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二)

邻水县中医医院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二)

一.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答:包括:1、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 4、呼吸停止或喘息 5、瞳孔散大。

以上各条以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而触摸不到为最重要,且应以此考虑为心搏骤停,并立即进行CPR ,以争取时间。

二、基础生命支持“生命链”的四个环节是指

答:生命链是指:

A、早识别、早呼救;

B、早期进行CPR ;

C 、早期进行电除颤 ;

D 、早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E 、完成心脏骤停后的处理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

答:主要有

A 、心室扑动、颤动;

B 、无脉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C 、心脏停搏。

四、初级生命支持的 “CABD ” 分别指的是:

答:C 、胸外按压 A、指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D 、除颤

五、如何判断呼吸状态:

答:通过三种途径:一看. 二听. 三感觉:看:双眼与病人胸部平行,眼看(胸部起伏)、听:即耳贴近病人嘴鼻,耳听(气流);三感觉:用面颊感觉(气息)。用时5~10秒钟。

六、如何判断脉搏(判断颈动脉搏动的正确位置):

答:成人及儿童应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病人有无心跳。

方法: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成人喉结水平,向后2~3厘米,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连线中点的内侧缘),稍加力度即可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七、如何开放气道

答:首先用手指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痰、呕吐物等,然后打开气道。一般采用压额抬颏法。

方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使头 后仰,使牙齿对合。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

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八、开放气道时为何不能摇晃病人的头部?

答:如果考虑病人可能存在颈部脊髓损伤,在开放气道时要注意不要增加额外的损伤,应采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

九、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处的胸骨正中线上,此为按压中心点。定位采用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十、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方法:

答:把左手掌根掌根紧贴胸骨,右手掌重叠在左手背上,十指交叉互握抬起。双臂绷直,与胸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及肩部的力量往下压。

十一、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

答:根据指南要求,按压时应达到成人胸骨下陷至少 5 cm。

十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

答:至少100次/分。

十四、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值:

答:成人-不论单人、双人施救,均为30:2

十五、心肺复苏时应先给予多少轮CPR 再进行判断:

答:无论双人还是单人复苏,均需要进行5个轮次的CPR (即按压/呼吸30:2五个轮次)后进行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

十六、胸外按压有效标志:

答:每一次按压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mmHg ,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十七、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答:(1)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mmHg;

(2)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或出现睫毛反射

(4)出现自主呼吸

(5)昏迷逐渐变浅或出现挣扎

十八、电除颤的具体做法:

答:原则上所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都应该早期进行电除颤.

常用单相波除颤器(传统除颤器):以360J/s功率选择直接进行盲目电击一次, 评估心电图; 如果无效,应于有效心脏按压及应用肾上腺素后再进行电除颤. 手动双相波除颤器:120J ~200J ,也可以直接选择200J

每次除颤仅给予一次电击,充电时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不停止

十九、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答:肾上腺素。

二十、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答:1、进行了30 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病人仍然处于 A、深度昏迷,对

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B、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C、瞳孔散大固定 D、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E、无心跳和脉搏。

2、心肺复苏有效,病人转入高级生命支持。

二十一、施救者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ml 。为什么每次吹气量不能过大?

答:可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二十二、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正确的用法是?

答:1mg 静脉注射,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

二十三、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手托起下颌,最主要的目的是?

答: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二十四、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使用的作用是?

答:肾上腺素:是促进心肺复苏的道选药物,具有α、β双重兴奋作用,复苏中使用肾上腺素:⑴加快心率;⑵增强心肌收缩力;⑶增加心肌自律性;⑷增加外周血管阻力;⑸升高平均动脉压及冠脉灌注压。

邻水县中医医院

心肺复苏知识问答题(二)

一.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

答:包括:1、意识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音消失 4、呼吸停止或喘息 5、瞳孔散大。

以上各条以突然意识丧失和颈动脉搏动消失而触摸不到为最重要,且应以此考虑为心搏骤停,并立即进行CPR ,以争取时间。

二、基础生命支持“生命链”的四个环节是指

答:生命链是指:

A、早识别、早呼救;

B、早期进行CPR ;

C 、早期进行电除颤 ;

D 、早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E 、完成心脏骤停后的处理

三、心脏骤停的心电图表现有:

答:主要有

A 、心室扑动、颤动;

B 、无脉电活动(电机械分离);

C 、心脏停搏。

四、初级生命支持的 “CABD ” 分别指的是:

答:C 、胸外按压 A、指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D 、除颤

五、如何判断呼吸状态:

答:通过三种途径:一看. 二听. 三感觉:看:双眼与病人胸部平行,眼看(胸部起伏)、听:即耳贴近病人嘴鼻,耳听(气流);三感觉:用面颊感觉(气息)。用时5~10秒钟。

六、如何判断脉搏(判断颈动脉搏动的正确位置):

答:成人及儿童应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病人有无心跳。

方法:用一手食指和中指置于成人喉结水平,向后2~3厘米,在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相当于胸锁乳突肌连线中点的内侧缘),稍加力度即可触摸到颈动脉的搏动。

七、如何开放气道

答:首先用手指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痰、呕吐物等,然后打开气道。一般采用压额抬颏法。

方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使头 后仰,使牙齿对合。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

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八、开放气道时为何不能摇晃病人的头部?

