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

井长源,李开明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在现阶段城市建筑的施工当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及应用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

1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征

(1)精细化的流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更加的全面以及精细化,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逐渐朝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2)模数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中将部品、构建、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采用对建筑模数的控制,将模数化转换为模块化组合,以使设计标准化。

(3)一体化的配合。对设计成果进行了优化处理,这就需要和各个专业以及构配件厂家进行有效合作,以此实现相关组织工作和预制构件之间的一体化。

(4)精确化的成本。将建筑的设计成果作为构件在生产以及加工中的凭据,预制构件不同其拆分方案在相同装配率的基础上其所投入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通常,科学的建筑方案其成本控制也就更加准确。

(5)信息化的技术。在建筑设计当采用BIM,BIM技术主要就是对建筑的功能以及物理、几何信息采用数字信息的方式呈现,以此来实现对建筑整个寿命过程中的运行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支撑。

2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和相关问题

2.1 工程概况

某建筑住宅项目主要由10栋高层建筑所组成,在这当中8#作为该建筑项目打造的高档住宅,其建筑面积约为169500m2,地上建筑30层,其主体结构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在经过相关讨论研究后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施工,对模板应用装配式的叠合楼板,剪力墙应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吊装施工。以下主要就对其设计实践以及相关设计要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2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平面设计要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平面设计原则主要就是模数的协调。在平面设计当中需要对套型模块的种类以及尺寸实现优化,对建筑的内装部品需要和建筑预制构件之间实现标准化以及通用化和系列化,强化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技术,以此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实现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在对布局的选择中,需要加强对大空间布局的合理选择,并且还需要对管井及承重墙的实际位置合理安排,以此实现住宅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对建筑各个空间的功能进行区分和明确,在这当中,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承重墙体可以采用结构选型的合理实现减少。

(2)立面设计要点。对于套型组合采用模块化以及标准化和系列化的特点进行立面设计,在设计中预制外墙板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饰面材料来体现色彩以及纹理的变化。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大空间灵活性及可变性,可以采用墙体组件的不同来实现组合,使得建筑的立面效果呈现出来。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来讲,其主要包含混凝土预制组件、外装饰组件、空调板、阳台、门窗等,可以将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外部组件装饰效果的作用有效发挥,使得其能够在外观设计当中体现出多样化的立面效果。对外门窗,可以在满足通风以及采光的基础上实现对窗口大小、比例和窗框形式的调整。

(3)预制构件设计要点。对于建筑当中的预制构件设计来讲,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标准化以及模数化。在设计当中尽可能的使得构件标准化提升,其类型减小,进而降低成本的增加。对构件的耐火性以及耐久性需要提升,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综合思考成品保护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和生产当中的便利性。预制外墙板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确保保温和隔热,同时还需要能够在不同区域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建筑结构。相对于建筑内部非承重墙,需要选择隔音效果好以及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隔墙板等。按照功能以及室内空间的划分,对主体结构以及承重墙之间的连接确保安全可靠,使得其能够和抗震相关规范相符合。在对厨房和卫生间的较为潮湿的空间墙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以及便于清洁。楼盖选择叠合楼板,相对于一些开间比较大或者平面比较复杂的楼层需要采用现浇楼盖,对楼板以及墙体和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对阳台的嵌入盒以及立管孔、地漏、栏杆孔等位置需要保证定位的准确,预制楼梯应确定扶手杆的位置和预埋孔的位置。

(4)专业协同设计要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以及布局和建设需要能够有效的符合抗震设计需求。在预制构件设计中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多种类型的组合以及施工方便和规格减少、连接简单等。建筑的承重墙以及墙柱等垂直的构件连接需要保证其直上直下,门窗洞需要保证从上到下能够对齐呈现一列。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加强对于公共区域垂直管井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共享实际性的思考,使得所设置的垂直管井便于维修,并且尽量对横线管线在设计中减少交叉并且保持水平布置。同时,对公共区域来讲,需要在其管井内进行供暖系统以及其他相关控制部件的设置,并且室内的采暖管道需要能够设立独立的循环系统。厨卫排风管道需要对位置和大小、配电箱的位置进行确定,预制构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话和有线电视接口、网络接口、插座、灯具等安装位置,插座以及开关、接线盒、连接线路在预制墙体上需要能够预留预埋。

3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以及符合相关标准,强化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有效分析和综合研究,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同时积极协调各项资源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产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1):38-48.

[2]刘晓艳,张以庆.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9.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818(2016)10-0026-01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问题探讨

井长源,李开明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在现阶段城市建筑的施工当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及应用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问题

1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特征

(1)精细化的流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更加的全面以及精细化,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逐渐朝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2)模数化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中将部品、构建、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采用对建筑模数的控制,将模数化转换为模块化组合,以使设计标准化。

(3)一体化的配合。对设计成果进行了优化处理,这就需要和各个专业以及构配件厂家进行有效合作,以此实现相关组织工作和预制构件之间的一体化。

(4)精确化的成本。将建筑的设计成果作为构件在生产以及加工中的凭据,预制构件不同其拆分方案在相同装配率的基础上其所投入的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通常,科学的建筑方案其成本控制也就更加准确。

(5)信息化的技术。在建筑设计当采用BIM,BIM技术主要就是对建筑的功能以及物理、几何信息采用数字信息的方式呈现,以此来实现对建筑整个寿命过程中的运行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支撑。

