过的老人,怀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积德善心。他捐款不为那一纸证书的认定,也不为媒体来报道,他称不上“首善”,但一定不伪善。

K165次列车

生死15分钟

2010年8月19日下午,从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广汉间时,洪水冲垮了石亭江大桥,两节车厢悬在半空,此时大雨如注,车上1318名乘客面临着生命威胁。危机之下,列车乘务组担当起组织营救的重任,在15分钟之内,迅速疏导乘客离开火车车厢,铁路抢险无一人伤亡,他们的果断勇敢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每有危急事件发生,都是考验人心的时刻。人一多,尤其容易乱。当时车厢内一片混乱,女乘客大声尖叫,男乘客多企图砸破玻璃逃生。在悬脱的列车上,这些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K165次的列车员,在此时如同称职的“牧人”,引领受惊乘客安全逃离现场。在这场事故中,没有一个人单独成为英雄,但也没有一个人的名字变成噩耗,这是最大的成功,完美的结局也值得感动落泪。

香港义工黄福荣

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

2010年4月14日,玉树震后,已经逃出来的黄福荣又冲回孤儿院救人,再也没回来。

香港义工黄福荣在内地行善10年,一直勤勤恳恳、默默无闻。10年来,哪里有人需要帮忙,他就去哪里,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患上肺结核与糖尿病,仍未停止行善。46岁的黄福荣一直未婚,他说:“我估计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很难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的人,这样也好,我去一个地方做事情就没有牵挂了。”

黄福荣死后,家人替他婉拒安息在香港景仰园的机会,因为了解他做善事并不是为了荣誉。黄福荣常说:“自己不紧要,最重要是其他人如何。”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黄福荣代表了一种未风化的爱心。灾难只是一味催化剂,让人们得以见证普通人的英雄面,粗糙男儿的慈善心。


相关内容

  • 2010高一班主任经验小结
  • 我常常觉得我们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乏思考,缺乏在感动中思考. 而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这个年代是一个物欲横流,充满种种诱惑的年代,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所能打动的年代,感动不过是一种说辞一种客套.伴随着都市的繁华,大家每天面对的冰冷钢筋混凝土,以及只会嗡嗡作响的手机,于是人们从互相间得到的只

  • 时差信徒:给z先生的一封情书1
  • 一本小书,108篇动人情书,20幅精美插画,共同织就了一张温暖温情又温馨的网,把我们网在网中央.敏锐的触觉,新鲜的感知,也让那些看似平常的日子散发出不可言语的美妙,这些特别有滋味的表达一下击中我们柔软的心脏,仿若又睁开一只体味世界的眼睛,让我们为之微笑,?息----我想,这便是"情书&qu ...

  •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经验收获
  • 6点,华师的清晨因为有了我们出行的兴奋而变得熙熙攘攘,6:30,汽车准时到达校门口,下一站,河源市连平县上坪中学--这一天,是2010年8月18日.上午10点的上坪,朦胧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又是一阵熙熙攘攘,这一次,是在上坪中学门口,离别,终究还是要面对--这一天,是2010年8月28日.这两天,把 ...

  • 晚会台本 模板
  • 2010<春之舞>春节晚会文学台本(3) 龚 龑 女主持:(深情地)春天,走来了,在一幕幕深情的凝望里,用她的柳梢,飘逸出春的气息,用她的色彩,唤醒了甜美的季节. 男主持:(激动地)春天,走来了,在十里港区,春潮擂出一浪浪催人奋进的鼓声. 女主持: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主持:尊敬的各位来宾 ...

  • 2010年度教师个人总结述职报告
  •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奔跑,猎狗在它身后穷追不舍,最后受伤的兔子逃生了.猎狗说:"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而我是竭尽全力!"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尽力而为固然不错,但竭尽全力才能真正取胜,做到最好. ...

  • 感动二中的十大事件
  • 辉煌与掌声齐飞,光荣与梦想同行 --感动二中2010年十大事件(人)专题报道 编者按: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回眸,那些事,那些让,总能让感动的潮水在我们心 中涌动.让我们于那一份感动之中找到一份动力,找到一份支持,在新的一年,播种希冀的种子,放飞梦想的翅膀,展翅飞翔.2011,让我们在感动二中,感动你我 ...

  • 歌颂祖国61年演讲稿
  • 时光匆匆,却从未错过历史:岁月如流,却洗不净历史的铅华.它们见证着所有的起伏,所有的无可奈何,当然,还有所有的刻骨铭心. 历史已经过去,却不容忘记. 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用睿智为我们积蓄了太多的荣耀,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曾经是东方最璀璨的明珠.历史的残忍,又将我们从繁荣之巅带到了风雨飘摇.外国侵略者将 ...

  •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 顶着7.8月的炙热,我跟着我们这支团结优秀的社会实践小队,在盛夏的南京城,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汗水.在这建国60周年以及渡江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和我的队伍一起亲身感受了解了渡江战役,也为智障的孩子们带去了属于这个夏日的那一抹历史的光影. 我在团队里的任务是负责新闻稿,拍照等宣传的工作,非常开心能够 ...

  • 惊诧歉疚感动
  • 读<老街漫步>,总有一种冲动,即在晴朗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鸟儿还在沉睡,街道还很寂静的时候,捧着这本书,按着书中提示的街牌号码,沿着老街逐一走访百年前的建筑. 读<老街漫步>,总是希望一气呵成,特不愿意被打断.因为那样,对一个建筑的情愫才会是连贯的,而非断断续续.否则,如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