答:如果考虑病人可能存在颈部脊髓损伤,在开放气道时要注意不要增加额外的损伤,应采用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

九、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

答: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处的胸骨正中线上,此为按压中心点。定位采用成人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十、胸外心脏按压的具体方法:

答:把左手掌根掌根紧贴胸骨,右手掌重叠在左手背上,十指交叉互握抬起。双臂绷直,与胸骨垂直不得弯曲。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及肩部的力量往下压。

十一、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

答:根据指南要求,按压时应达到成人胸骨下陷至少 5 cm。

十二、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

答:至少100次/分。

十四、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比值:

答:成人-不论单人、双人施救,均为30:2

十五、心肺复苏时应先给予多少轮CPR 再进行判断:

答:无论双人还是单人复苏,均需要进行5个轮次的CPR (即按压/呼吸30:2五个轮次)后进行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

十六、胸外按压有效标志:

答:每一次按压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mmHg ,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十七、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

答:(1)能触及到周围大动脉博动或收缩压>60mmHg;

(2)面、口唇、指甲床及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扩大的瞳孔逐渐回缩或出现睫毛反射

(4)出现自主呼吸

(5)昏迷逐渐变浅或出现挣扎

十八、电除颤的具体做法:

答:原则上所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都应该早期进行电除颤.

常用单相波除颤器(传统除颤器):以360J/s功率选择直接进行盲目电击一次, 评估心电图; 如果无效,应于有效心脏按压及应用肾上腺素后再进行电除颤. 手动双相波除颤器:120J ~200J ,也可以直接选择200J

每次除颤仅给予一次电击,充电时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不停止

十九、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

答:肾上腺素。

二十、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答:1、进行了30 分钟以上的心肺复苏,病人仍然处于 A、深度昏迷,对

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B、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C、瞳孔散大固定 D、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E、无心跳和脉搏。

2、心肺复苏有效,病人转入高级生命支持。

二十一、施救者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ml 。为什么每次吹气量不能过大?

答:可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二十二、心肺复苏时.使用肾上腺素。正确的用法是?

答:1mg 静脉注射,每3-5分钟可重复一次

二十三、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后仰,手托起下颌,最主要的目的是?

答:解除舌后坠造成的咽阻塞

二十四、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使用的作用是?

答:肾上腺素:是促进心肺复苏的道选药物,具有α、β双重兴奋作用,复苏中使用肾上腺素:⑴加快心率;⑵增强心肌收缩力;⑶增加心肌自律性;⑷增加外周血管阻力;⑸升高平均动脉压及冠脉灌注压。


相关内容

  • 急救知识问答题
  • 急救知识问答题(一) 1.颈椎骨折现场急救原则首先是什么? 答:用颈托固定颈部. 2.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是什么? 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妥善搬运. 3.关于腹部损伤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答:禁止喝水进食.平卧位或双腿屈曲位.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4.发生车祸,驾驶员被卡在座位上,搬运前应首 ...

  • 急救知识试题答案
  • 急救知培训试题 <单选10题 多选5题 判断15题 问答2题> 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A 仰头举颏法: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 2. 抢救伤员时,( ) A.先救命,后治伤 B.先治伤,后救命C.先帮 ...

  • 心肺复苏简答题
  • 心肺复苏考试简答题 一.心脏骤停的病因 (一)心源性: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疾病.恶性心律失常等 (二)非心脏原因引起 1.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对心肌的损伤:中毒.溺水.自溢.触电等. 2.药物影响:强心药.抗心律失常药.过敏 3.电解质失调:K+失调 4.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精神因素 5.过度 ...

  • 急救通讯稿
  • 军训篇-- 学会救护,学会自救 急救知识讲座 9月11日,军训已历经2天,而作为军训内容之一的急救知识培训,更为军训增添色彩. 当天下午,在学校礼堂,一场意义非凡的急救知识讲座吸引着众多学生的注意力.这是 一场由xx 市健康教育所主办,电大.工贸学校承办的救护知识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邀请了 xx 中 ...

  •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 2014年三基培训-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三个步骤,其中A是( ) A.人工循环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 12 ...

  • CPR相关试题及答案
  • CPR相关知识考题 一.单选题 1.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E 胸骨中上三分之一 2.心肺复苏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A ) A 30:2: B 15:2: C 30:1: D 15: ...

  • 心肺复苏考试题
  • 2013年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 选择题 1.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B ) A. 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A ) ...

  • 2016年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 2016年心肺复苏理论考试题 姓名部门 得分 一. 选择题 1.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30: ...

  • 急救员培训考试
  • 2013年一线队组急救员医疗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 队组: 分数: 一. 填空题. 1.心跳停止 分钟,瞳孔散大. 2.抢救的黄金时间 . 3.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的四项指标是 . . . . 4.心肺复苏的三个步骤是A B C . 5.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是 : : : . 6.出血按损伤血管分 : ...