2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和相关问题

2.1 工程概况

某建筑住宅项目主要由10栋高层建筑所组成,在这当中8#作为该建筑项目打造的高档住宅,其建筑面积约为169500m2,地上建筑30层,其主体结构主要为剪力墙结构,在经过相关讨论研究后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施工,对模板应用装配式的叠合楼板,剪力墙应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吊装施工。以下主要就对其设计实践以及相关设计要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2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平面设计要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平面设计原则主要就是模数的协调。在平面设计当中需要对套型模块的种类以及尺寸实现优化,对建筑的内装部品需要和建筑预制构件之间实现标准化以及通用化和系列化,强化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配套技术,以此实现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同时还能够实现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在对布局的选择中,需要加强对大空间布局的合理选择,并且还需要对管井及承重墙的实际位置合理安排,以此实现住宅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对建筑各个空间的功能进行区分和明确,在这当中,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承重墙体可以采用结构选型的合理实现减少。

(2)立面设计要点。对于套型组合采用模块化以及标准化和系列化的特点进行立面设计,在设计中预制外墙板可以利用不同种类的饰面材料来体现色彩以及纹理的变化。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大空间灵活性及可变性,可以采用墙体组件的不同来实现组合,使得建筑的立面效果呈现出来。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来讲,其主要包含混凝土预制组件、外装饰组件、空调板、阳台、门窗等,可以将建筑的剪力墙结构外部组件装饰效果的作用有效发挥,使得其能够在外观设计当中体现出多样化的立面效果。对外门窗,可以在满足通风以及采光的基础上实现对窗口大小、比例和窗框形式的调整。

(3)预制构件设计要点。对于建筑当中的预制构件设计来讲,其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标准化以及模数化。在设计当中尽可能的使得构件标准化提升,其类型减小,进而降低成本的增加。对构件的耐火性以及耐久性需要提升,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综合思考成品保护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和生产当中的便利性。预制外墙板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确保保温和隔热,同时还需要能够在不同区域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建筑结构。相对于建筑内部非承重墙,需要选择隔音效果好以及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的隔墙板等。按照功能以及室内空间的划分,对主体结构以及承重墙之间的连接确保安全可靠,使得其能够和抗震相关规范相符合。在对厨房和卫生间的较为潮湿的空间墙需要保证其具备良好的防水效果以及便于清洁。楼盖选择叠合楼板,相对于一些开间比较大或者平面比较复杂的楼层需要采用现浇楼盖,对楼板以及墙体和楼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一定要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对阳台的嵌入盒以及立管孔、地漏、栏杆孔等位置需要保证定位的准确,预制楼梯应确定扶手杆的位置和预埋孔的位置。

(4)专业协同设计要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以及布局和建设需要能够有效的符合抗震设计需求。在预制构件设计中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多种类型的组合以及施工方便和规格减少、连接简单等。建筑的承重墙以及墙柱等垂直的构件连接需要保证其直上直下,门窗洞需要保证从上到下能够对齐呈现一列。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加强对于公共区域垂直管井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共享实际性的思考,使得所设置的垂直管井便于维修,并且尽量对横线管线在设计中减少交叉并且保持水平布置。同时,对公共区域来讲,需要在其管井内进行供暖系统以及其他相关控制部件的设置,并且室内的采暖管道需要能够设立独立的循环系统。厨卫排风管道需要对位置和大小、配电箱的位置进行确定,预制构件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电话和有线电视接口、网络接口、插座、灯具等安装位置,插座以及开关、接线盒、连接线路在预制墙体上需要能够预留预埋。

3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相关原则以及符合相关标准,强化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有效分析和综合研究,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同时积极协调各项资源来优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以此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产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世界地震工程,2013,(1):38-48.

[2]刘晓艳,张以庆.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9.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3818(2016)10-0026-01


相关内容

  • 探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 [摘 要]从实践来看,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称得上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配套的.系统的工业生产体系,而且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用施工方法.本文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

  • 装配式住宅中预制构件的施工技术探讨
  • 摘要:在现代化住宅工业中,住宅的预制装配式至关重要,是实现其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组装施工尤为关键,对于整个住宅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装配式住宅施工中预制构件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提升工程质量,保证生产效率,减少施工中带来的污染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住 ...

  • 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
  • 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建筑7-'_lk't比. 严薇,曹永红,李国荣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通过对目前建筑施工现状的分析,提出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施工中存 在的问题,而且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提出以技术创新为基点,对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结构 性能.施工方法.预 ...

  •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节点发展研究
  • 浅谈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节点发展研究 摘要: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以及研究装配式结构连接节点的重要意义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装配式,连接节点 1.引言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是指由在工厂预制的钢构件作为基础结构构件,附加内,外墙板,同现浇楼板在现场完成组装的住宅结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具有强度高, ...

  •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方式研究
  • (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主要连接形式,并指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连接按施工方法主要分干式连接和湿式连接两种.最后研究了梁柱节点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并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提出了期望. [关键词 ...

  •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与鉴定若干个问题探讨
  •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与鉴定若干个问题探讨 摘要:若中小学校舍全部加固将超出政府支付能力,必须从工程抗震角度,视建筑物不满足鉴定标准的指标类别和程度,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寻求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与鉴定的若干个问题,对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设计提出一些建议,最后用实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中小 ...

  • 装配式住宅防水处理
  •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构造及施工要点 打印来源:预制建筑网 作者:张喆 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简称PC 建筑技术,即英文Prefabricated Concrete 预制混凝土的简称)是一种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新兴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筑技术,也是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 预 ...

  • 小议建筑工业化.混凝土预制和现浇
  • 小议建筑工业化.混凝土预制和现浇 近年来,在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过程中,自上而下把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看作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途径.普及绿色建筑的捷径:却无视当今机械化现浇混凝土的先进适用性,仍被看作是传统的甚至是落后的施工方式,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十分片面的.本人是学混凝土出身,与混凝土有不解之缘,5 ...

  •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与发展
  • [摘 要]现代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部分理应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业采用现场制造较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实现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应用:发展 一.引言 以工厂预制的构件和配件,在施工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